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优质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惧、凄、寞”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等23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引发期待1.导入新课,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英国作家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
(2)呈现小说原型。
课件出示: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
塞尔科克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书。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
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
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
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2.走近作者。
(1)《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
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课件出示:笛福(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
他书中的主人公聪明机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
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情节逼真,虚构的情景描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唤起学生对荒岛生活的思考,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d.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总结,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a. 推荐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鲁滨逊漂流记》全书,深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b.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冒险、探索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等,以拓宽知识视野。
4. 创新与实践: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尝试运用鲁滨逊的生存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体现出学以致用的能力。
5. 课后延伸: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独立完成关于鲁滨逊品质的短文或报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鲁滨逊品质的理解和感悟。他们通过写作,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简短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情节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课文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人物特点和文学价值。
过程:
讲解课文的背景,包括作者笛福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
详细介绍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其品质和精神。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和坚韧精神。
强调鲁滨逊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鲁滨逊品质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情节,概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他们能够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并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此外,学生通过讨论、展示等环节,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21个词语。
2.默读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小标题的方式梳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经历。
3.阅读精彩片段,体会鲁滨逊在困境中乐观向上、战胜困难的精神品质。
4.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体会鲁滨逊的精神品质。
学习用小标题梳理情节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鲁滨逊在困境中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三、教学方法默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荒岛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身处荒岛会怎么办。
引出课题《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初读课文学生默读梗概部分,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检查默读效果,指名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3.梳理情节再次默读梗概,让学生尝试用小标题的方式梳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经历。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分享,共同完善小标题,如“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
4.分析人物阅读精彩片段,找出描写鲁滨逊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语句。
分析这些语句,体会鲁滨逊在困境中的心理变化和精神品质。
例如,从“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的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可以看出鲁滨逊的孤独和渴望交流;从“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
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
”可以看出他的冷静和理智。
组织学生讨论:鲁滨逊为什么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引导学生体会他勇敢、坚强、乐观、勤劳等品质。
5.拓展延伸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其他精彩情节,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鲁滨逊,在荒岛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又会如何解决。
6.总结全文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鲁滨逊的精神品质对我们的启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 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三、浅显探讨小说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理解作品主题和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名著的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概括归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勇敢、智慧、坚韧不拔的品质,激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这部名著,通过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探讨作品主题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作品主题和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和心理变化,以及作品所传达的人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用于记录阅读心得和课堂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思考作品主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交流对作品主题和现实意义的理解。
4.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案例分析: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和心理变化,探讨作品所传达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滨逊漂流记》的现实意义。
六、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2. 内容提纲:-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 作品主题和现实意义- 鲁滨逊的生存技能和心理变化- 作品所传达的人生态度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鲁滨逊漂流记》的理解和感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概括《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理解并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鲁滨逊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描绘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的小说。
教学内容包括对小说情节的梳理、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小说主题的探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理解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鲁滨逊在荒岛生活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生存智慧和勇气。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展示、黑板、粉笔。
- 学具:学生需准备《鲁滨逊漂流记》的书籍、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荒岛图片,引发学生对荒岛生存的想象,导入新课。
2. 情节梳理:学生快速浏览小说,通过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3. 人物分析:小组合作,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讨论其如何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智慧。
4. 主题探讨:全班共同探讨小说所传递的关于生存、勇气和自我超越的主题。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挑战。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做法。
板书设计- 主题:《鲁滨逊漂流记》- 副荒岛生存的智慧与勇气- 关键点:小说情节、人物分析、主题探讨作业设计- 写一篇关于鲁滨逊人物性格分析的短文。
- 绘制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时间轴。
- 设计一个荒岛求生的情境,并描述自己会如何应对。
课后反思- 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对小说的主题有深入的理解。
-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生存的意义和勇气的重要性。
- 教学方法和材料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文中生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梗概和节选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及其性格特点。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引导学生体会鲁滨逊勇于冒险、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及其性格特点。
2.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体会鲁滨逊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图片、视频及背景介绍。
2.《鲁滨逊漂流记》原文节选打印材料。
3.生字卡片、课文重点段落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本书的故事吗?它讲述了什么?”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节选部分,一起走进鲁滨逊的冒险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梗概部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鲁滨逊的漂流经历。
o提问:“鲁滨逊在漂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o引导学生概括鲁滨逊漂流的主要经历,如遭遇风暴、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动物、种植粮食等。
2.指名读课文节选部分,纠正读音,指导读好句子间的停顿和语气。
o提问:“节选部分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哪些生活细节?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o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状态,如搭建帐篷、寻找食物、制作工具等。
3.认识生字词,理解词义,如“梗概”“凄凉”“寂寞”“驯养”等。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梗概和节选部分,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哪些影响?o引导学生从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他勇于冒险、坚韧不拔、勤劳智慧等性格特点。
2.精读节选部分,体会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细节。
o学习鲁滨逊搭建帐篷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为什么要搭建帐篷?他是如何一步步完成搭建的?”o学习鲁滨逊寻找食物和制作工具的方法,提问:“鲁滨逊是如何解决食物问题的?他制作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对他有什么帮助?”o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如从最初的绝望到逐渐适应并享受荒岛生活的过程。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勇敢、坚韧、乐观的品质,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作者背景: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 故事梗概:概述鲁滨逊漂流至荒岛,独自生存并最终获救的故事。
3. 节选内容:深入讲解节选章节,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和生存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感受其勇敢、坚韧、乐观的品质。
2. 难点:引导学生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汲取生活智慧,激发学生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课文节选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关于荒岛求生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2. 新授:介绍作者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节选内容,分析鲁滨逊的心理变化和生存技巧。
3. 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鲁滨逊品质的理解,并进行角色扮演。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强调鲁滨逊勇敢、坚韧、乐观的品质。
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 要点:作者背景、故事梗概、节选内容、鲁滨逊品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重点分析鲁滨逊的品质。
2. 实践作业:学生分组,模拟荒岛求生,设计生存策略,并在班上分享。
课后反思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2.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从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
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内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材背景《鲁滨孙漂流记》是世界名著,也是小学生了解世界名著的必备读物,本书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选修阅读材料,同时也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掌握小说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小说的作者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有初步的了解。
2. 阅读与分析教师选取小说中的章节,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语言结构和重点词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互动学习。
下面是本书的梗概和节选:(1)《鲁滨孙漂流记》梗概:主人公鲁滨孙因为不满足平凡的生活而去追寻自己的“文明生活”。
他开了商行,结果生意不好,破产了。
他决定到太平洋开拓新市场,岂料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海难。
鲁滨孙漂到了一个荒岛上,在那里他孤独地度过了28年。
在这28年里,鲁滨孙学会了许多技能,如做木器、种植农作物等。
他还救出了一个叫星期五的印第安人,成为了他的好友和帮手。
最后,鲁滨孙成功脱离荒岛,回归故乡,并重获新生。
(2)节选鲁滨孙被海浪卷到了一个小岛上,他发现这里既没有食物,也没有干净的水源。
他绕岛而行,寻找逃生的出路,但都没有成功,只好在一处山洞借宿。
他在山洞里过了一个孤独的夜晚,深感生命如此脆弱,想到了即将面临的困境和未知的危险。
第二天,他醒来后仍然感到沮丧,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决定要在这个岛上生存下去,直到有人来救他。
我们可以看出,鲁滨孙在困境中保持镇静和乐观,向生命的希望和未来奋斗着。
这是他能够度过漫长岁月的重要原因。
3.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对本书的主要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可以画思维导图或口头总结,加强对本书的整体把握。
4. 课后作业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朗读和总结,加强阅读和口语的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学习他惊人的毅力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懂得在困难、挫折等不幸面前,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并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奇迹来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读中感知、感悟的能力。
难点在严酷的生活面前,鲁滨孙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重点领悟鲁滨孙离奇遭遇给人们一个怎样的启示。
[教学时数] l课时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大胆想象1.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本课的资料。
2.大胆想象:鲁滨孙乘船前往南美洲的途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样活下来的3.播放课件,展现鲁滨孙的离奇遭遇。
(先让学生想象,后出示课件,有效地解决了电教媒体对学生思维所产生的定势,避免了对学生想像力的扼杀,使学生既认识了周围的环境,又创造了机会让学生想象,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
)二、读中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中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他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读中有所感悟1.鲁滨孙在岛上生活的经历是课文的重点。
默渎,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2.讨论感悟:针对自己读懂或不懂的内容交流,明确自我感悟是否准确。
3.自探感悟:让学生回顾感悟的过程,总结探究的方法,形成解决的策略。
4.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想一想该怎样读,再有感情地朗读。
(感情朗读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读中受到熏陶1.文中对鲁滨孙的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不多,可我们不难想象,当面对困难、挫折等不幸时,鲁滨孙会怎么想、怎么说。
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文中相应的位置进行合理的扩写、叙写、续写、创造性地想象,以表现他的勇敢、顽强和聪明才智。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①分享小组的特别提醒,说说这么想的原因。
②同学们经过交流和补充,将物资储备要充足、耕作动手能力要具备、心理调适要强大定为了三大必备技能。这份荒岛求生指南也正式出炉了!【板书:适应性、行动力】
③小结:鲁滨逊正是心中拥有了这样的一份求生指南,他才一个人、28年、在绝望岛生存了下来等到了回国的机会。
没有住的地方。(困难3)
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除了寻找吃的以外,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困难4)
拿枪去森林里打猎去海边捕鱼。
内心沮丧孤独难过(困难5)
我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
①同学们指南中的这些困难哪个最难解决,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我觉得记录时间比较难,因为在荒岛上衣食住这些基本问题会很快注意到,但时间很容易忽略,但是鲁滨逊最先解决的问题。
【PPT出示】
三年的疫情改变了许多我们生活的环境与生活节奏,现在随着国家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我们应该如何在防护自身的同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呢?请参照鲁滨逊的问题分析法寻找答案!
活动一:防护我思考
2.学生思考后分别写出关于事情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
坏处
3.交流:
①来说一说找到的好处。预设:病毒本身毒性降低,危险性低;可以自由去公共场所不查验健康码;不用频繁核酸……
我很快就习惯了。
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要介意呢?——乐观积极、理性
3.正是因为鲁滨逊身上拥有这些难得的精神,他才能在28年后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任务二:心理疗愈有法宝
1.一个人孤独的荒岛生活,生存必不可少的乐观的心态。鲁滨逊是用什么样的法宝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去文中第8自然段找找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其主要内容,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体会其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把握故事脉络,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2. 精读课文:选取《鲁滨逊漂流记》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精读,深入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品质。
3. 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提炼出勇敢、智慧、坚韧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其主要内容,体会鲁滨逊的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提炼出勇敢、智慧、坚韧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鲁滨逊漂流记》书籍、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把握故事脉络,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3. 精读课文:选取《鲁滨逊漂流记》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精读,深入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品质。
4. 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提炼出勇敢、智慧、坚韧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6. 总结: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总结,强调勇敢、智慧、坚韧的品质对人生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案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漂流到一个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该小说的节选部分,主要包括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生存困境和如何解决这些困境的过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原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困境和解决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生活经验。
2.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重要信息和自己的思考。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节选部分,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困境和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5.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2. 副荒岛生存智慧3. 正文: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背景、主要内容、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鲁滨逊的生存智慧。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的短文,要求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对自己的启示,写一篇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节选部分,让学生了解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困境和解决方法,以及他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情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勇敢、坚韧、乐观的精神,培养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船难而漂流到一个无人岛上,他凭借勇敢、智慧和坚韧,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的艰难过程,学习他的勇敢、坚韧和乐观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引导学生对小说产生兴趣。
2. 阅读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小说。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要情节、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魅力。
4. 课堂分享: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深入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的艰难过程,学习他的勇敢、坚韧和乐观精神。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鲁滨逊的精神品质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滨逊勇敢、坚韧、乐观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2. 主要人物:鲁滨逊3. 故事梗概:船难-荒岛生存-返回故乡4. 鲁滨逊精神:勇敢、坚韧、乐观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鲁滨逊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敢、坚韧和乐观。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了解了一个勇敢、坚韧、乐观的人物形象,激发了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鲁滨逊在困境中勇敢、智慧、坚韧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一部冒险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船难漂流到一个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最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
2. 人物形象:鲁滨逊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敢、坚韧、乐观的人,他在荒岛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生存问题,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3. 作品主题:小说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勇敢、智慧、坚韧的精神,以及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感悟到勇敢、智慧、坚韧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学生自备《鲁滨逊漂流记》书籍,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探讨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4. 课堂发言: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发言,总结小组讨论成果。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6.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撰写读后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六、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2. 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撰写读后感:要求学生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充满冒险和刺激的小说。
它不仅描写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也描绘了人的英勇与智慧。
此外,《鲁滨逊漂流记》还为读者展示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追求,能够为学生们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勇气、自信和创造力。
根据《普通小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英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长篇的话题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进行问题解决,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理解能力。
因此,本课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启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文化。
二、教学目标本课主要目标如下:1.学生们能够理解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2.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以及人的智慧与勇气,树立勇气、自信和创造力的榜样。
3.学生们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的合格公民。
三、教学内容3.1 阅读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阅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策略。
教师可以采用三步走的阅读式教学法,让学生们先浏览全文,然后带着问题阅读,并最后深入理解小说。
3.2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你认为鲁滨逊用了哪些方法才能生存下来?”、“你认为他经历了什么,对他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3.3 问题解决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逐步解决,帮助学生们发现文本的深层含义。
例如,“鲁滨逊漂流在海上几个月,中间发生了哪些事情?”、“你认为这些事件对鲁滨逊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四、教学方法1.个别辅导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差异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的经历和心理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滨逊的勇敢和智慧,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和心理变化。
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关系及其对鲁滨逊生存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教学准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文本多媒体课件(包括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图片、视频片段等)学生讨论小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鲁滨逊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 展示图片:展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3. 简介:简单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和背景。
二、整体感知(10分钟)1. 阅读:学生自由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文本。
2. 提问:读完后,你能简单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吗?三、深入理解(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和心理变化。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是如何从绝望中找到希望的。
分析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关系,讨论他们如何互相帮助。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鲁滨逊和星期五,模拟他们在荒岛上的生活。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鲁滨逊的心理变化和生存技能。
2. 讨论:讨论鲁滨逊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总结:教师总结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和心理变化,强调其勇敢和智慧。
2. 提问:你认为鲁滨逊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六、作业布置(5分钟)1. 阅读作业: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其他章节,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对现代人的意义。
2. 写作作业:写一篇日记,假设你是一个在荒岛上生存的人,描述你一天的生活和心理变化。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1.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2.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资源利用:希沃白板5教学内容:一、谈话导入《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历险小说的大致内容。
二、初读感知1.生字认读2.作家简介三、深入理解1.本文分两部分:梗概和精彩片段。
“梗概”就是用简练的语言把主要内容写下来。
“精彩片段”就是从原著中选取出来描写具体生动的片段。
2.问题:快速浏览梗概,认真思考:《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写了谁的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3.问题:默读梗概,思考:鲁滨逊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边读边圈画批注。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默读精彩片段,思考:鲁滨逊的心情前后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源于他的什么做法?四、巩固提高鲁滨逊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联系实际谈一谈。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恶劣环境时,就要像鲁滨逊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有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五、总结愿你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清醒的头脑、顽强的毅力。
教学反思在巩固提高这一部分中连续性问题不利于学生理解,学生发言较少。
在问问题时应该仔细斟酌,如果把问题改成: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它们的呢?这样就不会冷场。
统编版小学语文《鲁宾逊漂流记(节选)》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鲁宾逊漂流记(节选)》教案设计《〈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
梗概部分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片段部分则选取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情景,通过描写他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他在绝境中的思考和努力生存的意志。
教材选取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鲁滨逊在荒岛上所做的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 体会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理活动描写,感受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鲁滨逊面对困境时的积极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在困境中积极应对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概括鲁滨逊在荒岛上所做的事情,体会他的生存智慧。
- 学习鲁滨逊在困境中的心理描写,感受他积极乐观的心态。
- 以梗概为线索,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件发展顺序。
- 例如在概括鲁滨逊所做的事情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
如“建房定居”这一情节,文中描述他寻找合适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建住所,通过这些描写学生能准确概括出这一事件。
2. 教学难点- 体会鲁滨逊身处绝境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能从他的经历中汲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 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是如何通过他的行为和心理描写展现出来的。
例如鲁滨逊在面对荒岛上的孤独和生存挑战时,他的心理活动“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安徒生、泰戈尔、契诃夫、马克·吐温……他们创作的不朽作品,早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些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阅读这些作品,既能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又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
让我们走进世界名著,去认识鲁滨逊、尼尔斯和汤姆·索亚这三位名人,和他们一起去探险,听他们讲自己历险的精彩故事。
我们将在阅读名著中渐渐成长,收获人生财富。
本组教材都是节选自世界名著,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也与阅读名著有关。
因此,教学本组教材,教师应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出发,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走向整部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的引领下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为代表的世界文学名著。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本文由“梗概”和节选片段构成。
“梗概”概括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节选片段讲述了他初到荒岛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了解鲁滨逊的非凡经历,感悟鲁滨逊的性格特点,体会他面对厄运时顽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课时骑鹅旅行记(节选)选文写了一个叫尼尔斯的小男孩变成小狐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了解小男孩尼尔1课时读书吧的阅读习惯。
享阅读收获。
5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文本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
小说讲述了鲁滨逊因船只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在“星期五”的帮助下回到英国的故事。
课文由“梗概”和节选片段构成。
“梗概”按时间顺序概括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历险经历。
节选片段主要写了鲁滨逊初到荒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这两部分内容共同塑造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形象。
本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文中鲁滨逊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重点理解“天涯海角、流落、安慰、简陋、前所未闻”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品读精彩片段,积累语言,激发阅读兴趣。
4.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难点把握故事的线索和主要情节,关注人物命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了解梗概的写法,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1.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寂寞、不恐惧”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
出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剧照,引出《鲁滨逊漂流记》。
导语:2012年李安导演拍摄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上映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
在这227天里,派遭遇了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但是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求生的希望一直支撑着他,最终派与老虎共同战胜困境获得了重生。
派的经历是震撼人心的,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逊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他的故事。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鲁滨逊漂流记”这个题目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事件,同时也能引起人们的思考:鲁滨逊经历了哪些困哪?他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故事的结局如何?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1)了解作者。
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欧洲的“小说之父”。
他出生于伦敦,受过中等教育,在学习多年神学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宗教生活而经商。
他在经商过程中游历甚广,但是后来生意失败,负债累累。
经过种种磨难后他投身于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辛格尔顿船长》《杰克上校》《鲁滨逊漂流记》等。
(2)创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写于1719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的一个荒岛上。
他在荒岛上生活了4年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全新的英雄形象,使“鲁滨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3)内容简介。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一次在航海旅行中不幸遭遇海难,孤身一人流落荒岛,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岛上生活了28年。
在此期间,他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并且解救了野人“星期五”。
鲁滨逊经历种种磨难后,最终乘船回到了家乡。
2.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
◆需注意的字音:翘舌音:栅边音:聊后鼻音:控◆易读错的字音:“乏”读“fá”,不要读成“fàn”;“剔”读第一声“tī”,不要读成第四声“tì”。
(2)认清字形。
◆区分形近字:惧——俱宴——晏乏——之籍——藉聊——柳栅——珊贷——货剔——赐袭——垄控——腔◆易写错的字:“凄”部首是“冫”,不要写成“氵”;“聊”右边是“卯”,不要写成“卵”;“覆”下面左边是“彳”,不要写成“亻”。
(3)认识多音字。
(4)分组合作学习,理解词语,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出示词语。
)预设:本课的词语较多,其中大部分词语,学生朗读课文后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对于少量难理解的词语,学生可以先借助工具书来了解其含义,再采用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以运用的方法来深入理解。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同学们,你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本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在编排方式上有一些不同?本课由两部分构成,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梗概和节选片段。
同学们分别读一读,概括它们各自的主要内容。
1.朗读“梗概”,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1)了解什么是“梗概”。
预设:教师出示“梗概”在字典中的释义:“大略的内容”。
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弄明白小说的梗概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和主要的情节等要素。
(2)尝试归纳“梗概”的主要内容。
预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提示学生语言要简练,不能面面俱到。
(3)学生分组交流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填写表格。
预设: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由一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接着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不断完善表格。
(4)梳理层次。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鲁滨逊爱好航海和冒险,在一次航海途中遭遇意外。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简单介绍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冒险经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鲁滨逊终于获救,回到阔别28年的英国。
2.朗读节选片段,概括主要内容。
(1)阅读节选的片段,思考:片段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预设:抓住文中表明时间的语句“我是在9月30日登上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岛”“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可知节选的片段写的是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故事。
主要记叙了他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的情节。
(2)学生自主交流选段的主要内容,教师巡视课堂,相机点拨。
①文中有一个过渡句,请学生找出来。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
”)②以这个过渡句为界,选文的前后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前面部分主要写了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的生活状态,后面部分主要写了鲁滨逊面对现实的思考。
)③引导学生以此为依据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鲁滨逊初到荒岛时遭遇的种种困难以及他如何解决困难的。
第二部分(第8—10自然段):写鲁滨逊冷静地面对现实,乐观向上,安排以后的生活。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学、交流的方法,掌握了生字、词语,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划分了课文的层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鲁滨逊的历险经历及其性格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学们,尽管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在荒岛上创造条件、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节课,我们将用心去感受鲁滨逊不畏艰险、乐观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毅力。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1.读课文,了解鲁滨逊在荒岛创造条件、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学习写梗概的方法。
2.探究鲁滨逊能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并且生活得很精彩的原因,感悟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1.了解鲁滨逊的历险经历,体会其内心想法,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他顽强、乐观的精神。
2.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回顾内容,加深理解。
指名说一说《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教师课件出示提示。
)2.学生根据提示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说,鲁滨逊是一个勇敢的航海家和冒险家,他在荒岛上的经历表现出他是一个勇敢坚毅、乐观积极的人。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去具体感受他的这些品质。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读“梗概”,探究人物形象。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找出概括鲁滨逊性格特点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