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26华罗庚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第三册:《华罗庚的故事》教案(1)
《华罗庚的故事》教材教法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数学界的泰斗。

他一生的故事许多许多,本文写的是他上小学时,敢于向专家挑战的事,表现了他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求知态度。

文章开头先概括写华罗庚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

联系到他日后的成功,使我们再次想起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他除了看课本外,还常常借老师的书看。

”说明华罗庚从小博览群书,对数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接下来用两个自然段讲华罗庚发现一位教授的文章有错误,勇敢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得到了表扬。

其中“看了又看”“算了又算”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当然可以了,谁都会有错儿的!”“谁”指的是任何人,当然包括专家。

老师的话给了华罗庚极大的鼓励,培养了他敢于求真的精神。

最后讲华罗庚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这篇课文是上一册教材中《动手试一试》一文的延伸,以著名科学家的真实事例进一步明确了可贵的求知态度。

课文虽然写的是科学家的故事,但是选取了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小时候的故事。

而且力求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把人物写得生动、可亲,增强了感染力。

教学建议
(一)课前组织学生搜集华罗庚的有关资料,了解华罗庚的生平和他在数学领域的重大贡献。

(二)初读课文,落实识字。

1.在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后,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检查识字情况,巩固识字效果。

(1)变换语境认读生字,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准确认读,检验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

如:
读句子,再指出本课新学的生字。

A:下课了,小亮还在教室里认真地计算一道除法应用题。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老师高兴地说:“这才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C:华小琴给我寄来了一张精美的邮票。

D:小明拆开杂志社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著作。

(2)猜字谜游戏。

猜谜游戏旨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发智力,扩展识字,提高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及识字能力。

喜:擂鼓真热闹,张口齐欢笑。

(注:“喜”字中的上半部分是鼓的象形。

击鼓表示欢乐、愉快,由击鼓引申为庆贺,由庆贺引申为喜事。

“口”表示发出笑声。


认:人言不做信字猜,识别之后谜底来。

志:壮士在我心上,想起意志刚强。

杂:九种树木各不同。

些:此下是什么?二字当底座;这、那后边用,见啥把啥说。

社:示土是什么,一拼就知道;与“会”是朋友,两字常拥抱。

2.指导写好生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分为上下结构的字(5个)和左右结构的字(5个)两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下面举例谈谈写好五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的问题。

(1)找关键笔画。

“华”“喜”“些”“杂”四个字的共同点是关键笔画都在于一长横要稳,要托得住,否则整个字会有一种“失重”的感觉。

写这一笔时应注意:起笔按住,向右行笔时,力量均匀,微微向上有弧度,沿笔画向回一带收笔。

(2)“喜”字笔画较多,要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写紧凑?怎样才能写出“喜气”?
(3)“杂”字的下面不是“木”(见参考资料)
(4)“喜”“志”两个字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本课的教学可以“华罗庚为什么能成为数学家”为中心问题,以小组学习、小组间交流、朗读及评析为主要教学方式学习课文。

研讨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三自然段。

读第二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对劲”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他发现教授写的文章不对劲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体会华罗庚从小就养成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要读好华罗庚与老师的对话:读出华罗庚的纯真、大胆而又不乏礼貌;读出老师真诚的鼓励,并从中体会“谁都会有错儿的”,所以“当然可以”提出来。

使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到不要盲目迷信权威,应该大胆求真。

读第三自然段时,可以拓展想象:编辑可能会怎样表扬华罗庚?或者,华罗庚可能会“高兴”地想些什么?使学生通过想象练说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进一步强调正确的求知态度,教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思想教育。

(四)积累运用。

1.“喜”可讨人喜欢啦,它的朋友多着呢:喜爱、喜庆、欢天喜地、双喜临门……你也来说说吧!
2.你见过双喜字吗?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学着剪一个吧!
3.找“著名”。

两个人一组,看谁知道的“著名的人或事物”多。

(五)实践活动: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讲一讲关于华罗庚的其他故事,进一步找寻他成长的足迹,感受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孜孜追求。

参考资料
1.小知识:“杂”字的部首“朩”叫“木字底”吗?
“木”“朩”作底时可统称木字底,但在教学中解释时应有区别。

木字底写成“朩”,俗称“带钩木”,宋体第三笔写成撇,楷体(手写体)第三笔写成点(垂点)。

带钩木作底的基本字只有六个:杀、杂、亲、条、茶、寨。

还有一个“余”字是独体字,不属于同类。

这六个字中,有的是草书楷化的结果,如“杂”;有的是取偏旁简化的结果,如“杀、亲、条”;有的是避重捺的结果,如“茶、寨”。

“条”也可算是避重捺的结果。

这些是它们用带钩木作底的原因,因此带钩木可视为木字底的变体。

2.华罗庚生平简介: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

江苏省金坛县人。

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
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学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了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邀去前苏联访问。

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分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副院长等。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

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由于他的卓越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其主要著作有《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

3.华罗庚回归祖国的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在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

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

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了。

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

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

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

他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华罗庚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3.了解数学家华罗庚,知道他因为从小就善于思考、敢于求真、勤学好问,长大后才成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数学家华罗庚,知道他因为从小就善于思考、敢于求真、勤学好问,长大后才成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

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