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引言1.1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国开始推行学前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学前教育在实践中逐渐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
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主要表现在对幼儿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教育目标的设定上过于追求学术化和功利化,忽视了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与此社会上的竞争压力和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过度焦虑也促成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学前教育变得越来越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有必要深入研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和危害,加强对幼儿发展规律的理解,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1.2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定义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将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简单地移植到学前教育领域,使幼儿面临过多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忽略了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追求过早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度强调幼儿的认知发展,忽视了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二是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三是过度强调学习内容的量化和科学性,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幼儿教育的片面认识和误解,忽略了幼儿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对幼儿全面发展造成了阻碍和危害。
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认识,提倡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3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可谓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也逐渐成为家长们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趋势下,一些地方和机构开始出现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学前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一些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中,开始过早地引入小学课程,如语文、数学等,让幼儿提前接触和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这导致了幼儿过早面对学习压力和竞争。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进行的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阶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不断提高,学前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即在学前教育中加入大量的小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种现象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讨论。
学前教育小学化带来的危害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给幼儿带来过早的学习压力。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体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还不够成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在这个阶段被迫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小学知识,幼儿可能会产生学习厌倦、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导致幼儿过早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和自由。
3-6岁是幼儿成长中的快乐时光,他们应该在自由活动和游戏中得到快乐,并借此建立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如果学前教育变得小学化,幼儿将失去这个快乐自由的时光,而被过早地过载了学习任务和压力,从而导致他们再也无法体验到属于童年时光的快乐和幸福。
学前教育小学化也会对幼儿的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6岁是幼儿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小学化教育,将会剥夺他们正常的身心发育,甚至会对他们的生长和身体健康产生隐患。
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学前教育小学化也会对家长和教师带来不良影响。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和心态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长过分追求幼儿的学校化教育,过分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表现,将会导致他们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陷入了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从而导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逐渐疏远。
而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学前教育小学化,他们将面临更大的教学压力和责任,不得不去应对幼儿的学习问题,而忽略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对家长和教师带来不利影响。
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一、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是孩子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学前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些问题吧!现在的学前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前教育阶段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因此,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会设置各种课程,让孩子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
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吗?有些孩子可能对这些知识并不感兴趣,但却因为家长的压力而不得不学习。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很痛苦,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现在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的现象。
所谓“小学化”,就是把幼儿教育过度地向小学教育靠拢,让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小学的课程和教材。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和社会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过高。
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早日成才,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为孩子们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
这种做法真的对孩子有益吗?其实,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自由探索和玩耍的时间,而不是被束缚在书本和课程表里。
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到小学的知识,可能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现在的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学前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优质的幼儿园和学校。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却非常匮乏。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只能选择远离家乡,到城市里去上学。
这样的情况,无疑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而且,由于学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那么,学前教育小学化到底有哪些危害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学前教育小学化会让孩子们失去快乐的童年。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孩子们最应该享受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快乐。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教育方式,看似让孩子提前学到了知识,实则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
童年本应是充满游戏、探索和欢笑的时光。
然而,当幼儿被过早地灌输小学的知识和学习任务时,他们失去了自由自在玩耍的机会。
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他们能够锻炼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小学化”的教育让孩子们的日程被学习填满,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尽情玩耍,使他们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这种教育方式还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尚处于发育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
但“小学化”带来的沉重学习负担,导致孩子长时间坐在教室里,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如视力下降、肥胖等问题,还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长期处于这样的高压状态下,幼儿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影响其未来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破坏幼儿的学习兴趣。
过早地让幼儿接触小学的知识和学习模式,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和乏味。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适合通过直观、形象、有趣的方式来学习。
当学习变得机械和单调时,孩子原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被逐渐磨灭。
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后续再培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这对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阻碍。
此外,它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时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包括道德品质、社会交往、艺术审美等多个方面。
“小学化”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这会导致幼儿在品德、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滞后,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且,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增加幼儿的学习挫折感。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他们在学习小学知识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将小学教育模式和内容引入到学前教育阶段中。
尽管这一趋势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竞争力,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危害。
以下是一些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一、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孩子身心健康的培养,而小学化的教育却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过分注重成绩和学习压力。
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负面影响,使他们过早地接触学习压力和竞争。
如果一位幼儿受到过分的学习压力,他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和身体不适症状,如焦虑、失眠、头痛和肚子痛。
二、抑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性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性,这是培养孩子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往往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可能导致孩子在认知上只是被动地接收,不能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的思维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甚至无序,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
三、产生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期望学前教育小学化可能导致家长对幼儿学习的要求过高,使得家庭教育期望不合理。
家长会期望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掌握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否则孩子就会被社会淘汰。
这种不合理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使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不必要地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和焦虑。
四、影响教师的教育方式学前教育小学化可能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方式,使得教师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灌输而忽略了幼儿的身心成长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可能导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缺乏耐心和细致的关怀,否则会引起幼儿的不满和反感,并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自主性和教育期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更注重重视小学阶段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区别,正确对待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以及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来制定适合的教育方案。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学前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看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由于地区、经济等多种原因,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使得许多孩子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存在着过度竞争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家长们普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种过度的竞争环境,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过早地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以期望孩子能够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导致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失衡。
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应该主要关注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而不是过早地接触学科知识。
过早地进行学科教学,会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身心发展失衡。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过早地进行学科教学,会使他们失去了探索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的兴趣爱好受到影响。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导致孩子们的创造力受到压制。
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过早地接触学科知识。
过早地进行学科教学,会使孩子们的创造力受到压制,从而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其解决对策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其解决对策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一些地区出现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学习任务安排、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制度、以及过度的教育焦虑等方面。
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同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视和关注。
1. 过多的学习任务安排有些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追求教育的“成果”,往往过多地安排学习任务给幼儿,不顾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
幼儿还在成长期间,需要的是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自由的发展空间,过多的学习任务反而会使幼儿的学习变成负担,影响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2. 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制度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形象,对幼儿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制度。
这样的做法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压力,还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快乐和探索的乐趣,对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3. 过度的教育焦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还容易导致幼儿家长的过度焦虑。
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和发展,会不断地给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幼儿面临着家长和老师双重的学习压力,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学前教师的专业培训学前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学前教师的专业培训,让他们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针对幼儿的教学工作,避免过度灌输和刻板教学。
2. 建立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学前教育机构应遵循学前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和培养,不给幼儿过多的学习压力。
3. 积极引导家长正确教育观念学前教育机构应积极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不要过度干涉和期望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学习和成长。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学前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教育中,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这种现象的存在,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了诸多危害。
首先,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心智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还未达到能够接受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程度。
在这个阶段,他们更需要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来感知世界、发展各种能力。
例如,幼儿的手部肌肉尚未发育完全,过早地要求他们长时间握笔写字,不仅难以写出规范的字体,还可能影响手部骨骼的正常发育。
再者,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会抑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和感性的,他们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当他们被过早地要求按照固定的模式学习知识,接受标准化的答案,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比如,在美术活动中,如果老师总是强调要画得像、画得标准,孩子们就不敢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意,画出心中独特的世界。
幼儿教育“小学化”还会损害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本该快乐玩耍的年纪,却承受着过重的学习压力,很容易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一旦学习兴趣丧失,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原本学习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由于过早地进行小学化的教育,使得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孩子们可能会在还未正式进入小学时,就已经对学习感到厌倦。
此外,这种现象也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重要的是学会与同伴相处、合作和交流。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孩子们可能会因为过多的学习任务而减少了与小伙伴互动的机会,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家长们看到幼儿园里教授小学的知识,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不跟上,将来会落后于他人。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学前教育是孩子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学前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学前教育小学化。
这个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很大的危害。
让我们来看看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在现在的学前教育中,很多老师都会把孩子们当成小学生来对待,让他们学习很多小学阶段的知识。
比如说,让幼儿园的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表、写字、做数学题等等。
这些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正式的学习环境,也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和技巧。
如果一直按照小学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那么就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会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让我们来看看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让孩子们失去快乐童年。
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应该享受快乐的游戏和探索过程,而不是被迫去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
如果一直按照小学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那么就会让他们失去童年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的感觉。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让孩子们失去自由探索的机会。
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探索和发现世界,而不是被迫去学习一些没有意义的知识。
如果一直按照小学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那么就会让他们失去自由探索的机会,无法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让孩子们失去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与家长沟通交流,而不是被迫去学习一些没有意义的知识。
如果一直按照小学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那么就会让他们失去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无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应该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让老师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和特点。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学前教育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小学知识的教育。
然而,这种做法却带来了诸多危害,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首先,学前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儿童在学前阶段,其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通过游戏、活动来探索世界,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往往采用固定的课堂教学、大量的书写作业和机械的背诵,这会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压抑了他们的天性和好奇心。
例如,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认字、算数等知识,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学习任务。
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感到沮丧和自卑,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学前教育小学化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
学前儿童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长时间的静坐学习、书写作业会增加他们的身体负担。
孩子需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来锻炼肌肉、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
但小学化的教育往往剥夺了孩子户外活动的机会,使得他们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
此外,学前教育小学化还会阻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发展。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应该通过与同伴一起玩耍、合作来学会分享、互助、解决冲突等社会交往技能。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这会使得孩子缺乏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机会,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健康。
另外,学前教育小学化可能导致孩子在进入小学后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在学前阶段已经提前学习了小学的知识,孩子在刚进入小学时可能会觉得课程简单,从而不认真听讲,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随着课程难度的逐渐增加,这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而逐渐跟不上进度,学习成绩下滑。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措施导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幼儿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的趋势。
小学化幼儿教育是指在幼儿教育阶段,过度注重学术知识传授,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就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1 压力过大小学化教育会给幼儿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
幼儿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而小学化教育则将过多时间用于学习内容的灌输,给幼儿带来了学习压力的沉重负担。
1.2 忽略身心发展小学化教育往往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和多样性。
幼儿时期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过度注重学术知识传授而忽视身心发展,会影响幼儿的全面成长。
1.3 剥夺快乐童年幼儿时期是快乐的童年时光,幼儿应该享受玩耍、探索和自由的权利。
而小学化教育将幼儿过早地纳入严谨的学习规划中,剥夺了幼儿快乐童年的权益。
1.4 造成教育失衡小学化教育容易导致教育失衡。
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音乐、美术、体育、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而过度注重学术知识,会使这些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导致教育失衡。
2.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措施2.1 优化课程设置针对小学化教育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来解决。
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
可以适当增加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时间,让幼儿充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2.2 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也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
2.3 增加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幼儿的学习应该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来进行。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增加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学前教育是指针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形式。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家长开始提倡“学前教育小学化”,即将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与小学教育相类似,这种做法带来了许多危害。
本文将从幼儿发展、家庭关系和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探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了伤害。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大脑和身体正在迅速成长,需要更多的游戏和自主探索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将学前教育变得过于正规和学术化,会限制幼儿的自由发展,导致他们缺乏自主性和动手能力。
相比之下,放松的学前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和情感。
学前教育小学化也对家庭关系带来了压力。
在过去,学前教育主要以家庭教育和游戏为主,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在一些地区开始要求幼儿参加严格的学前教育课程,这使得家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孩子的学业压力。
家庭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被疏远,孩子的童年也被剥夺。
长期以来,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和社交场所,而学前教育小学化却将这种关系日渐削弱,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学前教育小学化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由于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看重,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资金被投入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项目中。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学前教育资源逐渐减少,导致了学前教育的不公平。
那些不能参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地区和家庭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局面,他们的孩子由此失去了获得良好教育的机会。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种资源的不均衡将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最终损害整个社会的发展。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做法虽然有一时之利,却给孩子、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护他们的童年权利,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并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确保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合适的教育。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学前教育是指为幼儿提供教育和护理等综合服务的机构,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然而,在追求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从幼儿的发展特点、自主性受损、身心健康等方面,探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对于学前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交等能力都在逐渐形成和巩固。
然而,过度关注学术知识和智力开发,忽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将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学前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的自主性。
学前幼儿正处于探索世界和发展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
然而,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环境中,幼儿往往被过度指导和干预,失去了自由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
这不仅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也剥夺了他们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身心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学前幼儿阶段是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建立的关键时期。
过度强调学术能力和知识的灌输,使幼儿长时间坐姿学习,缺乏充足的运动和户外活动,容易导致体质下降和抵抗力减弱,增加患病风险。
同时,学前教育小学化也给幼儿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过多的竞争和评价,容易使幼儿焦虑、自尊心受挫,导致情绪问题和行为异常。
此外,学前教育小学化还容易造成幼儿社交能力的不健康发展。
学前幼儿时期,社交交往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他们能够学习到分享、合作、沟通等社交技能。
然而,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环境中,过度强调学术成绩,使得幼儿的社交交往变得极为有限,缺乏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机会,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忽视了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还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为了确保幼儿能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回归本源,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创造力和社交能力,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学前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幼儿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向小学倾斜的现象。
在当今社会,由于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压力和社会竞争的担忧,学前教育小学化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学前教育小学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幼儿带来危害。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学前教育小学化使幼儿失去了本该享受的快乐成长阶段。
学前教育应该是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轻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培养幼儿健康、积极、愉快的情感和个性特点。
学前教育小学化却使得幼儿不再能够自由地玩耍、探索和发现,而是要紧跟着小学的步伐进行学习。
幼儿本应该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但却被迫背诵、死记硬背,这让他们失去了快乐成长的机会。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地将幼儿暴露在学习的压力下。
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应该主要以兴趣为导向的游戏和社交活动为主,而不是刻意地进行学习和竞争。
学前教育小学化让幼儿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天真与快乐,而是背负着课业压力和竞争焦虑。
这种过早的学习压力容易给幼儿带来心理问题,如焦虑、厌学、自卑等,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限制了幼儿的身体发展。
幼儿阶段是孩子身体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他们需要大量的户外运动、体育活动和自由游戏来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学前教育小学化使得幼儿的学习时间大幅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却被剥夺了。
幼儿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课和做题,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容易导致身体发育不良、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
学前教育小学化还给幼儿带来了过早社会化的冲击。
学前教育应该是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社会环境中温馨成长的过程,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逐渐适应社会。
学前教育小学化使幼儿提前接触到了小学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没有了幼儿园这个特殊的成长场所,幼儿的社会化过程被打乱,容易出现适应问题和困惑。
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它使得幼儿失去了快乐成长的环境,过早地承受了学习的压力,限制了身体发展,冲击了社会化过程。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与对策探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与对策探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愈发严重。
很多家长和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学习,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导致幼儿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1.影响身心健康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得幼儿过早地承受学习压力,导致他们心理负担加重。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等。
同时,过度的学习任务也会使孩子身体素质下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破坏兴趣幼儿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往往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枯燥的知识,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抑制创造力幼儿教育小学化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本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世界。
但小学化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使他们变得刻板、缺乏创新意识。
4.影响人际交往幼儿教育小学化导致孩子过早地进入竞争状态,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与同伴的互动。
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的性格,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1.转变观念家长和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追求学习成绩。
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成长。
2.优化课程设置幼儿园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要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避免过度学习。
3.加强师资培训幼儿园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教师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5.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杜绝小学化现象。
同时,要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 引言1.1 什么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过度重视学前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学前教育的特点逐渐向小学阶段靠拢的现象。
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使得幼儿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快乐童年。
学前教育小学化也表现为过度强调学术成绩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是对幼儿童年的剥夺,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阻碍。
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和警惕。
1.2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对学前教育理念的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变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转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教育机构和家长开始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相结合,希望通过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和技能来提升孩子的竞争力。
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媒体的吹捧,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学前教育小学化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对儿童童年的剥夺、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影响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等。
对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剥夺了儿童的童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之一就是剥夺了儿童的童年。
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下,儿童被强制性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失去了玩耍、探索、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儿童本应该是天真无邪的,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是在学前教育小学化下,他们被迫接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缺乏自主和自由,无法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
这种剥夺了儿童的童年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他们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应该受到保护和关爱,而不是被剥夺了童年的权利。
我们应该反思学前教育小学化给儿童带来的危害,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让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近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幼儿园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过早地向小学靠拢,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诸多危害。
首先,学前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时期,孩子们的身体和心智都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世界,发展各种能力。
然而,小学化的教育过早地让幼儿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长时间的静坐、集中注意力听讲和书写,会给幼儿的身体带来过重的负担。
比如,可能会影响幼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视力下降等问题。
在心智发展方面,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还不具备接受小学知识的能力,强行灌输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挫败,降低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这种现象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他们的思维不受常规的束缚,能够天马行空。
但小学化的教育往往强调标准答案和规范的表现方式,要求幼儿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学习和思考。
比如,在绘画活动中,不是让幼儿自由发挥,而是要求他们模仿范画,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幼儿的创造力。
长此以往,幼儿可能会逐渐失去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变得墨守成规。
再者,学前教育小学化会给幼儿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
本该是无忧无虑、快乐玩耍的年纪,却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
这种过早的竞争氛围会让幼儿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比如,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幼儿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害怕失败,对学习产生恐惧。
而且,过度的压力还可能影响幼儿的性格形成,使他们变得内向、孤僻,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另外,学前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化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会养成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学习习惯。
等到真正进入小学阶段,面对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
同时,学前教育小学化也会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与同伴交往、学会合作和分享的重要场所。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愈发普遍,许多家长和幼儿园急于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诸多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幼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和心智尚未发育成熟,他们更需要通过游戏、活动来探索世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
而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往往过早地让孩子长时间坐在教室里,进行枯燥的读写算练习,这无疑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了过重的负担。
比如,长时间的坐姿可能导致孩子脊柱发育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学前教育小学化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本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享受童年的快乐。
然而,当他们被强行灌输小学知识时,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而感到挫败和焦虑。
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失去原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热情。
这种心理阴影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学前教育小学化还会限制孩子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
但小学化的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比如,孩子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与小伙伴自由玩耍,从而无法锻炼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可能因为缺少艺术、音乐等活动,而无法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此外,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小学化的教育中,孩子可能只是机械地记忆和模仿,而不是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这样一来,当他们真正进入小学后,可能会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他们可能会依赖老师的指导,不懂得如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学前教育小学化也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天赋,在正常的学前教育环境中,孩子有机会去发现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刀切,要求所有孩子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进度学习,这无疑压抑了孩子的个性。
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资料之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资料之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1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定义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使幼儿过早地进入小学的学习模式,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尤为严重,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
1.2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1)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过早地进入小学学习模式,会使幼儿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长时间的学习会导致幼儿缺乏锻炼,影响身体发育,容易出现近视、肥胖等问题。
(2)破坏幼儿游戏兴趣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小学化的教学方式过于严肃,使得幼儿失去了对游戏的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3)影响亲子关系过分强调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会使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2.1 社会竞争压力大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将孩子送入学前教育机构,希望通过提前学习来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这种心态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2.2 教育观念滞后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学知识、学技能,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难以根除。
2.3 教育政策导向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减轻幼儿课业负担,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育资源紧张等原因,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仍然存在小学化现象。
三、预防和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3.1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要加强家庭教育引导,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过分追求学术成绩。
3.2 提高教师素质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体力量,提高教师素质对于预防和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具有关键作用。
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开展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
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普遍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这一现象主要指的是幼儿教育过早地受到学业压力和竞争的影响,使得幼儿失去了快乐学习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许多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过分强调幼儿学习的成绩和能力,导致幼儿教育变得功利化和功课化。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逐渐趋向于小学化,让幼儿在幼儿阶段就背负起了沉重的学习负担。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存在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包括幼儿失去了快乐学习的机会、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等问题。
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促进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成为当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深入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带来的危害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实现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
2. 正文2.1 危害一:幼儿失去了快乐学习的机会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下,幼儿失去了快乐学习的机会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他们应当通过游戏、探索、互动等多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当幼儿教育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时,幼儿的学习过程就会变得压抑和枯燥。
幼儿失去了快乐学习的机会,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可能会出现学习厌倦、学习抵触的情绪,甚至导致学习焦虑和学习逆反。
他们对学习和知识的兴趣逐渐消失,学习动力也会逐渐减弱。
幼儿失去了快乐学习的机会,也会影响他们的综合发展。
快乐学习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自信、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带来的问题,首先要重视幼儿的快乐学习。
教育者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创造多样化、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享受学习的乐趣。
2.2 危害二:增加了幼儿学习负担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让他们过早承受学习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摘要幼儿园就应该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快乐花园。
然而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及国内某些所谓专家提出的“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口号影响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对我们的孩子危害极大,也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更应在幼儿园的办园许可、师资选用、定级定价、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管理的力度,随访性督导成为日常职能,使幼儿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偏离、危害、摧残什么是幼儿园?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创建的,原先他把自己办的育儿机构取名为“婴儿职业所”,但总觉得不妥。
后来有一天,他和助手们在树林中散步,看见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而顿生灵感,决定取名为“幼儿园”。
他觉得幼儿的活动场所应该像花园一样自然、清新、美丽,幼儿就像茁壮成长的花草树木,幼儿教师就像富有爱心而辛勤的园丁。
因为“幼儿园”的称谓贴切、顺口,富有诗情画意,蕴涵了幼儿园的精神实质,这三个字便超越国界,在世界上广为沿用。
按照“幼儿园”的来历来理解,幼儿园就应该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快乐花园。
然而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及国内某些所谓专家提出的“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口号影响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演示。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1、有些幼儿园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
相当多幼儿园,像小学一样排座位,上40分钟的大课,要求孩子学会百以内加减法、会认上千个汉字、熟练掌握拼音……2、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幼儿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家长出退位减法题,父母以自己家小孩能背出多少首古诗为荣。
3、默写汉字,学混合运算,幼儿园里藏着“小学校”,在一家幼儿园内,中班教室的黑板上写有大量的数学运算题,旁边还张贴着非常醒目的汉语拼音表。
小朋友书包里掏出小学一年级课本和几本作业本,里面有默写拼音字母、独体汉字和数学混合运算题,且每本作业上都有老师的批语。
家长骄傲告诉我们,他们家孩子已学到多位数混合运算了,已经能完全应付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后果及危害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这句话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而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完全偏离了正确的办园初衷,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摧残孩子的童年。
(一)、使孩子过早产生厌学情绪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句话说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教师与家长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二)、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三)、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去了孩子欢乐幸福的童年儿童教育专家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小就学算术和语文。
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
”孩子的童年应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游戏中弥漫着他们的成长足迹。
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天性。
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
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四)、遏制了智力的全面发展,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
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
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五)、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
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获奖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幼儿时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玩乐的过程中,孩子学习了粗浅的天文地理、人文景观、飞鸟鱼虫等常识,建立了粗浅的数概念,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教孩子尊重他人、尊重长辈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行为,通过各种智力游戏、智力图片开发孩子智力,在游戏玩乐中,书不知不觉的成了孩子的伙伴,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形成了。
与其相反,学前教育“小学化”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因长时间的“灌输”学习,智力没有到全面开发反而受到抑制,头脑僵化,反应不灵活,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只是简单的要求孩子学会写字、学会算术,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全部要义,使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全面开发;反而抑制了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使孩子受害终生,“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就是一种残缺的教育。
(六)、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
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七)、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在孩子不同的阶段应该给予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容,这叫教育的适宜性。
每一阶段的内容前后衔接,一起构成了大教育体系。
如果提前让孩子接受以后的内容,就会打破这个系统,产生不良的后果。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
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
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
到了小学就等于留了一级,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
(八)、刺激教育经济腐败五花八门的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向幼儿倾销,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提高班、神通班……赚孩子的钱。
家长们盲目教育消费,不但害了孩子,使孩子未老先衰,也给家庭带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综述总合上述,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危害极大,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更应在幼儿园的办园许可、师资选用、定级定价、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管理的力度,随访性督导成为日常职能,使幼儿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