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全册知识要点 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大象版)

全册知识要点 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大象版)

新教材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要点体验单元画蚂蚁一、观察蚂蚁的基本特征•外形特点:o蚂蚁的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像两根细细的小辫子,这对触角可以帮助蚂蚁感知周围的环境,比如探测食物的位置、与同伴交流等。

o胸部通常有三对足,这使得蚂蚁能够灵活地爬行,在不同的地方寻找食物和建造巢穴。

o腹部是蚂蚁身体的最后一部分,形状多样,但相对圆润一些。

•颜色:蚂蚁的颜色有多种,常见的有黑色、褐色、棕色等,不同种类的蚂蚁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观察方法与注意事项•观察方法:o可以在户外的草地上、花坛边等地方寻找蚂蚁的踪迹。

蹲下身子,静静地观察蚂蚁的行动路线,看它们是如何搬运食物、如何相互交流的。

o也可以用一个小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细节,比如触角上的小关节、足上的小刺等,这样能更清楚地了解蚂蚁的模样。

•注意事项:o在观察蚂蚁时,不要用手去捏或者伤害蚂蚁,要尊重每一个小生命,让它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活动。

o如果想看得更清楚而把蚂蚁放在一个小容器里观察,时间不要太长,观察完后要及时把蚂蚁放回原来的地方,保证它们能继续正常生活。

三、画蚂蚁的步骤与要点•步骤:o首先,用铅笔轻轻地画出蚂蚁的头部,一般是一个小小的圆形或者椭圆形,要注意留出画触角的位置。

o接着,画出蚂蚁的胸部,胸部比头部稍大一些,可以画成类似梯形的形状,并且在胸部两侧合适的位置画出三对足,足要画得细长一些,表现出蚂蚁爬行的姿态。

o然后,画出蚂蚁的腹部,腹部可以画得圆润饱满,和胸部、头部连接自然。

o最后,用黑色的彩笔或者细的记号笔给蚂蚁的身体轮廓描边,让蚂蚁的形状更加清晰,再画出蚂蚁的触角,触角可以画成弯弯的线条,并且可以在触角上稍微添加一些小细节,比如小分叉等,让触角看起来更逼真。

还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蚂蚁颜色,用彩笔给蚂蚁涂上相应的颜色。

•要点:o要抓住蚂蚁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比如头部相对较小,胸部适中,腹部稍大一些,这样画出来的蚂蚁才会更像真实的蚂蚁。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文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文知识点汇

1. 第一单元:物间差异
- 课文一:《动物和物品的特点》
- 课文二:《物品的特点》
- 课文三:《动物之间的差异》
2. 第二单元:季节变化
- 课文一:《春夏秋冬的变化》
- 课文二:《春夏秋冬的特点》
- 课文三:《季节之间的变化》
3. 第三单元:天空之上
- 课文一:《我们的太阳》
- 课文二:《太阳和月亮》
- 课文三:《星星和云朵》
4. 第四单元:生命的力量
- 课文一:《植物的生命力》
- 课文二:《动物的生命力》
- 课文三:《人的生命力》
5. 第五单元:自然和人类
- 课文一:《水的重要性》
- 课文二:《空气的重要性》
- 课文三:《保护环境》
6. 第六单元:地球和人类的家园
- 课文一:《地球、家乡和大山》
- 课文二:《地球、家乡和大海》
- 课文三:《我们心目中的家》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课文知识点汇总。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若干篇课文,涵盖了动物、季节、天空等不同的科学话题。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物间差异、季节变化、天空之上、生命的力量、自然和人类以及地球和人类的家园等方面的知识。

[课本知识]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最全的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收藏)

[课本知识]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最全的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收藏)

[课本知识]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最全的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收藏)第一单元植物一. 植物是活的植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与塑料花相比,植物有哪些特点?哪些特点能够说明植物是活的?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比如,荷花生长在水里,兰花喜欢室内背阴处,青苔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向日葵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

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枯萎,死亡。

二.观察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观察植物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观察植物的方法: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不能使用的方法:用嘴巴尝一尝。

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爱惜植物,不能伤害植物,如拔出根来观察、摘下叶片观察,都是不对的。

植物的身体:根、茎、叶。

根一般生长在土里,可以吸收水和土壤中的营养,还可以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

茎是连接叶和根的部分,起到支撑植物身体、运输水分和营养的作用。

有直立茎(菊花),也有攀爬茎(爬山虎)、匍匐茎(地瓜)和缠绕茎(牵牛花)。

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画一棵植物的步骤:先画土,再画茎,然后画根,最后画叶。

三. 叶叶是有生命的,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分别使用眼睛看、手摸和鼻子闻的方法来观察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厚薄、气味等。

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比如形状:荷叶像伞一样,银杏叶像扇子,松叶像针,绿萝和牵牛的叶子像爱心,枫叶是掌形的。

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大小和颜色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同一种植物的叶,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

我们可以画图把观察的叶记录下来,画叶的步骤包括:先画叶片的形状,再画叶柄,最后画上叶脉。

四. 植物对人类很重要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有的植物还可以吃(米饭,蔬菜和水果等),有的植物可以制造生活用品(草帽,筷子,篮子等),有的植物可以用来建造房屋。

第一单元植物一、我们知道的植物1.植物分布范围很广,有的生长在陆地上,有的生长在水里。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部
编版)
本文档汇总了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基于部编版教材。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观察
- 通过眼睛观察事物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 通过耳朵观察声音的大小、高低和方向
- 用鼻子观察气味的种类和强弱
- 通过味觉和触觉来观察物体的味道和触感
第二单元:自然界的变化
- 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变化
- 温度变化:冷热、变化的原因和感受
- 植物生长的变化: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
- 动物生长的变化:从幼崽到成年的成长和变化
第三单元:物体和材料的特性
- 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和重量的差异
- 物体的材料:金属、塑料、布料等
- 物体的硬度、柔软度和透明度的差异
- 物体的浮沉性质和磁性
第四单元:物体的运动
- 物体运动的类型: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运动- 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 物体运动的力量:推力、拉力、重力等
- 物体的停止和运动的原因
第五单元:水的特性
- 水的形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之间的转变
-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
- 水的溶解和分离性质
- 水的浮沉性和表面张力
第六单元:光的传播
- 光的源头:太阳、灯等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 光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
- 光的作用:照亮、使物体发光
这些知识点包含了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的核心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以上内容为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仅供参考。

)。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单元走进科学1小小科学家1.科学家的工作研究黑猩猩、研究水稻、采集岩石标本、观察星空、做实验等。

2.观察星空的科学家是伽利略;发明电灯的科学家是爱迪生;研究水稻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3.伽利略做了在斜面上滚小球的实验,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4.小学生做实验时,别忘了做记录。

5.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2小小工程师1.工程师的工作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械、调试产品。

2.工程师的杰作有电脑、手机、动车、机械人等。

3.制作铅笔加长器需要的工具有纸、铅笔、剪刀、胶带。

4.在制作铅笔加长器的工作中,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3上好科学课1.科学教室里,一般有实验桌、试管、烧杯、量筒等。

2.做比较水的多少实验时,瓶子相同,水位高的多;水位相同,瓶子大得多。

3.在上科学课和做实验时,我们要轻声交流,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取放器材要注意安全,实验后要收拾桌面,未经老师许可不要尝东西等,严格遵守科学课的规则。

2单元用感官观察4认识感官1.人的眼、耳、舌、鼻、皮肤等器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

2.我们用眼睛、耳朵、舌头、鼻子、皮肤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3.有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狗能闻出极微弱的气味,高空中的老鹰能发现地面的田鼠。

5感官总动员1.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

2.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3.观察点燃的蜡烛时,要防止被火苗或蜡烛油烫伤。

4.如何有经验地选西瓜?看看纹路是否清晰,听听声音是否清脆,掂掂轻重是否合适,闻一闻、尝一尝就更准确了。

5.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常常需要动用多种器官。

6借助工具观察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会放大。

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

3.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

4.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跳声。

5.天文学家观察星空用的是单筒望远镜。

6.盲人会借助盲杖来走路。

7.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显微镜、盲杖、助听器等都是观察工具。

一年级科学知识要点总结上册

一年级科学知识要点总结上册

一年级科学知识要点总结上册
一、知识点梳理
1. 观察与测量
观察:通过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耳听等方法了解物体。

测量:用工具或身体部位测量长度、重量等。

2.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如动物、植物。

非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如石头、水。

3. 植物的组成部分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 动物的食物链
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

食物链中,大鱼在顶端,小鱼在下端。

5. 水的循环
水蒸发到空气中,形成云,然后变成雨落到地面。

6. 天空中的星座
小熊座、大熊座、狮子座、天琴座等。

7. 月亮的变化
月亮有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种变化。

8. 四季的变化
四季的特征和节气。

9. 环境与保护
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保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10. 安全常识
不玩火,不碰电。

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

二、实验与探究
1.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了解放大镜的原理。

2. 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解测量的方法。

3. 观察植物的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4. 观察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5. 用气球制作简易测风仪,了解风向的测量方法。

6. 用彩笔制作彩虹,了解光的折射原理。

7. 用纸盒制作简易电话,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8. 用塑料瓶制作简易净水器,了解水的净化原理。

2024大象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2024大象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2024大象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归纳一、认识自然(一)我们的世界1.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各种各样的事物。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高山流水、可爱的动物和各种各样的人。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方式,初步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2. 世界可以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自然世界是由大自然创造的,包括山川、河流、森林、动物等。

人工世界是由人类创造的,包括建筑物、交通工具、衣服、玩具等。

通过对比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

(二)观察自然1.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摸等方法可以观察自然。

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耳朵可以听到声音的高低、强弱等;鼻子可以闻到物体的气味;嘴巴可以尝到物体的味道;手可以摸到物体的软硬、冷热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不同的观察方法。

2. 观察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自己和他人。

例如,不要用手触摸尖锐的物体、不要品尝不认识的东西等。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自然中的事物1. 自然中有很多不同的事物,如植物、动物、石头、水等。

植物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会开花,有的不会开花。

动物也有很多种类,有的会飞,有的会跑,有的会游泳。

石头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有的光滑,有的粗糙。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以流动。

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自然中的不同事物。

2.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提供氧气、食物等;动物可以陪伴人类、提供食物等;石头可以用来建造房屋、铺路等;水可以用来饮用、洗澡、洗衣服等。

让学生了解自然事物的价值。

二、我的身体(一)认识身体1. 我们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头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器官;颈连接着头和躯干;躯干包括胸部、腹部和背部;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

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

2. 身体的外部特征。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单元一:生活中的科学1、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用五感观察事物,如看到、听到、触摸等。

2、分类:将事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3、排序:学会给事物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如大小、长短、高低等。

4、认识时间:了解白天、晚上、星期、月份等时间概念,学会看钟表。

5、认识天气:了解晴天、雨天、雪天、阴天等天气概念,学会看天气预报。

二、单元二:奇妙的生命1、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学会辨别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

2、观察植物:学会观察植物的外形特征,如叶子、花朵、果实等。

3、观察动物:学会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4、动物的食物:了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如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

5、动物的习性: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如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

三、单元三:奇妙的声音1、声音的产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2、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与介质有关。

3、声音的测量: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录音设备等,测量声音的长度和强度。

4、乐音和噪音: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学会欣赏优美的音乐。

5、音乐的应用: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娱乐、教育、治疗等。

四、单元四: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了解力的定义、性质和作用,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2、力的测量:学会使用弹簧秤等工具测量力的大小。

3、平衡与重心:了解平衡的概念和物体的重心,学会制作平衡玩具。

4、运动与加速度:了解物体运动的状态和加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变化与力的关系。

5、简单机械:了解简单机械的种类和作用,如杠杆、滑轮等,知道它们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旨在帮助孩子们掌握生活中的科学概念,培养观察、分类、排序等能力,认识生命、声音、力和运动等自然现象,为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一、植物(一)我们知道的植物1、我们周围有很多植物,花草树木都是植物。

2、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会生长、会变化。

(二)观察一棵植物1、可以用眼睛看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用鼻子闻植物的气味;用手摸植物的软硬、光滑程度等。

2、一棵植物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

(三)观察叶1、叶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心形等。

2、叶的颜色也有不同,有绿色、黄色、红色等。

3、叶是有生命的,它会从小小的芽慢慢长大,然后变老、变黄,最后掉落。

(四)这是谁的叶1、不同植物的叶,形状、大小、颜色等都不一样。

2、通过观察叶的形状、边缘、叶脉等特征,可以分辨出是哪种植物的叶。

(五)植物是“活”的吗1、植物会生长,会长高、长大。

2、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才能生长。

3、植物会开花结果,繁殖后代,这些都说明植物是“活”的。

二、比较与测量(一)在观察中比较1、观察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特征,可以进行比较。

2、比较的时候要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

(二)起点和终点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确定起点和终点。

2、可以用小方块、回形针等作为测量工具。

(三)用手来测量1、可以用手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2、但是用手测量不够准确,因为每个人的手大小不一样。

(四)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选择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测量结果更容易比较。

2、测量的物体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的物体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五)用相同的物体测量1、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更准确。

2、测量时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摆放。

三、我们周围的物体(一)观察物体1、可以通过看、闻、摸等方法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软硬等特征。

2、常见的物体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谁轻谁重1、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

2、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重,体积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三)认识物体的形状1、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植物部分1. 认识植物- 我们身边有好多植物呢。

像小草,它到处都能长,有的小草细细长长的,有的矮矮的,像小毯子一样铺在地上。

- 大树可高大啦,树干粗粗的,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

大树还有好多树枝,树枝上长着树叶。

树叶的形状各种各样,有像小手掌一样的(比如枫叶),有长长的像针一样的(比如松针)。

2. 植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

就像我们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植物如果没有阳光,就会长得又黄又瘦。

没有水的话,它就会干干的,像渴坏了的小朋友。

空气对植物也很重要,没有空气,植物就不能呼吸啦。

- 有些植物是从种子开始生长的。

种子小小的,但是很神奇。

把种子种到土里,给它浇水、晒太阳,它就会慢慢发芽,长出小叶子,然后越长越大。

3. 植物的用途- 植物对我们可有用啦。

树木可以给我们提供木材,用来做桌子、椅子。

有些植物还能吃呢,像我们吃的青菜、苹果都是植物。

花朵很漂亮,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家,让家里变得美美的。

二、动物部分1. 常见动物- 小动物们可有趣了。

小狗会汪汪叫,它的耳朵可灵敏啦,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小狗还很忠诚,会陪着我们玩耍。

- 小猫会喵喵叫,它的眼睛在晚上还能发亮呢。

小猫很爱干净,总是舔自己的毛。

- 还有小蚂蚁,它们小小的,但是很团结。

一群小蚂蚁可以一起搬很大的食物,它们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

2. 动物的特征- 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点。

鸟儿有翅膀,会在天空中飞。

它们的羽毛五颜六色的,可漂亮了。

- 鱼儿生活在水里,它们有鳍,靠尾巴摆动来游泳。

鱼的身体滑溜溜的,这样在水里游起来就很方便。

- 兔子的耳朵长长的,它跳得可快了。

兔子的眼睛红红的,像两颗红宝石。

3. 动物的生活习性- 不同的动物生活习性不一样。

青蛙喜欢住在池塘边,它冬天的时候会冬眠,找个暖和的地方睡觉,等春天来了再醒来。

- 蜜蜂住在蜂巢里,它们很勤劳,整天飞来飞去采花蜜,然后把花蜜酿成甜甜的蜂蜜。

三、我们周围的物体1. 物体的形状- 我们周围的物体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单元走进科学1 小小科学家1.科学家的工作研究黑猩猩、研究水稻、采集岩石标本、观察星空、做实验等。

2.观察星空的科学家是伽利略;发明电灯的科学家是爱迪生;研究水稻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3.伽利略做了在斜面上滚小球的实验,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4.小学生做实验时,别忘了做记录。

5.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2 小小工程师1.工程师的工作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械、调试产品。

2.工程师的杰作有电脑、手机、动车、机械人等。

3.制作铅笔加长器需要的工具有纸、铅笔、剪刀、胶带。

4.在制作铅笔加长器的工作中,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3 上好科学课1.科学教室里,一般有实验桌、试管、烧杯、量筒等。

2.做比较水的多少实验时,瓶子相同,水位高的多;水位相同,瓶子大得多。

3.在上科学课和做实验时,我们要轻声交流,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取放器材要注意安全,实验后要收拾桌面,未经老师许可不要尝东西等,严格遵守科学课的规则。

2单元用感官观察4 认识感官1.人的眼、耳、舌、鼻、皮肤等器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

2.我们用眼睛、耳朵、舌头、鼻子、皮肤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3.有些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狗能闻出极微弱的气味,高空中的老鹰能发现地面的田鼠。

5 感官总动员1.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

2.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3.观察点燃的蜡烛时,要防止被火苗或蜡烛油烫伤。

4.如何有经验地选西瓜?看看纹路是否清晰,听听声音是否清脆,掂掂轻重是否合适,闻一闻、尝一尝就更准确了。

5.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常常需要动用多种器官。

6 借助工具观察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会放大。

2.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

3.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

4.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跳声。

5.天文学家观察星空用的是单筒望远镜。

6.盲人会借助盲杖来走路。

7.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显微镜、盲杖、助听器等都是观察工具。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1、大自然包括河流、山脉、海洋、瀑布、动物和植物等,而人造物品不属于大自然。

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2、夜晚会出现流星、天然石拱、枯叶蝶、猪笼草和火山爆发等有趣的自然现象。

3、并非所有的花都有香味,茶花就是一种没有香味的花。

1、生石花是一种植物,而蜻蜓有六只脚。

雨后出太阳时会出现彩虹,而鸟儿可以在天空中飞翔。

1、成熟的番茄是又大又红的,而未成熟的番茄是绿色的。

眼睛、鼻子、舌头、耳朵和皮肤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眼睛可以观察物体的颜色、大小和形状,比如看起来又大又红的番茄。

鼻子可以闻到物体的气味,比如桂花和橙子的香味。

舌头可以尝到物体的味道,比如酸奶和糖果的味道。

但我们不要随便闻或尝未知的物品。

耳朵可以听到物体的声音,而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软硬、光滑或粗糙,比如摸起来很硬很光滑的鹅卵石。

要了解香瓜的特征,我们需要用到鼻子、舌头、眼睛和皮肤。

1、观察细微的事物需要使用放大镜。

借助放大镜观察和只用眼睛观察,看到的现象是不同的。

但禁止用放大镜看太阳,以避免眼睛被灼伤。

1、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有西瓜、芒果、草莓、梨、XXX和猕猴桃等,而常见的蔬菜有番茄、花椰菜、洋葱、芹菜和苦瓜等。

虽然苦瓜很苦,但它却很有营养。

草莓的颜色是红色的,个头很小,而西瓜的个头很大。

1、XXX是红色的、圆圆的、硬的,吃起来是甜的。

香蕉是黄色的、弯弯的、软的,吃起来也是甜的。

新疆盛产葡萄和哈密瓜。

荔枝的颜色是红色的,葡萄的颜色有绿色和紫色的,而菠萝的表面是粗糙的。

1、我们常见的蔬菜是在菜园里种植的。

黄瓜、豆角结在藤蔓上,土豆、花生、萝卜长在地下,而莲藕则长在池塘的水里。

玉米和茄子则长在枝干上。

1、我们的书包里装着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卷笔刀等文具。

注意:文章中没有需要删除的段落。

第九课:铅笔和彩笔不同类型的笔会产生不同的笔迹。

铅笔有三种:2B、HB、H,其中2B颜色最深,H颜色最浅。

彩笔有三种: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其中水彩笔颜色最深,彩色铅笔颜色最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1、大自然中有河流、山脉、海洋、瀑布、动物、植物等。

人类属于zoo 大自然;但人;造的东西都不属于大自然。

li u g n)g k口di e
2、夜晚出现;流星、天然石;拱、;枯叶;蝶、
zh u l cn g h e she b O o f a
;猪;笼草;和火;山;爆;发等都是大自然中
q u
有;趣的自然现象。

3、花儿不是都有香味。

茶花是一种花。

第二课:我有好奇心
1、生石花是一种植物。

2、蜻蜓有六只脚。

3、雨后出太阳了会见到彩虹。

xi an g
4、鸟儿能在天空中飞;翔。

第三课:我们来观察
1、成熟的番茄是又大又红的;未成熟的番茄是绿色的。

2、眼睛、鼻子、舌头、耳朵和皮肤都是感觉器官。

3、眼睛可以观察物体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番茄看起来又大又红。

4、鼻子能闻到物体的气味;桂花和橙子闻起来很香。

ch a n g su a n
5、舌头能;尝到物体的味道;;酸奶尝起来是酸的;
t a n g
;糖果尝起来是甜的。

6、未知的物品不要随便闻或尝。

7、耳朵能听到物体的声音。

ru O n y in g ( hu a
8、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软;硬;光;滑或粗
cao ;糙;鹅卵石摸起来很硬、很光滑。

t e zh 引g
9、要了解香瓜的;特;征;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鼻子、舌头、眼睛和皮肤。

第四课:学会运用工具
w百
1、观察细;微的事物需要用放大镜。

2、借助放大镜观察和只用眼睛观察;看到的现象是不同的。

j in zh i b i mi On
3、;禁;止用放大镜看太阳;;避;免眼睛被zhu o sh ag
;灼;伤。

第五课: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1、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有西瓜、芒果、草莓、梨、杨桃、猕猴桃等;常见的蔬菜有番茄、花椰菜、洋葱、芹菜、苦瓜等。

2、苦瓜很苦但有营养。

草莓的颜色是红色的;个头很小;西瓜的个头很大。

第六课:美味的水果
1、苹果是红色的、圆圆的、硬的;吃起来是甜的。

香蕉是黄色的、弯弯的、软的;吃起来是甜的。

sh e n g
2、新疆;盛产葡萄和哈密瓜。

3、荔枝的颜色是红色的;葡萄的颜色有绿色和紫色的;菠萝的表面是粗糙的。

第七课:蔬菜长在哪里
1、我们常见的蔬菜长在菜园里
t cn a m cn
2、黄瓜、豆角结在;藤;蔓上。

土豆、花生、萝卜长在地
下。

莲;藕长在池塘的水里。

3、玉米和茄子长在枝干上。

第八课:各种各样的文具
1、我们的书包里有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卷笔刀等文具。

2、铅笔长长的、硬硬的;可以写字。

3、橡皮软软的、香香的;可以擦去铅笔字。

4、尺子是长方形的、硬硬的。

5、谜语: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尺书本帮我装;可我还得背它走。

——书包。

第九课:铅笔和彩笔
1、不同类型的笔的笔迹不同。

sh宙
2、铅笔有2B HB H三种;其中2B铅笔颜色最;深;H铅笔
qi岔
颜色最;浅。

3、彩笔有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三种;其中水彩笔的颜色最深;彩色铅笔的颜色最浅。

第十课:常见的尺子
c e li an g
1、尺子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zh i k e d U
2 、尺子都有;直边、都有;刻;度。

s U li c o
3 、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制造了;塑;料尺、皮尺、木尺、卷
尺等尺子。

它们的材料都不同。

第十一课:凉爽的秋天
1、秋风送爽;天气转凉。

2、9 月1 日开学时的季节是秋季。

h dj
3、秋天树叶黄了;开始落叶了;小朋友们的衣服加;厚了。

4、秋天很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如向日葵、柿子、苹果、高
li d n g ;粱、玉米、棉花等。

j in ch u b 百
5、秋天;蚂蚁、松鼠加;紧;储;备粮食;大雁往南
飞。

第十二课:凉爽的秋天
1、冬天天气寒冷;叶子都落光了;还会下雪。

2、冬天河水结冰;房屋上会有冰挂现象;植物上有霜冻现象;车上
li d n
还装防滑;链。

sh e
3、冬天;青蛙、乌龟、蜗牛和;蛇都会冬眠过冬;松鼠、蚂蚁活动减少;在洞里过冬;大雁南飞过冬。

第十三课:温暖的春天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zh u ji d
2、春天;气温;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多。

y d u
3、春天;种子发芽了;;幼苗开始生长;冬眠的动物开始苏
x i n g
;醒;家燕从南方飞回来了。

n a n
4、春天;树木长出了;嫩叶;很多植物都开花了;农民伯伯开
g n g
始了春;耕。

第十四课:炎热的夏天
1、夏天天气炎热。

2、夏天常见的天气有高温和暴雨。

sh cn
3、夏天;荷花开放;蝉在树枝上鸣叫;萤火虫在夜里一;闪一闪地发着光。

4、夏天常见的动物有萤火虫、蝉、蜻蜓和蚊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