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边坡挡土墙加固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边坡支护(挡土墙)加固施工方案(二期地下室东北侧)一、工程概述

广州市新泉城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建长江客户总部经济建设项目二期建筑,建设场地位于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温泉中学旧址。拟建建筑物设置1层地下室,基础形式拟采用桩基础。在拟建地下室的东北侧原有挡土墙边坡部位,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原有挡土墙边坡的稳定性、安全性,经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商议决定对该原有挡土墙边坡(周长约165m)进行加固处理,对其中145m范围进行加强支护,其它支护段自然放坡。正负零相当于绝对标高57.1m,场地地面相对标高为+0.9m(58.00m)。加固边坡坡脚开挖深度考虑至底板垫层底标高,其现场实际开挖深度为-1.4m(56.60m)。

二、编制依据

(1)《从化温泉中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2012年10月;

(2)业主提供的二期主体结构地下室与基础图纸电子文档;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15-20-97);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其它按现行规范文件执行。

三、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场址在勘探深度内的土层根据其地质成因、沉积韵律及工程物理力学性质特征等,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个层次,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为新近填土,灰黄色、杂色,干~湿,松散,主要由粉粘粒主成,含少量建筑垃圾,局部表层为混泥土。全场地均有分布。层底埋深0.30~2.30m填筑厚度0.30~2.30m。

第(2)层:粉质粘土(粘土):浅黄、灰黄色,软塑~可塑,中压缩性,由粘粒组成,层位分布稳定,本层ZK13号孔夹灰白色细砂,层底埋深2.30m,层

厚1.60m。层顶埋深0.30~2.30m,层底埋深1.80~4.50m,层厚0.80~4.00m。本层标准贯入试验9次,N=5.7~7.7击,平均值N=6.5击,标准值N=6击;细砂层标贯1次N=6击。

第(3)层:砂(砾)质粘性土:黄色、浅黄色,可塑~硬塑,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长石及暗色矿物全部风化成粘性土,石英呈砂粒状,遇水易软化崩解,本层仅ZK1~ZK6号孔有揭露。层顶埋深1.80~4.50m,层底埋深6.00~10.20m,层厚2.00~8.00m。本层标准贯入试验7次,N=9.7~24.9击,平均值N=18.5击,标准值N=13.8击。

第(4)层:全、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粉红色,硬,由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组成,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碎块状,局部表层呈半岩半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可辨。本层强风化花岗岩呈碎块状,其岩芯不易采取,层位分布稳定,全场地均有分布。层顶埋深3.30~10.20m,层底埋深7.20~14.20m,层厚2.60~5.80m。

第(5)层:中风化花岗岩:灰黄色、粉红色,硬,由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等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块状、碎块状,裂隙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岩石质量指标属差的(RQD=26~35)。因岩芯破碎导致岩芯采取率低,全场地均有揭露,但未揭穿。层顶埋深7.20~14.20m,揭露厚度2.00~5.90m。

(二)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赋存于表部填土层中,其来源主要由大气降水直接渗透补给。孔隙潜水的水位、水量等动态变幅大,直接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强风化花岗岩层和中风化花岗岩层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含水量贫乏,水位埋藏较深,地下水动态比较稳定,承压水位埋藏较深。

四、边坡支护加固选型原则

根据边坡开挖深度、场地环境、地质条件及项目总体规划,同时考虑安全性与经济等因素,确定开挖基坑边坡采用放坡+锚杆+面喷钢筋网砼。所有边坡顶、坡脚均布置截排水系统。

根据开挖基坑边坡不同形态,各段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工程布置分述如下:(1)A-B支护段

该段边坡支护,保留原有挡土墙(边坡支护)结构,结合地质土层分布,该部位土层比较软弱等原因,该段边坡支护方式采用:原毛石挡土墙坡面喷素砼+坡脚钢管桩锁脚+截排水支护(具体做法详见施工方案图纸)。

(2)B-C支护段

该段采用自然放坡,放坡坡度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均采用放坡+锚杆+坡面喷钢筋网砼+截排水支护。布置5排锚杆,锚杆采用HRB400级的直径25mm钢筋,锚杆长度12~6米,水平间距为1.3米,竖向间距为1.3米成孔孔径110mm,在坡顶设置截水沟,坡底设置排水沟,整个坡面设置约2-3道泄水孔(具体做法详见施工方案图纸)。

(3)C-D支护段

该段采用自然放坡,放坡坡度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均采用放坡+锚杆+坡面喷钢筋网砼+截排水支护。布置5排锚杆,锚杆采用HRB400级的直径25mm钢筋,锚杆长度9~6米,水平间距为1.3米,竖向间距为1.3米成孔孔径110mm,在坡顶设置截水沟,坡底设置排水沟,整个坡面设置约2-3道泄水孔(具体做法详见施工方案图纸)。

(4)放坡面与垂直开挖面交接部位做法

采用面喷钢筋网砼支护方式,具体详见施工方案大样图。

五、施工总流程及主要技术措施

施工总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土方开挖→锚杆、钢管桩施工→钢筋网制作安装施工→喷射砼施工→坡顶截排水施工→坡脚挡土墙施工。

以上施工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一)锚杆施工要求:

1、钢筋直径φ25mm,成孔口径110mm,全段注入水灰比为0.4~0.45的水泥净浆,每延米水泥用量不低于20kg,注浆压力不低于0.3~0.5MPa。锚杆注浆材料均采用 42.5R水泥净浆,可加入适量早强剂,浆体强度不低于 M20。

2、基坑坡面喷射100mm厚 C20砼,内铺φ8@200×200钢筋网,加强筋纵横 2φ16,水平向布置焊接于普通锚杆头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