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23f2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00.png)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陶瓷实例,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一主题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理论介绍环节,尽管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但仍有一些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在视觉和触觉上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在新课讲授的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作品进行讲解,学生们对这些作品的工艺、造型和装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我也发现对于一些难点知识,如不同朝代陶瓷的特点,学生还是难以把握。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对比分析和互动问答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陶瓷制作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为此,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练习和探索。
-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亲身感受国宝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家里的陶瓷餐具或者摆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陶瓷艺术的奥秘。
-陶瓷制作技巧的掌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如拉坯不圆、釉色不均等,教师需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珍爱国宝,传承传统文化,教师需设计相关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邀请专家讲座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b104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2.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代陶瓷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陶瓷制作工艺的讲解过程中,尽管我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们了解了制坯、晾晒等工艺,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些工艺的具体操作感到困惑。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计划多安排一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过程,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制作工艺。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3.欣赏和分析陶瓷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珍爱国宝的观念。
4.亲手制作简单的陶瓷作品,体验陶瓷艺术的魅力。
本节课将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欣赏、视频资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我国古代陶瓷艺术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国宝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陶瓷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陶瓷制作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陶瓷制作的基本原理。
20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20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10a921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5.png)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年级:五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珍爱国宝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2. 陶瓷艺术的特点与鉴赏3. 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成就4. 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鉴赏陶瓷艺术,激发学生珍爱国宝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件古代陶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品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作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新课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
2. 讲解陶瓷艺术的特点与鉴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陶瓷艺术的美。
3. 介绍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成就,如唐三彩、青花瓷、釉里红等,让学生感受我国陶瓷艺术的魅力。
4. 讲解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课堂实践1. 教师展示几件古代陶瓷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陶瓷作品及其原因。
3.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件自己喜欢的陶瓷艺术品,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陶瓷艺术的历史、特点、鉴赏方法以及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陶瓷艺术的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强调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3f2c13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e.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掌握陶瓷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制作工艺。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陶瓷作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珍视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1. 介绍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
2. 分析不同朝代的陶瓷艺术特点。
陶瓷艺术的基本特点1. 讲解陶瓷艺术的基本元素,如造型、纹饰、釉色等。
2. 分析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
制作工艺1. 介绍陶瓷的制作过程,如选料、制坯、施釉、烧制等。
2. 展示不同制作工艺对陶瓷艺术效果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掌握陶瓷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制作工艺。
3. 能够欣赏和分析古代陶瓷作品。
教学难点1. 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
2. 陶瓷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陶瓷艺术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图片。
2. 实物样本:古代陶瓷作品或仿制品,供学生近距离观察。
3. 制作工具:如陶土、颜料、画笔等,供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陶瓷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陶瓷艺术有多少了解?它在我国文化中有什么重要地位?新课内容1. 讲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2. 分析陶瓷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制作工艺。
3. 通过实物样本,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体验陶瓷艺术。
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陶瓷制作体验,如陶土塑形、绘制纹饰等。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
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学历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学历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39d07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1.png)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主题,本课时主要围绕“古代陶瓷艺术的魅力”展开,通过欣赏和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主要种类和艺术特点;学会观察和欣赏古代陶瓷艺术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实物展示,感受古代陶瓷艺术的魅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作品评价:学生完成陶瓷艺术作品后,评价其创作水平、创意和表现力。
3. 口头表达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评价其对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种类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精美的古代陶瓷艺术品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对陶瓷艺术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2. 了解历史:教师讲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包括瓷器的发明、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3. 观察欣赏: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的主要种类,如青瓷、白瓷、彩瓷等,并欣赏各种陶瓷的艺术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对不同种类陶瓷的喜好和原因。
5. 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如用画笔在白瓷盘上绘制简单的青花纹样,体验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作品,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出一些关于古代陶瓷艺术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收集一些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图片或实物资料,准备下一课时的学习。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66ce7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f.png)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认识陶瓷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
2. 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4. 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类型、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陶瓷艺术品实物或图片。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瓷艺术。
2. 讲解:介绍陶瓷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以及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陶瓷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享心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我国古代陶瓷艺术。
六、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定义、起源与发展历程。
2. 陶瓷艺术的类型与特点:瓷器、陶器、紫砂等。
3. 陶瓷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4. 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搜集有关陶瓷艺术的知识,整理成一份简报。
2.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陶瓷艺术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2. 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地位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素养?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类型、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素养。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d7d45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6.png)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掌握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古代陶瓷艺术元素。
二、教学内容1. 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新石器时代、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
2. 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如青瓷、白瓷、彩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等。
3. 古代陶瓷艺术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制坯、施釉、烧制等。
4. 古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手法,如刻划、印花、堆塑、绘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类型、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
2. 教学难点: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及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古代陶瓷艺术元素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投影仪、陶瓷艺术品等。
2. 学具:陶瓷制作工具、陶土、釉料、彩绘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新课:讲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类型、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让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瓷制作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陶瓷艺术的魅力。
4. 展评:展示学生的陶瓷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六、板书设计1.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古代陶瓷艺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融入古代陶瓷艺术的元素。
2. 撰写一篇关于古代陶瓷艺术的文章,内容包括历史发展、类型、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等。
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ea98c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d.png)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年级:五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欣赏陶瓷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作具有创意的陶瓷作品。
教学重点: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陶艺工具、陶泥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陶瓷艺术的了解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重点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2.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陶瓷艺术的美学特点,如造型、纹饰、釉色等。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陶瓷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示范陶艺制作技巧,如拉坯、修坯、刻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爱国宝、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感悟和创作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陶瓷艺术的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从而珍爱国宝,传承文化。
附:板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历史与发展1. 陶器2. 青瓷3. 白瓷4. 彩瓷二、美学特点1. 造型2. 纹饰3. 釉色三、制作工艺1. 拉坯2. 修坯3. 刻画四、陶瓷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ef25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6.png)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2011版五年
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和地位。
2.认识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和代表作品。
3.掌握制作简单陶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和地位。
2.中国陶瓷文化和代表作品:青花瓷、景德镇瓷等。
3.制作陶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陶器,引发学生对陶器工艺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学习内容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有关陶瓷艺术的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
2.学生观看李宗盛主持的《国宝档案》中的有关陶瓷艺术的视频,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和代表作品。
3.学生进行陶器制作实践活动,根据老师的教导和指导,认真学习陶瓷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简单陶瓷作品。
3. 总结活动
1.学生自己欣赏、展示自己的陶瓷作品,通过展示和观摩,互相欣赏和学习。
2.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
1.经验引导法:先导引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有限认识,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感悟陶瓷艺术。
2.寓教于乐法:通过实践、展示、观摩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陶瓷艺术。
五、教学评价
1.通过陶瓷制作的实践活动,检验学生掌握了陶瓷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观摩,评价学生对陶瓷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ae737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d.png)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第一篇: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_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4、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学具: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提问:(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三、播放幻灯片四、本课小结:我们为我国有这么悠久的陶瓷历史,这么好的工艺,感到自豪。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3e03a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6.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工艺技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通过欣赏和学习陶瓷艺术作品,观察和感受不同陶瓷器物的形式、材质、造型、色彩、纹饰、线条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3.通过面对不同材质和造型的陶瓷作品,体验制作陶瓷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感倾向,增强爱国情感,珍爱国宝。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工艺技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欣赏和学习陶瓷艺术作品,观察和感受不同陶瓷器物的形式、材质、造型、色彩、纹饰、线条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2.难点:通过面对不同材质和造型的陶瓷作品,体验制作陶瓷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陶瓷艺术图片、教学展板、教具、陶土工具、盘子、盆、刷子、干毛巾、水、重要文物资料和视频等;2.学生准备:参考书、笔记本、铅笔、橡皮、课外阅读材料等。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1.班主任播放国宝保护相关视频,音乐响起,提醒学生爱护传统文化,保护好自己的祖国宝藏;2.教师展示古代瓷器图片,鼓励学生讲述对这些瓷器的了解、感受和评价。
2. 学习(30分钟)1.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工艺技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南、北朝时期的三彩陶为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配合幻灯片图片、视频等资料;2.欣赏瓷器的各种特点样式,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讲解编织、刻纹等陶艺工艺过程;3.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瓷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为什么这些瓷器显得那么神秘、那么美丽迷人?这些瓷器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3. 实践(50分钟)1.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陶瓷器,实践中学习陶瓷制作工艺和技巧,如何巧妙地运用“胎、釉、彩”三个方面掌握瓷器质感、色彩和形体感;2.教师进行实地指导,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制作技巧,并进行一些必要的纠正;3.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展示相关陶瓷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感受、体验陶瓷艺术所带来的美。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fa2c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6.png)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珍视。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分析陶瓷艺术作品。
3. 引导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2. 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3. 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4. 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基本审美原则和基本制作工艺。
2. 教学难点: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陶瓷制作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瓷艺术作品图片、陶瓷制作工具、陶瓷制作材料。
2. 学具:陶瓷艺术作品欣赏手册、陶瓷制作手册。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以及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
3. 演示:演示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作品,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
5. 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陶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2. 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3. 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4. 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件陶瓷作品,并写一篇关于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
2. 让学生收集一些陶瓷艺术作品的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写一篇关于这些作品的欣赏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基本审美原则和基本制作工艺,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3e9c0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3.png)
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在这里我就以《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引导孩子们了解和传承祖国文化艺术瑰宝,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这节课我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文化内涵。
二、学生分析:基于五年级学生喜欢直观感受、厌倦抽象说教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音乐、图像、视频、动画巧妙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陶瓷实物的欣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有直观体验,进而从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进行小组的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 了解陶与瓷的区别,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我们的大型鉴宝现场,在揭示今天鉴宝主角之前,先来考考大家这个单词China(板书:China)的中文意思是什么?生:中国China的中文意思是中国,当首字母C变成小写时(板书:china)它就成为了另一个意思“陶瓷”,所以我们今天鉴宝的主角就是“陶瓷”。
师小结: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板书:古代陶瓷艺术)我们的鉴宝活动将带领各小组从认识陶瓷(识宝)、欣赏陶瓷(赏瓷)、夸赞陶瓷(夸宝)三方面进行,请各小组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优胜小组将有礼品相送。
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识宝)。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0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0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2c897d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f.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掌握基本的陶瓷分类知识,并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和分析,认识陶瓷艺术的美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简介:介绍陶瓷艺术的概念、历史背景以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2. 陶瓷种类与特点:介绍不同的陶瓷类型,如青瓷、白瓷、彩瓷等,并分析其独特之处。
3. 陶瓷艺术欣赏: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欣赏陶瓷艺术的美,并学会从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进行评价。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陶瓷制作或装饰,体验陶瓷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并能够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陶瓷艺术品图片、实物陶瓷作品。
学具:绘画纸、彩笔、陶土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瓷艺术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分类和特点。
3. 欣赏与讨论:展示陶瓷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和讨论。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陶瓷制作或装饰的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包括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欣赏方法。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陶瓷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写一篇短文介绍。
2. 课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一次陶瓷制作或装饰的实践活动,并展示给同学。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践活动的情况。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d6785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0.png)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 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2. 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2.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陶瓷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件陶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品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二、新课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
2. 教师讲解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制泥、成型、装饰、烧制等过程。
3. 学生观看陶瓷艺术制作视频,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
4.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陶瓷作品,让学生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5.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爱国宝,传承陶瓷艺术?三、实践环节1. 教师发放陶泥,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陶瓷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爱国宝,传承陶瓷艺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示要珍惜传统文化,努力学习陶瓷艺术。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深入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选择一个时期,绘制一幅陶瓷艺术作品。
2. 以“珍爱国宝,传承陶瓷艺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珍爱国宝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陶瓷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bbf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c.png)
第二十课课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课型欣赏评述课时 2 设计人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别及其代表纹样及釉色,学会陶瓷欣赏的方法及其陶瓷的区别。
2.通过直观感知与自主探究等课堂活动掌握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和感受陶瓷的不同特点。
3.感受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发展以及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难点:观察和分析陶瓷造型、纹样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陶瓷的视频、教学图片等。
教学过程环节与目标教学活动目标达成分析一、视频导入1.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古代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2.初步感知陶瓷文化。
1.视频欣赏:同学们,你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去感受古代陶瓷的艺术魅力吧!2.通过视频欣赏,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陶瓷的认识?3.导入课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二、讲授新课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填写任务单,引导学生掌握陶与瓷的区别。
2.通过作品赏析、视频观看,引导学生学会陶瓷欣赏的方法。
3.通过交流、讨论,感受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加深文化理解,增强民族自信。
1.小组合作探究、填写任务单(1)陶瓷指的是什么呢?他们又有怎样的区别?(2)师总结。
陶器瓷器制作原料烧成温度器物表面胎质2.赏析外形(1)欣赏古代陶瓷艺术作品,观察他们的外形有怎样的特征?(2)师分析《彩陶船形壶》(3)学生尝试分析(3)师小结。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91c5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5.png)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学习中国古代陶瓷的种类和代表作品;3.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2.中国古代陶瓷的种类和代表作品;3.陶瓷制作工艺和技法。
三、教学重点1.学习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2.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种类和代表作品。
四、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技法;2.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图片资料;2.陶瓷制作实物或模型。
六、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古代艺术的探索欲望。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代的青铜器、汉代的瓷器等。
并向学生讲解中国古代陶瓷的种类和代表作品,如青花瓷、汝窑、哥窑等。
3.技艺展示向学生展示陶瓷制作的过程和技艺,比如制作陶胎、施釉、装饰和烧制等。
可以邀请一位陶艺家来学校,给学生进行实际演示,或者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4.艺术欣赏在课堂上,通过观赏一些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和欣赏其独特之处。
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艺术品的造型、图案、色彩等特点,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审美观点。
5.创作实践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陶艺的创作材料,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小陶瓷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让他们体验到陶瓷艺术的乐趣和挑战。
七、教学延伸1.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到陶瓷艺术相关的博物馆进行参观,让他们亲自欣赏到真实的古代陶瓷艺术品,深入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2.学习书法和绘画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艺术的精髓和特点,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0b6a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9.png)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0课
珍爱国宝一一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陶瓷艺术;
技能目标: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陶瓷艺术吗?它具有哪些魅力?
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珍爱国宝一一古代陶瓷艺术》;
二、看一看:
师:课件出示几幅古代著名的陶瓷制品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陶艺作品的外形有哪些特点?颜色上有什么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Λ∖N Z
二、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积极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及时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98d71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0.png)
反思改进措施
(1)引入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陶瓷制作工坊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2)跨学科融合:结合历史、文化等学科知识,深入挖掘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行为习惯:通过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等环节,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情感态度:学生能够产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欣赏和分析陶瓷作品,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审美情感。
具体来说,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古代陶瓷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展示出较高的审美判断能力。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陶瓷制作,展现出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表现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发展历程: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演变
-作品欣赏:典型陶瓷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制作工艺:陶瓷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实践应用:如何欣赏和评价陶瓷艺术作品
3.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古代陶瓷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陶瓷艺术作品的标准和方法
(3)评价方式:目前主要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为评价依据,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3.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管理: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要求,如保持安静、专心听讲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fe5af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a.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新课标一、课程背景本节美术课程是五年级上学期的“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根据人教新课标设计。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历史悠久,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节课程通过讲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使学生们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国粹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欣赏陶瓷艺术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研究陶瓷艺术与中国文化的渊源,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5分钟)1.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陶瓷吗?你们的家里有什么陶瓷制品吗?”2.学生相互交流,谈论自己家里的陶瓷制品,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 导入环节(10分钟)1.通过PPT展示陶瓷制品的图片,老师解释什么是陶瓷,并简单介绍陶瓷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认识陶瓷制品的美学价值,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提供基础。
3. 分享环节(20分钟)1.老师讲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通过图片展示讲解陶瓷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制作工艺的特点。
2.分享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视角欣赏陶瓷制品。
4. 操作环节(45分钟)1.学生进行陶瓷艺术创作活动,要求在白模陶器上进行创作。
2.学生可以参考已知的陶瓷艺术作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5. 总结归纳环节(10分钟)1.学生将自己创作的陶器放在桌上,老师指导学生讨论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经验。
2.结合本课内容,老师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课程的创作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通过学生的作品反映教学成果。
3.教师能够通过讨论欣赏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情况,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4、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学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
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
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
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
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三、播放幻灯片
四、本课小结:我们为我国有这么悠久的陶瓷历史,这么好的工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