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与育儿有关的心理学实验(很受启发)
1.哈罗博士的一个心理学的实验为了得知“爱”的内涵,心理学上著名的哈罗博士的“隔离幼猴”实验,证明“冷漠将会是隔开与他人交往的最有力的工具”。
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动物心理学家哈洛设计了别具一格的“罗猴”实验,哈洛和他的同事们制作了两种假母猴来代替真母猴。
一个母猴是“金属母猴”,它是用冰凉的金属丝围绕而成的,头部是画有两个眼睛;“金属母猴”的胸前安置了橡皮奶头,幼猴可以从隆起的橡皮奶头上吃到奶汁。
但在“金属母猴”怀里吃奶时,无法获得温暖、柔软的感觉。
另一个是只“布母猴”。
它的身体是一个圆筒,外面包有一层柔软的绒布,且画有比较精致的面部表情。
但“布母猴”没有食物可供幼猴吃。
实验者把幼猴与两位“母亲”放在一个笼子里。
两只“母猴”并排而坐,幼猴可以在笼子里自由活动,自己选择接近哪一个“母亲”。
那么,幼猴喜欢待在哪个“母猴”身边?按常理,“布母猴”没有食物可满足幼猴,而“金属母猴”身上有奶可吃,幼猴大部分时间应该待在“金属母猴”的身旁,以解除饥饿带来的不舒适感。
然而,哈洛教授观察到的结果恰恰与此相反:幼猴大部分时间是依偎在“布母猴”的身旁,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跑到“金属母猴”那里去进食。
原来幼猴更喜欢接触“布母猴”,以求得舒适和温暖,而冷冰冰的“金属母猴”除了提供食物之外,无法提供安全和温暖的感觉,幼猴似乎很难对它产生情感上的依恋。
为了进一步证实幼猴与两位代理母猴的依恋程度不同,哈洛教授在“布母猴”身上也装上喂奶装置,“金属母猴”和“布母猴”分别各抚育一只幼猴。
再把幼猴与两位“母亲”分离一段时期,然后再把两只幼猴放回到原来的笼子中,观察它们回到“母亲”身边的行为。
两只母猴“抚养”的两只幼猴,行为表现很不一致。
由“布母猴”抚养的幼猴回到“妈妈”身边似乎就感到一种安慰,马上依偎在“布母猴”的身边,抚摸、拥抱它,不愿分离;而由“金属母猴”喂养的幼猴回到“母亲”身边则无任何亲热的表现,显得十分焦虑不安,在笼子中来回跑动或是躲在笼子的角落里。
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7:观点采择的实验——霍莉爬树
霍莉是一个8岁的女孩。她喜欢爬树。在邻居所有的孩子中她最会爬树。一天,当她从一棵高树上爬下时,从离地面不高的树枝上掉了下来,但没有摔伤。她的爸爸看到了,很担心,要求霍莉以后再也不爬树了。她答应了。后来有一天,霍莉和她的朋友们遇到了肖恩。肖恩的猫夹在树上下不来了。必须立即想办法把猫拿下来,不然猫就会从树上摔下来。只有霍莉一个人能够爬上树把猫拿下来,但她记起曾答应爸爸再也不爬树了。
在第三个步骤中,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仍具有相同的数量?
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以后的儿童能够正确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个体的心理操作能力。首先,儿童必须能在心里自如地转换物体的空间排列方式;第二,能找到物体间的某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三,儿童不能盲目相信自己的某种感觉,要能给自己的某种结论找到合理的依据。
彼特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他害怕白鼠、兔子、毛大衣、羽毛、棉花绒、青蛙、鱼以及机器玩具,除此之外,他非常健康活泼。华生建议其同事琼斯(M. Jones)对其进行惧怕的解除条件反射实验。琼斯用了很多方法,包括要彼特观看其他儿童与兔子玩耍。而最精彩的方法如下:彼特被安放在高背椅中坐着并给他吃午后快餐,随后将一个装着白兔的笼子放在和他有一定距离又不干扰他的地方。第二天白兔的笼子又稍靠近些,直到他显示有轻度的不安为止。每日按此处理,一天接一天地照样把兔子放得越来越近。由于实验者小心处理,从未惊扰彼特半分。最后彼特可以用一只手吃东西,同时用另一只手与兔子玩耍。通过相同的方法琼斯也消除了彼特其他的大多数的惧伯。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在儿童心理学的领域中,众多经典实验为我们揭示了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奥秘。
这些实验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十个精彩的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一:皮亚杰的守恒实验让·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巨匠,他的守恒实验令人瞩目。
实验中,给孩子呈现两排数量相同的珠子,珠子排列的长度不同。
年幼的孩子会认为长的那一排珠子数量更多,而稍大一些的孩子则能理解尽管排列方式不同,但珠子的数量是守恒的。
这个实验揭示了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对物体数量的认知发展特点,反映出他们从直观感知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过程。
实验二:三山实验同样是皮亚杰的杰作,三山实验展现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
在一个布置有三座不同形状和高度山的模型前,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然后让孩子描述站在模型另一侧的玩偶所看到的景象。
年幼的孩子往往会以自己看到的景象来描述玩偶的视角,这表明他们在认知上还难以脱离自我中心,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实验三:陌生情境实验这个实验由安斯沃斯等人设计,用于研究儿童的依恋类型。
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孩子与母亲一同进入,然后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接着母亲返回。
通过观察孩子在母亲离开和返回时的反应,如是否哭闹、是否主动寻求接触等,来判断孩子属于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还是焦虑矛盾型依恋。
这一实验让我们了解到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情感发展的深远影响。
实验四:延迟满足实验沃尔特·米歇尔的延迟满足实验闻名遐迩。
给孩子一颗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忍住一段时间不吃,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
观察孩子在等待过程中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业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更好的自控力和成就。
这一实验强调了自我控制能力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实验五:波波玩偶实验阿尔伯特·班杜拉通过波波玩偶实验揭示了儿童模仿行为的机制。
幼儿园教资和考编必考心理学实验汇总
重点记住人物—实验名称—实验结论即可,实验内容不需要掌握,当然了解实验内容可以加深对人物和实验结论的记忆。
1.三山实验-皮亚杰-自我中心
2.双生子爬楼梯试验-格赛尔-成熟机制决定人的发展
现在很多教育机构打出了“早教”的概念,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会在孩子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送到早教机构接受训练。
那么让孩子过早接触一些教育是否有必要呢?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和花小开一起来看一下~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验证学习或教育的前提是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准备状态,所以过早接触一些教育是没有必要的哦!
3.视崖实验-沃克和吉布森-深度知觉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发明了“视崖”装置,来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经典方法。
4.点红实验-阿姆斯特丹等人-自我意识-主客体分化
很多妈妈都知道,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会有一个阶段分不清“你”和“我”,当他想要妈妈抱抱的时候,不说“我要抱抱”,而是“宝宝要抱抱”,这是孩子话说得不好?其实不是,而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他的世界里还没有“我”的概念。
5.波波玩偶实验-班杜拉-观察学习
6. 陌生情境实验-艾斯沃斯-依恋类型
7. 延迟满足实验-沃尔特·米歇尔-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验来探索人类心理世界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心理学领域中的十个有趣实验,这些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模式。
1. 杜尚兰实验杜尚兰实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Alfred Binet在19世纪末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重复一个被研究者说出的数字序列。
通过观察被试的错误模式,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人类在记忆任务中的注意力、思维以及决策过程。
2. 皮亚杰实验皮亚杰实验是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20世纪初设计的。
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过程。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思维过程,研究者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规律。
3.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在197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在模拟监狱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引发了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
4. 韦伯冷却实验韦伯冷却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Ernst Heinrich Weber在19世纪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将手指分别放在冷热水中,然后判断温度的相对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对温度的感知并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差异的感知。
这个实验启发了我们对感知和知觉的理解。
5.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6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给予一名“学习者”电刑作为惩罚,观察他们是否会在实验者的压力下继续执行。
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会在实验者的指令下不顾道德约束执行电刑命令,这揭示了人们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行为。
6. 被示威者效应实验被示威者效应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ibb Latané和John M. Darley在1969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旁观一段被指定的暴力事件,观察他们在不同社交情境中是否会寻求帮助。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桃花一、饿猫开迷箱——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实验过程: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实验迷笼里,笼门紧闭,笼子附近放着一条鲜鱼,笼内有一个开门的机关,碰到这个机关,笼门便会启开。
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笼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机关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
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碰机关以开笼门的行为。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实验过程: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只在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食物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是: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三、迷箱实验——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实验过程: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
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
把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完整版)12个必知的心理学实验
1.三山实验-皮亚杰实验内容: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实验结论: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2、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实验内容: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实验结论: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迷笼实验-桑代克实验内容: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试验结论: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4、白鼠实验-斯金纳实验内容: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实验结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并由此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2:华生经典的情绪唤起及解除实验
华生经典的情绪唤起实验是在一名叫阿尔伯特的11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做的惧怕条件反射。实验初期,阿尔伯特与小白鼠玩了3天。后来,当阿尔伯特开始伸手去触摸白鼠时,脑后敲起了钢条的声音。阿尔伯特猛然跳起,向前摔下,将头埋进垫子,但没有哭。第二次,正当他的右手刚触模白鼠时,钢条又被敲响,他又猛然跳起,向前摔倒,开始哭泣。一周以后的几次白鼠与响声的组合刺激也都引起孩子惊起。最后,当白鼠单独出现后,阿尔伯特表现出极度恐惧,转过身去,扑倒在地,匍匐前进,躲避白鼠。几天以后,华生极其同事试验刺激的泛化。他们发现阿尔伯特玩耍很多东西,但惧怕任何有毛的东西。不管是他看见了白兔、狗、毛大衣、棉毛或圣诞老人面具,他都哭或焦急,纵然以前根本没被这些吓怕过。可见阿尔伯特的惧怕已泛化到一切带毛的东西上了。出于道德原因,这个实验曾遭到学术界严厉批评,但实验确实提供了惧怕条件反射形成的证据。
问:霍莉知道肖恩感到怎样吗?如果霍莉爸爸发现她又爬树,他会感到怎样?霍莉认为,如果她爸爸发现她又爬树,会怎样做?你会怎样做?
经典实验8:权威认知的实验
这是关于皮特与他的妈妈约翰逊夫人的事情。约翰逊夫人让皮特每天清扫他自己的房间,要求他在打扫完房间、收拾好玩具之后才能出去玩。但是,有一天,皮特的朋友米歇尔过来告诉他所有的伙伴正要去野餐。皮特想去,但房间还非常乱。他对妈妈说,他现在没时间清扫房间,以后他会打扫好的。妈妈不同意,可而他只好呆在家里,没有参加野餐。
在钟摆问题的实验中,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一个类似钟摆的装置:不同长度的绳子被固定在—个横梁上,绳子的末端可拴上不同重量的重物(见下图),实验者向被试演示如何使钟摆摆动(将栓有重物的摆绳拉紧并提至一定的高度,再放下即可)。被试的任务是,通过检验与钟摆摆动有关的四种因素(重物的重量、摆绳被提起的高度、推动摆绳的力量、摆绳的长度),来确定哪一种因素决定钟摆摆动速度(在每一种因素中又有不同级别的划分:如摆绳的长度有三个级别、重物的重量有四个级别等)。被试有较充分的时间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检验。正确的答案是,摆绳的长度决定钟摆摆动的速度,摆绳越短,其摆动的速度越快。
心理教育十大实验案例(3篇)
第1篇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转变为暴力者。
实验中,志愿者们被随机分配为监狱警卫和囚犯,结果在短短六天时间里,警卫们开始表现出虐待行为,而囚犯们则逐渐适应了囚犯的角色,表现出顺从和恐惧。
这个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权力和权威如何改变人的心理状态。
二、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进行的实验。
实验中,他将一张纸条随机放入了学生的作业本中,告诉学生这张纸条是聪明的标志。
结果,几个月后,这些学生确实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
这个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和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们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程度。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按照实验者的指示对另一个参与者进行电击,尽管他们知道电击可能对受试者造成伤害。
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都在权威压力下继续执行实验,即使在面对受试者的痛苦和拒绝时。
这个实验揭示了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四、自我暗示实验自我暗示实验是由心理学家埃米尔·库埃在19世纪末进行的。
他让参与者每天对自己说:“我能够做到。
”经过一段时间,参与者发现自己的确变得更自信、更有能力。
这个实验证明了自我暗示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五、三只青蛙实验三只青蛙实验是一个关于适应性和危机意识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三只青蛙,一只被放入热水锅中,一只被放入冷水中逐渐加热,另一只则被放在常温水中。
结果,第一只青蛙在热水锅中立即跳出来,第二只青蛙在热水煮死,第三只青蛙则在温水煮死。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面对危机和变化,我们要有警觉性和适应能力。
六、猴子实验猴子实验是由心理学家约翰·卡尔霍恩在1962年进行的。
实验中,他将一只猴子放入一个装有香蕉的房间,房间内有一个按钮,猴子按下按钮后,香蕉就会掉下来。
十大心理实验
十大心理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实验的方法来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以下是十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实验,它们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71年设计的。
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如何扮演角色,并观察监狱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被分配为监狱守卫的参与者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残暴和虐待行为,而被分配为囚犯的参与者则表现出了极度的沮丧和恐惧。
2. 朗格尔实验朗格尔实验是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朗格尔(Daniel Langer)于1978年进行的。
该实验通过向参与者展示两个相似的物体,要求他们在心理上区分这两个物体。
结果显示,参与者倾向于更高估在他们无法接触到的条件下看到的物体的价值。
3.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于1961年进行的,旨在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给予一系列电击给学习者,当学习者回答错误时,电击的电压会逐渐增加。
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参与者在被实验者要求继续给予电击时,愿意服从指令,即使他们明知道这样做可能会给学习者带来伤害。
4. 皮亚杰实验皮亚杰实验是由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于20世纪初进行的。
该实验旨在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通过观察儿童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皮亚杰发现儿童的认知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从简单的感官和运动行为向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转变。
5. 纳什均衡实验纳什均衡实验是由数学家约翰·纳什(John Nash)于1950年提出的。
这个实验模型用于研究参与者在多人博弈中做出决策的策略。
实验结果显示,在某些情况下,个体最优的决策并不能导致整体最优的结果。
6. 阿斯套实验阿斯套实验是由心理学家伊丽莎白·阿斯套(Elizabeth Loftus)于1974年进行的。
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
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1、婴儿早期记忆想想看,如果我们真的记得从出生开始的所有事情,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亏忘的比记得多得多。
本文介绍了一个60年代关于儿童记忆的实验。
与我们的common sense有出入,小孩儿很早就能记住事情。
2、自我概念的形成虽说没有人是完全为自己活着的,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的确有道理。
自我概念,或者说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奠定了我们行为处事的基础。
本文中的经典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婴儿什么时候知道“我就是我”。
3、儿童学习发展学习应该是整个儿童时代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一门全新的知识,远比我们纠正固有的观念容易。
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旧观点的冲突会让我们产生困惑。
本文的实验介绍了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4、依恋类型有个传说说得是我们本来都是一个圆,一辈子都在寻找自己的missing piece。
其实,我们缺的这个角,并不是在喝孟婆汤、过奈何桥的时候遗失的。
对婴儿父母的早期依恋,可能就是那块被遗忘的拼图。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总是在找同样的类型、总喜欢相似的人?根据依恋理论,我们的成人关系很大程度上重复着几个月大时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5、模仿——最早的社会行为小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
很多事情其实他们并不明白,他看着大人哭,他也哭;大人笑,他也笑。
枪打出头鸟,跟着别人跑应该不会错。
这种模仿能力可能是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而天生具备的。
6、心理理论——每个人都有的“读心术”我们从小就开始揣测别人的想法——妈妈知道了会表扬我、老师想让我回答问题、老板不喜欢这个计划、老婆心情不好,躲远一些!点破皇帝新衣的小孩儿,却完全没考虑别人的想法。
——他是天真还是不理解?本文可能会给出一个答案。
7、物质恒存在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虽然儿童对那些精深的理论完全没有概念,但是他们凭着直觉就已经知道宇宙中的不少定律。
本文中描述的实验,就说明即使很小的婴儿也知道物质不会消失。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模仿的核心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瑞士著名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皮亚杰)认为对于婴儿来说,这并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
他认为,婴儿要到8-12个月才能模仿他人。
吐舌头1977年,牛津大学Andrew Meltzoff 和华盛顿大学的Keith Moore 发表了一项研究,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质疑。
这项研究后来成为了儿童心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
他们的实验非常直接。
一位实验者坐在12-21天大的婴儿面前,对着婴儿吐舌头、张大嘴、撅起嘴唇并摇动手指。
之后实验者一脸平静地看着婴儿,等待他的反应。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心理学家将这种模拟或者猜测他人想法的能力称之为“心理理论”。
儿童出现心理理论,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不能成功发展出心理理论,是孤独症的主要特征。
萨尔茨堡大学的Heinz Wimmer 和Josef Perner 利用错误概念进行的实验,为心理理论何时出现提供了最早的实验证据。
Wimmer 和Perner的实验对象是3至9岁的孩子,他们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叫做Maxi的男孩的故事。
Maxi的妈妈买了巧克力回家做蛋糕。
Maxi看到吗妈妈吧巧克力放进了蓝色的橱柜,之后Maxi 就去出去玩了。
与此同时,妈妈用巧克力做完蛋糕,把剩下的放到了绿色的橱柜里。
Maxi玩完回家觉得很饿,就想拿些巧克力来吃。
实验者问参加实验的孩子:Maxi会到哪个橱柜找巧克力?(而不是巧克力放在哪个柜子里)在实验中,实验者还用玩偶和火柴盒表演了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理解。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8)——语言发展小婴儿面前就有这么一座大山,但是分辨词汇对他们来说还早得很,他们最初的一道关是在声音这个更低的层次。
婴儿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分辨说话的最基本元素——音素,也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声音。
发现“b”和“p”的区别在1971年布朗大学的Peter D Eimas和同事的经典实验之前,心理学家并不确定婴儿什么时候能够区分音素。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第一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哪个更重要——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发展是遗传的还是环境决定的——华生的小艾尔伯特实验心理发展可以塑造吗——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性实验发展只能等到生理成熟后吗——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实验发展有关键期吗——洛伦兹的印刻实验第二部分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环境对大脑发展的影响——罗森茨威格的老鼠实验左脑和右脑在心理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儿童大脑单侧化实验权威型父母最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鲍姆令德的父母教养方式实验先出生更聪明吗——出生顺序对孩子智力影响的研究教师期望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儿童同伴关系系列实验电视是好保姆吗——电视媒体对儿童行为影响实验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实验第三部分儿童感知觉与动作发展婴幼儿更喜欢看什么——范兹的视觉偏好实验婴幼儿具有大小恒常性吗——鲍尔的大小知觉恒常性实验婴幼儿的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婴儿的听觉研究——德卡斯伯和斯潘斯的“帽子里的猫”研究婴儿的跨通道知觉能力发展——梅尔佐夫和摩尔的新生儿模仿实验婴儿粗动作的发展——泽勒佐和科尔布的婴儿行走训练实验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儿童筷子使用技能实验第四部分儿童注意与记忆的发展儿童能记住多少——儿童短时记忆容量发展实验怎样能够记住更多——儿童记忆策略发展实验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哪个更有效——儿童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实验形象直观的材料更有利于儿童的记忆——儿童形象记忆和非形象记忆实验儿童是否了解自己的记忆能力——儿童元记忆发展实验选择性注意——儿童注意选择性的研究注意能够持续多久——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第五部分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模仿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儿童语言习得实验无声的听众——婴儿的语音知觉实验“This is a wug”——伯克的儿童语法习得实验哪个杯子的水更多——皮亚杰的系列守恒实验“娃娃看见了什么”——皮亚杰的三山实验情境性对儿童自我中心的影响——“农场景观”和“警察与小孩”实验穿越盒子的屏幕——贝拉吉恩的客体永久性实验屏幕后的玩具老鼠——温恩的婴儿算术能力实验由已知到未知——儿童推理发展系列实验研究重量与距离的权衡——西格勒的天平问题实验第六部分儿童自我了解与社会理解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诞生——阿姆斯特丹等人的点红实验“你知道他会……”——韦尔曼的心理理论实验“我知道你知道……”——心理理论的“二级信念”实验“你认为他会……”——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研究通过训练改善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干预研究同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谢里夫的“罗伯的夏令营”实验什么才是好朋友——儿童理解友谊概念的发展社会期望决定性别角色——儿童性别角色影响因素的研究“我是男孩还是女孩”——幼儿性别同一性发展的研究第七部分儿童情绪发展从生理微笑到社会性微笑——婴儿社会性微笑实验什么样的母婴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哈罗等人的依恋实验如何判断儿童的依恋类型——艾斯沃丝的“陌生情境”实验依恋影响成长——马特斯等人的依恋类型的影响实验依照儿童的气质类型选择教养方式——托马斯等人的气质追踪实验婴儿能否理解别人的情绪——莱帕乔利的社会参照实验克服害怕的妙招——班杜拉等人的消除恐惧实验第八部分儿童的道德发展“哪一个更应受到惩罚”——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实验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实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实验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向他人学习助人——榜样示范对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实验归因方式影响攻击性行为——归因特点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角色扮演促进助人行为——斯陶布的助人行为实验“感同身受”学德育——移情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严厉的教育会制造谎言——儿童说谎实验羞愧感有助于培养道德——库尔奇茨娅的羞愧感实验。
80项婴幼儿心理学实验及启示
婴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对象主要是0-3岁的婴儿和3-6岁的幼儿,以及其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
在这个领域中,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试图探索婴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这些实验不仅揭示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奥秘,还为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儿童保健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下面将介绍80项关于婴幼儿心理学的实验及其启示。
一、认知发展实验1. 皮亚杰的物体恒常实验2. 门槛实验3. 婴儿数学能力实验4. 语言习得实验5. 儿童早期记忆实验6. 空间认知实验7. 图形记忆实验二、情感发展实验1. 安全感实验2. 分离焦虑实验3. 善待与亲善实验4. 情绪识别实验5. 情绪调节实验6. 早期依恋实验7. 喜好实验三、社会交往实验1. 社会性注意实验2. 社会互动实验3. 群体行为实验4. 同理心实验5. 合作行为实验6. 模仿行为实验7. 角色扮演实验通过上述80项婴幼儿心理学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1. 婴幼儿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认知特点和能力不同,需要给予细致的关注和引导。
2. 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婴幼儿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面的情感体验和关爱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 社会交往对婴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学会适应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
4. 任何对婴幼儿的研究和实验都需要在道德和伦理的框架下进行,保护婴幼儿的权益和尊严是首要任务。
婴幼儿心理学实验在揭示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行为特点的也为婴幼儿教育和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实验研究能够深入探索婴幼儿心理世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婴幼儿心理学实验是对0-6岁的婴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
这些实验既揭示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儿童保健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小众 儿童心理实验
小众儿童心理实验一、儿童心理实验之镜像神经元实验1. 这个实验超有趣的呢。
想象一下,小朋友们坐在一个小房间里,前面有个大屏幕。
实验人员会在屏幕上播放一些动作,像有人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脸上做出各种表情,比如笑啊哭啊之类的。
小朋友们就看着这些画面,然后实验人员就会观察小朋友们的反应。
其实这个实验是在探究小朋友们的镜像神经元是怎么起作用的。
镜像神经元就是那种能让我们看到别人做某个动作或者有某种表情的时候,我们自己大脑里也会有类似反应的神奇东西。
比如说看到别人笑,我们可能也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对于小朋友来说,这个实验能让我们知道他们多早就能对别人的动作和表情有反应,是不是很神奇呀?2. 还有一个实验是关于小朋友对不同颜色的情绪反应。
实验者把房间布置成不同的颜色区域,有红色区、蓝色区、绿色区等等。
然后让小朋友们自由地在这些区域里玩耍,同时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
比如在红色区域的时候,小朋友可能会更兴奋,跑来跑去的。
而在蓝色区域可能就会相对安静一些。
这个实验就可以了解到小朋友们对颜色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说不定以后我们给小朋友布置房间或者设计幼儿园的时候,就能根据这个来选择颜色啦,让小朋友们更开心舒适呢。
3. 另外一个比较小众的实验是关于小朋友的记忆与故事。
实验人员会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然后过一会儿再问他们关于这个故事的细节。
有的小朋友可能记得特别清楚,连一些小细节都能说出来,而有的小朋友可能就只能记住大概的情节。
这个实验可以探究小朋友们的记忆发展规律,而且也能知道什么样的故事结构或者元素是小朋友们更容易记住的。
这样的话,我们以后给小朋友讲故事或者做儿童教育的时候,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啦。
二、儿童社交心理实验1. 有一个实验是关于小朋友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实验者会把小朋友分成小组,然后给他们一些任务,有的任务是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的,比如一起搭积木搭成一个大房子。
而有的任务是带有竞争性质的,像是看谁先把小拼图拼好。
在这个过程中,实验人员就会观察小朋友们的表现。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认知发展09-10-13 梅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如何掌握知识他的成就屡屡被人怀疑,因为他提出的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广受争议的观点之一。
他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和理论一经问世,就面对无数的挑战,很多内容后来被修正。
但是由于他对于儿童心理学发展不朽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心理学历史中的殿堂级人物。
在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系列的守宫篇中,我们就将介绍这位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
皮亚杰的理论曾被无数人诟病,但他本人却有受到心理学家的无限尊崇。
要想了解这看似矛盾的观点,下面我会跟你讲讲他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进行观察实验,也会跟你聊聊为什么他的结论可能是错的,以及他的四各阶段理论的核心发现。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 - 译言翻译09-01-06 zhbing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 - 译言翻译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
孩子的妈妈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Amsterdam测试了88个婴儿,最终只能得到16个孩子的可靠资料——婴儿终究是婴儿,而且很多孩子不想玩。
另外,之后设立控制情况的实验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孩子如果鼻子上没有红点就不会碰自己的鼻子。
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一个8英尺高的镜子被摆放在纽约Bronx公园的大象笼里。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 译言翻译09-01-06 zhbing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 译言翻译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仿佛一夜之间,大多数孩子们突然可以指出Maxi认为巧克力在哪个柜子里,而不是自己所知道的真正有巧克力的柜子。
实验的时候,孩子专心么?在另一个实验中,特意让孩子们停下来想一想——但这对年龄小的孩子没什么帮助。
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其中包括安静的、活泼的、温和的,或是爱打人、攻击性强
的熊孩子。
•斯金纳箱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小白鼠在箱子中可
以自由活动并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
•双生子爬梯实验: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多会一点技能,于是早早地给他们报各类的绘画、钢琴班,然而孩子学习技
能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心理学趣味实验
心理学趣味实验1. 我是个心理学老师,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些超有趣的心理学小实验。
这些实验简单又好玩,在家就能做,保证让你大开眼界!2. 来看看"橡皮手实验",这个可有意思了。
找个假手套,和自己的手放在桌子上,让朋友同时轻拍两只手。
小明试过后惊呼:"天呐!我真觉得那个假手是我的手诶!"这就是大脑的错觉呢。
3. "镜子画画实验"也特别好玩。
对着镜子画画,但只能看镜子里的画面。
小红试了试说:"哇,我怎么连直线都画不好了,手完全不听使唤。
"这说明我们的大脑和眼睛配合也需要练习呢。
4. "糖果实验"特别适合测试自制力。
把一颗糖放在小朋友面前,说:"如果十分钟不吃,就再给一颗。
"有个小朋友可逗了:"我要捂住眼睛,这样就看不见糖果了!"5. "热水冷水实验"很神奇。
准备三盆水:热水、常温水、冷水。
先把左手放热水,右手放冷水,然后同时放入常温水。
小李说:"太神奇了,同一盆水我左手觉得冷,右手觉得热!"6. "倒立文字实验"考验大脑适应能力。
戴上能把视野倒过来的眼镜,试着生活。
老张戴了三天后说:"我的天,现在看什么都正常了,摘下来反而不适应!"7. "记忆链条实验"很有意思。
说一串毫无关系的词,让人复述。
小王玩得可起劲了:"我把这些词编成故事,就记住啦!"这就是记忆术的妙用。
8. "色彩情绪实验"也很神奇。
给人看不同颜色的卡片,记录心情变化。
小美说:"看到红色就觉得激动,蓝色就特别平静。
"原来颜色真能影响心情呢。
9. "声音联想实验"特别有趣。
播放一些声音,让人猜是什么。
有人听到沙沙声说:"下雨了!"其实是纸张摩擦声,这就是大脑自动脑补的结果。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作者:————————————————————————————————日期: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婴儿早期记忆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2)——自我概念形成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3)——儿童学习发展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4)——依恋类型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5)——婴儿的社会行为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6)——儿童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7)——物体恒存在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8)——语言发展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9)——游戏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0)——认知发展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
我们咯咯笑、大哭、捧腹、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
错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孕育发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
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成长心理学——并不单单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如许的人,以及我们怎样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
这篇及往后几篇将先容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
每个实验都是我们自己这个拼图中的一块,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看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是多么复杂。
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1)--婴儿早期记忆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以前的任何事情。
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以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以前。
“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
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作者:洪恩教育IQ365商城时间:2009-08-11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
对于熟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人来说,瞧瞧不同的观点,也就是一件好事。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就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就是研究像您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
本文就是这十篇的索引,希望各位瞧官多提建议、多多支持。
开始翻译的时候,我没想过一下子把10篇都翻译出来。
之后有个网友留言,说自己就是个孩子的爸爸,希望我能将这个系列进行到底。
其实本来上开始在yeeyan上发表翻译就是想给自己找个事情做,转移一下注意力。
没想到,却真的可能对某些人有帮助。
这位爸爸的支持,让我下决心在新年之前把这十篇都翻译出来,也算就是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
一、婴儿早期记忆想想瞧,如果我们真的记得从出生开始的所有事情,也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亏忘的比记得多得多。
本文介绍了一个60年代关于儿童记忆的实验。
与我们的common sense有出入,小孩儿很早就能记住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瞧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就是孩子。
我们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
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产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与情绪能力。
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就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就是研究像您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
这篇及以后几篇将介绍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
每个实验都就是我们自己这个拼图中的一块,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瞧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就是多么复杂。
婴儿从很早就有记忆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
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
“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就是真实的还就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
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
一踢脚就有声上世纪六十年代,Carolyn Rovee-Collier(现任职于Rutgers大学)教授与同事们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以了解婴儿记忆的机制。
这种方式提供了关于婴儿记忆何时、如何发展的重要证据。
在她们的实验中,Rovee & Rovee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瞧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
在她们的脚上系一条绳子,另一端连到旋转风铃上。
所以当孩子踢脚的时候,风铃就会动。
如果她踢得用力,那些木头装饰就会相互撞击发出悦耳的敲击声。
小孩踢得越多,她们就可以听到更多的敲击声。
如果您知道巴普洛夫与她那只流哈喇子的狗,那理解这个实验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个实验就就是瞧瞧婴儿可不可以对踢脚让小车移动产生条件反射。
研究者首先记录婴儿踢脚次数的基础水平(小车没有连到脚上),之后与有激动结果(风铃动了!)的踢脚次数进行比较。
Rovee&Rovee发现八周大的婴儿就可以掌握踢脚与风铃转动之间的关联。
在45-55分钟之后,这种概念依然不会削减。
早期记忆虽然这个原始发现价值不大,但就是利用这一程序导致了之后很多有关婴儿记忆的新发现的出现。
比如,在后续实验用不同的旋转风铃代替了旋转的小车,瞧瞧婴儿就是否可以分别不同,以此来测试她们就是否真的记住了。
另一项实验中,只有八周的婴儿接受了为期三天,每天9分钟的旋转风铃训练。
24小时之后,只有使用相同的风铃,婴儿才会比基础水平踢的多。
这说明她们记得训练她们所使用的风铃而并不就是随便一个就风铃。
这就是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在那之前人们认为长期记忆(24小时对心理学家就算长期了)直到8或9个月才会出现。
因为这个与类似的一些实验,我们现在更多地了解了婴儿记忆。
我们的记忆系统实际上从很早起开始就工作得相当好。
儿童的记忆也差不多与成人的有相同的工作方式——只不过婴儿的记忆更加脆弱而已。
Carolyn Rovee-Collier怀疑婴儿期失忆就是否真的存在。
瞧起来,我们的大脑确实可以在一岁之内就存储长期记忆。
成年后很难提取这时期的记忆就是因为我们的早期记忆系统功能有限,之后又受到以后生活的干扰,最终我们会不可避免的忘记早期信息。
二、自我概念的形成虽说没有人就是完全为自己活着的,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的确有道理。
自我概念,或者说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奠定了我们行为处事的基础。
本文中的经典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婴儿什么时候知道“我就就是我”。
自我概念的出现:镜子里的就是我么?至今为止,“镜子测试”依然就是最好的检查婴儿自我概念出现的实验大多数人总就是首先想到自己,因此我们很难想象曾几何时,我们没有“我”的概念。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简单实验显示,直到2岁左右,我们还不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
由于这个研究,以及后来一些延伸的实验,一些观点认为直到2岁生日,我们才出现自我概念。
鼻子上的红点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 Beulah Amsterdam发表了一项实验,从此开启了随后几十年关于自我认识的研究。
实验的过程很简单。
首先悄悄地在6-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粘一小红点,然后把她们放在镜子前。
孩子的妈妈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就是谁?”之后研究者们开始观察婴儿的反映。
Amsterdam测试了88个婴儿,最终只能得到16个孩子的可靠资料——婴儿终究就是婴儿,而且很多孩子不想玩。
从这16个婴儿身上,Amsterdam发现了三类反应:1、6-12个月:那就是别的孩子!婴儿的行为好像在镜子里的就是另一个人——一个她们想友好相处的人。
她们会做出接近的动作,比如微笑、发出声音等。
2、13-24个月:退缩。
婴儿瞧到自己在镜子里面的样子不再感到特别兴奋。
有些瞧起来有些警惕,而另一些则会偶尔微笑一下并弄出些声音。
对这种行为的一种解释就是婴儿这时的行为很自觉(感到自己存在,可能表现出自我概念),但就是这也可能就是面对其她孩子的反应。
3、20-24个月以后:那就是我!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开始能够通过指着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清楚地认出自己。
这明确地表明她们认出镜子里的就是自己,而那块棉球就是在自己的鼻子上。
虽然Amsterdam的结果就是通过小样本得出的,之后在更多的被试身上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另外,之后设立控制情况的实验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孩子如果鼻子上没有红点就不会碰自己的鼻子。
这说明摸鼻子并不就是她们瞧到自己影像的自然反应。
自我概念还就是仅仅认出自己?当然这个实验简化了大量的复杂心理过程。
心理学家就镜子实验到底揭示了什么提出很多问题。
比如,有可能婴儿在2岁之前还不能很好地分辨面孔。
所以,她们可能在更早的时候产生自我概念。
另一种可能就是,在两岁左右,婴儿产生了牢固的外表或视觉的自我概念,不过还没什么心理的自我概念。
如果就是这种情况,测试说明我们知道我们瞧起来很像,可能我们需要到更久以后才产生自我概念。
这仅仅就是两个常见的解释,您肯定能相处更多其她解释。
这种多元可能性显示了儿童心理学中一个重大障碍:由于只有有限的实验可以在孩子身上实践,因此结论特别模棱两可。
尽管有这么多的可能解释,这么多年来镜子实验依然牢不可催并且继续得到应用,而其她实验要就无人问津了。
社会性的孩子镜子实验之所以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从其她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自我概念这时应该已经产生了。
正就是2到4岁这段时间,孩子们开始迅速发展出很多社会性行为。
简单的互动没有大用,能够区分自己与她人才就是成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如果婴儿没有一定的自我概念,她们大概不可能与别人建立关系。
镜子实验也被用于测试动物的自我概念,实际上,在Amsterdam之前,这个实验最早就是由Gordon Gallup教授用于黑猩猩的研究。
所有的大型类人猿都“通过”了测试,其她还有海豚、鲸鱼与大象。
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一个8英尺高的镜子被摆放在纽约Bronx公园的大象笼里。
研究者在大象的头上画上记号,她们观察到大象去碰她们自己脑袋上的记号。
大象与其她能够通过这项实验的通过都拥有复杂的社会体系,这并不就是巧合。
基本的自我识别就是与其她动物交流的关键;有了这个知识,婴儿们开始一摇一摆地进入了社会性的世界。
三、儿童学习发展学习应该就是整个儿童时代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一门全新的知识,远比我们纠正固有的观念容易。
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旧观点的冲突会让我们产生困惑。
本文的实验介绍了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孩子怎么明白地球不就是圆的关于儿童时期学习过程的经典实验指出:真正的理解建立在放弃固有的成见之上想想那些我们都慢慢接受的知识:人类就是从猴子进化的,用字母代替数字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地球就是个绕着太阳转的圆球。
她们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事情,这些事实如今瞧来微不足道,似乎上学时只用一天的课程就可以掌握。
不论这些概念现在瞧起来多么明显,曾经一度我们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那时候我们坚信算数只能用数字、人类就是特殊的物种,而地球就是平的。
孩子们如何扭转了对世界的理解,这就是儿童心理学中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
不过这不仅仅与儿童有关,我们总要时不时地接受新的概念——虽然可能不就是物种起源这么重大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认为学习主要与记忆有关——特别就是糟糕的教育中,学习就就是死记硬背。
当然更好的学习方式,不仅就是知其然,还要只求所以然。
那么就是何种认知过程让我们从死记硬背发展成真正的理解呢?Stella Vosniadou 与William Brewer 曾经进行过一项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让人们了解了我们如何“知其所以然”。
实验的根据就是一种叫做“心理模型”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我们先建造一个解释某件事情原理的心理模型,然后测试这个模型,以获得对于周遭的理解。
这个理论指出在我们理解一个概念的过程中,可能有一系列的中间点,每达到一处都了解了事情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
Vosniadou 与Brewer希望从这些心理模型的中间点中找出证据说明理解的发展过程。
地球就是什么形状的?Vosniadou 与 Brewer在实验中共采访了60个6-11岁的孩子。
每个孩子需要回答48个问题,开始的问题很简单:“地球就是什么形状的?”,后面的设计的问题则更有试探性,用以了解孩子有关地球的心理模型。
尽管大多数孩子开始的时候都说地球就是圆的,研究者很快发现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