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1中国文化概论2017年04月份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一章)PPT课件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次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 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 国别文化。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 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共同体文化) 原因:共同的文化源,华夏文明 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多元 一体 汉民族文化主导,凝聚和团结各民族文化
• “化”本意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
• “化”也指教化。《荀子·不苟》:“驯至于善谓之化” 。
•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这里的事物既可以指 自然之物,也可以指人的思想。
• 《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 “文化”合成见于《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 后加诛。”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常 作文治教化之义。
• 发展到今天,文化的含义更为广泛:
✓ 指“读书识字”,不识字要学文化, ✓ 指“修养”,言行粗鄙要提高文化素养; ✓ 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是文学艺术、文博、图书等。 ✓ 作为专门术语的文化,在考古学中是指先民的遗址、遗物,如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
✓ 在其他人文学科的理论研究中,不少人同意文化是指“观念形态”,政 治、经济以外都在其列;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自考2017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
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0032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C )•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2、《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C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3、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4、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著名道士是( C )• A.寇谦之• B.陶弘景• C.孙思邈• D.葛洪5、"以物比德"属于( D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C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7、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8、宫廷文化属于( A )• A.上层文化• B.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中层文化9、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 B )•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11、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B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12、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 C )• 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13、《尧典》载于( D )• 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尚书》14、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 C )• A.“治身”• B.“治人”• C.“治心”• D.“治学”15、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 C )• 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 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1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B )• 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D )• 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8、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B )• A.唐• B.宋• C.元• D.明19、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C )• A.井田制• C.分封制• D.昭穆制20、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D )• 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沟通天神21、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A )• 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22、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23、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2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 D )• B.“南蛮”• C.“西南蛮”• D.“西南夷”25、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C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26、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 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27、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C )• A.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2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运用的汉语汉字修辞格是( A )• A.回文• B.顶真• C.对偶• D.析字29、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B )•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明清时期30、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C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章太炎31、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是在( C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代• C.汉代• D.唐代32、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制措施的是( A )• A.迁都北京• B.改用汉胜• C.定族姓• D.迁都洛阳3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在隋代称作( A )• A.内史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34、“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D )•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35、《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
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0032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C )•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2、《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C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3、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4、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著名道士是( C )• A.寇谦之• B.陶弘景• C.孙思邈• D.葛洪5、"以物比德"属于( D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C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7、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8、宫廷文化属于( A )• A.上层文化• B.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中层文化9、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 B )•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11、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B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12、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 C )• 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13、《尧典》载于( D )• 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尚书》14、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 C )• A.“治身”• B.“治人”• C.“治心”• D.“治学”15、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 C )• 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 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1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B )• 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D )• 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8、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B )• A.唐• B.宋• C.元• D.明19、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C )• A.井田制• C.分封制• D.昭穆制20、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D )• 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沟通天神21、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A )• 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22、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23、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2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 D )• B.“南蛮”• C.“西南蛮”• D.“西南夷”25、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C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26、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 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27、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C )• A.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2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运用的汉语汉字修辞格是( A )• A.回文• B.顶真• C.对偶• D.析字29、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B )•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明清时期30、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C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章太炎31、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是在( C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代• C.汉代• D.唐代32、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制措施的是( A )• A.迁都北京• B.改用汉胜• C.定族姓• D.迁都洛阳3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在隋代称作( A )• A.内史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34、“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D )•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35、《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 2002-10A. 《论语》B. 《易》C. 《荀子》D. 《礼记》2.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2004-10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 民族文化D. 国别文化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广义文化的是()2015-10A.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2008-1A .生产工具B .生活器具C .运输工具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2017-10A.广义文化B.狭义文化C.民族文化D.国别文化6.狭义的文化又称()2007-10A. 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 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7.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C )2012-10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8.与英文Culture 对译的汉语是( ) 2008-10 2015-4 2016-4A .文学B .文章C .文化D .精神文明9.“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2006-10A .化学B .文学C .化解D .改易10.“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2007-1A .文学B .错画C .文章11.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就是()2015-4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古代文化 C中国文化传统 D中国民族文化12. 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2002-10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 隋唐两宋13.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2002-10 2012-10A.大西洋B. 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14.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2002-10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 自然环境15.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2011-1A.归宿B.过程C.发展D. 资源16.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中国文化概论(00321适用全国)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2)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
答:(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考点2:简述“狭义文化”的特征。
答:(1)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2)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考点3:简述国别文化形成的原因。
答:(1)有着共同的文化源;(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
考点4: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1)广大地域影响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文化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地缘: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考点5:简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答:1)自然环境。
注意: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兴起。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
自考00321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引言自考00321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自学考试科目,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情和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总结并分析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
考试概况自考00321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考察:1.中国古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如文化认同、价值观等;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和哲学,如儒家、道家等;4.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持续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及格标准为60分。
考试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和问答题。
分析真题以下是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的主要内容及分析:真题一题目:请解释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概念。
分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解释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概念。
考生需要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列举并解释其中的核心概念。
真题二题目:请阐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分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阐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考生需要了解并分析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可以通过引用儒家经典著作中的相关理论进行解答。
真题三题目:请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分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考生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可以从道德观念、社会关系、家庭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论述。
真题四题目:请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分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考生需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
可以从文化认同、价值观、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总结通过对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考试主要关注以下内容:1.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概念和特点;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和哲学;3.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00321自考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00321自考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
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自考口袋笔记0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21-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依据目录绪论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第二节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六节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绪论“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化”的本义是改易。
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重点汇总)
分析“中和之美”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中和之美是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审美原则。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述中“中声”,“中音”,“中和”,“和”等概念含义相通,用于音乐、道德修养、政治教化,反映当时音乐、道德、、政教一体的社会观念。
孔子对《诗》的评价也以“中和之美”作为审美原则。
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都得了体现。
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传统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1) 重整体、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2) 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的类比思维。
3) 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辨证思维。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1) 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
2) 科学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高度的集权需要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选拔而来的大小官僚是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程度最高的阶层。
3) 科学考试制度给中国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记,无论是运动、文学、制度、事业都带有应考的性质,迎合当时主考的意旨,所说之话,所作之文大多与实际生活不发生关系。
明清之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1) 秦汉时期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
2) 秦汉以来,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严密的人身控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显著特点。
3) 秦汉以后,君主制度日益成熟与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专制社会里,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与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受到时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孔不入的政治权力造成了传统的沉闷与单调。
全国2017年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
这一定义出自(B)A、《苏联大百科全书》B、《大不列颠百科全书》C、《辞海》D、《中国大百科全书》2、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B)A、心理条件B、地理条件C、人文条件D、气候条件3、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C)A、一万年左右B、五千年左右C、四千年左右D、三千年左右4、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发现的是(A)A、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B、甲骨文和陶器的发掘出土C、甲骨文和唐三彩的发掘出土D、甲骨文和漆器的发掘出土5、在秦国变法,提出“驱农归战,利出一孔”政策的是(B)A、李斯B、商鞅C、吕不韦D、荀子6、“永嘉之乱”发生于(C)A、汉初B、东晋C、西晋D、唐初7、汉族的迁移是因边地民族的内侵。
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D)A、“十六国”之说B、匈奴之说C、北胡之说D、“五胡”之说8、曾因佞佛而四次出家的皇帝是(B)A、汉武帝B、梁武帝C、唐高宗D、孝文帝9、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记录“说话”的文章叫(A)A、话本B、剧本C、小说D、文本10、“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C)A、汉初B、唐初C、北宋D、南宋11、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被任命为扬州官员的是(B)A、汤若望B、马可·波罗C、利玛窦D、李约瑟12、我国针灸学第一部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A、皇浦谧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3、北京市珐琅厂研制的“普天同庆”大瓶成为(A)A、香港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B、澳门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C、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的庆典礼品D、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庆典礼品1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A、许慎B、董仲舒C、欧阳修D、钟嵘15、在宗法制度下,礼俗的重点在于(B)A、尊老爱幼B、服务尊长C、敬畏祖先D、人人平等16、将孝道视为“天之经,地之义”的是(C)A、《山海经》B、《三字经》C、《孝经》D、《大学》17、在宋代,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C)A、王安石B、苏轼C、程颐D、欧阳修18、春节到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灶马、桃符、钟馗。
(00321本)中国文化概论-平时测验2
中国文化概论-平时测验21.单选题1.1 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c)•a舂米技术•b瓷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烹饪技术1.2 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目的是为了打击匈奴,为此准备联合西迁的(d)•a•b突厥•c回纥•d大月支1.3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d)•a宋太祖时期•b宋太宗时期•c宋真宗时期•d宋仁宗时期1.4 敬顺昊天的宗教现实功用是(a)•a敬授民时•b专制统治•c占卜吉凶•d神灵保佑1.5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涉及医学理论的是(a)•a医经•b经方•c房中•d神仙1.6 《船山遗书》作者是(b)•a顾炎武•b王夫之•c黄宗羲•d朱熹1.7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基础是(a)•a农耕自然经济•b商贸活动•c手工业•d农书文献1.8 在居住方式中,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全体成员的内部认同的是(b)•a院墙•b院门•c庭院•d睡处1.9 中医四诊法中,对脉学理论影响最大的是(d)•a望•b闻•c问•d切1.10 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是(b)•a利玛窦•b孟德高维诺•c马可波罗•d汤若望1.11 代表商代制陶工艺最高水平的是(b)•a黑陶•b白陶•c灰陶•d彩陶1.12 认识夏文化的一手材料,是什么遗址(b)•a龙山文化遗址•b偃师二里头遗址•c仰韶文化遗址•d殷墟遗址1.13 被称为“白话小说之祖”的文学样式是(c)•a宋杂剧•b说话•c话本•d傀儡戏1.14 欧洲人普遍用纸是在(c)•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7世纪1.15 汉初分封制度称的失败和过时的标志是(c)•a黄老之学的兴盛•b与匈奴和亲•c七国之乱•d推恩令的颁布1.16 北朝以来实行府兵制,隋至唐相沿不改,此制最重要特点是(d)•a战斗力强•b训练有效•c便于调动•d农兵合一1.17 舆轿的出现在(a)•a春秋战国•b秦汉•c西周早期•d三国时期1.18 格里高利历指的是(c)•a阴阳历•b农历•c公历•d阴历1.19 汉武帝与匈奴数十年的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其中收复河套地区的战役是(a)•a河南战役•b岭北战役•c河西战役•d漠北战役1.20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教派是(d)•a般若学派•b涅磐学派•c大乘教派•d小乘教派1.21 男子服饰色彩鲜亮,显示出服饰具有(b)•a环境标志•b性别标志•c体型标志•d年龄标志1.22 “一菜一格,百菜百格”指的是(d)•a闽菜•b鲁菜•c京菜•d川菜1.23 服孝5个月,是为(c)•a父母•b祖父母•c曾祖父母•d高祖父母1.24 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从而形成回族的是(d)•a西域人•b蒙古人•c阿拉伯人•d色目人1.25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点是(b)•a距今20000年•b距今10000年•c距今8000年•d距今5000年2.多选题2.1 气象节日的象征物是(bd)•a龙•b花•c佛•d草•e水2.2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abc)•a生产互助•b生活互助•c基层民主制•d精神信仰•e共同财产2.3 中国科技发展的几个高潮时期分别是(acd)•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e元明清时期2.4 20世纪,有学者敏锐地依据文献记载把上古文化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ace)•a炎黄区域•b蚩尤区域•c东夷区域•d北狄区域•e苗蛮区域2.5 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bde)•a尤异•b孝廉•c明经•d茂才•e贤良方正。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昇B、韩信C、蒙恬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15.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16.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这种现象始于A、公元5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17.作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的是A、善良B、孝悌C、节俭D、修身18.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是A、孔子B、鬼谷子C、孟子D、荀子20.“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写照,典出于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21.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A、以木结构为主B、以砖结构为主C、以瓦结构为主D、以土结构为主22.中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是A、《仓颉篇》B、《史籀篇》C、《千字文》D、《三字经》23.中国政府很早就有防灾思想。
江苏省2011年04月自学考试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
江苏省2011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0-6A.绘画B.农具C.扇子D.筷子2.底层文化传承的媒体是( D )0-10A.文字典籍B.物质产品C.精神产品D.口头传承3.素有“荔枝之乡”美称的是( B )1-18A.苏州B.福州C.广州D.柳州4.明朝由政府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的发起者是( C ) 1-29A.朱棣B.朱允炆C.朱元璋D.朱高炽5.在宁夏地区把“斥卤不毛”之地,改造成“塞北江南”,主要是依靠( A)1-30A.兴修水利B.植树造林C.土地垦殖D.农业科技6.有文献可考的周代乐器多达( C )5-270A.50余种B.60余种C.70余种D.80余种7.我国北方把贸易的场所称为( C )3-117A.市B.墟C.集D.会8.在饮食文化中,我国春节的饺子属于( C )3-135A.仪式饮食B.阶层饮食C.节日饮食D.待客饮食9.封建观念带来了服饰的阶层性,作为下层苦力的标志的服饰是( C )3-138第 1 页A.丝绸服装B.长袍马褂C.短衣麻褐D.长衫10.“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的修辞格属于( B )6-317A.析字B.回文C.顶真D.对偶11.汉字与姓名有内在联系,如“牛得草”、“马识途”等属于( C )6-327 A.“为长者讳”B.“名字相应”C.“名因姓取”D.“有名省形制字”12.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是( C )5-284A.《论语》B.《左传》C.《周易》D.《春秋》13.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阶段是在( B )7-330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14.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刚正稳健的是( D )5-268 A.黑色B.白色C.红色D.紫色15.“中体西用”最早见于( C )7-347A.《国故和科学精神》B.《劝学篇》C.《匡时策》D.《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6.在我国古代,避讳之风的兴盛期是( C )6-301A.秦汉B.魏晋C.唐宋D.明清17.被道教奉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的是( A)5-237A.老子B.庄子C.张角D.张鲁18.秦代学童的识字课本是( A)6-313A.《仓颉篇》B.《急就章》第 2 页C.《千字文》D.《百家姓》19.我国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6-292A.24个B.30个C.35个D.40个20.我国古代祭祀地神的时间在( B )4-192A.冬至日B.夏至日C.春分日D.秋分日21.《桃花扇》的作者是( C )5-268A.曹雪芹B.吴敬梓C.孔尚任D.蒲松龄22.唐代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与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是( C )2-81A.租佣调制B.一条鞭法C.两税法D.摊丁入亩23.元朝时期进入中原,与其他民族杂居、通婚,逐渐形成回族的是( B )2-90A.契丹人B.色目人C.女真人D.高丽人24.魏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渊源是( C )2-72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25.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是( D )2-49A.邓析B.惠施C.公孙龙D.邹衍二、填空题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中国古代五帝的谱系是颛顼、高辛、尧、舜和___黄帝__。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00321-自考-自己整理的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
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
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
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文化属于A、地域文化B、民族村文化C、华夏文化D、国别文化2.在中医“四诊”技术中,最主要的是A、望B、闻C、问D、切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段文字出自A、《礼记·中庸》B、《论语·雍也》C、《说苑·指武》D、《周礼》4.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是A、文化的趋同与特色B、文化的差异与特色C、文化的地域特色D、文化的民族特色5.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满族文化B、朝鲜族文化C、汉族文化D、蒙古族文化6.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进犯,边关要塞广种的树木是A、杨树B、柳树C、松树D、榆树7.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A、明朝前期B、明朝后期C、清朝前期D、清朝后期8.宋代首都东京汴梁指的是A、开封B、扬州C、西安D、洛阳9.相对于世界通行的西方公历,中国还在使用传统的A、回历B、藏历C、阳历D、阴阳合历10.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是A、五服B、九族C、三代D、六亲11.在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中,汉族服饰中的龙凤图案属于A、职业标志B、政治标志C、信仰标志D、礼仪标志12.在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中,汉族服饰中的龙凤图案属于A、职业标志B、政治标志C、信仰标志D、礼仪标志13.我国使用货币始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元明时期14.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出自A、秦始皇B、周文王C、商纣王D、汉高祖15.道教的主要经典为A、《易经》B、《道德经》C、《法华经》D、《涅槃经》16.夏朝的文化崇尚A、文B、武C、忠D、义17.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根基是A、诸子文学B、屈原文学C、汉乐府诗歌D、《诗经》18.从夏朝初期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19.汉代把它称为“泰一”,尊奉为“天神最高贵者”的是A、北极星B、金星C、冥王星D、天王星20.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A、小篆B、大篆C、隶书D、楷书21.汉字观念中,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是A、“仓颉造字说”B、“黄帝奉天说”C、修辞神授说D、“河图洛书说”22.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23.孟子“仁政”学说的内容之一是A、因材施教B、仁者爱人C、制民之产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4.“礼”在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内容,当其指具体的礼节仪式时,称之为A、礼仪B、礼制C、礼貌D、礼让25.在不同历史时期,标志人类创造力的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标志之一的是A、绘画B、文具C、农具D、文字26.我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它是在:A、我国的渤海B、我国的黄海C、我国的东海D、我国的南海27.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A、14世纪末B、15世纪末C、16世纪末D、17世纪末28.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祖先崇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刘禹锡关于“天人交胜”的主要观点。
42.简述明朝初年由政府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
43.简述古人的旅行禁忌。
44.简述古代婚礼中的“周公六礼”。
45.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46.简述指南针的发明及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A长江下游 B.长江上游 C.东北辽河流域D.黄河中下游
25.孔子是山东人,但他在读《诗经》、《尚书》时使用的是
A.方言 B.书面语 C.雅言 D.文言
26.“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它发生在
A.西周 B.秦代C.汉代 D.隋朝
27.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利斯”。其意译为
A.“瓷器之国” B.“产丝之国” C.“青铜之国” D.“黄金之国”
A.山水画的兴起 B.宫廷诗的兴起 C.山水诗的兴起
D.花鸟画的兴起 E.人物画的兴起
35.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畏”。它们是指
A.畏天命 B.畏大人 C.畏小人
D.畏权贵 E.畏圣人之言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文化事象
37.针灸学说
38.“洗三”
14.《解文说字》的作者是
A许慎 B.董仲舒 C.欧阳修 D.钟嵘
15.在宗法制度下,礼俗的重点在于
A尊老爱幼 B服务尊长 C.敬畏祖先 D.人人平等
16.将孝道视为“天之经,地之义”的是
A《山海经》 B.《三字经》C.《孝经》D.《大学》
17.在宋代,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
A.王安石 B.苏轼C.程颐 D.欧阳修
28.《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洪畀 D.孔尚任
29.北方的贸易场所通常称为
A场 B.集 C.会 D.墟
30.南方各民族大多采用的民居建筑结构是
A.半穴式 B.井干式 C.石室 D.干栏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来自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4.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发现的是
A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B.甲骨文和陶器的发掘出土
C.甲骨文和唐三彩的发掘出土D.甲骨文和漆器的发掘出土
5.在秦国变法,提出“驱农归战,利出一孔”政策的是
A.李斯 B.商鞅 C.吕不韦 D.苟子
6.“永嘉之乱”发生于
A汉初 B.东晋 C.西晋 D.唐初
7.汉族的迁移是因边地民族的内侵。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
18.春节到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灶马、桃符、钟馗。这种习俗来自
A佛教 B.道教 C.萨满原始信仰 D.基督教
19.要达到“存天理,灭人欲”目的的是
A.墨子学说 B.宋明理学C.禅宗 D.道家学说
20.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
A.《五经》为先的 B.《大学》为先的
C.《六书》为先的D.《三字经》为先的
47.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
48.为什么说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A“十六国”之说 B.匈奴之说
C.北胡之说D.“五胡”之说
8.曾因佞佛而四次出家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梁武帝 C.唐高宗 D.孝文帝
9.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记录“说话”的文章叫
A. 话本 B.剧本C.小说 D.文本
10.“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
A汉初 B.唐初 C.北宋 D.南宋
21.中国的乐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据统计,《诗经》中所提及的乐器有
A.18种 B.25种 C.29种 D.30种
2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张择端C.石涛 D.吴道子
2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诗句出自
A.杜牧的诗 B.陶渊明的诗 C.柳宗元的诗 D.杜甫的诗
24.红山文化发源于
1.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这一定义出自
A《苏联大百科全书》 B.《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C.《辞海》D.《中国大百科全书》
2.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
A心理条件 B.地理条件 C.人文条件 D.气候条件
3.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
A一万年左右 B.五千年左右C.四千年左右 D.三千年左右
11.元朝特别重用国际商人,被任命为扬州官员的是
A.汤若望 B.马可·波罗C.利玛窦 D.李约瑟
12.我国针灸学第一部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黄浦谧 B.华佗C.孙思邈 D.李时珍
13.北京市珐琅厂研制的“普天同庆”大瓶成为
A.香港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B.澳门回归的国家庆典礼品
C.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的庆典礼品D.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庆典礼品
31.我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有
A.昆曲 B.古琴艺术 c.珠算
D.中医针灸 E.京剧
32.汉代已有“四诊”的中医诊断技术。它们分别是
A望 B.闻 C.诊
D.问 E.切
33.属于儒家的重要典籍有
A.《论语》 B.《孟子》C.《大学》
D.《中庸》 E.《商君书》
34.魏晋时期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