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

合集下载

曝气生物滤池原理

曝气生物滤池原理

曝气生物滤池原理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它通过将废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滤料进行接触,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曝气和滤料三个方面。

生物降解是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原理。

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附着在滤料表面,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来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和水。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所以滤料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于处理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滤料的表面积越大,微生物的附着量就越多,降解效果也就越好。

曝气是曝气生物滤池的重要环节。

通过向滤料中通入空气,形成气泡,气泡在滤料之间上升时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气化,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

同时,气泡的运动也能够使滤料颗粒保持松散状态,增加废水与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滤料是曝气生物滤池中的载体。

滤料可以是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多种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的场所和附着面。

滤料的选择应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微生物的附着量和降解能力。

此外,滤料还能够过滤废水中的悬浮物,减少后续处理工序的负担。

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填料沉淀、启动和稳定三个阶段。

首先,在填料沉淀阶段,废水中的悬浮物通过滤料的过滤作用被去除,滤料逐渐形成微生物的附着层。

然后,在启动阶段,给滤料添加适量的活性污泥或种子菌群,以快速形成生物膜。

最后,在稳定阶段,废水经过滤料层时,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净化水质。

曝气生物滤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然而,曝气生物滤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滤料堵塞、曝气能耗较高等,需要合理设计和管理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技术,通过生物降解、曝气和滤料等原理来实现水质净化。

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综合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综合印染废水
项 颂 , 徐 乐中 , 一 , 李翠 梅 , 郭永福 1 , 2 , 储金 宇
( 1 . 苏州科 技 学院 市政工 程 系 , 江 苏苏 州 2 1 5 0 1 1 ; 2 . 江 苏省 环境 科 学与工 程重 点实验 室 , 江 苏 苏州 2 1 5 0 1 1 )
[ 摘 要 ] 针对 江苏 某 工 业 园 内综 合 印 染 废 水 , 采 用 混 凝 沉 淀一 A B R水 解 酸 化 一 A 2 / 0 一 曝气 生 物 滤 池 工 艺 对 其 进 行 了 中 试 处 理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印染废 水经 A B R水解 酸化处理后 , 废水 的可生化性 显著提高 , 整个 工艺对 B O D 、
【 中 图 分 类 号 ]X 7 0 3 .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5 — 8 2 9 X( 2 0 1 3 ) 0 5 — 0 0 2 5 — 0 4
Tr e a t me n t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a s t e wa t e r b y h y d r o l y s i s
d r o l y s i s a c i d i i f c a t i o n, t h e b i o d e g r a d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w a s t e wa t e r i s g r e a t l y i mp r o v e d, a n d t h e r e mo v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i e s o f BOD5 , C OD , T P, T N a n d c h r o ma a r e p r e t t y g o o d, i . e . 8 7 % , 9 3 %, 7 6 % , 9 4 % a n d 6 8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i f n a l e lu f e n t wa t e r q u a l i t y c a n r e a c h t h e i f r s t c l a s s B c r i t e r i a s p e c i i f e d i n t h e Di s c h a r g e S t a n d a r d o f P o l l u t a n t s or f Mu n i c i p a l

水解酸化_沉淀_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某集团综合污水

水解酸化_沉淀_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某集团综合污水

2008年8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第3期Journal of Jilin N 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ug.2008收稿日期:2008206207第一作者简介:张 毅(19742),男,浙江省永康人,工学学士,现为绍兴市城市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和市政工程设计.3通讯作者:鲁秀国(19642),男,吉林省农安县人,现为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水解酸化—沉淀—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某集团综合污水张 毅1,鲁秀国23,张 琦2,刘 艳2(1.绍兴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浙江绍兴312000;2.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 要:利用水解酸化—沉淀—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某集团综合污水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8978-1996)中1级要求,从进出水水质、工艺流程、各单元说明以及投资和运行效果等对此工程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运行效果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关键词:水解酸化;沉淀;曝气生物滤池;综合污水中图分类号:X 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8402(2008)0320063203 河北省某集团是集养殖业、种植业、工业、加工业、教育业、旅游业为一体,固定资产1.2亿元,年产值1.5亿元的民办私营企业.由于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所排放的污水量也在逐年增加,且企业所有污水在未处理前都直接排入公司附近天然河道,随着排放时间的延续,将会严重超过了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对当地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该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动物脂肪等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温度一旦上升,会产生恶臭的气体,对周围居民环境和当地水资源造成污染.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当地水环境,企业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站.1 工程概况1.1 处理规模及进出水水质该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3000m 3/d ,进出水水质如表1所示:1.2 工艺流程及说明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格栅间.根据污水处理的要求,为截流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及漂浮物,在总进水口出设置格栅,主要截流大小不一的固体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及提升泵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减少后续工表1 污水进、出水水质项目COD Cr /mg/L BOD 5/mg/L SS/mg/L pH 值水温进水水质800-1200250-40060-806~925~35℃出水水质(即处理要求G B8978-1996)≤100≤30≤706~9常温图1 工艺流程图—36—艺单元的处理负荷.格栅渠道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格栅间地上部分为地上式砖混结构.格栅间的尺寸为:5m×3m.机械格栅型号:NC-600;栅宽:B=480mm;栅隙:b=15mm.安装角度: 75°;数量:2台.(2)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的作用[1]是,将污水中分子量大、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宜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好氧处理创造有利条件.本工程选用泥法的水解酸化池,为使污泥与污水广泛接触,池内应设搅拌机(罗宾搅拌机),使沉下的污泥悬浮起来.水解酸化池分两格,单格面积100m2,设计水力停留时间8h.水解酸化池尺寸:20.6m×10.4m;有效容积1000m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潜水搅拌机型号: FRE3000S(A/X)620.功率:2.2kW;数量:2台.(3)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的作用是去除水中固体悬浮物,由于本工程后续处理中的曝气生物滤池要求进水的ss较低,所以斜板沉淀池的作用是进一步降低水中ss浓度,使水质满足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要求.本工程共一座斜管沉淀池,分为两格.斜板沉淀池尺寸:10.2m×5.2m×5.5m;有效容积:138m3.斜板高度:1.0m;斜板倾角:60°;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4)曝气生物滤池(BAF).曝气生物滤池[2、3]是本工程处理工艺的最主要构筑物,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其中曝气生物滤池Ⅰ(BAF Ⅰ)将去除污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曝气生物滤池有过滤作用,能保证出水ss在30mg/L以下.曝气生物滤池Ⅰ(BAFⅠ)池数:一座,内分两格;单格尺寸:8.5×8.5×6.8m;配水形式:用滤头布水系统.出水形式:栅型稳流器,单堰出水;排泥形式:反冲洗排泥.曝气形式:单孔膜曝气器;空气来源:鼓风机;反冲洗形式:气水联合反冲洗.反冲洗周期:一般24~48h;填料:圆形陶粒;容积负荷:1.5kgBOD/(m3滤料・d);正常供气量:1440.2m3/h.反冲洗水强度:6L/(m2・g・s);反冲洗气强度:15L/(m2・g・s).曝气生物滤池Ⅱ(BAFⅡ)池数:一座,内分两格;单格尺寸:5×5×5.8m;配水形式:用滤头布水系统.出水形式:栅型稳流器,单堰出水;排泥形式:反冲洗排泥曝气形式:单孔膜曝气器.空气来源:鼓风机;反冲洗形式:气水联合反冲洗;反冲洗周期:一般24~48h.填料:圆形陶粒;容积负荷:1.5kgBOD/(m3滤料・d);正常供气量:265.6.2m3/h.反冲洗水强度:6L/(m2・g・s);反冲洗气强度:15L/(m2・g・s).(5)清水池.清水池是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曝气生物滤池提供反冲洗水.尺寸:10×10×5m;有效容积:500m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数量:一座.(6)中间沉淀池.中间沉淀池也是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反冲洗排水收集和沉淀作用.尺寸:10×10×6.23m;有效容积:400m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数量:一座.(7)紫外线消毒渠.消毒处理是污水处理工艺的最后一个环节,本工程采用紫外线消毒.尺寸:10×2.3×0.3m;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数量:一座.(8)重力浓缩池.重力浓缩池的作用是污泥浓缩,通过浓缩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为污泥的后续处理提供便利条件.池形:圆形;尺寸:直径4m、高度6m;有效容积:52.56m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数量:一座.(9)污泥脱水机房.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本工程采用带式脱水机.尺寸:6×6m;结构形式:砖混结构;数量:一间.带式脱水机型号:DY-500;处理能力:1.5~3m3/h;带宽:500mm;冲洗耗水:≥4m3/h.冲洗水压:≥0.4MPa;气压:0.3~0.5MPa;电机功率:1.1kW.泥饼含水率:65~75%;质量:4000 kg;外形尺寸:3500×1102×1800mm.数量:两台(一用一备).2 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工程土建费用:160万元,工程设备投资:106万元;其它费用(含设计、设备安装、工程调试等):40万元;工程总投资:306万元.吨水运行成本(含能源、人工、设备折旧等费用):0.95元.3 污水处理效果该工程于2006年7月投入运行后,通过近两年的运行,不定期取样监测,其各处理构筑物平均处理效果如表2所示,从处理结果可以看出其出水水质满足处理要求.——46表2 各构筑物处理效果进水(原水)水解酸化池出水(去除率)斜板沉淀池出水(去除率)BAF(Ⅰ)出水(去除率)BAF(Ⅱ)出水(去除率)总的去除率ηCOD5r/mg/L800~1200<780(35%)780<234(70%)<93.6(60%)92.2%BOD5/mg/L200~400<360(10%)360<90(75%)<27(70%)93.3%SS/mg/L60~8040(50%)10(75%)101087.5%4 结论(1)从工程的运行效果看,水解酸化—沉淀—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适合对类似的综合污水进行处理.(2)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实际工程中只是做填埋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应该寻求无害化利用途径.(3)吨水运行成本偏高,这是因为北方天气冬季较冷,水温低,需要外界适当补充能源所造成的,应设法降低能源维持费用如是否可以采用太阳能等.(4)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运行效果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参 考 文 献[1]高廷耀,顾国维.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杨兴华,董海燕,崔 超,陈祥宏,蹇兴超.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调研[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2):92~95.[3]杨 青,赵玉华,张林生,傅金祥.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参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23(1):130~133.H ydrolytic Acidification2precipitation2tw o2stage BiologicalAerated Filter Process Deal with Composite W aste w ater from a CompanyZH ANG Yi1,LU Xiu2guo2,ZH ANG Qi2,LIU Yan2(1.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of Shaoxing City,Shaoxiang312000,China;2.C ollege of Vivil Engineering,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13,China)Abstract:Use the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2precipitation2tw o2stage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process deal with com posite wastewater from a com pany.E ffluents of after treatment meet national sewage com prehensive emission standard (G B8978-1996)primary standard.From the quality of iffluent and effluent,process,the each elements explain,as well as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results and s o on,this project was introduced.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rocess has the advantages of operation result stability and management convenience.K ey w ords:hydrolytic acidification;precipitation;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com posite wastewater(上接第59页)Tw o Characterizations of FP2injective ModulesZHU Zhan2min(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314001,China)Abstract:F or a right R2m odule M,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equivalent.First,M R is FP2injective.Second,F or any positive integer n,the right R n×n2m odule M n×n derived by M is st,F or any positive integer n,the right R n×n2m odule M n×n derived by M is G P2injective.K ey w ords:FP2injective m odules;P2injective m odules;G P2injective m odules—56—。

污水处理水解池

污水处理水解池

污水处理水解池污水处理水解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以下是对污水处理水解池的详细介绍。

一、水解池的作用和原理水解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第一道工艺单元,其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和悬浮物。

水解池内的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产生酸、醛、醇等物质,同时释放出一定量的能量。

这些产物和能量为后续的生物处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水解池的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在无氧条件下,水解池内的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氢、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同时还释放出有机酸、醇等溶解性有机物。

这些产物进一步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提供了底物。

二、水解池的结构和设计要点1. 结构:水解池通常为圆形或者矩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形状。

水解池的设计应考虑到进水和出水的位置,以及搅拌设备、进气设备等的布置。

2. 尺寸:水解池的尺寸应根据进水量、有机负荷和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合理设计。

普通来说,水解池的深度应保持在3-5米,直径或者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搅拌设备:水解池内应设置适当的搅拌设备,以保证水解池内的混合均匀性。

常见的搅拌设备有机械搅拌器温和力搅拌器等。

4. 进气设备:水解池内应设置进气设备,以提供所需的氧气和搅拌效果。

进气设备通常采用曝气装置,可以通过控制进气量和进气方式来调节水解池内的氧气供应。

三、水解池的运行和维护1. 运行控制:水解池的运行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进行控制。

进水水质的波动会对水解池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进水水质,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2. 污泥处理:水解池内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定期清理和处理。

清理污泥时应注意避免污泥中的有机物质重新进入水体,可以采用离心机、压滤机等设备进行污泥脱水和固液分离。

3. 维护保养:水解池的设备和管道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搅拌器、进气设备等关键设备,应定期进行润滑和更换。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设计摘要: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具有运行可靠、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及运行能耗低的特点,在如今城市污水严重污染的情况下,这种工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谈谈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设计。

关键词:BAF工艺;污水处理厂;应用;设计1.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一般设计要求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需满足以下设计要求:(1)曝气生物滤池应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合理分格,每级滤池不应少于两格,当一格滤池反冲洗时,应考虑其余格滤池须通过全部流量;同时当一格滤池反冲洗时,需要考虑其余格滤池出水或反洗清水池储水是否能提供足够的冲洗用水量;单格滤池面积不宜大于100m2。

(2)曝气生物滤池多格并联时宜采用渠道和堰配水,不宜采用压力管道直接配水。

(3)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曝气与反冲洗用气设备、管路宜分开设置。

(4)滤料填装高度宜结合占地面积、处理负荷、风机选型和滤料层阻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陶粒滤料宜为2.5m~4.5m。

清水区高度应根据滤料性能及反冲洗时滤料膨胀率确定,陶粒滤料宜为1.0m~1.5m。

(5)曝气系统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布气,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的布置密度应根据需氧量要求通过计算后确定;单个曝气器设计额定通气量宜为(0.2~0.3)m3/h,每平米滤池截面积上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布置数量不宜少于36个;采用穿孔管时孔口设计流速不宜小于30m/s。

(6)BAF系统采用长柄滤头布水,长柄滤头安装于滤板上,其布置密度反硝化生物滤池不宜小于49个/m2,其它曝气生物滤池不宜小于36个/ m2,并考虑滤头水头损失及堵塞率。

2.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流程选择及设计2.1单级碳氧化/硝化BAF工艺的设计当设计中要求降解污水中含碳有机物并对氨氮进行部分硝化(硝化率60%以下)时,宜采用单级碳氧化/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具体流程图见图1:图2 两级除碳、硝化生物滤池工艺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C池)主要是用来降解污水中含碳有机物,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大部分之后进入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开始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硝化反应,更有利于氨氮的去除。

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技术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技术应用
气 生物 滤池 的 工艺 原理 。曝气 生 物滤 池 从 上世 纪开始 出现在 我 国 污水 处 理 研 究领 域 , 在 不 断地 研 究创 新 中 开发 出了 几种 适 合 我 国污 水 处 理 的形 式 。曝 气生 物 滤池 是 生 物接 触 氧 化 法和 给 水过 滤设 计 原理 的结 合 , 它有 效地 综合 这 两种 原 理曝 气、 高滤 速 、截 流悬 浮物 、定期 反冲 洗等 特 点 。其工 艺原 理 主要 是 : 将 粒径 较 小 的颗 粒 状 滤料 填 装 在滤 池 反应 器 中 , 利 用 滤 料上 生 物 膜 微生 物 的 氧 化作 用 、 吸附 截流 作 用 、分 级 捕食 作 用 以及 反 硝化 等 作用 , 使 处理 的污 水得 到净 化处 理 。 2 )曝 气生 物滤 池 的特 点 。曝气 生物 滤池 采 用粒 径 较小 的颗 粒 状 填料 作 为 微 生物 载 体 , 在 污水 处 理 的过 程 中 由 于污 泥 负荷 低 , 过 滤 出来 的水 不仅 水 质较 好而 且水 质稳 定 。其 特 点主 要有 :
到水底 。
2 )水 解酸 化池 。水解 酸化 池 的主 要功 能是将 不 具有 溶解 性 的物 质 降解 为 可 溶性 有 机 物 , 将 难 以化解 的大 分 子物 质 降解 为 小 分子 物 质 , 设 置 停 留时 间 为 四个 半 小 时 , 最 大容 水量 为 4 5 0 立方米 。 3 )曝 气 生物 滤池 。曝气 生物 滤池 的主 要特 点是 池 内 的气体 和 水都是 上 向流态 , 使 用 以球形 、 体 质轻 的陶粒 为主 的新 型填 料 ,
必须依 托 电子供 体 和 电子受 体 的共 同作用 , 转化 过 程 中 电子 供
① 曝 气 生物 滤 池 占地 面 积 小 ; ② 工 艺简 单 , 成 本 投 入少 ; ③ 填 料 容 易被微 生 物 吸 附 , 生 物膜 具 有较 高 的 活性 ; ④ 曝气 生 物 滤

医院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医院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医院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医疗污水处理流程医疗机构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

此外,在设有同位素诊疗室的医疗机构污水中还含镭226、磷、金198、碘131等放射性物质。

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

如任其排放,必然会污染水源,传播疾病。

医疗污水处理流程一、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根据待处理污水水质及排放标准,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了曝气生物滤池+二氧化氯消毒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原污水先经格栅去除漂浮物,再经沉淀池分离泥砂等颗粒物,经调节均匀后泵至BAF进行生物处理,出水经二氧化氯消毒后达标排放。

反冲洗出水回流至沉淀池,沉淀分后的污水循环处理。

1.工艺设计格栅:采用人工格栅,格栅井规格为1500@60@600(mm),内设不锈钢格栅一道,栅距10mm。

沉淀调节池: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地上矩形砼体构造,工艺尺寸2@2@5.7(m),池体总容积2218m3。

采用穿孔管布水布气,气水比为4:1,容积负荷为3kgBOD5/m3#d。

选用粒径为(3~6)mm的陶粒滤料,填料层高4m,有效容积16m3。

反冲洗方式为气水联合反冲洗方式,反冲气流速为30m/s,反冲洗水流速为25m/s,反冲洗周期为(2~3)d。

接触消毒池:采用折板式接触消毒池,接触时间1.5h,二氧化氯投加量为20g/h。

主要设备包括污水泵、污泥泵、罗茨风机和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

2.调试运行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采用接种启动的方式。

经过淘洗后的好氧活性污泥与原污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泵入曝气生物滤池,连续小气量曝气3d,然后逐步增加进水量和曝气量,在一个月内水量由10m3/逐步增加到200m3/d,同时每天观察出水状况,及时调整进水量。

在进水量200m3/d、并且由原来的间断运行改为连续运行、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之后,经过一周的稳定运行,设施的有机物脱除率已达到设计要求。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随之加重,水资源作为人类生活的生命之源,在环境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污水处理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在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应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正在被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处理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针对具体的曝气生物滤池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挂膜、运行及维护过程的重视,严格把控每一步的操作,将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更加合理的运用到污水处理之中。

1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特点1.1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在对曝气生物滤池的不断研究中可以得知,其主要的原理是基于一级强化的基础之上,通过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以及颗粒状填料等处理介质的利用,发挥出生物的代谢作用,并且结合物理过滤作用以及生物膜的吸附作用等有效的将污染物去除。

除此之外,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过程中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等先进的设计技术使得不再需要二次沉淀设备进行过滤,与此同时,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得以充分的实现。

1.2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生物浓度更高由于在曝气生物滤池之中主要采用的填充物为颗粒状填料物,微生物在此环境中生长是,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挂膜及处理其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在填充料的表面会存在很多的生物量,进而使得曝气生物滤池之中所具有的微生物量要远远高于污水之中所存在的微生物量,在此种情况下,则会使得生物滤池的容积负荷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

(2)投入成本更低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等先进技术使得其过滤过程中不需要二次沉淀设备,这种情况下使得投入的成本大大的降低,并且对于该技术的操作工艺也相对更为简单。

2污水处理中曝气生物滤池的常见形式2.1BIOCARBONE工艺BIOCARBONE工艺是曝气生物池最早的一种形式,是法国OTV公司进行开发设计的,使用的滤料是一种球形陶粒,比重大于1,通过自上而下的污水流经,滤料层的中下部是滤料曝气管路的位置所在,气水反冲装置是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的,通过气水联合反冲,实现硝化、反硝化以及化学需氧量的去除。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并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它的设计和操作方式对于处理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曝气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污水从上部进入,通过滤料层床体逐渐下渗,并在滤料内壁及微生物生物膜上附生。

床体底部设置出水管道,将处理后的清水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氧气的供应,滤料内的微生物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从而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在设计曝气生物滤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择适当的滤料。

滤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处理效果。

一般来说,滤料应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同时具备适宜的比重。

常用的滤料有河沙、砾石和石英砂等。

滤料的选择应根据污水的特性、体积负荷和床体深度来确定。

其次是确定曝气系统。

曝气系统的设计需要保证床体内产生足够的氧气量,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氧需求。

一般来说,曝气系统采用喷射曝气或亚声波振荡曝气技术。

再次是控制水力负荷。

水力负荷是指单位床体面积上流经的污水量。

水力负荷过大会导致污水流失,而水力负荷过小则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

一般来说,水力负荷应根据床体深度和滤料的孔隙度来确定,一般为1-2m³/(m²·h)。

最后是定期清洗和维护。

床体内的生物膜会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而堆积,影响曝气和过滤效果。

因此,定期清洗滤料是必要的操作步骤。

清洗方法可以采用水冲洗或机械疏通等方式,以保证滤料的通透性和微生物的活性。

在曝气生物滤池的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控制床体内的水位和温度。

水位过高会导致滤料堵塞,水位过低则会降低曝气效果。

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速度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摄氏度。

总之,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操作要点主要包括滤料选择、曝气系统设计、水力负荷控制、定期清洗和维护等。

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综上所述,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其设计和操作要点包括滤料选择、曝气系统设计、水力负荷控制、定期清洗和维护等。

污水处理水解池

污水处理水解池

污水处理水解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解池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水解池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优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解池的作用:1.1 有机物降解:水解池是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可溶解有机物温和体的过程。

通过水解作用,有机物质得以分解,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2 氮和磷的去除:水解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将有机废水中的氮和磷转化为无机形态,使其更易于去除,从而达到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1.3 消除臭味:水解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废水中的硫化物和氨等物质,从而减少污水的臭味,改善环境。

二、水解池的结构:2.1 进水口:将污水引入水解池,通常通过管道连接。

2.2 水解池体:通常采用圆形或者矩形结构,具有一定的深度,以提供足够的水解空间。

2.3 出水口: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水解池,继续进行后续的处理过程。

三、水解池的工作原理:3.1 厌氧条件:水解池中通常是厌氧环境,这是因为厌氧条件下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3.2 微生物降解:水解池中存在大量的厌氧微生物,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酸、气体和其他代谢产物。

3.3 混合作用:水解池中的搅拌设备可以保持污水的均匀分布,促进微生物与有机物质的接触,提高降解效率。

四、水解池的优点:4.1 降解效率高:水解池中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4.2 稳定性好:水解池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保持较稳定的处理效果。

4.3 经济性高:水解池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五、水解池的未来发展趋势:5.1 高效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高效处理技术将不断涌现,提高水解池的处理效率。

5.2 能源回收利用:水解池中产生的沼气可以被采集和利用,用于发电或者供热,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5.3 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水解池将更加智能化,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水解池的监控和调控,提高处理效果。

工艺方法——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工艺方法——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工艺方法——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工艺简介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膜法生物处理工艺,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时,通过有机营养物质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生物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一、基本原理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颗粒状滤料,滤料表面附着生长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

污水流经时,污染物、溶解氧及其它物质首先经过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及内部,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因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二、工艺特点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 (有害物质)的作用。

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少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

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三、滤池结构曝气生物滤池的构造与污水三级处理的滤池基本相同,只是滤料不同,一般采用单一均粒滤料。

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由滤池池体、滤料、承托层、布水系统、布气系统、反冲洗系统、出水系统、管道和自控系统等八个部分组成。

(1)滤池池体其作用是容纳被处理水量和围挡滤料,并承托滤料和曝气装置的重量,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和矩形三种,结构形式有钢制设备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技术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市政污水处理技术,它通过利用生物滤料和氧气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污染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曝光和解决。

首先,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并不理想。

虽然该技术可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但对其他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却不明显。

比如,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降解能力很弱,导致废水中的氮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

这不仅影响了废水的排放质量,还对水体环境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其次,曝气生物滤池存在易堵塞的问题。

由于生物滤料中的有机物质较多,易产生胶体和凝胶,从而在滤池内部形成颗粒状物质堵塞滤料孔隙,降低处理效果。

此外,滤料层与滤料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大,也容易发生滤料堆积和堵塞。

这些问题导致曝气生物滤池的维护难度增加,操作和清洗成本也较高。

此外,曝气生物滤池操作复杂,需要连续供氧。

曝气生物滤池需要通过外部设备供氧,以保持滤料中的微生物活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供氧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导致滤池内部的微生物失活或死亡,进而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同时,供氧的连续性要求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提升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首先,可以采用多级生物滤池联合运行的方式,以增加接触面积和生物降解能力。

此外,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料,减少堵塞的发生。

同时,可以增加滤料层与滤料层之间的缝隙,提高物质的通透性,减少滤料积聚。

另外,可以探索其他降解氨氮的处理方法,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最后,可以考虑采用新型的气体供氧设备,以提供稳定的供氧条件,避免微生物失活。

总之,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常见的市政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存在着处理效率不理想、易堵塞、操作复杂等问题,但通过采取改进措施,可以提升其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继续努力改进和创新,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市政污水处理技术。

继续改进曝气生物滤池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优化滤料的选择和配置。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污水处理是一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其中,生物处理与曝气是常用的工艺流程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并重点讨论生物处理和曝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工艺流程概述污水处理一般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

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和除污泥等步骤,旨在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沉积物。

生物处理是处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来净化水体。

后处理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和氨氮去除等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二、生物处理原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体和无机产物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生物池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氧化。

生物处理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有机物降解:在生物池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微生物会利用有机物作为营养源,并进行代谢活动产生能量。

2. 氮和磷的去除:生物池中的微生物还能将污水中的氨氮和磷酸盐转化为氮气和磷酸盐沉积物,从而实现对氮和磷的去除。

3. 混合液分离:经过生物池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体和悬浮物。

为了将其与水分离,可以采用沉淀、过滤或离心等方法。

三、曝气过程曝气是生物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曝气可以为生物池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在曝气池中,通过通入空气或氧气来增加生物池中的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是微生物进行氧化降解有机物的重要需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效率。

常用的曝气设备有曝气机、曝气管和喷淋器等。

曝气机通过旋转叶片将空气压缩并喷入曝气池中,形成气泡并扩散氧气。

曝气管和喷淋器通过将气体或液体注入水中,产生气泡和气液混合物,实现氧气传递。

四、曝气方式选择根据处理污水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曝气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形式。

1. 湍流曝气:湍流曝气是利用搅拌等方式在曝气池中形成湍流,将气泡混合均匀分布,增加气-液界面接触,提高氧气传递效率。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简介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生物滤池,通过曝气作用和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来实现水质的净化。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工作原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曝气装置向滤池中注入氧气,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

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被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微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同时,氧气的供给也促进了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

设计要点1. 曝气装置曝气装置通常采用气泡曝气或微小颗粒曝气方式。

气泡曝气常用的设备有气石、气泡帽等,它们能将氧气均匀地分布到滤料中。

微小颗粒曝气常用的设备有飘浮填料和聚合球,能增加曝气面积和气囊的稳定性。

2. 滤料选择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选择对滤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粗砂、煤炭等。

滤料应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便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并且易于清洗和维护。

3. 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流量。

合理的水力负荷可保证水在滤料中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水力负荷的设计要根据水质和处理效果的要求进行调整。

4. 气水比气水比是指单位时间内供气量与单位时间内供水量的比值。

合理的气水比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

不同的水处理目标和水质要求会对气水比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应用领域曝气生物滤池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和水源地水质提升等方面。

1. 污水处理厂曝气生物滤池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中的一道工艺流程,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悬浮物等。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转化为较为清洁的水体,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2. 工业废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能够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和吸附作用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小城镇污水

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小城镇污水

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小城镇污水中小城镇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有机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其水量较小,一般不超过5万m3/d,但是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

由于资金和技术、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经济、高效、节能和操作简便。

目前国内很多中小城镇仍采用明渠排水,尤其是南方地区,大量雨水流入和地下水渗入,加之城镇生活水平不高等原因决定了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

因此,必须结合当地污水的水量、水质以及温度、气候、气象、地理、经济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

本文重点论述了水解酸化—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某城镇污水工程的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运行情况初步分析等。

1 设计参数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南方某县级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Q=5000m3/d,设计最低温度12℃,最高水温25℃,出水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具体进出水水质参数如下表:表1单位:mg/L进水250 150 150 30 40 4出水≤60 ≤20 ≤20 ≤8 ≤20 ≤1.5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工艺流程图2 工艺介绍(1)格栅井格栅井内采用1台机械细格栅,宽600mm,间隙5mm。

主要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漂浮物和悬浮物,以防止其在调节池中积聚沉淀和堵塞水泵及管道,保证后续处理工艺正常运行。

栅渣每天人工清理外运。

(2)调节池由于中小城镇来自各时段的污水水量不均匀且波动性较大,故设一调节池来缓冲水量,均匀水质,以避免冲击负荷对生化处理的影响。

调节池采用全地下式,设计停留时间为6h,有效容积为1250m3,工艺尺寸为:21 m×12 m×5.5m(超高0.5m)。

池内设潜水防堵污水泵3台(2用1备),Q=110m3/h,H=13m,将调节池内污水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同时设置GQT040×480(功率4.0kw)高速推流器一台,起搅拌混合作用,防止污水中悬浮物沉积在池底。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曝气生物滤池,作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形式,不仅所需要的成本相对较少,其处理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同时,曝气生物滤池不仅可以单独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可以与其它的污水处理方式组合后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保证污水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

另外,就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说,水资源是相对较为紧缺的,曝气生物滤池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达到相关指标,进而促进了该行业发展的进程。

1、曝气生物滤池分析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方式,与其它的污水处理方式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主要是区别于操作模式方面。

曝气生物滤池主要是包括曝气装置和填料床构成,并且曝气装置一般情况想是放置在填料物相邻的位置,这样污水可以从上或者下流过反应器。

同时,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生物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根据污水底物以及氧气等物质形成生物膜,贴附在填料物的表面。

另外,在污水实际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过滤和反冲等方面,并且污水中的在经过生物膜和填料本身进行过滤、净化等工作。

同时利用反冲对填充床进行冲洗,对污水中的杂物进程清除,以此保证污水处理的质量。

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优势分析曝气生物滤池主要是采用粗糙多孔的过滤料,并且其形状为球状,这样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滤机械性和物理化学都是非常好的。

同时,在过滤池中过滤物质是不易发生变形和磨损的,并且表面积相对较大,净化能力相对较强,保证污水处理可以达到相关标准。

在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将生物处理和过滤物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出水,例如:COD、BOD、SS、氨氮、TN等含量指标,达到相关标准。

同时,在曝气生物滤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具有连续物理过滤、处理的能力,这样在曝气生物滤池就可以将大部分悬浮物去除,简化工艺流程,并且得出较高质量的水。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对有机负荷、水力负荷的变化不像传统活性污泥那么敏感,也不会出现污泥膨胀问题。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一、引言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和工艺,探讨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和优势。

二、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膜法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染物的去除。

在滤池中通过供气装置将空气或氧气注入滤料层,进而形成曝气环境,在供氧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通过生物代谢作用进行分解和去除。

曝气生物滤池的关键是滤料层。

滤料层可采用砂、石子、陶粒等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大面积的附着面积,方便生物膜的附着生长。

滤料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比表面积、孔隙率和透水性等因素。

三、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1. 排水和加水系统: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排水系统一般设置于底部,以便排除滤料中的污水及其降解产物。

加水系统可通过喷头或滴水器等方式进行,保持滤料层的湿润状态。

2. 氧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般通过鼓风机或增压泵将气体输送到滤池底部的曝气装置中。

为了提高氧气的溶解度,可在气体输送系统中加入气液混合器。

3. 曝气装置:曝气装置是供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喷射、曲流、分散等方式将气体均匀分布到滤料层中。

常用的曝气装置有喷射曝气装置、曲流曝气装置以及多层细孔管等。

4. 曝气搅拌系统:曝气搅拌系统可用于增加滤料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促进生物膜的附着和分解作用。

一般采用机械搅拌或表面曝气等方式进行,注意不要破坏滤料层的结构。

四、曝气生物滤池的优势1. 处理效果好:曝气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质,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并具有较好的余氯消除、氨氮去除和升水能力。

2. 设备投资低:曝气生物滤池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大的土地面积,可利用现有的池塘或槽体进行改造,节约了工程投资。

3. 运行成本低: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成本较低,主要包括能耗和维护费用。

由于其工艺简单,操作容易,降低了维修和保养的成本。

0047.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

0047.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

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的工艺型式,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二个污水处理单元(反应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新技术。

它与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较,具有能耗低、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产量少等特点。

特别是水解反应器具有改善污水可生化性的特点,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好的优势,两者的结合,更凸现新工艺技术的优势。

污水先经过粗格栅,以去除污水中大块的悬浮物,再流入提升泵房的集水池,由潜污泵提升至旋流沉砂池进水渠上的细格栅,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并经计量后进入旋流沉砂池,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砂粒。

沉淀下来的砂粒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干砂外运。

砂水分离后的污水流入提升泵房集水池。

经沉砂池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将截留污水中大部分的悬浮物并将其中的部分有机物进行降解,且可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

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自流入C/N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处理。

C/N滤池出水进入N滤池进行脱氮处理,N滤池出水进入清水池,至此即可达到排放标准,或排放或回用(若有需要可设消毒池)。

水解工艺水解工艺属于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技术范畴,水解池按其内介质分区为污泥床区和清水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布水系统及特殊的池型构造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的混合。

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

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如有机酸类);同时,生物滤池反冲洗时排出的剩余污泥菌体外多糖粘质层发生水解,使细胞壁打开,使污泥液态化,重新回到污泥处理系统中被好氧菌代谢,达到剩余污泥减容化的目的。

由于水解池的污泥龄较长,在污水处理的同时,污泥得以消化。

污水处理水解池

污水处理水解池

污水处理水解池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水解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解池的处理,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本文将从水解池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行维护、优化设计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1.1 水解作用:水解池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质的过程。

1.2 产气过程:在水解池中,有机物质被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甲烷和二氧化碳。

1.3 降解效果:水解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质降解成易被生物进一步利用的简单有机物。

二、结构特点2.1 外形特点:水解池一般为长方形或圆形的封闭容器,容器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通气设备。

2.2 材质选择:水解池的材质一般选用碳钢、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以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2.3 设备配置:水解池内部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气体排放口等设备,以确保污水的顺利处理和气体的排放。

三、运行维护3.1 定期清理:水解池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积累污泥和杂物,需要定期清理以保证处理效果。

3.2 检修设备:水解池内部设备如搅拌器、通气设备等需要定期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监控水质:定期监测水解池内的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浓度等,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保证处理效果。

四、优化设计4.1 提高搅拌效果:优化水解池内的搅拌装置,提高搅拌效果,有助于降解有机物质。

4.2 加强通气设备:增加通气设备的数量和功率,提高气体传输效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4.3 控制进水速度:合理控制水解池的进水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五、应用领域5.1 市政污水处理:水解池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5.2 工业废水处理:水解池也被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如化工、制药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5.3 农村污水处理:水解池也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可以有效降解农村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
1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的工艺型式,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二个污水处理单元(反应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新技术。

它与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相比较,具有能耗低、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产量少等特点。

特别是水解反应器具有改善污水可生化性的特点,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好的优势,两者的结合,更凸现新工艺技术的优势。

污水先经过粗格栅,以去除污水中大块的悬浮物,再流入提升泵房的集水池,由潜污泵提升至旋流沉砂池进水渠上的细格栅,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并经计量后进入旋流沉砂池,以去除污水中的细小砂粒。

沉淀下来的砂粒经砂水分离器分离,干砂外运。

砂水分离后的污水流入提升泵房集水池。

经沉砂池处理后的污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将截留污水中大部分的悬浮物并将其中的部分有机物进行降解,且可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

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自流入C/N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处理。

C/N滤池出水进入N滤池进行脱氮处理,N滤池出水进入清水池,至此即可达到排放标准,或排放或回用(若有需要可设消毒池)。

水解工艺
水解工艺属于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技术范畴,水解池按其内介质分区为污泥床区和清水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布水系统及特殊的池型构造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的混合。

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

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如有机酸类);同时,生物滤池反冲洗时排出的剩余污泥菌体外多糖粘质层发生水解,使细胞壁打开,使污泥液态化,重新回到污泥处理系统中被好氧菌代谢,达到剩余污泥减容化的目的。

由于水解池的污泥龄较长,在污水处理的同时,污泥得以消化。

水解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具有如下特点:
(1)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多功能的水解池较功能专一的传统初沉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率高;
(2)水解菌世代期短,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迅速,其将污水中固体、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质,使得在后续的好氧单元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电耗完成净化过程,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3)构造简单,便于维护。

水解池内不装设填料,不设三相分离器,由于上层
污泥床的层流顶托作用,可以依靠水的静压排泥,从而降低造价,便于维护;
(4)在污水处理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污泥的稳定化处理,使得污水、污泥处理一元化,简化了流程,节省了投资。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膜法生物处理工艺,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时,通过有机营养物质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生物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生物膜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于在生物膜的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水层,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所氧化(其浓度要比滤池进水中有机物的浓度低很多),当废水在滤料表面流动时,有机物就会从运动着的废水中转移到附着在生物膜表面的水中去,被生物膜所吸附。

空气中的氧通过水层而进入生物膜。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作用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了包括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它们又沿着相反的方向,即从生物膜经过附着水层排到流动着的废水及空气中去。

生物滤池中废水的净化过程是很复杂的,它包括废水中复杂的传质过程。

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细胞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的微生态系统,细胞镶嵌在胞外聚合物的基质中,并且附着在固体表面。

生物膜发育形成而条件和时间序列大致为:
(1)存在着可用于聚居的固体表面;
(2)一种有机分子膜快速形成;
(3)聚结的细胞松散的附着;
(4)聚居的细菌牢固的附着;
(5)微生物群落形成,产生胞外聚合物;
(6)群落向上和向外扩展,形成规则和不规则结构;
(7)生物膜成熟,新的菌种进入生物膜并生长,有机和无机碎片被结合,并且溶液度形成,导致了生物膜空间的异相结构;
(8)生物膜可能被吞噬细菌的原生动物捕食;
(9)成熟的生物膜可以脱落,使这种循环交替的重复进行;
(10)形成一种顶级群落。

生物膜形成的关键是在其载体表面的固定。

影响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生长的因素很多,归纳为三类,即微生物的自身性质(种类、培养条件、浓度、活性等)、载体表面性质(表面亲水性、表面负荷、表面化学组成、表面粗糙度等)以及环境条件(pH、离子强度、水流剪切力、温度等)。

对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而言,载体即滤料是工艺的核心,对滤料的选择和采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机械强度、物理形态、稳定性、比重、亲水性、表面电性、孔隙度、表面粗糙度、价格等。

当载体已经通过优化确定后,在微生物调试过程中,主要是为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附着、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净化有机污染物的过程是由附着生长在载体表面的微生物来完成的,而这些微生物又都生活在各自形成的特定环境中,与环境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反应器能否高效运行,取决于影响反应器运行的主要因素,在工程中就是设法为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影响反应器运行最主要因素包括:进水底物浓度、营养物质、溶解氧、酸碱度、温度、毒性抑制、水力停留时间与负荷率等。

我公司近年来对该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和开发,在国内率先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已完成了多个示范工程。

我们自行研制和开发的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简称UBAF)技术是在充分吸取国外曝气生物滤池(BAF)优点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一种新型的类球形轻质陶粒填料,在其表面及内腔空间生长有微生物膜,污水由下向上流经滤料层时,微生物膜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其自身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并在滤料层下部实行强制曝气供氧的条件下(气与水为同向、上向流),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好氧降解,并进行硝化作用。

曝气生物滤池定期利用处理后的出水对其进行反冲洗,以排除滤料表面增殖的老化微生物膜,保证微生物的活性。

曝气生物滤池的生物除磷效果不明显。

去除用于合成微生物机体本身(同化作用除磷)外,基本无生物除磷作用。

故设计中一般采用化学除磷。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化学除磷药剂投加点有两种选择。

一是采用高效沉淀预处理工艺,其化学除磷为前置沉淀法,即在高效沉淀池入口处投
加化学药剂,经混合、絮凝、沉淀作用,磷的积聚体被分离到沉淀池的污泥中,达到污水除磷的目的;另外一种是同步沉淀与絮凝过滤,即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投加化学药剂,在滤床填料的作用下诱发了絮凝,沉淀物截留于滤床上,利用滤池本身存在的周期性的反冲洗,将磷排除至系统外,达到污水除磷的目的。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工艺技术特点
(1)较小的池容和占地面积。

曝气生物滤池的BOD5容积负荷大,一般可达到5~6kgBOD5/(m3·d),是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的6~12倍,所以它的池容和占地面积较常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要小,同时在滤池后不需设二沉池,节省了占地面积和土建费用。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构筑物占地面积只有氧化沟工艺的1/5左右;
(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出水水质好。

由于整个滤池中分布着较高浓度的微生物,反应速率高,而高浓度的微生物以膜状存在于滤池的陶粒表面,其本身就耐水量的冲击,即使滤速增大较多也不会使微生物流失;
(3)对低浓度污水适应性强,不会产生由于营养物过低导致微生物无法培养的情况,且该工艺启动时间相对较短;
(4)氧的利用率高;
(5)硝化速率高,效果好,若增加回流等设施,可以实现非常好的脱氮效果;
(6)受气候影响相对较小;
(7)构筑物模块化,有利于今后的扩建;
(8)主要设备和材料均可国内配套生产,不需进口,节省投资。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