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月迹》赏析
浅析贾平凹散文集《月迹》中的禅意美
浅析贾平凹散文集《月迹》中的禅意美禅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佛学,更由于后世诸多文人骚客,古圣先贤的参禅悟道而发展为一种人生的哲学。
禅门以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即心即佛,一切现成。
禅宗对中国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而在当代散文家中,没有谁的散文会像贾平凹散文那般浓重地浸染着道禅味了。
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使贾平凹的散文清丽脱俗,秀美难言,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灵异的奇光。
读他的散文,与其说是艺术欣赏,不如说是在书卷中作美的参禅,你获得的十二分快感,三分是艺术品味,七分是人生顿悟,还有两分是嗒然失身的灵的徜徉。
这种浓浓的道禅意识,不仅表面在贾平凹的文艺观上,更表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
《月迹》收入了贾平凹早期的34篇散文。
其意韵之深远,恰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令人“欲辩已忘言”。
这主要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尤其得益于他对禅意的妙悟。
贾平凹是深受禅宗影响的当代作家。
他曾在传统文化中寻根,并在禅道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体悟。
他说:“对于佛道,看的东西不多,看了也不全懂,但学会了‘悟’,他们的一些玄理常常为我所悟,悟得与人家原义相差甚远,但我却满足了,反正只是悟出了对我有用的东西,便不管它原本是什么。
” 他追求乡村的静美,并以“静虚”作为自己审美内蕴的核心,这一点恰与禅宗的“亲自然,远尘世”之风相契合,使他能深悟禅意之精蕴,同时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幽柔纤巧的审美风格。
《月迹》收入的是作者1980年前后的作品。
此时,作者在经历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单纯入世”阶段后,由于读的书多了,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驳杂,逐渐地了解了生活的某些阴暗面,“发现了民性的愚昧麻木,世态的反复多变,人情的冷暖无常等等,以前对人生的光洁单纯的眼光,适足以加剧他此时的悲观、失望,甚至使他涌动着浩茫的痛苦”。
“在这种痛苦惶惑的时刻,古代失意文人才子那种厌弃世俗,投向大自然去寻找美和心境和谐的共同举措,通过古代诗文向他呈现了巨大的诱惑力。
贾平凹《月迹》散文
贾平凹《月迹》散文贾平凹《月迹》散文贾平凹的作品多为乡村的题材,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贾平凹《月迹》散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原文】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多多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什么树呢?”“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月迹》赏析资料
贾平凹的《月迹》赏析《月迹》原文: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
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什么树呢?”“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
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
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月迹贾平凹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
”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⑪“谁?”我们都吃惊了。
⑫“嫦娥。
”奶奶说。
⑬“嫦娥是谁?”⑭“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
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⑮“有三妹漂亮吗?”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⑰三妹就乐了:⑱“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⑲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
贾平凹《月迹》赏析
贾平凹《月迹》赏析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于<月迹>中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通过这些意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之境.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这种创作的审美取向,在当前的散文创作中仍将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种种情思,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名篇佳什。
人们吟咏边关冷月,卢沟晓月,床头明月,“杨柳岸晚风残月”;人们写月形月影,“缺月挂疏桐”,“飞镜又重磨”写月色月波,“滟滟随波千万里”,“梨花院落溶溶月”……“月诗月文”浩如烟海,各出机杼。
以至于令后人望月而兴叹,不敢随便吟咏摹写这涵蕴无穷的月。
然而贾平凹却敢凑这个热闹,于“月山月海”的诗文路上另辟蹊径——写月迹。
写得虚虚实实,掩掩映映,写得那样娇美灵动,写出了只属于他而又能引起人们情绪共振的那神奇美妙的月迹。
写月迹并不稀奇,苏轼早就写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写得幽幽静静,缠缠绵绵。
而像贾平凹这样写得如此别致的却不多见。
其奥秘何在?从描摹手段来看:一是拟虚为实,巧妙地设置参照物,将无形无态的月迹写得可触可感。
作者巧妙地用竹帘,葡萄叶,小酒杯,小河水,小孩子的眼睛,清清晰晰地写出月亮轻盈的踪迹--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的圆便满盈了”。
后来又在葡萄叶丛上发现了她,还装在了酒杯里,落在了小河里……如轻盈飘逸的少女,又像是淘气跳皮的小男孩,可触可摸,有情有意,是那样令人惊喜,那样富有情趣。
虽是镜中月,杯中月,水中月,却是全无虚无空幻之感。
二是虚实转换,虚实一体。
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将高空明月这种真切的实在化为虚拟,又转换为实感。
当听说月宫中有桂树时,倏忽间觉着“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而且似乎“就在身后袅袅”,仿佛又“到了头发梢儿上”,甚至还“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幻觉,觉得“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月迹课文笔记
月迹课文笔记
《月迹》是贾平凹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关于这篇散文的课文笔记:
- 主题:通过描写孩子们在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展现了孩子们纯真的内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线索:以“月迹”为线索,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来写,既写出了孩子们寻月的踪迹,也写出了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 写作手法:
- 象征:用月亮象征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拟人:将月亮拟人化,如“月亮是长了腿的”“月亮在每个人的心里”,使月亮显得更加亲切、可爱。
- 虚实结合:将眼前的实景与想象中的虚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充满诗意的氛围。
-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人物形象:通过对孩子们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展现了
孩子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
- 结构特点:以时间为顺序,从傍晚到夜深,依次写了孩子们寻月的过程。
同时,文章前后照应,开头写孩子们盼月,结尾写孩子们寻月后的满足,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 语言特色: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童趣,充满了生活气息。
《月迹》-精品文档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突破和创新探测技术,提高了对月球的探测效 率和精度,为未来的深空探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拓展人类认知
通过对月球的研究,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对人类的科学文化和 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月球资源利用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月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价值,探索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为人类 深空探测和太空殖民提供支持。
情感之美
1 2 3
童年情趣的抒发
作者通过描绘童年时期对月亮的憧憬和追求,抒 发出对童年情趣的怀念和留恋,使读者感受到童 年时光的纯真与美好。
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出对大自 然的敬畏之情,使读者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处的重要性。
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通过对月光下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对生命 的深刻感悟,使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05
跨媒介传播与影响
改编影视作品评价
剧情还原与创新
分析改编影视作品在剧情还原度与创新性方面的表现。
演员表现与角色塑造
评价演员在改编影视作品中的表现以及角色塑造的成功与否。
视觉效果与音效
探讨改编影视作品在视觉效果、音效等方面的制作水平及其对观 众体验的影响。
网络传播现象剖析
01
02
03
社交媒体关注度
03
美学价值探讨
意境之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意化的自然景象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如月 光下的山水、花草、虫鱼等,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味。
梦幻般的月景
作者将月光与各种自然元素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月景,使 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浪漫的世界之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月迹》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月迹》课文原文及赏析《月迹》是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以下是课文原文: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
我们就在院子里盼着它下来。
“奶奶,月亮是什么样的呀?”我问。
“月亮吗?就像个大银盘。
”奶奶说。
我和弟弟就看着那个大银盘,等它下来。
“快看,月亮在那棵树上呢!”弟弟忽然叫起来。
我们赶忙跑过去,果然看到月亮挂在树梢上,亮晶晶的,真像一个大银盘。
“月亮怎么会在树上呢?”我问。
“是啊,月亮怎么会下来呢?”弟弟也奇怪。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月亮是不会下来的。
你们看,那不是月亮,是月亮的影子。
”我们抬头看天空,月亮还在那里,静静地照着我们。
“可是,我还是想摸一摸月亮。
”我说。
“我也是。
”弟弟说。
奶奶想了想,说:“那咱们就去找月亮吧。
”于是,我们就在院子里、在巷子里、在河边、在山上,到处找月亮。
每找到一处,我们就欢呼一声:“找到了,月亮在这里!”最后,我们在水盆里看到了月亮。
月亮映在水里,就像一个圆圆的镜子。
“这就是月亮吗?”我问。
“是的,这就是月亮。
”奶奶说,“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月亮,只要你用心去寻找。
”以下是对课文的赏析:《月迹》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对月亮的好奇和探索,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文章通过祖孙三代人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感悟。
文中,奶奶的形象智慧而慈祥,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疑问,同时也引导他们去主动探索和发现。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好奇心也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此外,《月迹》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
奶奶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月亮,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寓意着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努力。
总的来说,《月迹》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寓意,成为了一篇深受读者喜爱的散文佳作。
月迹课文精讲
月迹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月迹》是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孩子们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奇妙体验和感悟。
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可以将《月迹》划分为以下几个段落: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描述月亮匆匆来去,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部分主要写月亮的美丽和神秘,以及孩子们对月亮的向往和追寻。
第二部分(第5-30自然段):具体描写孩子们寻月的过程。
他们从镜中看到了月亮,然后跑到院子里、河岸上、沙滩上等地寻找月亮,经历了许多奇幻的景象和感受。
这部分详细描绘了孩子们在不同场景下对月亮的观察和想象,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三部分(第31-36自然段):写孩子们在沙滩上议月。
他们通过谈论月亮的形状、颜色、光芒等特征,进一步加深了对月亮的理解和感悟。
这部分强调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热爱和敬畏,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整篇文章以寻找月亮为线索,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孩子们纯真心灵的赞美。
通过对文章的段落划分,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二、文章赏析《月迹》是贾平凹的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孩子们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奇妙体验和感悟,展现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孩子们纯真心灵的赞美。
贾平凹以孩童的心态和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让人耳目一新。
他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亮的美丽形象,如“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这样的描写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让人仿佛置身于孩子们的世界中,与他们一同探寻月亮的奥秘。
文章通过寻找月亮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孩子们纯真心灵的赞美。
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发现和创造美。
美在于寻找与发现——解读贾平凹的《月迹》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6.3吴周文美在于寻找与发现——解读贾平凹的《月迹》众所周知,贾平凹是一位小说家,其《秦腔》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殊荣。
但创作伊始,他同时两栖于小说与散文。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棵小桃树》,就引起老一辈作家孙犁先生的好评,曾撰文在《人民日报》上向读者予以推荐。
《月迹》是贾平凹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
他对月特别钟情,还写过《对月》《月鉴》,比较起来,三篇关于月的作品中,还是《月迹》写得最好。
以月为吟咏题材的诗文作品很多。
以散文而言,最著名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有巴金写过《月》,庐隐写过《月下的回忆》,杨朔写过《金字塔夜月》,陈奕纯写过《月下狗声》等等。
至于古代诗词中写月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月亮这一意象,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神符号,在诗人与散文家们的心中有着思想情感的多种意蕴:幽静(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孤独(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忧伤(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乡愁(如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永恒(如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祈愿(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不一而足。
在《荷塘月色》里,月色是作为荷花的衬托物,一并整合而抒写作者圣洁、美好的人格理想,因此,月色也代表着朱自清的人格理想,寓意着圣洁与美好。
那么,贾平凹笔下的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这是读者解读这篇散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在《罗丹艺术论》里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贾平凹是一位美的追求者,他喜欢讲小说故事,也善于在散文中讲故事。
早期散文中间讲述桃树、丑石、鸟巢、静虚村等故事,为他的读者所熟知。
《月迹》则是讲述“我们”兄妹三人寻找中秋之月的往事,引导儿童少年在自己的身边去发现月亮的美,寻找月亮的美,告诉成长中的他们,・名作重读・JIAOCAI / 教材美在于发现与寻找。
贾平凹《月迹》原文及赏析
贾平凹《月迹》原文及赏析贾平凹《月迹》原文及赏析《月迹》是现代作家贾平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是贾平凹《月迹》原文及赏析,快来看看吧!【原文】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多多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什么树呢?”“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第7课《月迹》妙词妙语,童趣盎然
妙词妙语,童趣盎然
——赏析《月迹》的语言特点
贾平凹的《月迹》的语言非常独特,不仅较多地运用了儿化音和叠词,还灵活运用了儿童的口吻,通俗亲切、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
一、儿化音亲切上口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
...变的。
...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
...是繁星儿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
...的样子。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
....上、爷爷的锨刃儿
...上发
....上、瓷花盆儿
现了。
这些句子中的加点词都运用了儿化音,读起来亲切上口,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将儿童的稚嫩和天真的样子勾勒得生动逼真。
二、叠词别有韵味
★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
..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
..的,银银
粗粗
..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
..的骨朵儿了。
..的枝,疏疏
..的桂树,疏疏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
..,到了头发稍儿上,添了一种淡.
淡.的痒痒
..的感觉。
句中加点的叠词既亲切,又富有音乐美,使得文章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
三、儿童口吻充满童真童趣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儿的。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
★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这些句子想象奇特,体现出了孩童们奇特敏锐的想象力,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语言充满了浓郁的孩童生活气息,把童真、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月迹》赏析
《月迹》赏析《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
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美好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美好,也都应该去追求美好。
作品通过“我们”追寻月迹的过程,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和美好。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娇美,也写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热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
孩子们追逐月亮的踪迹,追到了院里,发生了谁拥有月亮的争执,描写了孩子们想要得到它的急切心情,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随着奶奶出来倒酒、喝酒,证明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后来发现:“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使主题再一次得到深化。
《月迹》构思新颖、独具特色。
历代有许多文人用月亮代表团圆和思念。
但是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情追求的思想感情,浓缩到对月迹的追逐之中,则是独具一格的构思。
作者用追寻月迹作为行文的线索,既能表现自己的立意,又使《月迹》具有一种清新优美、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月迹》的语言清新优美,含蓄有韵味。
作者把热烈的感情倾注在画面描绘和简洁的人物对话中。
不论是“放了竹窗帘儿”的中堂,还是“玉玉的、银银的”的院子,都是作者用清新明丽的语言谱写出来的美妙乐曲。
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想象等手法,增强了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文中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月的踪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作者想象那月亮“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对童心的描写既传神又逼真。
文中,“奶奶”是一个关键人物,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心的一个人。
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传说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很有韵味。
盖印章表示这是自己的所有物,印章起证明的作用。
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那么,“天空”就是一个巨大的纸页,纸页上的作品为“我”所有,“我”是天空的主人,“我”对天空的一切负责。
月迹一文中背后的故事
月迹一文中背后的故事《月迹》是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这篇文章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些故事,了解《月迹》背后的点点滴滴。
一、《月迹》的创作背景《月迹》写于1980年,当时贾平凹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工作。
这篇文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对家乡的记忆和思念。
贾平凹的家乡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他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二、《月迹》背后的故事1.贾平凹的童年时光在《月迹》中,贾平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童年时与伙伴们在月光下寻找月亮的足迹的故事。
这段美好的回忆,实际上来源于贾平凹的真实经历。
小时候,他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与伙伴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他创作《月迹》的源泉。
2.父亲的影响在《月迹》中,父亲的形象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贾平凹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中,父亲教导孩子们要热爱家乡,珍惜时光,这实际上也是贾平凹父亲对他的教诲。
正是这种教诲,让贾平凹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热爱,并将这份热爱融入了《月迹》这篇文章。
3.寻找月亮的足迹在《月迹》中,孩子们在月光下寻找月亮的足迹,这个场景充满了诗意。
实际上,这个场景是贾平凹对家乡一种美好寄托的体现。
月亮象征着纯洁、美好,寻找月亮的足迹,意味着寻找家乡的美好回忆。
通过这个场景,贾平凹表达了对家乡的无尽眷恋。
三、总结《月迹》这篇文章背后,隐藏着贾平凹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他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纯真的快乐和对家乡的热爱。
这也正是《月迹》的魅力所在,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注意:本文内容仅限于探讨《月迹》背后的故事,不涉及其他方面。
第课《月迹》
第课《月迹》《第课《月迹》月,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
它或圆或缺,或明或暗,总是引发着人们无尽的遐想和情思。
贾平凹先生的《月迹》,则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月之画卷。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没有刻意去描绘月的形与色,而是通过孩子们的寻月之旅,让月的踪迹在不知不觉中展现出来。
孩子们先是在中堂里盼月,“盼着月亮快快出来”,那急切的心情,如同我们儿时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接着,他们在院子里看到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那轻柔的姿态,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孩子们为了寻找更多的月亮,开始了一场有趣的“追踪”。
他们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月的踪迹。
这一处处细微的发现,让他们惊喜不已。
而当他们以为月亮就在自己的身边时,又发现“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原来月亮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作者笔下的孩子们,天真无邪,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他们的对话和举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比如,“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些简单而真挚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纯净和对世界的热爱。
《月迹》不仅仅是一篇关于月亮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于童年、关于成长的文章。
在孩子们的寻月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从最初对月亮的渴望,到逐渐发现月亮的无处不在,再到对天空的拥有感,这其实也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扩大、对美好的感受不断加深的过程。
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们思考,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像孩子们那样对自然、对美好的敏锐感知?我们是否总是匆匆忙忙,而忽略了身边那些细微而又美好的存在?贾平凹先生用他朴实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月亮是那么亲切,孩子们是那么可爱,一切都是那么纯真。
《月迹》课文课件
写作背景
《月迹》创作于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社会正 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社会文化也处于多元探 索的状态。贾平凹通过这篇散文,表达了他对生 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比喻
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比喻,如“ 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 中”,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
和颜色。
拟人
作者将月亮拟人化,如“月亮害羞 地躲进了云层”,使月亮具有了人 的情感和行为。
排比
文中的排比句式使文章节奏明快, 气势连贯,如“月亮爬上树梢,透 过窗帘,照在窗台上”。
语言风格特点
形象生动
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 章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非常形象生 动,如“我们快步穿过小树林, 走上了沙丘,沙丘上月光皎洁”
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即使 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也可以通过想象来满足自己 的愿望。
02 传统与现实的冲突
故事中的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冲突,反映了传统与 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03 童心的保护
故事强调了对童心的保护和尊重,呼吁人们不要 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03
课文语言特色
修辞手法运用
05
课文拓展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01
《月迹》作者贾平凹的其他作品
《秦腔》、《古炉》等,引导学生阅读以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
主题思想。
02
其他描写月亮的作品
《荷塘月色》、《月下独酌》等,引导学生与《月迹》进行比较阅读,
分析异同点。
03
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的月亮相关作品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月迹贾平凹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
”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
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平凹《月迹》赏析贾平凹的《月迹》赏析贾平凹(1952—),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他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
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
贾平凹的作品主要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不仅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突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
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不仅在我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
特别是在文学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了新的传统,在新汉语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贾平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
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废都》1997)、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2003)等;国内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1978)、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1984)、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爱的踪迹》1989)、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2005)以及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秦腔》2006)、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2008)等。
《月迹》主要内容作者贾平凹通过山村儿童追月迹的故事,体现了中秋月夜月亮的淡雅,最后说明了童心创造力的高超。
《月迹》原文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
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什么树呢?”“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
”奶奶说。
“嫦娥是谁?”“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
我想。
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
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赏析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
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于《月迹》中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之中所描绘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
通过这些意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之境。
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
这种创作的审美取向,在当前的散文创作中仍将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羁旅怀乡之情;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这篇散文抛却此窠臼,另辟蹊径,以孩童的心态、孩童的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品以“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开篇,用“新鲜”“满足”来串起全文:中秋夜盼月之急切——镜中月之惊喜与失望——空中月之神奇与迷人——酒中月之可爱与可怜——水中月之幽静与欢呼——“眼中月”之喜悦与满足,好一个由新鲜到满足的孩童的真切的心理描述。
作品中的“月”也不再是纯的自然的明月,它已经成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正如文中“三妹”所言“月亮是个好”。
孩童对它的热切的盼望、寻找、争执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探寻、追求、领悟的过程。
作品对蕴涵在文章中的哲理的揭示是深邃而不露痕迹的,是借“奶奶”之口自然而然地表述出来的:“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正是在“奶奶”的引导启发下,“我们”才领悟到:“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这一点正是作品不落窠臼,独立潮头之高明所在。
贾平凹的《月迹》赏析《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
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散文集《月迹》。
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作者含蓄地告诉人们: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地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它。
作品通过山村儿童追寻月迹的行踪,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淡雅图画,显示出明月的神秘而又慷慨的性格。
散文从“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起笔,接着细致地写了孩子们的“盼月”和“赏月”的情景。
作者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娇美,也写出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热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为后面的“寻月”设下了铺垫。
他们追逐月亮的踪迹,追到了院里,发生了谁拥有月亮的争执,描写了孩子们想要得到它的急切心情,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随着奶奶出来倒酒、喝酒,证明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
接着是他们又在院内、院外、河船、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全都发现了月亮,于是恍然大悟:“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这里表现出孩子们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并且使主题再一次得到深化。
最后他们的好奇心和爱美的心理都得到满足,便甜甜地睡去。
《月迹》构思新颖、独具特色。
历代有许多文人用月亮象征圣洁、光明、美好的事物。
但是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情追求的思想感情,浓缩到对月迹的追逐之中,则是独具一格的构思;作者用追寻月迹作为行文的线索,既能表现自己的立意,又使《月迹》具有一种清新优美、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月迹》的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
作者把热烈的感情倾注在画面描绘和简洁的人物对话中。
不论是“放了竹窗帘儿”的中堂,还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都是作者用清新明丽的语言谱写出来的“月光曲”。
将作者对美好事物追逐的感情,和谐地融汇于景物描写之中。
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想象等手法,增强了散文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文中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月的踪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作者想象那“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
对童心的描写更是既传神又逼真。
正如孙犁评价的那样“在他的笔下,客观与主观,都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平易近人的,而其声响却是动听的,不同凡响的。
”主题文章通过孩子们在院子里,小河边寻找月亮的活动,赞美了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真无暇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