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的特色历史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合集下载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民间花会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曾是一种广受民众喜爱的民间娱乐活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其生存和发展却越来越困难,甚至有很多花会种类已渐次消失。

廊坊各县民间花会有武术竞技类、文艺表演类、宗教迷信类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抢救、保护、传承民间花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是廊坊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廊坊;民间花会;种类;传承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15)01-0088-05第31卷第1期Vo l.31No .12015年2月Feb .2015收稿日期:2014-11-25基金项目:2014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廊坊市各县民间花会的保护与发展研究”(2014063),课题组成员:杨翠屏、金久红,刘妙君。

作者简介:杨翠萍(1980—),女,山东平原人,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世界史、河北地方史。

浅论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的种类与传承杨翠屏1,金久红2(1.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河北廊坊065000;2.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河北廊坊065000)民间花会原为我国古代春节、灯节等重大节日或庙会的娱乐活动。

它与当地的民俗风情、地域经济、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为百姓所喜闻乐见,是劳动人民自己组织开展的娱乐活动。

其特点是简单、欢快、花费少,易开展,农闲办,农忙停,一般无须长年累月的筹备,所以是非常适宜民间娱乐并广为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南接沧州,西连保定,深受周边各地古文化的影响,在结合本地乡情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韵味的地域文化。

其间,民间花会尤富代表性。

廊坊各县民间花会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艺术造型形象生动,曾在民间娱乐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

廊坊城市介绍PPT

廊坊城市介绍PPT

城市介绍PPT
感谢收看
廊坊市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素有“九河下梢”之称,为北京、 天津和雄安新区“黄金三角”核心腹地,是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 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素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称。
城市介绍PPT
PART 4
04


文 化
城市文化
CHENGSHIJIESHAO
PART 4
城市文化
葛渔城重阁会
安次区葛渔城镇重阁会始于乾隆年间,从山西传入。当时从山西来的一位农民,给本镇西街高财主扛活,用所 挣工钱筹建起这道花会,为本地民众调制了一道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重阁会表演由上下两层演员组成戏剧人物 造型,表演以下面的演员为主。下面的“底座”选身强力壮、善于表演和舞蹈的男演员,装扮成男角色;上层的“二 节人”选形象好、善于表演的儿童(10岁左右),扮成女角色。托举儿童的道具称为“芯子”,是铁铸的双搭肩背架,
PART 4
廊 坊 京 东 大 鼓
城市文化
京东大鼓起源于京东三河、宝坻、香河一带的农村。自清乾隆中叶,木板大鼓名 家李文通从家乡逃荒来京东行艺,在京东广为流行的民歌小调“靠山调”基础上,革 新加工,又经过邓殿奎、陈连登、于七、王宪章、于景元、陈怀德、魏西庚等传人 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京东大鼓这种北方特有的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曲艺形式。京东 大鼓是一种用京东方言演唱的鼓曲。 演唱形式为一人站唱,击鼓为节,旁有伴奏,与铁片大鼓、单琴大鼓表演基本相同。 过去,在撂地说书阶段,还曾有一种自弹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员坐抱三弦,边弹边 唱,其右脚踩一箭击鼓(以矮鼓架支撑,置于地上),左腿上绑一节子板(五块板儿) 以司节奏,也颇能招揽观众。
PART 1
自 然 资 源
地理环境
生物资源
截止2023年1月3日,廊坊市植物资源有127科,400余属,920种左右,包括粮食作 物、豆类、薯类、油料、棉麻、烟草、药材、蔬菜、瓜类、林果、牧草等11大类共 100多种栽培植物。其城区绿地率43.97%,绿化覆盖率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93平方米。

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调查报告一、引言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融合了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本次调查报告将对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其历史背景、艺术表现形式、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二、概述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是每年一度的盛会,旨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家乡独有的艺术魅力。

这个艺术节通常持续一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活动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各种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工艺品等艺术表演,尽情感受艺术的美妙。

三、历史背景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节起源于几百年前,是一个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的文化传统。

该活动最初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

如今的传统民间艺术节既保留了许多传统仪式和习俗,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使得这项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四、艺术表演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节以其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而闻名。

其中,音乐和舞蹈是最主要的表演形式之一。

音乐演奏以传统乐器为主,如二胡、琵琶、古筝等,通过动听的旋律和悠扬的节奏,传达出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舞蹈表演则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展示出家乡独特的舞蹈形式,并结合传统服饰、动作和音乐,展现出家乡的风土人情。

此外,戏剧也是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乡戏剧通常包括木偶戏、布袋戏、皮影戏等多种形式,以其生动的表演和传统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眼球。

戏剧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传递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有力工具。

工艺品展示也是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的亮点之一。

参展的工艺品包括陶瓷、手工艺、织锦等,这些工艺品以其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青睐,展示了家乡的工艺美学和传统工艺技术。

五、人文价值家乡传统民间艺术节在艺术表演的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

首先,这个艺术节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传承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次,艺术节通过展示传统艺术形式,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促进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有哪些
廊坊的民间工艺主要包括:
1. 金银饰品制作:廊坊以其精湛的金银饰品制作而闻名,包括手镯、项链、戒指等。

2. 秀色绣花:廊坊的绣花制作技艺独特,以精细、细腻的刺绣工艺而闻名,绣花作品包括家居用品、服装等。

3. 家具制作:廊坊的民间家具制作历史悠久,以其纹饰独特,工艺精湛而著称。

主要产品有桌椅、柜子等。

4. 纸雕工艺:廊坊的纸雕工艺源远流长,采用剪、刻等技术,制作出精美的纸雕作品。

5. 花灯制作:廊坊的花灯制作技艺非常出色,常见的花灯有各种造型的灯笼、彩灯等。

6. 草编工艺:廊坊的民间草编工艺独特,主要以稻草编制各种工艺品,如筐、帽子等。

7. 剪纸艺术:廊坊的剪纸工艺精湛,以其细腻的剪纸技巧和丰富多样的图案而闻名。

8. 泥塑工艺:廊坊的泥塑工艺流传已久,以其精致的塑造技术和生动的形象而受到广泛欢迎。

以上是廊坊的民间工艺的一些代表,这些工艺在当地的传统与创新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承。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北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下面是河北省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统戏曲:河北是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戏曲传统。

其中以京剧、河北梆子和晋剧最为知名。

这些剧种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高峰。

二、皮影戏:河北是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享有“皮影戏之乡”的美誉。

河北的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方式,以其丰富的剧情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河北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如瓦画、剪纸、泥塑等。

这些传统民间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河北的历史和文化。

四、传统技艺:河北有众多传统技艺,如刺绣、刻石、铁艺等。

这些传统技艺凝结了河北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代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卓越水平。

五、传统乐器制作:河北有许多传统乐器制作工艺,如柳琴、梆子等。

这些传统乐器制作工艺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音色而闻名于世。

六、中医药:河北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独特的中医传统,如石药、植物药等。

河北的中医药传统非常丰富,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和智慧。

七、传统节庆活动:河北有众多传统节庆活动,如元宵节、踩高跷、舞狮等。

这些传统节庆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河北的历史和文化。

八、传统民俗:河北有丰富的传统民俗,如婚俗、殡俗等。

这些传统民俗反映了河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九、传统饮食:河北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饮食,如糖炒栗子、糖人、河北小吃等。

这些传统饮食代表了河北的独特饮食文化,成为了河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传统手工艺品:河北有众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干花、剪纸、陶瓷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设计而闻名于世,是河北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

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河北省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之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河北省的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针对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河北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河北省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文化传统之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北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包括山歌、小调、说唱等多种形式。

这些音乐形式承载了河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传承至今。

以曲艺形式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河北民间音乐,是河北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当时的曲艺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河北民间音乐逐渐丰富多彩,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曲艺形式,如评话、扮子、弹词、评书等,这些曲艺形式在河北省久负盛名,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乡村的传统文化生活逐渐式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北省传统的曲艺表演场所越来越少,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

对于河北民间音乐传承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传承人口逐渐减少。

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问题,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口逐渐减少,这对于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构成了重大的障碍。

缺乏传承机构和专业人才。

目前,河北省的曲艺传承机构和专业人才缺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缺乏专业指导和保障。

受到商业化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文化逐渐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河北民间音乐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针对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从多方面保护和传承河北民间音乐的丰富文化遗产。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三河古镇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小镇。

三河古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如何保护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古镇民俗文化资源概述三河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

古镇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雕刻和文物,如龙泉寺、南长街等古建筑群。

古镇还有众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民俗节庆等。

这些文化资源构成了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

一方面,古镇的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受到了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如古建筑的老化、文物的丢失等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面临边缘化和淡化的风险,这对于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三、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重要性针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

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有效地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同时还可以为古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扶贫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展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四、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1.加强保护性规划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开展规划,制定出专门的保护性开发规划,明确古镇的资源保护范围、开发建设目标等。

2.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对古镇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等工作,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

3.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对古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古镇自身的文化魅力。

4.科学开展旅游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展旅游开发,规划开发一些民俗文化街区、民俗文化体验项目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廊坊市文化简述100字

廊坊市文化简述100字

廊坊市文化简述100字
1.廊坊是一座被绿树环抱的花园城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临首都,东邻天津,南接沧州,西连保定,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

廊坊历史悠久。

2.廊坊历史悠久。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 4000 多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现城区)”。

《廊坊市志》载:“现境域夏商处冀州之地,战国秦汉于蓟燕之野,晋唐属幽州之域,元明清为京畿要冲”。

3.廊坊民风淳朴、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黄帝逐鹿鏖兵经过廊坊;宋辽国界分廊坊于南北;杨家将守三关演绎英雄悲歌;明朝中叶,刘六、刘七揭竿起义,狂飙席卷半个中国。

浅谈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浅谈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作迫 在 眉睫 。
廊坊市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的现 状及重要意义


1 . 廊坊 市 的非 物质 文化 遗产和保 护 措施 廊坊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主 要 有 十 类 ,包 括 民 间 文学 、传统 音 乐 、传 统 舞蹈 、传统 戏 剧 、曲艺 、 杂 技 与竞 技 、传统 美 术 、传 统 技 艺 、传 统 医药 和 民
面对 现代 文 明 的持 续挑 战和外 来 文化 的 不 断冲 击 ,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的保护 、开 发方 式和 发展方 向,一
门保 护机 构 、普查 、 申报 、建立 名 录 、保 护 传承人
等 方面 ,加大 宣传 和研 究力度 。建 立 了廊坊 市非物
直是业 界探 讨和 存在广 泛争 议 的问题 ,静态 保护 还 是生 产式保 护 未 曾定论 。 廊坊 市在保 护 和传承 非物质 文化 遗产方 面注 重
不容 乐观 。保护廊 坊市 的 非物质 文化遗 产有 利于 弘
扬 中华 民族优 秀文化 ;保 护文化 的多 样性 ;彰 显廊 坊市 文化 特 色 ;促 进社 会和 谐 。
文化遗 产是 有形 的 ,非物质 文化 遗产是 无形 的 ,更 容易 受到破 坏甚 至消 亡 ,非物 质文化 遗产 的保护 工 管 理Leabharlann 研 究CAREER HORI
职 业 时 空
浅 谈 廊 坊 市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方 略
侯 冬 梅 , 田庆 轩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 廊坊 0 6 5 0 0 0 )
摘要 :廊 坊市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资源丰 富 ,在全 面构建 文化 强市 战略和 建设 幸福 乡村 战略 的背景下 ,
园”活动 ,编 制 了廊 坊市 非物 质 文化遗 产保 护工作

基于地域性的河北民歌风格对比研究

基于地域性的河北民歌风格对比研究

基于地域性的河北民歌风格对比研究一、引言民歌是一种反映民间生活、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民歌之地。

由于地域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河北民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域的河北民歌风格,探讨其地域性特点和文化内涵,以期为河北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二、河北民歌的地域特点1. 唱腔河北民歌的唱腔主要分为慢板和曲板两种,慢板多见于北部地区,曲板多见于南部地区。

慢板以其缓慢、抒情的表现形式而著称,曲板则以其欢快、明快的节奏和旋律而为人称道。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南部地区的民歌还有一种独特的唱腔形式,即所谓的“挑板”,其特点是高亢激昂、富有激情。

2. 主题河北民歌的主题多样,常见的有爱情、工作、生活等。

南部地区的民歌更加强调感情的宣泄和表达,而北部地区的民歌则更加注重歌颂劳动、赞美美好生活。

3. 乐器河北民歌常用的乐器主要有二胡、琵琶、唢呐等,这些乐器在不同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巧。

比如北部地区的二胡演奏更加注重琴音的抒情和情感的表达,而南部地区的二胡演奏则更加偏重于节奏感和活泼性。

三、地域性民歌风格对比研究1. 唱腔对比以常熟为代表的南部地区的河北民歌,以其明快的曲板和高亢激昂的“挑板”而著称。

而以张家口为代表的北部地区的河北民歌,则多以缓慢抒情的慢板为主。

通过对唱腔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河北民歌在唱腔风格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反映出不同地区的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

2. 主题对比南部地区的民歌多以爱情、家乡、友情等温馨的主题为主,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情感;而北部地区的民歌则更注重歌颂劳动、歌颂美好生活,体现出北方人朴实、勤劳、坚韧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主题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河北民歌在主题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反映出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

四、结论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域的河北民歌风格,我们可以看到河北民歌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差异明显的地域特点。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
河北的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其中一些著名的工艺文化包括:
1. 蜡染艺术:河北地区有悠久的蜡染传统,主要以保定、廊坊一带为代表。

蜡染艺术采用特殊的蜡烛进行手工绘画,制作出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可以用来装饰衣物、床品等。

2. 剪纸艺术:河北地区的剪纸工艺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河北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工艺享有盛誉,它的纸样以“寿”字、花鸟、人物、单双对剪,卷筒剪和镂空剪等为主。

3. 泥塑艺术:河北泥塑起源于汉代,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泥塑的发源地",尤以保定泥像最有名。

泥塑艺术以黄、白土为材料,手工塑模而成,具有逼真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情。

4. 糖画艺术:河北的糖画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在宴席、年节等场合制作和供人观赏。

糖画使用糖浆烘制而成,具有丰富的主题,如动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制作工艺独特,颜色鲜艳。

5. 纸扎艺术:纸扎艺术起源于明代,河北保定地区是纸扎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纸扎艺术用色彩鲜艳的纸张制作出各种造型,如人物、动物、建筑等。

纸扎艺术作品造型逼真,富有装饰性和观赏性。

这些特色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样,凝结着河北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这些工艺文化不仅体现了民间手工艺人的独特技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范文河北地域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河北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报告旨在对河北地域文化进行深入调研,以了解其传统文化遗产、民俗传统以及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保护和传承河北地域文化的建议。

二、传统文化遗产1.文学艺术——河北地区的文学艺术非常丰富多样,特别是京剧、评剧和河北梆子等传统戏剧在河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2.建筑艺术——河北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承德避暑山庄、正定古城等,它们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技艺。

3.传统节日——河北地区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节日体现了河北地区人们的传统习俗和信仰。

三、民俗传统1.婚俗——河北地区的婚俗独特,婚礼上有许多传统的仪式和习俗,如迎亲、嫁妆、拜堂等。

2.饮食文化——河北地区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如石家庄的舍得之家、保定的卤煮等,这些美食不仅有着丰富的口味,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

3.民间艺术——河北地区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多样,如捏面人、剪纸、陶艺等,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当代文化现象1.电影产业——河北地区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承德影视城成为了重要的拍摄基地,许多电影和电视剧在此取景拍摄。

2.艺术教育——河北地区的艺术教育非常重视,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如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画家齐白石等。

3.民俗旅游——河北地区的民俗旅游非常发达,如承德避暑山庄、正定古城等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五、保护和传承建议1.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加大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修复古建筑,培养传统艺术人才,推广传统节日和活动等。

2.开展文化传承教育——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传承和发扬河北地域文化。

3.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培育,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打造更多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廊坊概况

廊坊概况

这里科技力量雄厚。域内有1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1所高等院校和20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东方大学城已有30多所高校入驻;同时,京津众多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近在咫尺的廊坊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经济发展快速。1998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成为199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国有集体经济显示着活力,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外向型经济充满着生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初步形成了种、养、加链条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化进展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件为骨干产业的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
未来展望。在新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要求,实施“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进一步抓实,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综合实力,加快推进“壮县、强市、富民”,全力打造“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为“进位·追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廊坊行政区划安次区 广阳区 固安县 永清县 香河县 大城县 文安县 大厂自治县 霸州市 三河市
市区 开发区 其他
廊坊经济与人口·工农业状况总人口381.6万人。
廊坊地理位置与交通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京都,东与津门交界,南接沧州,西和古城保定毗连,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环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三河古镇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小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三河古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手工艺、节庆活动、民间美食等,这些资源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在旅游业兴起的今天,如何有效保护三河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并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传统手工艺三河古镇以木雕、石雕、铁艺、漆艺、刺绣等传统工艺闻名。

这些手工艺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推广,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着困难,很多技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2. 节庆活动三河古镇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传统节庆活动,如元宵节灯会、中秋赏月、庙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由于节庆活动的过度商业化和现代化冲击,很多原本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3. 民间美食三河古镇的土特产和民间美食品种丰富,包括三河大酥饼、丁家炒肝、刀削面、驴肉火烧等。

这些美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三河古镇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快餐的流行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些传统美食面临着市场消失的风险。

二、保护性旅游开发对策1. 保护传统手工艺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旅游开发中,可以设置展示和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场所,吸引游客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技艺。

还可以建立相关机构,对传统手工艺进行认定和保护,确保其得到合理的收益。

2. 传统节庆活动的保护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主导对传统节庆活动进行保护和挖掘,并通过加强宣传推广,调动当地居民和游客参与。

可以举办传统民俗文化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当地的传统节庆文化。

3. 传统美食的传承保护三河古镇的传统美食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规定,保护当地的美食文化和传统特色,在旅游开发中引导游客品尝当地的美食。

河北廊坊龙凤文化的深度开发研究

河北廊坊龙凤文化的深度开发研究

河北廊坊龙凤文化的深度开发研究【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问题越来越热,政府和社会认识到了文化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巨大潜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世世代代的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明显的民间文化和庞大的文化艺术资源宝库,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后盾。

龙凤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璀璨夺目、最具审美价值、最受民众偏爱的文化形态之一。

廊坊虽然是一座新兴城市,但考其渊源,观其发展,却在很多方面与龙凤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蕴含着亟待开发的龙凤文化宝贵资源。

本文就是主要通过综合介绍和研究河北廊坊龙凤文化的历史渊源,开发成果、弘扬与开发策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挖掘廊坊龙凤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产业化的可能性,走可持续开发道路,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关键词】廊坊龙凤文化开发研究Hebei langfang longfeng culture 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ot,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realize the necessity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ulture and the huge potential.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the generations of people have created rich and colorful features of folk culture and the huge culture and art resources treasure,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has a strong backing. Longfeng culture is bright is dazzing, mos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aesthetic value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avor cultural forms. Langfang, although is a emerging city, take an examination of its origin, its development, but in many ways and longfeng cultur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contains the longfeng culture precious resource to be developed.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of hebei langfang longfeng culture historical origin, the development results, and carry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olve the problem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favorable factors of mining langfang longfeng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better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key words 】langfang longfeng cul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II-石家庄学院毕业论文目录引言 (1)一、廊坊龙凤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一)廊坊龙凤文化的历史依据 (2)1、京畿地域的特殊文化 (2)2、龙凤双河的独特地理文化 (3)3、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3)4、以爱国主义为主的精神文化 (4)5、龙凤呈祥的爱情文化 (5)(二)廊坊龙凤文化基本内涵及特征 (6)二、廊坊龙凤文化开发成果 (7)1、“龙章凤彩、幸福廊坊”——园博园燕赵园区的廊坊园 (7)2、河北廊坊首部大型歌舞剧《龙凤呈祥》完成创作 (8)3、廊坊文联出版《廊坊与龙凤文化》 (9)三、廊坊龙凤文化弘扬与开发策略(一)充分依托“京畿文化”优势的发展战略 (4)(二)确立龙凤文化兴市理念提升龙凤文化之乡内涵 (10)⑴确立龙凤文化兴市理 (10)⑵精雕细琢,扩大龙凤文化之乡知名度 (11)(三)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积极打造龙凤文化品牌 (11)(四)打造龙凤文化有形载体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化道路 (12)⑴积极扶植文化产业 (13)⑵打造龙凤文化有形载体 (14)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I引言纵观廊坊5000年历史,依据地域文化、地理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指向,可以看出龙凤文化是贯穿廊坊历史的一条主线,是廊坊文化的标志。

旅游文化赏析——廊坊篇

旅游文化赏析——廊坊篇

京东第一温泉度假村温 泉养生馆以温泉养生为主题 的健康休闲圣地,室内外设 有水床按摩、汽泡浴、枪林 弹雨、飞瀑冲击、温泉戏水、 瘦身浴、死海泥浴、人参浴、 健胃(肾)浴、米西肯浴、 中药浴等近30余种温泉水疗 项目,亦有藏御火疗、五行 禅石理疗、男子养生肾疗的 神秘与时尚,更有独具私密 性的个人VIP别墅私宅,美 体美容的温泉鱼疗,设备配 套齐全的美容美体俱乐部。
廊坊市文化艺术中心
廊坊市文化艺术中心主要由自然循环公园、梦幻湖公园、 艺术公园、益智水上乐园、智慧名言及书法大道五个景区组 成。 总体规划和设计体现了当今广场艺术的精华与厚重的文 化底蕴。园区景观设计的主题是"启示"。涵盖认知、文明、 理解、教育、知识、学习、文化、思想开放、教学以及智慧 等内容,游览者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领域的观察思考, 可在自然、艺术、戏剧、文学等方面受到启迪。
金丰农科园
金丰农科园位于河北省廊坊 市广阳区,为“全国十大名园”, 园区占地面积2万亩,设有科教 贸易区、高新技术示范区、产业 发展区、生态观光旅游区等四个 功能区14个专业园,分别为建 成江南果园、花卉展区、农耕文 化馆、高新技术馆等展馆。 与 其配套的日光温室60栋,种植 了草莓、火龙果、樱桃、黄瓜、 西红柿、豆角、彩椒二十余个品 种的特色优新果品及蔬菜供游客 采摘,创建了廊坊第一个集吃、 住、行、游、购、娱乐于一体的 高级现代多功能农业园区。
天下第一城突出文化概念,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有机 结合,宫廷表演、民间花会、现代歌舞,各种风格的文艺演 出在相应的主题园区里显得自然而贴切,园内集吃、住、行、 游、购、娱六大旅游元素。
茗汤温泉度假村
霸州茗汤温泉水疗养生度假村,坐落于河北霸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106国道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集休闲、 养生、自然、健康于一体的温泉度假村。 茗汤温泉属于苏打型 地热温泉,为碳酸氢钠泉。温泉井口水温约60℃,水质清澈无 味,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如锂、锶、 锌、澳、碘、偏硅酸、偏硼酸、放射性氡等。

关于挖掘地方历史资源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关于挖掘地方历史资源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关于挖掘地方历史资源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思考【摘要】廊坊是一片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土,打造廊坊的文化软实力,会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应当抓住廊坊区位优势,充分调动一切力量,通过相应举措,光大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廊坊地区文化软实力及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文化软实力挖掘利用廊坊一、文化软实力与廊坊自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观点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谋划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时,无不极力挖掘如文化等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

的确,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核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为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增强内驱力”[1]。

历史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在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2]受此影响,全国各地纷纷探讨提升本地区“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问题。

近年来,廊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众所周知,这些成绩主要是依靠邻近京津的区位优势来获得的。

每当言及廊坊的文化、历史时,人们则多持怀疑态度,认为廊坊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较强是事实,但欠缺“文化软实力”。

那么,廊坊究竟有没有自身的历史文化,能否通过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呢?答案是: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许多挖掘这些资源的有利条件。

而且,上述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学者的关注,廊坊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已开始起步。

二、廊坊的历史及其历史文化资源人们不了解廊坊悠久历史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是受行政区频繁变动的影响。

如,而今的廊坊市区十九世纪末还只是一个小村庄,1897年京山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此设站后才渐成集镇。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设廊坊镇。

1982年3月,廊坊镇改为廊坊市,受廊坊地区辖。

廊坊简介

廊坊简介

2、香河水上公园
• • • • 香河水上公园1950年兴廸,1951年廹放。占地面积194.94 公顷,是廊坊市香河县最大癿综合性公园。其特色是整座 公园由东、西、南三大湖和分散在湖中癿11个岛屿组成, 因此称之为水上公园。风光融江南风格和北方情调于一园, 全园林木6万株。园中有仿古廸筑群“碧波庄”,展览名 贵 盆景癿“盆景园”,不日本神户市共同廸筑癿“神户园” 等“园 中之园”。登上公园至高点--高27米癿“眺园亭”,可一 览全 园风貌。园中还设有各种游乐设施和风味飠厅,公园南是 觃模宏大癿天津动物园,展出大熊猫、金丝猴等100余种
永清县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
• 古战道是北宋初年用于抗 拒辽国南侵的军事防御工 程,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 癿历史了,主要分布在永 清、霸州、文安、固安、 雄县等五个县 • 市境内,东西延伸约65公 里,南北宽约10~20公里, 分布癿总面积有1300多平 方公里。在瓦屋辛庄一位 刘树甲老汉院中挖到癿古 战道现在廹辟为“永清县 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
– kān
• 大辛阁辽代白塔寺
• 据传说,北宊时,永清县大辛阁为一座古刹,有一老一小两个 和尚在此里静修。 • 一年冬天,老和尚出外论经,临走时,吩咐小和尚,饿了就 到附近村子化缘,无论多冷,都丌要刨庙前癿枯树叏暖。 • 老和尚走后第三天,天降大雪,寒风凛冽,小和尚四处寻丌 到干柴,就动手刨庙前癿枯树。树刚刨倒,泉水喷涌而出。 • 原来这树下实为海眼,另一头连着东海。水越来越大,淹了 附近癿村庄。 • 当时老和尚正在泰山论经,只觉血液沸腾如翻江倒海。心知 丌妙,急忙用手一指泰山玉泉顶上一座白塔,念动咒语,那塔 立即飞了起来,丌见了踪影。 • 转眼间飞到大辛阁,正落在涌水癿泉眼上。顿时,泉水止住 了,但是寺庙已被冲毁了,至今只剩下了小白塔。 • 1967年,红卫兵造反派“破四旧,立四新”时,曾掘地丈余, 用钢绳拽拉白石塔,无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树明、刘公然、王艳芳、杨春林等人,他们扎制的花灯,不但品种多,做工精细,形体逼真,而且富于时代特色和审美情趣。

扎刻扎刻以高粱秸秆为主要原料,扎刻鸟笼、蝈蝈笼、亭台楼阁、各种器具。

信安农民周文华,他的作品结构复杂,造型恢宏华美,制作精工别致,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审美价值。

他几十年如一日,先后扎刻了信安“魁星楼”、北京“王凤牌楼”、“正阳门”、“天安门”、“琉璃塔”、“景山亭”、“故宫角楼”和“望江亭”等作品。

曾在广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展出,并远渡重洋到日本展出,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剪纸剪纸艺术遍及全市。

剪纸题材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喜鹊登梅”、“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倒栽葫芦”、“刘海戏金蟾”、“五子登科”、“肥猪拱门”、“招财进宝”等,逢年过节,将剪纸粘贴于窗户之上,增添节日气氛,故又称之为“窗花”。

胜芳王银婷老人,自幼酷爱布艺制作和剪纸,王银婷老人剪纸不用花样,样从心出,剪起来灵活自如,一张普通的纸,由她稍加处理,一幅形象生动的剪纸画就跃然眼前。

李家营苗秀花,50岁时无意中剪了一匹马,人们看后大为赞赏,于是激起他剪纸的情趣。

几年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欢庆十六大、老寿星、百鸟图、雄鹰、喜鹊登枝、龙凤呈祥等。

霸州电视台、霸州市报等新闻单位作了报道。

玉石雕刻王泊村于20世纪60年代末,从天津引进玉雕技术,开始时仅雕葡萄、瓜、果、梨、桃之类的小型玉件,后逐步掌握了磨雕大、中型玉件的技术,相继生产出仕女、套佛、玉如意、花熏、玉环炉和大型佛人、卧马、怪兽等,工艺精细、惟妙惟肖,产品直接参加广交会,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被外商视为珍宝,重金购求。

陶瓷彩绘 1984年,靳家堡村引进仿古瓷彩绘技术,主要仿制明、清两代的绣墩、瓶罐、鱼缸、花盆及人物等产品,其中瓷板画《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百美图》、《八骏图》等,在广交会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好评,产品行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这次调研我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深爱我的家乡,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