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资料

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资料

儒学

近年来,谈国学的人渐多,似乎不谈国学不能称为国人。可是,近些年谈国学的人,一谈国学就说儒家之学(简称儒学),以为除

了儒学,就没有国学;或是认为,只有儒学才是真正的国学。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徐灏注笺:“人之柔者曰儒,因以为学人之称。"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

称号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因

此古代通常以“儒”称学者,如《字汇·人部》:“儒,学者之称。”以“儒”称谓儒家,只是古代的一种用法,如《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X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

也就是说,儒家学说是古代服务于帝王统治的教化学说,并不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而为老百姓服务的学说。因此,如果以儒家来代

表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看作古代专制主义

或为古代专制主义服务的思想的代名词。当然,并非全盘否定儒家

文化,而是说,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或是主要看作是儒家文化,不仅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也将儒家文化中积

极的因素给否定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更不

是当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旨所在。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之学,也是国人之学。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但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称之为中国或华夏。也就是说,国学应当是中国或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之总称。从历

史来说,国学不能局限于儒家之学,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学只是

与道、墨、法等诸家相并列之一家学说。

百家并存

在学理上,国学何谓却是可以讨论的。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增加几分自觉性,使得我们对国学的理解更加深入,而

不会天真的以为穿着长袍马褂逛街就是在讲国学了。曹聚仁先生当

年就指出,如果“根本上没有明白国学是个什么,也没想到要去研

究国学的原因,只不过因循的盲从,胡乱提倡些国学,做冒牌的圣

人之徒”,那“是很危险的”。而前人比如被誉为最后一位古文经

学大师的章太炎对国学的看法无疑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从章太炎本人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国学”作为内容当然是贯穿其一辈子的思想主题。从他入俞樾的诂经学社做学生起,直至临

终那一刻,他坚持的就是“饭可以不吃,学不可以不讲”。不过,“国学”作为一个概念却不是从来就在他的话语体系中获得合法性的。早先,作为国粹派主将的章太炎是用“国粹”来指称后来“国学”所代表的内容的。然而,不久他便将概念改换成了“国故”,

并作有《国故论衡》。在第三个阶段,才有“国学”的'概念的提出。晚年,章太炎还会使用“国性”来称呼国学。显然,就这四个概念

的使用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章太炎对“国学”的看法:

“国粹”无疑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高度崇敬之情。但是,它难以回

答“凡是历史上的就一定是好的吗?”这样的疑问。“国故”则似

乎略微走向反面,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似乎给人某种

灰尘仆仆的感觉,比不上“国粹”的古色古香。“国性”所指当然

也是历史传统文化。章太炎认为,中国当时面对强敌外逼,即便亡

国了,只要国性存在,依然有复国的那一天。显然,国性的含义是

比较抽象的,不易把握。比较而言,“国学”的提法不仅中立,而

且具体。以此为背景,我们似乎也能从“国学”立科而不是“国粹”立科的做法中体会出国家中正的态度。

那么,国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章太炎的话来说,就是“国学的派别”究竟有哪些?他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经学的派别、

哲学的派别、文学的派别,这些派别绝非儒学一家能够涵盖的。

章太炎指出,经学包含着“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家,每一家又有各个支系。他本人是古文经学家,认为今文经学所讲的,

虽然不完全是宗教,但总体上倾向于此。对此,他是有些不满的。

他认为,就“六经”本义而言,“无一非史”。《尚书》、《春秋》都是记事的典籍,是确定无疑的史;《诗经》大部分是为国事而作,只有少量的歌谣,所以也是史;《礼经》记载古代典章制度,是史

的一部分;《春秋》胪列事实,中寓褒贬之意,是显明的史;《易经》蕴含着史的精华;《乐经》已经失去,但章太炎揣测它是家在

乐谱和制度的,所以也包含着史的特性的。可见,章太炎坚持“六

经皆史”说,所以正如汤志钧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国学的派别中

章氏并不专列史的派别。由于“六经皆史”,章氏反对对六经“推

崇过甚”。这个态度当然和他古文经学的立场密切相关,然而,今

日我们再来看“经”,它们究竟是不可移易的“常道”,还是需要

与时变化的文本,那是需要仔细考量的,否则一不小心,我们就可

能抬举出若干高高在上的教主来,对他们我们只有跪拜的分。

关于哲学,章太炎认为中国古代的儒道法墨名以及佛家可谓哲学的主要派别。他认为,《论语》一半讲伦理道德学,一半是哲理。

儒家之中,《孟子》、《荀子》也谈过哲理;老庄的主张,和哲学

密切联系;名家大量的涉及“论理学”也即逻辑学;墨子的《经上》《经下》是极好的名学;法家之中韩非的《解老》《喻老》两篇,

将他与哲理联系了起来。当然,这是章氏对先秦时期的哲学的刻画。事实上,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史的论述言简意赅,揭示了国学哲学之

部的丰富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