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合集下载

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一、引言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为各种仪表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以确保装置运行安全、稳定和高效。

在化工装置中,仪表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监测、控制和调节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仪表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二、技术要求1. 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仪表设备的停机或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和经济损失。

供电系统应采用双重备份、冗余设计,以确保在一些设备故障或停机的情况下,其他备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2. 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应具有稳定的电压和频率输出。

仪表设备对于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因为不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可能导致测量误差、控制失效或设备损坏。

供电系统应采用稳定的电源设备,如稳压器、稳频器等,以确保稳定的电力输出。

3. 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化工生产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供电系统应采用防爆设备、防火设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4. 供电系统的节能性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应具有较高的节能性。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仪表设备通常需要持续运行,因此供电系统的能耗也相对较高。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节约成本,供电系统应采用高效的电源设备,并合理利用能源。

5. 供电系统的维护性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应具有较好的维护性。

供电系统中的设备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供电系统的设计应方便维护和检修,例如设备的布局合理、维修空间充足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化工装置仪表供电系统的写手,我认为在设计和运行这样一个系统时,技术要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运行标准,我们能够确保供电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为仪表设备提供电力供应。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水利电力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6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1。

0.1条为了使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准确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满足电力装置的安全运行和电力质量考核的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第1。

0。

2条本规范适用于单机容量为750~25000kW的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200~10000kWkW的水力发电厂和电压等级为1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新建或扩建的工程设计。

第1。

0。

3条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常用测量仪表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

1。

1条本章适用于固定安装在屏、台、柜、箱上的指示仪表、数字仪表、记录仪表以及仪表配用的互感器等器件。

第2。

1。

2条常用测量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正确反映电力装置的运行参数;二、能随时监测电力装置回路的绝缘状况.第2.1。

3条常用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等级,应按下列要求选择:一、除谐波测量仪表外,交流回路仪表的精确度等级,不应低于2.5级;二、直流回路仪表的精确度等级,不应低于1。

5级;三、电量变送器输出侧仪表的精确度,不应低于1。

0级.第2。

1.4条常用测量仪表配用的互感器精确度等级,应按下列要求选择:一、1.5级及2。

5级的常用测量仪表,应配用不低于1.0级的互感器;二、电量变送器应配用不低于0。

5级的电流互感器。

第2.1.5条直流仪表配用外附分流器的精确度等级,不应低于0。

5级。

第2.1.6条电量变送器的精确度等级,不应低于0.5级。

第2.1。

7条仪表的测量范围和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宜满足当电力装置回路以额定值的条件运行时,仪表的指示在标度尺的70%~100%处。

对有可能过负荷运行的电力装置回路,仪表的测量范围,宜留有适当的过负荷裕度。

(完整版)GBJ63-90(电力装置的电测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完整版)GBJ63-90(电力装置的电测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电力装置的电测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仪表装置的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准确可靠、监视方便,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的发电机单机容量为10000~600000kw的发电厂(不包括抽水蓄能的发电厂)和电压为35~500kv,主变压器的单台(组)容量为12500~750000kva的变电所。

凡不符合上述容量和电压等级的新建或扩建的发电厂和变电所,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1.0.3条本规程不包括发电厂和变电所遥测装置的仪表、电气试验室的试验仪表装置、电子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监测的电测量仪表。

直流输电换流站的仪表和非电量测量仪表装置的设计。

第1.0.4条当发电厂和变电所采用电子计算机或微型计算机监测系统时,指示仪表的配置可适当简化。

第1.0.5条遵照本规程设计的电测量仪表装置尚未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水利电力部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用户线路的电能计量的设计还应遵照《全国供用电规则》的有关规定。

第1.0.6条本规程附录中的仪表配置图例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常测仪表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装设在屏、台、柜、箱上的电测量仪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仪表的准确度等级:1.发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组、主变压器、配电线路等重要电力设备和回路的交流仪表,综合准确度不应低于1.5级。

2.直流回路的仪表,综合准确度不应低于1.5级。

3.于变送器二次侧的仪表,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

4.记录仪表的记录准确度应符合其测量对象和仪表类型所要求的准确度规定。

5.对于一般的频率测量,宜采用测量范围为45~55hz的指针式频率表,其测量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0.25hz;监视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频率表,应采用测量范围为45~55hz 的数字频率表,其测量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0.02hz。

二、仪表的附件和配件的准确度等级与仪表连接的分流器、变送器、互感器、中间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下表1-1要求:表1 仪表附件和配件的准确度等级三、仪表和互感器测量范围,宜选择在发电机、主变压器、配电线路等电力设备额定值运行及仪表指示在标尺2/3以上时;对于有可能过负荷运行的电力设备和回路,测量仪表留有适当的过负荷指示度。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13 7
4 仪表电源的配 置
4 1 电源配置原 则 .
411 仪表电源质量应高于仪表, 动化装 .. 自 置对电源质量的要求 , 源的电压, 即电 交 流电源的频率与波形失真, 直流电源的 纹波电 电源瞬断时间, 压, 电源瞬间跌落等指标
应优于用 电仪 表的要求 .
412 对电源有特殊要求的仪表, .. 应配备专 用电 源设备, 其供电质量指标应满足用电
电压 :4 V 2 士1 ;
纹波电压: 小于 5 %; 交流分量( 有效值) : 1m o 小于 0 v 0
3 电源瞬断时 间应小 于用电设备 的允许电源瞬断时 间; 4 电压瞬 间跌落 : 于 2% . 小 0
312 不间断电 .. 源质量指标如 : 下
《 化工企业供电 设计技术规定》 《 控专业与电 业的 自 气专 设计分工》 《 爆炸和火 灾危险 环境电 力装置设计规范》 《 计算机房 电子 设计规范》
Hale Waihona Puke 在执行本规定 时 . 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9 6
2 仪表供电范围, 负荷等级与电源类型
21 供电 . 范围
211 ..
源.
233 ..
1 71
3 仪表电源质量与容量
3 1 电源质且 .
311 普通电源质 .. 量指标如下:
1 交流电源 电压 : 0 V士1% ; 2 2 0 频率 : 1 5 0士 H ; z
波形失真率: 小于 1 0 %. 2 直流电源( 直流电 源箱或直流稳压电源提 供)
5 大 型压缩机 , 的监控系统 . 泵 432 ..
仪 表的要 求 . 42 普通电源 . 在下列 几种情 况下仪表 电源可采用普通电源 :

设计规范对各阶段仪表设计要求

设计规范对各阶段仪表设计要求

《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可研的主要要求:(着重说明)1、说明装置的自动化水平、控制规模和主要的控制方案。

2、按照先进、适用的原则,提出项目拟采用的先进控制系统和选用的主要仪表,提出配套增加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控制和管理系统,并列出推荐方案的仪表一览表。

3、说明控制室、仪表供电、仪表用气方案。

4、对于新建厂和全厂性技术改造项目,说明如果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

《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33-20087 仪表7.1 仪表的基础工程设计文件应有:仪表设计说明,仪表设计规定,仪表索引表,仪表规格书,仪表盘(柜)规格书,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仪表及主要材料汇总表,控制室平面布置图,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或走向图,安全仪表系统逻辑框图、顺序控制系统逻辑框图或顺序控制系统时序框图、复杂控制回路图或其说明。

当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过程数据采集系统(SCADA)、过程计算机系统(PCS)时,应有相应的系统规格书。

7.2 仪表设计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a) 生产装置对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要求,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计量仪表的设置和精度要求;b) 检测和控制方案,包括特殊测量仪表、复杂控制、顺序控制、先进过程控制、安全仪表系统等的简要说明;c) 操作站、打印机、辅助操作台、仪表盘、各种机柜的规格、数量等;d) 为保证操作人员和生产装置的安全,根据装置情况设置安全仪表系统;在爆炸危险区内安装的电气仪表应符合的防爆要求;在可燃或有毒气体泄漏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e) 仪表的防护、保温、保冷、隔热、防堵、防腐蚀、接地、防电磁干扰、防雷、防辐射等的措施;f) 仪表电源、气源和仪表伴热介质的来源和数量;g) 随设备成套供应的仪表及控制系统范围。

7.3 仪表设计规定应对规定的适用范围,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选用原则,环境和动力要求,选用的标准规范和控制室、现场仪表的安装及安装材料等设计原则作出规定,应包括如下内容:a) 设计选用的标准规范,信号传输标准,测量单位。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50063-2017)【可编辑】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50063-2017)【可编辑】

目次1 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3)3 电测量装置 (5)3.1 一般规定 (5)3.2 电流测量 (7)3.3 电压测量和绝缘监测 (9)3.4 功率测量 (10)3.5 频率测量 (11)3.6 公用电网谐波的监测 (12)3.7 发电厂、变电站公用电气测量 (12)3.8 静止补偿及串联补偿装置的测量 ...................... ( 13)3.9 直流换流站的电气测量 (14)4 电能计量 ............................................ ( 17)4.1 一般规定 (17)4.2 有功、无功电能的计量 ................................ ( 18) 5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测量 (20)5.1 一般规定 (20)5.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 (20)5.3 计算机监控时常用电测量仪表 (20)6电测量变送器 (22)7 测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 (23)7.1 电流互感器 (23)7.2 电压互感器 (24)8 测量二次接线 (26)8.1 交流电流回路 (26)8.2 交流电压回路 (27)8.3 二次测量回路 (28)9 仪表装置安装条件 (29)附录 A 测量仪表满刻度值的计算 (30)附录 B 电测量变送器校准值的计算 (32)附录C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的测量图表 (34)本规范用词说明 (46)引用标准名录 (47)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 ( 1)2 Terms and symbols (2)2.1 Terms (2)2.2 Symbols (3)3 Electrical measurement device (5)3.1 General requirements (5)3.2 Current measuring (7)3.3 Voltage measuring and insulation monitoring (9)3.4 Power measuring ...................................................................... ( 10) 3.5 Frequency measuring .. (11)3.6 Public supply network harmonic monitoring (12)3.7 Power plants , substation public electrical measuring (12)3.8 Static compensator and series compensator measuring ........... ( 13)3.9 DC converter station electrical measuring (14)4 Energy metering .......................................................................... ( 17)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7)4.2 Active、Reactive power energy metering (18)5 Measuring of the computerized monitoring andcontrol system (20)5.1 General requirements (20)5.2 Data acquisition of the computerized monitoring andcontrol system (20)5.3 The computeriz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withgeneral electrical measuring meter (20)6 Electrical measuring transducers (22)7 Current and voltage transformer for metering (23)7.1 Current transformer (23)7.2 Voltage transformer (24)8 Secondary wiring for metering (26)8.1 AC current circuit (26)8.2 AC voltage circuit (27)8.3 Secondary measurement circuit (28)9 Measuring meter device installation conditions (29)Appendix A Calculation of measuringmeter full -scale (30)Appendix B Calculation of electrical measuringtransducers calibration value (32)Appendix C Chart of electrical measuring andenergy metering (3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4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7)1 总则1.0.1为规范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做到准确可靠、技术先进、监视方便、方便运行管理、经济合理,统一设计原则,制定本规范。

仪表设计技术规定

仪表设计技术规定

目录第一章总则1 编制目的2 编制依据3 适用范围第二章仪表系统设计规定1 系统方案确定2 系统选型3 基本应用4 中央处理器5 通信网络6 I/O接口单元7 系统软件第三章仪表选型规定1 温度仪表2 压力仪表3 液位仪表4 流量仪表5 分析仪表第四章控制阀选型规定1适用范围2 调节阀选型第五章仪表信号电缆选择规定1 电线电缆的选用2 电线电缆的屏蔽型式3 电线电缆线芯截面积的选用4 电缆绝缘类型第六章仪表测量引线选择规定1 防雷2 防静电3 等电位联结4 接地装置电阻值5 接地第七章仪表及材料的材质选择规定1 适用范围2 引用文件3 定义4 选材原则5 仪表常规选材做法6 附录A第八章仪表配电系统技术规定1 仪表供电范围、负荷等级与电源类型2 仪表电源质量与容量3 仪表电源配置4 供电系统设计与设计条件5 电源装置的选用6 供电器材的选择7 供电系统的配线第九章仪表防雷、接地技术规定1 仪表接地系统分类2 仪表接地系统设计第十章电气设计文件编制规定1 仪表目录编制2 仪表索引表编制3 仪表设备材料表编制4 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索引表编制5 电缆作业表编制6 仪表管线平面布置图编制第一章总则1编制目的为促进设计文件的规范性,统一仪表专业设计规定的内容和深度,明确设计原则,保证工程设计技术水平和设计质量,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特编制本规定。

2编制依据2.1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SH 3005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T 20507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SH/T3104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GB 3836 工业过程控制阀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HG/T 2624 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测量ISO 5167-2006 用差压装置测量流体流量第一部分安装在充满流体的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手册(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2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及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2.3 总结了多年来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3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资质范围内油气库的新建、改扩建工程,以及油气田地面工程及油气处理的各类模撬化设备的仪表设计工作,是对仪表专业设计文件内容的基本技术要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仪表设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设计规范对各阶段仪表设计要求

设计规范对各阶段仪表设计要求

《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可研的主要要求:(着重说明)1、说明装置的自动化水平、控制规模和主要的控制方案。

2、按照先进、适用的原则,提出项目拟采用的先进控制系统和选用的主要仪表,提出配套增加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控制和管理系统,并列出推荐方案的仪表一览表。

3、说明控制室、仪表供电、仪表用气方案。

4、对于新建厂和全厂性技术改造项目,说明如果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

《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33-20087 仪表7.1 仪表的基础工程设计文件应有:仪表设计说明,仪表设计规定,仪表索引表,仪表规格书,仪表盘(柜)规格书,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仪表及主要材料汇总表,控制室平面布置图,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或走向图,安全仪表系统逻辑框图、顺序控制系统逻辑框图或顺序控制系统时序框图、复杂控制回路图或其说明。

当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过程数据采集系统(SCADA)、过程计算机系统(PCS)时,应有相应的系统规格书。

7.2 仪表设计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a) 生产装置对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要求,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计量仪表的设置和精度要求;b) 检测和控制方案,包括特殊测量仪表、复杂控制、顺序控制、先进过程控制、安全仪表系统等的简要说明;c) 操作站、打印机、辅助操作台、仪表盘、各种机柜的规格、数量等;d) 为保证操作人员和生产装置的安全,根据装置情况设置安全仪表系统;在爆炸危险区内安装的电气仪表应符合的防爆要求;在可燃或有毒气体泄漏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e) 仪表的防护、保温、保冷、隔热、防堵、防腐蚀、接地、防电磁干扰、防雷、防辐射等的措施;f) 仪表电源、气源和仪表伴热介质的来源和数量;g) 随设备成套供应的仪表及控制系统范围。

7.3 仪表设计规定应对规定的适用范围,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选用原则,环境和动力要求,选用的标准规范和控制室、现场仪表的安装及安装材料等设计原则作出规定,应包括如下内容:a) 设计选用的标准规范,信号传输标准,测量单位。

SH3082-2003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

SH3082-2003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

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4 仪表供电范围和负荷等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二 ’ …… ’ 二 ’ . . . . . 2
7 . 3 D C S . P L C . S I S 及计算机系统的 供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是指根据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要求,确定供电方式、电压、电流、可靠性等要求的设计规定。

以下是一般仪表供电设计规定的主要内容。

1. 供电方式:根据仪表的性质和使用环境,确定适合的供电方式,常见的供电方式有直流供电、交流供电和电池供电等。

对于需要长时间工作或在没有电源条件下使用的仪表,应考虑采用电池供电或者备用电源供电。

2. 电压和电流:根据仪表的电气参数和工作要求,确定适当的供电电压和电流。

供电电压应根据仪表的额定电压选取,并保证供电电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供电电流应确保满足仪表工作的要求,同时注意避免过大的电流对仪表和供电设备的损害。

3. 可靠性:供电设计应考虑到仪表的工作可靠性要求。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提供多种供电方式以备用,同时还应采取电源保护措施,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4. 电源接口:仪表供电应设计相应的电源接口,以方便供电系统与仪表的连接。

接口应满足供电电压和电流的要求,并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防止误接和误用,可以采用特殊的插座接口或者设计针对性的防误保护措施。

5. 耐电磁干扰能力:仪表供电设计应考虑到仪表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仪表的抗
干扰能力。

可以采用电源滤波器、屏蔽措施、接地保护等方式,减少电磁干扰对仪表工作的影响。

总之,仪表供电设计规定是为了保证仪表的正常工作,并提高仪表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根据不同的仪表和应用场景,供电设计规定具体内容会有所差异,但基本原则是满足仪表的工作要求,并具备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_T 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_T 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513-2000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513-20001:保护接地:用电仪表的金属外壳及自控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如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做保护接地。

低于36V的仪表如无特殊需要可以不做。

2:工作接地:工作接地的内容为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接地。

3:信号回路接地: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非隔离的信号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信号参考点,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通常为直流电源负极)。

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

这里指的隔离应当是每一输入(出)的信号和其它输入(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4:屏蔽接地: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均应做屏蔽接地。

在强雷区,室外架空区不带屏蔽层的多芯电缆,其备用芯应按照屏蔽接地。

5:本质安全仪表接地:本质安全仪表系统在安全功能上必须接地的部件,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作本安接地。

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条必须与供电的直流电源公共端相连,齐纳安全栅的汇流条应做本安接地。

隔离型安全栅不需要接地。

6接地系统由接地联接和接地装置两部分组成。

接地联接包括:接地连线,接地汇流排,接地分干线,接地汇总板,接地干线。

接地装置包括:总接地板,接地总干线,接地极。

如下图1-17当电气专业已经把建筑物或装置的金属结构,基础钢筋,金属设备,管道,进线配电箱PE母排,接闪器引下线形成等电位联接时,仪表系统各类接地也应汇接到该总结地板,实现等电位联接,与电气装置合用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

如图1-28现场仪表接地连接方法:现场仪表的接地一般应在控制室侧接地。

如图1-3对于被要求或必须在现场接地的现场仪表,应在现场侧接地。

如图1-4对于现场仪表和控制室同时要求接地的应将两个接地点做电气隔离。

如图1-5现场仪表接线箱两侧的电缆屏蔽层应在箱内跨接。

施工与验收规范-HG-T_20512-2000_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1]-574

施工与验收规范-HG-T_20512-2000_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1]-574

100 200 450 600 900
200 450 600 9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注:仪表信号电缆包括敷设在钢管内或带盖的金属汇线桥架内的补偿导线。
7.1.4 本安电路的配线,必须与非本安电路的配线分开敷设。 7.1.5 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平行敷设时,两者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 7.1. 5 的规 定 。
235
2 基本原则 2.0.1 配管、配线工程设计,应做到能使仪表测量准确、信号传输可靠、减少滞后、经 济、安全、实用,管(线)路整齐美观并便于施工和维修。 2.0.2 配管、配线设计时,对有火灾及爆炸危险、灰尘、腐蚀、高温、潮湿、振动、静电、
雷击及 电磁 场干扰等环境 ,应采取相应措施 。
236
244
表 7.1.5 本安电路与非本安电路平行徽设的最小间距(二 )
4}*3z}".}}dl}&l#¥}J}l}t超过100A
平行敷设最小间距(mm)
100A 以下
50A以下
10A 以下
超过 440V 440V 以下 220V以下 110V以下 60V 以 下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012x 1 .5 ,中14x 2 ,018x 3 ,中欢 x31/2/0.065,5 /8/0.095,3 /4/0.12
PN - 16
012x 2 ,014x 3 ,018x 4 ,OD22x 4
1/2/0.083,3 /8/0.083
PN- 32
014x 4 ,019x 5
注 :尚需注意介质温度 的影 响。
表 7.1.3 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的最小间距(mm)
赢 }TS}'}tr}C}f1Jrcf}(m) <100

仪表电源设计规范

仪表电源设计规范

仪表电源设计规范篇一:自控系统及仪表技术规范书兴化市城南污水处理厂--经一路泵站自控系统及仪表技术规范书一、总则二、一般要求三、自控系统技术规定四、自动化仪表技术规定五、防雷、接地技术规定六、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七、附表1.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兴化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厂外收集系统--经一路泵站工程自控系统及仪表订货招标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单位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3如果投标单位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单位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及附表中说明。

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单位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应按较高的技术标准执行。

5 投标单位应对整个产品负全部技术责任,应按本技术规定的要求完成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现场安装、现场调试、可靠和有效的设备试运行、培训设备的运行及维修人员、提交图纸和资料、售后服务等、以及所有其它为完善安装运行所必要的项目,所有这些不管是否在本规定或设备清单上明确过,投标价格应看作为已包括所有这些项目。

6投标单位应承担在执行合同过程中与土建及其它设备配合等方面的技术协调,对工作适当安排。

所有安排必须取得招标单位的书面同意。

如果发生争议,应由招标单位裁决,各方都应遵守,并不得藉此要求增加费用或延长工期。

投标单位应负担全部义务和责任,以完成招标单位的所有安排或指示工作。

7 本技术规范书将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8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视具体情况及时协商确定。

2.一般要求本部分所述,是对自控标书中的“技术规定”的各方面的总阐明,承包商及设备制造商应遵循本部分的要求以及各分项技术规定的要求。

2.1工程范围供货范围内的主要自控设备见“主要自控仪表设备表”。

仪表接线规范

仪表接线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仪表接线规范篇一:仪表接地规范1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的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的接地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操作控制室、dcs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防静电接地设计。

1.0.2接地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与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1.0.3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保护接地2.0.1用电仪表、自控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均应作保护接地。

它们包括: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plc及dcs机柜、操作站及辅助设备、供电盘、供电箱、接线盒、电缆槽、电缆托盘、穿线管、铠装电缆的铠装护层等。

2.0.224V或低于24V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要求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2.0.3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金属表盘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3工作接地3.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应作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系统接地。

3.0.2当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需要建立统一的基准电位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

3.0.3当plc、dcs、计算机系统与模拟仪表联用时,应对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两者提供一个公共的信号回路接地点。

3.0.4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等),应作屏蔽接地。

除信号源本身接地者外,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侧实施。

3.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中必须接地的本安关联设备,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可靠接地。

3.0.6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信号回路地和屏蔽地,可通过接地汇流与本质安全地连接在一起。

4仪表系统防雷接地4.0.1位于多雷击区或强雷击区内的石油化工装置,当控制室内plc、dcs、计算机系统仪表电缆引入处及现场仪表已设置了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应进行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二、控制室的平面布置
控制室内仪表盘的平面布置的形式很多,图4-2 所示为几种常用的布置情况,可分为两类。
单面布置——(a)、(b)、( c)、(d)、(e) 多面布置——(f)、(g)、(h)
16
其中:
1 图(a)这种直线型布置,适用于仪表盘较少的场合。 2 对于工艺流程长的一些生产装置,仪表盘用量较多,此时仪表盘的排列
13
(4) 控制室的采光和照明。 采用自然采光的控制室,采光面积和盘前区地面面积比不
应小于1/5,一般取1/3~1/4 。 自然采光不应直射仪表盘上,不要产生眩光,应有遮阳措
施。 人工照明的照度标准为:盘面及操纵台台面不小于 300lx(勒克斯),盘后区不小于200lx ,控制室外通道、门廊不应 小于100lx 。对于事故照明,盘前区不低于50lx ,盘后区不低 于30lx 。照明方式和灯具布置应使仪表盘盘面和操纵台得到最 大照度,光线柔和,操作人员近盘监视仪表时,不应出现阴影。
窗:控制室开窗面积应按自然采光面积确定。窗一般也应开向无危险 的场所,对处于危险的场所,开窗应符合防火、防爆的有关规定、 不采用空调时,盘前区宜大面积开窗。采用空调或正压通风的控 制室,宜装密闭的固定窗或两层玻璃窗。
色彩:控制室的墙面、地面、顶棚和封顶等的色调应柔和明快,并与 仪表盘和半模拟盘的颜色协调。
9
(2) 控制室的面积主要考虑到长度、进深以及盘前、盘后 区大小的分配,以便于安装、维修及日常操作。
具体要求如下。
控制室的长度:
根据仪表盘的数量和布置形式来确定。如仪表盘 为直线型排列,其长度一般等于仪表盘总宽度加门屏 的宽度。
控制室的进深:
有操纵台时不宜小于7.5m;无操纵台时不宜小于 6m;大型控制室长度超过20m时,进深宜大于9m; 小型控制室仪表盘数量较少时,进深可适当减少。
控制室的位置选择;
仪表盘平面布置;
控制室的面积;
控制室的建筑要求;
控制室的采光、照明;
控制室的空调和采暖;
控制室的进线方式及电缆、管缆敷设;
控制室的供电及安全保护等。
设计时可参阅行业标准《控制室设计规定》(HG 20508-92)、 《化工厂控制室建筑设计规范》(HG 20556-93)。
8
(1) 控制室的位置应位于安全区域内,选择在接近现场和方便操作 的地方。 方向宜朝南,对于高压和易爆的生产装置,宜背向 装置。 要避免接近振动源和电 磁干扰的场所。对易燃、易 爆和有毒及腐蚀性介质的生 产装置,控制室应在主导风 向的上风侧。 图4—1所示为控制室 位置安排的一个实例。
有人认为,只用一个“室”的意思来表达是不够的,因为它是 几种不同功能房间的组合,所以称控制中心可能更为适合一些。
本章将分别对常规仪表控制室和DCS控制室的设计进行讨论。
4
控 制 室 全 景 图
操作控制台
各种控制柜
§4-2 常规仪表控制室的设计
一、控制室设计的一般要求
控制室设计的一般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控制室地面应平整和不起灰尘,可采用水磨石地面,盘后为敷设 电缆可用活动木板。地坪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300mm以上,当控制室 处于爆炸危险场所内,则应搞出室外地面0.5~0.7m。 墙面: 应平整、不易积灰,易于清扫和不反光。
12
门:门的大小由控制室内设备的最大尺寸来确定。控制室的门应向外 开,大、中型控制室宜采用双向弹簧门,其门应通向无危险的场 所。大、中型控制室于寒冷地区宜设门斗,控制室长度超过12m, 宜设置两个门。盘前通向盘后的门,大、中型控制室宜设两个, 小型只设一个。盘后不宜设置单独通向室外的门。
供电与接地应分别符合《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 2050992)、《仪表接地设计规定》(HG 20513-92)的标准。控制室有可能 出现可燃、有毒气体时,应设置可燃或有毒气体泄漏报警器。当位 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时,宜采用正压通风,在所有通道关闭时, 能维持30~50Pa压力,当未采用空调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小 时。
3
当前,在一些中、小企业,采用常规仪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 控。此时在控制室内,见到矗立的仪表盘,盘上安装显示仪表、控 制器等。这就是传统的采用常规仪表控制的控制室。
随着计算机在过程控制中应用日趋广泛,分散控制系统DCS已 被大量使用在生产过程控制的领域中。因此,除了常规的控制室外, 又出现了一类全新的控制室,称为DCS控制室。
在进行控制室设计时,不仅要为仪表及其他自动化工具(计算 机)正常可靠地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还必须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开 辟一个适宜的环境。
控制室往往是参观采访的一个主要场所,所以搞好控制室的设 计,也是向外界表征这个工业生产过外的装饰, 是一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工作。
10
(3) 建筑要求是提出对吊顶和封顶、层高、地面、墙面、门、窗及色彩等 方面的要求。
吊顶和封顶: 一般宜有吊顶,但需考虑敷设风管,电缆管的吊顶层应有充足的
空间。设有半模拟盘和仪表盘为框架式的大、中型控制室可做封顶。采 取自然通风的控制室不宜做封顶。 层高: 吊顶下净空高度。
有空调装置时,宜为3.0~3.3m;无空调装置时,不宜小于3.3 地面:
(5) 控制室的空调主要用于采用电子式仪表为主的大、中型控制室和 仪表设备对湿、温度有较高要求的场合。
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0oC的地区需设置采暖。
14
(6) 控制室的进线方式和电缆、管缆的敷设方式。 常用的有架空进线和地沟进线两种方式。进线密封问题需慎重
考虑,地沟进线室内沟底应高出室外沟底300mm以上,并考虑排水。 电缆、管缆的敷设应符合《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 2051292)。 (7) 控制室的供电及安全保护措施。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
第4章 控制室的设计原则
第4章 控制室的设计原则
§4-1 概述 §4-2 常规仪表控制室的设计 §4-3 采用DCS系统的控制室设计
2
§4-1 概述
控制室的设计是自控工程设计中显示自动化水平的一个侧面。 控制室是操作人员借助仪表和其他自动化工具(计算机),对生产 过程实行集中监视、控制的核心操作岗位,有的也是进行生产管理、 调度的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