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_赵学智

合集下载

0941.淀粉衍生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0941.淀粉衍生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淀粉衍生絮凝剂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链官能团多的结构特点,在市场占绝对优势。

但随着石油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其使用成本也相应增加,并且合成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残留单体的毒性,也限制了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美、英、日和印度等国结合本国天然高分子资源,开展了化学改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制工作。

经改性后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与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具有选择性大、无毒、价廉等显著特点。

在众多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中,淀粉改性絮凝剂的研究、开发尤为引人注目。

因为淀粉来源广,价格低廉,并且产物完全可被生物降解,因此,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研制开发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美、日、英等国家在废水处理中已开始使用淀粉衍生物絮凝剂,近几年,我国研究淀粉衍生物作为水处理絮凝剂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淀粉衍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淀粉分子带有很多羟基,通过这些羟基的醚化、氧化、酯化、交联、接枝共聚等化学改性,其活性基团大大增加,聚合物呈枝化结构,分散了絮凝基团,因而对悬浮体系中颗粒物有更强的捕捉与促沉作用。

改性淀粉絮凝剂性质比较稳定,能够进行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减轻污水后续处理的压力。

淀粉衍生物絮凝剂主要有以下4 种。

1.1 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可以与水中微粒起电荷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从而使体系中的微粒脱稳、絮凝而有助于沉降和过滤脱水。

它对无机物质悬浮液或有机物质悬浮液都有很好的净化作用,使用的pH 范围宽,用量少,成本低。

阳离子淀粉是在碱性介质中,由胺类化合物与淀粉的羟基直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得到的。

D.Sableviciene 等以N- ( 2, 3 - 环氧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CHPTAC) 为醚化剂,合成高取代度马铃薯阳离子淀粉,用其处理以高岭土配制成的50 g/L 的高浊度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投加量条件下,取代度为0.27 ~0.32 的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佳。

淀粉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淀粉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淀粉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摘要] 现在的医药工业几乎有一半学要淀粉。

抗菌素多以葡萄糖为碳源,也有直接以淀粉为原料。

生产维生素C的中间体山梨醇是葡萄糖氢化而成的,生产维生素B2发酵厂也需碳源,四环素,土霉素生产直接用淀粉,所以说药离不开淀粉。

片剂生产大部分采用淀粉,虽然已有新辅料代替淀粉,但淀粉无毒性,资源丰富和价廉,是很好的辅料。

随着制剂技术,工艺及设备的发展,对药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我们也可采取物理,化学及酶对淀粉进行处理,使之适合于制剂,工艺及设备的发展以及制剂品种的多样化。

[关键词] 淀粉及其衍生物医药行业广泛应用[正文] 粉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的须根和种子中,根据植物的种类,部位,含量不同,各异特有形状的的淀粉粒存在。

它是葡萄糖的高聚体,通式是[(C6H10O5)n],水解到二糖阶段麦芽糖,化学式是(C12H22O11),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

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

直链淀粉含几百个葡萄糖单元,支链淀粉含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在天然淀粉中直链的约占22%~26%,它是可溶性的,其余的则为支链淀粉。

一:葡萄糖是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所得的葡萄糖产品的纯度也不同,一般可分为结晶葡萄糖和全糖两类,结晶葡萄糖按产品用途分类有注射用葡萄糖,口服葡萄糖,工业用葡萄糖之分。

注射用葡萄糖是生产葡萄糖输液,注射液及配置各种注射用制剂的原料,也可用作化学纯试剂或细菌培养剂,羧是无水型,一般酶法糖化液位生产原料。

口服葡萄糖用作食疗法的强健剂及与各种维生素配合制成的口服品,以及生产维生素C级的山梨醇原料,生产工艺基本与注射用葡萄糖相同。

二:片剂的赋形剂(一)赋形剂的种类及特性在片剂的生产过程中,都需加入适当的赋形剂。

赋形剂按其作用分为稀释剂吸收剂黏合剂润滑剂润湿剂和崩解剂。

为了不使药物的原有疗效受到影响以便于制片,加入的赋形剂应有下述特性。

(1)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不和主药产生配伍变化;(2)不影响主药的释放(患者服用后,在胃和肠道内迅速崩解溶解吸收,从而产生预期的疗效)和含量测定;(3)对人体无害;(4)来源广泛,成本低;(5)流动性好,容易均匀地流入摸孔内并充填一定的量;(6)具有一定的黏性,加压能成片,但有不能太黏,否则会发生黏冲现象,导致脱膜困难。

淀粉的研究与应用

淀粉的研究与应用

淀粉的研究与应用前言淀粉是天然高分子之一,是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储存库,也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我国淀粉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因此淀粉作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农副产品的高值比。

目前对淀粉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食品、医药、材料等领域。

由于它与石油化工原料相比,具有价格低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污染小等优点,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国内外研发了许多淀粉改性材料。

淀粉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进行改性可以制作多种淀粉衍生物,并且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制革、胶黏剂、定型剂、制药、化妆品、洗涤剂、水处理絮凝剂、超级吸水材料等领域。

本文就淀粉改性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和淀粉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简单的概述。

淀粉的科学定义中文名称:淀粉英文名称:Starch定义1:一种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贮存性聚糖。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糖类(二级学科)定义2:由D-葡萄糖单体组成的同聚物。

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为植物中糖类的主要贮存形式。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天然淀粉的可利用性质淀粉是可再生的丰富的廉价的天然原料来源,是许多工业生产的原辅料,其可利用的主要性质有:①颗粒性质,包括凝聚状态的吸附性、凝聚性、吸湿性、再湿性等;②糊或浆液性质,加入或冷却时的黏度变化,包括低温贮藏和冻融过程中糊黏度的稳定性、保水性、凝沉性、保护胶体或乳化作用的性能等;③干淀粉膜性质,包括冷水或热水的溶解性、透气性、可塑性、弹性及韧性等。

一般直链淀粉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膜强度,支链淀粉具有较好的粘结性。

淀粉改性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开发1.全淀粉材料全淀粉塑料由于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是目前世界公认最有发展前途的淀粉塑料。

日本住友商事公司、美国Warner-lambert公司和意大利的Ferruzzi公司研制成功淀粉质量分数在90%-100%的全淀粉塑料,产品能在一年内完全生物降解而不留任何痕迹,无污染,可用于制造各种容器、薄膜、垃圾袋等。

第八讲 淀粉及其衍生物

第八讲  淀粉及其衍生物
第四章 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淀粉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 纤维素衍生物 药用纤维素衍生物各论 其他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淀粉及其衍生物
• 淀粉
• 糊精和麦芽糖糊精
• 预胶化淀粉
• 羧甲淀粉钠
• 羟丙淀粉
本节要求
• 掌握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的性质及其
粉75%以上,马铃薯、甘薯和许多豆类中淀粉含量也
很多。
如:大米约80%;小麦约70%;马铃薯约20%
薏米淀粉颗粒结构
大米淀粉颗粒结构
来源 糙米
淀粉含量 品种 73% 豌豆
淀粉含量 58 %
高梁
70 %
蚕豆
49 %
燕麦面 67 % 小麦 66 %
荞麦面 40 % 甘薯 19 %
大麦
谷子
60 %
60 %
淀粉的生产主要是物理过程,其工艺过程 有以下几部分: (1)原料预处理:将玉米筛选,风力除尘,水 洗,磁力吸铁,除去机械性杂质。 (2)浸泡:用0.25%-0.30%的亚硫酸,于4850℃将玉米浸泡2天以上,使玉米软化并除去 可溶性杂质。 (3)粗破碎:将脱胚机使玉米破碎成10-12瓣, 但不能损坏胚芽,用分离器分离去胚芽。 (4)细研磨:将玉蜀黍稀浆用锤式粉碎机及金 刚砂磨进行细研磨,用曲筛、转筒等设备过筛, 得粗淀粉乳。 (5)分离、脱水、干燥:将粗淀粉乳经细斜槽 和真空吸滤器分离去蛋白质,于低压低温干燥 1-1.5h,经粉碎过筛可得水分在13%的淀粉。
末状,这主要是淀粉中的葡萄糖单元存在的众多
醇羟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的缘故。
③氢键
不同淀粉的含水量存在差异,这是由于淀粉 分之中羟基自行缔合及与水缔合程度不同所致, 例如:玉米淀粉分子中的羟基比马铃薯淀粉

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_赵学智

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_赵学智

第32卷第1期2007年3月广州化学Guangzhou ChemistryV ol.32, No.1Mar, 2007 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赵学智,邵自强*,王文俊(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简要介绍了淀粉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化学改性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氧化淀粉、醚化淀粉和酯化淀粉的制备及应用,并对淀粉衍生物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认为复合改性淀粉是未来淀粉化学品的发展趋势。

淀粉衍生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淀粉衍生物;化学改性;改性机理中图分类号:O63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0X(2007)01-0056-06淀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1],且价格低廉、易生物降解、对环境无害,因此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原材料。

由于淀粉具有难加工、力学性能差、低温时水分散性不好、渗透力差等缺点,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因此,通过衍生化来改变淀粉固有的性质,使之适应生产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目前常见的淀粉衍生化手段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改性淀粉。

1 淀粉的结构及特点淀粉是以颗粒状态存在,在显微镜下观察是透明的。

不同品种的淀粉在颗粒大小和形状方面存在差异,根据这种差异能区别和确定淀粉的种类[2]。

淀粉颗粒的形状大致可以分为圆形、蛋形(椭圆)和多角形等。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在颗粒中间处呈现黑色十字,称为“偏光十字”。

淀粉颗粒具有结晶性结构,呈现出X-光衍射图样,而不同物种的淀粉其衍射图样有差异。

一般,谷类淀粉呈现“A”型图样,薯类淀粉呈现“B”型图样。

通过X-光衍射图样的变化,证实淀粉颗粒中的水分也参与其结晶结构。

此外,淀粉颗粒存在无定形区。

淀粉颗粒具有渗透性,水和水溶液能自由渗入颗粒内部。

淀粉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趋势

淀粉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趋势

2)冷冻是医药界长期贮存血液的方法,为防止红血球细胞在冷冻和融化过程中发生
溶血现象,就需要用保护剂,如甘油和二甲亚砜。羧乙基淀粉(MS0.7~0.8)具有更 好的保护效果。因为羧乙基淀粉是处于血细胞外面起保护作用,容易洗掉,而甘油和
阿拉伯胶:是一种天然植物胶,取自一种名为Acacia的树,由 树的汁液凝结而成,主要产于非洲。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归纳 为:天然乳化稳定剂,增稠剂、悬浮剂、粘合剂、成膜剂,上 光剂,水溶性膳食纤维等。
19
7. 粉末食品中应用 ,主要利用变性淀粉良好的黏结性、分散性和水 溶性,常用的变性淀粉有预糊化淀粉、交联淀粉和复合变性淀粉。 1)在裹粉中,可以使粉体具有良好的黏结及内聚力,可防止裹粉脱 落;在制作脆皮时容易形成脆与坚固的外涂层,改善烘焙与微波处 理食品的组织。
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
食品乳化剂:食品乳化剂是指能改善乳化体系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 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也称为表面活性剂。或说是使互补相溶的液
质转为均匀分散相(乳浊液)的物质,添加少量即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
力,产生乳化效果的食品添加剂。 稳定剂:能增加溶液、胶体、固体、混合物的稳定性能化学物都叫稳定剂。 它可以减慢反应,保持化学平衡,降低表面张力,防止光、热分解或氧化分解等 作用。
4
变性淀粉—种类
目前,变性淀粉的品种、规格达两千多种,变性淀粉的分类一
般是根据处理方式来进行。
(1)物理变性:预糊化(α-化)淀粉、γ射线、超高频辐射处理淀 粉、机械研磨处理淀粉、湿热处理淀粉等。
(2)化学变性: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其中有
两大类: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下降,如酸解淀粉、氧化淀粉、 焙烤糊精等;另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增加,如交联淀粉、酯化

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淀粉及淀粉衍生物在化工生产中的重摘要:本文介绍了淀粉及其淀粉衍生物目前的应用、发展。

随着能源消耗量逐渐的增大,原料不断地减少,淀粉化工行业不断地发展现在已淀粉衍生物成为一种良好的原料关键词:淀粉;淀粉衍生物;淀粉化工。

引言: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在餐饮业又称芡粉,通式是(C6H10O5)n,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化学式是(C12H22O11),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

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

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较高。

淀粉是一种多糖。

制造淀粉是植物贮存能量的一种方式。

分子式(C6H10O5)n。

淀粉可分为直链淀粉(糖淀粉)和支链淀粉(胶淀粉)。

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α-1,6-糖苷键。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

这并非是淀粉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reaction),而是产生相互作用(interaction),而是淀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通过范德华力,两者形成一种蓝黑色错合物。

实验证明,单独的碘分子不能使淀粉变蓝,实际上使淀粉变蓝的是碘分子离子(I3)。

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

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灯,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

可由玉米、甘薯、野生橡子和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而得。

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

直链淀粉含几百个葡萄糖单元,支链淀粉含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在天然淀粉中直链的占20%~26%,它是可溶性的,其余的则为支链淀粉。

当用碘溶液进行检测时,直链淀粉液呈显蓝色,而支链淀粉与碘接触时则变为红棕色。

(原因是:具有长螺旋段的直链淀粉可与长链的聚I3 -形成复合物并产生蓝色。

直链淀粉-碘复合物含有19%的碘。

支链淀粉与碘复合生成微红-紫红色,这是因为支链淀粉的支链对于形成长链的聚I 3 -而言是太短了。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流变特性研究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流变特性研究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流变特性研究作者:罗晓锋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摘要:以玉米淀粉为材料,制取了苯乙烯-玉米淀粉树脂、玉米氧化淀粉、玉米交联淀粉-醋酸乙烯树脂三种淀粉衍生物, 对比测定了该三种淀粉衍生物的黏度参数,并研究其流变特性。

结果表明淀粉通过复合变性后, 粘度热稳定性增强,相同剪切速率下,玉米交联淀粉-醋酸乙烯树脂的切应力最大。

都具有剪切稀化现象,且原玉米淀粉的凝胶强度大于变性淀粉的凝胶强度。

关键词:玉米淀粉变性淀粉流变特性黏度剪切速率天然淀粉的可利用性取决于淀粉颗粒的结构和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不同种类的淀粉其分子结构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都不相同,因此不同来源的淀粉原料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性[1 2]。

天然淀粉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情况下应用是有限的 [3]。

为了探讨变性淀粉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特性,本研究利用NDJ-79型旋转式黏度计对玉米淀粉及其三种衍生物进行了流变性测定,分析了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淀粉的品质提供了依据[4]。

1.材料与方法1.1 原料与仪器原料:玉米淀粉:甘肃昆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苯乙烯-玉米淀粉树脂、玉米氧化淀粉、玉米交联淀粉-醋酸乙烯树脂:试验室自制。

仪器:旋转黏度计:NDJ - 79 型,上海森地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GKC型数显控温水浴锅:同济大学机电厂生产;JJ-5测速电动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厂生产。

1.2 试验方法1.2.1 苯乙烯-玉米淀粉树脂的制备取20g淀粉,加入150ml水,用盐酸调节PH至3,水浴加热升温至70℃,糊化半小时至透明,加入10%过硫酸铵8ml,滴加苯乙烯10ml,升温至80~82℃,1小时滴完,取树脂提取后分析其结构。

1.2.2 玉米氧化淀粉的制备取30g玉米淀粉,加入50ml水打浆均匀,加0.01%的CuSO4·5H2O溶液3ml,加入10% H2O23ml,搅拌均匀,搅拌升温至55℃,保温半小时,过滤烘干,研细。

淀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淀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淀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淀粉是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的重要能量储备物质。

在加工过程中,淀粉可以被改性,成为一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由于淀粉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再生性以及低毒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近年来淀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淀粉改性淀粉作为生物高分子材料,其应用受到淀粉自身性质的限制,如水溶性差,缺乏力学性能等。

因此,为了拓展淀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范围,必须对其进行改性。

淀粉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生物改性等。

1. 物理改性物理改性是一种不改变淀粉分子结构的改性方法,主要通过机械方法和冲击方法等加工工艺,改善淀粉的物理性质。

通过加工方法,能使淀粉成为胶状物质或发生凝胶化、透明化、黏滞度增大,提高淀粉的加工性能。

常见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高温处理、干燥、破碎、磨粉等。

2.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通过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来改善其性质的一种方法。

在淀粉分子中引入一些化学基团来改变淀粉的溶解性、黏度、糊化性以及热稳定性等性质。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醚化、交联、羧甲基化、磷酸化等。

3. 生物改性生物改性是利用微生物酶、细胞培养等方法,通过非高温、非高压、非有毒的手段对淀粉进行改性。

这种改性方法不会改变淀粉的化学结构,对人体无毒害,属于一种生态友好型材料。

目前,利用微生物酶对淀粉进行的改性有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芽胞粉含氮酶法、微生物淀粉酶法等。

二、淀粉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淀粉因其生物可降解、可再生等特性,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愈发广泛。

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包装、医药方面、环境保护等。

1. 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淀粉的应用,主要是替代传统塑料为食品包装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环保、可再生等优点。

同时,棉花包装材料还具有可降解性,保障了人们的生态环境,还能回收利用作为农用肥料。

目前国内外已有淀粉塑料袋用于超市购物袋、垃圾袋、餐具等。

淀粉接枝衍生物的制备及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淀粉接枝衍生物的制备及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 2 卷第 1 6 期 21 0 2年 1 月

津l o1 2
Taj h m cln ut ini C e ia Id s y n r
Jn2 1 a .0 2
淀粉接枝 衍生物 的制备及在 重金属废水处理 中的应 用
田静 静 , 朱沛 沛 , 陈蓉 , 军海 刘
4 3 ZO — 8 /0 1 [ . 0 2 1 0 0//1 0 12 0 ) C]2 0 1
[ 郑宏飞 , 开岩, 乾. 阳能海水淡化 技术【 】 京 : 京理 8] 何 陈子 太 M. 北 北
工大学出版社,0 5 20 .
[ Maho lks , ees t D la ns .eaiai yuig— 2] tiua iE B lsi iV, eyn iED s n tnb s os l o n
UI RPl 3 0。 1
E r y Drv n ne g i e De a i a in S se s ln to y t ms REDDES ,Co ta t n mb r n r c u e
De a i a i n 2 04 1 0 2 3 2 9 s nt ,0 ,6:9—9. l o
1 制备方法
制备 接 枝 淀 粉 的方 法 一般 是 : 利 用 引 发剂 引 先 发 产 生 淀 粉 自由基 , 后通 过 与 单体 共 聚反 应 得 到 然
别。通过改性可以使淀粉具有新 的独特的性能。 接枝淀粉是一种淀粉分子链上 含合 成聚合物 的淀粉衍 生物 ,是 淀粉经引发剂引发生成 自由基 后 , 与具有不饱 和键 的单体起连锁反应 , 再 接枝共 聚 形成 一种 新 型淀 粉衍 生 物物 …。其 既保 留 了淀 粉
应 用 , 种 各样 的 化 学 改 性 淀 粉 应 运 而 生 , 性 能 各 其 也 随 化 学改 性 剂 的种 类 、 性 程 度 的不 同而 千差 万 改

第八讲 淀粉及其衍生物

第八讲  淀粉及其衍生物
氧化淀粉主要用于造纸工业的施胶剂,包 装工业的纸箱胶黏剂,纺织工业的上浆剂和食 品工业的增稠剂等。
其他淀粉衍生物
• 交联淀粉 –淀粉与具有两个或多个官能团的化学试剂如环氧 氯丙烷和甲醛等交联剂作用,使不同淀粉分子的 羟基间联结在一起,所得衍生物称为交联淀粉。 用于食品工业增稠剂,纺织工业上浆剂和医药工 业外科乳胶手套的润滑剂及赋形剂。
影响老化的因素
1)温度 2~4 ℃,淀粉易老化;>60或<-20,不
易老化
2)含水量 含水量30%~60%,易老化;含水量过低
或过高,均不易老化 3)结构 直链淀粉、中等聚合度的淀粉易老化 4)pH值 <7或 >10,因带同种电荷,老化减慢 5)共聚物 脂类、乳化剂、多糖、蛋白质等抗老化 6)其他 淀粉浓度、无机盐
老化后的淀粉失去与水的亲和力,难以被淀 粉酶水解,因此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遇碘不变 蓝色。
回升的本质是 糊化的淀粉在温度降低时分子运动速度降低 直链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分子的分枝趋于平行排 列,相互靠拢,彼此以氢键结合,与水的亲和力下降, 浓度低时,从水中分离,重新组成高度致密的结晶化 的不溶性淀粉分子微晶束,析出沉淀 浓度高时或冷却速度很快,糊化分子又自动排列, 但直链淀粉分子来不及重新排列成束状结构,构成致 密的三维网状结构,使形成凝胶体。
2)作为雪糕、冰棍及罐头增稠剂,增加制品结着 性和持水性。
3)用于稀释饼干的面筋浓度和调节面筋膨润度, 解决饼干坯收缩变形的问题。
②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淀粉在药物制剂中主要用作片剂的 稀释剂、崩解剂、黏合剂。崩解用量3%15%,黏合剂用量5%-25%。
崩解原理:淀粉遇水体积膨胀。
(二)氧化淀粉
用次氯酸盐或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使淀粉氧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期2007年3月广州化学Guangzhou ChemistryV ol.32, No.1Mar, 2007 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赵学智,邵自强*,王文俊(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简要介绍了淀粉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化学改性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氧化淀粉、醚化淀粉和酯化淀粉的制备及应用,并对淀粉衍生物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认为复合改性淀粉是未来淀粉化学品的发展趋势。

淀粉衍生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淀粉衍生物;化学改性;改性机理中图分类号:O63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0X(2007)01-0056-06淀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1],且价格低廉、易生物降解、对环境无害,因此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原材料。

由于淀粉具有难加工、力学性能差、低温时水分散性不好、渗透力差等缺点,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因此,通过衍生化来改变淀粉固有的性质,使之适应生产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目前常见的淀粉衍生化手段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改性淀粉。

1 淀粉的结构及特点淀粉是以颗粒状态存在,在显微镜下观察是透明的。

不同品种的淀粉在颗粒大小和形状方面存在差异,根据这种差异能区别和确定淀粉的种类[2]。

淀粉颗粒的形状大致可以分为圆形、蛋形(椭圆)和多角形等。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在颗粒中间处呈现黑色十字,称为“偏光十字”。

淀粉颗粒具有结晶性结构,呈现出X-光衍射图样,而不同物种的淀粉其衍射图样有差异。

一般,谷类淀粉呈现“A”型图样,薯类淀粉呈现“B”型图样。

通过X-光衍射图样的变化,证实淀粉颗粒中的水分也参与其结晶结构。

此外,淀粉颗粒存在无定形区。

淀粉颗粒具有渗透性,水和水溶液能自由渗入颗粒内部。

从化学结构上看,其分子式为(C6H10O5)n,根据淀粉分子链的结构可将淀粉分为两类,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由D葡萄糖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支链淀粉在支链交叉处为α-1,6糖苷键连接,其余部分由α-1,4糖苷键连接。

直链淀粉难溶于水,支链淀粉易溶于水。

两种淀粉分子链中都存在着大量可反应的羟基,从而为淀粉的改性提供了结构上的基础。

但是由于淀粉颗粒中存在结晶区和无定形区,而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因此改性时需要充分破坏结晶区,才能得到良好的改性效果。

收稿日期:2006-01-04 *通讯联系人。

邵自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作者简介:赵学智(1981-),男,山东青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

第1期赵学智, 等: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57 2 淀粉的改性方法淀粉衍生化的改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等,其中化学改性是最主要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1)物理改性。

物理改性并没有改变其化学结构,仅仅是改变淀粉粉末的物理性质,一般通过预糊化、超高频辐射和热降解处理等,使淀粉的宏观结构发生变化,外观状态、颜色等有所改变,从而使原淀粉的一些特征发生变化,具有某些方面的优点。

(2)化学改性。

化学改性的原理依赖淀粉结构中的醇羟基,它是反应的活性部位,可以与一定的化学试剂发生醚化、酯化、氧化、交联等反应[3]。

组成淀粉的每个脱水葡萄糖单位都具有三个醇羟基,C6为伯醇羟基,C2和C3为仲醇羟基。

淀粉分子中含有众多的羟基,只要少数发生化学反应,便可以改变淀粉的糊化难易、粘度高低、稳定性、成膜性、凝沉性和其他性质,还可以具有新的功能,如带有阴或阳电荷,扩大其应用范围。

三个位置的羟基发生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当然各羟基的相对反应活性还因不同反应条件而存在差异。

例如:曾有人研究羟丙基醚化淀粉反应,C2、C3和C6位羟基的反应速度比例为33︰5︰6。

C2仲醇羟基为何具有如此的反应活性,现在还未能充分了解。

除羟基的反应外,淀粉分子中存在的糖苷键也是一个反应部位,在此位置主要是通过苷键的水解断裂而发生反应。

研究发现,羟基基团上的氧或糖苷键上的氧均为新余核氧原子,体现出淀粉分子的酸性特征强于其碱性特征。

氧原子的质子化优先发生在葡萄糖的连接键上,因此反应是从断裂羟基连接键开始的[4]。

(3)酶法变性淀粉是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作用而制备的,如直链淀粉、糊精、普鲁兰等。

在改性过程中,除淀粉本身的化学结构外,改性所需的辅助条件同样重要。

例如:温度、pH值、反应体系(即溶剂)、时间、催化剂等都对反应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应之前,淀粉的预处理或活化也会有助于得到理想的结果。

不同的化学工艺将会得到不同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性能也会有所不同。

对变性淀粉的改性程度进行分析,通常采用的是物理性质、粘度和功能基团。

其中物理性质的测试,最先是通过外观、口感及其他感觉来完成的,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可采用扫描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和色谱等分析方法。

粘度测试可以也用来评价产品的流变学性能、触变性等。

功能基团的分析是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可以判定反应是否发生。

首先,通过红外、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引入了目的基团,然后通过化学滴定或仪器分析的方法测定基团的含量。

通常用DS或MS,即取代度或摩尔取代度来表示基团的含量。

3 淀粉衍生物及其应用3.1 物理改性淀粉主要包括预糊化淀粉、电子辐射处理淀粉、热降解淀粉等,以及对糊精进行焙烧得到一系列产品。

58广州化学第32卷3.2 化学改性淀粉3.2.1 氧化淀粉用氧化剂来处理淀粉有较早的历史,最早追溯到1829年,用氯来处理淀粉。

目前氧化剂的种类繁多,比如:过氧化氢、过醋酸、高锰酸钾及过硫酸等,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氧化剂是次氯酸钠[5-6]。

淀粉经氧化作用引起解聚,结果产生低粘度分散体系,并再其分子结构中引进了羰基和羧基,使其链淀粉的凝沉趋势减少而糊液粘度稳定性增加[7]。

张燕萍等[8]用次氯酸钠氧化玉米淀粉合成了高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并对其在洗涤助剂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研究结果表明,该氧化淀粉对模拟固体污垢二氧化锰有较理想的悬浮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并对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封锁能力。

人们对淀粉氧化机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尤其是对卤素及次卤酸盐作氧化剂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有四种方式随机氧化淀粉[9-10]。

第一种方式是醛端基氧化成羧基。

醛基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固有的还原性醛端基,另外由于水解或氧化断裂的发生,会形成附加的醛端基,它们都被氧化成羧基。

Felton等[12]指出,在碳酸钙存在的条件下用溴氧化淀粉生成非糖醛酸,但是生成量不多。

第二种方式是C-6的伯羟基氧化成羧基,生成糖醛酸链节。

Farley等报道[12],利用溴的氧化作用从淀粉中分离并提取出葡萄糖酸。

第三种方式是C-2,C-3上的仲羟基氧化成酮基。

仲醇基氧化成酮基是由弗尔顿等人通过还原值的测定提出来的,Farley等从被氧化的淀粉中制得了胶,从而证实了Felton等的论点,即氧化产物中存在酮基。

第四种方式是类似乙二醇基可以被氧化成醛基,再被氧化成羧基。

C-2及C-3的羟基具有与乙二醇基相似的功能,氧化作用可切断C-2与C-3之间的键,形成醛基,并进而氧化成羧基。

淀粉被溴氧化时可能出现这种反应是由法尔及希克森提出的[13],他们在氧化产物中分离出了少于六个碳原子的二元酸的钡盐。

张力田等[13]用NaClO氧化玉米淀粉,并研究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较少时(0.1%),氧化主要发生在C-1上,有少部分发生在C-6上, C-2和C-3上不发生氧化。

随着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增加(0.6% ~ 2.5%),C-1、C-2、C-3和C-6上都可发生氧化反应,但反应程度较大的是在C-1、C-2和C-3碳原子上。

氧化淀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各行业。

近年来发现,食品中含有少量不能被消化的抗消化淀粉[14],但以NaClO为氧化剂可以制备易消化淀粉。

因此,郝利民等[15]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消化性能好的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次氯酸钠用量3%,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30℃,pH为10。

通过研究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与消化性能的关系,发现其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性。

此外,项本平等[16]选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来制备纺织品氧化淀粉上浆剂,利用检测淀粉浆液的粘度和透光率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回归方程。

运用线性回归方程推算出已知透光率淀粉的粘度值,从而为上浆剂的粘度检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3.2.2 醚化淀粉醚化淀粉是指淀粉分子中的羟基与反应活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醚化反应生成的淀第1期赵学智, 等: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59粉基醚,主要包括非离子型淀粉和离子型淀粉。

工业上生产的非离子型淀粉主要是羟乙基淀粉和羟丙基淀粉。

合成羟乙基淀粉常用的醚化剂有环氧乙烷和氯乙醇,前者常温下是气态,与空气混合容易爆炸,安全性不高,而用后者作醚化剂时安全性高、易操作,但反应活性不如前者且碱的消耗量大[17]。

羟乙基淀粉的突出优点是醚键的稳定性高,在水解、氧化、交联、羧基化等化学反应中醚键不会断裂,且受电解质和pH值的影响较小,故能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使用。

羟乙基淀粉目前主要用于造纸、纺织和医药工业,20世纪60年代初,羟乙基淀粉被发现可以用做医药上的血浆填充剂[18],这导致了人们对它的微结构研究的兴趣,因为其取代基的分布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密切相关。

因此,国内外对羟乙基淀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并不多见。

离子型淀粉由于带有不同的离子,又分子阳离子和阴离子型淀粉。

其中,羧甲基淀粉(CMS)是阴离子型的天然产物变性体,是通过淀粉与氯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的,能溶于冷水。

根据所用溶剂量的不同,通常将羧甲淀粉的制备工艺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干法、半干法和湿法。

目前CMS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石油、日用化工、纺织以及造纸和粘合剂涂料工业[19]。

淀粉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含氨基和铵基的醚衍生物,因氮原子上带有正电荷而称为阳离子淀粉。

可将其分为四类:叔胺烷基醚、季铵基醚、伯或仲胺基醚和杂醚。

实际应用的主要是前两种,其合成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朱维群等[20]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探讨了高、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合成方法。

黄佩芳等[21]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与阳离子醚化剂和碱性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反应,采用湿法合成了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3.2.3 酯化淀粉酯化淀粉是指淀粉羟基被无机酸或有机酸酯化而得到的产品,主要包括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尿素淀粉、黄原酸酯淀粉、烯基琥珀酸酯淀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