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与唐代西域治理

合集下载

唐朝文化的辉煌与边疆文化的融合

唐朝文化的辉煌与边疆文化的融合

唐朝文化的辉煌与边疆文化的融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不仅中国本土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边疆文化也实现了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边疆文化。

这种融合既是唐朝文化辉煌的源泉,也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边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首先,唐朝文化的辉煌是基于中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在唐朝的长期治理下,中原地区的文化繁荣达到了一个高峰。

文人墨客如王之涣、王昌龄等纷纷涌现,他们以豪放的笔墨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唐朝社会的多样性和繁华景象。

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通过诗歌来表现唐朝社会的美好和矛盾。

此外,唐代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唐朝文化的辉煌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原地区,边疆地区的文化也在这个时代实现了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唐朝扩张的边疆地区包括西域、西南、东北等多个地方,这些地方原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在唐朝的统治下,它们与中原文化发生了各种交流与融合。

这种融合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更在文化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边疆地区的宗教文化与中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相互渗透。

唐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而在边疆地区,尤其是西域地区,佛教的影响更为深远。

佛教传入中原地区,融合了中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唐代佛教文化。

同时,西域地区的佛教也吸收了中原文化的某些元素,形成了西域佛教独特的风格。

这种宗教文化的融合既体现了唐朝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力度,也反映了边疆地区人民对中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

其次,边疆地区的语言与文字也在唐朝时期实现了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唐朝的治理力度使得中原文化的语言和文字成为了中国的共同语言和文字,但在边疆地区,原有的语言和文字并未完全消失。

相反,边疆地区的语言和文字融入中原文化,在融合中形成了新的语言形态和文字系统。

例如,西域地区的回鹘语、吐蕃语等在与中原文化接触后,形成了西域写本,成为边疆地区的书写工具。

近代史考试资料:华夷之辨

近代史考试资料:华夷之辨

再辨“华夷之辨”郑海麟旧时的文人士大夫好谈“华夷之辨”,往往以华我夷人尊己卑人,借以满足自大自尊的心理。

“华”、“夷”这对概念,最初本是一种地理概念,原本并无尊卑之意。

《孟子》书中有“舜,东夷;文王,西夷” 之语。

历来被文人士大夫所尊崇的舜与文王两位圣贤,原本皆出自“夷”。

可见,以华我夷人来表达尊己卑人之意,实为后来史家弊于陋固之见,儒者拘墟之词,文人浮夸之习耳。

然而,“华”、“夷”之间虽无尊己卑人之意,但两者还是有其文化上的高下之差。

“华”代表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人,“夷”则指处于政治经济文化边缘或落后地区的乡下人。

城市人因生活较富裕,一向养尊处优形成骄奢之习而腐化堕落;乡下人则因生活较艰苦质朴,奋发有为,最终取城市人的地位而代之。

但是,乡下人战胜城市人后,迅速被文化较高的城市人同化,自己又过起骄奢逸乐的都市生活,最终成为后起的乡下人讨伐的对象。

历史上的唐太宗出身于西北之夷,相对处于长安、洛阳的隋炀帝所代表的中原华族来说,无疑是乡下人。

但这批乡下人最终取隋而代之,建立起大唐帝国,创造出光辉灿烂的盛唐文化。

其实,所谓盛唐文化,即是“华”、“夷”各种文化大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文化。

据《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所考,盛唐的华夏文化吸收了夷狄文化的成分多到不可胜数。

唐代诗仙李白就是一个标准的西域碎叶城出身的胡人。

这个乡下人写得一手好诗文,可谓华化程度第一流,但生活习俗还是保持乡下人的天真质朴,即便饮酒取乐,亦颇喜“胡味”。

可见,即便是夷人出身,只要刻苦努力,奋发有为,也可以成为政坛文苑的一代霸主,足证“夷夏之防”不可恃。

相反,夷夏之交融反倒开出了“盛唐文化”这朵灿烂之花。

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火车轮船飞机的发明,“华”、“夷”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变化。

“华”的概念包括了汉、满、蒙、回、藏等多民族融合的中华民族联合体,“夷”的对象则主要指入侵中华民族的欧美等国。

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洞开,士大夫阶层逐渐认识到,当今的西洋文明及西方列强并不可以“夷狄”视之。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1. 汉唐文化的交融•葡萄酒的引入:汉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地区的葡萄酒传入中国,成为汉朝贵族的时尚饮品。

•中原文化传播至西域:唐朝时期,中原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西域,对西域诸国的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 清代民族融合的例子•汉族与满族的政治融合:清朝建立后,满族与汉族实现政治融合,共同治理国家,形成多民族统一的政权。

•文化融合:清代的满汉文化交融,让各族人民获得了共通的文化认同,加强了民族认同感。

3. 藏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唐卡艺术:藏传佛教中唐卡绘画艺术融合了中原绘画艺术的技法和题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融合了汉族、印度和波斯等多种文化元素,展示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4.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的交融•音乐融合:维吾尔民族的传统音乐与汉族音乐相互交流,形成了独特的维汉音乐风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美食融合:维吾尔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汉族面食与维吾尔族烤肉等民族美食在新疆地区相互融合,丰富了当地的美食文化。

5. 现代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国梦”的提出:中国梦强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包容性,提倡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云南文化的多元融合:云南地处多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

以上只是一部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这些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在交流融合中持续发展进步的力量和魅力。

6. 网络时代的文化交流•社交媒体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民族之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增多。

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文化、习俗、传统等,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各民族的作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作品,实现了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质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与技能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运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知识。

2.通过阅读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重点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和朝鲜;日本、天竺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条件及与各国的相互影响。

鉴真图像、玄奘画像、相关史料、PPT课件。

●导入新课【导入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自主探究:《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你想了解鉴真东渡真实而又神奇的事迹吗?●新课讲解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1.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遣唐使”一目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遣唐使?(2)为什么日本要派遣唐使来中国?(3)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次?(4)遣唐使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当时称为“遣唐使”。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3)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4)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评价是“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正值“大化改新”后,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的注意力。

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现实、挑战与应对

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现实、挑战与应对

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现实、挑战与应对作者:任洪生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02期【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国际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但是,如何在国际社会形成有效的供给,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获得最广泛的认同。

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全球普遍存在发展赤字、民主赤字的情况下,共同理念的形成就变得异常困难。

跨文化交流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达给世界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只有通过跨文化交流,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基本一致的文化认同,才能形成一个开放有序的和谐世界。

跨文化交流需要从国家间、民间以及区域层面的制度性机制建设开始。

跨文化交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终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交流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 D820/G125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2.02.009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治理遭遇种种挑战,政治危机、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等乱象波诡云谲,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重大危机。

国际社会对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了怀疑,人类社会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以及和平赤字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如何解决一系列赤字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

[1]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全面论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的主旨演讲中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2]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共赢共享”的“共”是中国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方面的主旋律,而多元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寻求共识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条件。

那么,如何实现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本文拟从跨文化交流的历史、现实与实现路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供讨论。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其中包含了丰富瑰丽的古代文化。

这些古代文化不仅在传承中流传至今,而且在不断的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这种传承和创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传承:古代文化的根基中国古代文化传承自封建时代,其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华夏文明。

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礼仪等多个领域。

在文学方面,古代文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文化创造了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剪纸、京剧等,这些艺术形式既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又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与情感。

在哲学方面,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多种思想流派的兴起,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这些思想以道德伦理和社会治理为核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宗教与礼仪方面,儒家的思想居于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社会重视家庭伦理和尊老爱幼,在社会交往中奉行礼仪之道。

这些传统价值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民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二、创新: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尽管中国古代文化在传承中保持了根基,但它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的创新体现在与时俱进、融合开放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文化与时俱进。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身内涵。

例如,唐朝时期的盛唐文化与丝绸之路的开放相辅相成,吸收了印度、西域等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貌。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融合开放。

古代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国古代文化汇聚了各个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成果。

例如,唐朝时期的文人墨客来自各地,围绕着士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了文人圈。

最后,中国古代文化实践创新。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实践与经验总结,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创新方式。

专题三 魏晋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专题三 魏晋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统编版)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重点探究二 唐代地方行政与基层治理
州县二级制到道州县三级制、邻保制度;藩镇割据
高熲又以人间课输,虽有定分,年常征纳,除注恒多, 长史肆情,文帐出没,復无定簿,难以推校,乃为输籍定样, 请徧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寻人,各随便近。五党三 党,共为一团,一样定户上下。帝从之。自是奸无所容以。
民族关系
经济
1、农业:
1、中央: 尚书省礼部 与鸿胪寺 2、边疆治理: (1)隋朝:
推行郡县制, 册封冼夫人, 到达琉球 (2)唐朝: 羁縻政策 北方突厥 北方回鹘 西北西域 西南吐蕃 西南南诏 东北靺鞨
曲辕犁、 筒车 2、手工业: 支钉 3、商业: 开元通宝, 信贷(柜坊 、 飞钱、质库 ) 契约 城市(坊市 ) 交通(隋大
——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乾坤众生》
重点探究六 儒、佛、道的思想交融
儒学的繁琐化、神秘化、封闭化;社会动荡不安;佛教和道 教兴起的冲击
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 ,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 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犹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 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 ,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 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 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
重点探究一 中央官制的制度创新
三省六部制:以皇权为核心,相权三分、职权分明,集体宰相、节制皇权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 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 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 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

这些措施的影响是()A.阻碍郡县制的推行B.有利于民族的交融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2.480年,孝文帝至廷尉、籍坊的两所监狱,引见诸囚。

同年闰七月,又亲自录囚,“轻者皆免之”。

496年,下诏说∶“法为治要,民命尤重。

在京之囚,悉命条奏,朕将亲案,以时议决。

”孝文帝的上述举措()A.旨在巩固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B.弘扬了中原先进的法治文明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D.利于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3.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匈奴与其他民族交融的情况如图所示。

上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A.关键在于文化认同B.在复杂形势下的趋同性C.在过程中的互动性D.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4.汉初,王侯拥有较大的置吏权,士人通过举荐、上书、诸侯王征聘等方式起家于封国。

汉武帝以后,封国官吏的选任方式逐渐被朝廷的诏除、举孝廉、征拜代替,起家于封国的官吏只占封国官吏系统的小部分。

这一变化()A.维护了国家政治统一B.削弱了地方官员职权C.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D.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5.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

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这些诗作()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6.凤首壶(如图为唐代墓葬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是唐代器物新出现的风格样式,一般认为是模仿萨珊波斯和粟特(中亚古国)的金银器胡瓶造型而改造成的。

隋唐民族关系 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隋唐民族关系 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高三一轮复习隋唐民族关系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1.(2023·山东省滨州市·模拟题)据文献记载,“胡人”在唐朝从事的职业包括:官员、使者、质子、仆从、商贾、僧侣、牵夫、车夫、伎乐、工匠、译语、猎师、马球手等。

这些记载在出土的墓葬石雕、壁画、绘画等文物中都有反映。

据此可知唐朝()A. 社会分工日益细密B. 阶层流动逐渐加剧C.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D. 中外交流日益频繁2.(2022·山东省东营市·月考试卷)唐太宗在论述民族关系时说:“夷秋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据此推知,唐太宗时期()A. 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得以强化B. 民族间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C. 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边疆治理D. 朝廷实现了对周边的有效治理3.(2023·全国·同步练习)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这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A. 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 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C.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 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4.(2023·广东省·模拟题)唐地理学家贾耽在绘成《海内华夷图》后,上奏唐德宗,奏章中既谈到安国为《西戎志》中的地理名词,又将辽东、乐浪与黔州、陇西等地并称(而不以“四夷”冠称),“郡县纪其增减”。

据此推断,辽东地区()A. 得到了唐朝中央的有力管辖B. 最早于唐德宗时期归附中央C. 从唐代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D. 行政级别高于其他边疆地区5.(2023·江苏省盐城市·模拟题)宝相花纹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吉样纹样之一,意寓吉祥平安、如意美满、繁荣昌盛等。

由七事看唐朝统治者对胡人民族文化的认同

由七事看唐朝统治者对胡人民族文化的认同

由七事看唐朝统治者对胡人民族文化的认同作者:王誉颖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09期摘要:古代七事是一种佩于腰间有七个挂件的佩饰,最早发端于胡人随行携带的实用型工具,是西北部游牧民族的一种私人装备,后被唐朝文化接纳吸收,不仅作为统一的军中装束,还成为特定官员的服饰装束规范以及身份的标志。

这不仅展现出唐朝在佩饰制度和文化交流方面对胡人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同时也反映出大唐政府对胡人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包容。

关键词:七事;佩饰;唐朝;胡人;民族文化1 七事的独特性1.1 何为七事七事,即蹀躞七事,也称“䩞鞢七事”,是唐朝武官腰间悬挂佩戴的七种武器饰件。

文献中有与蹀躞七事相关的详细记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提道:“事,职也。

”①由此可见,事有“职业、职务”之意,因而它与职业及工作的职务相关。

《旧唐书·舆服志》载:“武官五品以上佩䩞鞢七事。

七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

至开元初复罢之。

”②这七件均是唐朝五品以上武官在腰间带上佩戴的武器,其中不仅有日常自卫之器,也有行军打仗必备的武器,但在开元初年后便不再使用。

《新唐书·五行志》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③唐朝女子不能担任武职,太平公主佩戴七事于腰间,不免让人产生怀疑。

这段记载更加确定七事只有职事为武的官员方能佩戴。

1.2 七事的来源隋唐汉地的蹀躞七事舆服制度源自突厥人的行军装备风俗。

④隋唐时期,突厥汗国势力日益强大,强大的武器装备是其军队精锐力量必不可少的。

突厥军队中战斗力极强的柘羯精骑,是一支由中亚昭武九姓胡组成的粟特精锐骑兵。

⑤初唐时期,突厥势力渗入中原,粟特骑兵便以被唐军借兵等方式加入唐朝军队。

这些粟特骑兵的行军装备中就有突厥优良的武器,其中就包括蹀躞七事。

这些优良武器逐渐被唐军吸收接纳,蹀躞七事更是由军队进入宫廷,成为初唐武官的主要腰间佩饰,并对初唐的佩饰制度和佩饰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唐代丝绸之路的地缘政治意义

唐代丝绸之路的地缘政治意义

唐代丝绸之路的地缘政治意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对唐朝国家安全和西北边防体系有着重要影响,在唐王朝与吐蕃和大食国的战争的大背景下,开通和保持丝绸之路具有以下意义:第一,丝绸之路开通契合唐朝治理西域的地缘政治需要;第二,丝绸之路贸易往來为唐朝的西域驻防体系提供了物质保障;第三,丝绸之路的朝贡与使节往来优化了唐朝在西域以及中亚的地缘政治环境。

第四,丝绸之路下的文化交流为唐朝的地缘政治战略施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的一种,主要依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并预测世界或地域范围内相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及其对国家安全利益造成的影响。

但凡一个伟大的文明,往往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缘政治安全环境,或者需要在文明的发展中通过努力开拓不断实现自身地缘安全环境的优化。

因此,审时度势,参谋全局,制定和贯彻一个有利于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战略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持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的最大发展利益所在,也是文明所以形成和传之久远的重要基础。

大唐气象的取得及其赋予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依托丝绸之路所构建的地缘政治战略。

且其地缘政治战略的实现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发展和繁荣存在紧密联系。

鉴于此,本文拟对唐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以及唐朝对西域的经营进行梳理,并从地缘政治战略的角度对丝绸之路对唐朝国家安全和西北边防体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唐代丝绸之路的地缘政治意义。

一、既往研究概况目前,无论是对唐代丝绸之路还是对唐王朝的西域地缘战略,学界俱有相应研究成果,如荣新江《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和《唐代北庭都护府与丝绸之路——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二文便对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建立与发展及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又如杨希义和唐莉芸《唐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间的馆驿》和史念海《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渊源及其途中的都会》等文章对唐代丝绸之路沿线的馆驿和都会进行了梳理考察。

山西山大附中2012高三三月考

山西山大附中2012高三三月考

山西山大附中2012高三三月考高三2012-03-23 11:24山西山大附中2012高三三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统治者将西域视为应对突厥和吐蕃威胁的战略侧翼,采取了意义深远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实行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实边策略,改变了南北朝以来的对立局面。

并以前所未有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民族认同的凝聚力,有效保持了西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而使丝绸之路畅通东西,大唐文明辐射欧亚,成就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一段经典时期。

张骞通西域后,随着大批汉人进入西域,汉文化也随之在西域传播开来,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

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深深影响了统一后的西域。

儒学文化日渐成为西域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礼仪的操守。

儒家经典思想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许多吐鲁番文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

正是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的广泛传播,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虽为一介武夫,亦可随口诵出“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佳句。

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步嵌入到西域各宗教之间。

唐代是西域宗教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萨满教、佛教、袄教、景教、道教等宗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格局。

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植入到各个教派之中。

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有大量“急急如律令”的道教术语,而回鹘文摩尼教经典中亦有《释迦四门观》和《阿难达法问》的佛经内容。

在西域,孝也成为儒、释、道等文化内涵中的根本内容。

唐代文化认同政策,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以高昌为代表的西域诸国仰慕中原文化,使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广为传播,在西域社会中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加之唐代民族政策的包容和开放,使唐代的文化实边政策被唐代西域社会普遍接受。

历史文化认同与五代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历史文化认同与五代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海, 西被 于流 沙 , 、 暨 , 教讫 于 四海 。 如果 说 大禹 “ 朔 南 声 ” 声教 讫 于 四海 ” 的说 法 只是 战 国时人 的一
种理想 , 那么秦 统一 中 国则 是将这 种理想 变成 了现 实 。《 记》 于秦朝 统 一功 业给 予 了充 分 的肯 史 对 定, 认为 “ 世异 变 , 功大 ” 《 记 ・ 国年表 》 。对 于汉 皇朝 大 一 统政 治 格局 的建 立 和巩 固 , 史 成 (史 六 ) 《 记》 给予 由衷 的颂 扬 , 对此作 了全 面反 映。《 记》 史 热情 讴 歌 文景 盛世 出现 的经 济 繁荣 局 面 , 平 准 《
民族地 区历史 作 出记 载 , 然有一 些是超 越 当时也超 越今天 的中国 国境 范 围 , 虽 却大致 反映 了汉朝 时
期 我 国辽阔 的疆 域 和大一统 的政 治格局 。
班 固断汉 为史作 《 汉书 》 着重对 汉 皇朝 国家 地理 作 了反 映 。首 先 , 汉 书》 编纂 体例 上 重视 , 《 在 以恢 宏 的角度 去把握 西汉 大一统 政治格 局 , 而 以“ 恰 ” 故 博 著称 。这 种博 洽在 “ ” “ ” 纪 、 传 中有 一定
统一 中 国 , 中华 民族最终 克服 了种种 分裂 因素而再 次走 向整个 民族 的重新统 一 。此后 又经过 明 、 清
两皇朝 长达 5 0多 年 的不 断巩 固的统一 , 了 l 纪 中 叶 , 秦 时期 形成 的天下 一 家 的思 想或 理 0 到 9世 先
念 , 本得 到 了落实或实 行 , 基 中华 民族 已从政 治 、 济到文 化心理 , 紧地凝 聚成 了一个不 可分 离的 经 紧
历史 文化认 同与五代 至鸦 片战 争前统一 多 民族 国家的发 展 司马迁《 记》 但重视 对于 中 国历 代地 理沿革 的历史 考察 , 史 不 而且对 汉 皇朝 的大 一 统政 治格 局 作 出了全面反 映 。根据《 记》 载 , 帝时期 的国家疆域 就 已经是 东 至于 海 , 史 记 黄 西至 于空 桐 , 至 于 南 江 , “ 符釜 山 , 北 合 而邑于涿 鹿之 阿” 了。到大 禹时期 , 国的统治 版图又 有 了发 展 。《 中 夏本 纪 》 同 赞 《 禹贡》 的说法 , 肯定 大禹治 水的足迹 已遍 及整个 九州 , 也就 是 当时 中 国的疆 域范 围 ; 大禹治 理 九 而 州取得 成功 , 使九 州之 外五 服 之地 的 四夷顺 从 于 他 的统 治 , 其 “ 子 之 国 ” 也 使 天 的影 响力 “ 渐 于 东

历史西域的概念

历史西域的概念

历史西域的概念西域是指中国古代以西方为方向的地域,包括今天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及其周边地区。

西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古代历史时期,西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中国的边疆防卫要地,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西域之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西域地区就已经成为中原王朝的西部边疆,并与中原地区发生了外交、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

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这条古代的贸易通道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随着中原地区的王朝更迭,西域的历史也经历了不同的时期。

在先秦时期,西域地区处于周朝统治下,周朝通过修筑长城等手段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到了秦汉时期,西域地区成为了中国的西部边疆,并逐渐融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

汉武帝时期,西域知识分子耿恭等人进入中原并举行了盛大的祭天活动,展示了西域地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融合。

随着东汉王朝的衰落,西域地区开始出现了分裂和变动。

东晋时期,西域地区的强国前秦崛起,建立并统一了西域大片地区,形成了西域的一个统一区域。

随后,西域地区又被北魏、北周等北方民族统治,逐渐形成了一个东西双方言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随着唐朝的建立,西域地区又重新回到了中国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

唐朝通过修筑了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军事城池,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唐朝时期,西域地区出现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贸易经济的鼎盛时期,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宋朝时期,西域地区再次出现困扰。

北宋时期,西域地区开始受到西夏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并逐渐失去对邻近地区的控制。

南宋时期,西域地区再次成为中国的重要边疆,南宋朝廷通过派遣军队巩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明朝时期,西域地区受到草原游牧民族的围攻,明朝通过修筑长城等措施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防御。

清朝时期,西域地区再次出现了动荡。

清朝灭亡元朝后对西域地区进行了重新统治,但是西域地区的局势却非常不稳定。

2020西城区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5篇优秀范文

2020西城区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5篇优秀范文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范文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是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

真诚而又深沉的文化认同,能够真正打动人心,催人奋进....请以“文化认同”为题,写-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文化认同纵览古今,许多古老的民族历经融合与发展,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

谈及历史,人们总把语言、文字与留存至今的文明成就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文化乃是其最醒目的标志,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与发展的根脉。

发自本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凝聚与维系;来自外部世界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书写历史,创造未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发源于内部的、本民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维系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同文同种”的文化认同感,让华夏先民追求统一与稳定,在文明的发源期就囊括起广大的统治范围;“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历史认同,自大分裂的南北朝到内忧外患的宋代,让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总能凝聚如初。

封建时代,民族文化认同不可避免地局限于贵族统治者中,当历史进入近现代,全民共有的文化认同更加凸显出作用。

八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旋律激发起人民同仇敌忾的斗志;今日的和平年代,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让古典文学艺术得以复苏与传播,新一代中国青年对于民族的复兴更多了一份自信与抱负。

大而观之,炎黄子孙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血脉自上古延续至今;小而观之,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激励他们砥砺奋进,为铸就民族的辉煌添砖加瓦。

当一个民族的影响力扩展到周边的区域乃至全世界,来自外界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这个民族文化得以长青的滋养,让这个民族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回望历史,罗马帝国的建筑、雕塑与戏剧艺术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巅峰,其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让它的文化广为传播。

当时的无数外族人为成为罗马人而骄傲,后世的新兴统治者常把自己的帝国冠名为罗马。

从文化模式看唐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模式看唐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模式看唐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关键词文化模式唐朝体育文化唐代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体育文化,可称得上是绚丽多彩,博大精深。

它结束了中国体育文化史上一个旧阶段,开创了一个新阶段,对唐朝以后的各个朝代,甚至亚洲诸国的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都有不小的影响。

因此,研究认识这一阶段的体育文化对理解中国体育史及其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研究当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变革都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文化转型期,在这种时代形式下,认真分析、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外体育文化和各个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能推动我国当代体育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转型。

本文以文化模式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唐代体育文化模式的特点及其模式形成的原因,为我国体育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转轨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一、文化模式和体育文化模式(一)文化模式的概念文化模式通常指一个文化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与结构。

它是一个社会为人们提供接纳和安全感的,反复出现的系统行为模式。

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它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也有助于我们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1]。

文化模式在功能上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往往以外显的、自觉的方式为社会的运行和人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和框架;而文化模式则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每一个体的行为,赋予人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

(二)体育文化模式的概念1.体育文化的概念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是人类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2]。

2.体育文化模式的概念文化模式有普遍和特殊之分,体育文化模式也是如此[3]。

普遍体育文化模式指人类体育文化共有的特色,即人类在其体育活动中所创造的各民族大体一致的文化构成方式。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边疆治理和对外交往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边疆治理和对外交往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
民族关系、边疆治理和对外交往
【命题趋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1902年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 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 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先秦
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初步形成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二、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及影响
P47
少数民族内迁
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东 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蒙古人的南下;清朝女真人南下。
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
北方人民南迁 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

南。
移 内地人口 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
路线
陆路为主转 向海路为主
秦汉陆上丝绸之路→隋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 时期(海路为主)。
内容
对外贸易与 文化交流同 步进行
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 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 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 大量农作物。
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象征。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长城成为各 类抗战救亡宣传的重要标志,如《我们的长城——四万万七千万》 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海外 华侨支援抗战,四万万七千万人民凝聚成抵御外侮的血肉长城 角度三:长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深厚的文化内涵,许多著名战役、朝代更替、历史名人、文学艺术作品均与之相关 角度四:综合类,如长城价值的历史演变 在古代历史上,长城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也有利于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和平稳定与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抗战期间,长城不仅成为抵御日军人侵的重要屏障,更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 精神象征和中华民族团结的新象征 长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成为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认同与唐代西域治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而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则是建立强大国家的前提。

唐代的民族认同政策在历代中央王朝管理中较有代表性,特别是对西域的民族管理政策更是体现了统治者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视。

唐代统治者将西域视为应对突厥和吐蕃威胁的战略侧翼,采取了意义深远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实行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实边策略,改变了南北朝以来“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的对立局面,并以前所未有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民族认同的凝聚力,有效保持了西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而使丝绸之路畅通东西,大唐文明辐射欧亚,成就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西域的一段经典时期。

张骞通西域后,随着大批汉人进入西域,汉文化也随之在西域传播开来,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

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深深影响了统一后的西域。

儒家文化日渐成为西域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礼仪的操守。

吐蕃及高昌等西域诸国“亦遣子弟请入于学”,派遣人员到长安学习唐文
化,“服改毡裘,语兼中夏,明习汉法,覩衣冠之仪。

目击朝章,知经国之要”。

由于大唐文明的影响,儒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渐渐被西域各民族普遍接受,并深深根植于西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

高昌麴氏政权时期,“国人言语与中国略同”,“有《五经》、历代史、诸子集”,且高昌王“于坐室画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之像”,国王殿堂上绘有鲁哀公问政孔子像,恰恰显示了中国传统儒学在西域的主导地位。

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了《唐经义〈论语〉对策》残卷,这是专门用来应对科举考试的纸卷,说明儒家经典已经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了。

而《唐景龙二年(716年)写本郑氏注〈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残卷》、《义熙写本〈毛诗郑笺〉残卷》、《古写本〈孝经〉》、《〈论语〉习书》、《唐景龙四年(701年)卜天寿抄孔氏本郑氏注〈论语〉》等吐鲁番文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

正是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的广泛传播,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虽为一介武夫,亦可随口诵出“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佳句。

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步嵌入到西域各宗教之中。

唐代是西域宗教史上一
个集大成的时期,除了传统的萨满教和西来的佛教、祆教、景教等,产生于中原本土的道教在唐代西域民众的宗教信仰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宗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格局。

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植入到各个教派之中。

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有大量“急急如律令”的道教术语,而回鹘文摩尼教经典中亦有《释迦四门观》和《阿难答法问》的佛经内容,这些不同宗教用语同存共处,互相夹杂的现象,体现了多元宗教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在中国传统社会,“百善孝为先”,同样,在西域佛教中,孝也是重要的内容,在敦煌文书P.3361《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中载“佛身尊贵因何得?根本曾行孝顺来。

须知孝道善无疆,三教之中广赞扬”,可见,“孝”已经成为儒释道等文化内涵中的根本内容。

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在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代文化认同政策,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以高昌等为代表的西域诸国仰慕中原文化,使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广为传播,在西域社会中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加之唐代民族政策的包容和开放,使唐代的文化实边政策被唐代西域社会普遍接受。

杜佑在
《通典·礼典》中认为“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认为不同民族最初的发展状况是相同或者相通的,中华并不比诸夷先进,并且在上古时期中华与夷狄本来就是一家;在解释中华与夷狄在后世发展的不同情况时,杜佑指出,是物质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比之魏晋时期江统的《徙戎论》中对边疆民族的对立态度要进步多了。

在这种文化融合和天下一家的氛围中,民族平等与文化融合成为唐朝重要的治边之策。

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的民族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落到实处,如在征服东突厥后安置突厥降户时,唐太宗将这些突厥降户安置在长城地带,对于其他突厥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

唐朝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并把他们安置在都城长安等城市之内。

这种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天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

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开放的民族文化意识自然滋生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华夷一家”在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玄宗“我国家统一寰宇,历年滋多,九夷同文……元风既同,群物兹遂”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程度。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
了各民族的爱戴,他们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成为包括西域在内的各民族的“可汗”,中华一统的局面由此达到新的高度,影响深远。

文化认同与唐朝治理西域的正确政策,共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同存共生的良好局面。

大量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到达西域,与西域民族杂居相处,在语言、习俗、文化、信仰等领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不仅在战略上阻绝了“南羌北交”,致使“西北边患,荡然一清”,而且西域由汉代以来单纯的军事防御地区变为社会相对稳定的区域,成为大唐文明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

由此,唐朝出现了“东至安东府,西至安西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单于府,南北如汉之盛,东则不及,西则过之”(《旧唐书·地理一》)的盛世局面。

直到安史之乱后,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的向心力仍然不减,充分反映了唐王朝治理西域的文化认同政策的长效性。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屯垦与文化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