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地铁保护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地铁保护施工方案
1.1 项目基本概况
本工程基坑北侧为地铁,该站为地下二层车站。车站主体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体系,地连墙厚度800mm;标准段埋深约13.5m,出入口埋深7.58m。地铁运行线路与本工程北侧基坑边线平行,北侧地连墙外墙距离车站主体结构约33.8m,主要开挖深度为5.15m。
地铁与基坑剖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1.2 水文地质情况
1.2.1 地下水类型
场地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和耕土中。地下水分布连续,其富水性和透水性具有各向异性,均一性差,水量较小,透水性弱,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竖向入渗补给及地表水体下渗透补给为主,径流缓慢,以蒸发方式排泄和附近河塘侧向径流为主,潜水位受地形控制,
随季节气候动态变化明显,与地表水体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勘探期间场地局部位置由于地势较低,有积水现象。实测地下水位埋深在0.00~3.40m,水位高程在2.55~4.22m之间。地下水位埋深和变化幅度受季节和大气降水的影响动态变化较大,年水位变幅1.0~1.5m。本含水层对基坑工程影响密切,主要涉及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基坑围护、开挖、降水和抗浮设计),对桩基设计和施工影响不大。
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④夹砾砂和⑨2角砾中,根据现场钻探揭示,两层土都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分布不连续,无稳定补给源,推断这两层土都不具承压性。对工程影响小。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基岩风化裂隙中,地下水连续性差,其富水性和透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及张开程度而定。基岩裂隙闭合较好,延伸小,富水性差,水量贫乏。主要受上部孔隙承压水竖向入渗补给及基岩风化层侧向迳流补给,径流缓慢,以侧向径流排泄为主。基岩裂隙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影响小。
1.2.2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在ZK136和ZK430钻孔内地下水位以下0.30m处各取地下水样一组进行水质分析。分析成果见附件“水质分析检验报告”。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按气候条件、土层特性以及干湿交替情况等因素,本工程场地环境类型按Ⅱ类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见下表。
水对混凝土、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性评价表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有微腐蚀性。
本次未进行土样的化学分析。场地潜水位总体埋深较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同层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经过常年的淋滤作用,场地浅部土层的腐蚀性与潜水的腐蚀性基本相同。场地内及周边无明显污染源,故场地土层的腐蚀性视同潜水对各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 北侧临地铁区域支撑设计概况
1.4 工程施工中对地铁的保护措施
本工程基坑工程施工中,对地铁的保护要求高,在整体施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各道工序对地铁变形的影响,与各相关施工单位保持高度的合作协调,充分保证基坑安全、地铁稳定。因此,在施工中制定有针对性的加强保护措施。
1.4.1 数据收集
加强在工程施工整体过程中,特别是土方、降水阶段相关数据的搜集,规整后,绘制相应的曲线,进行有效的分析,出现报警值时,及时联合相关单位进行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险情发生。主要收集数据如下表:
1.4.2 过程监督
(1)编制方案,提出对地铁保护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并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通过后严格执行。
(2)完善基坑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前期灌注桩成桩等对地铁车站周边土体的扰动。
(3)督促基坑监测单位对基坑、地铁监测的同步实施和提高监测频率,及时进行有效分析,以便于采取措施。
(4)协助其解决现场的施工难点、问题,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1.4.3 基坑围护施工阶段对地铁的保护措施
(1)正式施工前委托有监测资质的第三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对各种监测数据测定初始值,具体监测内容包括各种管线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道路沉降监测、周边建筑及构筑物水位及垂直位移监测。
(2)地下连续墙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施工阶段施工地铁侧的槽壁加固顺序为先施工外侧槽壁加固,再施工内侧槽壁加固,施工外侧超深槽壁加固三轴搅拌桩控制下沉速度和提升速度,同时控制每天沉桩速度不大于6幅,防止过快施工扰动土体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同时采用跳仓施工法,并保证相邻幅搭接不超过24小时,以避免形成冷缝。
(3)采用跳槽施工,近地铁侧施工相邻槽段时间必须大于48小时,以防止过渡扰动地下
土体从而减小对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
(4)施工坑内三轴搅拌桩时控制每天的沉桩速度,近地铁侧坑内三轴搅拌桩每天沉桩速度不超过10幅/台设备,且采用跳仓施工,每仓从地铁侧由近而远进行加固作业,以防止挤土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5)施工过程每天两次对周边环境(包括地铁区间隧道)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提供项目总工处分析变化值,并根据监测数据适时调整施工步骤,用监测数据指导施工作业,以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及区间隧道影响最小。
1.4.4 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对地铁的保护措施
(1)基坑正式开挖前编制专项方案,报地铁公司维保部门审批,并与地铁运营公司维保部门沟通,施工专项方案根据地铁运营公司维保部门要求进行深化,并按审批后的方案严格组织实施。同时根据“杭州市地铁沿线建筑施工保护地铁技术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2)严格控制开挖以及结构施工顺序,1、先开挖1区土方;2、施工1区的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结构顶板;3、待1区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2区的土方;4、施工2区地下室底板;5、待2区的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挖3区的土方;6、待3区施工至中楼板后,开挖4区土方;7、施工4区地下室底板;8、完成底板和楼板的接驳;
(3)基坑正式开挖前,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围护结构体系进行监测布点,包括水平、垂直位移监测,周边各类管线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支撑轴力监测,立柱沉降监测,坑底土体隆起监测,坑内、坑外水位监测等内容,并测其初始值,基坑开挖期间必须确保每天两次监测,监测报表及时反馈到项目部以指导施工。
(4)基坑土方开挖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分区开挖,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根据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5)正式开挖前,进行试抽水试验,通过坑外水位观测井(承压观测井、潜水位观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