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本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2)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2)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名称(英文):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三、课程简介本课程自上世纪初林传甲开创后,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从草创至成熟,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越来越趋于精细化。

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国际化的趋势成为时尚,日本汉学的细密化研究与欧美汉学的理论探索,都推动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发展。

为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与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完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文学史是描述中国文学创作演进历程的历史。

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背景研究很重要,这是深入阐释文学创作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二、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

三、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

因为文学创作最终体现为文学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文学,更没有文学史。

换句话说,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而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

四、课程目标1.初步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发展、成熟、演变的基本轮廓,基本规律。

2.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学的基本状况,重要作家、作品及有关的重要文学现象,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有关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

3.分析思考古代文学产生、发展、成熟、演变的原因。

4.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与阅读能力,使他们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从文学发展流变的高度去把握单篇的作品,能够从世风、士风、文风的互动关系中去分析作品。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一)课程内容第一章隋代文学概述、唐代文学分期及繁荣原因1.教学目标➢了解唐诗发展的分期;各期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以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为轴线,获得我语文学艺术起源、发展、演变的基本认识;系统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经典作品、代表性文体形式等。

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其能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经典作品选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乃至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进行科学地判断和评价。

培养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典籍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以及研讨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操和审美修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几方面的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和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爱国情操。

同时,探究先民文化创造的辉煌与艰辛,培养终身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7[学会反思])。

课程目标2: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具有分析、解读多样经典文本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3: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致力于丰富和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通过学习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文化,并具备跨学科的知识。

同时,本课程还将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反思能力。

通过学会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以及教育教学问题,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支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和7[学会反思]。

课程目标4:初步掌握对早期文化现象的解读和理解,提高对早期文献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培养学无止境的意识。

针对复杂的学科问题,能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或通过作业、小论文等形式,表达自己在学科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严谨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满足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7[学会反思];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八部分 魏晋南北朝散文
一、文学知识学习要点
1.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2.〈〈水经注〉〉
3.魏晋南北朝小说
二、精读篇目学习要点
1.出师表(诸葛亮)
2.桃花源记(陶渊明)
3.三峡(〈〈水经注〉〉)
4.过江渚人(〈〈世说新语〉〉)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考查考试等。
4.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5.《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6.元代散曲前后期主要作家
7.清代诗歌发展线索
8.诗界革命
二、精读作品学习要点
1.关汉卿<<窦娥冤>>
2.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诗歌
一、文学知识学习要点
1. 先秦诗歌的发展过程
2. 〈〈诗经〉〉的成书时间、分类、艺术成就、思想内容,关于"赋、比、兴"
3."楚辞"的定义与发展;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作品
4."汉乐府"民歌的特色;〈〈古诗十九首〉〉的定义,艺术成就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中王 金启华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自学指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桥喜
3.中国古代文学史
六、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须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讲师以上教师担任。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ZWZB2052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Ⅱ【总学时】68学时【学分】12学分【理论学时】68学时【实验、实践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知识,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语言文学修养。

课程具体要求:1、本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近代文学四部分。

2、对文学发展史,要有系统地了解;对重点作家和作品,必须较详细、深入地了解,并能比较正确地加以评价;对一般文学史知识和一般作家作品,则要求概略了解即可。

3、通过典范性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作品的能力,掌握古代作家遣词、造句、修辞、谋篇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一般文言作品,要求学生能凭借工具书和注释读懂并能加以分析、欣赏。

4、对讲析的作品,要求熟读,部分篇目要求背诵。

背诵篇目应占讲析篇目的三分之一。

5、对所学到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要求能举一反三,运用到一般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2. 了解魏晋南北朝复杂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的自觉、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进入了自觉的时代二、文学批评的兴盛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文人心态及思想学说一、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二、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三、玄学对文学的渗透四、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建安文学的特点;2.三曹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简单了解“七子”的诗歌创作;4.掌握阮籍、嵇康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5.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 古代文学的特点与传承2. 先秦文学- 《诗经》和诗歌的发展演变- 《楚辞》和辞章的艺术魅力- 《论语》和散文的早期形态3. 先秦散文- 《庄子》和形象思维的运用- 《韩非子》和辞章的技巧4. 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选》和文人墨客的兴起- 《世说新语》和人物形象的塑造5. 唐宋诗词- 唐诗的山水田园与抒情主题- 宋词的婉约风格与爱情主题6. 唐宋散文- 《唐代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变迁 - 《宋词钞》和情感表达的艺术7. 元明小说- 《水浒传》和英雄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和社会现实的揭示8. 其他古代文学形式- 戏曲和曲艺的表演艺术- 史书和史传的文学叙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分析和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创作技巧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 探究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对话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4.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展示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撰写一篇有关该作品的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在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传承和蕴涵着我们民族深刻的文化。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我们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有:(1)以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优秀传统熏陶学生。

(2)在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

二、课程教学要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繁多,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方能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所了解。

因此,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相关文学作品。

三、先修课程《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属于语言类课程,它是进一步理解作品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阅读不同阶段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理解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课程难点:把握不同阶段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流派。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方法:学生课后阅读、老师课堂讲解和同学们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和《诗经》(4学时)1.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2)《诗经》的主要内容(3)《诗经》的表现手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诗经》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诗经》的表现手法第二章《楚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4学时)1.教学内容(1)《楚辞》的思想内容(2)《楚辞》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离骚》《国殇》《哀郢》的主题思想(2)教学难点:《楚辞》的表现手法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左传》(4学时)1.教学内容(1)《左传》的思想内容(2)《左传》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秦晋崤之战》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左传》对战争描写的独特手法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庄子》(4学时)(1)诸子散文的整体情况(2)庄子《逍遥游》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庄子《逍遥游》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五章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4学时)1.教学内容(1)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2)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第六章建安文学与竹林七贤(4学时)1.教学内容(1)竹林七贤及其代表作品(2)建安风骨的具体内涵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建安文学和竹林七贤(2)教学难点:建安风骨的内涵第七章唐传奇(4学时)1.教学内容(1)唐传奇的主要内容(2)唐传奇的书写手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唐传奇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唐传奇的书写手法第八章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到王实甫《西厢记》(4学时)(1)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2)王实甫《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董西厢》和《王西厢》主题思想的异同(2)教学难点:《王西厢》对《董西厢》的传承和发展第九章《张协状元》的思想和艺术(4学时)1.教学内容(1)《张协状元》的思想内容(2)《张协状元》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张协状元》和宋代社会生活(2)教学难点:《张协状元》的思想内涵第十章从《琵琶记》到《赛琵琶》、《铡美案》(6学时)1.教学内容(1)《琵琶记》的思想内容(2)《赛琵琶》《铡美案》的思想内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琵琶记》的主题思想(2)教学难点:《赛琵琶》《铡美案》对《琵琶记》的传承和发展第十一章《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6学时)1.教学内容(1)《红楼梦》的思想内容(2)《红楼梦》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2)教学难点:《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成绩构成:期末测试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英文名称: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课程代码:14111206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9 学时:148 (理论学时:148 实验学时:0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3.适用专业:对外汉语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参考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全四册),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文学史》(全三册),中国社科院编,1962年版;《中国文学史纲要》,袁行霈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文学史》(全三册),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文学史纲要》鲁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诗歌史》张松如主编,吉林大学出版,1989年版;《中国小说史稿》北京大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美学史》李泽厚著,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作品选:《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二、课程介绍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本)》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文科)的专业限选课程。

具体讲述我国先秦至明清及近代各时期文学发展的状况,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概况,理解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并通过阅读、鉴赏各时期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及评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积淀,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提升其传统文化的水平,为以后的专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1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各时期社会特点与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系统地构建我国古代文学的知识体系,树立文、史、哲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论。

1.2识记、掌握各文学时期的主流文体、主要成就、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并尽可能多地诵读、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篇章。

1.3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利用文末注释,能基本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4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解释有关的概念、术语。

1.5熟练使用常用的专业工具书。

1.6掌握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小论文或赏析文章。

1.7能给小学生生动地讲述所学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1.8善于运用课程资源,具备较强的搜集、归纳及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文学的起源与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1.2温故知新,加强联系,注重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2.3学、思、读、背、研结合,突出理解性记忆,能学以致用。

2.4明确学习的意义,静心潜读,持之以恒。

2.5注重及时的复习与反思,保持对本课程相关资讯的自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3.1深刻认识本课程的价值功能与现实意义,对本课程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养成
在古典文学方面的学习自觉。

3.2培育认真、虚心、严谨的治学品格。

3.3接触、学习我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道德情感、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学识修养的陶冶。

3.4通过学习、鉴赏等活动,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发展。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没有先修与后续课程。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教程》(第二版)(上下册)于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2 2、推荐参考书:
《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 陈文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8初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郭预衡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应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所区别,要突出专业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的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作品分析、探究教学、自主与合作学习等,同时,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有效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八、对学生学习的总体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学生要发挥自主精神,自觉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相关环节的工作,在通读教材的前提下加强课外阅读。

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拓展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利用我校文学院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网站学习。

2、学生必须阅读与选读的课外教学材料。

必读:《中国文学史》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选读:《国学导读》刘兆祐、江弘毅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学生每周课外学时应不少于5小时。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4.1坚持到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

班干部做好每次课的考勤。

4.2自觉预习,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适当作听课笔记。

4.3加强阅读,深入思考,虚心求教,按时完成作业。

4.4自觉遵守学校的考试纪律,认真复习,诚信考试。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结束前1-2周内,学生必须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按时完成评价。

十、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院(系)教学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
九、学生反馈信息
————————————学生沿此线剪下交任课教师——————————————我已经阅读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理解并同意大纲中列示的要求。

学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