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辅导: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_0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辅导: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尽管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一)预防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
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
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
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或者安全生产规程,导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给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的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是指在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理的一套操作规程。
其核心目标是尽快控制事故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救援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紧急报警措施: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发现事故并及时报警。
报警方式可以包括电话报警、现场报警按钮等。
2.应急疏散和救援方案: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疏散和救援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疏散路线、逃生通道标识、应急照明设备等内容。
同时,应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3.事故现场隔离和控制措施:在事故发生后,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
隔离和控制措施可以包括事故现场封锁、限制人员进入等。
4.紧急救援队伍: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紧急救援队伍,由受过相应培训的人员组成。
救援队伍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具,并熟练掌握救援操作技能。
5.应急物资储备: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急救药品、急救设备、防护用品等。
储备物资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可用性。
6.事故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处理工作包括事故原因分析、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
同时,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工作。
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的一套规程。
其目的是了解事故的原因和经过,查明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报告、处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报告内容应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经过、损失情况、人员伤亡等。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惟一手段。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对应急预案、救援措施的等相关文件精神。
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迅速有效地做好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对事故进行安全、有效、迅速、有序的抢险救灾,最大限度的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制度。
一、项目部领导要高度重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始终把应急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经常检查、督促,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必须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机构内部各成员的分工、职责、工作范围,以及在应急救援中的其它事项。
二、落实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防止事故范围的扩大和迅速抢救遇险人员脱险,消除或降低事故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国家财产和企业资产的损失。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概况、组织机构、预警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和方案、恢复及后期处置措施等。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由专家组成员进行评审、各单位应经负责技术的总工汇集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实施。
五、每年要定期对职工进行一次事故应急培训。
宣贯应急救援的理念,提高职工应急救援的意识,懂得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技能。
六、人员变动、调整、应及时进行补充完善救援组织体系,加强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和完善。
应急预案演练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进行重新修订,补充演练中的缺陷,使之不断完善,并报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进行备案。
七、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传达到公司的各个项目部和公司的全体职工。
八、应急救灾物资和设备要按预案要求配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对过期的药品和损坏设备设施及时更换,确保应急救灾物资和设备齐全、完好。
九、建立应急队伍台账,认真做好值班工作,应急队伍人员保证全天电话畅通,车辆、救援设备保证性能良好。
十、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报告给公司事故应急预案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情况向公司上级主管领导报告,同时报告当地安全生产安全的主管部门进行报告,报告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救援机制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救援机制一、背景在当前社会,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救援机制至关重要。
二、目的为有效应对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应急预案1. 预案内容• 应急响应等级划分• 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分工• 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 应急通信和联络保障2. 预案制定由有关单位负责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四、救援机制1. 快速响应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相关单位将根据预案迅速响应,启动应急处置工作。
2. 联合救援各相关单位按照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共同参与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3. 多方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工作,与相邻地区、省级支援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多方支持的救援机制。
五、总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救援机制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键措施,各相关单位应加强组织管理,做好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特殊应用场合及针对性条款1.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增加条款:–强化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程序–加强化工区域封闭管理措施–提高化学品处置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2. 矿山事故应急预案• 增加条款:–设立矿难救援专业队伍和装备储备–制定矿工被困救援规范–加强矿山内通信和联络设备的部署3.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增加条款:–加强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确保施工现场紧急疏散通道畅通–配备施工工地专业救护人员和设备4.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增加条款:–设立交通事故救援专业团队–加强事故现场交通疏导措施–提高交通事故伤者转运速度5. 医疗机构内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增加条款:–确保医疗机构内部火灾事故处置流程明确–提高医护人员火灾逃生和救援能力–制定医疗垃圾泄漏事故处置措施原始培训所需附件列表及要求1.应急预案正式文件2.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3.应急物资储备清单4.应急通信设备清单5.预案演练记录表附件要求:• 所有附件必须是最新版本,并且符合实际情况• 附件必须清晰可读,排版整齐,内容准确完整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1:应急响应时间过长• 解决方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单位的响应时间要求,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响应效率。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要点:第五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章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要点:第五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章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体系59、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3)消除危害后果;(4)查清事故原因。
60、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
61、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对危险化学品、特大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等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6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过程:主要是预防、准备、响应、恢复等四个循环过程。
6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一是应急救援中心;二是应急救援专家组;三是医疗救治;四是消防与抢险;五是监测组织;六是公众疏散组织;七是警戒与治安组织;八是洗消去污组织;九是后勤保障组织;十是信息发布中心。
64、(1)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1)法律法规保障体系;2)通迅系统;3)警报系统;4)技术与信息系统;5)宣传教育与培训体系。
(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一级紧急情况、二级紧急情况、三级紧急情况。
(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警情与响应级别的确定2)应急启运3)救援行动4)应急恢复5)应急结束第二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6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层次及文件体系:(1)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1)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培训和演练工作的开展。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3)成为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
5)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
(2)应急救援预案的层次: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三个层次。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2011年考题]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时。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A: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粉尘B: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C: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D: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2、对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的污染,可用__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
A.硫化铁B.硫代硫酸钠C.硫酸二甲酯D.有机磷3、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适宜探测发展__的火灾。
A.较快B.较慢C.稳定D.前期4、用人单位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个证书,其中不包括__。
A.生产许可证B.产品合格证C.质量鉴定证D.安全鉴定证5、[2011年考题]为了防止机床事故应对机床易损件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易损件的缺陷。
检测人员应了解各零部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检测时心中有数。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滚动轴承常出现的问题是。
A:磨损B:化学腐蚀C:滚珠砸碎D:油压降低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6、按照我国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车属于__。
A.机动车B.非机动车C.助力车D.自选车7、下列选项中,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的最小浓度有误的是__。
A.各种煤尘为30~40g/m3B.淀粉为9g/m2C.糖为10。
3g/m3D.铝及硫磺为7g/m3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关于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
A.工伤保险的主体中的各类企业不仅包括中国企业,也包括外国在华开办的“三资企业"B.工伤保险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及其相关场所C.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D.凡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工作、从事与本职工作及其有关的其他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因公外出受到伤害的职工和雇工,依法享有获得工伤保险补偿的权利9、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并将重大事故划分的类型有__。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突发事故和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各类紧急情况,建立一个完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该体系的重要性、构建原则以及应急管理和灾害救援的关键措施。
一、应急管理与灾害救援的重要性应急管理和灾害救援体系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应急管理与灾害救援是一种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的重要手段。
当灾害突发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应迅速响应,合作协同,调动一切能够用于救援的资源,以及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只有通过这种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效率和成功率。
其次,应急管理与灾害救援是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
通过日常的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预警预测技术改进、应急演练和培训等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社会公众和专业救援队伍的应对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应急管理与灾害救援体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出现灾难性事件时,政府和各类救援力量及时展开有效救援,不仅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增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一个完整且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综合性原则:各部门和单位需要加强合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充分协同。
(二)科学性原则:应急管理和灾害救援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如高精度的监测预警系统、先进的救援设备和工具等,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人性化原则: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需要始终以人为本,注重保护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四)可持续性原则: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对灾害进行持续的监测预警、常态化的演练和培训、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等。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一、目的及适用范围1、为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各类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二、应急管理原则1、实行主要领导负责下的分级管理制:在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应急救援制度。
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旅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是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制定和演练等工作。
消防等各级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修订一次,强化一线一员的应急处置和逃生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4、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三、分级响应(一)、领导机构及职责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
由总经理为组长(总指挥):分管安全总经理为副组长(副总指挥):安全部、技术部、运务部、财务部、行政办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其职责如下:1、总指挥:总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救援预案的启动,实施及其演练,根据总结、评估的结果及时修改,不断完善更新预案,根据事故情况需要,调动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形式,全面指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各级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启动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主要应急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主要应急机制
1. 应急预警机制:通过监测和分析灾害风险以及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警示公众和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2. 应急响应机制:在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力量和资源,进行现场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3. 应急会商机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和有关利益方就应急响应和处置方案进行会商,统筹协调资源和行动,提出指导意见。
4. 应急协调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实现应急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合作。
5. 信息报送机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送灾情信息和应急工作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准确。
6. 保障机制:确保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的充足供应,包括预留应急专用经费、储备应急物资、建设应急设施等。
7. 应急演练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和部门的应急能力和协作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完善性和可行性。
8. 评估和总结机制:对每次应急事件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机制,提高应急救援体系的效能和应对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导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展开,主要包括制度的必要性、制度的内容和制度的执行与监督等方面,以期为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第一章制度的必要性】1.1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安全生产事故是企业面临的常见和严重的风险之一,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准备工作,能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宣传、救援和灾后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
1.2 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管理和运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来说,明确的管理制度能够为参与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行动指南,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和质量。
同时,管理制度还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制度的执行,从而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二章制度的内容】2.1 应急救援组织制度应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的设置、职责分工和人员配置。
通过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能够做到人员有序、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救援效率。
同时,应急救援组织的人员配置应考虑到各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急救援经验,确保人员具备相关的救援能力。
2.2 应急预案制度应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备案和实施等程序和要求。
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预先规划和准备的文件,能够提供灾害发生时的救援措施和方法。
制度应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的责任部门和程序,并规定预案的备案和有效期限。
2.3 应急设备和物资制度应详细列明应急设备和物资的种类、配备标准和管理要求。
应急设备和物资是指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的装备和物资,如救援车辆、应急通讯设备、应急用品等。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引言事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一旦发生事故,人命和财产都会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对企业和社会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建立的,由组织架构、预案和应急设备等组成。
其中,组织架构包括指挥体系、预警体系、信息报告体系、救援力量体系等部分。
预案是指在事故发生时,按照科学、有序的程序进行应急处置的文书,应急设备则是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必要支持的相关设备。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是指在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机构、企业和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快速响应、动员和组织有关救援资源,借助各种应急通信和传输手段,开展有效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联动的运作过程。
快速响应在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机构应该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快速响应,指派应急救援人员和救援力量到达现场,提供必要的人员、物资和技术支持。
动员和组织有关救援资源在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后,应急救援机构要迅速调动内部和外部的救援资源。
内部救援资源主要指固定的企业设施和设备,如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等。
外部救援资源则是指其他组织和单位配合救援。
应急通信和传输应急通信和传输是快速响应和动员有关救援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机构要及时向上级机构和其他有关方面汇报事故概况、应急处置情况和所需的支持和帮助等。
组织指挥和协调联动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组织指挥和协调联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急救援机构需要建立一个清晰、有序的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指挥调度救援力量和资源,优化救援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是保障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的重要保障措施和响应手段,它规范了各方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指挥体系,对于提高事故应急处置效率,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和有关部门需要适时开展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应急准备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人民身体和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的应急预案体系是指什么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预警响应和危机处置机制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预警响应和危机处置机制一、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对人员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
因此,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预警响应和危机处置机制是保障生产安全、保护员工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并有效处置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方案1.预警响应机制•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制定一套全面的预警指标体系,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环境监测数据、员工作业情况等方面,确保各项数据能够全面监控。
• 实时监控系统:引入先进的监控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确保能够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
• 预警信号处理:建立预警信号处理流程,设立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负责快速响应和调查处理各类预警信号。
2.危机处置机制• 应急预案建立:编制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涵盖事故的分类、级别、处置流程等内容,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各部门人员熟悉处置流程。
• 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处置专家团队,包括技术人员、消防人员、医疗人员等,具备快速有效处置各类事故的能力。
• 资源保障:确保应急设备、物资等资源的充分储备,提前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保障在事故发生时的资源保障。
四、实施步骤1.建立工作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预警响应和危机处理工作组织机构。
2.制定计划并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计划,并逐步执行。
3.定期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水平。
4.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响应和危机处置机制始终有效。
五、预期效果通过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预警响应和危机处置机制,能够及时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殊应用场合:1.化工企业:–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在危险化学品泄漏场合,应增加化学品泄漏处置流程,包括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防护装备、隔离泄漏源等。
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主要应急机制范本
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主要应急机制范本在应急救援体系中,主要应急机制分为预防机制、响应机制和恢复机制三个方面。
以下是主要应急机制的范本:一、预防机制预防机制旨在通过提前预测、预警和预防,降低事故、灾难等不可预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损失。
预防机制的主要措施包括:1.制定预案和制度:制定相关预案和制度,确保各类应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行动。
2.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各级干部和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
3.巡查检查:加强对生产设备、场所等安全隐患的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4.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预测和预警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等。
5.灾害风险评估: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程度,制订相应的防灾预案。
二、响应机制响应机制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恶劣事件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危害。
响应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组织指挥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指挥机构和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和职责,确保指挥系统的高效运行。
2.预案实施:按照预案的要求,组织力量,采取应急措施,抢救被困人员,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
3.物资保障机制:建立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保证各类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分配。
4.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应急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应急指导信息。
5.人员组织协调机制:组织协调参与救援的各类专业队伍和群众组织,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恢复机制恢复机制是指在灾害或紧急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受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的机制。
恢复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灾后评估: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全面评估和调查,分析灾情和受灾群众的需求,为灾后恢复工作提供依据。
2.重建规划:制定受灾区的重建规划,确定重建的目标和时间节点,规划合理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局。
3.资金支持:争取国家、地方等各级政府给予资金和物资支持,确保灾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建立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置机制
安全生产建立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置机制在安全生产中,事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置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这样的机制,以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一、建立事故应急响应体系1.明确责任人员:首先,需要明确事故应急响应的责任人员,他们应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是建立事故应急响应体系的基础。
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程序、警示信号、紧急救援措施等内容,确保员工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反应,并进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二、健全应急处置机制1.事前培训: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逃生技能、人工应急设备操作等。
2.设立应急处置中心:建立专门的应急处置中心,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以便对事故进行实时监测和快速处置。
中心要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信息畅通和资源共享。
3.合理分工:明确各个部门在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例如,负责疏散和救援的部门,负责报告和信息传递的部门等。
三、完善事故后续处理1.事故调查与报告: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调查并撰写详细的事故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原因、影响范围、损失评估以及类似事故预防措施等,以便吸取教训,并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善后工作:对事故造成的影响进行善后处理,包括清理、修复和赔偿等。
同时,做好与相关部门和媒体的沟通,及时报告事故进展,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四、持续改进和优化1.定期演练: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及时修订和改进。
2.经验总结: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经验库,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之,建立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置机制是维护安全生产的关键。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企业安全事故防范,及时做好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适用范围本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作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生产经营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职责、管理内容和要求3.1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3.1.1为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厂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
3.1.2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职责3.1.2.1负责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工作的领导,成员按照预案分工,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3.1.2.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组织实际训练工作、建立通信与报警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和物资、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3.1.2.3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事故的情况。
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并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3.1.2.4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成员要按照预案职责分工,尽职尽责。
当接到事故报告后,成员要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时,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
3.2应急救援体系为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3.2.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车间)在组织抢险、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迅速向厂部及相关部门报告;厂部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向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管理部门等报告,最迟不能超过____个小时;报告的内容主要有: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③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④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⑤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⑥上报人姓名、联系电话。
安全管理知识 第7章 应急救援
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 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 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 素,将公共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I级(特别重大)、 Ⅱ 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特别重大或 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 院有关部门要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 有关地 区和部门。
安全管理知识 第7章 应急救援
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
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 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4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 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 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3、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公共安全事故、灾害 与事件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后果一般比较严重, 能造成广泛的公众影响,应急处理稍有不慎,就可 能改变事故、灾害与事件的性质。
(2006)47.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 救援基本任务的是(C)。 A.立即营救受害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C.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D.进行事故危害程度评估
(2006)48.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 属于应急管理的(A)过程。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2008)40.事故的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 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提高建筑物的 抗震级别、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 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属于事 故应急管理(A)阶段的工作内容。
(2006)65.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 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和(B)及后果、影响 易猝变等特点。 A.复杂性、长期性 B.突发性、复杂性 C.突发性、憋体性 D.长期性、整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2011年考题]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时。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
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A: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粉尘B: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C: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D: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2、对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的污染,可用__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
A.硫化铁B.硫代硫酸钠C.硫酸二甲酯D.有机磷3、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适宜探测发展__的火灾。
A.较快B.较慢C.稳定D.前期4、用人单位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个证书,其中不包括__。
A.生产许可证B.产品合格证C.质量鉴定证D.安全鉴定证5、[2011年考题]为了防止机床事故应对机床易损件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易损件的缺陷。
检测人员应了解各零部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检测时心中有数。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滚动轴承常出现的问题是。
A:磨损B:化学腐蚀C:滚珠砸碎D:油压降低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6、按照我国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车属于__。
A.机动车B.非机动车C.助力车D.自选车7、下列选项中,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的最小浓度有误的是__。
A.各种煤尘为30~40g/m3B.淀粉为9g/m2C.糖为10.3g/m3D.铝及硫磺为7g/m3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关于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
A.工伤保险的主体中的各类企业不仅包括中国企业,也包括外国在华开办的“三资企业”B.工伤保险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及其相关场所C.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D.凡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工作、从事与本职工作及其有关的其他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因公外出受到伤害的职工和雇工,依法享有获得工伤保险补偿的权利9、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并将重大事故划分的类型有__。
A.由特种设备引起的事故B.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C.由职业危害引起的事故D.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E.由劳动组织与劳动条件引起的事故10、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11、性格是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中区别于他人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尽管人的性格有千差万别,但就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归纳为。
A:冷静型、活泼型、鲁莽型、过分自信型和迟钝型B: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轻浮型和迟钝型C:冷静型、活泼型、懒惰型、迟钝型D: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过分自信型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12、[2009年考题]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营业性爆破作业活动的单位在办理工商登记时,须持。
A: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B: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C:民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D: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13、__安全装置是一种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
A.隔离B.跳闸C.自动D.控制14、目前最常用的吊钩断面是__,它的受力情况比较合理,锻造也较容易。
A.圆形B.矩形C.梯形D.丁字形15、安全检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__。
A.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B.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C.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D.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16、不属于事故信息电话快报内容的是。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B: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C: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17、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__。
A.危害后果B.危害登记C.职业病应急措施D.职业病防护措施18、采取吸声、隔热来控制噪声是控制生产性噪声的__措施。
A.消除或降低噪声源B.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传播C.加强个人防护D.加强健康监护19、某日16时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检修连接污油池的输油管线,16时20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输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油的液面高度为50cm,上面浮有30cm厚的污油,在连接100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正而连接不上,班长乙去车间喊电焊工丙,17时10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池附近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时20分,钳工甲见丙迟迟没有回来,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开始焊接,焊接3min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油池顶盖掀开,油池着火,钳工甲在油池附近死亡。
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A:个人行为B:刑事案件C:责任事故D:非责任事故E:意外事故20、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矿山企业必须从__中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
A.矿产品销售额B.矿长专项资金C.矿山基建资金D.矿山安全资金21、气瓶阀在使用时常见故障是__或轴空转。
A.结霜B.冻结C.磨损D.漏气22、按我国相关法规规定,远洋运输中,凡单件质量超过__t或长度超过__ m的货物,均属重大件货物。
A.5;8B.5;9C.10;12D.10;1523、[2010年考题]《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1B:2C:3D:5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24、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__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25、某在建商业大厦的楼板浇筑施工中,突然发生大面积模板垮塌事故,致使16名现场作业人员受伤,其中18人重伤。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在接到事故报告后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同时应在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B:2C:4D:8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以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职责描述错误的是__。
A.有权监督有关企业执行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的情况B.有权制订、参与或审定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标准等C.有权监督有关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及制止无证作业人员上岗D.有权对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作业的,应立即责令其停止作业2、在矿山开采方法中,对于液体开采的表述正确的是。
A:液体开采又称特殊采矿法B:是从天然卤水里、湖里、海洋里或地下水中提取有用的物质C:对有用矿物加以溶解,再将溶液抽至地面后进行提取D:主要使用热水驱、气驱或燃烧E:大多数液体采矿是用钻眼法进行的3、下列不属于停炉保养常用的保养方式的是__。
A.压力保养B.锅外保养C.干法保养D.充气保养4、安全生产工作由__等部分构成。
A.源头管理B.过程控制C.应急救援D.事故查处E.监管监察5、机械设备运行危区可按运动状态分为静止型危区、回转型危区、往复型危区和复合型危区,其中,属于静止型危区的是__。
A.由平动或往复运动的机件形成B.由复杂运动形成C.由旋转物件形成D.尖角、毛刺、带刃锋利的转动部分6、在机械设备结构可靠性设计要点中,__的目的在于提高可靠性,如果盲目采用,或设计不当将会因增加体积、质量和费用而导致相反的效果。
A.储备设计B.耐环境设计C.简单化和标准化设计D.结构安全设计7、锅炉在运行中受等的影响,容易造成事故,且事故种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A:高温B:水位C:操作不当D:压力E:腐蚀8、安全评价报告书的格式中涉有国家核准资质的证书有__。
A.评价机构卫生资质证书B.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C.安全验收评价资质证书D.安全专项评价资质证书E.产品质量合格证书9、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__。
A.高挂低用B.低挂高用C.同一水平D.低挂低用10、《劳动法》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
A: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B:生产情况C:财物情况D:经营业务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11、[2011年考题]在作业活动中,由于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安全心理学是针对人的心理因素进行的研究,王要内容包括能力、气质、情绪与情感、意志等。
下列选项中属于能力有。
A:自律能力B:感觉和感知能力C:思维能力D:注意力E:操作能力12、下列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善后处理费用的是。
A: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B:现场抢救费用C:补助及救济费用D:清理现场费用E:食品生产企业13、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10%时,应__。
A.报废B.修复C.正常使用D.进行负荷试验14、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制度实施A:特种设备设备准用制度B: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和设备准用制度C:特种设备安全预案制度D: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E:食品生产企业15、标准起草工作组对征求来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逐条由起草人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经标准起草工作组集体讨论、确定。
对意见的处理,大致有等情况。
A:采纳B:部分采纳C:不采纳D:由起草人决定E:待试验后确定,对此应安排试验项目和试验要求以及工作计划16、2010年8月7日,某镇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人员死亡29人。
该煤矿上年产量为3万吨,税利为60万元,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是105人,企业上年工作日数是300天,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64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130万元,财产损失价值达28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0万元,资源损失价值30万元。
该煤矿雇工在安全生产方面享有的权利有。
A: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工作撤离作业场所D:因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E:有权拒绝矿方的强令冒险作业17、下列关于粉状乳化炸药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