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天文望远镜原理科技分解

天文望远镜原理科技分解天文望远镜能够探测到几亿光年甚至更远距离的星体是因为这些星体发出的电磁波过几亿年传递到了地球,然后被天文望远镜观测到。
天文望远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学望远镜,另一种是射电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探测的是电磁波。
光学天文望远镜探测的是可见光,即所谓的看到了星体本身;射电天文望远镜探测的是射电波,射电波属于无线电波的一种,无线电波又是频率比可见光低的电磁波。
但是二者的具体探测方法也有所区别。
光学天文望远镜观测的光是由恒星发出的,但这其中许多恒星都早已不存在,我们看到的是几十亿年前发出的光。
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分为反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顾名思义,折射式望远镜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看到的也是实像;反射式望远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反射,看到的是虚像;折反式望远镜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看到的也是虚像。
射电天文望远镜,它属于专业的天文台观测使用的天文望远镜,它通过接受星体发出的射电波,然后记录下关键的数据,包括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偏振等,同时还配备有专业的信息处理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观测到普通光学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星体,比如脉冲星、类星体、星际有机分子等等。
天文望远镜的结构主镜筒:天文望远镜主镜筒是观测星星的主角,藉着不同的目镜,我们可以尽情将星星看个够。
寻星镜:天文望远镜主镜筒通常都以数十倍以上的倍率观测星体。
在找星星时,如果使用数十倍来找,因为视野小,要用主镜筒将星星找出来,可没那么简单,因此就使用一支只有放大数倍的小望远镜,利用它具有较大视野的功能,先将要观测的星星位置找出来,如此就可以在主镜筒,以中低倍率直接观测到该星星。
目镜:如果一部天文望远镜缺少了目镜,就没有办法看星星。
目镜的功用在于放大之用。
通常一部望远镜都要配备低,中和高倍率奇观三种目镜。
赤道仪:赤道仪是一种可以跟踪星星,长时间观测星星的装置。
赤道仪分成赤经轴和赤纬轴,其中重要的是赤经轴。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

天文望远镜光学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和研究天体的仪器,它通过光学原理收集、聚焦和放大远处的天体光线,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下面将从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两个方面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反射式望远镜采用反射原理,主要由主镜和目镜组成。
主镜是望远镜最重要的部分,它通常由一块曲面光学玻璃或金属制成,成为抛物面或拋物面。
当天体的光线进入望远镜时,首先被主镜反射,然后聚焦到焦点上。
目镜位于主镜焦点的位置,其作用是将焦点处的光线进一步聚焦到人的眼睛或传感器上。
目镜通常由多组透镜组成,可以增加光线的放大倍数和改善图像的质量。
折射式望远镜则采用折射原理,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要光学部件,通常由一块透明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
当天体的光线通过物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将聚焦在物镜的焦点上。
目镜位于物镜焦点处,其作用和反射式望远镜的目镜类似,将焦点上的光线进一步聚焦到人的眼睛或传感器上。
无论是反射式望远镜还是折射式望远镜,都需要配备一个支撑和调节系统,以确保天体在观测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准确的定位。
在反射式望远镜中,通常通过一个望远镜支架将主镜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并使用一组驱动器和仪表来调节和控制望远镜的运动。
而在折射式望远镜中,通常通过一个高精度的赤道仪来支持和追踪天体运动,以确保望远镜可以准确地跟随天体的轨迹。
在光学设计上,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望远镜需要尽可能聚焦天体的光线到一个小的焦斑上,同时减少镜面和透镜的形状和表面误差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此外,望远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红外和紫外光线的透射特性,以便观测更广泛的光谱范围。
总之,天文望远镜实现天体观测和研究的关键在于光学原理的运用。
通过反射或折射原理,望远镜能够聚焦并放大天体的光线,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奇妙景象。
同时,望远镜还需要具备稳定的支撑和调节系统,以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使天体像变得放大、明亮、清晰,从而能够观测天体的仪器。
常见的望远镜分为折射式和反射式两种。
1.折射式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利用凸透镜将光线屈折,将目标光线聚焦在光阑处,再由次级光学元件(如目镜)将光线放大到观察者的眼睛中。
光阑是一个管形光学元件,它通过限制进入望远镜的光线来减少散射和干扰,并使光线沿着视轴的准确路径传输。
2. 反射式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使用反射镜而非透镜来聚集并放大目标光线。
观测者从镜筒的侧面插入眼睛,在望远镜背面的平面或略微倾斜的掩盖原理上放置一个小的板片,称为二次镜。
光线从目标天体进入望远镜的主射线(光路)并被反射并聚焦在凹面的放大镜中,如Cassegrain、Newtonian或Ritchey-Chrétien等设计中。
次级镜将图像反转并拉伸,以便望远镜提供更大的视野。
总之,望远镜利用光学原理将远处的天体像放大,使人们能够观测到更远、更微小的天体,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介绍

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科普一、望远镜基本原理与天文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是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使人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显得大而近的一种仪器。
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天文望远镜是望远镜的一种,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
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下面是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图,不是说每一款望远镜都是这样的。
有的天文望远镜没有寻星镜,有的在镜筒上还安装了中垂来调节平衡。
还有会赠送很多其他的天文配件,比如太阳滤镜、增倍镜(巴洛镜)、更多倍数的目镜。
天文望远镜重要部位的作用:1.主镜筒:观测星星的主要部件。
2. 寻星镜:快速寻找星星。
主镜筒通常都以数十倍以上的倍率观测星体。
在找星星时,如果使用数十倍来找,因为视野小,要用主镜筒将星星找出来,可没那麼简单,因此我们就使用一支只有放大数倍的小望远镜,利用它具有较大视野的功能,先将要观测的星星位置找出来,如此就可以在主镜筒,以中低倍率直接观测到该星星。
3. 目镜:人肉眼直接观看的必要部件。
目镜起放大作用。
通常一部望远镜都要配备低、中和高倍率三种目镜。
4.天顶镜:把光线全反射成90°的角,便于观察。
5. 三脚架:固定望远镜观察时保持稳定。
三、天文望远镜的性能指标评价一架望远镜的好坏首先看它的光学性能,然后看它的机械性能的指向精度和跟踪精度是否优良。
光学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1.口径:物镜的有效口径,在理论上决定望远镜的性能。
口径越大,聚光本领越强,分辨率越高,可用放大倍数越大。
2.集光力:聚光本领,望远镜接收光量与肉眼接收光量的比值。
人的瞳孔在完全开放时,直径约7mm。
70mm口径的望远镜,集光力是70/7=10倍。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构造与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专门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天文学、地球物理学以及遥感科学等领域。
一、天文望远镜的基本构成天文望远镜一般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部分构成,其中光学系统由望远镜主镜(或物镜)、目镜、支架和调焦装置等组成,而机械系统主要包括支架、电子等控制系统以及机械部件等。
1.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望远镜主镜(或物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一般由一块高质量玻璃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天体发出的光线聚集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2.目镜目镜是望远镜的辅助光学装置,用于观察望远镜主镜形成的像。
一般来说,目镜的倍率比较小,一般在10-100倍之间。
3.支架望远镜的支架是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望远镜主镜和目镜,并使之能够动态地跟随天体的运动。
4.调焦装置调焦装置是望远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二、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使得从天体发出的光线被望远镜主镜(或物镜)反射或屈折,最终形成清晰的像。
1.反射望远镜原理反射望远镜主要利用反射原理,即将天体发出的光线反射到一个聚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反射望远镜中,望远镜主镜一般为一个拱面形状,在此拱面上反射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要得到清晰的图像,目镜也需要调焦。
2.折射望远镜原理折射望远镜主要是利用屈折原理,将从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物镜的折射后,聚焦到一个点上,形成清晰的像。
在折射望远镜中,物镜一般为一个双凸面镜,在该镜面上折射过去的光线将汇聚于一个点,即对焦点。
三、天文望远镜的应用天文望远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天文学研究、遥感科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等领域。
在天文学研究中,天文望远镜主要用来观测各种天体,例如恒星、行星、星系、星云等。
通过观测这些天体的光谱、亮度、形状等信息,可以得出诸如天体运动、性质等信息,对于研究宇宙发展历史等宏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望远镜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望远镜知识点归纳总结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远距离天体的仪器。
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察到并了解到更多的天体现象和宇宙奥秘。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望远镜的原理、种类和使用方法。
下面是对八年级望远镜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的原理主要包括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1. 光学望远镜原理光学望远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透镜或反射镜来聚集光线,形成放大的像。
透镜望远镜根据透镜的位置分为折射望远镜和投影望远镜;反射镜望远镜则是利用反射镜来聚集光线。
2. 射电望远镜原理射电望远镜则是利用天体辐射中的微波和射电信号来观测天体。
它通过接收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图像或数据,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中的各种现象。
二、望远镜的种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原理,望远镜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1.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利用透镜来聚焦光线,形成物体的放大像。
例如,天文望远镜常常使用两组透镜构成的目镜作为光学系统。
2.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则使用反射镜而非透镜来聚焦光线,形成物体的放大像。
通过反射镜的反射,光线可以聚焦在焦点上,并通过目镜观测。
3. 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主要用于观测天体的微波和射电信号。
它利用大型射电反射镜或天线接收和放大信号,再通过数字处理和分析来得到有关天体的信息。
三、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了正确地使用望远镜并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调节望远镜焦距在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望远镜的焦距来改变观测图像的清晰度。
不同的观测目标可能需要不同的焦距。
2. 避免抖动在使用望远镜时,我们需要尽量避免抖动,以保持图像的清晰度。
我们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的支架来固定望远镜。
3. 观测条件选择天气和观测时间是影响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选取晴朗的天气和适合的观测时间,会使得观测结果更加准确。
4. 清洁镜片和镜面保持望远镜的清洁是保证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定期清洁镜片和镜面,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
天文望远镜的分类

天文望远镜的分类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根据其设计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反射望远镜:利用反射原理,通过凸面镜或抛物面镜将光线反射到焦点上,成像质量高且不易受色差影响,常用于天文观测和科研实验。
2. 折射望远镜:利用折射原理,通过透镜将光线聚焦成像,成像清晰度高、色彩还原度好,常用于天文、观鸟等领域。
3. 大型天文望远镜: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主镜直径一般在4米以上,使用多晶硅、氧化锆等材料,能够观测到更遥远、更微弱的天体,是天文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
4. 可见光望远镜:主要观测可见光波段的天体,能够拍摄到宇宙中的星云、星系等壮观景象。
5. 紫外线望远镜:观测紫外线波段的天体,能够探测到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如恒星形成、星际物质的演化等。
6. X射线望远镜:观测X射线波段的天体,能够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以及宇宙射线等。
7. 微波望远镜:观测微波波段的天体,能够探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信息。
通过不同类型的天文望远镜,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探索宇宙的奥秘。
- 1 -。
天文望远镜怎么制成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怎么制成的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来观测远处物体的仪器。
它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透镜或反射镜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焦点上,再观察者通过目镜来放大观察物体的细节。
下面我将分几个部分详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制成原理。
第一部分,透镜式望远镜的原理。
透镜是将光线折射的装置,它的曲面可以使光线发生弯曲并聚焦。
透镜式天文望远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调焦装置及支架等部分组成。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由透镜组成,这些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物镜的主要作用是将远处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焦点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物镜的曲率半径和厚度决定了光线的折射程度,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参数。
物镜的直径越大,聚焦得越准确,放大倍率也就越大。
然后,目镜是天文望远镜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放大物镜聚焦的实像,以便观察者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细节。
目镜是由透镜组成的,不同的目镜有不同的放大倍率,观察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目镜。
目镜的焦距需要与物镜的焦距匹配,以保证观察的清晰度。
调焦装置主要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者可以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调焦装置可以使观察者适应自己的视力来调节,以使眼睛对焦在物镜的前焦面上。
当调节焦距时,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会发生微小变化,这需要调整调焦装置的位置来保持清晰度。
最后,支架是天文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支撑和固定物镜、目镜和调焦装置等部件。
支架需要保持稳定性,以确保观察者在整个观察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视野。
第二部分,反射式望远镜的原理。
与透镜式望远镜不同,反射式望远镜使用反射镜而不是透镜来聚焦光线。
反射式望远镜主要由主镜、次镜、调焦装置和支架等组成。
主镜是反射望远镜的核心部件,它是一面弯曲的镜面,可以将光线反射并聚焦到一个点上。
主镜的形状和曲率决定了光线的反射程度和聚焦效果。
主镜的直径越大,聚焦的效果越好。
次镜是安装在主镜上的一面小镜子,它的作用是将通过主镜反射过来的光线引向一个焦点。
次镜可以调节位置和方向,以便观察者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天文望远镜知识

天文望远镜知识天文望远镜是用于观测天体的一种仪器。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集中光线来增强观测效果。
天文望远镜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天文望远镜的知识。
一、按照光学原理分类1.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是利用透镜的折射光线来收集光线的。
它的优点是成像清晰,色彩还原度高。
这是因为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在透镜的表面会发生光的偏折。
不同的颜色光在透镜内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成像出现像色的原因。
反射式望远镜是利用反射镜来收集光线的。
在反射式望远镜中,光线被反射到主镜上,然后被聚焦到焦点上。
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像色的出现。
另外,反射式望远镜能够把光线直接反射到接收器上,避免了光线通过透镜时可能发生的损失。
二、按照观测目标分类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观测星体和星团等天文目标。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成像清晰、放大效果好。
天文望远镜常常需要配合望远镜附件,如星图仪、电子天文表等,以便更好地观测行星、恒星、银河和星云等目标。
2.地球望远镜地球望远镜的主要目标是观测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等目标。
因此地球望远镜的重点不在于放大效果,而在于成像清晰、观测距离和广度。
地球望远镜通常包括测距系统、地球高清卫星图像等。
三、常见的望远镜类型经典折射式望远镜是用凸透镜收集光线,然后将光线投射在接收器上的反射命令式。
这种望远镜有很好的成像质量,但想要使镜头有比较好的聚光效果,需要非常高质量的和反射镜。
牛顿式望远镜是反射式望远镜的一种,它使用一个大型镜子收集光线,并将反射光线传递到观测器上。
光线会通过一个小孔进入反射镜,把光线聚焦到一个较小的镜子上,然后再反射回观测器。
这种望远镜的优点是具有很好的成像效果和亮度,但是需要非常高的反射镜质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卡西格林望远镜四、结束语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文目标的重要工具,不同种类的望远镜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选择合适的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测天体。
虽然每种望远镜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但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观测天体,感受宇宙的壮丽。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1.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最常见的一种天文望远镜。
它使用透镜聚焦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将光线传递到观测者的眼睛或者其他仪器上。
折射望远镜通常由目镜、目镜架、前物镜(目镜所在的端)、准直镜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光线进入望远镜后,首先通过前物镜折射,并在焦点位置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然后,通过准直镜将这个实像的光线传递给目镜,最终通过目镜观测到的是一个放大后的、正立的虚像。
2.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使用反射镜而不是透镜来聚焦光线。
它由主镜、次镜、准直镜和目镜等部分组成。
反射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线由主镜聚焦在主焦面上,并通过准直镜反射到次镜上,再一次聚焦在焦点位置上。
最后,通过目镜观测到的是一个放大后的、正立的虚像。
相比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由于没有色差问题,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宽的视场。
3.红外望远镜红外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天空中的红外辐射的一种望远镜。
它可以感测到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并将其转换成可供观测者观察的图像。
红外望远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红外辐射的特点,将红外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镜聚焦,并使用红外探测器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通过电子设备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最终转化为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图像。
4.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天空中的射电波的一种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利用射电波的特点,使用折射和反射镜等结构对射电波进行接收和聚焦,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可供分析和观察的图像。
射电望远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天体物质产生的射电辐射信号,通过射电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然后通过放大、滤波等技术处理,最终转化为可观察的图像。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种类的望远镜,如X射线望远镜和伽玛射线望远镜,用于观测X射线和伽玛射线等高能辐射。
总之,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多种多样,每种类型的望远镜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望远镜进行观测研究。
科普认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科普认识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是科学家们观测宇宙奥秘、探索星际空间的重要工具。
通过利用望远镜的原理,我们可以观测到遥远的星体,揭示宇宙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
一、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光学天文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测天体的装置。
它主要由物镜、目镜和眼睛组成。
当光线从天体上射入物镜时,物镜会将光线聚拢在焦点上。
然后光线通过目镜再进入眼睛,人眼就能看到放大后的清晰图像。
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通常采用折射镜或者折射镜的组合。
折射镜是利用透镜的折射原理来聚集光线的。
折射镜的优点是成像质量好,但随着尺寸增大会变得笨重。
此外,折射镜对光线的折射、散射和吸收现象会降低成像质量。
折射镜的组合是指在望远镜中同时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以纠正透镜单独使用时产生的色差问题。
二、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射电天文望远镜主要用于接收和分析天体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它与普通的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有所不同。
射电天文望远镜通过天线接收并放大微弱的射电信号,然后通过收集器、中频放大器等元件进行信号处理。
最终,科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处理后的信号获取天体的相关信息。
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天线由金属制成,主要用于接收和聚焦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
天线较大,一般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通常都有一个直径很大的吊车状结构,用于支撑和定位天线。
射电信号通过天线接收之后,经过设备放大、滤波和调制等处理后,才能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
三、太阳望远镜的原理太阳望远镜是专门用于观测和研究太阳的望远镜。
由于太阳的辐射能量极高,直接观测太阳会对人眼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太阳望远镜在原理和构造上与普通望远镜有所不同。
太阳望远镜一般利用滤光片、滤光器和减光器等光学元件来减弱太阳光的强度,以保护观察者的眼睛。
此外,太阳望远镜还具备特殊的接口,能够与探测设备进行连接,实时观测和记录太阳的活动。
四、空间望远镜的原理空间望远镜位于地球的轨道上,不受大气层的干扰,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观测效果。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一般来说,目镜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结构:折射目镜和反射目镜。
1.折射目镜:折射目镜是最常见的类型,采用透镜的折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折射目镜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正直口径目镜和倒反口径目镜。
-正直口径目镜:正直口径目镜也称为直接口径目镜,是较为简单的设计。
它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其中凸透镜负责将光线靠近光轴聚焦,凹透镜则将光线散开。
这样一来,目镜便能够放大虚像,使得观察者能够直接看到天体。
-倒反口径目镜:倒反口径目镜也称为倒反目镜,与正直口径目镜相比,它使用了两个透镜和一个棱镜组件。
光线首先会先经过第一个凸透镜,然后经过一个中间棱镜会翻转光路方向,最后再经过第二个凸透镜,形成正立的图像。
这种目镜存在一个缺点,就是由于光线要经过多个透镜和棱镜,会有一定的光线损失。
2.反射目镜:反射目镜采用了反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牛顿目镜和卡塞格林目镜。
-牛顿目镜:牛顿目镜由凹面镜和平面镜组成,其中凹面镜负责将光线聚焦在一个焦点上,然后通过平面镜的反射使得光线改变方向。
观察者通过侧面的入口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
牛顿目镜有一个优点,就是它不会形成色差,即不会出现色彩偏差。
-卡塞格林目镜:卡塞格林目镜的光路设计更为复杂,它由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小的次反射镜构成。
通过这一设计,光线将被反射多次,从而形成放大的图像。
卡塞格林目镜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折叠成较小的体积,便于携带。
除了上述主要的目镜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目镜类型,如光纤目镜和数字目镜等。
光纤目镜通过将光线传输到远离主镜的位置,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观察天体。
数字目镜采用了摄像机和显示屏的组合,通过数字方式来显示和放大观察图像。
总的来说,目镜种类繁多,结构也各有不同,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放大观察天体的图像。
各种天文望远镜原理

各种天文望远镜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使天文学家能够更清楚地观测天体的细节和特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原理。
1.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天文望远镜之一、它的原理基于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望远镜由目镜(接近眼睛的一端)和物镜(接收光线的一端)组成。
光线从物镜进入、经过凸透镜的折射使光线汇聚成一个焦点,然后再由目镜观察焦点形成的放大图像。
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制作,并且能够观察到较为清晰的图像。
2.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一种使用反射原理的望远镜。
它使用曲面镜而非透镜来收集和聚焦光线。
光线从物体上反射到一个凹面镜,然后反射到焦点上。
在焦点处,观察者可以通过一系列镜面的反射获得放大的图像。
这种望远镜的优点是避免了透镜的各种折射相关问题,同时可以制造更大口径的望远镜,使天文学家能够观察到更暗、更遥远的天体。
3.光栅望远镜光栅望远镜是一种在望远镜中使用光栅的仪器。
光栅是一个通常由许多平行的线或槽构成的光学元素,可以把光线分散成不同的波长,并显示出光谱。
光栅望远镜通过光栅分散入射光,即将光线拆分成不同波长的彩色光线。
然后利用目镜观察到的锐利光谱来获得关于天体的信息,如其化学成分、运动等。
光栅望远镜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更多的天体信息,并且可以进行精确的光谱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望远镜原理也不断涌现。
其中一种是干涉仪原理。
干涉仪使用两个或多个望远镜的光线进行干涉,以提高分辨率和观测能力。
另一种是自适应光学原理。
自适应光学利用面积较小的变形镜将误差产生的光信号反馈给镜面,通过控制变形镜的形状进行实时调整,以消除大气湍流带来的图像扭曲和模糊,进一步提高望远镜的分辨率。
总结起来,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可以分为折射、反射、光栅以及一些新型的原理,每种原理都有其特点和优势。
这些优秀的望远镜使得天文学家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天体,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重要工具。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1. 折射望远镜(Refracting Telescope):折射望远镜是一种使用透镜的望远镜,它利用物镜将光线折射并聚焦到焦平面上,然后使用目镜观察。
首个折射望远镜是由荷兰天文学家赫谢尔在1608年发明的。
折射望远镜可以提供清晰锐利的图像,并且对于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它的缺点是复杂的光学设计和较大的尺寸。
2. 反射望远镜(Reflecting Telescope):反射望远镜是一种使用反射镜的望远镜,它通过使用凹面反射镜而不是透镜来聚焦光线。
反射望远镜的优势是它无色差,光学设计相对简单,可以更大尺寸的主镜。
最早的反射望远镜是由英国思科尼公司的牛顿在1668年设计并制造的。
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大多采用反射望远镜的设计,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设计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3. 红外望远镜(Infrared Telescope):红外望远镜主要用于观测宇宙中的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是宇宙中很多天体和现象产生的一种电磁波辐射,对于研究恒星形成、星系演化、行星大气等具有重要意义。
红外望远镜通过使用特殊的反射镜和纱网滤光片来聚焦红外辐射,通常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观测。
著名的红外望远镜包括位于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Herschel太空望远镜等。
4. 微波望远镜(Radio Telescope):微波望远镜用于观测宇宙中的微波辐射。
微波辐射是一种长波长的电磁波辐射,对于研究宇宙背景辐射、射电宇宙学、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微波望远镜通常使用折射面或反射面来接收和聚焦微波辐射,并利用接收器将微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分析。
著名的微波望远镜包括欧洲南方天文台的阿塔卡马大毫米与亚毫米波阵列(ALMA)和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5. 空间望远镜(Space Telescope):空间望远镜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进行观测的望远镜。
由于地球的大气会对光线产生扭曲和吸收,空间望远镜可以避免这些影响,提供更清晰和准确的观测结果。
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 程景全引用

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程景全引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工具,通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远离地球数光年之外的星系、恒星、行星等天体。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和设计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结合光学、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将详细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和设计。
天文望远镜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收集和聚焦远处天体发出的光线,使得我们可以清晰地观测到这些天体。
天文望远镜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折射式和反射式望远镜。
折射式望远镜利用透镜来折射和聚焦光线,其中最常见的是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的核心部件是物镜,它是一个大口径的透镜,负责收集和聚焦光线,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远处天体的细节。
在折射望远镜中,眼睛观测到的是透过目镜的增强后的天体影像。
折射望远镜一般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适合观测行星、月球等亮度较高的天体。
反射式望远镜则利用凹面镜或者平面镜来反射和聚焦光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的核心部件是主镜,它是一个大口径的凹面镜或者平面镜。
主镜反射接收到的光线到焦面后,再利用二次镜或者平面镜反射到侧面的目镜,由目镜将所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真实像传送到人眼或检测器上。
反射望远镜通常具有较大的口径和湿度,适合观测暗淡的星系、星团等遥远的天体。
除了折射式和反射式望远镜,还有一种混合式的望远镜叫做复合式望远镜。
复合式望远镜结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透明度,适合观测远处目标。
在设计天文望远镜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口径大小、焦距、像散、色差等。
口径大小决定了望远镜的光收集能力,口径越大,光线收集越多,对暗淡天体的观测效果更好。
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高,对远处目标的观测效果更好。
像散和色差则决定了望远镜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像散越小、色差越小,观测到的图像越清晰和真实。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和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结合光学、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深入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深入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及使用方法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
在使用天文望远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望远镜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一、天文望远镜的分类天文望远镜可以根据其观测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天文望远镜主要包括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1. 折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是利用透镜将光线折射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物镜和目镜。
物镜是望远镜的主镜,负责将光线聚焦到焦平面上,而目镜则用于放大焦平面上的图像。
折射望远镜具有色差小、成像清晰等优点,常用于观测行星、恒星和星团等天体。
2. 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利用反射镜将光线反射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主镜和目镜。
主镜是望远镜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光线聚焦到焦平面上,而目镜则用于放大焦平面上的图像。
反射望远镜具有无色差、光学系统简单等优点,常用于观测星系、星云和星际尘埃等天体。
3. 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是利用接收射电波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抛物面反射器和接收器。
抛物面反射器用于将射电波聚焦到接收器上,接收器则用于接收和放大射电波信号。
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其他类型望远镜无法观测到的天体现象,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等。
二、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使用天文望远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观测地点观测地点的选择对于天文观测非常重要。
应选择远离城市光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地方,以确保观测到更清晰的图像。
此外,观测地点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观测效果。
2. 调整望远镜在使用望远镜之前,需要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首先,调整望远镜的焦距和焦点位置,使其与观测目标保持一致。
其次,调整望远镜的对焦,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最后,根据观测目标的亮度和大小,调整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以获得最佳的观测效果。
3. 使用辅助设备为了提高观测效果,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设备。
天文望远镜知识点

天文望远镜知识点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光学仪器,它能够放大远处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宇宙中的奇妙景象。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天文望远镜相关的知识点。
一、天文望远镜的分类1. 折射望远镜:利用透镜来聚集光线,包括折射望远镜的代表——折射望远镜和利用反射原理的望远镜——凸面反射望远镜。
2. 反射望远镜:利用反射原理聚集光线,包括利用反射镜的望远镜——凹面反射望远镜和利用反射面的望远镜——平面反射望远镜。
3. 复合望远镜:结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放大倍数。
二、天文望远镜的原理1. 光学原理:天文望远镜利用透镜或反射面将入射的光线聚焦到焦平面上,形成放大后的图像。
折射望远镜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使光线汇聚,反射望远镜通过反射面将光线反射到焦点上。
2. 焦距与放大倍数:焦距决定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焦距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观测的图像也越放大。
3. 光学设计:天文望远镜的光学设计要尽量减小像差,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能力。
三、天文望远镜的组成部分1. 物镜:是望远镜最重要的光学元件,通过聚焦光线形成图像。
折射望远镜的物镜是透镜,反射望远镜的物镜是反射镜。
2. 目镜:位于望远镜的后端,用于放大物镜成像的图像,使人眼能够观测到。
3. 支架与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固定望远镜的光学元件,保持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4. 调焦系统:用于调节望远镜的焦点位置,使观测者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5. 附加设备:如摄像机、滤光片等,用于进一步扩展望远镜的功能。
四、天文望远镜的应用1. 天体观测: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行星、恒星、星系等天体,帮助天文学家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2. 天文摄影:通过连接摄像机等设备,将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图像记录下来,用于研究和展示。
3. 天文教育: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天体,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1. 古代望远镜:最早的望远镜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由透镜和镀银铜管组成,用于观测天体。
天文望远镜探秘科普望远镜的种类与观测原理

天文望远镜探秘科普望远镜的种类与观测原理天文望远镜探秘:科普望远镜的种类与观测原理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无尽的宇宙总是充满着神秘和诱惑。
而天文望远镜,就像是我们窥探宇宙奥秘的神奇之眼,帮助我们拉近与星辰的距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文望远镜的世界,了解它的种类以及观测原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这种望远镜利用透镜来折射光线,就像我们平时戴的近视眼镜或者老花镜一样。
它的优点是成像清晰,色彩还原度高。
对于观测行星、月球等明亮的天体效果非常好。
不过,折射式望远镜也有一些局限性。
由于需要使用高质量的透镜,制造难度大且成本高。
而且,透镜会产生色差,导致成像边缘出现彩色条纹,影响观测效果。
接下来是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它是通过曲面镜来反射光线并聚焦成像。
反射式望远镜的优点是没有色差问题,而且可以制造出更大口径的望远镜,从而收集更多的光线,观测更暗弱的天体。
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就是反射式望远镜。
但它也有缺点,比如镜面需要定期镀膜来保持反射率,而且抛物面镜的加工难度较大。
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则是结合了折射和反射的特点。
它通常由球面反射镜和改正透镜组成,既减少了色差,又能获得较大的口径。
这种望远镜在观测深空天体和行星时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除了按照光学原理分类,天文望远镜还可以根据用途分为观测太阳的太阳望远镜、观测星系和星云的深空望远镜、以及专门用于观测行星的行星望远镜等。
了解了天文望远镜的种类,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观测原理。
简单来说,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原理就是收集更多的光线,并将其聚焦成像,让我们能够看到更遥远、更微弱的天体。
望远镜的口径越大,收集到的光线就越多,我们就能看到更暗弱的天体。
就像用一个大水桶接雨水比用一个小水杯接雨水能接到更多的水一样,大口径的望远镜能“接”到更多来自遥远天体的光线。
望远镜的焦距也很重要。
焦距越长,成像越大,我们就能看到天体更多的细节。
但焦距太长也会带来一些不便,比如望远镜的体积会变得很大,操作起来不太方便。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一般天文望远镜以构造来分类,可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及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折射望远镜所谓折射望远镜是以会聚远方物体的光而现出实象的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它会使从远方来的光折射集中在焦点,折射望远镜的好处就是使用方便,稍微忽略了保养也不会看不清楚,因为镜筒内部由物镜和目镜封着,空气不会流动,所以比较安定,此外,由于光轴的错开所引起的像恶化的情形也比反射望远镜好,而口径不大透镜皆为球面,所以可以机械研磨大量生产,故价格较便宜。
(1)伽利略型望远镜人类第一只望远镜,使用凹透镜当目镜,透过望远镜所看到的像与实际用眼睛直接看的一样是正立像,地表观物很方便但不能扩大视野,目前天文观测已不再使用此型设计。
(2)开普勒型望远镜使用凸透镜当目镜,现今所有的折射式望远镜皆为此型,成像上下左右巅倒,但这样对我们天体观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目镜是凸透镜可以把两枚以上的透镜放在一起成一组而扩大视野,并且能改善像差除却色差。
反射式望远镜反射望远镜不用物镜而用叫主镜的凹面的反射镜。
另外有一面叫做次要镜的小镜将主镜所收集的光反射出镜筒外面,由次要镜反射出来的光像再用目镜放大来看,反射式最大的长处是由于主镜是镜子,光不需通过玻璃内,所以完全不会有色差,也不太会吸收紫外光或红光,因此非常适合分光等物理观测,虽无色差但有其它各类的像差。
如将反射凹面磨成拋物线形(Parabolic),则可消除球面差。
因为镜筒不能密封,所以主镜很易受烟尘影响,故难于保养,同时受气温与镜筒内气流的影响较大,搬运时又很易移动了主镜与副镜的位置,而校正光轴亦相当繁复,带起来不甚方便。
此外副镜座的衍射作用会使较光恒星的星像出现十字或星形的衍射纹,亦使影像反差降低,另外像的稳定度也不及折射式望远镜。
目前知名反射望远镜的设计大致分为五种..我只列举两种市售一般中小型的反射望远镜(1)牛顿式 (Newtonian)一六六八年由牛顿发明设计,由抛物面的主镜和平面次要镜所构成,以对着光轴45度的角度将平面次要镜装在从主镜反射过来的光的焦点的稍微前方(如上图)这种结构最为简单,影像反差较高,亦最多人选用,通常焦比在f4至f8之间。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天文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天体的工具,它通过收集、聚焦和增强光线,帮助天文学家观测和研究远在地球之外的天体。
天文望远镜的原理主要包括光学原理、电子学原理和机械原理。
一、光学原理天文望远镜的光学原理是其基本工作原理。
它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来收集光线,使之聚焦于焦平面上。
光学元件的设计和质量对望远镜的成像质量至关重要。
1. 折射望远镜原理折射望远镜利用透镜将光线折射,收集并聚焦在焦平面上。
透镜的弧面能够弯曲光线,使其发生折射,并将其聚焦到焦点上。
观测者通过活动焦面上的接收器或摄像机来获得图像。
2. 反射望远镜原理反射望远镜则使用反射镜来收集和聚焦光线。
反射镜位于光路的中间位置,它将光线反射到一个焦点上,然后观测者使用适当的接收器来获取图像。
二、电子学原理除了光学原理,现代天文望远镜还依赖于电子学原理来改善成像效果和观测效率。
1. 光电探测器天文望远镜会配备不同类型的光电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CCD)或光电倍增管(PMT)。
这些探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并使之可视化或数字化处理。
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对观测结构细节和暗弱天体的可见性至关重要。
2. 图像增强技术天文望远镜还可以使用图像增强技术,如图像放大、滤波处理和图像叠加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观测者更清晰地看到天体的细节,从而提高观测效果。
三、机械原理望远镜的机械结构也对其性能和使用体验产生影响。
1. 导轨和驱动器天文望远镜通常配备导轨和驱动器,以便观测者可以在不同方向上移动和定位望远镜。
导轨和驱动器的平滑性和精确度会影响观测者的定位和跟踪准确性。
2. 自动对焦一些现代天文望远镜具备自动对焦功能,能够根据观测者的需求或自动检测到的条件来调整焦距,以确保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总结: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涉及光学、电子学和机械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来收集、聚焦光线,再结合光电探测器和图像增强技术来提高成像质量和观测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和原理
一般天文望远镜以构造来分类,可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及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
折射望远镜
所谓折射望远镜是以会聚远方物体的光而现出实象的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它会使从远方来的光折射集中在焦点,折射望远镜的好处就是使用方便,稍微忽略了保养也不会看不清楚,因为镜筒内部由物镜和目镜封着,空气不会流动,所以比较安定,此外,由于光轴的错开所引起的像恶化的情形也比反射望远镜好,而口径不大透镜皆为球面,所以可以机械研磨大量生产,故价格较便宜。
(1)伽利略型望远镜
人类第一只望远镜,使用凹透镜当目镜,透过望远镜所看到的像与实际用眼睛直接看的一样是正立像,地表观物很方便但不能扩大视野,目前天文观测已不再使用此型设计。
(2)开普勒型望远镜
使用凸透镜当目镜,现今所有的折射式望远镜皆为此型,成像上下左右巅倒,但这样对我们天体观测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目镜是凸透镜可以把两枚以上的透镜放在一起成一组而扩大视野,并且能改善像差除却色差。
反射式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不用物镜而用叫主镜的凹面的反射镜。
另外有一面叫做次要镜的小镜将主镜所收集的光反射出镜筒外面,由次要镜反射出来的光像再用目镜放大来看,反射式最大的长处是由于主镜是镜子,光不需通过玻璃内,所以完全不会有色差,也不太会吸收紫外光或红光,因此非常适合分光等物理观测,虽无色差但有其它各类的像差。
如将反射凹面磨成拋物线形(Parabolic),则可消除球面差。
因为镜筒不能密封,所以主镜很易受烟尘影响,故难于保养,同时受气温与镜筒内气流的影响较大,搬运时又很易移动了主镜与副镜的位置,而校正光轴亦相当繁复,带起来不甚方便。
此外副镜座的衍射作用会使较光恒星的星像出现十字或星形的衍射纹,亦使影像反差降低,另外像的稳定度也不及折射式望远镜。
目前知名反射望远镜的设计大致分为五种..我只列举两种市售一般中小型的反射望远镜
(1)牛顿式 (Newtonian)
一六六八年由牛顿发明设计,由抛物面的主镜和平面次要镜所构成,以对着光轴45度的角度将平面次要镜
装在从主镜反射过来的光的焦点的稍微前方(如上图)这种结构最为简单,影像反差较高,亦最多人选用,通
常焦比在f4至f8之间。
(2)卡赛格林式或简称卡式 (Cassegrain)
利用一块双曲面凸镜(Convex hyperboloid)作为副镜,在主竞焦点前将光线聚集,穿过主镜一个圆孔而聚焦在主镜之后。
因为经过一次反射,所以镜筒可以缩短,但视场较窄,像散较牛顿式严重,同时有少许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折反射望远镜 (Catadioptric telescope)
采反射和折射的长处之型式,基本上和反射一样,也有反射式望远镜的缺点,为了消除偏离光轴的视野的慧
星像差使用着透镜,且主镜为球面镜,比反射型容易研磨..只介绍其中一种最为被广泛运用的折反射望远镜施密特卡式
是1930 年由施密特(Schmidt)发明用作天文摄影。
主要是利用一球面凹镜作为主镜以消除彗形像差,同时利用一非球面透镜(Aspheric Iens)放于主镜前适当位置作为矫正镜(Corrector)以矫正主镜的球面差。
这样可以得出一个阔角(可达40一50度)的视场而没有一般反射镜常有的球面差与彗形像差,只有矫正镜做成的轻微色差而已。
摄影用的施密特望远镜,焦比方面可以做到很小(通常在f1至f3间,最小可达〞0.6),因此很适宜于星野及星云摄影。
天文光学望远镜的基本性能参数
1、物镜的口径(D)
望远镜的物镜口径一般是指有效口径,也就是通光直径,即望远镜的入射光瞳直径,是望远镜聚光本领的主要标志,而不是指镜头的玻璃的直径大小。
2、焦距(f)
望远镜光学系统往往有二个有限焦距的系统组成,其中第一个系统(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第二个系统(目镜)的物方焦点相重合。
物镜焦距常用f表示,而目镜焦距用f’表示。
物镜焦距f是
天体摄影时底片比例尺的主要标志。
对于同一天体,焦距越长,天体在焦平面上的影像尺寸就越大。
3、相对口径(A)与焦比(1/A)
望远镜有效口径D与焦距f之比,称为相对口径或相对孔径A,即A=D/f。
这是望远镜光力的标志,故有时也称A为光力。
彗星、星云或星系等有视面天体的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的平方(A2)成正比;流星或人造卫星等所谓线性天体成像照度与相对口径A和有效口径D之积(D2/f)成正比。
因此,作天体摄影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A或焦比1/A(即f/D。
照相机上称为光圈号数或系数)。
4、分辨角(它的倒数称分辨本领)
刚刚能被望远镜分辨开的天球上两发光点之间的角距,称为分辨角,以δ表示。
理论上根据光的衍射原理可得
δ=1.22λ/D
式中λ为入射光波长。
在取人眼敏感波长(λ=5.55×10-4mm)时,δ用弧度表示,有
δ″=140″/D (D以mm为单位)对于照相望远镜,δ取下式:δ″=(3100A+113)/D (D以mm为单位) 此为理论的分辨角,实际上因光学镜头的加工质量及观测条件的影响,很难达到此理想的数值。
而对于照相观测,对于同一天体,物镜焦距越长在焦平面上天体影像就越大,此为比例尺,以每毫米对应天体上的张角α″来表示:α″=206265/f
例如对于KP200R的主镜筒,f=2400mm,则比例尺α″=206265/2400=86″/mm
5、放大率(G)
对目视望远镜而言,物镜焦距为f,目镜焦距为f′,则放大率为
G=f/f′
由式可知,只要变换目镜,对同一物镜就可以改变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由于受物镜分辨本领,大气视宁静度及望远镜出瞳直径不能过小等因素的影响,一台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不是可以任意过大的配备的。
根据观测目标及大气视宁静度的实际情况,放大率一般控制在物镜口径毫米数的1~2倍。
6、视场角(ω)
能够被望远镜良好成像的天空区域,直接在观测者眼中所张的角度,称为视场或视场角(ω)。
望远镜的视场往往在设计时已被确定。
折射望远镜受像质的限制而约束了视场角,反射望远镜或折反射望远镜往往受副镜尺寸影响而约束了视场角。
但对于天体摄影,视场还可能受接收器像素尺寸大小的约束。
望远镜的视场与放大率成反比,放大率越大,视场越小。
在未知视场的数值时,可以自行测量。
以望远镜对准天赤道附近某一颗恒星,调好仪器,使星像在视场中央通过。
仪器不动(不开转仪钟),记录该星经过视场的时间间隔,设为t秒,星体的赤纬为δ,则视场角为ω=15ts cosδ
7、极限星等或贯穿本领
在晴朗无月的夜间,用望远镜观察天顶附近的最暗星的星等,称为极限星等(mb),极限星等与望远镜的有效口径、相对口径、物镜的吸收系数、大气吸收系统和天空背景亮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不同作者给出的经验表达式,略有差异。
较简单的估计式为mb=6.9+5lgD
式中D用cm为单位,对于照相观测,极限星等还跟露光时间及底片特性等有关。
有一个常用的经验公式:
mb=4+5lgD+2.15lgt
式中t为极限露光时间,不考虑底片的互易律失效,也没有考虑城市灯光的影响。
检验望远镜极限星等的方便方法,是利用昴星团中央处选标星的标准星等(见右图),或者用北极星(NPS)的标准星等(照相星等,仿视星等)来估计或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