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评估
某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响应工作的分析
• 管理·教育·教学 •393某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响应工作的分析叶 青1 黄文光2(1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3;2 无锡市滨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42)【摘要】目的 了解滨湖区传染病预警信息响应状况,发现并改进影响响应质量的因素。
方法 利用Excel2003对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为响应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结果 2010~2011年响应率和完整率均是100%;其中2010年共收到预警信息7种100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38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65.00%、98.00%;2011年共收到预警信息5种112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75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77.68%、98.21%,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未发生暴发疫情。
结论 滨湖区传染病预警响应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及时相应率需进一步提高,及时响应和现场处置是今后强化的重点。
【关键词】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分析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4-0393-02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材料来源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滨湖区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及现场调查表个案资料。
1.2 方法从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将2010-2011年异常信息卡导出,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
采用中位数描述响应时间,使用SPSS13.0进行分析。
1.2.1 响应及时性收到预警信息后,异常信息卡在2h 内填报为及时响应,在24h 内填报为当日响应,超过24h 为不及时响应。
1.2.2 响应完整性报告人、联系电话为必填项,作为响应完整性的评价指标。
2 结 果2.1 预警响应情况2010~2011年响应率和完整率均是100%;其中2010年共收到预警信息7种100起(表1),平均响应时间为0.38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65.00%、98.00%,不及时响应率为2.00%;2011年共收到预警信息5种112起,平均响应时间为0.75h ,及时响应率、当日响应率分别为77.68%、98.21%,不及时响应率为1.79%(图1)。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ppt课件
除了实时性外,预警系统还需要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
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需要系统具备智能化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深度学习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帮助预警系统自动提取特征、识别模式和预测趋势。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系统能够更好地理解 数据并做出准确的预警。
简要介绍预警系统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报告概述
01
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包 括预警系统的技术原理、应用情 况、效果评估等。
02
强调报告的重点和亮点,引导听 众关注关键信息。
02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 统概述
定义和功能
定义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是一种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染病疫 情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预 警和快速响应的综合性系统。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2
技术升级与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应不断升级和完善传染病自动 预警系统,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多部门合作与协调
加强政府部门、卫生机构、科研机构等多部门之 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进传染病防控工作。
3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传染 病防控经验和做法,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
COVID-19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为各国政府和卫生机构提供了重 要的决策依据,有助于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
案例三:非洲埃博拉病毒监测系统
非洲埃博拉病毒监测系统是一个 针对非洲地区埃博拉病毒的预警
和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洲地区 的埃博拉病毒监测数据,及时发 现病毒的传播趋势和变异情况。
功能
实时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 、预警预测、快速响应等。
丹东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效果分析
丹东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效果分析
宫润妍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目的:分析丹东地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而提升传染病预警效益。
方法使用统计学统计方法,对2012~2013年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中接收到的全部丹东地区的预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2012~2013年丹东地区共接受到796条预警信息,包含了18种疾病。
预警信息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麻疹、出血热和甲肝,所占比例达到了67.59%;预警信息主要集中在6~8月,所占比例达到36.43%;无疑似事件。
结论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对于尽快发现集中性疫情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虽然灵敏度较高,但是特异度较低,亟需进一步健全。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宫润妍
【作者单位】辽宁 118002 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直报下的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J], 孙秋云
2.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 [J], 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3.2008—2016年山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J], 李晓清;高雪
芬;樊婷;李国华;王春蒲
4.海口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效果分析 [J], 朱庆;林忠岭;王明衡
5.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 [J], 魏艳姣;刘光远;刘亮;秦立;杨琳;刘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
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挑战。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传染病的蔓延,建立一个高效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染病联控中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功能以及应用。
一、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速度通常较快,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对社会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对于及早发现传染病并采取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大量的疾病数据,可以准确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趋势。
这种系统能够提供关于疫情的详细信息,包括病例数量、发病区域和传播途径等。
基于这些信息,决策者可以及时调动资源、采取措施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二、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功能1.数据收集与处理: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疾病相关的数据,包括医疗机构报告、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社交媒体信息等。
这些数据将通过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获得疫情的实时和准确信息。
2.疫情评估与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评估和监测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趋势。
这些评估结果将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行动计划。
3.预警与提醒:根据疫情的评估结果,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相关的机构和决策者。
这样,相关部门可以及时采取行动,减少疫情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
4.资源调配与指挥: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还可以帮助决策者调配和分配资源,以便更加有效地对抗传染病。
系统可以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自动调整医疗物资的分配和部署,确保医疗资源的最优利用。
三、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中国在2003年非典爆发后,建立了全国性的疫情监测与预警体系,为防控传染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11—2012年济宁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Ru n n i n g o f I n f e c t i o n s Di s e a s e s Au t o ma t e d—a l e r t a n d Re s p o n s e S y s t e m i n J i n i n g C i t y f r o m 2 0 1 1 t o 2 01 2
t o t a l o f 2 2 7 9 s i g n a l s we r e g e n e r a t e d i n J i n i n g c i t y o n 1 4 k i n d s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i n t h e s y s t e m, w i t h a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n J i n i n g c i t y f r o m 2 0 1 1 t o 2 0 1 2 i n 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i t s q u a l i t y . Me t h o d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c h i —s q u a r e t e s t
高于单病种预警 ( =l 1 5 . 6 9 ,P< 0 . 0 1 ) 。不同地 区单病种预 警响应及 时率及 时间序 列预警响应及 时率 比较 ,差异均
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
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传染病的动态,并能够及早预警和采取控制措施,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探讨。
一、背景与意义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应对传染病威胁、保障全球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兴传染病的发生频率和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传染病控制手段已经不再适用。
因此,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于一体的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二、系统构成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信息收集与整合模块、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预警发布与响应模块以及反馈与评估模块。
1. 信息收集与整合模块:通过整合各国卫生部门、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数据,获取全球传染病的动态信息。
同时,建立国家级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共享。
2. 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病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通过建立传染病监测数据库、建立有效的数据模型,提高传染病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预警发布与响应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发布传染病的预警信息。
同时,建立应对机制,加强与各国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传染病的联防联控。
4. 反馈与评估模块:通过对传染病疫情的后续跟踪,及时反馈疫情的变化和措施的效果。
同时,对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运行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
三、建立策略为了有效建立全球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卫生部门和国际组织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的标准与规范。
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平台,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和传输。
2. 建立专业团队:组建专业的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团队,具备传染病防控、大数据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王文明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0(7)3
【摘要】@@ 自2008年4月21日起,笔者所在市建立了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该预警信息系统因其敏感性高,适用性强,为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疫情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工具,为提高基层及时发现和识别传染病暴发的能力,提升各级疾控机构传染病预警工作的效率,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启动一年来传送的125次预警信息分析发现,信息系统运行至今尚未因系统提示有传染病暴发流行而开展现场调查核实的预警.【总页数】2页(P146-147)
【作者】王文明
【作者单位】215301,江苏省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概念模型 [J], 马家奇;王丽萍;戚晓鹏;施晓明;杨功焕
2.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试运行浅析 [J], 吕哲;翟宏;麻莎;段大航
3.北京市学校肺结核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J], 李亚敏;高志东;赵鑫
4.2013—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J], 苏彦萍;孙
晓伟;高汉青;吴芹;李园园;陈志华;张国峰
5.虞城县重点传染病监测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应用 [J], 董立民;张珍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早 期 识 别 传染 病 发 展 苗 头 ,并 迅 速采 取 措 施 ,可 以 降 低
①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通 讯 作 者
相 关 传 染 病 的 发 病 率 和死 亡 率 l 中 国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把 l 1 。 注 意力 投 向 突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潜伏 期 的各 种 先 兆 ,建 立 了传 染 病监 测 自动 预 警 信 息 系 统 平 台[,初 步 实 现 了传 染 病 暴 发 2 1
出 有 效预 警 信 息 2 2次 ,预 警信 号 阳性 率 为 09 % 。病 例 报 告 数 与 预 警 信 号数 比 为 7 1 1 1 .4 .0: ,呈 正 相 关 变化 趋 势 (= .1 ,P r O7 4 _
[ 中图 分 类 号】R 1 [ 献 标 识 码】B [ 章编 号】10 — 6 X2 1)8 0 2 - 3 5 文 文 0 15 8 (0 2 -0 9 0 0
中 初 卫 保 0 年8 第2卷 期 总 2 期 疾 病 控 制 国 级 生 健2 2 月 6 第8 ( 第3 ) 1 0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 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杨诚 晨① ,刘景壹 ,汪 澜①,沈 红①,石 敏 ① ,陈远 方①
摘 要 目的 通 过 对 2 1 年 徐 汇 区 疫情 预 警 现 状 分析 与探 讨 ,评 价 传 染 病 自动预 警信 息 系 统 的预 警 方 法 、模 式 与效 果 ,为 01
e ii n y f c e c .MET HODS W i y a c p r e t e a d o e c s a l wa n n t o ,t e e r wa i g o o t d n mi e c ni n n - a e e ry- r i g meh d h a y- r n f c mmu i a l i a e h l l n nc be ds s e s se wa s b i e Da a f m h y tm r n lz d w t p d mi lge me h d . RE U S I 01 ,te s s m s u d 21 y tm s e t l h d. t r a s o te s s e we e a ay e i e i e o o i t o s h S LT n 2 h y t 1 e i e 2 s t s o l r if r i fae t n m ̄in wi o i v ai f0 9 e c n . h ie s a e r p rss o o i v or l t n wi h i n l. f me o o t a p s ie r t o .4 p r e t T e d s a e c s e o h w a p st e c re ai t t e s as r h t o t i o h g =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效果评价及优化建议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效果评价及优化建议
高燕琳;史芸萍;刘洋;王超;虎霄;周滢;李刚
【期刊名称】《首都公共卫生》
【年(卷),期】2022(16)4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为优化系统及构建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2020年北京市预警信息、预警响应和预警效果。
结果2016-2020年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涉及37个病种,预警信号28844个,响应28840个,预警响应率为99.99%,响应时间的中位数为0.78 h。
疑似事件预警阳性率为16.92%,暴发事件预警阳性率为0.49%。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灵敏度为35.29%,其中以幼儿园、学校、集体单位暴发为主的肺结核、水痘、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突发事件预警灵敏度极低。
结论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稳定,预警信号响应及时,对于疑似事件有一定的预警提示作用,但对暴发和突发事件的探测识别作用有限。
系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监测预警的需要,实现传染病重大疫情的“早发现”。
【总页数】6页(P198-203)
【作者】高燕琳;史芸萍;刘洋;王超;虎霄;周滢;李刚
【作者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8
【相关文献】
1.2013年北京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2.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
3.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中预警效果评价
4.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染病监测预警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传染病监测预警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答案一、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现状1.下列哪项不是单病例预警的病种参考答案:手足口病2.用于应对传染病聚集或暴发、食物中毒、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等的事件管理系统是参考答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3.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预警主要数据来源不包括参考答案:广告数据4.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五大症候群参考答案:发热伴咳嗽症候群5.不属于传染病预测预警新技术方法应用范畴有参考答案:纸质报告系统6.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现行传染病监测系统参考答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重点传染病强化监测系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7.传染病监测的主要用途参考答案:ABCDE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特征有参考答案:对于当地已经发生并由疾控机构开展调查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报告;全国所有地区均需报告,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各类事件;每类事件均有报告标准9.建立智慧化传染病预警多点触发机制的要素参考答案:ABCDE10.改进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监测预警思路有参考答案:疾控体系的改革、重塑与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实验室监测体系;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完善立法,明确法律要求和责任11.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仅用于新发传染病预警,不能用于法定传染病预警参考答案:错误12.建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是为了发现和识别新发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参考答案:正确13.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是最基本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参考答案:正确14.D MOSS是一个实时登革热预报系统参考答案:正确15.监测是预警的基础,预警即预测参考答案:错误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1.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内通过网络完成确认审核参考答案:24小时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参考答案:每日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自()年1月1日起执行参考答案:20164.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参考答案:2小时5.以下哪个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参考答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的职责单位包括参考答案:ABCDE7.当收到以下哪些传染病的报告信息,需要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参考答案: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8.根据不同传染病诊断分类,分为()、()、()和()四类参考答案:病原携带者;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9.以下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参考答案:鼠疫;霍乱10.关于报告信息的订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已具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自动抽取交换功能时,以唯一身份标识实现传染病个案报告与专病的数据动态管理;专病管理机构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应当在24小时内订正;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11.采供血机构按《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可不进行报告参考答案:错误12.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须对收到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或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中抽取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参考答案:正确1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参考答案:正确1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参考答案:正确15.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不进行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报告参考答案:错误三、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案例分析1.目前,美国CDC将流感活动强度分为()级参考答案:13级2.目前,欧洲CDC针对流感活动的预测指标有参考答案:ILI和ARI3.目前,美国CDC针对流感住院人数的预测采用哪种工作模式参考答案:CDC负责提供数据,与多个预测团队合作,每周CDC 公布一个集合预测结果4.目前,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采用的预警方法包括参考答案:以上均包括5.目前,欧洲CDC获得流感活动分级所采用的主要的模型是参考答案:MEM模型6.传染病发生的呈现类型包括参考答案:ABCD7.传染病苗头预警场景可包括参考答案:ABCDE8.下列关于美国CDC与欧盟CDC针对流感流行严重性预警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与美国CDC相比,欧盟CDC使用的模型灵活性更强;均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拟合回归方程,再应用到目标时间段获得预值作为基线阈值9.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存在的不足包括参考答案:ABCD10.传染病多源数据预警平台建立和应用的意义包括参考答案:ABCD11.美国CDC在计算流感活动的基线阈值时,仅考虑了一个指标参考答案:错误12.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的预警信号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收预警信号、预警信息分析与核实、现场调查、确认事件后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规定开展防控工作参考答案:正确13.以呼吸道疾病为例,与ILI流感病毒阳性率相比,社会数据(如百度症状指数,以及药店退热药物零售量等)往往能更及时地反映出疾病流行态势已经出现了异常参考答案:正确14.判断进入流行期的阈值与流行期结束的阈值可以不一样参考答案:正确15.Google流感趋势(Google Flu Trend,GFT)至今仍在使用参考答案:错误四、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总体设计与实施策略1.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主要用于哪个方面的监测参考答案:传染病疫情2.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应用的底线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逐级数据推送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通常结合哪些技术来进行工作参考答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4.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在疫情监测中,最重要的业务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智能疫情报告与风险提醒5.以下哪个功能是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的核心功能参考答案:疫情数据分析与预警6.影响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准确性的数据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EMR数据交互的及时性和完整性;EMR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医院外送病原检测结果数据的缺失;7.在疫情监测中,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提供哪些功能参考答案:实时数据监测;动态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提醒8.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相关部门与人员提供信息交互参考答案:医院调用API接口实时推送;通过电子疾病档案(EDR)赋能提醒;移动应用程序工作协同9.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使用哪些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医疗机构电子病历(EMR)的数据;政府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其它相关部门的协同共享数据10.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参考答案: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医防数据融合与工作协同11.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只针对特定的传染病进行监测参考答案:错误12.疫情预警报告可以通过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自动生成参考答案:正确13.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主要依靠手动输入数据来进行监测参考答案:错误14.该软件的可视化展示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疫情监测数据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参考答案:正确15.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应用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疑似传染病风险病例参考答案:正确五、污水监测与防控1.污水流行病学采集的污水样本通常是()的混合样品参考答案:24h2.离心超滤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尺寸截留3.一般来讲,取样量()能够保证污水中常见物质分析参考答案:500mL4.下列哪项指标是污水特征中最能反映人类代谢的指标参考答案:氨氮5.PEG沉淀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空间排阻6.铝盐沉淀法富集浓缩污水中病毒的原理是参考答案:絮凝沉淀7.通过监测污水中特定的暴露和效应标志物来监测覆盖范围内的人群健康和行为监测的优势是参考答案:ABCDE8.《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WS/T799-2022)中污水中病毒核酸富集浓缩方法有参考答案:超滤;铝盐沉淀;PEG9.污水流行病学涉及的学科包括参考答案:ABCD10.适宜的生物标志物需要有较大的水溶解度,具有较大的颗粒物水分配系数,不易被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吸附参考答案:错误11.我国新冠病毒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抗原检测、发热门诊监测、污水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疫苗接种监测、住院诊疗情况监测参考答案:正确12.污水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市政污水参考答案:正确13.美国环保署局Christian博士首次提出污水流行病学概念参考答案:正确14.污水流行病学起源于违禁药品的消费调查参考答案:正确15.美国于2020年9月启动国家污水监测系统(NWSS),监测污水中的病毒(新冠、猴痘和甲型流感病毒)和细菌参考答案:错误六、全球传染病智能化监测预警1.世卫组织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文件中指出,某一事件的风险水平取决于参考答案:可能(或已知)的危害;事件发生的背景;暴露于危害的可能性2.全球传染病监测事件信息来源可以包括参考答案:ABCDEF3.全球传染病监测预警的系统性思维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援外输出层;信息驱动层;国内服务层4.影响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参考答案:ABCDE5.哪些人工智能技术会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发挥应用参考答案:ABCD6.风险矩阵法是风险描述的有效辅助工具,它包括哪些维度参考答案:后果严重性;发生可能性7.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将有助于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参考答案:正确8.疾病防控理念和智慧的输出,不是我国公共卫生援外的目标参考答案:错误9.全球传染病监测不能采用开源信息,需要依靠各国卫生部门的上报数据参考答案:错误10.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需要依托多源数据融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参考答案:正确11.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不仅仅在风险识别方面发挥作用,也将为科研和科普发挥巨大作用参考答案:正确12.世卫组织的EIOS监测系统包含来自Pro MED-mail、Health map、GPHIN等多个数据源参考答案:正确13.全球传染病智能化监测预警的核心与数据来源和质量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模型算法参考答案:正确14.智能化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基于指标的传染病监测和基于事件的传染病监测参考答案:正确15.大语言模型不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目前还无法用于全球传染病的监测参考答案:错误。
传染病预警系统的精准性与实时性评估
传染病预警系统的精准性与实时性评估提要:传染病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传染病预警系统的精准性与实时性两个关键指标进行评估,并探讨如何提高其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引言传染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威胁,迅速的传播速度使得我们需要具备快速预警和响应机制。
传染病预警系统通过收集、分析和发布相关数据来提前预测传染病爆发的可能性,从而支持决策制定和应对措施的实施。
一、传染病预警系统的精准性评估1. 数据收集和清洗传染病预警系统的精准性首先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应采取多种手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清洗,例如比对不同数据源、排除重复数据等,以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和质量。
2. 模型构建和算法选择传染病预警系统采用了各种数学模型和算法来分析和预测传染病的传播趋势。
在模型构建和算法选择上,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传染病的特性、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预警的准确性要求等。
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算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传染病预警系统的精准性。
3. 监测和反馈机制传染病预警系统应建立起完善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各级卫生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反馈信息。
监测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及时纠正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偏差,提高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准确性。
二、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实时性评估1. 数据传输和存储为了确保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实时性,数据传输和存储都必须具备高效和稳定的特点。
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方式和存储设备可以加快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处理效率,保障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实时性。
2. 自动化处理和分析为了提高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实时性,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化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可以减少人工干预的时间,高效地维护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实时性。
3. 级联反馈机制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实时性除了要求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外,还需要建立起快速的级联反馈机制。
各级卫生部门应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和共享信息,以便在传染病爆发的初期就能够作出必要的应对措施。
2024年疾控大学习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案例分析答案
国内外传染病监测预警案例分析2024年疾控大学习答案参考答案附后1.目前,欧洲CDC针对流感活动的预测指标有(5分)A.ILI和ARIB.ARIC.ILI2.目前,美国CDC将流感活动强度分为()级(5分)A.13级B.10级C.8级3.目前,欧洲CDC获得流感活动分级所采用的主要的模型是(5分)A.MEM模型B.GLM模型C.Serfling回归4.目前,美国CDC针对流感住院人数的预测采用哪种工作模式(5分)A.CDC负责提供数据,仅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采用ARIMA 模型进行预测并公布预测结果。
B.CDC负责提供数据,与多个预测团队合作,每周CDC公布一个集合预测结果。
C.CDC负责提供数据,仅由预测和疫情分析中心采用SEIR模型进行预测并公布预测结果。
5.目前,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采用的预警方法包括(5分)A.时空预警模型B.以上均包括C.单病例预警D.时间预警模型6.传染病多源数据预警平台建立和应用的意义包括()。
A.提供科学决策支持B.提高公众健康意识C.促进全球健康协作D.提升传染病早期预警能力7.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存在的不足包括()10分)A.未能深入比较基于短期基线数据和基于长期基线数据的时间模型方法的效果。
B.时间模型的疑似事件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预警信号的特异性,减少假阳性信号。
C.模型方法以及阈值的设置有待继续优化。
D.不同传染病的预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各病种的疑似事件信号占其预警信号的比例不同。
8.下列关于美国CDC与欧盟CDC针对流感流行严重性预警说法正确的是()。
A.欧盟CDC将流感相关死亡的大幅增长阈值设定为基线阈值+2倍标准误。
B.与美国CDC相比,欧盟CDC使用的模型灵活性更强。
C.美国CDC将肺炎与流感相关死亡比例的流行阈值设定为基线阈值+2倍标准误。
D.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拟合回归方程,再应用到目标时间段获得预值作为基线阈值。
传染病护理学中的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
传染病护理学中的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传染病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类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的爆发与传播,传染病护理学中的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原理及其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原理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传染病相关数据的技术手段。
它的原理是基于对传染病的监测,通过收集各种数据源,如医院报告、社区卫生站报告、实验室监测数据等,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以实现对传染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数据收集、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传染病监测所需的数据,如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发展情况等。
数据整合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整合和处理,以实现对传染病的整体把控。
数据分析则是通过对整合数据进行统计、比对、分析,以发现异常情况和变化趋势,提前做好预警准备。
二、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染病爆发监测: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对传染病的实时监测,发现传染病的爆发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传播。
系统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自动判断是否出现了传染病爆发,进而通知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 传染病流行趋势预测:通过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传染病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预测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 传染病防控资源调度: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如医疗人员、防护物资等。
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根据各地传染病监测结果和预测数据,对防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提高对传染病的防控效果。
4. 传染病信息公共服务: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将传染病相关信息及时发布给公众,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避免恐慌情绪的扩散。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与统计规则详解
各级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协同开展防控工作,如联合开 展流行病学调查、联合开展防控措施等。
信息交流
各级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及时了 解疫情情况和防控工作进展。
03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统计规则 详解
病例报告统计规则
病例分类统计
按照病例性质(如确诊、疑似、临床诊断等) 进行分类统计,便于对疫情进行全面掌握。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与 统计规则详解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概述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统计规则
详解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应用案例
分析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未来发展
趋势与挑战
01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背景
定义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 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测、报告、分析和预警的系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某地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应用效果评估
数据质量提升
通过系统自动审核和人工复核,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与传统的纸质报告相比,数据质量得到了显著 提升。
报告及时性增强
系统实现了实时在线报告,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时间延误,提高了报告的及时性。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能够迅速掌握疫 情动态,为防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警与预测功能
预警提示
系统可以根据病例数据和流行病学分 析结果,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 提示,为防控工作提供预警信息。
预测分析
风险评估
系统可以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为防 控工作提供风险评估结果。
系统可以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 析,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系统的优缺点
调查人员
1.使用人员
2.管理人员
3.接受信号者
收集资料
1.信息范围和选择
2.合理、有效、可靠的信息
评价结论
1、价值的鉴定
2、调查人员的评价
系统的评价设计流程
选择评价 系统
制定评价方案
确定评价 内容
开题报告
评价设计 调查人员
系统资料 疾控机构 医疗机构
导出分析 调查问卷 预调查?
不适宜的控制限值的
设定会使假阳性增加。
02
03
04
用敏感度、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等指标评 价其预警效果时,如 何确定金标准。
控制图法更多地关注 数据的时间属性特征, 而对数据的空间属性 特征考虑不够。
系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况
美国CDC于1988年发布了监测系统评价指引,对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进行评价 的目的在于确保高效地监测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预警系统的评价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有关预警信息系统 的培训督导、资料保存、系统使用情况、填报信息情况等信息的调查。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是利用已有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 监测数据,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时空模型等进行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 和辅助分析。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使用人员
01
国家CDC
制定方案,完善系统, 培训人员,定期督导。
02 省、市级CDC
组织指导预警工作,查看、 追踪预警信息,培训、督 导预警业务工作。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评价的目的
1、完善预警信息系统,优化公共卫生资源; 2、减少传染病预警灵敏度过高和过度预警的现象; 3、能够能高效、快速、准确地处理暴发疫情。
PART 4
评价方法
评价思路 评价指标 系统使用人员
系统评价思路
评价设计
1.产生的影响 2.完整合理性
3.目的和意义 4.多重评价
描述评价系统
使用人员
03 县区级CDC
确保接收到信息,核实事件, 现场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等。
04 各级医院
根据要求及时上报病例个案。
传染病自动预Biblioteka 信息系统技术与方法基于时间序列的控制图法 主要原理是使用历史病例报告数据建立预警数据库 , 采用控制图法建立预警模 型, 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流行参照标准 , 通过计算、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 预测值和绘制读出计数曲线 , 选出合适的预警界值。
评价报告 汇总整理 撰写论文
预警系统的评价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
选择市、各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龙岗、宝安区防保所负责预警系统 工作的人员)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调查。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和10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龙岗宝安各 随即抽取2家预防保健所调查从事预警系统负责人1名和接受预警信号人员 1人,共22人。 2、医疗机构:全市范围内选择市级医院2个、每个区的级医院1家,开展 调查。
开发期
国务院应急办立 项,进一步支持 开展传染病自动 预警系统的开发 与应用。
应用期
启动了全国传染病 自动预警(时间模 型),同年在部分 省份共215个县启 动了预警系统时空 模型试点工作。
系统的目的和运行情况
1 2 3
4
预警系统的目的和目标
早期识别暴发疫情及其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有效控制 措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 意义。
描述监测相关信息
利用已有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 测数据,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传染病自动预警 模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发文。
系统流程图
详见第二部分。
预警信息系统的局限性
利用历史数据作为基
线资料,而自然暴发
疾病的数据被掩盖在
01
历史数据之中。
评价背景 评价目的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评价背景
2008 年 4 月开始,深圳市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自动预警信 息系统》应用于日常监测工作中,弥补了监测体系的不足,为早期发现传染病的暴发和 流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染病监测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但传染 病预警模型和预警阈值的设定均依据国家标准和水平,运行过程中总出现区内传染病预 警灵敏度过高和过度预警的现象;系统的预警覆盖面过大,对局部地区出现的疫情不能 做出灵敏预警等。
时空模型
移动百分位数 +空间扫描统计量,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病例空 间聚聚区域。
预警用户管理——登陆预警系统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界面
预警系统操作流程图
接收到预警 信号
1.初步核实 填写
信号核实卡
疑似事件?
是 2.现场调查
填写
现场调查表
否
暴发?
是
采取控制
措施
否
响应 结束
PART 3
评价的背景和目的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评价
SZFETP-4 学员 熊华威 单位:深圳市 CDC传防所 基地导师:周志峰 2018 年12月29日
目录
1 绪论 2 系统简介 3 评价背景和目的 4 评价方法
5 工作任务
PART 1
绪论
系统的发展历程 系统目的和运行情况 系统的局限性 系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况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基于空间热点探测的时空模型 主要利用基于空间热点探测的时空模型 , 完成传染病爆发早期的聚集性热点运 算。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种类
预警种 类
固定 阈值法
医疗机构一旦录入 1例并保存成功(不管病例分类如何,只对病名 响应),可未经疾控中心审核,系统将实时发出预警信号。
时间模型
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当观察周期内发生的病例数达到预警阈值 时,预警系统即生成预警信号,以手机短信方式发出。
2003 年
2005 年 2006~2007 年 2007 年 2008 年至今
探究期
启动期
在科技部社会公 启动了重点传染
益基金的支持下, 病自动预警信息 中国CDC开展了 系统建设与应用 传染病预警模型 试点项目。 的研究工作。
实行期
在全国10个省的 33个试点县/区启 动试点工作,并 不断修改和完善 系统。
我国应用此系统评价指南对多种系统进行评价: 1、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评价; 2、感染性腹泻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系统; 4、艾滋病监测系统; 5、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PART 2
系统简介
系统介绍 系统使用人员 技术与方法 操作界面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介绍
预警是利用预测技术,在考虑了资料的不完全性和危害的不确定性之后, 及早发现传染病异常变化的苗头,发出警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调查核实,以 达到早发现、早处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