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CSF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更新版

合集下载

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
家共识(2020版)
同步放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模式,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同步放化疗期间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容易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生存,并增加医疗费用。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化疗和放疗等骨髓抑制性治疗方式引起的主要不良事件,根据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减少程度,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5.0)将其分为4级,1级为:1.5×109 /L≤ANC<2.0×109 /L;2级为:1.0×109 /L≤ANC<1.5×109 /L;3级为:0.5×109 /L≤ANC<1.0×109 /L;4级为:ANC<0.5×109 /L。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rhG-CSF基本存在延迟用药和提前用药的情况,PEG-rhG-CSF平均半衰期为47h,每周期仅需注射1次,1次注射可以维持药效12天。

因此,在非特殊情况下,患者在肿瘤同步放化疗期间可考虑预防性使用PEG-rhG-CSF。

并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医师分会制定了PEG-rhG-CSF专家共识,供大家参考。

颅咽管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课件

颅咽管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课件

放射治疗在颅咽管瘤治疗中
04
地位和作用
放射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分析
适应证
主要包括术后残留、复发或无法 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以及部分 患者因年龄、全身状况等因素无 法耐受手术的情况。
禁忌证
对于颅咽管瘤恶性变、广泛转移 或患者对放射治疗极度敏感等情 况,应视为放射治疗的禁忌。
放射治疗技术选择及实施要点
处理策略
对于已经出现的并发症,应采取积极 有效的处理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 活质量。
放射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探讨
联合手术
对于部分可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 手段,有助于缩小瘤体、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联合化疗
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颅咽管瘤,放射治疗可与化疗联合使用,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化疗与放射治疗相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但需要注
意两种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叠加。
03
免疫治疗等新兴手段联合应用
随着免疫治疗等新兴手段的发展,化疗与这些手段的联合应用也取得了
不错的进展。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些新兴手段在颅咽管瘤治疗
中的应用前景。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共识更新亮点总结
分型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颅咽管瘤可分为造釉细胞型、乳头型和混合型等类型。其 中,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最常见,约占所有颅咽管瘤的80%。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颅咽管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和病 理学检查。典型的颅咽管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颅内钙化性囊 性占位性病变,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具有颅咽管上皮 的特点。
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生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 处理方法,如止吐、止泻、升白细胞、保肝保肾等。同时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保持良好的心 态和生活习惯。

中国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中国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中国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性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cle-specific kinase,MuSK)抗体是其主要的责任抗体,该疾病可累及全身骨骼肌,临床特点为波动性无力和病理性疲劳[1 ]。

尽管大部分患者在常规免疫治疗(激素和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下可明显改善症状,但仍有10%~20%的患者对常规免疫治疗药物反应有限,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易反复,难以达到症状缓解或微小状态(minimal manifestation status)的治疗目标,被称为难治性MG [2 ],其住院率、病死率、机械通气使用率更高,医疗花费更多[3 , 4 ]。

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全身型MG(generalized MG,gMG)尚缺乏诊疗指南和共识,为了便于在临床研究中对难治性gMG的诊断标准形成共识,为难治性gMG的诊疗方案及新型靶向药物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制订本共识。

难治性gMG的诊断标准尽管国内外难治性gMG的诊断标准各异,但大多根据常规免疫治疗的用药种类、用药时间、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危象发生次数、挽救治疗次数以及减药后能否持续缓解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价。

结合既往文献报道及编写组专家讨论的初步意见,我们达成了本共识中难治性gMG的诊断标准。

一、基本条件1. 符合中国MG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1 ]中的诊断标准。

2. 患者的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yasthenia Gravi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MG-ADL)评分≥6分,且眼肌评分小于总分50%。

二、诊断条件1. 足量足疗程使用至少2种常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激素及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后,干预后状态(post-intervention status,PIS)为无变化或加重。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医路有你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预防性使用G⁃CSF
以下情况不推荐使用G⁃CSF进行一级预防: (1)接受FN中危化疗方案且不伴有患者自身风险因素的患者; (2)接受FN低危化疗方案的患者; (3)接受姑息性化疗患者G⁃CSF的预防作用尚无定论,需要医师和患者双方评估风险⁃效益比。如 果因患者自身因素导致FN风险增加,可考虑预防性使用G⁃CSF;如果FN风险增加与化疗方案相 关,推荐更换为骨髓不良反应更小的方案或降低药物剂量以减少FN的发生风险。
➢ 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CIN和粒细胞 减少性发热FN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 风险,可能会引起治疗费用的增加、抗生素 的使用、住院时间的延长、化学药物的减量 或延迟,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脓毒综 合征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 死亡。因此,正确评估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 减少的风险,早期识别FN和感染并进行合 理地预防和治疗,对减少CIN相关并发症、 提高患者治疗安全及抗肿瘤化学治疗的疗 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G⁃CSF的预防可用于FN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以及接受根治性剂量密集方案化疗的患者在化疗后进行 G⁃CSF的支持治疗。
医路有你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预防性使用G⁃CSF
(二)FN的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首次使用具有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后24~72h使用G⁃CSF,以预防FN的发生。 以下情况推荐使用G⁃CSF进行一级预防: (1)接受FN高危化疗方案的患者; (2)接受FN中危化疗方案的患者如果伴有上述≥1个患者自身风险因素; (3)接受根治性或辅助性化疗的患者,为保障化疗剂量足量进行; ( 4 ) 接 受 辅 助 或 根 治 性 剂 量 密 集 方 案 化 疗 的 患 者 , 如 尿 路 上 皮 癌 接 受 新 辅 助 剂 量 密 集 M VA C 方 案 (氨甲喋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高危乳腺癌接受剂量密集AC⁃T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 胺序贯紫杉醇)等。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骨髓抑制
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 减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肝肾功能损害
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 时发现并处理。
罕见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可能导致 心肌损伤,需密切监测心电图。
过敏反应
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 及时处理。
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化疗药物对快速增殖的肿瘤细 胞具有杀伤作用,同时也可能 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长效性
由于药物的缓释作用,可 以减少用药频率,提高患 者的依从性。
靶向性
药物可以针对肿瘤细胞进 行靶向治疗,减少对正常 细胞的损伤。
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 肺癌等恶性肿瘤。
使用方法
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确定用药 剂量和频率。
药物发展历程
01
心脏毒性的护理
对于出现心脏毒性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心功能状 况,限制活动量,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 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骨髓抑制的护理
对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应加强病情监测,严 格执行隔离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注意 观察患者的体温、血象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问题。
其他不良反应的护理
对于其他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 等,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殊情况下的护理建议
老年患者的护理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应加强病情监测,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同时,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饮食调理、心理支持等。
规范操作流程
监测不良反应
在给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确保药物剂量、浓度和输注时间准确无误。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长效剂型,是在rhG-CSF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共价结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而形成的一种蛋白质。

2012年中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CFDA)批准PEG-rhG-CSF上市。

1 药理特征PEG-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聚乙二醇(PEG)是一类无毒的水溶性中性多聚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PEG-rhG-CSF 通过与特异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刺激粒系单核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同时激活终末细胞。

PEG-rhG-CSF主要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吞作用清除,血浆清除率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直接相关。

在PEG-rhG-CSF的药代动力学未观察到性别差异。

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药代动力学与年轻患者(年龄<65岁)相比也未观察到差异。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PEG-rhG-CSF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安全性较好。

2 临床应用PEG-rhG-CSF是防治肿瘤放/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的有效药物,广泛应用于常规放/化疗、剂量密集性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及移植后造血功能的重建。

PEG-rhG-CSF比传统rhG-CSF临床应用更加方便、稳定、高效。

2.1 PEG-rhG-CSF在肿瘤放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中的预防应用2.1.1 一级预防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可减少FN的发生风险、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对于接受高FN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无论治疗目的是治愈、延长生存期或是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均建议其预防性使用PEG-rhG-CSF。

2.1.2 二级预防若在前一个化疗周期中患者发生FN或剂量限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则下一个化疗周期可以考虑预防性使用PEG-rhG-CS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2型糖尿病流行现状:全球范围内2型 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中国尤为严重 。随着病程进展,许多患者需要联合用
药以控制血糖。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 剂的发展:SGLT2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 口服降糖药物,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 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
糖。
预混胰岛素
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 例混合,可同时控制餐后和基 础血糖。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 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等 。
禁忌症
对胰岛素过敏者、低血糖症患者、急 性感染或应激状态等。
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注射部位选择
应选择皮肤较松弛的部位进行注射,如腹部、上臂外侧、 大腿前外侧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以免引起皮下 脂肪萎缩或增生。
SGLT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可带来更多益处。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源自的血糖、血压、体重和肾功能03
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问题探讨与展望
如何优化SGLT2抑制剂与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监测血糖变化
联合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 患者血糖变化,及时调整 胰岛素用量,避免低血糖 发生。
关注不良反应
SGLT2抑制剂可能增加泌 尿生殖道感染风险,使用 期间应关注患者相关症状 ,及时处理。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深化作用机制研究
进一步探讨SGLT2抑制剂在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等方 面的作用机制。
未来研究方向:探索SGLT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预后(如心 血管事件、糖尿病肾病等)的影响。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简称低心排)是一组以心排血量下降外周脏器灌注不足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心脏外科术后多见,且在各种疾病导致心功能障碍时均可出现。

低心排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医疗资源带来沉重负担,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统计,低心排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发病率约3.9-8.2%,使手术后死亡率升高22-24倍。

目前国内外没有针对低心排诊治的指南,据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编写了《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基于大部分心脏外科相关研究及经验,但其应用不仅限于心脏外科人群,心脏重症范畴内患者均可适用。

该指南从低心排的定义、诊断,低心排患者的监测与评估及治疗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低心排定义维持满意的心排血量以确保外周脏器灌注是心血管系统处理的首要目的。

低心排是指心排血量下降及外周脏器灌注不足的一组综合症。

心脏指数<2.0L/min/m2定义为低心排,常伴以下表现:1.低血压(平均动脉压<60mmHg)2.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3.少尿(尿量<1mL/kg/h)4.代谢性酸中毒(pH <7.4,乳酸>3.0moL/L,碱剩余<2)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65%6.皮肤苍白,潮湿,肢体末梢湿冷7.肺淤血,低氧血症(二)低心排的诊断1. 当考虑存在低心排时应积极明确导致低心排的原因。

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后负荷异常均可引起低心排。

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的常见原因有:1.1术前·术前或近期心梗导致局部室壁或心脏整体低动力·术前左室或右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1.2术中·心肌保护差·再血管化不完全·冠状动脉气栓·瓣膜手术阻塞冠状动脉·瓣膜病或先心病矫形不满意1.3 术后1.3.1泵衰竭(1)收缩力减低:·心肌顿抑,心肌保护差,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高钾血症·丙泊酚,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2)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使心脏充盈时间减少·心动过缓·房颤、房扑,交界性心律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及VVI起搏使心房失去收缩功能·室速、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1.3.2 左室前负荷减少·低血容量(出血,多尿,补液不足)·血管扩张(复温,使用血管扩张药、镇静药)·右心室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感染,药物或血制品过敏,鱼精蛋白反应,肾上腺功能不全1.3.3 后负荷增加·血管过度收缩(低体温,使用血管收缩药)·液体过多,心室膨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充气时机错误·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瓣架或瓣叶组织梗阻)2. 当怀疑患者出现低心排表现时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寻找原因。

PEGGCSF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更新版

PEGGCSF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更新版
CCNP Lab Manual
P2P0%>FN >10%方案例举
这份表并不全面,另外还有一些药物/治疗方案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中度风险。
隐性原发性腺癌
• 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
乳腺癌 • 多西紫杉醇 每21天一次
• 表阿霉素(辅助性) • 表阿霉素+序贯环磷酰胺+甲氨喋呤+5-氟尿嘧啶(辅助性) • CMF经典 (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氟尿嘧啶)(辅助性) • AC (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紫杉醇 (辅助性)(仅
CCNP Lab Manual
两NC次CN化指南疗推间荐隔用于11周天期以为2上周以上化疗方案
➢对密集化疗的患者给予三周一次用药 方案,用量100ug/kg或6mg ➢当PEG-rhG-CSF的血药浓度大于 2ng/ml时,ANC值与PEG-rhG-CSF的 血药浓度呈负相关。 ➢用药后的第12天,所有入组患者的 ANC 均大于109/L, PEG-rhG-CSF的 血药浓度均小于2ng/ml,基本清除完 毕。
CCNP Lab Manual
指南重视PEG-rhG-CSF的规范应用
博采众长
• 评估化疗方案FN发生风险为重 中之重
•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治疗、 动员等合理应用PEG-rhG-CSF有 明确指南说明
• 多个权威机构均重视PEG-rhGCSF的规范应用
• CSCO等博采众长,制定了首个 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 共识
CCNP Lab Manual
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
G-CSF与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外源性CSFs 中性粒细胞
PEG-rhG-CSF 主 要 由 中 性粒细胞受体介导清除( 与年龄、性别、肝肾功能 无 关 ) , 随 着 ANC 升 高 ,血浆PEG-rhG-CSF 浓 度明显下降的现象称为 PEG-rhG-CSF 血 药 浓 度 的 “ 自 我 调 节 ” ( Self-

最新PEGrhGCSF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争议性问题探讨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PEGrhGCSF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及争议性问题探讨主题讲座课件

PEG-rhG-CSF有效降低第一周期和所有周期 FN发生风险(OR=0.27 ,P= 0.001)
PEG-rhG-CSF vs no rhG-CSF
OR=0.27
Test for overall源自effect P= 0.001有利于PEG-rhG-CSF 有利于 no rhG-CSF
. 14. Li Wang et al. Support Care Cancer (2015) 23:3131–3140
张菁,于世英,临床肿瘤学医生对G-CSF使用的认识及化疗和放疗患者使用 G-CSF 的现状调查, TUMOR,2013 :439-444
FN的规范化管理
乳腺癌常见化疗方案的FN发生风险 乳腺癌常见化疗方案的FN发生风险
肺癌常见化疗方案的FN发生风险
淋巴瘤常见化疗方案的FN发生风险
FN的患者风险因素
FN是肿瘤急症第一位
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指南要求,一旦诊断粒缺伴发热,须2h 内进行治疗,因为在粒细胞缺乏患者中感染可能进展非常快。
2010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Chin Pharm J,2013March,Vol.48No.5
粒细胞刺激因子作用机制
Ø 促进骨髓造血、刺激贮存池粒细胞释放
PEG-rhG-CSF一级预防较医生决策用药显著
降低所有周期FN发生率(P=0.001)
图:实体瘤第一周期和所有周期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 LODOVICO BALDUCCI,et al. The Oncologist 2007;12:1416–1424.
PEG-rhG-CSF一级预防较医生决策用药有降低 各类化疗方案FN发生的趋势
中国首个PEG-rhG-CSF专家共识

《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

《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

《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解读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发布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规范化管理指南,包括推荐预防性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但很少涉及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PEG-rhG-CSF 内容。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首次发布《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 版),为国内放疗医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共识执笔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王军教授对共识内容进行权威解读。

2011年国内首个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上市,开启了中国长效保护时代,历经九载,我们终于迎来了国内首个《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作为执笔专家,请您简单介绍下共识制定背景。

王军教授:同步放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同步放化疗期间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易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生存,并增加医疗费用。

同时,这也为临床放疗医师处理这些不良反应带来很大挑战。

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发布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规范化管理指南,包括推荐合理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培非格司亭)可以有效的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

但很少涉及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PEG-rhG-CSF内容,并未解决放疗医师临床实践困惑。

在国内,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津优力)开展了在同步放化疗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为长效制剂在同步放化疗领域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由此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参照相关指南和最新临床研究,制定了《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为国内放疗医师临床实践提供建议和参考。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些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 使用。
风险等级
这些化疗方案根据其引发FN 的风险等级分为高危和中危 ,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
患者的风险。
预防措施
对于可能引发FN的高危或中 危化疗方案,医生需要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患 者发生FN的风险。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是影响FN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FN发生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
01
FN发生风险与化疗药物骨髓毒性、剂量强度、患者自身因素及
联合用药有关。
评估内容
02
疾病类型、化疗方案、患者自身因素和治疗目的,是评估FN发
生风险的主要方面。
风险分类
03
根据化疗后FN的发生率,将化疗方案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
类。
化疗相关因素
化疗方案
常见的可能引发FN的高危或 中危化疗方案如表2所示,这
FN的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定义
一级预防是指在首次使用具有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后 24~72 h使用G-CSF,以预防FN的发生。
推荐使用G-CSF的情况
接受FN高危或中危化疗方案的患者;伴有自身风险因素 的FN中危化疗患者;以及需要足量化疗的根治性或辅助 性化疗患者。
不推荐使用G-CSF的情况
接受FN低危化疗方案的患者;以及接受姑息性化疗的患 者,G-CSF的预防作用尚无定论。
粒细胞减少性发热
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严重后果,会 引起治疗费用的增加、抗生素的使用、住院时间的延长、 化学药物的减量或延迟。
肿瘤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风险评估与预防
正确评估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早期识别 FN和感染并进行合理地预防和治疗,对减少CIN相关 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安全及抗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 具有重要意义。

PEGGCSF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更新版

PEGGCSF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更新版

FN是癌症患者第一急症
FN定义为:单次体温(口表)≥38.3℃或≥38.0℃持续1h以上,ANC<1.0×109/L
美国感染病学会 ( IDSA)指南要 求,一旦诊断粒缺 伴发热,须2h 内 进行治疗,因为在 粒细胞缺乏患者中 感染进展非常快。
5% 4%
化疗 粒缺 粒缺伴发热(FN)
7% 9%
发热
膀胱癌mvac甲氨喋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转移性乳腺癌tac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辅助的食管癌和胃癌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肾癌?阿霉素吉西他滨卵巢癌多西紫杉醇小细胞肺癌阿霉素睾丸癌tip紫杉醇异环磷酰胺顺铂黑色素瘤达卡巴嗪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达卡巴嗪顺铂长春花碱晚期转移性的或复发达卡巴嗪为基础联合il2干扰素达卡巴嗪顺铂长春花碱il2干扰素晚期转移性的或复发fn20方案例丼pp隐性原发性腺癌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乳腺癌多西紫杉醇每21天一次cmf经典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氟尿嘧啶辅助性ac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紫杉醇辅助性仅taxane部分紫杉醇每21天一次转移性或复发性长春花碱转移性的或复发性的宫颈癌伊立替康复发或转移性的结肠癌folfox氟尿嘧啶四氢叶酸奥沙利铂食管癌表阿霉素顺铂卡培他滨非小细胞肺癌顺铂紫杉醇辅助晚期转移顺铂多西紫杉醇辅助晚期转移顺铂依托泊甙辅助晚期转移紫杉醇辅助晚期转移多西紫杉醇晚期转移卵巢癌多西紫杉醇小细胞肺癌依托泊甙卡铂睾丸癌依托泊甙顺铂子宫癌多西紫杉醇子宫癌晚期或转移性20fn10方案例丼这份表并不全面另外还有一些药物治疗方案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中度风险
住院率
10个中心入组186例恶性 肿瘤患者
PEG-rhG-CSF(n=75) PP 38.7%,SP 48.0% rhG-CSF(n=111) PP 39.6%,SP 47.8%

PEGGCSF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更新版

PEGGCSF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更新版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PEG-rhG-CSF)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UCLI)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CHS) 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01
国内首个PEG-rhG-CSF共识
国内首个PEG-rhG-CSF共识 PEG-rhG-CSF详解 PEG-rhG-CSF的规范适应症
两次化疗间隔11天以上
NCCN指南推荐用于周期为2周以上化疗方案
➢对密集化疗的患者给予三周 一次用药方案,用量 100ug/kg或6mg ➢当PEG-rhG-CSF的血药浓度 大于2ng/ml时,ANC值与 PEG-rhG-CSF的血药浓度呈负 相关。 ➢用药后的第12天,所有入组 患者的ANC 均大于109/L, PEG-rhG-CSF的血药浓度均小 于2ng/ml,基本清除完毕。
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
G-CSF与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外源性CSFs 中性粒细胞
PEG-rhG-CSF 主 要 由 中 性粒细胞受体介导清除 (与年龄、性别、肝肾功 能 无 关 ) , 随 着 ANC 升 高 , 血 浆 PEG-rhG-CSF 浓度明显下降的现象称为 PEG-rhG-CSF 血 药 浓 度 的 “ 自 我 调 节 ” ( Self-
每个化疗周期 仅注射一次
普通G-CSF 肾小球过滤清除 +ANC介导清除
血浆半衰期 1.3-4.7小时
峰浓度与谷浓度差 异大
每天注射
优势 机体自我调节清除机 制,更加智能高效 一个化疗周期一次用
药即可 更有效预防FN,减少 3、4度粒细胞减少的
持续时间 用药方便,患者依从
性更好
Clin Pharmacokinet 2011; 50 (5): 295-306

《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

《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

《原发性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一、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现状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原发性肝癌中75%~85%为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

外科根治性治疗仍是肝癌实现长期生存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早期肝癌[中国肝癌分期(CNLC)Ⅰa期、Ⅰb期和Ⅱa期]首选手术切除、局部消融、肝移植等根治性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可>5年。

然而,肝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高达70%。

约64%的中国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于中晚期(CNLCⅡb期、Ⅲa期和Ⅲb期)。

此类患者预后差,虽有部分患者仍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但绝大多数患者已不适合首选手术切除,需通过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

近年来,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取得显著进展。

系统抗肿瘤治疗,特别是靶向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联合应用,如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IMbrave 150研究)、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IBI305)(ORIENT32研究)、曲美木单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HIMALAYA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CARES310研究)等用于晚期或不可切除肝癌可获得20%~30%(基于RECIST 1.1)的客观缓解率(ORR),中位生存时间提高至约20个月。

另一方面,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和放射治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也通过技术和药物的改进、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在缩小肿瘤、控制癌栓、改善预后等方面较以往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相关定义的再认识共识1:转化治疗指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经过干预后获得适合手术切除机会,干预手段主要包括有功能的FLR转化和肿瘤学转化。

共识2:围手术期治疗指围绕肝癌手术全过程的治疗,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切除术后的复发转移率、提高远期生存率,主要包括新辅助治疗、术中相关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治疗、 动员等合理应用PEG-rhG-CSF有 明确指南说明 • 多个权威机构均重视PEG-rhGCSF的规范应用
• CSCO等博采众长,制定了首个 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 共识
02
PEG-rhG-CSF详解
国内首个PEG-rhG-CSF共识 PEG-rhG-CSF详解 PEG-rhG-CSF的规范适应症
伊立替康/顺铂 表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 表阿霉素/顺铂/卡培他滨
SP 二级预防
说明书、指南推荐适应症
• 若前一化疗周期中未用长效刺激因子预防,但
SP
每周期均需对患者进 行评估,若前一化疗 周期中患者发生FN或 剂量限制性中性粒细 胞减少及缺乏症,则 下一个化疗周期需要 预防性使用粒细胞刺 激因子称为二级预防
临床医师对规使用G-CSF 的认识不足
我国PEG-rhG-CSF应用水平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 在评估初次化疗患者FN
的风险方面,71.4% 的医师 知道如何进行FN 风险评估
— 分别有50.0%、63.0% 和 2.9%的医师明确一级预防性 使用、二级预防性使用和治 疗性使用G-CSF 的时机
全球升白以PEG-rhG-CSF为主流
中国近年癌症发病率
中国2000-2011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
2015年中国新增癌症发病率(千人)
1.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 115-132.
发生了FN或剂量限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则
下一化疗周期需要使用PEG-rhG-CSF; • 姑息化疗中,如患者具有FN的风险,需使用 PEG-rhG-CSF; • 若患者存在正在接受治愈性化疗或术后辅助化 疗,而且FN可能导致死亡等不良预后因素时, 需使用PEG-rhG-CSF; • 若风险由化疗方案引起,且应用PEG-rhG-CSF • 用药时间:化疗后24h使用。
• 用药时间:化疗后24h使用。
FN风险因素 先前接受过放疗或化疗 肝功能低下(胆红素>2.0)
持续性粒缺 肿瘤骨髓侵犯 近期手术或创伤 肾功能低下(肌酐清除率<50) 年龄>65并接受足剂量化疗
PP FN >20%方案例举
这份表并不全面,另外还有一些药物/治疗方案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j减少伴发热的高度风险。
卵巢癌
• 卡铂/ 多西紫杉醇
宫颈癌

• • • 顺铂+托泊替康(复发或转移性的) 托泊替康(复发或转移性的) 伊立替康(复发或转移性的) FOLFOX (氟尿嘧啶、四氢叶酸、奥沙利铂)
小细胞肺癌
• 依托泊甙/卡铂
结肠癌 食管癌

• •
睾丸癌
• 依托泊甙/顺铂
子宫癌
• 多西紫杉醇 (子宫癌,晚期或转移性)
Marco Danova, et al. Anticancer Ther. 11(8), 1303–1313 (2011)
两次化疗间隔11天以上
NCCN指南推荐用于周期为2周以上化疗方案
对密集化疗的患者给予三周 一次用药方案,用量 100ug/kg或6mg
当PEG-rhG-CSF的血药浓度 大于2ng/ml时,ANC值与 PEG-rhG-CSF的血药浓度呈负 相关。
34%
复杂感染
延长住院时间
13% 13% 15%
死亡
EUROPEAN ONCOLOGY 2010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Chin Pharm J,2013March,Vol.48No.5
指南重视PEG-rhG-CSF的规范应用
博采众长
• 评估化疗方案FN发生风险为重 中之重
PEG-rhG-CSF药理特征
rhG-CSF蛋白N末端 共价结合
20KDa 聚乙二醇链 PEG-rhG-CSF
药物生物稳定性 更强,不易被酶 水解 免疫原性与抗原 性降低,不易产 生中和抗体
特点
清除方式 半衰期 血药浓度 给药频率
长效G-CSF 在血液中清除 受ANC的介导 血浆半衰期 47-72小时 血药浓度更持 续稳定
睾丸癌
• • • • VeIP(长春花碱、异环磷酰胺、顺铂) VIP(依托泊甙、异环磷酰胺、顺铂) BEP(博来霉素、依托泊甙、顺铂) TIP(紫杉醇,异环磷酰胺、顺铂)
黑色素瘤
• 达卡巴嗪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达卡巴嗪、顺铂、 长春花碱)(晚期,转移性的或复发) • 达卡巴嗪为基础,联合IL-2、α干扰素(达卡巴 嗪、顺铂、长春花碱、IL-2、α干扰素)(晚期、 转移性的或复发)
• 表阿霉素(辅助性) • 表阿霉素+序贯环磷酰胺+甲氨喋呤+5-氟尿嘧啶(辅助性) • CMF经典 (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氟尿嘧啶)(辅助性) • AC (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紫杉醇 (辅助性)(仅 taxane 部分) • AC+序贯多西紫杉醇+曲妥珠单抗(辅助性的) • FEC(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紫杉醇 • 紫杉醇 每21天一次(转移性或复发性) • 长春花碱(转移性的或复发性的)
长期以来,因为患者依从性问题、医保问题、医患安全 性问题、价格问题等影响了G-CSF在中国的规范化使用
张菁,于世英,临床肿瘤学医生对G-CSF使用的认识及化疗和放疗患者使用 G-CSF 的现状调查,TUMOR,2013 :439-444
03
PEG-rhG-CSF的规范适应症
国内首个PEG-rhG-CSF共识 PEG-rhG-CSF详解 PEG-rhG-CSF的规范适应症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PEG-rhG-CSF)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UCLI)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CHS) 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01
国内首个PEG-rhG-CSF共识
国内首个PEG-rhG-CSF共识 PEG-rhG-CSF详解 PEG-rhG-CSF的规范适应症
FN一级预防 FN二级预防 放疗粒缺应用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 粒缺治疗性应用 髓性肿瘤应用
PP 一级预防
说明书、指南推荐适应症
• 对于接受高FN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 FN
PP
首次化疗前根据患者 情况、疾病、治疗目 的、化疗方案及剂量, 评估该方案FN风险, 对FN中高风险患者预 防性应用粒细胞刺激 因子的称为一级预防
膀胱癌
• MVAC(甲氨喋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新辅 助化疗,辅助化疗,转移性)
肉瘤
• MAID(美斯纳、阿霉素、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 • 阿霉素
乳腺癌
• 多西紫杉醇+赫赛汀(转移性或复发) • 剂量密集AC→T*(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辅 助的) • AT(阿霉素、紫杉醇)(转移性的或复发的) • AT(阿霉素、多西紫杉醇) (转移性或复发) • TAC(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辅助的)
FN是癌症患者第一急症
FN定义为:单次体温(口表)≥38.3℃或≥38.0℃持续1h以上,ANC<1.0×109/L
美国感染病学会 ( IDSA)指南要 求,一旦诊断粒缺 伴发热,须2h 内 进行治疗,因为在 粒细胞缺乏患者中 感染进展非常快。
5% 4%
化疗 粒缺 粒缺伴发热(FN)
7% 9%
发热
每个化疗周期 仅注射一次
普通G-CSF 肾小球过滤清除 +ANC介导清除 血浆半衰期 1.3-4.7小时 峰浓度与谷浓度差 异大
每天注射
优势 机体自我调节清除机 制,更加智能高效 一个化疗周期一次用 药即可 更有效预防FN,减少 3、4度粒细胞减少的 持续时间 用药方便,患者依从 性更好
Clin Pharmacokinet 2011; 50 (5): 295-306
用药后的第12天,所有入组 患者的ANC 均大于109/L, PEG-rhG-CSF的血药浓度均小 于2ng/ml,基本清除完毕。
用药12天之后PEG-rhG-CSF清除完毕,粒细胞无明显增加,提示下一化疗周期 间隔可在注射PEG-rhG-CSF后第12天开始。
Clin Pharmacokinet 2011; 50 (5): 295-306
预防后仍发生FN或粒缺,可降低化疗药物剂量;
证1 预防性应用PEG-rhG-CSF获益更优
LEARN研究
西班牙多中心、回顾性、 观察性研究
抗生素使用率 17.10% 8.00% 19.80% 9.30% 24.30% 10.70% 20.70% 6.70% 20.70% 14.70% 46.00% 44.00% rhG-CSF PEG-rhG-CSF
PEG-rhG-CSF研发史
CFDA批准齐鲁制药有 发现粒细胞刺激因子 超过70个国家批准rhG-CSF FDA批准 Amgen公 (rhG-CSF)能够刺激 用于骨髓移植、重度CN、 司PEG-rhG-CSF 上市, 限公司新瑞白(PEGrhG-CSF)上市 中性粒细胞生成 AA、MDS以及为移植进行 商品名Neulasta® 的造血干细胞动员 rhG-CSF 80年代中期
食管癌和胃癌
• 多西紫杉醇 /顺铂/氟尿嘧啶
肾癌
•阿霉素/吉西他滨
卵巢癌
• 托泊替康 • 紫杉醇 • 多西紫杉醇
小细胞肺癌
• 托泊替康
PP 20%>FN >10%方案例举
这份表并不全面,另外还有一些药物/治疗方案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中度风险。
隐性原发性腺癌
• 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