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15
登高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律诗诗体、诗歌风格等诗歌知识,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
2. 学会运用知人论世和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难点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杜诗形象图导入。
【设计意图】从网络恶搞杜甫像入手,唤醒学生对真正的杜甫和杜诗的认知。
二、整体感知学生齐读。
【设计思路】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整体感知文本,积极思考。
三、正文解析,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参考: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
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参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写了两种景物?(落木和长江)(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参考:①落木萧萧: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漂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②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登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
《登高》教学设计《登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登高》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这一单元着重要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鉴赏时,要注意知人论世,同时也要注意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登高》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意境苍凉,最能代表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被誉为“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和极高的鉴赏价值。
诗歌通过写登高所见所感,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再现了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在这种沉重的感叹中,我们能感受到蕴涵其中的对生命衰弱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留恋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关注。
学情分析在《登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杜甫的一些诗,对杜甫的个人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懂得了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目前阅读诗歌时可抓住意象,会结合诗人经历把握诗歌的主旨,这些都有助于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但学生鉴赏方法掌握的较少,主旨还不能全面概括,因此,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2、学会词句注释并翻译古诗;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2、分析文中的意象,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第一篇:《登高》教案《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过程与方法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教材分析《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
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计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⒈吟诵法。
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
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讲析法和点拨法。
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高二语文(必修3):《登高》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3):《登高》教学设计目的:1、理解两首诗的不同体裁、风格和两位诗人的人生态度。
2、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
全一课时一、引入:给大家朗诵一首古诗,希望喜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答问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甫。
(2)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望岳》(3)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五言律诗。
二、新课:《登高》学习:(一)作者介绍: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
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
公元712年,诗坛上冉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
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
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
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登高优秀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高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文本简析】《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
《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
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
《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李白的豪逸浪漫,今天我们将走近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学习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感受杜甫诗歌的特点。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人教版高二必修3《登高》 教案设计
第5课《登高》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过程与方法:1、讨论法。
2、炼字法。
3、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2、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
2、练字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
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
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
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你听了这篇小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凄清、悲凉。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进杜甫,走进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二、朗读诗歌找一名同学朗读诗歌,听朗读带,齐读三、走进诗歌,鉴赏诗文问题(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明确:“悲”问题(2)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明确:前四句。
问题(3)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表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明确:风——急天——高猿——哀渚——清精炼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问题(4)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创新教案(四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创新教案(四篇)《登高》教案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下注释:渚:水中小洲。
回:回旋。
落木:落叶。
萧萧:风吹落叶声。
万里:指诗人离家万里。
百年:这里指到了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繁霜鬓:两鬓白发不断增多。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全句是说,穷困潦倒本可借浊酒以浇愁怀,偏偏最近又因病戒酒停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及写作背景。
技能与方法: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杜甫字子美,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生活疾苦。
背景: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时写的。
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55岁了,漂泊了第八个年头,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
国运的艰难,身世的悲苦,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这些都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朗读诗歌1. 同学个别朗读2. 教师范读3. 集体朗读4. 听朗读录音四、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1.听过录音,初步感知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诗中流露出杜甫怎样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悲2.同学融入感情朗读3.仔细品味感情:人们称杜甫这首诗歌是“古今七律第一”。
律诗书写规律先写景后抒情,品味颈联所蕴含的感情。
《登高》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登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高》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高》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落实。
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乡,体弱多病,独自登台时所写的一首代表性律诗。
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我在设计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关系,再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深入探究产生悲秋情怀的缘由。
以文本为基础,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诵读,分析景情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风物与一生的悲情感受为一体,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关系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二、教学准备:课前查阅关于本诗的相关资料(作者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稿等),从中筛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音乐,图片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呈现诗中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
(封面)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教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学会用意象叠加法、字句推敲法、诵读体验法等欣赏诗歌。
3.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2学情分析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以《登高》而言,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
故细读文本,咀嚼字句,便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
其次,不朽名作的特点是寄寓深广,古今评价甚多,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这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极好凭借。
第三,诗为语言之精华,是诗人心里涌出的情感之流。
诵读乃赏诗之要着,精心感悟之时,设身处地,心惟口诵,是理解诗意的关键一步。
3重点难点1.理解本诗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及绘景、抒情之法。
2.学会用意象叠加法、字句推敲法、诵读体验法等欣赏诗歌。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一、诵读感知先有情1.教学蓄势:播放《唐之韵》朗读片段,指导学生配合乐曲《哀郢》朗读。
2.移情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此时流落夔州,年已55岁(去世前三年)。
秋日的一天你登高远望,“面对”洪涛滚滚的秋江秋景,不禁忧时伤世,万般悲慨涌上心头……请带着这样的想象再读诗歌。
二、寄意遥深“三秋图”有评者把此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三秋图”寄意遥深,“秋”字蕴涵丰富,除了指季节之秋外,请再究深意。
研习:“三秋图”,“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
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
《登高》高中优秀课例教学设计
②对“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
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
一项是()A、这两句诗写春
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
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
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
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
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
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
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
“城春”,两意相反。“国破”
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
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
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
36 ’ 55 ” -43’21”
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B.颔 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
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
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
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
倍添悲凉。C.颈联中“悲”
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
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
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
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
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
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
选择题结 果及时反 馈功能, “不懂” 及时反馈
功能
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 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 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 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
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 中的“国”、“山河”、“城”、“草 木”都是诗人亲眼所写的景
物。
43 ’ 22 ” -44’30”
课堂小 结
学生小结
鉴赏诗歌,我们通过哪些内 容可以把握作者的情感? 明确:解题、释义,意象,知
人论世
学生 “弹 幕”回 答
“弹幕” 功能
44 ’ 30 ” -45’00”
课堂评 价
调动学生 积极性, 客观评价 学生。
登高(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登高(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登高(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1登高(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理解和欣赏诗歌。
2. 能够积累和运用一些诗歌中的词汇、语言结构和修辞手法等知识,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3. 能够自主思考和发展对文学和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培养个人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文言诗《登高》为教材,通过文本解读、语感体验、赏析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重点1. 了解并理解文言诗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特点。
2. 理解和领悟诗歌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情感。
3. 运用相关知识和语言技能欣赏和解读文言诗。
四、教学难点1. 初步接触和理解文言诗的复杂性和奥妙性。
2. 在诗歌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和文学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登高活动的无限憧憬和热情,增强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正文环节1) 文本解读a. 师生互动,尝试了解文言诗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为之后的理解奠定基础。
b. 针对难以理解和复杂的句子和词语,采取举例讲解、语境翻译等方式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2) 语感体验a. 针对诗歌中的一些形象和意象,师生试着让学生利用自身感性和想象力,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b. 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与他人分享,促进交流和互相学习。
3) 赏析讲解a. 对文学表现的具体手法和效果进行讲解,如比喻、对仗、押韵等。
b. 师生一起评价、欣赏、评析和批评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
3. 教学结语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成果,强调学生需要长期关注和参与文学素养的培养,促进他们对文学和生活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资源1. 电子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相关书籍和参考资料。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登高》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杜甫及其代表作《登高》的背景;2.分析诗歌结构,领悟其中的意境和情感;3.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杜甫及其代表作《登高》;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3.理解诗歌中的思想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领悟诗歌中的抒情情感;2.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隐含含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引入教师先简要介绍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史诗气息和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然后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登高》,告诉学生这首诗是杜甫为了表达自己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而写的,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感情表达。
第二步:课文解读1.学生先阅读课文,理解其大意和基本结构;2.教师分段解读课文,注重诗歌中的意境描写和抒情情感;3.要求学生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格调。
第三步:情感体会1.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情感体会;2.要求学生就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思考和发表看法;3.帮助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和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第四步:文学鉴赏1.教师讲解诗歌中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学鉴赏;2.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诗歌的现场朗读和分享,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3.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比较和联想,拓展对诗歌的文学视野。
第五步: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在学习诗歌中发现美和感动,并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索文学的世界。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对杜甫及其代表作《登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诗歌的欣赏和解读,学生也可以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启迪,体会到文学的力量和魅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继续关注和热爱文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登高》教案范文
《登高》教案范文课题:《登高》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登高》一文,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增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诗歌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并感受杜甫的豪情壮志,同时培养学生对于文学鉴赏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电脑、音频、《登高》诗歌的注释和简要解读。
2.学生准备:课前学生需要阅读《登高》诗歌,并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杜甫的《登高》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一下这首诗的豪情壮志。
然后,导入到主题之中,提问学生:你们对于《登高》这个标题都有什么样的想法?对登高这个活动有什么了解?2.学习课文(20分钟)a.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派一个学生朗读诗歌,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
b.教师进行总结,解读课文中的一些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杜甫的豪情壮志。
c.学生根据对该诗的理解和感受,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3.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胡伟立的《登高》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登高》的感受。
师生共同享受音乐的美。
4.理解诗意(15分钟)a.在课件上展示诗歌的主要内容及其背后的意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b.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完成《登高》的注释和简要解读。
5.诗词朗读(15分钟)学生自由选择本课所学的其他古诗进行诵读,并通过表演、合唱等形式进行朗读。
6.总结(10分钟)通过课程的学习,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回顾《登高》的内容和意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五、教学延伸:1.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诗歌,进行学习和欣赏。
2.学生可以自己尝试写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诗歌,并进行交流。
六、板书设计:《登高》临岐赋诗情,一挥意气生。
功楼耸雄峙,眼界展豪情。
登高-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登高 - 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杜甫及其作品《登高》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篇章结构3.能够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和情感4.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二、教学重点1.知识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篇章结构2.能力点: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画面:群山耸立,云海蔚蓝,一位登高者站在山巅上眺望远方,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此画,想到什么?”2. 阅读课文给学生发放材料,让学生阅读杜甫的《登高》一文。
3. 分析文本要求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重要单词、句子并理解篇章的结构。
1.重要单词:危峰、云、穷途、风流、自由等。
2.重要句子:邈苍山,如穷秋楚,思妇遥、故国远。
3.篇章结构:文章结构较为简单,包括首尾两个句子和中间两段。
4. 分析主题和情感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并用课文中的句子加以证明。
1.主题:文章通过描绘登高者俯瞰群山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追求自由、追求心灵解放的内心情感。
2.情感:在文章末句中,“感君缨度险,抚躬怀远游”,作者表达了对登高者的敬佩和对追求自由的人的共鸣。
5. 总结教学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创作和品味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讨论和课堂互动,讲述个人观点和理解。
2.作业评价:对学生阅读和文本分析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对于主题和情感的理解情况进行考核。
六、教学拓展1.给学生分发唐诗选集,让他们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与现代文学的差异。
2.鼓励学生读一遍《登高》,并以自己的话来表达对于诗歌中自由、宽广的思维。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目的是通过杜甫的《登高》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并概括出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和篇章的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讨论和互动,并且表现出了对诗歌的浓厚兴趣。
但是,对于诗歌中主题和情感的理解,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度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诗歌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真正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2、通过本课示范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打通本单元8首诗歌,构建相互关联的诗歌世界,使学生有整体性的诗歌观。
【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知人论世”更加纵深的使用方式,不只局限于某一首诗歌的具体一个点,而是扩展到生平的“线”,时代的“面”,跨时空的“体”。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自行检索资料之后,沿着一定的线索,如时间、地点、历史大事等,以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全新的、立体的诗歌观。
【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课时用基础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所了解的杜甫其人和他的《登高》一诗。
2、深化单元任务:对“知人论世”的内涵有进一步了解:即了解作者的
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3、作业展示:请同学们展示借助互联网和其他资源,查阅杜甫的生平资料,完成的表格。
4、由点到线:通过学习老师播放的视频,研读发放的阅读资料,由点成线,构建杜甫的诗歌人生。
5、由线到面:打破单独诗歌的壁垒,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寻大唐双子星之间的关联,由线到面理解盛唐诗歌最重要的一块版图。
6、由面到体:通过引入身跨两宋的李清照,引导学生以北宋的灭亡+安史之乱为同类触发点,构建立体的诗歌世界。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登高》教案设计
4、在整体感知和品读的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完成背诵。
内容分析
《登高》这首诗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学生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通过诵读,用意象分析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从本诗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意象进行品味鉴赏
个性化
教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设
计
教学过程结构:
创设,使学生初步感知,进而走进杜甫
学习
新知
环节
播放录音,整体感知
设疑:
1、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2、“悲”什么?
自由朗读,走进诗境 。
自由发言,通过知人论世。把握作者悲什么
录音
PPT
设计意图: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初步体会作者在诗歌诗歌中流露的悲苦之情。
环节
学生默读,品读诗歌
3课堂练习:
4作业课外拓展:
1、配乐朗读,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是鉴赏方法的总结)3、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完成练习。(把握杜甫在《春望》中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由高效课堂理念出发,本设计试图促进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化,即从以教师自身为本位自觉的转向以学生为本位,并以此为基点来思考和采取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将“高效课堂”的元素贯串于语文常态课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基于这样的目的,现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一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和诗歌特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2、了解诗歌中的景情关系,体会典型意象所营造的意境;过程与方法4、运用朗读感悟法来品读诗歌的情感基调;5、运用讨论探究法分析景物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6、尽量体会诗人杜甫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八悲”之情;教学重点: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诗歌意境的分析教学难点:分析杜甫的情感【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学层次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一、新课导入:营造意境。
(1分钟)二、知人论世:包括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5分钟)三、朗读诗歌: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诗歌的魅力,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4分钟)四、解读景物:从意象、意境和描写手法三个方面对首联和颔联进行赏析。
(10分钟)五、解读情感:以学生小组讨论方式对颈联和尾联进行理解。
(10分钟)六、变式练习:对杜甫诗歌《对雪》进行景情分析。
(1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
1200多年前,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孤鸟盘旋。
已经走到生命晚秋的杜甫登上高处,他又在想些什么呢?一首《登高》恰能让我们走进杜甫的精神世界。
二、知人论世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那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就需要知人论世,相信大家在初中就对杜甫其人及其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眼里的杜甫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以“一个的杜甫”为话题,介绍你了解的杜甫,并说明原因。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登高》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登高》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家以浪漫主义诗风与现实主义诗风构成了双峰对峙的诗坛奇观。
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两首七律。
二、鉴赏杜甫《登高》1.导人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
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
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3.诵读指导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1.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认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赏析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凝重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内容,品味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两茫茫。
”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放眼远眺,无尽的愁思涌上心头,他怀念挚友,也感伤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的高塔,极目远眺,高瞻远瞩,不怕浮云遮住自己的视线,体现了他远大的人生抱负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而伟大的诗圣杜甫登高,又看到了什么景象,抒发一种什么情感呢?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回答。
此诗是作者于公元767年,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所写,这是一个什么年代?杜甫生于712年,死于770年,此时已然到了什么年龄?(明确:杜甫身逢乱世,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安史之乱爆发于公元755年,结束于公元763年,此诗写于767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结束四年之后,叛乱虽然平定,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杜甫继续着“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等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3年后杜甫病死在出蜀途中。
)三、诗歌鉴赏初读——正其音提示: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
首联: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陈诗旭教学目的:1、理解两首诗的不同体裁、风格和两位诗人的人生态度。
2、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
全一课时一、引入:二、新课:《登高》学习:(一)作者介绍: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
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峰,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
公元712年,杜甫生于此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
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
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作品都是千古名篇。
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三)作品赏析:作为能够写出“诗史”的“诗圣”,杜甫的作品是博大精深的。
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时期。
稍有历史常识的同学都知道,发端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杜甫也深受其害,被迫流落他乡,过着有家难回的痛苦生活。
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中,不仅寄寓了深沉的个人情感,而且也饱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
《登高》就是这些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
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在诗作之首,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
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曹丕在《燕歌行》中也曾写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而江边的风要比其它地区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
不仅如此,这个“急”字,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
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
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
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
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
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再来看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
“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
接下来诗人由沙洲自然写到了沙子,在描写沙子的色彩时,作者用了一个“白”字。
从色彩学角度来看,蓝白黑之类的色彩属于冷色调,这种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然后,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
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所以用“回”,回旋地飞。
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
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
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下面我们看第三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
在这两个诗句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
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
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
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2、第二层次:接下来我们赏析第二层次。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
“万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
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宋代的柳永在《雨霖铃》中也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清代的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则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假如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
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
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
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
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
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
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
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
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是第八层意思。
大家看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除了杜甫还能有谁写得出?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的。
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疾病缠身的老人,在一个冷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孤单单一个人,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慨然长叹。
此情此景,多么悲凉。
只有一层意思已经十分沉重了,两层意思加起来就更加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所以这两个诗句,就使诗人那种十分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
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这是第三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