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2.3整理与复习_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2.3整理与复习_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二表内除法(一)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3.整理与复习“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数(Shu)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Yuan) 数据收集整理1.气象(Xiang)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Zuo)了如下记录:(1)(2)(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表示( )辆车。

(2)小轿车比客车多( )辆。

(3)( )最少,( )最多。

(4)货车和面包车相差( )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 )同样多。

(6)这四种车一共有( )辆。

3.下(Xia)面是森林动物园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1)小(Xiao)刺猬有( )只(Zhi); 小(Xiao)象有( )只(Zhi);小猴子(Zi)有( )只(Zhi)(2)小猴子的只数是小刺(Ci)猬的( )倍。

口 ○ 口=口(3)小象的只数是小猴子的( )倍。

口 ○ 口=口(4)小象的只数是小刺猬的( )倍。

口 ○ 口=口(5)这些小动物一共有( )只。

口 ○ 口=口4.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12)种类 航模组 书法组 羽毛球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 围棋组 人数 15人 8人 12人 9人 13人 20人 7人(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5.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5.0以上 4.9~4.7 4.6~4.3 4.2以下一年级(1 )班29 11 5 2 四年级(2 )班27 12 6 3 六年级(1 )班18 20 5 5 (1)一年级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三份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三份

《数据收集整理》同步练习1.丽丽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2)喜欢吃( )(3)丽丽的班级一共有( )人。

2.下面是二(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 )的人数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绘画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人数少( )。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

(4)如果二(1)班要组织一次课余活动,那么最好组织哪种活动?3.下面是二(2)班同学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2)喜欢( )的人数最多,有( )人。

(3)喜欢连环画的人数比喜欢故事书的人数多( )。

(4)喜欢连环画和科技书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4.二(1)班一共有35人,小明用举手的方法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科目,结果如下:喜欢语文的有20人,喜欢数学的有18人,你知道至少有多少人举了2次手吗?《数据收集整理》同步练习1.数一数,并在下面表格中的相应水果后面画“○”2(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喜欢吃薯条的人数比喜欢吃汉堡的人数少( )。

(3)喜欢吃甜筒的人数比喜欢吃鸡翅的人数少( )。

(4)如果每位顾客必选并且只能选择一样最喜欢的食品,那么这次接受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3.下面是某市12月份的天气情况。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各类天气的情况。

(2)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3)( )天最多,( )天和( )天一样多。

比多( )天,比多( )天,比多( )天。

4.先找规律,再填一填。

(1)找规律,填一填。

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2)十位上是6的数有( );个位上是6的数有( )。

(3)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数有( )。

《数据收集整理》同步练习1.下面是二(1)班某次数学测试的成绩统计表。

(1)在所有同学中,成绩为( )的人数最多,成绩为( )的人数最少。

(2)数学成绩优秀的人数比良好的人数多( )。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2.3整理与复习_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2.3整理与复习_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二表内除法(一)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 ,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 ,每天花 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 ,可以在每天课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 ,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 ,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 ,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 300 多条成语、 300 多则名言警句 ,日积月累 ,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 ,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3.整理与复习“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加减乘除综合练习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加减乘除综合练习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加减乘除综合练习册1. 选择题:下面哪个数是4和6的公倍数?A. 12B. 18C. 20D. 242. 填空题:请计算15减去7的结果。

3. 选择题:如果一个数加上10等于1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5B. 6C. 7D. 84. 计算题:请计算4乘以7的结果。

5. 选择题:10减去一个数等于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5B. 6C. 7D. 86. 填空题:请计算18除以3的结果。

7. 选择题:下面哪个数是3和5的公倍数?A. 6B. 10C. 15D. 208. 计算题:请计算6乘以8的结果。

9. 选择题:如果一个数加上5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3B. 4C. 5D. 610. 填空题:请计算12减去4的结果。

11. 计算题:请计算10除以2的结果。

12. 选择题:下面哪个数是2和3的公倍数?A. 6B. 8C. 10D. 1213. 填空题:请计算15减去5的结果。

14. 选择题:如果一个数减去3等于2,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5B. 6C. 7D. 815. 计算题:请计算8乘以7的结果。

16. 选择题:下面哪个数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A. 12B. 18C. 20D. 2417. 填空题:请计算20除以4的结果。

18. 选择题:如果一个数减去7等于3,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10B. 11C. 12D. 1319. 计算题:请计算9乘以6的结果。

20. 选择题:下面哪个数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A. 6B. 10C. 15D. 2021. 填空题:请计算16减去8的结果。

22. 选择题:如果一个数加上12等于2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8B. 9C. 1023. 计算题:请计算7乘以4的结果。

24. 选择题:下面哪个数是2和3的公倍数?A. 6B. 8C. 10D. 1225. 填空题:请计算24除以3的结果。

26. 选择题:如果一个数减去5等于2,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7B. 8C. 9D. 1027. 计算题:请计算5乘以6的结果。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同步练习题(直接打印)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同步练习题(直接打印)

第1单元试卷一、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

二、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22+13-6 65-5×9 63÷(32-23)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支钢笔,每支8元,又买了1支毛笔,每支5元,妈妈买笔共用了多少钱?2、二年级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女同学有18人,男同学有27人。

每5个人坐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3、李老师买这套衣服够钱吗?四、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小青有30元,买了6支钢笔后,还剩多少钱?2、小青妈妈有60元,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几个笔盒?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第2单元试卷一、口算我最快。

(8分)72+8= 45-9= 36+6= 32-8= 18÷3=8×7= 30÷6= 43-4= 54-30= 30÷5=6×5= 25÷5= 5×5= 49+7= 15÷5=6×6= 72-7= 10÷5= 4×5= 20-8=24÷4= 4×6= 36÷6= 20÷5= 32+9=16÷4= 18+8= 4×5= 4×2= 90-4=2×3= 12÷3= 28+7= 2×2= 6×3=45÷5= 12÷2= 68+4= 26+50= 90-9=二、我会填。

(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4=20 五()三十()四十二()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

(4分)3× 6 4×5 8÷2 ×2 1+1 14、在里填上+、-、×或÷。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人数(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答案提示:(1)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人数 5 9 3 1 4 (2)橘子;西瓜(3)参与调查的同学一共有22人,再加上丁丁自己,所以一共有23人。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

(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回答问题。

①()的个数最多,有()个。

②()的个数最少,有()个。

③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个。

算式:。

答案提示:(1)(2)①长方形;5②正方形;3③2;5-3=2(个)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把16个贴在4条线上,如图:这种贴法是平均分吗?请在正确答案的括号内画“√”。

是()不是()如果不是平均分,请圈一圈、画一画,使它成为平均分。

答案提示:不是(√)解题思路:将多的移到少的线上,使每条线上的个数同样多。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16名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

可能多少人一组?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

2人()3人()4人()5人()6人()8人()答案提示:2人(√)3人()4人(√)5人()6人()8人(√)解题思路:只有当2人、4人或8人一组时,可以平均分16名学生。

当3人、5人或6人一组时,16名学生不能平均分。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先分一分,再连一连。

答案提示:解题思路:上图是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求每个盘里几个苹果。

列式应为8÷2=4。

下图是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求每个盘里几个苹果。

列式应为8÷4=2。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选择题。

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12÷4=3②12÷3=4(1)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里,每个盘里有(3 )个苹果,除法算式:。

最新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每课一练及课堂同步试题(全套)

最新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每课一练及课堂同步试题(全套)


少 4个
(1)周一小朋友们吃的
和 一共有多少个?
(2)周二小朋友们吃了多少个

(3)周二小朋友们吃的
和 一共有多少个?
4、
5、动动小脑瓜,一起做一做。 (1)同学们一共做了 83 件手工作品。(列综合算式)
第一种方法:



(件)
第二种方法:
第 3 课时
第 1、2 课时的综合练习
1、 我能算得又快又准。
(2)把 6 个□平均分成 3 份,正确的分法是(
)。
5、看图写乘法和除法算式 (2)
①妈妈带了 12 元钱,可以买几听饮料?

)÷(
)=(

②买 2 盒饼干需要多少钱?

)×(
)=(

③小红拿了 10 元钱,能买几枝雪糕?

)÷(
)=(

每只兔子平均分到多少根 ?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 1 课时
1、找朋友,连连看。
第 2 课时
平移和旋转
2、平移现象画“○” ,旋转现象画“△” 。
()
()
()
() 3、 根据图形填一填。
()
()
4、根据要求画一画。
原图形向上平移了( 原图形向下平移了( 原图形向左平移了( 原图形向右平移了(
)个格; )个格; )个格; )个格;
(1)画出向上平移 4 个格的图形,标上①。 (2)画出向下平移 5 个格的图形,标上②。 (3)画出向左平移 5 个格的图形,标上③。 (4)画出向右平移 4 个格的图形,标上④。

个。
(4)把 15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同步练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单元同步练习题

精心整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采集整理1 .气象小组把 6 月份的天气作了以下记录:(1)把晴日、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边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日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能够看出: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日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依据统计表达成统计图,并回答下边提出的问题。

(1)每个表示()辆车。

(2)小轿车比客车多 ()辆。

(3)()最少, ()最多。

(4)货车和面包车相差 ()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 ()相同多。

(6)这四种车一共有 ()辆。

3.下边是森林动物园小动物的数目统计状况。

(1)小刺猬有 ()只;小象有 ()只;小猴子有 ()只(2)小猴子的只数是小刺猬的()倍。

口○口=口(3)小象的只数是小猴子的 ()倍。

口○口=口(4)小象的只数是小刺猬的 ()倍。

口○口=口(5)这些小动物一共有 ()只。

口○口=口4 .请你依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 12 )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 人8 人12 人9 人13 人20 人7 人(1)我最喜爱 ()小组。

(2)喜爱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爱 ()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展开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5 .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依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状况往返答以下问题。

5.0 以上 4.9~ 4.7 4.6~4.3 4.2 以下一年级( 1)班291152四年级( 2)班271263六年级( 1)班182055(1)一年级 5 .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 5. 0 以上有 ()人。

(3)四年级 4 .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5)5 .0 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 5 .0的一年级的有 ()人;六年级的有 ()人。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课练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课练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看下表:〔1〕本班一共有〔〕人,喜欢〔〕季节的人数最多。

〔2〕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应安排在〔〕季节。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第2课时一、口算。

5×8= 6×4= 7×7= 9×5= 2×3=9×2= 8×9= 7×8= 5×5= 4×3=5+8= 6×6= 3×7= 4×8= 9×3=1×2= 9×9= 6×8= 8×0= 4×7=二、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人数18 10 8 6 2(1)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三、试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销售量〔台〕20 15 12 14 15 20 25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四、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蔬菜种类胡萝卜西红柿茄子白菜人数10 15 5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比吃茄子的人数多12人,喜欢吃白菜的有〔〕人。

2、喜欢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的一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一〕1、填一填。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2021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同步练习人教版

2021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同步练习人教版

2021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同步练习人教版一、想一下,填一填。

有一串珠子,按照下面的顺序依次排列,第十九个珠子是______颜色。

二、在()里填上“>”“<”或“=”。

42÷6(____)35÷5 40÷5(____)54÷6 72÷9(____)72÷8 56÷7(____)18÷2 81÷9(____)36÷4 45÷9(____)28÷7三、动动脑,填一填。

1.四个小朋友在玩轮流报数游戏。

下列三个数中,()是豆豆报的。

A .35B .33C .342.()÷5=3……2中,被除数是()。

A .5B .17C .153.31÷7的余数与下面()中的余数相同。

A .40÷7B .47÷8C .39÷64.下面的数除以8,余数是4的是()。

A .50B .30C .60四、动动脑,填一填。

1.○口口●●●○口口●●●○口口●……照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______,第32个图形是______。

(画图形)2.在算式△÷8=口……○中,○最大可以是______,最小可以是______。

3.有42块巧克力,至少拿出______块后,才能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______块。

五、按算式圈一圈。

(1)12÷4=3(2)18÷3=6六、先读一读,再列式计算。

(1)18个○,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2)被除数是30,除数是6,商是多少?(3)20里面有几个5?七、算一算,填一填。

1.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7+7+7+7=______×______.(2)4+4=______×______.(3)3+3+3+3-3=______×______.2. 算一算。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时作业(全册整套精品)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时作业(全册整套精品)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课时作业本全册整套课时作业(Word版习题,均可修改编辑)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一、下面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4 10 8 4 21.最喜欢()的人多,最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二、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三、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时间30分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四、下表是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的借书情况: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数量35本20本10本15本1.哪种书借得最多?2. 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共借书多少本?3.学校图书室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一、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7人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二、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

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视力情况来回答问题。

5.0以上 4.9~4.7 4.6~4.3 4.2以下一年级一班29 11 5 2四年级二班27 12 6 3六年级一班18 20 5 51.一年级一班视力 5.0以上有( )人。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本配套,适合课堂小测、作业布置和知识强化训练)《数据收集整理》同步练习一、口算5×8= 6×4= 7×3= 5×6= 4×8= 5×2= 2×3= 7×7= 9×6= 2×8= 5×4= 6×7= 4×3= 3×6= 7×8=二、下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人数1410 842 (1)最喜欢()的人多,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计算题◆填空题(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三、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应用题四、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时间30分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答案与解析◆计算题一、40;24;21;30;32;10;6;49;54;16;20;42;12;18;56◆填空题二、(1)看书;其他;(2)6;(3)6;(4)38三、(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12 8 10 (2)晴天,雨天;(3)10;(4)4;(5)2◆应用题四、(1)5 (2)10,35,5 (3)略《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步练习◆填空题一、想口诀,写得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同步练习正正正2.阳光小学举行“最美少年”评选活动,现有三位候选人,下面是同学们的投票情况。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评( )为“最美少年”。

①陈小东②李伟③张明(2)投票当天有3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伟有可能被评为“最美少年”②张明有可能被评为“最美少年”③还是陈小东被评为“最美少年”五、下面是实验小学环保知识竞赛二~五年级的获奖人数。

(3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10分)3.如果每个代表2人,上面的数据该怎么表示,涂一涂。

(2)身高在( )厘米的人数最多,身高在( )厘米的人数最少。

(3)从统计表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2.下面是4个同学调查的本班同学的鞋号情况。

(1)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3)如果让你组织这次春游活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5 7 3 8 42.(1)略(2)27 (3)3二、1.10 10 7 19 2.第四第三 3.第一第二 4.46三、1.12 15 2.34 3.5 4.秋夏四、1.(1)③(2)① 2.(1)①(2)③五、1.四年级三年级2.四3.涂色略。

六、1.(1)略(2)140~149 150~159(3)(答案不唯一)身高在150-159厘米的比身高在130-139厘米的少6人。

2.(1)4 13 14 3(2)穿31码的同学最多,穿32码的同学最少。

(3)根据鞋码买对应的运动鞋,因为每个人穿合适的鞋,脚才会舒适。

3.(1)11+21+10=42(人) (2)略。

(3)去游乐园,因为最喜欢去游乐园的人数最多。

第二单元练习题一、填一填。

1.20÷4=( ),读作:(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表示( )里面有( )个( )。

2.四、写出算式。

1. 2. 3.五、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1. 二(1)班同学对学校中花的颜色进行调查的情况如下表。

(1) ( )色的花最多,( )色的花最少,相差( )棵。

(2)红色的花和白色的花一共有( )棵。

(3)小红走进校园,看到的花,最有可能是( )色的。

2.数一数,填一填。

3.下面是丽丽对二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的调查。

(1)参加什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什么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多少人? (2)如果二年级要举办一次兴趣小组竞赛,选择什么比赛比较合适?为什么?答案提示1.(1)粉 紫 38 (2)55 (3)粉2.5 3 4 43.(1)篮球组围棋组 13人(2)篮球因为参加这个小组的人数最多。

第2课时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2.用画“正”字的方法先数一数,再填一填。

(1)(2) ( )的个数最多,()的个数最少。

2.下面是几位小朋友对森林动物园中几种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小刺猬: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小象:√√√√√√√√小猴子:○○○○○○鳄鱼:□□□□□(1)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2)()最多,()最少,相差()只。

(3)小猴子和小刺猬一共有()只。

(4)这些小动物一共有()只。

3.下面是某路口1分钟内通过的车辆的统计情况。

小轿车:客车:货车:面包车:(1)哪种车辆通过的最多?哪种车辆通过的最少?(2)如果一个2辆车,通过的车最多的有多少辆?答案提示1.正正正正正正 (1)7 4 12 (2)2.(1)50 8 6 5(2)小刺猬鳄鱼 45 (3)56 (4)693.(1)小轿车通过的最多;货车通过的最少。

(2)16第3课时练习一3.光明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数学小组:男生12人、女生11人。

美术小组:男生10人、女生11人。

航模小组:男生18人、女生7人。

音乐小组:男生15人、女生15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 ( )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