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忘却的战列舰]德国“兴登堡”级

合集下载

兴登堡飞艇(LZ129Hindenburg)

兴登堡飞艇(LZ129Hindenburg)

兴登堡飞艇(LZ129Hindenburg)兴登堡号飞艇(LZ 129 Hindenburg),航空器注册编号为D-LZ 129,是一艘德国的大型载客硬式飞艇和兴登堡级飞艇的主导舰船。

该系列是世界上最长的飞行器,并且是体积最大的飞艇型号。

它由齐柏林公司(Luftschiffbau Zeppelin Gmbh)在腓特烈港的博登湖设计并建造。

建成后,它由德意志齐柏林飞艇运输(Deutsche ZeppelinReederei )于1936年3月投入运营。

它在第二个飞行季中的第一次跨大西洋飞行于1937年5月6日在新泽西州曼彻斯特镇莱克湖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尝试降落时烧毁。

很难相信,这个冗长的餐桌曾经为乘客搭载飞艇。

但是81年前,在灾难性的崩溃之前,这个宽广的804英尺长的兴登堡是富裕的跨大西洋旅游者的豪华高峰。

更像是一艘飞行的游轮,远远超过了现代飞机,德国兴登堡- 在1936年推出时,被纳粹宣传者吹捧为国力的象征- 拥有72个睡眠泊位,40名飞行人员,以及作为十位管家和厨师。

乘客在47英尺长的餐厅内享用美味的中餐,餐桌上还配有其他豪华设施,包括鸡尾酒吧和吸烟休息室。

虽然这可能似乎像空中旅行的未来一样,但是当1937年5月6日,当这艘巨大的船只下降到新泽西州湖赫斯特地区时,它的尾巴爆炸了,这个梦想真的崩溃了,造成36人死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62名乘客幸存下来。

这些令人着迷的图像捕捉了兴登堡的宽敞内部空间,并将其视为一个雄心勃勃的概念,最终注定要失败。

这个冗长的餐桌曾经在八点八呎长的兴登堡飞艇上乘坐乘客,这是德国在1936年首次飞行时的自豪感其广阔的乘客宿舍拥有观察窗,开放新鲜空气和拍照。

它还设有72个睡眠泊位,40名飞行干事的船员,以及十名管家和厨师1937年在纽约拍摄的十字星印度的欣登堡,当时被纳粹宣传者吹捧为国力的象征餐厅桌子每天邀请乘客三餐,白色亚麻布,鲜花,纯银,瓷器为中国服务。

其他豪华设施包括一个鸡尾酒吧和吸烟休息室这张照片是在1937年5月6日拍摄的,这艘照片几乎是二分之一,这艘巨型飞艇的尾巴爆炸,当时船只下降到新泽西州湖赫斯特湖,造成36人死亡飞艇的氢气帮助火势迅速蔓延,几乎不到一分钟就消耗了工艺,恐怖的旁观者目睹了地面的灾难。

困兽犹斗,生不逢时——德国战列舰发展史

困兽犹斗,生不逢时——德国战列舰发展史

困兽犹斗,生不逢时——德国战列舰发展史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邦联条约,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邦联”。

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39各邦国成立德意志邦联。

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此后普鲁士越发成为德意志统一的主导力量。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收回北方被丹麦占领的土地;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普鲁士又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德国南部多个邦脱离法国统治,1871年普法战争后,南德地区与联邦合并,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德意志帝国成立。

在历史上的德意志诸邦国只有普鲁士断断续续的维持着一支海军,在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基于种种原因开始组建自己的海军,但基本都是武装商船,到1848年为止,普鲁士海军只有唯一的一艘军舰亚马逊号。

亚马逊号为了在战时保卫其北部和波罗的海海岸,德国先前建造一系列小型铁甲舰,其中包括岸防舰和装甲巡防舰。

而随着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德意志帝国海军开始适合大国的海军扩张计划。

海军立即推动建造4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之后不久又建造5艘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

在1889到1902年期间,德意志帝国海军共建造了20艘战列舰。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干舷具有明显的相内倾斜的特征,这是设计参考了法国海军战列舰的样式的结果。

装甲采用了克虏伯公司生产的新型装甲,防御能力显著提高。

与其他海军强国普遍采用12英寸级别口径的火炮相比,德国采用280毫米口径火炮的口径要小一些。

这源自于当时德国海军预想的交战环境,早年横跨北海与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限制了德国战舰的排水量;而且北海气候视野长年不佳,波罗的海范围狭小,在这种水域的交战距离比较近,火炮射速相对口径与射程的重要性要高得多。

服役时间:1893-1919舰长:115.7米舰宽:19.5米排水量:10012吨航速:16节续航:4500海里/10节武器:3座280毫米口径双联装主炮(舰体前后部首尾主炮为40倍口径,舰体中部主炮为35倍口径),6门105毫米口径单装炮,8门88毫米单装炮;12座37毫米机关炮;6具450毫米水上鱼雷发射管装甲:水线处400毫米;甲板60毫米;主炮炮塔50毫米(前侧120毫米);司令塔300毫米服役:大选帝侯号、勃兰登堡号、威森堡号、伍尔斯号。

反潜利器——德国“勃兰登堡”级护卫舰

反潜利器——德国“勃兰登堡”级护卫舰

反潜利器——德国“勃兰登堡”级护卫舰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主要用于反潜作战,同时可担任防空、舰船集团战术指挥和水面作战等多项任务。

它于1989年6月开始服役,动力装置采用柴燃交替动力方式,由2台LM2500型燃气轮机和2台MTU20V956TB92型柴油机组成。

装备情况
德国车方曾为德国海军订购了4艘这种战舰,价格不菲,总值超过3.6亿美元。

第一艘改进型战舰,也就是“勃兰登堡”号(F215)由汉堡勃姆沃斯船厂建造,19944年10月服役;第二艘“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舰(F216)由基尔霍德威克船厂建造,1995年11月服役;第三艘同类型护卫舰“拜仁”号(F217)1996年5月投入现役;第四艘“梅克伦堡”号同年11月进入德国海军。

模块化设计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的武器和电子设备采用了标准尺寸和接口的功能模块,同型的功能模块可以互换。

由于该舰的设计建造与功能模块的设计、制造可同步进行,且模块在舰上安装十分方便,所以舰的设计、建造周期短;再加上模块和接口的标准化,武器、电子设备具有很好的灵活互换性,所以该舰的设计、建造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武器装备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上的 SATIR 战斗系统以美制UYK43/44计算机为核心,同时舰上还装备有:2座双联装MM38“飞鱼”舰对舰导弹发射器、MK41垂直发射系统、16枚 NATO 中距“海麻雀”舰空导弹、2座MK49型“拉姆”点防御导弹发射装置、21枚“拉姆”近程舰空导弹、76毫米MK -75主炮,可使用新型穿甲弹的MLG27轻型舰炮系统,等等。

被遗忘的纳粹战舰,海上巨鲨—“施佩伯爵号”

被遗忘的纳粹战舰,海上巨鲨—“施佩伯爵号”

被遗忘的纳粹战舰,海上巨鲨—“施佩伯爵号”引子:它是德国唯一一艘战斗在南半球的水面舰艇。

它的存在让整个英国感到不安。

它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艘沉没的德国战舰。

我们必将牢记那不朽的辉煌。

它的名字叫做“施佩伯爵号”。

时间回到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波兰灭亡。

英法两国虽然对德宣战,但在1939年英法与德国在陆地上未曾进行过一次像样的战斗。

然而,海上的交锋却开始了...在二战爆发之际,与德国那强大的陆空军相比,德国的海军弱小的可怜,因为在一战后,德国海军被战胜国瓜分,海军名存实亡。

德国在纳粹党上台后,开始重整军备,但海军的重建却艰难无比。

海军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条约的限制和出于德国军事上的需要,必须先扩充陆空军,再加上缺少技术熟练的工人。

所以直到大战爆发,德国的海军也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希特勒计划在1944年前完成海军的重建,到那个时候,德国的海军就强大到可以和英国皇家海军决战了。

海军元帅雷德尔也认为战争将在1944年爆发。

可是雷德尔元帅怎么也没有料到,战争会在1939年以这样的形势开场。

当他望着港口内那几艘稀稀疏疏的舰艇,感到一阵阵悲哀。

德国的海军实在太弱了。

如果加上摇摆不定,两边观望的意大利海军,轴心国与同盟国吨位的对比竟然高达1:9。

但是,战争既然爆发了,有些事情还是要勇敢面对的,德国海军再弱,也得陪英国打下去。

但是,雷德尔元帅不打算和英国拼命,而是和英国打海上游击战,袭击英国的海上运输线。

雷德尔还为这种战术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巡洋战”。

最初参加巡洋战的德国战舰,只有两艘袖珍战列舰,即“施佩伯爵号”,与“德意志号”。

按计划,“德意志号”驶向冰岛附近,隐藏起来。

而“施佩伯爵号”则悄悄地驶向了宽广无垠的南大西洋。

“施佩伯爵号”像幽灵一样一直隐藏在南极圈附近的海面上。

直到九月下旬,“施佩伯爵号”的舰长伦道夫少将才决定指挥“施佩伯爵号”驶向巴西附近的海域,开始捕猎行动。

9月30日这天,“施佩伯爵号”取得了第一个战果,击沉了一艘5000吨的英国商船“克莱门特号”。

飞艇坠落:“兴登堡”之殇

飞艇坠落:“兴登堡”之殇

飞艇坠落:“兴登堡”之殇说到飞艇,人们都会想到齐柏林飞艇,其中最著名的非“兴登堡”号莫属。

可它的出名却源于那场与“泰坦尼克”号事故齐名的空难。

1937年5月6日,用了60个小时飞跃大西洋的“兴登堡”号飞艇,到达美国新泽西州的美国海军航空站,在降落的过程中发生燃爆。

这艘世界上最大的飞艇在一分钟内便被冲天大火完全吞噬,艇上有35人丧生,地面1人丧生。

芝加哥电台记者莫里森用颤抖的声音报道了现场实况。

有22架摄像机捕捉到了“兴登堡”坠毁惊心动魄的瞬间。

这是航空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一天。

本期节目为您讲述——《飞艇坠落:“兴登堡”号之殇》。

“可以载人的气球船”齐柏林系列飞艇的创始人齐柏林伯爵,全名叫费迪南德·阿道夫·阿格斯特·海因里希·冯·齐柏林,1838年7月9日出生在德国南部的一个普鲁士贵族家庭。

他23岁的时候到大西洋彼岸参加了美国内战,成为北方军胡克将军手下的一名炮兵观测员。

齐柏林乘坐观测气球升空,认识到气球具有成为运输工具的巨大潜力。

1891年,齐柏林辞去军队职务,集中精力研究他的“可以载人的气球船”。

1898年,齐柏林邀请了特奥多尔·科贝尔博士和路德维希·杜尔来帮助他设计第一艘齐柏林飞艇的细节部分。

1900年7月2日,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飞艇——LZ1开始了它的首航。

1906年初,一位名叫雨果·埃克纳的年轻记者成了齐柏林的临时公共关系顾问。

1908年,齐伯林创办了齐伯林飞艇公司,制造民用和军用飞艇。

1909年11月16日,埃克纳说服当时的制铝业巨头科尔斯曼家族支持齐伯林创办了世界上首家商业性民用航空运输公司——德国航空运输有限公司,经营德国国内航线和汉堡至美国的航线,开创了商业性民用航空运输的先河。

从1910年德国航空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利用齐柏林飞艇开始商业航空运输,到1913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为止,该公司在德国各城市间运送旅客达33722人次,完全无事故。

怒海争锋:纳粹德国海军简史

怒海争锋:纳粹德国海军简史

1 9
后的大西洋海战 【 ,主要的战斗模式 已变 f I
成 卡 尔 ・ 尼 茨 海 军 上将 ( m . Ka l 邓 Ad r Don t) 潜艇 和 盟 军 的 反 潜 部 队 之 间的 ei 的 z 角逐 。由于 潜 艇 战 占据 l二战 大 西 洋 海 战 『
巾的主导 地位 , 以战 史学 家们把大 部分 所
支 远 洋 舰 队 的 同时 ,它 也 获 得 了 一次 难 得
的机会 。当老式的舰船和落后的理论都埋 葬 于万倾 碧波之 下后 , 国能够 重新 构建 德

支全新的 、甚至是革命性的舰队 。 雷德尔全部的服役生涯几乎都在水面
维普资讯
J UNE● W ORL OU OOK 7 D TL 7
是他主要 的服役经 历都是一 名参 谋军官 。

由 F 力 有 限 而 且 邻 国 可能 存有 敌 意 ,雷 实
舰 。这 种 战 舰 是 小 型 化 了 的 战 列舰 ,有 时 候 也 被 划分 为 战 列 巡 洋 舰 。
战后他的第 一份 上作也是研究公海舰 队 德尔将海军的 目标 聚焦_两 个潜在对 手一 _ r

在北海进行海岸防御同时 在大西洋打击 决定性的海战 中打败法国或敌对的波 罗的 海 舰队 。 在波 罗的海还需 要考 虑的 一个新 雷 德 尔 对 海 军 军 事 需 求 所 做 的设 想 。他 认 法 国的海上交通线。在 2 世纪2 年代 , 0 0 这 的因素就是苏联 。 0 2 世纪 2 年代 , 0 苏联 和 为 ・ 战前德国海军挑战英国海洋霸权是一 两 个任务并非毫无根据。 由于 “ 凡尔赛和 德 国相处融洽 。苏联给 德国军方提 供训练 次 政 治 上 和 战 略 上 的 巨 大 失 误 。他发 誓 永 约 ”对陆地边界的重新划分 ,对德国的威 场 地 用 于 测 试 新 型 武 器 ,而 作 为 【报 德 国 口 J 远不再犯这种错 误。 胁 主要是来 自陆地边界 。雷德尔在那十年 则为其军事发展提供技术援助 。但是希特 12 年 ,当雷德尔接管魏玛共和国海 里 的苦 心 经营 主 宰 了他 同后 的 思想 和 行 为 。 98

兴登堡

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目录[隐藏]军事生涯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崛起魏玛共和国总统总统内阁的开始从帕彭到希特勒任命希特勒和政治生涯的结束逝世和遗产保罗·冯·兴登堡生平保罗·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 burg,1847年10月2日出生于波兹南,今波兰,1934年8月2日逝世于东普鲁士)是一位德国陆军元帅和政治家。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是第二任总统。

军事生涯的开始兴登堡出生于一个普鲁士军官家庭,因此他也从军开始军队生涯。

从1859年到1866年他进入军事学校,1866年他以中尉的军衔参加普奥战争。

在1870年到187 1年的普法战争中他也以军官身份参加。

1903年他晋升为上将,1911年他64岁退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崛起三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重新入役,被任命为东方战线第八军的司令官。

1914年终於击败俄罗斯军队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他被晋升为元帅。

他的这次胜利后来成为他的名声和传说的基础;但与他共事的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真正运筹帷幄的是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

1916年8月27日他继冯·法尔根汉为陆军最高指挥官。

1918年他试图为了营救德皇劝威廉二世逃离德国。

他与新政府合作试图平息德国内部的动乱。

1919年7月凡尔赛和约签署后兴登堡辞职。

在国际联盟的调查委员会前他散布所谓的“匕首传说”(刀刺在背传说),称德国陆军在战场上未被战胜,陆军是在停火后被德国革命“从背后暗算”的。

魏玛共和国总统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右翼政党要求兴登堡参加竞选总统。

面对政治的腐败,人民的贫困,兴登堡对国家的责任感使他参选。

1925年4月兴登堡被选为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后任,5月12日他宣誓就职。

虽然他本人是一个保皇党人,对魏玛共和国持怀疑态度,他依然按宪法执行他的责任。

纳粹德国海军水面主力舰艇小样演示文稿1

纳粹德国海军水面主力舰艇小样演示文稿1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
• 很多军事爱好者都很熟悉第二次 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海军著名军舰 “欧根亲王”号,由于她与“俾斯 麦”号一起击沉英国“胡德”号战 列巡洋舰,并击伤“威尔士亲王” 号战列舰。使“欧根亲王”号一时 间成为名舰。“欧根亲王”号是希 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第3 艘。该级共建造5艘,但实际上 只完成3艘。
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
• 除了少数几个亮点之外,一战中德国海 军总的来说没有太多显眼的表现,施佩 在科罗内尔海战中的表现使他得以引人 注目。还有一点使他得以留名历史,那 就是海军指挥官应同旗舰偕沉这一看法 正是从施佩的战死开始成为一个传统。 • 1914年11月1日,在智利沿海发生的科 罗内尔海战中,施佩成功地击败了英国 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 克拉多克爵士指 挥下的一支英国海军分舰队。在一个小 时内就击沉了其"好望角"号和"蒙默思" 号两艘装甲巡洋舰,同时,施佩的舰队 只被无足轻重地命中6发,只有2个人受 伤。此次海战被认为是海战史上的一个 经典战例。这令英国皇家海军非常难堪, • 1934年,希特勒政府将一艘袖珍战列舰 命名为施佩伯爵号以示纪念。
血腥的见证 -胡德号
•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英文: HMS Hood ,舷号:51),是英 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 是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第4艘以 “胡德”命名的军舰,属于海 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胡德号 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 在其服役生涯中多次作为展示 英国国威的礼仪舰巡游世界各 国而受人瞩目,也被海军专家 们誉为最优美的战舰。
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在14,870码的距离上被俾斯麦号的380毫米 主炮炮弹直接命中甲板装甲并且遭到贯穿,引起舰艉鱼雷弹药库起 火进而引发“Y”主炮的弹药库爆炸,舰体断裂迅速沉没。包括舰 队指挥官兰斯洛特·霍兰海军中将,全舰1,418名官兵阵亡,仅有3 人获救。

一战中德国建造的3类14级战列舰

一战中德国建造的3类14级战列舰

一战中德国建造的3类14级战列舰一战前,德国共建造5种级别的前无畏级战列舰,5种无畏级战列舰和4类战列巡洋舰。

图为德国勃兰登堡级前无畏舰,勃兰登堡级战列舰配备的炮塔比较特别,保留了露炮塔的基本样式。

德国恺撒·腓特烈三世级前无畏舰:这是一种全装速射炮的战舰,和以往的德国战舰不同,该舰将主炮减少到4门,而且口径锐减至240mm,不过240mm舰炮是当时能够制造出的最大口径速射炮德国维切尔斯巴赫级前无畏舰:是恺撒腓特烈三世级的扩大改进版本,舰型由艏楼型改为甲板型。

由于维克斯渗碳钢装甲的发明,使得舰用装甲的硬度和刚度都大大提高,世界各国主要战列舰的装甲厚度都下降了,维切尔斯巴赫级的装甲百度也进一步减少。

该级舰仍使用与其前辈相同的240mm速射炮。

(凤凰军事)德国布伦瑞克级前无畏舰:该级舰可以看做是维切尔斯巴赫级的放大改良版,沿袭了平甲板设计,干舷高度增加,前后主炮的炮塔座圈均高出水线7米,在恶劣的海况下也能正常发挥火力。

主炮采用了新式的280mmL/40炮,射速与240mm炮相差无几,但是威力大为增强。

德国德意志级前无畏舰:该级舰作为火力支援分队参加了日德兰海战。

突破英国皇家海军最后一道防线——第十二驱逐舰分队的战斗中,该级的“波默恩”(Pommern)号被鱼雷击中,弹药库爆炸,在剧烈的爆炸过后,“波默恩”号最终带着844名官兵沉入大海。

“西里西亚号”和“赫尔斯坦因-石勒苏益格”号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拿骚级无畏舰:该级舰是德国海军的第一级无畏舰,于1907年开工建造。

按前后和两舷侧的六角形配置6座主炮炮塔,装备12门280毫米主炮,主炮口径小于无畏号,射速较快。

这种六边形的炮塔布置使得在每侧船舷方向只能保证8门主炮同时射击。

一战后拿骚级无畏舰分别赔偿给英国和日本。

德国赫尔戈兰级无畏舰:1908年为应付与英国的造舰竞赛,德国海军觉得拿骚级战列舰装载的280毫米口径主炮威力不足,决定建造赫尔戈兰级并安装305毫米50倍口径的主炮,威力优于英国海军同类火炮。

兴登堡号空难的发生经过介绍

兴登堡号空难的发生经过介绍

兴登堡号空难的发生经过介绍兴登堡号空难是指兴登堡号飞艇在一场灾难性事故中被大火焚毁的事件,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兴登堡号空难的发生经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兴登堡号空难的发生经过兴登堡号飞艇在1937年被烧毁,而这桩事件的发生导致了36人死亡,其中一人还是在地面上的,并不是飞艇中的乘客。

那么兴登堡号空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兴登堡号空难经过是怎样的呢?兴登堡号最后一次运营的时候,目的地是在美国的雷克霍斯特航空站。

在达到之前,兴登堡号已经延迟了12个小时。

因为它在大西洋上空逆风飞行,遇到了大雨,阻碍了兴登堡号的前行。

在傍晚时分,它终于到达目的地。

此时是它降落的最好时间,但是此时的美国这个地方也有大暴雨,所以它迫于天气条件,只能在空中盘旋1个小时。

在晚上7点20分时,天气状况变好,兴登堡号开始准备降落。

由于这个飞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飞艇,更是当时最大的飞行器,所以在地面上有很多人在拍摄它下降的壮观。

众人没有料到的是,这艘飞艇突然在300英尺的地方着火。

它的尾巴更是发生了两次爆炸。

在10秒的时间内,飞艇的主体都陷入了大火之中,34秒之后,整艘飞艇都变成了火球。

经过海军人员和乘务人员的帮忙之下,在97人中有61人被成功救出,还有一人为了救人而牺牲了自己。

当时在地面采访的22架摄像机完整地拍摄下了兴登堡号空难经过。

在这个事件之后,人们对于德国的印象极差,而制造兴登堡号飞艇的齐柏林公司终于倒闭。

兴登堡号空难的发生地兴登堡号是德国生产出来的飞艇,被称为是当时最先进的飞行器。

在1937年,兴登堡号飞艇于空中着火,最后化为灰烬,举世震惊。

那么兴登堡号空难发生在哪里呢?也是在德国吗?兴登堡号飞艇的本身条件是很好的,研制者在这艘飞艇上花费的心思很多,因此这座飞艇在1936年3月出产的时候号称是当时德国最先进的飞艇。

可是在次年的5月,也就是在兴登堡号运营了14个月的时候,这艘飞艇就出事故了。

那么兴登堡号到底是怎么出事的呢?兴登堡号空难发生在哪里呢?在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往美国的雷克霍斯特海军航空站。

兴登堡号

兴登堡号
兴登堡号的内部装潢是由Fritz August Breuhaus设计的,他同时还设计过普尔曼车厢,远洋客轮以及德国 海军的战舰。位于上层的甲板A包括给乘客居住的小房间,两侧则是面积巨大的公用舱室:包括一个位于左舷的餐 厅,一个休息室以及一个位于右舷的写作室。墙上的画作描绘了齐柏林伯爵的南非旅行。而休息室的墙上则印有 一幅世界地图。在两个甲板的两侧分布有长方形的倾斜窗户。设计师预计乘客们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公共区域而 不是他们狭窄的房间内。
直到事故发生为止,“兴登堡”号飞艇已十次安全地往返大西洋两岸之间,共载客一千零二人次。
空难
在于3月末完成了1937年飞行季的第一次南美飞行之后,兴登堡号于5月3日晚离开法兰克福飞往莱克湖,这 是该飞行季中的第一次往返欧洲与北美的飞行。尽管强烈的逆风延缓了飞行速度,但是从其他的方面看来,飞行 一如往常,飞艇于3日后准备在莱克湖降落。
齐柏林公司董事长的这一次关于飞艇名称的宣告却惹怒了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他马上于隔天召见了 埃克纳,并于会议中坦率地提出将这艘飞艇重新命名为“阿道夫·希特勒”。当埃克纳表明他无意这么做时,戈 培尔下令在德国境内,这艘飞艇只能被称为"LZ 129"。同时,他还警告埃克纳他会让这位全球知名的飞艇大亨在 德国媒体上变得“默默无闻”(non-person)。尽管红色高1.8米的兴登堡(Hindenburg)名称字母于3周后被 印于船体上,但人们并没有为这艘飞艇举行正式的命名仪式。
兴登堡号
交通工具
01 飞艇简介
03 起火坠毁
目录
02 飞行历史 04 空难
05 事故说法
07 时代结束
目录
06 事故调查 08 大众文化
兴登堡号是德意志帝国的骄傲,然而,她的坠毁却让商业飞艇时代到此结束。

“兴登堡”号巨型飞艇遇难

“兴登堡”号巨型飞艇遇难

“兴登堡”号巨型飞艇遇难1937年5月初,兴登堡号巨型飞艇满载着乘客,横过大西洋,飞到了美国新泽西州赫斯特湖航空港的上空。

地面上站满了人群,飞艇徐徐下降,准备着陆。

突然,几秒钟内,火蔓延到全艇。

飞艇一下子就变成一团火球,坠落到地上,艇上36名乘员全部丧生。

为什么会起火呢?原来当时飞艇的气囊里填充的是氢气。

氢气的比重比空气轻,所以飞艇能浮在空中。

但是,氢气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碰到火星就容易引起急剧燃烧而爆炸。

飞艇是一种古老的轻飞行器,它的老祖宗就是气球。

早在200年前,有人就主张在气球上装上桨,让它能像船一样在空中划行。

19世纪,发明了发动机,并且装到了气球上。

于是,一种带有动力和操纵装置的新型飞行器气艇产生了。

1894年,我国也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飞艇。

在这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飞艇简直成了空中最热门的飞行器。

各种各样的飞艇在空中大显身手。

其中德国飞行家齐柏林设计的飞艇最出名。

齐柏林飞艇经过多次改进,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商业交通工具。

1936年,齐柏林又制造了一艘当时最豪华的兴登堡号飞艇。

飞艇长200多米,上面有舱房、餐厅、客厅等,可以载客72人。

可是,飞行不到一年,就被一把火烧毁了。

这以后,飞艇就逐渐被飞机取代,而在空中消失了。

70年代以来,人们又怀念起飞艇来了,各国又纷纷争着制造飞艇。

这是因为飞艇有许多飞机所没有的优点。

它耗油少,对空气污染小,而且没有噪声。

它载重量大,飞行平衡,可以用它吊运大型货物或者作电视转播等。

并且用不可燃的氦气代替易失火的氢气。

因此,它将是一种大有希望的飞行器,古老的飞艇将焕发青春。

保罗·冯·兴登堡——德国总统

保罗·冯·兴登堡——德国总统

保罗·冯·兴登堡——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介绍中文名称:保罗·冯·兴登堡外文名称: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别名:兴登堡国籍: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国民族:德意志人出生地:德国-波兹南(今属波兰)出生日期:1847年10月2日逝世日期:1934年8月2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总统毕业院校:柏林军事学院主要成就:坦能堡战役的胜利者,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者,五位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一,德意志国总统代表作品:《兴登堡回忆录》军衔: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德国陆军元帅,政治家,军事家。

出生于德国波兹南(今波兰)军官家庭,曾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1903年晋升上将。

一战爆发后,在东线坦能堡会战中击败俄国军队后晋升为陆军元帅。

1925年起担任德国总统。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在于一战中和鲁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组合。

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陈旧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察力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

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的举动,也成为日后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

1934年8月2日在任内逝世于东普鲁士。

1925年4月,在右翼政党支持下,兴登堡被选为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后任,当选为魏玛共和国总统。

5月12日他宣誓就职。

1932年,再次当选总统。

支持保皇组织、法西斯组织和军国主义。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委托希特勒组阁。

1934年8月,死于诺伊代克。

【每天老照片】-1万-3472-曾经的德国飞艇兴登堡号LZ-129豪华内部设施照

【每天老照片】-1万-3472-曾经的德国飞艇兴登堡号LZ-129豪华内部设施照

【每天老照片】-1万-3472-曾经的德国飞艇兴登堡号LZ-129豪华内部设施照曾经的德国飞艇兴登堡号LZ-129豪华内部设施照片装有四台戴姆勒-奔驰公司的DB-602柴油发动机,最高时速135公里。

主要的乘客住舱和活动空间都布置在飞艇艇身内部,包括上层的A甲板和下层的B甲板两部分。

A甲板的面积是28×14.2米,包括餐厅、阅览室、沙龙和25间卧舱;B甲板包括一间附厕所的淋浴室、两间卫生间、旅客吸烟室。

“兴登堡”号的卧舱尺寸是1.99×1.68米,里面有双层卧铺,一个带有冷热水龙头的塑料洗脸池,一张折叠式写字桌,一张帆布折叠凳,以及一个呼叫侍者的按铃。

卧铺的对面有一个小衣橱,可以挂两套西服。

发动机冷却循环用水给卧舱提供了暖气以及盥洗用的热水。

卧舱墙壁材料是两层涂料棉布,中间为泡沫材料。

卧舱的滑动门也由同样的材料做成,重量只有3公斤。

“兴登堡”号的餐厅布置在左舷,休息室布置在右舷是两处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乘客平时就在这里逗留,晚上才回卧舱睡觉。

休息室的一角摆有一台小型铝合金钢琴,它是由法兰克福的尤利乌斯·布吕特纳钢琴公司(Julius Bluethner Pianofortefabrik)为“兴登堡”号专门制作的,重量只有180公斤,外面蒙着黄色猪皮。

这台“空中钢琴”成为“兴登堡”号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乘客可以随意弹奏这台钢琴,莱曼艇长有时也应邀弹奏钢琴为旅客们助兴。

在1937年初对“兴登堡”号的改装中,这台钢琴被移到法兰克福的布吕特纳钢琴厂仓库里,1943年盟军空袭法兰克福时被炸毁。

在休息室下面一层的B甲板,有男女淋浴室,一间酒吧和一间吸烟室。

吸烟室长4.6米,宽3.8米,墙面包裹着淡黄色的猪皮。

吸烟室内部的气压略微高于其他舱室,以防气囊中泄露的氢气渗透进去。

“兴登堡”号的浮升气体是易燃易爆的氢气,所以旅客不准携带火柴或打火机登艇,吸烟室内设有电子点烟器。

当乘客离开吸烟室时,酒吧内的侍者还会检查,以防乘客手里拿着点燃的烟斗或雪茄。

“兴登堡”号飞艇灾难之谜

“兴登堡”号飞艇灾难之谜

这 艘“ 空 中 邮 轮” 熊 熊 燃
司也由此成为德国在大萧条年代 和轻快的语调播报,但突然着火 烧的景象让公众对飞艇的印象发
为数不多的骄傲。以时任德国总 的飞艇顷刻间坠毁,他的声音由 生逆转,乘飞艇出行被人们敬而
统兴登堡命名的“兴登堡”号于 兴奋转为惊恐,最后归于痛苦的 远之。商用飞艇短暂的黄金年代
对习惯了和平的美国人来说,是 眼的功夫里化为灰烬,事故共造 号的舆论风暴。
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象征。然而, 成 22 名乘务人员、13 名乘客和
科技屈从政治埋下隐患
这艘飞艇及其承载的一切幻想在 1 名地面工作人员遇难,62 人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37 年 5 月 6 日的美国新泽西顷 迹般地生还。美联社提到,现年 战胜国禁止德国拥有军用飞艇,
密森尼杂志》称,在不久之后的 世界。他播报此次空难的过程, 正的革命。而商用飞艇业务的衰
首次跨洋飞行中,这艘飞艇多次 被视为 20 世纪最著名的广播之 落也迫使齐柏林公司发掘飞艇在
发生机械故障,这些故障本可以 一。
其他领域的潜力,如推出气象飞
在原计划的测试飞行中被发现。
事故真是个谜
艇监测大气中的闪电活动,让人
陨落的,还有人们借其抒发的无 的冲击。她告诉英国《卫报》,“银 飞艇快降落时返回房间拿设备准
尽想象。80 年来,“兴登堡”号 色的飞艇在几近透明的蓝天上缓 备拍摄,道纳和母亲还有哥哥姐
的悲剧不曾被忘却,原因不仅在 缓飘浮,看上去真是美极了,我 姐在餐厅观景窗观看。灾难发生
于其颠覆了“空中邮轮”的形象, 一直盯着它远去,直到它化成一 的那一刻,妈妈抓住他哥哥往外
号载客飞艇在美国起火失事,酿 州的赫斯特湖海军基地降落。在 世。获悉灾难发生,时任美国总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德)性能数据
排水量: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号26600吨(设计)/31200吨(最大);兴登堡号26947吨(设计)/31500吨(最大)
尺寸: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号长210.4米/宽29米/吃水9.56米;兴登堡号长212.8米/宽29米/吃水9.57米
动力装置:14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最大功率63,000马力(过载功率72,000马力);4轴,双舵纵向排列。

航速: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号26.5节;兴登堡号26.6节;
续航力: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号为5600海里/14节;兴登堡号为6200海里/1 4节
武备:8门305mm(12英寸)/50倍口径主炮四座双联炮塔;12门150毫米(5.9英寸)/45倍口径副炮炮座单装(兴登堡号为14门);12门88毫米(3.5英寸)/45倍口径防鱼雷艇/防空炮炮廓单装(1916年后拆除,德弗林格尔号保留2门,兴登堡号保留4门);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水下安装,舰体首尾各一座,两舷A炮塔下方各一座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3.9-11.8,甲板1-2.5,水密舱隔板9.8,炮塔10.6-4.3,指挥塔13.8
舰员:平时1112人,战时1390人。

大图集:1937年德国纳粹兴登堡号灾难

大图集:1937年德国纳粹兴登堡号灾难

大图集:1937年德国纳粹兴登堡号灾难大图集:1937年德国纳粹兴登堡号灾难兴登堡号飞艇(LZ 129 Hindenburg),航空器注册编号为D-LZ129,是一艘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同期的姊妹号是LZ 130 Graf齐柏林飞艇II号,全长240米、高41米,重220吨,其长度足足有波音747的三倍半、只较泰坦尼克号短少24米而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

兴登堡号于1935年开始打造,1936年3月4日展开首航,在德国升空,开始第一次跨越北大西洋的商业飞行,由于采用四具各1200匹马力的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柴油引擎推动,使得它的时速可以高达135公里,内部一流的设备有如豪华的空中游轮,其高贵与快速的特色,吸引了许多社会上流人士的搭乘,先后完成了10次成功的往返飞行,共载客1002人次。

兴登堡号飞艇在启航的第二年,即1937年5月6日,在一次例行载客飞行中从法兰克福飞往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克霍斯特海军航空站。

准备着陆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体内的氢气和易燃的蒙皮导致大火迅速蔓延,飞艇在34秒内被焚毁,造成飞艇上的97位乘客中的36人及地面上的1人死亡,这成为当时航空界最惨重的灾难之一。

人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飞艇起火的原因,包括静电、雷击和引擎故障等,也有人认为飞艇是因遭到蓄意破坏而起火。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领空安全高级调查员Greg Feith于纪录片重返危机现场提出这灾难是由于船长急转使钢索断裂打破氢气囊、为赶时间于下雨期间强行降落、静电打火引燃泄漏的氢气引发大火。

1937年5月6日德国飞艇兴登堡飞在曼哈顿,几个小时后,在试图降落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时飞艇爆炸??起火。

在德国腓特烈港的巨大机库中兴登堡建造收尾工作, 工人在船的巨大尾翼化学处理织物覆盖的巨大的船体。

“LZ 129”钢骨架,新的德国飞艇在腓特烈港正在建设中。

飞艇后来被用德国前总统已故元帅保罗·冯·兴登堡的名字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忘却的战列舰]德国“兴登堡”级施征对于战列舰迷来说,纳粹德国海军的战列舰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属战斗力绝对一流的“俾斯麦”级。

可又有几个人知道,与没有完工的“兴登堡”级战列舰相比,“俾斯麦”级就属小儿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有着《凡尔赛和约》的严格约束,德国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建造万吨级的水面战舰。

而当战争魔王阿道夫·希特勒掌权后,德国人便开始秘密建造大吨位战舰,首先便是新型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与“格耐森瑙”,这两舰的设计一开始就打算违反一万吨的上限。

在希特勒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后,德国与英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德军舰船吨位居然可以达英军的35%。

1938年9月,德国海军以宿敌英国为假想敌,订立了一个“六年造舰计划”,并经过了希特勒核准。

这就是极其神秘的“Z计划”。

当时希特勒非常乐观地认为,在1946年以前,应该不至于和英国开战。

在这段“和平”时期内,德国将动用一切工业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新型舰艇建造工作。

只要“Z计划”一完成,必可击垮已老朽不堪的英国舰队,进而登陆占领英国,把势力推展到大西洋上。

其预定舰队规模如下。

1-56000吨级战舰6艘(“兴登堡”级)2-42000吨级战舰2艘(“俾斯麦”级)3-32000吨级巡洋战舰2艘(“沙恩霍斯特”级改装15寸主炮)4-新型P级袖珍战舰3艘,用以取代原先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舰5-航空母舰2艘(“齐柏林”级)6-重巡洋舰5艘(“希佩尔”级)7-轻巡洋舰44艘8-驱逐舰68艘9-鱼雷艇90艘lO-U艇249艘在整个“Z计划”中,“兴登堡”级大型战列舰是重中之重,德军海军特别是水面舰艇部队寄予厚望,希望凭借着“兴登堡”级一举击败英国庞大的战列舰队,实现数百年来德军海军的宿愿。

而且让人吃惊的是,其中的许多项目早在30年代初便开始实行,所谓《凡尔赛和约》根本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一波三折的设计与建造过程设计对于“兴登堡”级这样头等重要的项目,德国海军建造局却是裹足不前。

原因很简单,由于从一战结束后近二十年,德军海军没有设计过新的战列舰,设计队伍都已失散,因此德军建造局一开始连3万吨的水面舰艇都不敢设计。

但迫于海军高层的巨大压力,德军海军建造局早在1932年便开始对建造5万吨级的战列舰进行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器、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1935年,“兴登堡”级开始正式设计,最初计划建造4艘,代号为H、J、K、L,后来希特勒听从了海军水面舰艇将军们的“强烈建议”,增加了两艘,即M、N。

最初这两艘标准排水量定在80000吨,装480毫米主炮,但第二年,希特勒却下令增加到100000吨,装800毫米主炮!这很有些海上“鼠”式坦克的味道。

设计之初,德国海军对“兴登堡”级做了女口下设计要求。

排水量为50000吨,水线长260米,宽36米,满载吃水10.7米,最高航速27节,续航力13000海里/19节+20%战斗备用。

防护方面,能在2万~3万米的距离上抗403毫米的炮弹,舰舷可以经受一条250千克装药鱼雷的打击。

装双联装403毫米主炮4座,副炮口径150毫米,远程高射炮105毫米,近程高炮37毫米。

无舰载机。

然而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却遇到了一些性能指标矛盾。

比如,由于主炮是双联装而不是三联装或四联装配置,必然要加大舰的长度,增加弹药舱和机舱的装甲防护。

德国人特别强调军舰的稳定性与装甲防护,因为他们知道光拼军舰数量,英国永远占优势。

因此“兴登堡”级的装甲重量约占军舰总重量的42%。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续航力,当时德国没有海外基地,从德国港口到大西洋的漫长路程表明,德国主力舰一定要有比其它国家战列舰更大的续航力,也就是要有较大的燃料携带量。

此外,列强新设计的战列舰都有30节的航速,因此“兴登堡”的航速也要达到30节。

综上所述,即使主炮的数量、口径、装甲防护、航速和续航力都取最低指标,根据1936年4月的精确计算,“兴登堡”级的排水量(不含燃料和备用给水在内)也要达到54000吨,如算上燃料和备用给水将达到60000吨以上,平均吃水接近11米。

于是初始设计被推翻重来。

德国海军建造局向当时德军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提出了有关两舰排水量的建议。

经过论证,最后确定“兴登堡”级前四艘的标准排水量为60500吨,满载排水量达69000吨,主炮口径定在420毫米。

至于追加的M、N舰,最后一次设计任务书标明:设计排水量达109246吨,最大排水量118104吨!为赶时间,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大量参考同时进行设计的“俾斯麦”级。

现在也有不少战列舰专家认为,当时德国已无能力同时进行二个级别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兴登堡”只是放大了的“俾斯麦”级。

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设计图纸上的“兴登堡”级和“俾斯麦”级酷似。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德国海军建造局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海军强国战列舰的情况。

国外在建或在研战列舰一直影响着“兴登堡”级的建造,另外希特勒自以为是,也在处处干涉“兴登堡”级的建造。

以火炮为例。

1932年,法国海军准备用381毫米主炮装备它的3.5万吨级战列舰“敦刻尔克”,而意大利自1934年开始建造的2艘3.5万吨级的“维内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也采用了381毫米主炮。

因此德国海军设计人员认为,“兴登堡”级的主炮最少要403毫米(即15.9英寸),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海战中获得胜利。

另外也必须考虑到其它海军强国会进一步装备拥有400毫米以上主炮的战列舰。

于是1935年德国海军下令设计、建造和试验403毫米的主炮。

结果当准备给“兴登堡”级安装SKCl5.9英寸主炮时,希特勒心血来潮,要求更换为16.53英寸(420毫米)主炮,以对抗美国海军的新型战列舰。

于是火炮厂家不得不一切从头再来。

而当研制成功准备安装上舰时,却得到了“兴登堡”级停建的通知。

1943年,希特勒突然又要求海军在“兴登堡”级舰体的基础上,设计出安装18.9英寸(48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

然而当厂家开始着手480毫米主炮的研制工作没几个月,希特勒居然又下令给“兴登堡”安装800毫米的主炮。

疲于奔命的克虏伯虽然义愤填膺,但还是继续埋头苦干。

无奈技术难度太大,一直到盟军“谢尔曼”坦克冲进克虏伯工厂里的时候,800毫米主炮连影都没有。

防御系统方面永远是德国人最看重的。

当时希特勒对“兴登堡”级的防御系统基本没怎么干预,但受到列强新式战列舰的影响,设计时也是一变再变。

最初德军海军要求只要防住一枚250千克TNT装药鱼雷的攻击。

但由于其它国家新一代战列舰要求是防住300千克装药的鱼雷(如法国的“敦刻尔克”级),于是“兴登堡”也被要求设计成能防住300千克装药的。

这个要求很快又被推翻,最终要求是防住一枚450千克TNT装药的鱼雷。

对于水线以上的防护装甲厚度,也是频频变更,但这是该级舰变化最少的,基本都是围绕主炮口径的变化而变化,到最后最重要的部位被要求防住420毫米炮弹的攻击。

建造“兴登堡”级计划建造六艘,代号分别为H、J、K、L、M、N。

其中,H舰、M 舰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建造,J舰、N舰由不来梅的威塞尔公司建造,K舰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L舰由威廉港船厂建造。

业已命名的有“兴登堡”号(Hidenburg,H39)、“鲁登道夫”号(Ludendorf,H40)、“毛奇”号(Mohke,H41)、“腓特烈大帝”号(Friedrich derGross,H42)。

“兴登堡”级的头两艘H39和H40分另Ij于1939年7月15日和8月15日开工,建造过程/顷利出奇。

但战局的变化却左右着船坞中的战列舰。

当“俾斯麦”号子1940年下水时,欧洲战局已不是它开工时的样子了。

德军挟其强大的陆空军力,在极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大半个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唯一能和德国做梗的就是孤悬在海上的英国了。

可是让希特勒哭笑不得的是,德海军能和英国一较高下的巨型战列舰群还在船坞里呢!胜利来得太快、太突然了,甚至快到令德国海军无法招架。

德国海军在准备不足的状况下勉强参加了对挪威的入侵。

虽然也得到了胜利,但是比起陆空军的显赫战功。

甚至是U 艇的大显神威,海军的水面舰队显得颜面无光。

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德国陆军因苏德战争的巨大消耗而爆缺钢材)及“俾斯麦”号被击沉,希特勒受到极大刺激,对德国大型水面舰艇部队失望到了顶点。

他将原定的6艘“兴登堡”级战舰建造案统统取消(同时受害的还有3艘P级战舰,它们也被取消建造)。

德国海军从此全力生产潜艇及少量的驱逐舰(护航用)。

四艘“兴登堡”级于1941年8月29日同时停工。

当时四艘舰的舰体建造基本完成了,正准备建造上层部分。

原来已生产完成的舰炮转为岸防炮与要塞炮之用。

到了1941年末,四艘“兴登堡”级又被恢复建造,因为德国情报部门得到了美国新建战列舰拥有406毫米主炮的消息,德国没有相抗衡的战列舰。

但几个月后,工程又停了下来,原因是希特勒下令将“兴登堡”级需要的钢材交给陆军,而且当时美国海军被日本海军打得落花流水,希特勒认为美国海军快被日本海军消灭了,德国不需要新战列舰去对付美国正在建造的战列舰。

平静了两年后,1943年希特勒又突然要求海军在未完成的“兴登堡”级舰体的基础上安装480毫米主炮(当时已开始拆卸“兴登堡”级舰体,准备将拆下来的钢用于潜艇建造),随后又下令安装31.5英寸(800毫米)主炮。

这就是H42计划。

安装800毫米主炮的“兴登堡”级包括H42、H43、H44三艘(其实后两艘连设计都没有开始)。

被希特勒的要求吓得几乎昏过去的德国海军建造局的战列舰专家们,在海军将领们的帮助下,几次三番向希特勒进言,但根本无法使希特勒放弃这个不现实的想法。

经过一系列评估,最终海军专家们认为现有的舰体安装800毫米主炮(也是双联装4座炮塔)是不可行的,必须建造新的舰体(即10万吨的那种)。

于是四艘没完工的“兴登堡”级被拆了个精光。

到盟军接收船厂时,除了巨大的、空荡荡的船坞还在外,“兴登堡”级的半点残渣都没有剩下。

概貌由于只有设计定型的装420毫米主炮,排水量6万吨的四艘“兴登堡”建造过,因此本文只介绍这四艘的详细情况。

舰体特点“兴登堡”级全长277米,水线长266米,宽38米,吃水9.6米,满载吃水11.2米(H44号设计尺寸为长330米,宽4S米,吃水12米)。

该级舰充分吸取“俾斯麦”级的成功经验,继续沿用了“俾斯麦”的舰体。

此外依然广泛采用焊接技术,焊接量占90%~95%。

焊接比铆接节省了约15%左右的舰体重量,都被用于加强防护了。

另外,德国钢材在当时属于世界一流,“兴登堡”使用了比“俾斯麦”更好的高强度钢,其抗打击能力将“更上一层楼”。

该级舰的舰艏仍为大西洋艏,“俾斯麦”级证明,这种舰艏比较适合于北海和大西洋海域。

由于舰艏易受到弹击和水雷爆炸的损伤,因而采用了适度的外张和干舷,即使受到损伤,造成艏区进水,也能保持足够的储备浮力,并达到26节的航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