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测试题及答案.doc
粤教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试题 第三章光和眼睛(附参考答案)
![粤教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试题 第三章光和眼睛(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7241b0066f5335a812161.png)
八年级第三章光和眼睛(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2、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3、(2010莱芜)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4.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A.倒立的缩小实像B.倒立的放大实像C.正立的放大虚像D.无像5、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6、(2010菏泽)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7、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A B C D8.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2021年沪粤版八年级上物理第3章《光和眼睛》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沪粤版八年级上物理第3章《光和眼睛》测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f0876680eb6294dc886c9d.png)
2021年沪粤版八年级上物理第3章《光和眼睛》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S.逐渐往杯中加水,图中光斑大致位置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2.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
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B.
C.D.
3.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
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第1 页共48 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同步测验(含解析)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同步测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c0579bb7360b4c2e3f64bf.png)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同步测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光线不可以用虚线表示B. 光线是表示光的路径和方向的C. 激光笔发出的光不是一条光线D. 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2.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较小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虚像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 通过放大镜看到物体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3.蜡烛火焰通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个像的形状是()A. 与火焰形状相同,正立B. 与火焰形状相同,倒立C. 与三角形形状相同,正立D. 与三角形形状相同,倒立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山在水中的倒影B. 影子的形成C. 雨后的彩虹D.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B. 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 在公园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 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 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应戴凸透镜眼镜7.关于投影仪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B. 利用投影仪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当投影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减小时,像将变大D. 投影仪成像原理是物距(投影片与距镜头间距离)在2倍焦距以外8.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阐述正确的是()A.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因为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放大镜D.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5cmB. 10cmC. 15cmD. 20cm10.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的图片应是()A. B. C. D.1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21bf6195f312b3169a55a.png)
第3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 光只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生物课上,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镜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为了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细胞,有时需要利用凹凸镜提高高度,这个凹凸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 物镜所成的放大实像是可以用光屏承接的D. 物镜所成的像与照相机所成的像性质相同3.如图所示,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的电子钟的示数,那么这个时间是()A. 02:15B. 15:02C. 20:51D. 12:05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潜水员在水中看到鱼儿在游动B. 阳光下人的影子C. 池水看起比实际的浅了D. 用镜子“晃”人的脸5.如图,物体AB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A′B′.若在镜后PQ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A′B′将会()A. 不变B. 变暗C. 只剩一半D. 消失6.要让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它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A. 10°B. 30°C. 45°D. 90°7.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A. B. C. D.8.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9.如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 远视眼、凸透镜B. 远视眼、凹透镜C. 近视眼、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1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紧贴透镜处向离透镜50cm处移动时,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A. 像始终变大B. 像始终变小C. 像先变小后变大D. 像先变大后变小1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A.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12.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A. 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B. 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 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D. 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13.影子的形成表明光在________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14.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________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形状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 .15.小明做了如下实验:(1)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________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________ ,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________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________ 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________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________ .(3)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16.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 ________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 ________形成的虚像.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我们不用平面镜而是用一块玻璃板代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时要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18.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________,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________19.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32292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5.png)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评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A.太阳 B. 灯光 C. 月亮 D. 火焰2、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4、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用到平面镜的是()A.潜望镜 B. 汽车观后镜 C. 太阳灶 D. 照相机镜头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O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夜间行驶的汽车驾驶室内尽可能不开灯,这是为了()A.节约用电图1 B.防止对其它车辆的干扰C.防止车内物体经挡风玻璃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D.防止车外的物体经挡风玻璃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下列光现象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B.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C.用透明的玻璃杯喝水时,发现杯子后面的手指变粗了,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平静的水面映出白云蓝天,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9、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B、实像能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C、实像可以拍照,虚像不能拍照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10、“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综合测试题-沪粤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综合测试题-沪粤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ba3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综合测试题-沪粤版(含答案)(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2江苏江阴期中)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屏幕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2.(2022安徽庐阳期中)沙画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的艺术,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如图所示。
下列光现象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杯弓蛇影B.水中倒影C.日食形成D.海市蜃楼3.(2022江苏南京扬子一中月考)周末,小皓和爷爷一起去室内游泳池冬泳,则能正确反映水下小皓看到岸上爷爷的光路图是()A BC D4.(2021辽宁辽阳中考)小红在平静的湖边看到“鸟在水中飞,鱼在鸟上游”,如图所示,对画面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水中的“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的“鸟”是实像C.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深D.看到的“鱼”是虚像5.小红在某商场买鞋,她选一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她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为了看到镜中的新鞋,则她应该()A.弯腰或下蹲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D.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一些6.(2022广西北部湾期中)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 cm,蜡烛、凸透镜、光屏按如图位置摆放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若将凸透镜甲更换成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乙后,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B.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C.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D.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7.(2021湖南衡阳中考)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 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207b7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2.png)
第三章光和眼睛达标测试一、填空题(每空2分,每图4分,共40分)1.为了准确测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科学家利用一束激光从地球射到月球表面然后又返回地球,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为2.54 s,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________km;科学家利用激光准直来测量距离,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原理来实现的。
2. [立德树人·热爱祖国]千年宏村,悠悠古镇。
宏村是安徽的一颗耀眼明珠,位于黟县,以古朴富有特色的徽派建筑而驰名中外。
如图所示的是水中映出古镇建筑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第2题) (第5题)(第7题)(第8题)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他看见的潭水中的鱼,实际上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___而形成的。
“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凹凸不平,光线发生________(填“漫”或“镜面”)反射。
4.小强非常喜欢玩手机游戏。
放假期间由于经常玩手机,开学后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里上课时,看黑板上的粉笔字有点模糊,你分析小强的眼睛可能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医生建议小强配戴用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视力。
5.如图所示,小李先用同一相机拍摄了同一蝴蝶休憩的照片甲和乙,则拍摄_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照片时距离蝴蝶近,若他再用不同焦距的相机在与同一蝴蝶相同距离的位置拍摄了照片甲、乙,则拍摄________照片时所用的相机焦距大。
6.我国宋代诗人梅尧臣用“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来形容在泰山上观日出的壮观景象。
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对太阳光的________,当看见太阳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
7.如图所示的是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授课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__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在水球的________(填“同侧”或“异侧”)。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53b2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8.png)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探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形状有关的活动中,小明准备了如图所示的一张带孔卡片(孔的尺寸约为1cm)、一张大小相同的无孔卡片、一张白纸.首先把白纸铺在地面上,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A.将图示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米处,让太阳光透过不同的小孔B.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图示卡片左边的三个孔,并慢慢向右移动逐渐遮住菱形的小孔C.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图示卡片右边的三个孔,只留下圆形的小孔,将卡片慢慢靠近白纸D.另一张卡片覆盖在图示卡片由下向上慢慢移动,让太阳光透过不同的小孔2.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凌晨,北美洲地区发生了日全食奇观,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影子的形成B.水中倒影C.海市蜃楼D.铅笔在水面弯折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孔成像,成的倒立实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正立的实像D.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反射定律4.如图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 N中所成像为a',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像a'能在光屏上呈现B.保持蜡烛a不动,把镜子竖直向上提,像a'也会竖直向上移动C.保持蜡烛a不动,镜子向右水平移动1cm,像a'要水平向右移动2cmD.如果镜子坏成两块,蜡烛a在其中任一块前都能成像,只是像变小了5.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纸,再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透明纸上成的像是虚像C.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间距离越大,像越暗D.在罐底部开2个小孔,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两个像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变,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7.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8.身高为1.6m的李华,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0c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为了通过面前的竖直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A.1.5m B.1m C.0.75m D.0.8m9.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下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1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验钞机鉴别钞票真伪是利用红外线的荧光效应,眼睛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大有益处B.手影游戏中墙壁上成手正立放大的实像C.潜望镜是由两个平行的平面镜组成,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D.光的反射实验中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无法看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没有反射光线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灿烂的日子,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见到地上有些光斑,这些光斑是圆形的太阳的实像B.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高的平面镜前1.5m处,他走近镜子,发现像越来越大C.汽车驾驶室外两侧各装有后视镜,可观察车后的情况,也可扩大视野,后视镜常用凸面镜D.有些耳聋病人配戴骨导式助听器便可听到声音,这是通过固体(骨)可以传递声音12.11月8日,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全食现象,如图所示。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fd9d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c.png)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时间:85分钟分值:8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雨后天晴,我们能看到彩虹,彩虹是光的现象。
太空中是真空的,我们能晒到太阳,说明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2.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镜,使太阳光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3.如图甲所示的日食现象,为了保护眼睛,小丽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观看日食,如图乙所示,这利用了成像原理。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现象。
4.如图,这是后视镜式行车记录仪,它由前面拍摄车外的摄像机、后面左侧的显示屏和右侧的平面镜组成。
司机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摄像机拍摄的车外情况,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该透镜所成像的原理与司机在记录仪右侧平面镜上看到的车内物体成像原理(选填“相同”或“不同”)。
5.夜晚降临,赣江边的沿江大道上灯光绚丽,江水上方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
已知某处水深为3 m,该处江边一路灯距水面6 m,则该灯的“倒影”距水面m;若江水再上涨0.1 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m。
6.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选填“强”或“弱”)些。
小明通过凸透镜观察“中学物理”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则字到透镜的距离(选填“大于”或“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毓将焦距为5 cm的透镜固定在图示的光具座上,然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3 5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时若将凸透镜换成茶色玻璃板,则人眼需要在图中(选填“A”或“B”)处观察光屏上的像。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卷精选【含答案及解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卷精选【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791013eefdc8d376ee3287.png)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精选【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填空题1. 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_________,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_________。
.故2. 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故3. 如图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
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________表示凸透镜的焦点。
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甲、乙所示。
则拍摄照片________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故4. 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如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
(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_____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______处。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_____________。
(4)道路拐弯处立的是__________镜,用来扩大视野。
故5. “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
这副对联上联中“三对面”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而下联中“四低头”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造成的。
故6. 生物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细胞,天文学家常用__________镜观察星空;而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下图中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故7. 如图,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
难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难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60b6b0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4.png)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C.若烛焰从光具座30.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在离凸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3、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4、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5、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270dde5901020206409ce5.png)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题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若岸边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它看到的鱼其实是()A. 鱼下方的虚像 B. 鱼上方的的虚像 C. 鱼下方的的实像 D. 鱼上方的的实像【答案】A2.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平静的水面能映出岸上景物的倒影,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C. 我们能从不同的地区看见天上的月亮,是因为月球对太阳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 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答案】D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 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答案】D4.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A.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B. 在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C.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D. 手影【答案】B5.如图所示的四种镜片,可用以矫正近视眼的是()A.B.C.D.【答案】A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A. 10 mm之外 B. 5 0 mm左右 C. 略大于50C.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D. 放大镜下的头像【答案】D10.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手影游戏﹣﹣光的色散B. 小孔成像﹣﹣光的折射C. 照镜子﹣﹣光的反射D. 鱼在哪里﹣﹣光沿直线传播【答案】C1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3.7 眼睛和光学仪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3.7 眼睛和光学仪器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ae4743915f804d2b16c1d2.png)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
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D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到达视网膜时不是清晰的像而是模糊的光斑,因而看不清,可以利用________的发散作用来矫正。
远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弱,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可以利用________的会聚作用来矫正。
3.现在很多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以致近视眼越来越多。
近视时眼睛成像情况是图3-7-1中的________,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________。
图3-7-1知识点 2 照相机与投影仪4.如图3-7-2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若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 mm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图3-7-2A .大于60 mm 小于120 mmB .小于60 mmC.大于120 mmD.等于60 mm5.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3-7-3所示),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筒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正立、放大的像。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7-3A.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 cm小于20 cmB.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 cm小于20 cmC.胶片应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D.胶片应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6.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它的成像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原理相似,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的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 第三章光和眼睛(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0 分 ) 1、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09 年 7 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2、如图所示, 、 、 、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 F 为焦a bc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 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 a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3、( 2010 莱芜)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D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4.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 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 ,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A .倒立的缩小实像B .倒立的放大实像C .正立的放大虚像D .无像5、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 “佛光”是一个 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直线传播B .小孔成像C .光的反射D .光的色散6、( 2010 菏泽)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A B C D7、 2009 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8.2009 年 7 月,我国出现了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A .光的反射; a 区B .光的折射; b 区C .光的直线传播; a 区D .光的直线传播; b 区9.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杯弓蛇影B.形影不离C.形单影只D.立竿见影10. “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
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A.沿OA方向B.沿OB方向C .沿OC方向D.沿OD方向二、填空( 0 分)1.在灯光下做的“手影”是光的__________ 现象;矫正近视眼的眼镜应用________透镜;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___(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40°时,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时,入射角为。
3. 2008 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传播的光,射,让旁人看不到它。
4.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 1.65m 的小明从镜前 10m远处沿直线以 2m/s 的恒定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 后小明与镜中的像相距m, 像高m,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所用的器材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选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关系。
6、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
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
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现象;找到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填“不变”或“变化” );把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填“变长“或”变短” ),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
7.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
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 ( 以上两格填“实”或“虚”) 。
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 ( 填“靠近”或“远离” ) 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______ 。
三、作图题( 1 题 2 分, 2 题 3 分, 3 题 5 分,共 10 分)1.竖直向下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图 4 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 A 点处, B 点有条小鱼, C 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3、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 为其焦点。
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光路图。
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B 经凸透镜成的像 C'D' 的光路图。
A'B' 的甲乙丙四:实验与探究题(39 分)1,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①该现象可以用来解释;②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2.用右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1) 甲图中的 B 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 ,应选择(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 来做。
(2) 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甲乙(3) 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
3、( 2010 盐城)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 ▲(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________;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 (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4、( 2010 南昌)【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在活动课中,他 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 屋(图乙),看到房屋的像 .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 物体到凸透 光屏上像到凸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光屏上像 镜的距离 / ㎝透镜的距离 /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 的大小【结论与应用】40 13.5 缩小 (1)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30 15缩小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 20 20同 时 发 现 像 到 凸 透 镜 的 距 离 就等大 越 .15 30放大(2) 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 10 光屏上没有像 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8光屏上没有像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 ,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甲乙图235、( 2010 莱芜)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八年级第三章光和眼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A 2,C 3 , D 4 , D 5 , D 6 , C A7 , C 8 , C 9 , A 10 , D二、填空( 21 分)1,光的直线传播凹不变2, 50°; 30°3.直线反射(或漫反射)4. 12 1.65,不变5.大小;距离6.折射反射变化变长改变7.虚实远离幻灯机(或投影仪)三、作图题( 1 题 2 分, 2 题 3 分, 3 题 5 分,共 10 分)12、光路如图所示 ( 画对 CO、OA、BA各 1 分,O点须在 CA连线左侧,光线传播方向必须正确) 。
3,四:实验与探究题1,( 2)光沿直线传播( 39 分变小2,( 1)平板玻璃(2)“不变”(3)不成功,此时蜡烛 A 的像与蜡烛 B 不能重合3、 1)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d刻度尺光屏4、【提出问题】放大缩小【进行猜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结论与应用】( 1)大长(2)远离缩短5.( 1)验证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2)验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