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形成:城市是生产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定义: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

特征:

1、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历史文化的积淀;

社会化、多功能、有机的整体;复杂的、动态的综合体。

发展: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二、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几个方面: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完善的基础设施。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

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城市化的过程

产业革命出现将大量工人集中在一起的工厂

工厂附近形成生活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集中村镇

村镇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发达

聚集效应是城市越来越大

城市化的三种模式

初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吸纳劳动力

过度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超过城市的容量,形成贫民窟

逆城市化现象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王城、诸侯城、采邑城(三级)

《管子·度地篇》中,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认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战国时期形成了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即城市居民居住在称之为“郭”的大城,统治者居住在称为“王城”的小城。

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

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区的坊里。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Hippodamus)模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希波丹姆模式寻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的美。

营寨城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Forum)。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的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路易十四在巴黎城郊建造凡尔赛宫,改建了附近整个地区。凡尔赛的总平面采用轴线对称放射的形式,这种形式对建筑艺术、城市设计及园林均有很大的影响,成为当时城市建设模仿的对象。

西特(Camillo Sitte)的《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力求从城市美学和艺术的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近现代城市规划学科

近代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首先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

(1)托马斯·莫尔16世纪提出乌托邦(Utopia)——针对资本主义城市与乡村的脱离和对立,私有制和土地投机等所造成的种种矛盾,乌托邦中有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

(2)康帕内拉1602年提出“太阳城”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

(3)傅立叶提出理想社会以“法郎吉”(Phalange)的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

成的公社,生产与消费结合,不是家庭小生产,而是有组织的大生产。

(4)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New Har mony)”,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

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E·Howard and“Garden City”

1898年10月将其学说思想以《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To-mor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一书正式出版。1902年再版时,将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

将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3、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由他的追随者恩维(Unwin)进一步发展成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并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第一代卫星城(居住性卧城)。第二代卫星城为半独立城镇,不同于“卧城”,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工作。

第三代的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以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Milton—Keynes)为代表。

规模大的卫星城可提供多种就业机会,有条件设置较大型完整的公共文化生活服务施,吸引较多的居民,减少对母城的依赖。

卫星城镇的发展过程——由“卧城”到半独立的卫星城,到基本上完全独立的新城,其规模逐渐趋向由小到大。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的卫星城,人口在5~8万之间,60年代后的卫星城,规模已扩大到25~40万人。

4、《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宣言

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了《明日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一书,“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范式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现代城市规划的观念展示。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

通过用地分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车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来支撑。

1933年CIAM召开的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通过了由柯布西耶倡导与亲自起草的《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当时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核心是提出了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

《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思想,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发展、实践影响最为深远。认为城市中的诸多活动可以被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基本类型—城市规划研究和分析的“最基本分类”。

1977年12月,一批建筑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发表的《马丘比丘宪章》,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