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佛教知识简介

佛教知识简介

佛教常用称谓、礼仪、佛事活动和节日
佛教常用称谓:主要有和尚、僧人、 法师、住持、居士等。居士,指受过 “三皈依”和“五戒”,是在家佛教徒 佛教常用礼仪:合十,又称合掌, 即左右合掌,表示由衷的敬意,它是佛 教徒最为普通常用的礼节。顶礼,即五 体投地,为佛教徒拜佛最尊敬的礼节。
佛教常见的佛事:水陆法会、众姓 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 法等。水陆法会,亦称水路道场,是 中国佛教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 佛教的节日:四月初八,佛诞生日; 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
佛教寺院与佛塔
佛寺最早的形态是石窟寺,简 称石窟,源于印度。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寺逐渐和 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发展成为中 国式的寺庙建筑。就建筑单体而言,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 “伽蓝七堂”即七种不同用途的 佛教建筑,包括山门、佛殿、法堂、 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

2、三方佛又称横三佛,是指按地域 空间分布而同时存在的三尊佛,即中 尊娑婆界的释迦牟尼、左尊东方净琉 璃界的药师佛、右尊西方极乐世界的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为文殊 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三者合称 “释家三尊”。药师佛的左胁侍为日 光菩萨,右胁为月光菩萨,

3、三世佛又称竖三佛,是指依三者合称 “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阿弥陀佛 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 三者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尊佛,即中 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世燃灯佛、 右尊未来世弥勒佛。 佛教认为,世界有周期性的轮回生灭,每 经过128亿年就要毁灭一次。
汉语系佛教传播三阶段
译传阶段(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创立时期(隋唐时期) 佛教理论已摆脱汉文译经的束缚,发展成多种独立 的体系,创建了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 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八大佛教宗派。 融合阶段(宋元明清时期) 出现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趋势,该阶段主要流行 禅宗和净土宗。

九年级上册佛教传播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佛教传播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佛教传播知识点佛教,作为世界上四大主要宗教之一,自诞生以来就在亚洲各地传播开来。

本文将从佛教的起源、佛教的传播途径以及佛教的影响力等角度来介绍九年级上册关于佛教传播的知识点。

佛教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佛陀释迦牟尼。

佛陀在他的一生中传授了许多教诲,这些教诲被记录在佛教经典中,成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此后,佛教开始在印度本土传播,并在公元前3世纪建立起强大的大乘佛教王朝。

然而,佛教的传播并不仅限于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佛教传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宣传传教,二是文化交流。

首先,佛教的传教方式包括演讲、讲经、传教士传播等。

佛陀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传教士,他在他的一生中经常在各地演讲,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

此外,佛教僧人也承担了传播佛教的重任,他们通过讲经、教育、为人民服务等方式,将佛教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

其次,佛教的传播也得益于文化交流。

随着佛教的传播,许多文化艺术形式也随之传入各国,如佛教音乐、绘画、雕塑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各种媒介,如文化交流、商品交流等,使佛教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佛教的传播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的传播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文明交流与融合。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和教育意义,它传入的国家普遍出现了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佛教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其次,佛教的传播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反思,这些教义有助于人们改善自己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佛教的思想也有助于人们宽容他人的不同和平等共处。

最后,佛教的传播促进了艺术与美学的繁荣。

佛教对各个文化的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不可忽视。

许多佛教寺庙、佛教艺术品等代表了当地文化的瑰宝,丰富了世界的艺术宝库。

总之,佛教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播是一个持久且广泛的过程。

从印度到亚洲各国,佛教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并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九年级佛教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佛教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佛教知识点佛教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它跟其他宗教相比,有着独特的信仰体系和教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佛教经历了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一些佛教知识点。

1. 佛陀的生平佛陀,即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迦毗罗卫城,原名悉达多。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体验到了生老病死和人间的苦难,因此决心寻求解脱和真理。

最终,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为了佛陀。

2. 四圣谛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

它们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1) 苦谛:苦谛指出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等人生苦难是不可避免的。

佛教教导人们认识苦难,接受现实,并通过修行从中解脱。

(2) 集谛:集谛解释了苦难产生的原因,即贪欲、嫉妒、贪婪等欲望。

佛教教导人们要减少欲望,摆脱痛苦的源头。

(3) 灭谛:灭谛告诉人们如何消除痛苦,即通过舍弃欲望和培养智慧,实现涅槃,摆脱轮回。

(4) 道谛:道谛是指达到解脱的方法,即通过八正道实践,包括正确的思想、语言、行为、生活、努力、注意、冥思和专注。

3. 轮回佛教认为,人们的生命并不止于一世,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

轮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在死后会重生到另一个生命体中,直到达到解脱。

轮回的目的是给予人们机会修正前世的错误,增长智慧,最终实现涅槃。

4. 涅槃涅槃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意味着解脱、痛苦的终结和和平的境界。

佛陀认为,通过克服欲望和犯罪,个体可以脱离轮回的循环,达到涅槃的境界。

在涅槃中,个体消失了,但他们的能量和智慧融入到宇宙的大循环中。

5. 禅宗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

禅宗注重体验和直觉,强调修行者通过冥想和觉悟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觉醒。

禅宗强调在当下的瞬间中体悟真实,认为真理不可通过文字或理性概念来诠释,只能通过直接体验来领悟。

6. 佛教的艺术与文化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佛教艺术和文化也得到了繁荣。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1)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1)

佛教基础知识大全(1)佛教基础知识大全一、关于“佛”1.“佛”是梵文音译。

意为“智慧”“觉悟”。

2.佛法“智慧”指三种:第一、代表一切智。

就是正确认识世界,了解宇宙本体的知识、智慧。

第二、道种智。

指的是世间万物、各种各样的现象,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这些现象如何产生的?如何消失的?过程如何?结果如何?正确的理解宇宙万象的智慧,就是“道种智”。

第三、一切种智。

这种智慧就是,对于宇宙万物,生老病死等等真相,都已经圆满的看透明了了。

这种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3.“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

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是人,不是神,觉行圆满(三义具足)者就是佛,愚痴迷惑(执迷不悟)者就是凡夫。

4.小乘讲的“佛”,一般指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

大乘除指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二、关于佛法“法”,指宇宙时空中的一切事物,大到星辰虚无,小到微尘细沙,其本质真相,生灭运行规律等。

“佛法”,就是用无边的智慧、觉悟,了解宇宙人生一切万事万法。

所谓“佛法无边”,是因为我们所觉悟的对象无边无际,所以能觉悟的智慧无边无际。

三、关于“菩萨”、“菩提心”“菩萨”,即“菩提萨埵”,义为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

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人。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种心愿,就叫菩提心。

四,关于西方三圣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以及他的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五、关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祖。

释迦牟尼佛是婆娑世界的佛祖。

是为了度化解救我们这个婆娑世界里的无明众生脱离苦海的佛祖。

据传,裟婆世界修行好的人,可以脱离苦海去往极乐世界,这可能是二者之间联系的一个方式。

而佛家的本愿便是可以帮助遭受苦难的人们脱离苦海,继而去极乐世界享受生活。

六、关于三皈依“皈”是回头;“依”是依靠。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合称三皈依。

为了避免后人误会是皈依具体的某人,六祖惠能在《坛经》中说三皈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样就比较简单明了了。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础知识
砗磲在藏传佛教中是高级的圣物。 • (6) 赤珠:即赤真珠,所见实物一般为红珊瑚珠。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通
常用红珊瑚珠代替赤珠。
• (7) 码瑙:此物并非今人所称之码瑙,而是翠绿玉或带有深绿色光辉的宝石。 • (8) 琥珀:琥珀、蜜蜡从地质学上说是同一种东西,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
.
四摄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四摄是菩 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是菩萨摄受引 导众生的四种方法,也称为四摄法、四摄事 。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
四摄
第一是布施摄,即据众生之乐求,以无所施 之心施才、施法、施无畏,令其解忧而入菩萨 道;
第二是爱语摄,慈爱的言语和态度; 第三是利行摄,为大众利益服务; 第四是同事摄,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 于大众。
“苦谛”道苦果 人生本质及形成原因 “集谛”道苦因
“灭谛”求解脱 “道谛”语修行
人生解脱方法和归宿
.
(四)六度四摄
六度
“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Pqramitq)",字义是" 到彼岸",意思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 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
.
第一是布施度,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凡保 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畏惧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 法施"。
释迦牟尼佛
.
出游感苦
.
削发为僧
.
六年苦行
.
牧羊女供奶
.
菩提树下驱除妖女
.
弟子千人
.
波罗树下涅盘
.
建 舍 利 塔
.
• 佛教: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 。
• 思维: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 教徒的思维。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对应,而又六受,和合积聚,故名 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也,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 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角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对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 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味 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
心 畜 生
菩 萨
声 闻
缘 觉





.
11
佛教的业果论:三业行为 (1)十界圣凡谁主沉浮?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
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 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 (2)佛教的业果流程——根尘识。 1、身口意三业是如何造恶业的?
.
12
是依着感官接触外境生起错误认知做出种种善恶夹杂的行为。佛教中叫做根尘相 对生妄分别而起惑造业 根指六根、尘指六尘、妄分别是指六识
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
.
22
佛教的宇宙起源观——缘起
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自诸多条件合和而起,小到个体生命,大 到宇宙都是由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合和而现起这个纷繁复杂的世 界
佛教中有四因缘之说
因缘:主因、内因。
增上缘:助缘、外缘。
所缘缘:外缘是指外境,外境使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
.
4
佛教的生命观:十法界 佛教把生命层次分为十个等级:十法界 其中四种圣人和六种凡夫
.
5
六道凡夫简称“六凡” 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也指的是这六道
六凡
天 道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宗教文化体系,并且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是学生接触佛教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将有助于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和认识。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于其独特的教义和思想体系而被广泛接受。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觉悟和慈悲。

下面将详细介绍九年级佛教知识点。

第一部分:佛教的起源和发展佛教起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一个王族家庭,后来抛弃了尘世的生活,寻求解脱和觉醒。

他最终在菩提树下获得了觉悟,并开始传授佛法。

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宗派,如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第二部分:佛教的教义和核心思想1.四圣谛:佛陀教导人们四个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这些谛是佛陀阐述人们苦难的原因以及如何摆脱苦难的方法。

2.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指导原则,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遵循八正道,人们可以达到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并最终达到解脱和觉悟的目标。

第三部分:佛教的仪轨和仪式佛教有许多特殊的仪轨和仪式,其中一些是用来表达对佛陀和佛法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佛教仪轨和仪式:1.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每个佛教徒都要进行的仪式,包括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通过皈依三宝,人们表达对佛陀和佛法的敬仰,表示愿意遵守佛法教诲。

2.念佛礼赞:念佛礼赞是净土宗常见的仪式,通过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人们寄托对佛陀的虔诚和求救之心。

第四部分: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超出了印度和中国,它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佛教在这些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

佛教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它强调慈悲、智慧和平等,鼓励人们关注内心的平静和他人的福祉。

佛家思想了解

佛家思想了解

佛家思想了解一、佛教的起源和发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陀)•佛教的起源地:古印度•佛教的传播:印度→中亚→中国→东亚其他国家•佛教的主要教派:大乘、小乘、密宗等二、佛教的核心教义•四圣谛:苦、集、灭、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因果报应:善恶行为与苦乐果报的关系•轮回:生命死后重新投生的过程•涅槃:超脱轮回,达到解脱的境界三、佛教的基本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五戒+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菩萨戒:发心利益众生,追求圆满的觉悟四、佛教的主要经典•佛教的三藏:经、律、论•佛教的主要经典:《金刚经》、《心经》、《净土三部经》、《法华经》等•佛教的经典解释:各宗派的注解和解释五、佛教的修行方法•禅修:静坐冥想,观察自己的身心变化•念佛:持诵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持戒:遵守戒律,培养道德品质•学习佛法:研究佛教经典,了解佛法义理六、佛教的哲学思想•中道:避免极端,寻求平衡•空性:一切事物无自性,无常、无我•缘起:一切事物相互依存,因缘和合•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七、佛教的美学思想•佛国的美好:佛教描绘的理想世界•佛法的艺术表现:佛教艺术作品中的美学思想•佛教对人性的关怀:关注众生痛苦,寻求解脱之道八、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佛教传入中国:汉朝时期•佛教的繁荣: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佛教的本土化: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佛教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九、佛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佛教的道德观念:培养慈悲、宽容、诚实等品质•佛教的心理调适:面对压力和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佛教的生活态度:珍惜当下,过有意义的生活•佛教的社交伦理:尊重他人,和谐相处十、佛教的未来发展•佛教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的传播:国际佛教交流与合作•佛教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网络佛教、数字佛教等•佛教在当代社会的使命: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和谐、人类福祉等以上是对佛家思想的一个简要归纳,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一、佛教的教义佛教源自印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释迦牟尼所创,佛教的教义以四大名著为主要依据。

其中《大乘经》系列和《《小乘经》系列是佛教的重要教典,包括《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

《大乘经》系列强调菩萨道,主张“般若理论”和“慈悲大愿”,提倡“度一切众生”而为最高的境界。

《小乘经》系列强调解脱苦难,主张根本性的涅槃。

佛教的核心信仰是解脱生死,实现涅槃。

佛教教义强调以“四圣谛”为核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基本教理。

其中,苦指人生的痛苦和无常,集指痛苦的根源,灭指根除痛苦的方法,道则是消除痛苦的途径。

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其核心教义之一,佛教认为,只有放下贪欲、瞋恨和愚痴,才能得到解脱,实现涅槃。

佛教的戒律也是其重要教义之一,佛教律宗高度重视戒律的执行,并提倡出家僧侣。

佛教的律宗主张五戒八戒十戒,强调清净心性、修行道德。

佛陀更向众生引进了戒、定、慧等修行的方法,从而使佛教成为一种真正的修行宗教。

二、佛教文明的特点佛教文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重视道德修行佛教文明主张修身养性,尤其重视慈悲、善良和舍己为人等道德。

佛教律宗对于戒律的重视更是彰显了佛教文明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2.积极融合佛教文明对于各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非常积极,佛教文明早期的传播就充分融合了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佛教文明。

佛教的传播还促进了佛教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使佛教文明形成了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

3.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文明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主张“度一切众生”,呼吁人们要广植善德,助人利物,慈悲为怀。

4.注重艺术创作佛教文明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也是其特点之一,佛教的壁画、佛像、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为佛教文明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5.关注社会福祉佛教文明关注社会福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注重为当地社会带来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佛教也主张与社会和谐共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

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

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一、佛陀创教进入佛教寺院的巍峨大雄宝殿,正中有一尊结跏趺坐、表情安祥的佛像。

这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

相传2000多年前,在喜玛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有一个释迦族居拘萨属国的迦毗罗卫国。

他们是古印度著名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汉译“甘蔗王”)的后裔。

当时的国王叫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妻子摩耶夫人是与迦毗罗王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

在佛经中又被尊称为摩诃摩耶(意为伟大的摩耶)。

有一天,摩诃夫人梦见一头白象进入她的左肋,从而怀孕。

她在怀胎十月后,按照当时的习俗回娘家待产,在四月的第八天于蓝毗尼园(Lumbini)停留。

在园中她举手攀一根树枝(无忧树,或娑罗树)休息的时候,释迦牟尼即从她的右肋而出。

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

此日即为浴佛日。

关于悉达多的出生年月古印度史籍没有明确记载。

佛经记载他活了八十岁。

此时约当我国春秋战国时,与中国孔子大致为同一时代的人物。

悉达多出生七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波闍波提养育长大。

幼年时代的悉达多生活是优裕舒适的,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宫殿,冬天御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

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

净饭王对王子寄予厚望,从小就从各方面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让他向婆罗门大师学习文学、哲学、算学,跟武士学习兵法与武艺等等。

希望他能继承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君--“转轮王”。

王子16岁时,奉父命与表妹耶输陀罗完婚,生下儿子罗睺罗。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

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佛教知识ppt

佛教知识ppt

密宗:
(1) 密宗教义和修行方法;
(1) 四大部派的区别;
(1) 密宗修行的挑战和机遇。
天台:
(1) 天台起源和发展历史;
(1) 天台教义和经典;
(1) 天台与禅宗的关系。
佛教流派:南北传、净土、禅宗、密宗
、天台
Buddhist Sects: Southern Buddhism, Pure Land, Zen, Tantra, and Tiantai.
2. 八正道的内容:八正道包括正确看法、正确意图、正确说话、正确行为、正
确生计、正确精进、正确念与正确禅定。八正道是指导我们从现实世界的迷惑
与痛苦中脱离出来,成就内心的智慧与幸福的方法,是实践佛教教义的核心要
义之一。
VIEW MORE
佛教基础概念:三ic Concepts of Buddhism: Three Jewels, Four Noble Truths, Eightfold Path, Five Skandhas, Twelve
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佛像雕塑、壁画、佛教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
佛像雕塑是佛教艺术中最著名的形式之一,它代表了佛教中的各种神明。佛像雕塑的样式和表现方式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都有所不同。
壁画和佛教绘画也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形式。壁画通常出现在佛教建筑物的内部,表现了佛教故事和神话,而佛教绘画则更注重精细的细
佛教实践:念佛、禅修、持咒、供养、布施
1. 念佛的内涵和方法:念佛是佛教修行中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其重点在于通过
默念佛号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超脱尘世的束缚。念佛有多种方法,如单点、连续、
调息等,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 禅修的意义和步骤:禅修是佛教修行中的另一种方法,其通过深入冥想来观照

佛教基本知识介绍

佛教基本知识介绍

北京的一些寺庙 雍和宫(东城区)
白塔寺(西城区)
法海寺(石景山)
法源寺(宣武区)
戒台寺(门头沟)
潭柘寺(门头沟)
红螺寺(怀柔)
结束语
• 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 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心情 好一切都好
佛教介绍
开头语:宗教是用头仰望的,不是用脚 去践踏的,更不是用手利用的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是与基督教,伊 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 大宗教之一
• 佛教从公元1世纪前后由 古印度传入中国,至今有 近2000年的历史,经 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分 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 教(俗称喇嘛教)和巴利 语系佛教(亦称上座部佛 教)三大支派。汉语系佛 教在汉族群众中仍有广泛 的影响
佛教的基本教义
• • • • 佛教把世界上的东西分作两类: 有情(众生) 无情(没有生命或者有生命而无性情) 六道分为:天,人,地狱,饿鬼,畜生, 阿修罗 • 众生居住于三界:既欲界,色界,无色界 • 人是六道之一,又在三界中的欲界,处于 种种痛苦之中,故讲四谛
四谛
• 苦谛——现实存在的生老病死,一切皆苦 • 集谛——痛苦来源于“烦恼和业力的集聚 • 灭谛——痛苦可以灭掉,通过办法达到涅 槃 • 道谛——达到涅槃的手段和方法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 释迦牟尼,姓乔达摩, 名悉达多。释迦是种 族名,牟尼的意思是 圣人,释迦牟尼是佛 教徒对他的尊称,意 为释迦族的圣人。
大乘和小乘
• 小乘:讲“我空法有”对主体自我持否定 态度,人本身是不真实的而地风水火和合 而成,是假有;对客观世界,并不完全持 否定态度,如地狱就是真实的。 • 大乘:讲“我空法空”。既主体与客体都 是虚幼的,但“我空”之外承认神秘的 “我”;否定世俗世界,却承认玄妙的彼 岸“世界”

古代佛教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佛教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佛教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在这个时期,印度社会的宗教信仰体系极为复杂,印度教、耆那教等宗教信仰广泛流传。

佛教创始人为释迦牟尼,又称佛陀。

释迦牟尼出生在印度东北部的楚缽陀罗(今尼泊尔地区),他在30岁时离开家庭,开始了为期6年的苦行苦修,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成为了佛教的创始人。

二、佛教的教义1. 四圣谛: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圣谛是佛教对人生苦恼与克服苦恼的基本观念。

2. 八正道:佛教的修行方法,分别为正确见解、正确思维、正确言语、正确行为、正确生计、正确精进、正确念、正确定。

3. 缘起法:佛教中的基本哲学思想,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和条件所形成,无一物体是独立存在的。

4. 三宝:佛教信仰的三大对象,即佛、法、僧。

佛是佛陀释迦牟尼,法是佛经和教义,僧是佛教徒修行者。

5. 四谛观:佛教修行者在修行中要观察四圣谛中的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从而了解生死的本质并达到解脱。

6. 四梵行:佛教修行的四种境界,分别为慈、悲、喜、舍,这是所谓佛教的四无量心。

7. 四念处:佛教修行的四种修行法门,分别是观身念住、观感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

8. 禅定:佛教修行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修行禅定达到心灵的平静与专注。

9. 般若心经: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以般若智慧为主题,是佛教内心修行的重要依据。

10. 四阿含经: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释迦牟尼的言行和教诲。

三、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 历经三个主要时期:传入时期(公元1世纪至4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后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中国佛教经历了由官方儒家反对到佛教与道教互相渗透和影响的过程。

佛教在这段历史时期中逐渐成为中国主要宗教之一,拥有许多信徒,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四、佛教的教派和宗派佛教有着诸多不同的教派和宗派,主要包括南传佛教(小乘佛教)和北传佛教(大乘佛教)两大教派。

小乘佛教为主要分布在南亚的佛教教派,包括南传佛教和东传佛教等。

第一章 佛教

第一章 佛教
佛书是很有名的,尤其在敦煌千佛洞,各种佛书都有,如《千手佛观世音菩萨》,又有表示极乐世界或天堂等的佛书。
佛教曾一度兴盛,在印度则由盛而衰,到12-13世纪时几乎完全消失了,其实佛教在印度还不如印度教(婆罗门教)。目前印度居民83%信印度教,而佛教信徒只有2%-3%左右,为数甚少。尼泊尔居民信印度教为85%,而信佛教的只有13%。作为佛教发源地的印度和尼泊尔,现在信佛教的人寥寥无几。
至于“石窟”,是凿石壁成窟,用来安置佛像。
“佛像”;自佛教传入,雕琢佛像。有用铁铸成的,有用石凿成的,有用石灰胶成的,有用木雕成的。最大的竟达60-70尺之高。“显祖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43尺,用赤金100,000斤,黄金600斤。”《魏书》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迄于唐之中叶。大抵所造者释迦、弥陀、弥勒及观世音等为最多。
法显为平阳武阳人,主后399年(东晋安市隆安三年),西行求法,历15年始归。玄藏为洛州缑氏人,主后628年(唐太宗贞观2年),西行求法,历17年始归。义净为范阳人,主后671年(唐高宗咸享2年),西行求法,历25年始归。翻译佛经的以鸠罗什、真谛、玄藏、不空等4人可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4大翻译家。
僧尼之数:东晋时为24,000人;北齐时最多,计300万;到唐朝时则为265,000多人。
寺院之数:西晋时仅180所;北齐时为40,000所;唐代最多,竟达44,600多所。
寺院主要是供僧尼居住;但有时也成为达官贵人的家庭;有时则供其他活动之用。
“浮屠”:是梵文的译音,中文称为“塔”。塔或五级,或七级,或九级,或十三级不等,为储藏经典之用,如长安宫城南大慈恩寺。造砖浮屠,藏译玄藏所取西域佛经,名雁塔。还有为纪念之用,即如雁塔本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念一特殊之雁而来的。
“涅槃”:他们不愿轮回,他们认为修行再好,不过当皇帝,还是要受生、老、病、死的苦,所以他们为了要摆脱“轮回”,就创造“涅槃”之说。就是说,必须消灭一切欲望,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修行止于至善,达到寂灭入涅槃,再也不轮回,止于至善,灭绝一切欲望而达到完全静寂的至高无上的境地。如果修道不到家即不能止于至善,还要轮回做个皇帝呢!他们什么都不愿做,故一直修到止于至善了,即入涅槃。后来,涅槃一词多指成佛或得道和尚的死亡。

佛教

佛教

佛教的创立及教义(一)佛教的创立一、佛教简介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为乔答摩.悉达多创立。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

但同时,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

二、佛教创立相传释迦牟尼14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

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

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

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

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

佛即佛陀,意为觉者、知者。

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

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

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

常随弟子据说有125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

佛、法、僧这佛教的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二)佛教的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有关佛教知识点总结

有关佛教知识点总结

有关佛教知识点总结一、佛教的起源佛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是印度尼泊尔王国的国王后裔,在成为佛陀之前,他的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

佛陀出生于公元前563年,在他30岁的时候,他离开了王宫,开始了他的苦行生活。

在他35岁的时候,他获得了他的觉悟,成为了一位佛陀。

在他80岁高龄时,佛陀圆寂,将佛教的教义传承给了他的弟子摩诃迦叶。

佛教的起源与印度教有很深的关系。

佛陀生活的时代,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

佛陀的教义批判了印度教的部分传统,例如贵族制度、祭祀、牺牲等观念。

佛陀主张一种与印度教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是人类真正的目标。

二、佛教的教义佛教教义主要包括四大真理、八正道和三宝等。

1. 四大真理:佛陀在成为佛陀后,首次在鹿野苑为五个弟子讲授了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它包括苦、集、灭、道。

其中,苦是指痛苦和苦恼,集是指痛苦的原因,灭是指痛苦可以被消除,道是指痛苦的根源原因和脱离痛苦的途径。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陀在四大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修行途径,它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佛陀认为只有按照八正道的要求来修行,才能获得觉悟。

3. 三宝:佛教徒向佛陀、法、僧三宝表示崇敬。

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和灵魂导师,法是指佛陀所传授的教义,僧是指佛教的学者、僧侣和任何信仰佛教的人。

以上是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它们构成了佛教信仰的核心。

三、佛教的修行佛教的修行主要包括五戒、八戒、禅修和般若波罗蜜。

1. 五戒: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陀认为只有遵守这五戒,人们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2. 八戒:八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吃肉、不用华丽饰品、不用软席等内容。

八戒对于佛教修行者来说,是一种更为严格的戒律。

3. 禅修:禅修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打坐和内观的方式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觉悟。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础知识

a
19
“苦谛”,即道苦果,在于说明世界一切皆苦 ,人生无事不苦。
“集谛”,即道苦因,是对苦因的推究。佛陀 认为苦之原因有两种,业是致苦的正因,烦恼是 致苦的助因。
a
20
“灭谛”,即求解脱,就是在明白集谛道理 的基础上,灭绝苦的根源——从而进入解脱的境 界,达到永恒的寂灭。此种境界,即为“涅槃” ,又作“灭度”、“圆寂”等。
a
24
四摄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四摄是菩 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是菩萨摄受引 导众生的四种方法,也称为四摄法、四摄事 。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a
25
四摄
第一是布施摄,即据众生之乐求,以无所施 之心施才、施法、施无畏,令其解忧而入菩萨 道;
第二是爱语摄,慈爱的言语和态度; 第三是利行摄,为大众利益服务; 第四是同事摄,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 于大众。
“涅槃寂静”,佛教认为,人生有种种烦恼和痛苦,涅槃即是对生死 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
a
17
三宝
➢ 在佛教中,称“佛、法、僧”为三宝。
➢ 佛教术语中的“三宝”有两种,一种是指佛宝 、法宝 、僧宝 称作“住世三宝”;一种是指觉、正、净称作“自性三宝” 。
➢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 “竖三世佛”(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 弥勒佛)之分。
a
39
三身佛(身:体貌;由觉悟、功德成就的佛体)
报身佛
法身佛
应身佛
卢舍那佛 (光明遍照)
毗卢遮那佛
释迦牟尼
佛经过长期 修行获得“ 佛果”之身
佛教真理 凝聚所成 的佛身
a
佛为超度众 生,随缘应 机而呈现的

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文化知识一、佛教的建立: 佛教是释加牟尼创立的。

释加牟尼延生非同一般,净饭王与摩耶夫人多年不育,45岁时夜梦巨象,从左胁入胎,右胁生出来,下地后就东南西北各走十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传入中国后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中国以左为大),出生七天后,母亲去世。

悉达多从小受所罗门教育,父亲净饭王希望他继承家业。

但悉达多看到农夫耕地,人有生老病死,人生痛苦,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给他取了漂亮妻子,生了儿子,仍未摆脱烦恼。

终于在一天晚上离家出走了。

苦行苦修,在菩堤树下苦思七七四十九天,终于觉悟了。

开始讲经说法,收的第一个弟子是父亲派来找他的大臣,后在印度讲经四十多年。

悉达多圆寂(灭度,涅磐)后,火化结成舍利,在天观寺火化,结的舍利有八斛四斗。

后阿育王将八斛四斗造了八千四百多座塔,流入中国有十多个。

据佛经记载,舍利有三彩,红色的肉舍利,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法舍利,全都放光,一般人看不见。

海登法师圆寂舍利子100多颗。

佛光舍利子不够,可用金、宝石、银代替。

所以舍利子是教徒信仰,并非都是佛的骨头。

二、佛教的传入佛教从西藏传入苏联,是西传之道,大乘佛教;从西亚缅甸传云南是南传之道,小乘佛教。

大乘、小乘之别在于解脱众生和自身,达到极乐世界。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两种说法:①汉明帝永平十年。

(公元67年)②汉哀帝(公元2年,口授浮屠经,浮屠是佛佗,佛的意思)传入之时与佛教道教发生碰撞,由矛盾到融合。

南朝梁武帝四次舍身为奴,重金赎回,大量钱财流入寺院,寺庙经济迅速发展。

隋唐以后,佛教出现很多宗派。

依据各自的经典,流行最盛的是禅宗(参禅静坐)净土宗(阿弥陀佛,每天念,常年念,达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廉价出售成佛的门票)密宗(念咒,小乘佛教)。

中国现代佛教分三个派。

一是汉传佛教,二是从海上传来,三是南方丝绸之路(印度——云南——四川)藏传佛教,喇叭教,从印度传西藏,青海再传西亚。

南传佛教,云南盛行。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最核心的思想理论,宗教信仰1、四谛:人间是充满苦难的娑婆世界,苦、集、天、灭、道2、十二因缘3、六道轮回:天、地、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前三道为善道,后三道为恶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佛教知识简介一、佛陀创教进入佛教寺院的巍峨大雄宝殿,正中有一尊结跏趺坐、表情安祥的佛像。

这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

相传2000多年前,在喜玛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有一个释迦族居拘萨属国的迦毗罗卫国。

他们是古印度著名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汉译“甘蔗王”)的后裔。

当时的国王叫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妻子摩耶夫人是与迦毗罗王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

在佛经中又被尊称为摩诃摩耶(意为伟大的摩耶)。

有一天,摩诃夫人梦见一头白象进入她的左肋,从而怀孕。

她在怀胎十月后,按照当时的习俗回娘家待产,在四月的第八天于蓝毗尼园(Lumbini)停留。

在园中她举手攀一根树枝(无忧树,或娑罗树)休息的时候,释迦牟尼即从她的右肋而出。

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

此日即为浴佛日。

关于悉达多的出生年月古印度史籍没有明确记载。

佛经记载他活了八十岁。

此时约当我国春秋战国时,与中国孔子大致为同一时代的人物。

悉达多出生七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波闍波提养育长大。

幼年时代的悉达多生活是优裕舒适的,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宫殿,冬天御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

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

净饭王对王子寄予厚望,从小就从各方面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让他向婆罗门大师学习文学、哲学、算学,跟武士学习兵法与武艺等等。

希望他能继承王位,建功立业,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君--“转轮王”。

王子16岁时,奉父命与表妹耶输陀罗完婚,生下儿子罗睺罗。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净。

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

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尤郁。

又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

悉达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尤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

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又一日,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

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解脱“老”、“病”、“死”苦。

当时古印度各国之间正在进行互相讨伐、兼并的战争,承认拘莎罗为宗主的迦毗罗王国,受到强国的威胁,朝不保夕。

整个社会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之间也发生了政治、经济冲突,阶层内部发生了分代,特别是吠舍阶层产生出新的富商和自耕家。

在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作为释迦族的王太子已预感难免覆灭的结局,因之觉得世间是个无常的状态。

于是他在29岁时,不顾父王的劝阴,毅然别离妻子,舍弃王位,剃除须发披着架裟出家修行。

出家后,悉达多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修修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解脱。

但是,他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然后离去。

以后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跟随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但仍认为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于是又来到伽倻山苦行林,“日食一麻一麦”,磨砺身体,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历6年,结果徒劳无获,终于悟出苦行无益。

在尼连禅河他洗去6年积垢,随后接受了牧女所献乳粥的供养,调养身体,恢复气力,来到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双腿结跏趺坐,端正身念,静思冥索,发誓“我今若不证天上大菩提(觉悟),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经过七天七夜(也有说七七四十九天),悉达多感到心里平静,一切烦恼不再从心头生起,心情豁然开朗,终于觉悟成道。

这时他已35岁。

从此,悉达多被人们称为“佛陀”或称“佛”,意为真理的觉悟者。

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成道以后人们尊称他为秋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而皈依他的佛教徒称他为世尊、释尊等。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祥光上冲死亡与欲念之魔的魔宫,魔王波旬想阻挠他圆成佛果,便命令三个魔女前去蛊惑他。

三魔女一名特利悉那(爱欲),一名罗蒂(乐欲),一名罗伽(贪欲)她们盛装严饰,罗杀临风,兰麝馥郁,凌波微步来到释迦牟尼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

但释迦牟尼深心寂定,视而不见,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蝶之状,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你们形体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贮粪机,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

魔王波旬见魔女无功,十分震怒。

他自恃神通,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动。

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处皆纷纷散落。

他告诉魔王道:“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从三僧祗无央数劫以来,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圆满了六度万行。

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破灭吗?”魔王不听劝告,一味蛮横,率众向前,释迦牟尼身放净光,魔众尽皆跌扑。

天帝又请菩萨相助,菩萨使法,洪水滔滔汹涌而出,恶魔怪兽尽淹其中,狼狈败退。

〔佛教认为,世界自成至坏叫一劫。

〕佛陀证悟成道以后,为了把他的思想学说能让别人理解和接受,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

他长年居住在王舍城,先向亲属和朋友宣教,在鹿野苑先向憍陈如等五人说法,被称为“初转法轮”。

他接受他们的归依,创立了佛教。

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商人和贵族的支持,建立了僧团,致力于佛教事业的发展。

80岁时,带领弟子到吠舍离城宣教,在南未罗国波伐城因食物中毒,于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娑罗树下逝世。

死后遗体被火化,遗骨被分装在各国佛教徒建造的舍利塔内供养。

生前所说的教法由弟子传诵整理。

后世佛教徒把他的一生事迹塑成雕像或绘画,放在寺庙内供养。

使用最多的是作定印的坐佛像和侧卧状的涅槃像。

二、佛教传入中国及其中国化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即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

佛教约于公元前六至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牟尼创立,它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难以考定,据考证,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传入。

根据历史书上记载:东汉明帝时两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来到了中国中原,洛阳白马寺就是这么来的。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做了一个梦,看到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

汉明帝非常高兴。

第二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众大臣,询问是何方神圣。

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我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空中,全身环绕着日光,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

汉明帝对傅毅的话很感兴趣,于是便派使者13人去西域。

蔡愔和秦景跋山涉水,到达了天竺国。

天竺国的人听到中国派来使者求佛经,表示欢迎。

天竺有两位沙门(就是高级僧人),一位叫摄摩腾,另一位叫竺法兰,帮助蔡愔和秦景得到了一些佛教的义理。

后来在蔡愔和秦景的邀请下决定前来中国。

三年后,他们一同来到洛阳,带回经书和佛像,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是现传的《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由42段短小的佛经组成,内容主要是阐述早期佛教(小乘)的基本教义,重点是人生无常和爱欲之蔽。

认为人的生命非常短促,《四十二章经》表面上是一本普通佛经,其实关乎大清龙脉——满人入关时曾在关外藏了很多宝藏,而在这部经书中,就藏有宝藏地图。

)。

同时在首都洛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供两位高僧弘扬佛法。

驮经的白马也养在寺里,为记其功。

故名之为白马寺,这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佛教寺院,摄摩腾和竺法兰也在白马寺译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白马寺也成为佛教的“释源”(意思是佛教的发源地)和“祖庭”(中国佛教的第一座寺庙)。

佛教初传时,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对这种域外文化,中华民族以恢宏的气度,批判而理性地去看待。

因而从佛教东传之初时,便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印度佛教中国化的道路大概分为三个阶段:1、印度佛教本土化:汉朝时,佛教传到了气候风土、民族、信仰迥然不同的中国。

佛教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得以弘扬,至唐代达到鼎盛。

佛教在印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消亡,在中国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弘扬和发展。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

佛教为了适应中国文化,在中国汉地传播的过程中,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互相碰撞、冲突,又彼此融合、吸收,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极大的发展。

至隋唐之际走向鼎盛,隋唐之际的佛教形成诸多宗派,佛教的中国化也走向成熟。

2、汉传佛教世俗化: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创造了条件。

隋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

隋唐时形成了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的佛教诸宗派,佛教义理灿烂一时。

但艰深繁琐的佛学义理民众不能够理解,也因其脱离信仰实践而不感兴趣。

因为“民众依赖于宗教的,不是玄虚的义理,而是解决每天面对的苦难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他们渴望从宗教信仰中得到实际的帮助和救济”。

因而自八至九世纪佛学义理渐趋衰落,与之相应的是佛教的民俗化走向兴盛,而汉唐之际佛教与民俗的融摄为此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3、汉传佛教民间化:宋朝,江南佛教虽仍保持一定盛况,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

禅宗不立文字,不重经论,因而在会昌禁佛和五代兵乱时所受影响较小。

净土宗强调称名念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简单易行,且北宋以后禅教僧人又多归宿净土,故能绵延相续,直至近世,仍基盛行。

宋代以后,汉传佛教日趋衰微。

从思想到形式上一味迎合世俗,使得佛教各方面开始走下坡路。

不过,与此同时,佛教与民间文化的联系却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社会最下层民众的精神寄托。

于隋唐佛教相比,宋代佛教在理论上向儒家靠拢,在政治上向朝廷靠拢,在生活上向民众靠拢。

宋代以后,佛教的发展主流是佛教与民间文化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完全、彻底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纵有其精深灿烂的佛学义理,但佛教的社会性决定,它必须融于社会生活才能得以具体实现;而中国民众的生活中也处处烙有佛教的影子。

因而佛教从初传时起,就与民俗相融摄,形成了交相辉映的立体景观。

二者融合分化、冲突撞击,使中华文化更神奇瑰丽、绚烂多姿。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