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9ce3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4.png)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质量和重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质量和重力的定义和关系,并探讨质量和重力之间的计算方法。
一、质量的定义和重力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表示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通常用符号m表示。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是与物体质量有关的力,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每平方秒,通常用符号g 表示。
二、质量和重力的关系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F = mg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由于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数值近似为9.8米每平方秒,因此在地球上,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以下形式:F = 9.8m这表示在地球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其质量的9.8倍。
三、质量和重力的计算方法1. 质量的计算方法质量通常可以通过称重器具进行测量,例如天平、电子秤等。
将物体放在天平或电子秤上,即可读取到物体的质量。
2. 重力的计算方法重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每平方秒,因此可以将重力的计算公式进一步简化为:重力 = 9.8 ×质量为了更好地理解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和计算方法,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有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重力的计算公式来求解其所受到的重力:重力 = 9.8 × 2 = 19.6牛顿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19.6牛顿。
综上所述,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F = mg 这一公式表示,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质量通常可以通过称重器具进行测量,而重力可以通过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来计算。
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9cd12814791711cc7917c9.png)
实验课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 质量的关系
一、重力
1.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叫做重力。(G)
分
◆ 重
析力Biblioteka 与 论与 质1.5
量
证
关 1.0
系 图
0.5
象
0.05 0.10 0.15
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实验分析:
由实验数据可知,在误差允
许的范围内,当质量成倍增加时, 重力也成倍增加,重力与质量的 比值不变。
由G-M图像可知,此图像是一 条过原点的直线,这是正比例函 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质量成正比。
二、重力的大小(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比值大约为9.8N/kg)
gG m
G=mg
G——重力——牛顿(N)
m ——质量——千克(kg)
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到
的重力是9.8N。粗略计算时可以取g=10N/kg。
交流与评估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物体所受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2)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情况 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地面的高度增加,地球对 物体的吸引力会减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会减小;由于 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所以同一物体 在纬度越高的地方,重力会越大。 (3)同一物体从月球到地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 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它在月球上受到的吸 引力比在地球上的要小,所以重力变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50c93a1f524ccbff1218419.png)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二、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三、实验原理:当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4个五、实验步骤:1、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1——4个钩码的重力。
2、用所测钩码的重力除以相应钩码的质量,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六、实验表格:(根据实验补充完整表格数据)钩码数/个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1 0.05 102 1.0 103 0.15 104 0.20 2.0七、实验结论: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公式是_________,其中g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3、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的。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___。
5、增大物体的______________,降低它的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二、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三、实验原理:当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4个五、实验步骤:1、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1——4个钩码的重力。
2、用所测钩码的重力除以相应钩码的质量,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六、实验表格:(根据实验补充完整表格数据)钩码数/个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1 0.05 102 1.0 103 0.15 104 0.20 2.0七、实验结论: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_____。
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c87be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7.png)
探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物体的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关于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概念。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而质量则是物体内部的物质量信息。
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同来探究吧。
1. 实验方法为了研究物体的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实验。
首先,准备一台天平和若干不同质量的物体。
将天平平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将待测物体分别放置在天平的两个盘托上。
通过调整盘托上的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
记录下各物体的质量和砝码的重量,并记录下平衡所需的砝码重量。
2.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和砝码重量与平衡所需的砝码重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绘制散点图或使用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关系是线性的。
也就是说,质量和重力之间存在直接的比例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了解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重力是一种力,可以表示为Fg=mg,其中Fg代表物体所受的重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
将重力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中,可以得到Fg=ma。
由于重力是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因此可以得到Fg=mg。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是直接成正比的。
4. 质量与重力之间的联系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之间存在直接的比例关系。
换句话说,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这一结论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和经验。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实验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49d5e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6.png)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实验本实验旨在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实验材料与仪器:1. 弹簧测力计2. 吊球设备3. 不同质量的小物体(如铁块、塑料盒等)4. 计时器5. 直尺6. 纸笔实验步骤:1. 在地面上设置一个直立的竖直杆,并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杆的顶端。
2. 将吊球设备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确保它能够自由垂直下落。
3. 使用直尺测量吊球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4. 选择一个小物体,确定它的质量,并将其系在吊球设备的下方。
5. 用手轻轻推动吊球设备,使其开始自由下落,并立即启动计时器。
6. 当吊球设备达到地面后立即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落所用的时间。
7. 重复步骤4-6,至少进行三次实验,以获得准确的平均数。
8.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计算各次试验的时间平均值。
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根据实验步骤7所述,以下是三次实验的记录数据:试验一:质量:50克时间1:3.5秒时间2:3.6秒时间3:3.4秒试验二:质量:100克时间1:2.8秒时间2:2.9秒时间3:2.7秒试验三:质量:150克时间1:2.2秒时间2:2.3秒时间3:2.4秒计算平均时间:试验一平均时间:(3.5 + 3.6 + 3.4)/ 3 = 3.5秒试验二平均时间:(2.8 + 2.9 + 2.7)/ 3 = 2.8秒试验三平均时间:(2.2 + 2.3 + 2.4)/ 3 = 2.3秒分析与结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我们可以得出公式:F = m * g,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以牛顿为单位),m表示物体的质量(以千克为单位),g表示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为9.8米/秒²)。
根据实验数据记录中的时间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从吊球设备自由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t。
据知,下落过程中物体加速度近似等于重力加速度(g)。
由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 = m * g 可变形为 g = F / m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下落所用的时间t,我们可以得出:g = 2d / t²,其中 d 表示吊球设备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7a543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c.png)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地球或其他天体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量。
而质量是指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在物理学中,质量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和受力情况,而重力则是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本文将探讨物体的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牛顿第二定律与物体的重力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它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上,物体所受的合力可以分解为重力和其他力的合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的公式:F = mg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上的近似取值为9.8m/s²。
二、质量对重力的影响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也就是说,质量越大,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质量越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小。
这是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大意味着物质的数量多,相应地物体之间的引力也更强。
三、物体的重力与万有引力定律物体的重力还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解释。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该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 =G × (m₁m₂) / r²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G是万有引力常量,m₁和m₂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该定律说明了重力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四、重力对物体的影响重力是物体所受的一种力量,它对物体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重力使物体具有重量,重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用公式W=mg计算,其中W是物体的重量。
其次,重力也使物体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这是因为重力是一个向下的力量。
另外,重力还影响着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在抛体运动中,重力是使物体向下运动的原因。
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db0ae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c.png)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考点梳理】轴线方向与力和作用线方向保持一致时指针调零。
不能使弹簧测力计超量程和长久受力,以免引起弹簧的变形。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测量范围。
5.结论分清先后:是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千万不能说成是“质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为10N,将这个物体拿到外太空,远离地球,此时,它的质量依然是1kg,而它的重力却为0N。
所以质量不会随重力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6.g事实上会因为地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但只要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其变化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典例引领】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物体质量m/kg 重力G/N① 1② 2③ 3(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上表空白处缺少的栏目是_____________。
(3)在图中,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4)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天宫一号”中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7)大明选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大明的做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
(8)某实验小组画出的G-m图像如下图所示。
该小组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9)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大明同学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
这种探究方法可行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课教案探究质量和重力的关系
![物理课教案探究质量和重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3f41f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6.png)
物理课教案探究质量和重力的关系物理课教案探究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探究质量和重力的关系,加深对物理学中重要概念的理解。
重力是大地引力作用于物体的结果,而物体的质量则是物体自身的性质。
通过实验和思考,学生将能够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的联系,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质量和重力有关的问题。
一、实验:1. 实验目的: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材料:弹簧秤、各种物体(例如小石头、小铁球、小木块等)。
3. 实验步骤:a. 将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记录下物体的质量(m)和弹簧秤示数(F)。
b.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依次悬挂在弹簧秤上,并记录下质量和示数。
c.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体质量与弹簧秤示数之间的关系图。
二、思考与讨论:1. 每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时,示数是否相同?为什么?2. 质量是否影响物体所受的重力?为什么?3. 完成实验的物体是否都受到了相同的重力?为什么?三、理论解释:1.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 重力公式:F = mg,其中F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假定为9.8 m/s²。
3. 根据重力公式,可以推断质量与重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
四、应用:1. 已知两个物体分别质量为m₁和m₂,如何判断它们所受的重力大小?2. 对于一定质量的物体,如何根据重力计算机其质量?五、拓展:1. 探究质量与重力加速度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2. 探究在不同行星上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是否相同。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质量和重力的基本概念。
他们通过实验和思考发现了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了如何根据重力计算物体的质量。
通过拓展部分的内容,学生还能进一步探究质量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行星上的重力情况。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中的质量与重力概念,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质量和重力有关的问题。
七、学生讨论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讨论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验证。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86c84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6.png)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被称为“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表达式为:F =G * (m1 * m2) / 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是这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为了验证这个定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准备:1. 准备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例如一个小铁球和一个大铁球。
确保它们的质量差异较大。
2. 准备一个具有刻度的质量秤,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3. 准备一个具有精确刻度的测量工具,比如卡尺或者标尺,用于测量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4. 准备一个实验台面或支架,以保证实验的稳定性。
5. 准备一个计时器或者秒表,用于测定重力作用的时间。
实验过程:1. 将小铁球放置在实验台面的中心位置。
2. 使用质量秤测量小铁球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在小铁球的周围建立一个合适的测量标记,以确保测量距离的准确性。
4. 将大铁球从一定高度(比如1米)处垂直落下,确保大铁球与小铁球之间的距离大于它们的直径,以避免任何接触。
5. 使用计时器测量大铁球从起始位置到达小铁球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6.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大铁球与小铁球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实验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根据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铁球的质量以及引力作用的时间来验证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固定小铁球的质量,然后改变大铁球的质量,并测量引力作用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这样就可以验证定律中引力与质量成正比的部分。
此外,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可以探索其他有关重力与质量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固定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改变小铁球的质量,并测量引力作用的时间。
这样,我们就可以验证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部分。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物体之间引力的产生机制,以及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3e7e2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1.png)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到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质量与重力关系的知识点介绍:1.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任何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公式为G=mg,其中 G 表示重力,m 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附近,g 的取值约为 9.8N/kg。
4.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5.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常用的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6.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重力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8.质量与重力的区别: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质量不会随地球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地球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9.质量与重力的联系: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也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越明显。
以上是关于质量与重力关系的知识点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题方法: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将物体的质量m=2kg和重力加速度g=9.8N/kg代入公式,计算得到重力G=2kg×9.8N/kg=19.6N。
2.习题: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为10N,求该物体的质量。
解题方法: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将重力G=10N和重力加速度g=9.8N/kg代入公式,解得物体的质量m=10N÷9.8N/kg≈1.02kg。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专题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48558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a.png)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专题【考点方向】:1、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3、g=9.8 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经典例题】:1、(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已知质量)。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步骤:分别测量出2个、4个、6个、8个钩码的重力,并计算Gm的平均值,(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估交流:进行了四次实验,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略有不同的,这个不同是误差引起的,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误差。
2、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的质量m的比值为________N/kg。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比较来寻找规律。
”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f1ee816bd97f192379e996.png)
WORD格式可以编辑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巩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实验器材:天平;弹簧测力计;质量不等的几个同种材料金属块(或石块);细线。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如图,用天平称出一个金属块(或石块)的质量m1,用细线拴着,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 G1,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2、依次用天平称出其余的金属块(或石块)的质量m2,m3,m4,再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其重力G2,G3,G4,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3、根据测出的质量和重力数据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和绘制坐标图。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实验物体质量重力重力与质量比值重力与质量比值的
次数m/Kg G/N G/m 平均值
1 m1=G1=
2 m2=G2=
3 m3=G3=
4 m4=G4=
七、实验结论:
1、根据以上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
2、g=___________N/kg
\\
专业资料整理。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69d565501f69e31433294ba.png)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淮安楚州车桥中学鲍二兵“质量”和“重力”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常常接触到的,也是非常熟悉的概念,只是对什么是重力,什么是质量,头脑中没有一个较科学而准确的认识.有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将二者相互混淆(例如,比较两个物体的多少、轻重,实质是比较质量;物体太重,我抬不动,实是说物体受到的重力太大,都只用一个“重”字来表达)。
对基础课程“重力的大小”的学习,同学们是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的,要有效地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必须先要有什么是重力、什么是质量、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区别等知识储备,然后才能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的方法,探究活动才能顺利实施.一、对“质量”与“重力”基础认知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质量用m表示,重力用G表示.3.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4.质量仅有大小,没有方向;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5.同一物体在任何位置质量大小均不变,物体的重力大小会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6.m =ρV,G = mg.7.质量用天平和秤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二、如何利用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1.提出问题: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重力是有大小的,提出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假设:依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极思考,不可无根据的乱猜,培养思维能力.例如,重力的大小可能与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质量,③物体的形状,④相对地面的位置,⑤物体的密度有关。
3.合作交流:猜想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建立的,其中体积和密度对重力的影响都可归纳到质量当中.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所以只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即可.物体所受重力与位置的关系到高中再去探讨,对部分假象进行筛选,找出共同的研究目标.4.设计实验:分析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各个物理量可以怎么测量?实验得出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怎样用数学图象进行分析处理?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注意控制变量法与比较法在实验中的应用.5.动手实验: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受到的重力,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数据用描点法,在坐标图上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6.分析与论证: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分析数据和图象的特点,得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由此得出G = m g数学表达式.注意关系式G = mg中各量的单位,G牛/N,m千克/kg,g牛/千克(N/kg).在地球表面附近,g=9.8牛/千克;粗略的计算中,g = 10牛/千克.同时要注意在利用关系式G = mg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必须统一单位.三、常见题型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所受重力,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B.物体重心就是重力作用点C.物体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地面上的任何物体都有重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上的苹果只有在落下时才受重力作用B.瀑布是水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下流形成的,而河中水面是平的,因此河水不受重力C.当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手臂的肌肉紧张.这是重力作用的结果D.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受地球的吸引,同时尘埃也吸引地球3.掷出的篮球,若不计空气对它的阻力作用,则球()A.只受手的推力B只受重力C.受重力和推力D.不受重力,也不受推力二.填空题4.常用的重垂线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4c9e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c.png)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牛顿力学的基础。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两个物体间引力作用的定律,表达为F=G(m1*m2)/r^2,其中F为两个物体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量。
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质点运动的定律,表达为F=ma,其中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对这两个定律的实验验证,我们可以了解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种常见的实验是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来求解物体的质量。
实验设备一般包括一个支架、一根细线、一个小球和一个计时器。
首先,将细线绑在小球上,并将其悬挂在支架上方。
然后,释放小球,让其自由落体下落。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计时器来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时间t。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实验中,小球的自由落体加速度近似为9.8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的关系可表示为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重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可知,地球对小球的引力可以表示为F=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m为小球的质量。
将F/m=a和F=mg代入,得到mg/m=a,即g=a。
因此,通过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加速度a,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这个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因为重力作用在所有物体上,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
无论物体的质量如何,它们受到的重力大小始终相等。
这也是牛顿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即重力是独立于物体的质量的。
除了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方法来验证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两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来确定它们的质量。
在天平上,将待测物体放在一个托盘上,然后在另一个托盘上放置一定质量的标准物体。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b32aa4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5.png)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受质量的影响。
质量越大,引力越大,质量越小,引力越小。
由于地球引力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的重力也称为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一个质量1kg的物体在地面上重1kg左右,就是9.8牛顿。
重力(牛顿)=质量(千克)x9.8 (牛顿/千克〉如果用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用g表示9.8牛顿/千克,则上式可写成 g=mg
在此式中g和m的单位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物体的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重力的作用可以认为是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求得。
质量和引力的关系是:有质量的物体引力也很大,但是质量和引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另一方面,重力是一种力,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而变化;重力因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而略有不同。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2d9d3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b.png)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一、课标要求:了解重力,通过探究了解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导入:根据我们生活经验,不同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
例如:铅球所受的重力大,乒乓球所受到的重力小;一桶水所受到的重力大,一杯水所受到重力小;卡车所受到的重力大,轿车所受的重力小······可以看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那么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三、实验目标·1、通过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质量为50g的钩码若干(质量已知省略天平)。
五、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即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__比。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1)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使用之前要进行______,使·用时不能超过它的______。
(2)把1个质量已知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待示数稳定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1个钩码的重力。
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出2个、3个···钩码的重力,填入实验设计表格,并利用图像进行分析。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进行测量一个钩码的质量为______g,将1个、2个、3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于下表中。
实验过程总结:实验中一共进行了_____次测量,为什么要进行多次测量?______ ______________。
试计算每次实验中的G与m的比值的平均值为_____N/kg,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初中物理实验
![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初中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02aaf0102768e9951e7389f.png)
实验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实验关键 寻找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
(2)注意事项 测量重力时,要使测力计保持在竖直方向上静
止,才能读数;所测量物体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 计的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
1、猜想: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 2.设计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 同钩码的质量,如右 图所示。
3. 进行实验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 一个钩码时,弹簧秤 的指针所在位置.
3. 进行实验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实验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 三个钩码时,弹簧秤 的指针所在位置.
◆实验记录表格
G g 或 G=m g m
G—— 重力——牛顿(N)
m—— 质量——千克(kg)
g =9.8N/kg的物理意义: 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 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 计算时可以取g=10N/kg。
质量m/kg 0 0.49 0.98 1.47 1.96
重力G/N 0 0.05 0.10 0.15 0.20
4
◆
、 分
重 力 1.96 与
析 质 1.47
与 论
量 关 0.98 系
证 图 0.49
象
结论:物体所受0的.0重5 力0.跟10它0的.15质量0.成20正比
5、实验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152d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e.png)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是物体受到的向下的引力。
而物体的质量则是物体所拥有的物质的量度。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物体的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一、质量对重力的影响物体的质量对重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因此,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所受的重力也越大。
以地球为例,地球对物体所施加的重力被称为地球重力。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地球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与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意味着,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地球重力越大。
例如,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地球重力约为9.8牛顿,而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所受的地球重力则约为98牛顿。
质量对重力的影响不仅仅发生在地球上,而是在任何天体上都存在。
无论是月球、太阳还是其他星球,物体的质量都会对其产生引力的大小产生影响。
二、重力对物体的质量测量物体的质量通常通过称重来进行测量。
在地球上,我们常用千克作为质量的单位。
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间接确定物体的质量。
这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地球重力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弹簧秤或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通过将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测量拉力的大小,我们就可以得知物体所受的重力。
进而,通过根据物体所受重力计算出的数值,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质量。
三、质量与重力的应用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应用:1. 体重计量:体重计是利用质量与重力关系的一种常见工具。
人们站在体重计上时,体重计会测量受到的重力,并通过将重力与地球重力相结合来得出人的质量。
2.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师和工程师在设计高楼大厦时必须考虑物体的质量与重力之间的平衡。
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自身重力以及外部引力是确保结构安全的重要一部分。
3.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74160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5.png)
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引言: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而重力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物体的质量如何影响重力的大小,并深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物体的质量: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量度。
质量决定了一个物体的惯性,即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质量越大,所需施加的力才能改变物体的速度。
例如,推动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我们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使它移动。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吸引物体而产生的力。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具体而言,两个物体之间的重力等于它们质量的乘积与一个常数的乘积,这个常数通常被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物体质量与重力的关系:根据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将一个较重的物体与一个较轻的物体放在相同的高度上,后者将受到较小的重力作用力。
这就是为什么较重的物体在落地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轻的物体则会产生较小的冲击力的原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不同的天体上,例如地球与月球,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将大于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这是因为地球的质量较大,因此它产生的引力也更强。
此外,如果我们将一个物体放离地球更远的地方,比如太空,它受到的重力将进一步减小,直到几乎没有重力可言。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质量与重力的关系不仅仅影响着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由于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所以它也会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
当一个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时,它将加速向下。
这是因为重力是一个垂直向下的力,使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此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较大质量的物体在相同高度下受到的重力较大,其向下的加速度也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教案
单位: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
空冢郭乡初级中学
姓名:秦孝星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分组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若干(质量已知)。
四、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数量关系,会是怎么样的呢?
2.猜想与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你的猜想:。
3.设计实验:测出多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大小,然后进行比较,发现普遍规律。
4.进行实验:(1)检查所用的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调零;观察并记录你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注意使力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指针不与刻度盘摩擦,待静止时读数,将测得数据填入下表。
(3)继续将2 只、3 只……钩码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读出每一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4)实验结束,整理器材
五.分析数据
以质量m 为横坐标、重力G 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
观察图像是不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果是,结合数学的正比例函数知识,可以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六、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到:质量增大,重力也增大,而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这个比值大约等于10N/kg,物理学中,我们用g 来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由于我们所用的弹簧测力计不够精确,还有不同程度的误差,科学家们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这个比值大约为9.8N/kg,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为:G=mg。
七、评估与交流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2)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情况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地面的高度增加,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会减小,物体
受到的重力会减小;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所以同一物体在纬度越高的地方,重力会越大。
(3)同一物体从月球到地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它在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比在地球上的要小,所以重力变小。
八、教学反思
通过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发现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乐趣。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分析能力。
用在坐标上作图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质量的关系,这种做法思路简捷。
学生容易掌握,同时学会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图象法。
对于本节课,我觉得细节部分做得还不是太好,最后的分析过程应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