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临摹书法字贴记王羲之兰亭序打印版

合集下载

毛笔临摹书法字贴记王羲之兰亭序打印版

毛笔临摹书法字贴记王羲之兰亭序打印版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1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2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3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5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6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7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8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9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20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2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3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4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5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6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7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8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9
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正楷字帖
10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pdf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pdf
共 28 页第 5 页 5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6 页 6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7 页 7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8 页 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9 页 9 / 28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共 28 页第 28 页
2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8 页 1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9 页 19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0 页 20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1 页 2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0 页 10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1 页 1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2 页 12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3 页 13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 页 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 页 2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3 页 3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4 页 4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精品】王羲之兰亭序摹本—A4版10页

【精品】王羲之兰亭序摹本—A4版10页

【精品】王羲之兰亭序摹本—A4版10页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

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

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临河序》《兰亭集序》《禊帖》等,28行,324字。

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书,米芾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真迹殉葬昭陵,有摹本、临本传世,以"神龙本"最佳。

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此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A4版28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

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

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

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

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

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

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

"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

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

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

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掩人口目。

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

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

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

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

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

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