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越南与中国是国土连接的国家,都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在两国经济贸易合作中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在CAFTA背景下农业合作与农产品贸易是重要内容。

从近年来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来看,两国农产品的贸易总量不断地增长而且贸易的规模和贸易的金额都在不断在增加,发展趋势良好。

越南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当中,中国是占最大份额,也是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近年来,中国己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之一,2013年中国是越南农产品出口最大市场。

越南大部分是出口原料或初级产品,主要是橡胶,蔬菜,热带水果、腰果、大米,咖啡,胡椒,腰果,木薯与木薯成品,植物油等产品,越中大米贸易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一、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一)越南大米的国际地位近年来,中国成为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之一,从2010到2012越南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增长金额均为35. 90%,这在越南全国的农产品出口的总金额当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达到了33. 9%。

从世界大米出口排名来看,目前越南大米的出口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泰国)。

由于越南气候适宜种植大米,且劳动力价格廉价,使得越南大米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30%,从而获得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消息,越南出口大米大多数进入到中国,而中国有70%多的大米是从越南进口的。

(二)越南大米的生产状况越南是个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农业人口大约占到了全国人口的60%以上。

越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线长达3200km,气候受海洋性影响显著,气温高,光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2000mm,鲜明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优质大米的种植。

越南有700万hm^2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而大米栽培面积占用了农业面积的57%,其中九龙江平原与红河平原是最大的两个农业生态区。

大米基本一年两熟,南方可达到一年三熟,而且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近20年来,越南大米产量年均增加近100万吨。

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潜力与发展方向

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潜力与发展方向

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潜力与发展方向自行判断应该用报告的格式来写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潜力与发展方向概述中越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合作机会。

本文就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促进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中越农产品贸易现状中越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农产品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中越农产品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 农产品贸易规模近年来,中越农产品贸易规模呈上升趋势。

以中国为例,中国进口越南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水果、水产品、咖啡、橡胶等方面。

而中国对越南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包括大米、猪肉、果蔬和畜产品等。

2. 贸易合作机会中越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机会。

越南作为东南亚农产品出口大国,生产了大量商品农产品,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市场需求旺盛。

这为中越两国开展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潜力中越两国开展农产品贸易具有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优势与资源互补中越两国地理位置相近,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中国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粮食作物;而越南由于地处热带地区,气候适宜,适宜发展热带水果、水产品等。

双方农产品互补性强,有利于促进贸易合作。

2. 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多样性需求不断增加。

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可满足双方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3. 合作机制与政策支持中越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合作方面已建立起合作机制,政府间的政策支持对推动农产品贸易起到积极的作用。

双方可以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中越农产品贸易发展方向基于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和合作机会,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方向,以促进中越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是促进中越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关键。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和越南是亚洲地区的两个近邻,随着近几年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双方间的贸易活动也在不断地加强。

越南位于中国南部,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中越两国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中越边境地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非常频繁。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现状问题1. 贸易规模大,质量待提高近年来,中越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许多商品都是低端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同时也存在质量问题。

这种低端产品和低价竞争的模式,不利于中国和越南的贸易互惠互利,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在越南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中越贸易中,许多越南货商存在缺乏诚信的问题,存在欺诈、赖账等行为,对于中方的利益造成损害。

2. 中越贸易结构不合理中越贸易虽然规模大,但主要以原材料、低端产品和零部件贸易为主,而且大量中资企业在越南工业园区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给中国的,这种战略性产品不支持了两国发展高科技产品的合作。

中越产业分工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两国经济的深度合作。

同时,越南政府在税收上也给予了国内企业更多的优惠待遇,这对于中国在越南市场的竞争也构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3. 拓展贸易模式缺乏中越边境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双方之间的贸易模式却比较单一。

目前,多国货物从越南的班克琼口岸进入中国,中国再将这些货物运往内陆地区。

这种传统的贸易方式存在较高的成本、风险和时间不确定性,限制了中越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越之间的贸易并不充分,双方之间的投资也比较有限。

二、对策在扩大中越贸易的规模的同时,中国也应该加强贸易品质管理。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开发新的市场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可以提升中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在越南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中越贸易的质量和规模。

2. 促进投资交流随着中越关系的不断加深,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已经不仅仅限于贸易,也可以在投资领域获得更多的机会。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中越边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之一,其边境贸易交流也在不断增长。

中越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12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越边境边贸结算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以下几点:一、支付方式单一中越边境的交易主要使用现金或银行转账等传统支付方式,缺乏可靠的电子支付工具。

这使得跨境支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贸易合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汇率波动影响交易成本人民币与越南盾的汇率波动大,使得企业在跨境交易时难以快速应对汇率变化,直接影响贸易成本和利润率。

三、跨境资金流通难度大由于中越两国的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和融通,资金流通难度大,有时需要通过中介机构进行转移,增加了贸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为了让中越边境的贸易合作更加稳定和有序,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一、推动跨境电子支付渠道建设中越两国应积极探索建立跨境电子支付渠道,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和贸易规则的跨境支付体系,推动中越边境贸易的快速、安全和便捷。

二、建立多元化的结算方式中越边境贸易可以引入多种结算方式,如代收代付、保险和信用证等,让企业和个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结算方式,降低跨境交易的风险和成本,提高贸易流通的效率。

三、完善跨境资金流通机制中越应营造更加开放、便利的跨境资金流通环境,建立金融机构跨境结算体系,推动两国货币的自由兑换,加强金融监管和合作,提高资金流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中越边境贸易需更加开放和便利,提高跨境贸易的速度和效率。

建立完善的跨境电子支付渠道,推动多元化的结算方式,完善资金流通机制,助力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非法贸易问题。

由于越南与中国边境线长,且交通便利,一些非法贸易活动屡禁不绝。

走私走私活动频繁,一些非法渠道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正常的贸易秩序带来了负
面影响。

2.贸易平衡问题。

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远远大于进口商品,导致贸易不平衡。

这一问
题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产业优势和越南的劳动力优势造成的。

中国应当加大对越南市场的了
解和开拓,扩大进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3.质量问题。

部分越南商品质量不符合中国市场的要求,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中国应
当加强对越南商品的质量监管,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贸易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边境安全合作。

中国与越南应加强边境警务合作,加强打击非法贸易犯罪,共
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建立贸易便利化机制。

中国与越南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简化贸易手续,加快
通关速度,提高贸易效率。

在贸易监管方面,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确保贸易活
动的合规性。

4.加大贸易平衡力度。

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了解越南市场需求、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推动中国商品进口的增长,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在加大对外开放的中国也应注重提升自
身的创新和竞争力,为出口商品提供更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通过加强合作,加强贸易便利化和质量监管,以及努力实现贸易平衡,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前景
将会更加广阔。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的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双方贸易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其中一些问题及对策的讨论。

1. 贸易壁垒:由于政府的贸易限制和行政手续繁琐,两国间的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这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对策是鼓励两国政府之间进行更多的合
作协商,减少贸易壁垒,简化手续,并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通道。

2. 品质与规格不一致:双方在贸易中经常出现品质和规格不一致的问题,这给贸易
双方带来了一些困扰。

对策是加强贸易标准统一的合作,通过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格的一致性。

3. 贸易投资不平衡: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较多,而越南的投资相对较少。

这使得中国
在贸易中占据较大的优势,导致贸易关系不平衡。

对策是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
鼓励越南吸引更多中国投资,并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实现贸易更加均衡。

4. 贸易争端:中越边境贸易中时常出现贸易争端,例如价格扭曲、商标侵权等问题。

对策是通过双方政府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贸易
的公平和秩序。

5. 交通和通信不便:中越边境地区交通和通信设施相对不完善,这增加了贸易的成
本和时间。

对策是加强两国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运输
和信息交流的效率。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面临一些现状问题,但通过双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可以采
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促进中越边境贸易的顺利发展,增强双方
的互利共赢。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历史悠久。

随着双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边境贸易也不断扩大和深化。

当前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贸易额不断下降、贸易争端频发、贸易监管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双方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如何解决当前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面临的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贸易合作机制建设、加强边境贸易监管、加强双边合作等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和监管措施,才能实现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字数:203】1.2 问题提出当前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贸易流程不畅、贸易环境不稳定、贸易监管不力等方面。

贸易流程不畅主要表现为过境手续复杂繁琐、运输成本高昂、货物清关速度慢等,导致贸易效率低下;贸易环境不稳定主要体现在政策变化频繁、跨境贸易壁垒重重、投资风险大等问题,影响了双方贸易的稳定性和预期收益;贸易监管不力则使得偷逃税费、偷逃关税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双边合法贸易秩序。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为双边贸易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 正文2.1 当前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面临的问题1.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贸易争端增多。

随着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双方在贸易规模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导致一些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增加。

2. 贸易品种单一导致风险集中。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以农副产品为主,缺乏多元化的贸易品种,一旦某种产品受到影响,就会对整个贸易关系造成较大影响。

3. 贸易规则不规范导致违法行为频发。

由于缺乏有效的贸易规则和监管机制,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从中获利,导致边境贸易环境混乱。

4. 贸易贸易资讯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

在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中,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一些贸易主体难以获取准确信息,导致决策失误和风险增加。

越南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越南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越南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越南大米出口的现状分析最近几年来,每年几乎都有数百万吨的大米从越南出口,其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其中有60%左右被前三位的国家所拥有。

从2006年开始世界基础性资源的上涨,世界市场主要粮食价格也相对的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也激发了越南粮食出口企业和粮食种植户的出口热情。

对于此种情况,越南政府为扩大大米的出口,增加外汇创汇额,做出了各项增加粮食产量的积极措施,加强对大米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大米市场的投机,并要求各政府和企业以及个人在大米消费中严防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2 越南大米出口存在的问题2.1 越南大米出口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利用技术性细节构筑贸易壁垒这类壁垒大量地披上合法外衣以技术面目出现。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指货物进口国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在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发达国家以技术性壁垒对越南的很多产品进行限制。

有些出口大米的质量不能满足日本和欧洲对残留农药的标准,如2008年1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出通知,对越南产大米加工品实旋严厉的进口检查,起因是日本从欧洲得到消息称:发现越南制造商生产的大米加工品中含有未批准农药残留。

2.2 越南大米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水稻单产的高低是衡量经营主体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稻米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越南的稻米单产虽然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米生产大国有一定的差距。

2.3 越南大米生产者积极性下降对于越南出口大米的企业和生产者来说,虽然大米出口的价格有很大的增长,然而大米的生产利润仍然偏低。

同时,由于大米属于初级产品,加工行业门槛低,即是有少数的生产者利用自身有限资源开发和培育市场的话,也会因为外部性问题为别的生产者提供了“搭便车”的机会。

中越边境贸易困难和对策分析

中越边境贸易困难和对策分析

中越边境贸易困难和对策分析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越边境贸易已越来越红火,但同双边迅猛发展的经贸现状相比,当地边境贸易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

国家亟待采取标本兼治措施,推进中越边境贸易持续稳步发展,以达到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增加边民收入和巩固边疆的多重目的。

边境贸易对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边境贸易发挥着\富民、强国、安邦\的巨大作用,既为国家创造财富,又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成为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记者近日在广西崇左市就中越边境贸易发展情况做了一番调研。

广西崇左共有4个县(市、区)分别与越南的3省10个县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有国家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3个。

崇左市边境贸易主要方式有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

全市拥有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有132家,到崇左市开展贸易的除了国内广东、浙江、上海、四川、重庆、港澳等省份和地区外,还有来至越南、新加坡、泰国、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的商人。

通过崇左市口岸和边贸出口的商品主要有摩托车及配件、五金机电、日用纺织品、仪器仪表、木制品、柴油机及农机配件、音响设备、锰制品、草竹藤制品、水泥、中西药品等100多种产品。

进口主要商品有越南及东盟国家的红木制品、农副土特产品、干鲜水果、橡胶、椰子油、棕榈油、矿产、中草药材、木材等。

2021年全市边境贸易成交额为494683万元,同比增长20 %。

从崇左市的情况看,目前中越边境贸易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近年来当地最大贸易伙伴--越南经济发展较快,对我国日常生活用品需求量逐步减少,加上近年来崇左市对越南贸易顺差过大,越南不断增设技术壁垒,影响了我国对越南及东盟各国的出口。

二、国家严格限制资源性和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降低或取消了这类产品的出口退税,影响了当地一些矿产品出口到东盟国家。

三、《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实施后,边境地区农业产业特别是蔗糖业、粮食产业、水果产业受到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国家。

中越边境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中越边境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中越边境贸易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中国和越南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越边境贸易成为两国之间重要的经济合作方式。

然而,这种贸易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越边境贸易的挑战和机遇,并分析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实现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一、挑战1. 贸易壁垒中越边境贸易面临着各种贸易壁垒,包括海关手续繁琐、贸易限制和行政审批等。

这些壁垒给两国企业带来了高额成本和不确定性,限制了贸易的自由流动。

2. 贸易差异中国和越南在产品标准、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导致了贸易争端,影响了贸易的顺利进行。

3. 资金和金融问题中越边境贸易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银行体系不完善和信贷不足,跨境支付和融资变得困难。

这给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机遇1. 市场潜力中国和越南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为中越边境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2. 产业互补性中国和越南在产业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拥有较为成熟的制造业和技术优势,而越南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具备竞争力。

通过合作,两国可以实现互补优势,提高产业水平。

3. 政策支持中越两国政府对中越边境贸易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贸易协议和合作协议,为中越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便利条件。

三、应对策略1. 提升贸易便利化中越两国应共同努力,简化贸易手续,减少贸易壁垒。

建立便捷的海关通关流程,加快报关和结算程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

2. 健全法律制度中越两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纠纷解决机制。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加强司法合作,共同打击侵权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 加强金融合作中越两国应加大金融合作力度,解决跨境支付和融资难题。

增加贷款额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支持。

结论中越边境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通过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中越两国可以克服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中越边境边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通过边境地区进行的贸易活动。

近年来,中越边境边贸发展迅速,成为了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越边境边贸结算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也可以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以促进中越边境边贸的长期稳定发展。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存在着结算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边境贸易主要依赖现金交易,导致交易结算不便,存在资金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更多的电子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提高结算效率和方便性。

应加强对电子支付的监管,保障贸易交易的资金安全。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中缺乏有效的结算机制,导致纠纷难以解决的问题存在。

边境贸易纠纷主要集中在物流延误、货物质量问题、交付方式等方面。

应建立起完善的结算机制,对贸易纠纷进行处理和调解,降低协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仲裁机构或成立贸易纠纷解决委员会等方式,加快纠纷解决的速度。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中存在着缺乏信用体系的问题。

部分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导致交易风险增大。

应建立起健全的信用体系,对边境贸易商家进行信用评估和监管,加强对商家诚信的约束力。

可以通过建立信用平台、发布信用评级等方式,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可靠性,降低交易风险。

针对中越边境边贸的发展,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与越南的贸易合作,深化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可以通过加强双边贸易协议的签订,降低贸易壁垒,开拓更广阔的贸易市场。

可以推动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进一步提升边境通关的效率。

可以通过提升边境口岸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加强通关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通关效率。

应加强边境管理的协调,加强两国边境地区的合作,促进边境贸易的便利化。

三是加强中越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可以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资,改善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和效率,促进贸易的发展。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与越南是两个相邻的国家,长期以来两国之间的边境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越南的经济改革,中越边境贸易逐渐发展壮大,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扰。

本文将就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现状中国与越南边境地区一直是两国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目前,中越边境贸易主要集中在广西和云南两省与越南的边境地区,其中广西沿边口岸包括南宁、钦州、北海等地,云南沿边口岸包括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地。

而越南的边境地区主要有河内、岘港、芽庄等城市。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中国与越南的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两国的边境贸易额在2019年达到了160亿美元。

中国对越南出口主要是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石油化工产品等,而从越南进口主要是矿产品、农产品、轻工产品等。

边境贸易给两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经济机会。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贸易不平衡。

中国对越南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导致中国对越南的贸易顺差过大,这对越南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是贸易品种单一。

中国与越南的贸易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为主,缺乏多样化的贸易品种,双边贸易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

三是贸易环境不完善。

中越边境贸易存在关税、检验检疫、物流等方面的问题,使得贸易成本增加,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针对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问题,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对策,以促进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政府间合作。

中国与越南应加强政府间合作,通过双边合作机制,共同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双边贸易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加强沿边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二是促进贸易多元化。

中国与越南可以共同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和生产更多的贸易品种,拓展双边贸易的领域,降低双边贸易的风险。

三是加强贸易平衡。

中国自越南进口大米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自越南进口大米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自越南进口大米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作者:郑国富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6年第08期大米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物资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中国首次成为大米净进口国。

2012年,中国首次跃升为世界大米第一大进口国。

近年来,大米进口贸易发展“高歌猛进”,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国际风险骤然集聚,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意义重大深远。

在中国大米进口贸易来源格局中,越南已赶超泰国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已占我国大米进口总量“半壁江山”,其影响力日渐彰显。

一、中国自越南进口大米的发展状况(一)贸易总量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资料:2003年,中国首次自越南进口大米,吨数为139吨,金额仅为3万美元。

2004年,中国自越南大米进口贸易急剧飙涨,吨数达2.94339万吨,金额为647.6万美元。

2005—2009年,中国自越南进口大米持续低迷震荡。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宣告建成,贸易自由化进程加速,中国自越南大米进口贸易发展迅猛高涨。

2015年,中国自越南进口大米吨数达179.4261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32.71%,略高于中国全国大米整体进口增幅,贸易金额达7.3233亿美元,增长率为16.96%(参见表1)。

(二)贸易地位随着越南大米进口数量迅猛高涨,越南大米在中国大米进口贸易格局中地位日渐凸显。

基于大米进口数量统计资料分析:2003年,泰国雄居中国大米进口贸易榜首,所占比例高达99.94%,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大米进口,同期,越南在中国大米进口贸易格局中所占比例仅为0.05%,虽排名位列第二,但其份额极为低微。

2004—2009年,中国大米进口贸易格局中仍以泰国大米为“主角”,尽管越南大米贸易地位稳居其次,其所占比例依旧微不足道。

2010年,越南大米在中国大米进口贸易格局中渐显转机征兆,进口数量与贸易金额急剧飙升,所占比例大幅涨至15.32%,虽仍列居其次,但影响力已日渐彰显。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复杂,贸易额持续增长但存在质量不高、走私活动和贸易纠纷等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边境监管,打击走私活动,建立有效纠纷解决机制。

这些对策能有效规范边境贸易,推动双方贸易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应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边境贸易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建议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边境贸易规范化发展,实现双方共同发展繁荣。

【关键词】关键词: 中国、越南、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对策建议、质量监管、走私活动、贸易争端、纠纷解决机制、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和越南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越南之间贸易的不断加深和扩大,边境贸易也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态势。

两国之间的地理接近和文化相似性,为边境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受益于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策的支持。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与越南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越南作为东盟国家之一,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与中国等邻国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促进了双方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边境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中国与越南贸易合作中的重要议题。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地处地缘相近,拥有共同的边境线,因此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如贸易额增长但质量不高、走私贸易和偷渡问题频发、贸易争端和纠纷不断升级等。

对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分析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日益活跃,双方贸易往来频繁。

双方的经济合作为两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全面分析。

一、现状问题1. 贸易额逐年增长,但贸易不平衡。

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额逐年增长,但是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对越南的出口额远远超过了进口额,而且贸易逆差愈演愈烈。

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结构不利于两国之间的平衡发展,也不利于两国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 贸易摩擦增多,贸易壁垒加剧。

近年来,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边境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加剧。

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产品等领域,双方之间的贸易壁垒愈发严重,导致一些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3. 贸易环境不稳定,影响双方企业发展。

由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贸易环境不够稳定。

这种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双方企业在边境贸易活动中的发展,也影响到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协调,共同制定规范化的贸易政策。

政府是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了解决边境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双方政府应当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制定规范化的贸易政策。

在贸易政策上,双方可以针对不平衡的贸易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双边贸易的均衡发展。

2. 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打破贸易壁垒。

为了解决贸易摩擦增多和贸易壁垒加剧的问题,双方应当共同努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打破贸易壁垒,促进双方企业的正常贸易活动。

双方应当加强对边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双方企业的合法权益。

3. 加强贸易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双方应当加强贸易合作,共同推动共同发展。

可以通过加强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打开新的合作领域,共同推动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双方可以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合作形式,促进贸易合作的深入发展。

4. 建立健全的贸易投资保障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与越南两国地理接壤,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交流。

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边境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边境贸易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问题1. 税收问题:中国与越南之间存在大量的小额商品贸易,但存在许多非法逃税行为,严重影响了两国的税收收入,也导致贸易不规范。

2. 质量问题:部分越南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存在一定程度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边境贸易的信誉和品质。

3. 执法管理不足:由于中越边境线长,交通不便,监管管理存在一定漏洞,难以有效管控边境贸易。

4. 交通运输不畅:中越边境线多为山区和丛林地带,道路交通状况不佳,交通运输成本高,限制了边境贸易的发展。

5. 贸易壁垒:由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政治和文化分歧,因此也对边境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壁垒,导致贸易的不畅。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中越边境贸易的监管和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逃税行为,维护贸易的规范秩序。

2. 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对于越南的产品,要求提高质量标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

3. 促进合作发展: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协商,解决两国之间的一些分歧,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打破贸易壁垒。

4.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大对中越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

5. 推动税收合作:两国可以在税收政策上进行合作,建立税收征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税收合作,减少税收逃避。

三、结语中国与越南的边境贸易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促进合作发展、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和推动税收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越边境贸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越边境贸易一定可以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越南是邻国,两国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边境贸易往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越南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两国边境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越南也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在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品等领域的贸易规模逐年增长,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中国与越南边境地区的贸易活动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由于地域接近和民族文化相似,中国与越南边境地区存在着贸易争端、走私活动、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双方的贸易和合作关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双方的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1.2 问题意义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问题意义在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以及推动当地社区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如贸易量不稳定、贸易品种单一、贸易合作不深入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两国在贸易领域的更深层次合作。

解决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两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贸易合作,可以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加强边境管理可以有效遏制非法贸易和边境犯罪,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便利和商机,提高生活水平。

深入分析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推动两国经济的发展、加强两国贸易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稳定发展。

2. 正文2.1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现状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边境贸易一直是两国之间重要的经贸合作方式。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中越边境边贸一直以来都是两国经济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化,中越边境边贸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持续增加。

由于边境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制度性障碍,边贸结算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制约了边境贸易的发展。

本文将就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进行探讨。

一、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描述1. 边境地区贸易的特点中越边境地区贸易的特点是多姿多彩,涉及到农产品、轻工业品、土特产等多种商品,贸易形式也多样化,涉及到有形商品交易,也有服务贸易。

贸易主体主要是农户、小作坊和小企业,这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手,也有初涉贸易的新人,贸易水平参差不齐。

2. 结算方式和问题目前,中越边境地区存在多种结算方式,主要有现金交易、银行转账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是存在一些问题。

现金交易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不符合现代化进步的趋势。

银行转账方式需要有相应的业务合作银行,交易双方需要具备相应的银行账户,对于一些贸易主体来说存在门槛。

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时受到跨国转账的限制,不够便捷。

由于边贸商品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因此质量把关难度大,导致有些贸易纠纷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影响到结算的进行。

3. 管理体系和监管问题中越两国之间边境地区的贸易管理体系存在差异,一方面因为两国的不同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监管难度加大,容易出现一些违规行为。

由于边境地区的贸易规模较小、交易水平参差不齐,现行的贸易监管体系显得有些笨重,难以适应边境地区的特点。

1. 推动电子化支付为了解决现金交易不安全的隐患,提高交易效率和便利程度,应当积极推动电子支付。

可以在边境地区设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充值点,方便边贸主体充值和支付。

还可以推动流量特价卡的销售,鼓励边贸主体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2. 拓展跨境结算服务针对银行转账门槛较高、不便利的问题,应当积极拓展和完善跨境结算服务,提高边贸主体使用银行交易的便利程度。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越南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南与中国的边境贸易愈加繁荣。


国是越南的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往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规模。

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问题,本文将探讨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首先,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依然存在着规模不大、进出口品种单一、贸易方式简单等
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同时促进双方经济合作,应该加强政府层面的合作,推进贸易便利化,如增加通关窗口,优化物流流程等。

其次,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边境贸易渠道的监管,确保贸易商品的合规、合法。

应对一
些存在的非法贸易现象进行打击,打造合法、法制化的边境贸易体系。

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跨境电商平台等自律性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标准和规范程度。

同时,加大对进
出口商、物流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促进边境贸易全
面升级。

第三,中国与越南的文化、语言、宗教等差异存在,因此在边境贸易中存在一定的沟
通和信任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文化认知、拓展业务合作等手段,建立起相互信
任的良好关系,保证双方的合作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具有优势和挑战。

发掘优势,解决问题,为边
境贸易的升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机遇。

希望中越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在政策、贸易便利化、监管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与共同推进,实现互利共赢。

越南大米出口优势、劣势及对策分析

越南大米出口优势、劣势及对策分析

越南大米出口优势、劣势及对策分析摘要:在国际大米出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越南的大米出口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竞争力极强的价格,以及不断提升的大米质量而在大米出口市场上成绩卓著。

当前越南大米种植的技术、加工技术、储藏技术以及优质种子的选取都还相对落后,这就需要越南政府大力扶持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发展越南大米出口的龙头企业,建立越南大米出口的知名品牌来促进越南大米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越南;大米出口;出口价格2012年越南出口大米首次超过泰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

泰国大米出口协会声称从现在到2015年越南极有可能在大米出口市场稳居第一。

国际大米出口市场出现了越南、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多国鼎力,大米出口市场竞争激烈,越南依靠什么能在出口市场上拔得头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消息,越南出口大米大多数进入到中国,而中国有70%多的大米是从越南进口的,所以分析越南大米出口的问题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越南大米出口的优势1.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人力资源越南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水利资源丰沛,气候适宜,全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水稻。

目前越南水稻种植面积占到农业土地面积几乎一半,而且70%的农业家庭是以生产大米为主。

越南农民掌握熟练的稻米种植耕作技术,适宜的气候加上肥沃土地为大米生产创造了理想的环境,从而使大米成为越南的主要出口产品。

越南地形如一个扁担,扁豆的两端分别是红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非常适合种植水稻。

湄公河平原稻米产量占越南稻谷总产量的一半多,是东南亚三大“米仓”之一。

红河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3%。

越南采用现代农业种植技术,2011年越南大米单产为5.5吨每公顷,2012年5.65吨每公顷。

不断提高大米的产量和质量,巩固和提高越南大米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份额。

国际谷物理事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越南大米的出口量占据世界大米出口总额的20%。

1.2 政府政策的扶持,出口大米的质量与结构不断提升近几年来,越南政府实施很多有利于大米生产和出口的政策,如优先研究,筛选具有高产、高质的水稻种类,进口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颁行一些政策支持鼓励种水稻的农民,扶持生产和出口大米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越南与中国是国土连接的国家,都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在两国经济贸易合作中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在CAFTA背景下农业合作与农产品贸易是重要内容。

从近年来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来看,两国农产品的贸易总量不断地增长而且贸易的规模和贸易的金额都在不断在增加,发展趋势良好。

越南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当中,中国是占最大份额,也是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

近年来,中国己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之一,2013年中国是越南农产品出口最大市场。

越南大部分是出口原料或初级产品,主要是橡胶,蔬菜,热带水果、腰果、大米,咖啡,胡椒,腰果,木薯与木薯成品,植物油等产品,越中大米贸易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一、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发展现状(一)越南大米的国际地位近年来,中国成为越南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之一,从2010到2012越南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增长金额均为35. 90%,这在越南全国的农产品出口的总金额当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达到了33. 9%。

从世界大米出口排名来看,目前越南大米的出口排在第二位(第一位是泰国)。

由于越南气候适宜种植大米,且劳动力价格廉价,使得越南大米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30%,从而获得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消息,越南出口大米大多数进入到中国,而中国有70%多的大米是从越南进口的。

(二)越南大米的生产状况越南是个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农业人口大约占到了全国人口的60%以上。

越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线长达3200km,气候受海洋性影响显著,气温高,光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2000mm,鲜明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优质大米的种植。

越南有700万hm^2土地用于农业生产,而大米栽培面积占用了农业面积的57%,其中九龙江平原与红河平原是最大的两个农业生态区。

大米基本一年两熟,南方可达到一年三熟,而且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近20年来,越南大米产量年均增加近100万吨。

生产规模,湄公河平原和红河平原是越南主要大米的产地。

越南种植大米的总面积744. 01万公顷,每年生产均3300到3400万吨稻米。

2011年本国国内稻谷产量达到3975万吨。

2014年,越南稻谷产量达到4500万吨(大概2128万吨大米),比2013年增长2%。

2014年已经有650万吨的大米出口,这和2013年相比下降了3%左右。

(三)越南大米出口量从2006年开始,越南大米出口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09年-2011年大米出口量稳定在700万吨左右,2012年随着泰国大米价格的攀升,越南大米凭借低价优势,出口量成功突破了700万吨。

越南大米的主要出口国有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其中约60%以上被前三个国家所占有。

到2014年有10类农产品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包括:咖啡排名第一,在总出口金额方面为36. 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出口产量增33. 40%;排名第二的是大米,在总出口金额方面达到了30. 4亿美元。

中国目前是最大的大米消费国,从越南进口的大米价格比中国国内的价格便宜15-20%,越南大米的价格优势明显。

(四)中国的有利贸易条件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大和经济增长快的国家。

中国人口13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大米毕竟是生活必需品,这个有利的输出元素让越南推进本国大米向中国市场出口。

中国国内货币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升价,这是有利于越南出口贸易。

2014年中国GDP超过了10万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7. 4,是世界上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第一位是美国)。

自从2010年CAFTA建立之后,零关税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越两国之间的贸易。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一)越南农业技术落后虽然越南政府已有农业政策扶持稻米产业的发展,并且投资巨资研发高品质的稻米种子,但总体收效不明显,大米质量不是很高。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导致大米流失,破碎率高,破碎率影响了出口大米价格。

此外,大米贮藏工作不够科学,不够先进,使得大米不能放长久,容易发生霉烂变质。

越南的大米种植由于受到文化的影响,到现在还不能改进农田政策带来的小块耕作现状,越南稻米生产农户一盘散沙,缺少长久合作客户,出口要通过中介,这样很多利益被中介盘剥。

越南出口的高质量大米所占的比重不高,越南出口大米质量不高,5%破碎率大米、糯米、香米只占大米出口量的50%。

大米出口管理工作不细致,使得劣质大米鱼目混珠也进入出口行业中,影响了越南大米出口的质量,以及中国消费者对越南大米的评价口碑。

(二)越南大米生产商无商标意识越南大米产品质量保障不足,生产缺乏集中度,大部分越南农产品还没有商标。

生产规模小,企业没有资金建立商标。

而且企业对商杨价值与作用知识不足。

越南大米出口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对中国大米市场消费需求把握不足。

(三)越中大米出口结算主要采用现金支付越南销往中国的大部分大米是以小额贸易方式为主,所以采用的结算方式经常是现金支付,容易遭受假币,货已发运而汇不到货款等风险。

这也引起偷渡,假货发展的漏洞。

另外,这种结算方式不是通过银行系统中的交易,所以银行对此难以进行监督,从此银行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贷款限制金融支持与优惠政策。

这影响到很多出口农产品的正规企业的经营。

(四)低价格的出口竞争不具有长期性越南大米出口起步晚,其出口优势很大的一部分建立在其低廉的生产资料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基础上。

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生产要素的价格进一步趋同,生产要素价格将逐渐上升,出口价格也将被迫推高,出口优势将不复存在。

另外,相对较低的出口价格并不能给越南带来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国际市场大米的进口需求具有刚性,需求缺乏弹性。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不能增加其收益,以2011到2012年为例大米出口增加62万吨,但是外汇额却减少了6000万美元。

所以越南出口大米低价竞争对于大米市场长期发展是不利。

(五)中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越南出口的大米一是通过海上进入中国,一是通过云南广西等边境口岸。

云南和广西在双边大米贸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相对于其他区域,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意识形态较复杂,生产生活设施落后,对越贸易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这主要是由于边境贸易互市点的市场建设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客货分流能力弱。

边境口岸设施陈旧,仓储能力低,装卸能力差,有些口岸甚至缺乏验货场、储货仓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同时检验手段落后,手续繁琐,通关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边境贸易的发展。

三、CAFTA下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的对策建议(一)越南要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大米质量越南政府需要大量利用财政资金来扶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要时中国政府给予技术援助。

越南应加强研究、引进和推广优质水稻品种,规划不同的区域种不同的稻谷,避免水稻良种混杂退化是提高大米质量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减少低质量稻米的种植面积,扩大高质量大米的种植面积,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的需求。

(二)越南应建立出口大米的品牌,扶持龙头企业越南出口的大米没有知名的品牌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状,这是越南出口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优质大米产业化发展,是加快越南稻米优质化、提高稻米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越南政府应该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特别是出口型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引导,大量的农户合作生产,形成稻米产业集群。

建立完整的大米产业链,把优质稻的生产、收购、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有主动控制能力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龙头企业应积极建设越南出口大米的品牌,提高越南出口大米的声誉,以保证越南大米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性、可持续性。

(三)双方应完善中越大米贸易的汇款督查为了鼓励和促进大米边贸活动、越中两国政府需要完善边贸贸易规定、政策,解决边贸汇款问题,协助打击避税,走私,非法运送货币各种活动。

建立定期配合机制,互相协助管理方法和边界督查以优化边贸交易,检验和汇款。

(四)越方应建立合理价格政策价格是大米贸易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价格是产品要求和市场水准的反映。

大米价格要在成本的基础上制定,并考虑市场因素等竞争对手的价格。

除了根据产品成本来定价,越南大米商还要考察中国市场,因为客户常有相比价格的消费心理。

(五)双方应加强基础建设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为了中越两国大米贸易的更好发展,双方应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运输物流方面。

2015年11月,广西首府南宁有了粮食物流产业园区。

项目总占地3500亩,总投资70亿元,是立足广西、辐射大西南、面向东盟的国家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2017年3月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整合区市资源,优势互补、高效运营中国—东盟粮食物流产业园区,把园区打造为“立足南宁、对接产区、辐射西南、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大型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将促进粮食有效流通、培育壮大粮食物流产业,促进中越大米贸易。

其次,越方应加强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

中方边境口岸旧设施应及时更新,增大仓储能力,提高装卸能力,配备验货场、储货仓等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先进检验手段,简化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加速边境贸易的发展。

四、结语CAFTA下,零关税的实现使得中国与越南大米贸易日益频繁,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越南大米的竞争优势将把双方贸易推向一个新台阶。

中越双方的对策,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大大米贸易,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地区经济合作。

中越通过强化品牌意识来推进两国贸易出口额;通过提高产业规模化程度,促进中越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大米贸易中的互利共赢,加快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1] Vu Hung.参加WTO之后越南大米出口的现状变化和提高大米出口的措施 .亚洲太平洋经济时报,2012-06.[2] Pham Dieu.越南大米出口最近几年的变化.硕士论文,2012.[3」陈果果、陈俭.中越农产品贸易研究。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02.[4〕董朝菊.越南农产品对日出口潜力大「J}.中国果业信息,2010. 05.[5]武氏清.中越农产品贸易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06[6]姜氏风.越南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3.[7〕阮明山.越南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J].农业经济发展,2010,第3期.[8」阮高世.绿色壁垒对越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9]吴氏秋水.越南对华农产品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5.05[10]杨氏云原.越南大米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云南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