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核式结构教学设计
4.3 原子的结构核式模型(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3节原子的结构核式模型教学设计科学家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时发现,当玻璃管内的气体足够稀薄时,阴极就发出一种射线。
它能使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发出荧光,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什么呢?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cathode ray)。
对这种射线本质(一)阴极射线的本质19世纪,对阴极射线本质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阴极射线像X射线一样是电磁辐射代表人物赫兹另一种观点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微粒代表人物汤姆孙提问:如果是你,你将设计怎样的实验,来探究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磁波还是带电粒子流?让阴极射线沿垂直场的方向通过电场或磁场,观察它是否偏转如果阴极射线发生了偏转,那么阴极射线就是在电场力或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偏转的,说明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电粒子流。
如果阴极射线没有发生偏转,表示阴极射线不带电,说明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磁波(二)阴极射线实验J.J.汤姆孙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他确认阴极射线是带电的粒子。
自1890年起开始研究。
1.实验装置:真空玻璃管、阴极、阳极和感应圈.2.实验现象:感应圈产生的高电压加在两极之间,玻璃管壁上发出荧光。
3.阴极射线: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4.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5.测定带电粒子的比荷q/m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相同,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证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从实验测到的比荷及e的数值,可以确定电子的质量。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电子的质量为:me=9.109 383 56 × 10 -31 kg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值为:1836小试牛刀【例题】(多选)如图所示是J.J.汤姆孙的气体放电管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若在D1、D2之间不加电场和磁场,则阴极射线应打到最右端的P1点B.若在D1、D2之间加上竖直向下的电场,则阴极射线应向下偏转C.若在D1、D2之间加上竖直向下的电场,则阴极射线应向上偏转D.若在D1、D2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则阴极射线不偏转7300倍。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教学设计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原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理解原子核的组成,知道质子和中子的性质。
(3)掌握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模型构建和类比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不断发展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
(2)原子核的组成,以及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
(2)对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解和建立。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原子与原子核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如铁、水、氧气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2、新课讲授(1)原子的结构①介绍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指出其局限性。
②讲解汤姆生发现电子的实验,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
③介绍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
(2)原子核的组成①讲解质子的发现过程和性质。
②介绍中子的发现以及其特点。
③明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给出质量数的概念,即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3)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推导并理解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的关系。
(4)核外电子的排布①简单介绍玻尔的原子模型。
②讲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如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等。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2.理解记忆一个重要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会画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不同原子的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数据,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想象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结论来源于事实依据,化学来源于科学实验。
二.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教学难点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关系三.教学设计提前把本节课需要交流讨论和思考的问题打印在A4纸上发给每一位学生导入: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知道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而分子又由原子构成,原子的地位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如果我们抛弃化学变化这个限制,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呢?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在化学史上无数科学家们经历上百年的探究才凝练出书本中短短的几句话,我们来一起感受原子结构的探究史吧!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原子的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结构是实心的球体(说到道尔顿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他还为化学做过什么贡献吗?)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同学们想一想汤姆孙发现电子意味着什么?有的同学说的很好,原子里有电子意味着道尔顿的实心球说法是错误的,原子还可以再分为电子到了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说:既然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那我用α粒子去轰击原子请同学们填写任务单的第一个问题,卢瑟福的α粒子会表现出什么现象?教师解答:每个轰击粒子都应该表现出同一种现象。
于是他就用阿尔法粒子轰击金箔卢瑟福在轰击实验中,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4.3.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
4.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第二课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材分析】教材在介绍了电子的发现过程之后,引出原子结构的模型,并进一步以“西瓜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为主线,重点引导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过程、现象与结论,最后介绍了利用原子核与其它粒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确定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并强调原子内部十分“空旷”。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以及化学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原子用肉眼无法观察,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探究它的结构呢?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学中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设置具有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些研究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用之前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去理解。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过程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科学思维:1.知道不同原子模型之间的区别,知道原子模型的建立是在实验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修正的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促进学生模型建构、质疑创新能力的提升;2.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科学探究:1.能够查阅资料,收集与原子结构的相关信息,提出与原子结构相关的物理问题;2.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过程(及“盲盒”实验)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科学态度与责任: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过程,体会科学家们在研究原子结构中所展现的严谨、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与精神;2.根据人们对原子结构的猜测、推理与分析,体会自然规律简洁、对称之美;3.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本质认识的加深,体会科技与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否定“西瓜模型”,建构核式结构模型并知道其建构历程与逻辑2.模型方法、利用原子核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确定原子微观结构方法等科学探究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教学策略与学法】教学策略:回顾历史+复验实验+问题链指引教法与学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问题与任务驱动法(教法);自主学习与思考、交流讨论法、探究学习法(学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图片引入(新西兰面值 100 元纸币)这是一张新西兰币的 100 元,头像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
名师教学设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完整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包括原子核、电子云等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核式结构模型解释化学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其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核式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电子云的概念及其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相关知识。
3. 结合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核式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多媒体课件。
2. 实验器材: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器材,如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等。
3. 教材:准备《高中化学》等相关教材。
4. 参考资料:收集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研究历史和相关论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原子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结构。
2. 探究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程。
3. 讲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包括原子核、电子云等概念。
4. 结合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核式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5. 开展小组讨论,运用核式结构模型解释化学现象。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了解程度,包括原子核、电子云等概念。
2. 评价学生运用核式结构模型解释化学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运用。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探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对化学教育和发展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原子的结构实验教案
初中原子的结构实验教案
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 电子带负电,绕着原子核运动。
三、实验材料
1. 模型原子核
2. 模型电子
3. 导线
4. 灯泡
5. 电流表
6. 电源
四、实验步骤
1. 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原子核和模型电子,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
2. 连接电路,将模型原子核和模型电子连接在一起。
3. 打开电源,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灯泡会亮。
4. 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变化,了解电流的方向。
5. 让学生动手改变电子的运动方向,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流表的指针变化。
6. 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的动态模型。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2. 连接电路时,要确保导线连接正确,避免短路。
3. 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思考深入。
六、实验拓展
1. 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其他性质,如原子的质量、电荷等。
2.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掌握原子的分裂和衰变等现象。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基本概念。
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流表的指针变化,从而理解原子结构的动态模型。
此外,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练习含答案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
2.原子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核旋转。
3.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4.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
新课教学: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球中。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小圆点代表正电荷,大圆点代表电子。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被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后来被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
二、α粒子散射实验1.α粒子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粒子,含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
2.实验方法用α粒子源发射的α粒子束轰击金箔,用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在水平面内不同方向对散射的α粒子进行观察,根据散射到各方向的α粒子所占的比例,可以推知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情况。
3.实验装置4.实验现象(1)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
5.实验意义: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三、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1.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
2.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同步练习:1.自主思考——判一判(1)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2)α粒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2倍。
《主题一第一节原子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原子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组成,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材,进行电子云模拟实验。
3. 准备原子结构示意图模板,供学生绘制。
4. 准备教师讲解的录音或视频,以便学生回顾。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一些常见的原子结构模型(如西瓜、太阳系等)引出原子结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基本组成单位——原子。
再通过提问“原子是怎么构成的呢?”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原子结构。
(二)新课教学1. 原子模型简介介绍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并解释为什么汤姆孙会提出这个模型。
再介绍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并解释为什么卢瑟福会提出这个模型。
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2. 电子的发现通过展示一些实验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电子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同时,通过提问“电子是如何被发现的?”来引导学生思考电子的性质和特点。
3. 原子核结构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原子核的结构和组成。
再通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的构成和作用。
4. 核外电子排布通过一些实验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状态和规律。
再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了解电子排布的原则和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排布的意义和作用。
(三)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提问回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原子结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 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第二节原子的核式结构一、教学任务分析电子的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这些都是人类探求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过程的起点,其中涉及到的实验、逻辑推理方法也都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典型的科学方法。
因此这些内容不仅是本章的核心内容,而且也为后面继续学习人类对微观世界认知过程打下重要的思维与方法的基础。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库仑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电、磁场知识为基础。
从介绍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入手,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到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介绍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对汤姆孙建立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介绍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
在介绍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设计思想时,使学生了解研究微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是利用其他的高能粒子去碰撞原子,引起某些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从分析这些现象的过程中逐步探索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和规律。
从而使学生理解人类是如何在实验的基础上认识原子结构;怎样在实验与理论的相互推动下,使认识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
在介绍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时,可通过比较该模型、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与实验结论的相互印证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模型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和形态;物理学的研究通常需通过提出假设、建立物理模型、实验验证等几个过程;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建立物理模型和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旧的或不完善的物理模型的过程。
这些认识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品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2)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感受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假设、建立物理模型、实验验证等方法。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认识人类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微观现象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微观世界的认知手段与方法。
高中物理_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课方案【课标剖析】本节课课标要求是:认识人类研究原子及其构造的历史,知道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
本节课能够培育学生科学思想:鉴于事实凭证和科学推理对不一样看法和结论提出怀疑和批评,进行查验和修正,从而提出创建性看法的能力与品行。
知道所有物理结论都一定接受实践的查验,在学习和研究中做到脚踏实地,不迷信威望,能与别人合作。
【教材剖析】原子的核式构造选自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八章第 2 节,第 1 节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切割的学说,带负点的小质量电子和带正电的部分如何构成原子?汤姆孙成立了较有影响的原子“枣糕模型” 。
本节课卢瑟福用发现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否认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构造的内容是本节教课的要点。
同时卢瑟福和原子核式构造的限制性有为进一步研究原子核式构造设置了悬念。
所以本节课在本章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α粒子散射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表现了研究微观世界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一个锻炼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对卢瑟福如何剖析α粒子散射实验,否认汤姆孙原子模型,提出原子核式构造模型的认识,有益于学生学习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剖析】知识基础:学生初中时已经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对电子也有必定程度的了解,但对原子物理学史的认识极少,对核式构造有必定的认识,但没法进行深入研究。
兴趣状况:学生对风趣的现象兴趣比较大,但对深入研究、探访实质的兴趣还要指引。
能力状况:学生对现象的察看没有问题,但总结概括能力需要将增强。
【教课目的】1.认识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器械、实验现象 , 能使用凭证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绘、解说和展望。
(重难点)2. 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构造模型的主要内容,初步拥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
(要点)3.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和原子核大小的数目级。
【教具】多媒体、爱学平台【教课过程】一、引入一次播放图片,指引学生思虑:“这是什么?” ,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想过程,其实围观世界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经过实验方法发现规律。
名师教学设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2. 使学生掌握原子核和电子云的基本性质和相互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2. 原子核和电子云的基本性质3.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验证实验4.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现代物理中的应用5.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意义和局限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其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3.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验证实验结果。
4.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采用提问、答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3. 分组讨论的指导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原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内部结构。
2. 讲解:讲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原理。
3. 演示:利用多媒体演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现象和原理。
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验证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掌握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际应用。
6. 总结:总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意义、局限性和在现代物理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9.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实验表现和课堂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内容:学生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解、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2.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任务分析】1.学生在初中物理和化学课中已经学过原子的核式结构,但并不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
针对这一特点,介绍人类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认识原子的结构;2.在我们日常所处的宏观世界中,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物体的结构,但在微观世界里,已经不能靠眼睛来获取信息了。
针对这一问题,了解最常用的获取微观世界的信息的方法;3.前一节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割,在此基础上,汤姆孙建立了原子“枣糕模型”。
卢瑟福用发现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4.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学说。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生动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这种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整体素质及物理基础一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因此根据现有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案、一步步设计难度梯度,进行有效性教学。
2.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3.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
4.估计学生利用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出卢瑟福的原子的结构模型会有一定的困难;对提出的3个问题,前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问题3采用先让学生猜想,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出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2.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结构教案
高中物理原子的核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核结构2. 掌握原子核中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3. 认识原子序数与原子序的关系【教学内容】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 原子核的结构3.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4. 原子序数和原子序的定义【教学准备】1. 教科书、课件、实验器材2. 原子模型3. 黑板笔、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原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引起学生对原子核结构的好奇。
二、讲解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介绍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 原子核的结构- 讲解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作用和性质- 引入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性质的影响3.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介绍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电荷、质量和作用4. 原子序数和原子序的定义- 介绍原子序数代表原子中质子的数量- 解释原子序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序号三、实验演示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原子核的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核结构的特点。
四、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原子核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总结教师总结授课内容,强调原子核结构对元素性质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原子核结构的理解。
【教学评估】通过小测验或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考察学生对原子核结构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原子核的结构-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 原子序数和原子序的定义【延伸拓展】1. 学生可自行探索更深层次的原子结构理论2. 可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深入了解原子核的物理特性【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原子核结构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
第3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
第3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学习目标]1.知道阴极射线的概念,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2.知道电子的电荷量及其他电荷与电子电荷量的关系。
3.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
4.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1电子的发现1.阴极射线科学家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时发现,当玻璃管内的气体足够稀薄时,阴极就发出一种射线。
它能使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发出荧光,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
2.汤姆孙的探究方法及结论(1)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相同,这说明不同物质都能发射这种带电粒子,它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
(3)结论:阴极射线粒子带负电,其电荷量的大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后来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电子。
3.汤姆孙的进一步研究汤姆孙又进一步研究了许多新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
4.电子的电荷量及电荷量子化(1)电子电荷量:1910年前后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得出,电子电荷的值约为e=1.602×10-19__C。
(2)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3)电子的质量:m e=9.109 383 56×10-31 kg,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m pm e=1 836。
[判一判]1.(1)阴极射线实际上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电子的电荷量是汤姆孙首先精确测定的。
()提示:(1)√(2)×知识点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汤姆孙原子模型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
有人形象地把他的这个模型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
2.α粒子散射实验(1)实验装置:α粒子源、金箔、显微镜和荧光屏。
名师教学设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完整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过程;2. 使学生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3. 培养学生运用核式结构模型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概念;2. 利用模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3. 采用讨论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核式结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自信心;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交流、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2.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化学现象解释中的应用。
难点:1.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2. 核式结构模型在复杂化学现象解释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核式结构模型的图片和视频;2. 有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资料;3. 化学现象解释的案例。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和疑问;3.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回顾原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内部结构;2. 讲解:介绍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过程,讲解核式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3. 演示:利用模型和实验,展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4. 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核式结构模型解释化学现象,进行讨论和交流;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核式结构模型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过程,掌握核式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核式结构模型解释化学现象。
教师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交流和共享知识的能力;4.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高一化学教案 原子结构9篇
高一化学教案原子结构9篇原子结构 1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教法建议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时,应抓住以下四点:(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1. 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2.进行新课(1)物质的原子结构①物质由分子组成.简单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径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②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约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提问: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2)摩擦起电的原因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得失电子的微观图景,并进一步归纳出结论: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为什么带正电?(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探究活动上物理课时,老师精心准备的静电仪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常常效果不明显,而满教室静观实验的学生却被自己的衣服不时电一下.因为学生的运动衣裤或其他外衣面料常常用尼龙织物的,比较结实,里面再穿件毛衣比较保暖.查一下起电顺序表就会发现,羊毛(羊皮)排最前面,尼龙排后,这是最容易起电的一套配置.每个人穿戴一套天然的静电起电设备.人的一举一动都造成摩擦,起电过程一刻也不停止.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过去的人穿不起毛衣,也没有这些化纤织物,棉布对棉布当然摩擦不出电来.为什么面粉厂车间总要洒水以保持空气潮湿?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手握金属棒用丝绸摩擦能不能带电?化纤衣服面料中加一些金属线有什么用?原子结构 2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教法建议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时,应抓住以下四点:(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1. 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2.进行新课(1)物质的原子结构①物质由分子组成.简单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径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②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约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提问: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2)摩擦起电的原因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得失电子的微观图景,并进一步归纳出结论: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为什么带正电?(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探究活动上物理课时,老师精心准备的静电仪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常常效果不明显,而满教室静观实验的学生却被自己的衣服不时电一下.因为学生的运动衣裤或其他外衣面料常常用尼龙织物的,比较结实,里面再穿件毛衣比较保暖.查一下起电顺序表就会发现,羊毛(羊皮)排最前面,尼龙排后,这是最容易起电的一套配置.每个人穿戴一套天然的静电起电设备.人的一举一动都造成摩擦,起电过程一刻也不停止.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过去的人穿不起毛衣,也没有这些化纤织物,棉布对棉布当然摩擦不出电来.为什么面粉厂车间总要洒水以保持空气潮湿?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手握金属棒用丝绸摩擦能不能带电?化纤衣服面料中加一些金属线有什么用?原子结构 3教学目标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教法建议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时,应抓住以下四点:(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1. 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2.进行新课(1)物质的原子结构①物质由分子组成.简单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径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②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约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提问: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2)摩擦起电的原因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得失电子的微观图景,并进一步归纳出结论: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为什么带正电?(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探究活动上物理课时,老师精心准备的静电仪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常常效果不明显,而满教室静观实验的学生却被自己的衣服不时电一下.因为学生的运动衣裤或其他外衣面料常常用尼龙织物的,比较结实,里面再穿件毛衣比较保暖.查一下起电顺序表就会发现,羊毛(羊皮)排最前面,尼龙排后,这是最容易起电的一套配置.每个人穿戴一套天然的静电起电设备.人的一举一动都造成摩擦,起电过程一刻也不停止.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过去的人穿不起毛衣,也没有这些化纤织物,棉布对棉布当然摩擦不出电来.为什么面粉厂车间总要洒水以保持空气潮湿?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手握金属棒用丝绸摩擦能不能带电?化纤衣服面料中加一些金属线有什么用?原子结构 41.3 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教学设计1:4.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现的过程。
2.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3.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根据事实建立学说,发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取舍,发现新的事实,再建立新的学说。
人类就是这样通过光的行为,经过分析和研究,逐渐认识原子的。
2.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3.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1.电子的发现。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学习难点】粒子散射实验。
【学习过程】一、电子的发现1.阴极射线科学家用真空度很高的真空管做放电实验时,发现真空管阴极发射出的一种射线,叫做阴极射线。
2.阴极射线的特点①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②碰到物体可使物体发出荧光.3.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
(1)电磁辐射说:代表人物:赫兹。
(2)带电微粒说:代表人物:汤姆孙。
4.汤姆孙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高压电场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穿过D1D2后沿直线打在荧光屏P上。
(1)在金属板D1、D2之间加上如图所示的电场时,发现阴极射线向下偏转,说明它带什么性质的电荷?提示:阴极射线向下偏转,与电场线方向相反,说明阴极射线带负电。
《7.1 原子结构 原子核的组成》教学设计
《7.1 原子结构原子核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第2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射线、射线、射线及其特性,知道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的作用,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和防护。
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原子、原子核结构的过程,了解理论探究与实验事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原子、原子核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原子、原子核结构学说应用对科技、生活、社会即人类思想的推进作用,体会物理成果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原子、原子核结构的过程,体会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究与认识是无止境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
【教学难点】对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剖析。
【教具准备】介绍汤姆生、卢瑟福、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有关物质结构的学说。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2.教师讲述(1)长期以来,人类对原子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哲学思辨的阶段。
1808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化学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论”,说明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同时他又断定:原子就像一个实心球,是不能再分割的。
(2)在中国古代,就有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在物理学的研究进程中,什么事实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结构的?什么事实又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是由结构的?本节课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我们将认识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了解人类认识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的艰难过程。
◆合作探究──新课学习一、原子的核式结构1.阴极射线引发的研究(1)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现象时,人们发现了“阴极射线”,引发了对阴极射线是什么的研究。
当时有两派学者持不同的意见,以英国的克鲁克斯为代表的一派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的粒子流;以德国的赫兹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2)通过实验研究,在探明阴极射线本质的过程中,引发了19世纪末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线;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核式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原子的核式结构”是高中原子物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设计虽然也能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内容,但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仍为“师传生受”,学生还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即使学会了,也不能算会学,无法让学生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本人结合平时的实践,对本节内容采用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用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能否解释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一步一步得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教学中虽然不能进行真实的实验,但同样处处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探究思想,从而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有利用培养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科学精神,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追寻前人的足迹,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分析,从而否定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让学生了解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模型或假说,这些模型或假说又在实验中经受检验,正确的被肯定,经不起检验的被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假说。
科学的研究这样螺旋上升和不断深入发展的。
内容分析
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内容是本节教学重点。
其中粒子散射实验是常用的获取微观世界信息的方法,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后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都与粒子散射实验有关。
本节对于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粒子散射实验更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重点在于对粒子散射实验观察、现象的分析以及从现象中猜测合理的结构。
“原子的核式结构”是高中原子物理的重要内容,除了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内容,让学生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也很重要。
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用汤姆生的枣糕模型能否解释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一步一步得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教学中虽然不能进行真实的实验,但同样处处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探究思想,从而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对于原子的结构其实学生早已经知道,初中的物理、化学中都已经清楚。
所以原子结构如何不是本节课要教授的目的,如何从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中得出合理的原子结构模型才是本节要关注的重点。
前面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的学习使学生对于从现象找本质,建模型或假说的过程已不再陌生,所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问即可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前一节学习了电子的发现过程,学生已经知道原子是有结构的,那么结构如何分布呢学生在化学中已经学习了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知道了原子由原
子核和电子组成但一般都尚未清楚原子大小与原子核大小的比例关系,而这一比例必将对
学生认识微观世界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