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的分散与表面处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溶剂化膜作用能
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由于其表面极性区域对附近的
溶剂分子产生极化作用,在颗粒表面会形成溶剂化膜,
并产生溶剂化作用:
Us U0s exp( h / h0 )
(4)疏水作用
由于颗粒表面与水的极性差异而导致的一种粒间相 互吸引作用 : U H C Re xp(h / D)
4
(5)位阻作用
=0
完全润湿或称铺展
润湿过程也可以用铺展系数S1/s来表示: S1/s=s/g-(s/l+l/g)=l/g(cos-1)
8
可添加润湿剂或浸润剂,或对粉体进行表面处理, 以改善浸润条件
(3)颗粒悬浮液的分散状态及判据
两种不同的分散状态:一种是形成团聚体,即单一 颗粒由于互相吸引,形成较大的二次颗粒;另一种是 颗粒之间互相排斥,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第七章 粉体的分散与表面处理
7.1 粉体的分散
7.1.1 颗粒间的作用力 7.1.2 颗粒的分散原理 7.1.3 粉体的分散方法 7.1.4 颗粒分散性的表征与评价
7.2 粉体的表面处理
7.2.1 粉体处理的方法及工艺 7.2.2 表面处理剂
1
7.1 粉体的分散
7.1.1 颗粒间的作用力
主要分为短程作用力和长程作用力 短 程 力 作 用 范 围 小 于 2nm , 长 程 力 作 用 范 围 5 ~ 100nm
根据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分散剂可分为无机分散剂 和有机分散剂。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分散剂又可分 为无机电解质类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偶联剂等
7.1.4 颗粒分散性的表征与评价
包括沉降天平法、粒度分布测量法、图像分析法、 扫描和透射电镜法、黏着力法等
14
7.2 粉体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的目的:改善或改变粉体的分散性;提高 颗粒的表面活性;使颗粒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 机械性能以及新的功能;改善或提高粉体与其他物质 之间的相容性
判据:Ur=UA+Uel+Us+Ust+UH
9
7.1.3 粉体的分散方法
主要有介质分散、机械搅拌分散、超声波分散、静 电分散、分散剂分散和表面处理
(1)介质分散
介质的选择原则:非极性颗粒易于在非极性介质中 分散,极性颗粒易于在极性液体中分散
颗粒在介质中的分散行为除与介质的极性有关外, 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pH值、温度等
16
(2)沉淀反应处理
将一些无机物质沉积到颗粒的表面,形成异质包覆 层,达到表面处理的目的。由于在颗粒表面形成特殊 包覆层,因此可产生光、电、磁及抗菌等功能
两个颗粒互相接触时,受外力作用以及浓度等因素 的影响,吸附层中的物质将重新调整以建立新的平衡。 如果吸附层中的物质为小分子或小离子,它们的扩散 速度很大,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达到新的平衡;如果是 长链状的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时,其调整速度非常缓 慢,短时间内难以建立新的平衡,此时颗粒间就会产 生位阻作用。
Q1Q2 D2
wk.baidu.com
(1
2a ) D
式中Q1、Q2为两颗粒表面带电量,a为两颗粒的表面 间距,D为颗粒直径
6
(3)液桥力
实际的粉体往往含
有水分,由于水的
表面张力将在两个
颗粒之间造成液桥力
液桥力的计算式为:H
2r
s in
r
2
sin
1 R1
1 R2
sin(
)
式中r为颗粒半径,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为液体接 触角,R1、R2分别为液桥的两个特征曲率半径,为颗 粒润湿接触角
液体介质中颗粒间的主要长程作用力有:范德华力、 双电层静电作用力、位阻排斥力、溶剂化膜作用力、 疏水作用力以及偶极作用力和磁作用力等
2
(1)范德华作用能及作用力
半 径 分 别 为 R1 和 R2 的 两 个 球 形 颗 粒 , 当 间 距 为 h 时 (h<<R),其作用能UA和作用力F分别为:
UA
10
(2)机械搅拌分散
指通过强烈的机械搅拌引起液流强湍流运动而造成 颗粒聚团碎解,其必要条件是机械对液流的剪切力及 压力大于颗粒间的黏着力
机械搅拌分散的时效性不长,即在停止机械作用一 定时间后颗粒可能重新团聚
11
(3)超声波分散
作用方式包括两个方面: 在介质中产生空化作用 使悬浮体系中的各组分产生共振效应 低频时易产生空化作用,高频时易产生共振作用 强度不宜过大,否则由于热能和机械能的增加,颗 粒碰撞的频率也增加,反而导致颗粒团聚
A132 R1R2 , 6h(R1 R2 )
F A132 R1R2 6h2 (R1 R2 )
半径为R的球形颗粒与片状颗粒间的作用能与作用力
分别为
UA
A132 R 6h
,
F
A132 R 6h2
A132为在液体介质3中颗粒1与颗粒2相互作用的哈马 克常数
3
(2)双电层静电作用能及作用力
来自于扩散层中的离子互相靠近时产生的排斥或吸 引作用
7.2.1 粉体表面处理的方法及工艺
按实际使用方法,分为表面化学包覆处理、机械化 学处理、胶囊式处理、高能表面处理和沉淀反应表面 处理
15
(1)表面化学包覆处理
A、表面活性剂处理 软团聚和硬团聚的区别 基本作用:吸附并降低表面张力和胶团化作用 既可湿法进行,也可干法进行或干湿结合
B、偶联剂处理 可提高粉体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在改善颗粒在有 机高聚物基料中的分散性的同时,增强两种不同性质 材料之间的结合力
如果颗粒的润湿性良好(趋近于0),颗粒与颗粒 间相互接触(a=0),且在10-40°之间时,毛细管 作用力近似为:
H (1.4 ~ 1.8)r
7
7.1.2 颗粒的分散原理
(1)颗粒的分散原则
润湿原则与表面力原则
(2)颗粒的润湿
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润湿性常用润湿接触角来度量
>>/2 完全不润湿
/2>>0 部分润湿或有限润湿
位阻作用包含穿插作用和压缩作用
5
*颗粒在空气中的作用力
(1)范德华力
两个半径分别为R1、R2的球形颗粒间的范德华作用
力FM可表示为:
FM
A11 6h2
R1R2 R1 R2
式中A11为颗粒在真空中的Hamaker常数
(2)静电作用力
Rumpf对作用于两个球形颗粒之间的静电引力提出了
下列表达式:
F
12
(4)静电分散
静电分散就是给颗粒荷上相同极性的电荷,利用库 仑斥力使颗粒分散,表面处理、电极电压、颗粒粒径 和湿度都是影响静电分散的重要因素
静电分散的时效性不长
13
(5)分散剂分散
分散剂的主要作用:增大颗粒表面电位的绝对值, 提高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增强颗粒间的位阻效应; 调控颗粒表面极性,增强介质对颗粒的润湿性,增强 溶剂化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