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解译与我们日常的观察习惯有三点 不同:
遥感图像通常为顶视,不同于平日里的透视;
一、目标地物的特征
色
色调 颜色
反映了影像的物理性质,是地物电磁波能量的记录。
阴影 地物三维空间特征在遥感影像色调上的反映。
大小 形状 形 纹理结构 是色调、颜色的空间排列,反映了影像的
几何性质和空间关系 图形格式 影像的图形结构特征
位 空间位置 相关布局(组合)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又称为“图像解译要素”,指那些 能帮助辨认某一目标物及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遥感系统知识是基本:解译者必须了解每张图像 是怎样生成的;不同遥感器是如何描述景观特征 的,它采用了何种电磁波谱段,具有多大的分辨 率,用什么方式记录图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 响图像,怎样从影像中得到有用信息等。
专业知识:需要熟悉所解译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 包括对地物成因联系、空间分布规律、时相变化以及地 物与其它环境要素间的联系等知识。此外,由于图像记 录的是多种信息的综合,且往往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被植 被、图像所覆盖,因而还需了解植物、土壤等相关知识, 并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解译人员必须具 备应用学科之间较综合的知识。
大小 色调 色彩 阴影
标 间接解译标志:凡是通过与某地物有内在联系的一 地貌
志 些现象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特征,间接判断目标物 水系
及其性质的标志。
植被
人类活动痕迹
划分是相对的。比如:植物的影像特征对植被是直 接解译标志,而对岩性解译而言,则成为间接解译标志。
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和处理流程
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和处理流程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航空器等探测装置获取地球表面特征信息的一种手段。
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和处理流程对于地质勘探、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和处理流程,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一、解译方法1.目视解译法目视解译法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之一。
通过肉眼观察遥感影像的色彩和纹理等特征来识别地物。
对于经验丰富的解译员来说,目视解译法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解译结果。
然而,由于人眼的主观因素和解译员的经验水平不同,目视解译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2.计算机辅助解译法计算机辅助解译法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图像处理、分类、目标检测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和识别地物。
计算机辅助解译法具有时间效率高、结果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使得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更为高效和精确。
二、处理流程1.遥感影像预处理遥感影像预处理是将原始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校正、去噪和增强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常用的遥感影像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校正(校正影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大气校正(去除大气光对影像的影响)、几何校正(纠正图像的畸变和扭曲)、噪声去除和影像增强等。
2.遥感影像分类遥感影像分类是指将遥感影像的像素根据其反射率、纹理和几何结构等特征进行分类,以获得各类地物或地物类型的分布和面积信息。
常用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包括基于阈值的分类、基于规则的分类、基于统计学的分类和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等。
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由于其较好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成为当前遥感影像分类的主流方法。
3.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指根据已经分类好的遥感影像,对不同地物进行解译,以获得地物的具体信息和分布。
遥感影像解译可以通过目视解译、计算机辅助解译和专家解译等方法进行。
同时,遥感影像解译还可以结合地面调查和其他信息,以提高解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①居住区:影像特征为房屋密度较大,一般无附属 建筑。利用航片进行立体观察时,可以分出房屋 的高低。还可以从相片上区分出新、旧城区。一 般旧城建筑密度高,主要是低矮的旧房屋,街道 狭小且不规则,还有小巷。新城区一般为整齐排 列的中高层建筑,房屋密度稍低,房屋间有一定 的绿地和空地,街道宽而平直。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城市
(3)热红外像片的解译
A.热红外像片成像原理:在3.5-5.5微米和8- 14微米的热红外区间上,有两个重要的大气 窗口,遥感器可以透过大气窗口探测地物表 面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其成像原理不同于可 见光和近红外。
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的强度。地 物本身具有热辐射特性,各种地物热辐射强 度不同,在像片上具有不同的色调和形状构 像,这是识别热红外像片地物类型的重要标 志。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
A.水体判读——湖泊和海域 湖泊在相片上一般表现为均匀的深色调,其 湖岸线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 显。
海岸附近的浅海海域,一般为暗灰色调,由 于海浪影响,色调一般不太均匀。陆地的色 调一般较浅,因此,海、陆之间的界线在相 片上一般很明显,比较容易区分。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 B.植被判读 (1)针叶林:深灰色调,树冠是不规则的锯齿状或 锥形。 (2)阔叶林:夏季树冠形状为圆形,向阳部分色调 浅;冬季树冠为不规则圆网状。
第4、5颗地球卫星搭载的多光谱扫描仪,获 取4个波段扫描影像后重新被命名为1、2、 3、4波段。
TM图像 TM影像为专题绘图仪(Thematic Mapper) 获取的图像。从Landsat-4起,发射的卫星 上加装了TM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其在光 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地面分辨率等方面 都比MSS图像有较大的改进。 光谱分辨率:增加到了7个波段,增加了蓝色波 段、短红外波段、热红外波段 辐射分辨率:双向扫描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的方法及流程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的方法及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的方法及流程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进行人工解译,从而获取地物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及基础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及基础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目视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在遥感图像解译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
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定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通过直接观察遥感图像,并根据空间信息、光谱信息和形态信息等特征,对图像中的地物进行识别、分类和解读的过程。
目视解译是一种常用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可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目标地物的信息,了解地表覆盖的特征和变化情况。
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原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原理基于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光谱反射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在目视解译过程中,通过观察图像的色调、亮度、纹理和形状等特征,可以对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反射特性通常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多光谱图像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进行目视解译。
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础方法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础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图像预处理在进行目视解译之前,通常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配准、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等,以确保图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地物分类目视解译的核心是对图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观察地物的形状、大小、分布等特征,可以将地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并生成矢量或栅格数据。
3.3. 地物解译地物解译是指将图像中的地物与地物类别进行对应,并提取出地物的属性信息,如面积、形状、位置等。
地物解译通常需要结合地面调查和其他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3.4. 结果分析完成地物解译后,可以对解译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地表覆盖的特征和变化情况,并提取出地物的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
4.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规划、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及时获取地表覆盖的信息,监测自然灾害、城市化进程等现象,并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5. 结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识别和解读的重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遥感技术与应用原理-第5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成像过程
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
目视解译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上那些能够作为识别、分 析、判断景观地物的影象识别特征
直接解译标志 间接解译标志
• 色调/颜色:灰阶(黑白)或色别与色 阶(彩色),最重要、最直观的解译标志。
• 阴影: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 有时需去除地形起伏引起的部分阴影
• 形状:地物的轮廓在影象平面的投影。需要根据 影象比例尺和分辨率具体分析,注意畸变(雷达、
航片边缘)
大小:地物的尺寸、面积、体积等按比例缩小的相 似记录。根据比例尺在影象上量算.指地物形状,面 积或体积在影像上的尺寸。对于形状相似而难于判 别的两种物体,可以根据大小标志加以区别,如在 航片上判别单轨与双轨铁路。
先易后难是指易识别的地物先确认, 然后根据客观规 律和影像特征不断地进行解译实践, 逐渐积累解译经 验, 取得解译标志,克服各种解译困难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
“先山区后平原 , 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 , 先宏观后微观, 先图形后线形”等步骤亦属先易后 难的组成部分。
例如, 由于山区基岩裸露, 影像清晰 , 而平原地区平 坦, 影像较为模糊 , 所以前者容易辨识, 后者就比较 困难,况且山区与平原在构造上总有这样那样的牵 连,因此,一方面在解译上可以借鉴, 另一方面又可 用“延续性分析”不断扩展。至于圆形构造、线形 构造 , 在一般情况下, 两者都易于发现。
直接解译标志
• 色调(Tone) • 颜色(Color) • 阴影(Shadow) • 纹理(Texture) • 形状(Shape) • 大小(Size) • 位置(Site) • 图型(样式)(Pattern) • 布局(Association)
遥感第5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
§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3 遥感制图
§5.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特征是地物电磁波的辐射差异在遥感影像上的反映。 依据遥感图像上的地物特征,识别地物类型、性质、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过程叫信息提取。 信息提取的方法有: 目视判读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人们运用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提取和解译出目标地物的综合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目的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需要的地学专题信息,判读出遥感图像中有哪些地物,它们分布在哪里,并对其数量特征给予粗略的估计。 计算机分类法:有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模式识别、神经网络分类、分形分类、模糊分类、人工智能等数据挖掘技术方法。
添加标题
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是相对的,有时一个解译标志对甲物体是直接解译标志,对乙物体是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因地域和专业而异。
添加标题
5.2.1 目视解译标志
5.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地物属性。如赛马场,水体
信息复合法:依据辅助资料,结合解译标志做出推断,如:依据植被类型图结合像片的色调、纹理特征做出解译。
§5.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5.2.4 摄影像片的解译判读 二、水体的判读 水体判读主要依据影像的色调和形状特征。它与水体深浅、混浊程度、水面悬浮物以及拍摄瞬间的光照条件有关。 河流判读:界线明显、弯曲自然、宽窄不一的条带状。能判读流向、河宽、流速、桥梁、码头等附属物。 湖泊的判读:轮廓明显的形状,湖岸线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能判读其形状大小和面积。但当湖泊中生有水草和其它植物时,边界一般变得模糊,色调也较紊乱。 海域的判读:能清晰地判读出海岸线、潮侵地带、高潮、低潮位置。 人工池塘、沟渠的判读:一般形状规整、面积较小。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课件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具有直观、快 速、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主观 性、精度不稳定等局限性。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重要性
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提取
0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球表面的信息,为决
策提供有力支持。
弥补遥感自动解译的不足
02
遥感自动解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视解译可以弥补其不足,
提高解译精度。
02 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是亟待解决的问 题。
应用领域的拓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等领域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延伸,为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要点一
总结词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况、水 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应用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 况、水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 支持。在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水体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结 构特征,以便更准确地提取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 水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
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0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能够快速识别灾害
区域和受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领域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识别和区分不 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如森 林、草地、城市等。
实验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04
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地理信息科学领 域的应用。
实验要求
掌握遥感图像的基本特征 和分类。
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 步骤和流程。
熟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 技巧和方法。
学会利用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制作专题地图。
0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本概念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指通过观察和分 析遥感图像,对地表特征进行识别、 分类和解释的过程。
实验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目 录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 遥感图像制图 • 实验数据与软件 • 实验过程与结果 • 实验总结与讨论
01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
01 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02
熟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步骤和流程。
03
学会利用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制作专题地图。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应用中 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地 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
01
02
03
直接解译法
根据遥感图像上直接呈现 的地物特征进行识别和分 类。
对比解译法
通过对比动态解译法
结合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 据,分析地物的动态变化 过程。
软件功能
ENVI软件主要进行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分类等操作,ArcGIS和QGIS则主要用于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等方面。
软件操作
在进行目视解译和制图时,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包括图像导入、调整视图、标记特征、制作 地图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实验过程与结果
实验过程
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了遥感图像解译难度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提供了 额外的遥感图像数据供学生练习,并加强了解译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遥感导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
遥感导论: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方法引言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数据处理中最基础且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通过人眼观察和分析遥感图像,将图像中的各种地物和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获取地表信息。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方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概念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指通过观察遥感图像并辅以特定的解译规则,对其中的地貌特征、地物类别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和识别。
它利用人眼对图像细节和纹理的敏感性,以及对地物光谱反射信息的分析能力,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和解释。
目标和意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目标是准确地将遥感图像中的各种地物和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这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意义包括: 1. 获取地表信息:通过目视解译,可以获取遥感图像中各种地物和地貌特征的分布情况,从而获得地表信息。
2. 土地利用规划:目视解译可以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标识,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通过解译遥感图像,可以监测环境变化,如森林退化、水资源变化等,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资源管理:通过解译遥感图像,可以识别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为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在进行目视解译之前,需要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解译的准确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 - 辐射校正:校正图像中的辐射失真,使图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具有一致的亮度和对比度。
- 大气校正:校正图像中的大气影响,减少大气散射和吸收带来的影响。
- 几何校正:校正图像的几何畸变,使图像具有准确的位置信息。
2. 目标选择在目视解译之前,需要确定解译的目标和区域。
根据解译的目标和研究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区域和特定的地物类型进行解译。
3. 目视解译在目视解译过程中,需要运用人眼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根据目标的特征和解译规则,对图像中的地物和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质、地貌、植被、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手段,可以为地质勘探、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是指通过观察遥感图像,利用人眼对图像进行解译,识别出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目视解译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掌握地物特征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在目视解译过程中,可以利用图像的色调、纹理、形状、大小等特征,对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目视解译,可以获取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植被类型、水体分布等信息,为后续的制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遥感图像的制图是指利用解译出的地物信息,绘制出地图产品。
制图过程需要将解译出的地物信息进行整合、分类、符号化,并绘制在地图上。
制图的关键在于准确地表现地物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以及地物之间的关系。
制图产品可以包括数字地图、专题地图、三维地图等,可以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地质勘探领域,遥感图像可以用于识别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地质信息,为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土地利用规划领域,遥感图像可以用于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监测领域,遥感图像可以用于监测植被覆盖、水体分布、土地退化等环境信息,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目视解译与制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和方法。
首先是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增强、配准等工作,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解译的准确性。
其次是地物分类与识别,需要掌握地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以准确地识别出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再次是制图规范,需要按照地图制图规范进行地图的绘制,确保地图产品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总之,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球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可以为地质勘探、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四讲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1
20
21
水系可作为地质地貌解译的间接标志
辐射型水系< 火山附近>
向心型水系 <盆地>
长方格子状 水系<断层>
2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 遥感图像知觉形成的条件
存在颜色或色调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能为叛读者视 觉所感受,才有可能将目标地物与背景区别开.
通常采用前面所介绍的图像增强技术来扩大地物之 间的对比度差异.
2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
〔1〕自下向上过程 向下过程
识别证据选取
〔2〕自上 特征匹配
特征提取
提出假设
图像信息获取
图像辨识
24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
• 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先山区 后平原、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 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图形后线 形
目视解译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6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1、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上那些能够作为识别、分析、判断景观地 物的影象特征
• 直接标志:是判读目标自身特点在影象上的直接 表现形式 •根据直接标志,可直接判断地物 • 间接标志:图象上能看出的和直接标志密切联系 的地物
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解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4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遥感制图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培训课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培训课程1. 引言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远离地面目标特征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信息来对地表进行观测和分析的技术。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和制图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地理信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从而提高他们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专业能力。
2. 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掌握常见的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会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地理信息的分析和制图。
•提高学员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能力。
3. 课程内容3.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概述•什么是遥感图像目视解译?•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领域。
3.2 遥感图像制图概述•什么是遥感图像制图?•遥感图像制图的基本原理。
•遥感图像制图的应用领域。
3.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和技术•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步骤。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3.4 遥感图像制图步骤和技术•遥感图像制图的基本步骤。
•遥感图像制图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3.5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软件•常见的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软件介绍。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3.6 遥感图像应用案例分析•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貌分析的案例。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分析的案例。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植被覆盖分析的案例。
4. 学习方法•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在实验室中,学员将有机会使用常见的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学员还可以参加实地考察,通过现场观测和数据采集,深入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的应用。
5. 评估方式•课堂参与度:学员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a
遥感影像地图的发展趋势
1)电子影像地图:这种影像地图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光
盘或磁带等存贮介质上,需要时可由电子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如绘 图机、显示屏幕等)恢复为影像地图。与传统的影象地图相比,它 保留了影像地图的基本特征如数学基础、图例、符号、色彩等,只 是载负影像地图信息的介质不同。
2)多媒体影像地图 3)立体全息影像地图
24
a
在考虑遥感信息的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遥感信息应 用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地物波谱特征差异较大的波段 图像,即能突出某些地物(或现象)的波段图像。实 际工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室内外所测定的地物 波谱特征曲线,直观地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差异的程 度,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二是利用 数理统计的方法,选择不同波段影像密度方差较大且 相关程度较小的波段图像。
22
a
由于遥感制图是利用遥感图像来提取专题制图信息, 因此在选择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解译目标的最小尺寸;二是地图的成图比例尺。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与地图比例尺有密切的关系。 在遥感制图中,不同平台的遥感器所获取的图像信息, 其可满足成图精度的比例尺范围是不同的。
23
a
(2)波谱分辨率与波段的选择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通道数)、
2
a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与传统的制图方法大相径 庭,特别是在地图信息的表达、传输和管理上, 完全建立在一种全新的格局上,即地图的计算 机信息化。因此,这门技术带来的变革和对地 图学产生的影响极其广泛和深刻。
目前,随着理论上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 地图制图已可基本代替传统的地图制图,实现 了地图制图技术的历史性变革。
波长、波段的宽度来决定的。 通常,各种传感器的波谱分辨率的设计都是有针对性
的,这是因为地表物体在不同光谱段上有不同的吸收、 反射特性。同一类型的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图像上,不 仅影像灰度有较大差别,而且影像的形状也有差异。 多光谱成像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使不同地物的反 射光谱特性能够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波段的图像上。因 此,在专题处理与制图研究中,波段的选择对地物的 针对性识别非常重要。
7
a
8
a
9
a
10
a
11
a
12
a
考古
13
a
14
a
15
a
16
a
遥感影像地图的特点
(1)卫星遥感可以覆盖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任何地区都不再有 制图资料的空白区;(2)卫星遥感的周期性重复探测,使每一 个地区都可以获得不同时相的制图信息,为动态地图的制作和利 用地图进行动态分析提供了信息保障;(3)数字卫星遥感信息, 可以直接进入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省去了图像扫描数字化的输 入过程;(4)改变了传统的从大比例尺逐级缩编小比例尺地图 的逻辑程序 ;(5)以丰富的影像细节去表现区域的地理外貌, 比单纯使用线划的地图信息量丰富,真实直观、生动形象,富于 表现力 ;(6)用简单的线划符号和注记表示影像无法显示或需 要计算的地物,弥补了单纯用影像表现地物的不足,因而减少了 制图工作量,缩短了地图的成图周期。
21
a
1.信息源的选择
图像的地面分辨率、波谱分辨率和时间分 辨率是遥感信息的基本属性,在遥感应用中, 它们通常是评价和选择遥感图像的主要指标。 (1)空间分辨率与制图比例尺的选择 空间分辨率即地面分辨率,是指遥感仪器所 能分辨的最小目标的实地尺寸,即遥感图像上 一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范围的大小。例如 Landsat –TM影像的一个像元对应的地面范围 是30m×30m,那么其空间分辨率就是30m。
3
a
计算机地图制图是以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在计 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应用数学逻辑方法,研究地 图空间信息的获取、变换、存贮、处理、识别、分析 和图形输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艺手段。
和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过去制图人员面对的始终是 有形的纸质地图,编图工作是在一种现实的可视(可 以触摸)环境中进行的;现在制图者主要面对数据, 所有制图资料变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形式,制图 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数据的编辑处理、管理维护和可视 化再现的过程,数据联结各个制图环节。
18
a
三 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指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根据地图制图原理,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数字地图编辑加工技术, 实现遥感影像地图制作和成果表现的技术方法。
19
a
20
a
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2、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3、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4、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的拼接 5、地理基础底图与遥感影像复合 6、符号注记图层生成 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8、遥感影像地图制作与印刷
4
a
二 遥感影像地图
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 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按其表现内容分为:
普通影像地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专题影像地图
按获取遥感信息传感器的不同:
航空摄影影像地图
扫描影像地图
雷达影像地图
5
a
普通影像地图与专题影像地图
专题影像地图是以影像地图作基础底图,通过 解译并加绘有专题要素位置、轮廓界线和少量 注记制成的一种影像地图。因像片上有丰富的 影像细节,专题要素又以影像作背景,两者可 以相互印证,又不需要编制地理底图,因而具 有工效高、质量好等优点,是有发展前途的一 种新型地图。
6
a
航空摄影影像地图与扫描影像地图
前者的比例尺较大,影像分辨率高,适用于工程设 计、地籍管理、区域规划、城市建设以及区域地理调查 研究和编制大比例尺专题地图;
后者是由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仪扫描获得的MSS4、 MSS5 MSS6、 MSS7等波段的影像经纠正后编制的,属 于中小比例尺影像地图,区域总体概念清晰,有利于大 范围的分析研究,适用于研究制图区域全貌、大地构造 系统区域地貌、植被分布、制定工农业总体规划,进行 资源调查与专题制图等。
遥感制图
1
a
一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述
传统的地图制图技术经长期发展,已日臻完善和成熟。 但其弱点是:地图编制与生产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周期长、制印技术复杂、专业性强;手工劳动占重要 成份;地图产品种类单一,更新困难,不能反映空间 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信息难于共享等。因此,从上 世纪5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开始引入地图学领域。 经过理论探讨、应用试验、设备研制和软件开发等发 展阶段,如今,计算机制图已成为地图学的重要分支 学科,即计算机地图制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