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咽喉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慢性咽喉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应用到慢性咽喉炎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效果。
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咽喉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慢性咽喉炎患者;心理状况;分析;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慢性咽喉炎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门诊病症 , 同时也是咽部黏膜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性反应现象 , 成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 , 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 , 没有得到彻底的治愈 , 进而逐步转变为慢性疾病 , 也可能是由于支气管炎、哮喘等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 或职业因素 , 或长期处于严重的污染环境而最终导致发病[1-4],常见表现包括:支气管炎、哮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
1.心理状况及分析及护理干预1.1支持性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在疾病治疗期间应该给予所有患者足够的解释、指导、疏通 , 使其对疾病症状有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 使情绪症状得以缓解 , 使疾病治疗的信心得到显著性增强。
让亲人和知心朋友能够主动与患者进行接近 , 嘱咐其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情感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1.2心理动力学:帮助患者对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进行了解 , 可以使疾病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 通过理智的思维有效的克制感情 , 使敌意、怒气等不良情绪状态渐渐的得到消除和化解。
1.3认知治疗:疑病观念明显 , 且存在严重疑病性格的患者 , 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矫正治疗 , 以使远期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1.4森田疗法:症状表现程度较轻的患者 , 可以阅读森田疗法自助读物 ,坚持每天记日记 , 并定期接受医生指导;症状表现程度相对较重的患者则需要住院接受系统化的治疗。
2护理干预措施2.1 做好健康知识的宣教:多数患者对于自身病症了解不够,易导致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慢性咽喉炎的相关治疗,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目的、时间及预期的疗效等,强调疗程较长,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和信心。
护士如何更有效的在临床上辅助慢性咽喉炎患者
护士如何更有效的在临床上辅助慢性咽喉炎患者护士如何更有效地在临床上辅助慢性咽喉炎患者慢性咽喉炎是一种持续性炎症反应,常见于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咽喉部位受损、过度用声、饮食不当等因素所致。
慢性咽喉炎患者常常伴有喉咙疼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适当的辅助和指导,可以帮助慢性咽喉炎患者更有效地管理和缓解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临床上如何更有效地辅助慢性咽喉炎患者。
一、初诊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首次接触慢性咽喉炎患者时,护士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疼痛的程度、声音变化等情况。
此外,护士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因素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护士应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因喉咙疼痛而导致吞咽困难的患者,护士可以建议其采取温开水漱口、少食多餐等措施缓解症状。
对于声音嘶哑的患者,护士可以向其推荐声音保护措施,如避免长时间用声、不吸烟等。
二、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也不例外。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喉镜检查、声带功能评估等。
在检查过程中,护士需要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护士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三、教育和指导患者的自我管理慢性咽喉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进行自我管理以控制症状的发作和复发。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扮演着患者的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慢性咽喉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并指导患者采取相应的自我管理措施。
例如,护士可以告诉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如少吃辛辣食物、多喝水等;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舒缓症状的方法,如温水漱口、喉咙保护喷雾等。
慢性咽炎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应用-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慢性咽炎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应用-护理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炎症,表现为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研究统计,发病率可占到咽喉病的15%~20%,同时,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发病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显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而治疗不彻底,鼻炎等鼻病引起的鼻阻塞导致长期张口呼吸或鼻腔分泌物对咽部的持续刺激,以及粉尘、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饮酒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能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目前,用于慢性咽炎治疗的方法较多,但由于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其治疗的依从性。
因此,实施护理干预,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行微波配合中西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慢性咽炎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其对疗效的影响,以期探索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咽炎治疗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3年5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临床出现口干,声音嘶哑,咽部有干燥瘙痒、有异物感等症状,同时咽部红肿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符合《耳鼻咽喉科学》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②排除支气管炎、肺炎及患有全身性疾病者;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
纳入研究的140例患者均行微波配合中西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
其中,常规护理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27~58岁,平均(37.6±9.4)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7.8±3.5)年。
护理干预组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26~55岁,平均(37.2±9.5)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8.1±3.9)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咽炎患者中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8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慢性咽炎患者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慢性咽炎、应用效果慢性咽炎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近几年人们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该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其有着较长的治疗疗程,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
在该病的治疗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很好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在38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2.31)岁,试验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在39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1±2.28)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对照组:协助患者完成入院的各项工作,做好护理评估,告知患者住院的相关注意事项,提供用药及饮食方面的指导。
试验组:为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包含以下内容:①心理护理,患者在接收治疗的过程中,收到疾病反复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抗拒治疗的心理。
对此,护理人员引起重视,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通过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和疑问,及时予以解答和满足,每天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注重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干预,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喜好,在治疗中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提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其能够正确认知自身的疾病,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收治疗。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作者:许玉静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慢性炎症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咽黏膜、淋巴组织,多发于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1]。
该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易反复等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突出,分泌物不易咳出,若不及时治疗易出现中耳炎、鼻炎、心脏病等情况[2]。
本研究对在本院治疗的患者行良好护理干预,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13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
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23例,平均病程(3.2±0.8)年;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26例,平均病程(3.2±1.1)年。
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慢性咽炎的患者;无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制定饮食计划、环境适应等。
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
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介绍慢性咽炎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度。
医护人员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
第二进行心理指导。
慢性咽炎发病时间长且易反复,患者心理会出现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讲述治疗方法和效果,消除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第三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求患者进行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护理干预对慢性咽喉炎门诊雾化吸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慢性咽喉炎门诊雾化吸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咽喉炎门诊雾化吸入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疗效的影响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率、治疗依从性。
结果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率,试验组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咽喉炎门诊雾化吸入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慢性咽喉炎;雾化吸入;生活质量;依从性慢性咽喉炎属于慢性炎症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复发率均高,咽喉异物感、咳嗽、咽干、咽痒、声音嘶哑等均是本病的常见表现。
慢性咽喉炎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环境气候变化、职业因素、呼吸道病变等[1-2]。
该病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睡眠质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巩固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病情,我院对此次收治的慢性喉炎患者资料展开调查,探讨在其接受雾化吸入治疗中予以优质的护理管理的影响作用,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男25人,女15人,年龄21-62岁,平均(41.53±6.83)岁,病程集中在2.5-6个月,平均病程为(4.26±0.58)个月,试验组:男24人,女16人,年龄22-61岁,平均(41.53±6.59)岁,病程集中在2.5-5.5个月,平均病程为(4.03±0.57)个月,纳入标准:1、均符合慢性咽喉炎疾病的诊断标准;2、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不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咽炎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咽炎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咽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慢性咽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明显大于对照组82.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大于对照组88.9%,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慢性咽炎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咽炎;中医护理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小儿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慢性咽炎一般由急性咽炎转变而来,病程相对更长、症状相对更顽固,病情容易反复,治愈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及生长发育[1-3]。
西医常用抗生素甚至激素来治疗小儿慢性咽炎,许多家长难以接受。
小儿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中医治疗喉痹,可以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而且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学习活,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家长及医护人员的认可。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在在小儿慢性咽炎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7年1月至 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慢性咽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为(4.8±1.0)岁;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为(6.2±1.4)个月;中医辨证分型:痰凝血瘀型20例、痰热互结型15例、肺肾阴虚型10例。
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为(5.1±1.2)岁;病程3~20个月,平均病程为(7.0±1.6)个月;中医辨证分型:痰凝血瘀型22例、痰热互结型11例、肺肾阴虚型12例。
慢性咽喉炎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咽喉炎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咽喉炎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咽喉炎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咽喉炎症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
【关键词】:慢性咽喉炎症;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慢性咽喉炎指的是患者咽喉黏膜、淋巴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在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燥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单纯型咽炎、慢性过敏性咽炎、慢性反流性咽炎等类型,该病的发作是因为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所致,治愈率较低[1]。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咽喉内分泌物不易咳出、咽喉部位不适、咽喉痒、刺激、干燥等,也可能伴有疼痛感,在晨起时会出现恶心、呕吐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患者经常会出现多种不良情绪,例如急躁、焦虑等,因此,需要对患者展开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此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
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咽喉炎症患者,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55.89±3.29)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5.72±3.17)岁。
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对患者展开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促使疾病的康复,对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患者与家属对慢性咽喉炎的认知,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在临床护理工作期间,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创建有效的沟通,以此了解患者疾病的基础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向患者主动说明疾病治疗与护理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此提高治疗信心。
综合护理干预在咽喉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咽喉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喉炎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方法:从我科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咽喉炎患者中选择80例纳入研究,按数字列表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干预前后的情绪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情绪评分均有不同改善,且观察组的情绪评分改善明显由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咽喉炎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咽喉炎;综合护理;依从性;满意度;情绪状态咽喉炎是咽喉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是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累及咽喉部淋巴结组织,此病可单独发生,也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本病常见于秋冬季及冬春季之交的季节[1]。
慢性咽喉炎是咽喉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2]。
得了咽喉炎需要淡盐水漱口,咽炎片含化,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清淡饮食。
咽喉炎治疗的同时,护理措施尤为重要[3]。
如今,关于咽喉炎的临床护理大多为治疗后进行的常规叮嘱,护理过程流于表面。
由于大多数患者自律较差,导致护理结果不够理想。
为进一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喉炎患者影响的真实效果,本研究对咽喉炎实施综合护理,探析其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科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咽喉炎患者中选择80例纳入研究,按数字列表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8~66岁,平均(39.42±4.36)岁。
全面护理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科学护理全面护理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石莹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 200080)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手段的实际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64例,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3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手段,试验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咽炎患者;全面护理;效果慢性咽炎多发于患者咽黏膜、淋巴组织以及黏膜下,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炎症,其病程相对较长,难以治愈,极易反复发作[1]。
一般来说,慢性咽炎主要包含单纯性咽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肥厚性咽炎、过敏性咽炎以及反流性咽炎[2]。
当前针对慢性咽炎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这就需要在治疗过程中予以一定的护理干预,以便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中选择64例,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试验组。
其中,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4.35±5.06)岁。
试验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6.48±5.27)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手段。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添加全面护理干预手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将慢性咽炎的具体病理相关知识传授给患者以及家属,让其能够正确认识到雾化治疗的优势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波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情况、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1.11%(5/45)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35.56%(16/45),治疗时间为(8.53±3.48)d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的(15.84±4.76)d,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89%,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全面护理干预;慢性咽炎;治愈率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见于淋巴组织和咽部黏膜等位置,其发病率在咽喉部占比较高,达到了15%~20%,其产生的机制多为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对患者咽喉部的影响所致,难以治愈,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1]。
为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特选取9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37.8±8.5)岁;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37.6±8.2)岁。
总结护理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治疗中的实施价值
总结护理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治疗中的实施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护理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治疗中的实施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8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全面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满意率;治疗的平均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护理前后慢性咽炎症状积分。
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的平均时间、症状消失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慢性咽炎症状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慢性咽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咽炎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慢性咽炎症状积分。
【关键词】护理全面护理干预;慢性咽炎;实施价值慢性咽炎是上呼吸道的常见临床炎症,其特征在于咽部粘膜和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
由鼻炎等鼻炎引起的鼻塞导致长期口腔呼吸或鼻腔分泌物持续刺激咽部,以及灰尘,刺激性气体吸入,吸烟和饮酒。
这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可能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1]。
目前,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患者不良情绪容易降低其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分析了总结护理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治疗中的实施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男、女例数25例和15例。
年龄26~57岁,平均(37.21±9.25)岁;病程6个月~21 年,平均(8.14±3.29)年。
对照组男、女例数26例和14例。
年龄26~57岁,平均(37.19±9.21)岁;病程6个月~21 年,平均(8.67±3.21)年。
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全面护理干预。
第一,心理护理。
医务人员应主动介绍慢性咽炎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借助音乐疗法等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第二,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给予健康手册发放,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加强口腔卫生。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咽炎患者的应用效果研讨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咽炎患者的应用效果研讨[摘要]目的:就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性咽炎患者当中的优势性展开研究。
方法:划分40例慢性咽炎患者至对照组(20例,仅实施基础性护理)与观察组(2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组间数据指标。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呈P<0.05。
结论:慢性咽炎若不加以重视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甚至会诱发其他严重疾病,所以在对此类患者开展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建议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以使两者达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提高临床有效性。
关键词:慢性咽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总有效率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是慢性咽炎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但鉴于此病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合理用药的同时,亦不能忽略患者心理、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的护理指导,这是提高治疗有效性的关键[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纳入我院4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遵循奇数偶数1:1随机分组法将这4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6月份至2022年7月份,两组患者均经相关诊断确诊,资料无明显差异,呈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病历基本资料方面对比()组别例数男性/女性比例年龄(岁)病程(年)单纯性/萎缩性咽炎对照组2015:547.09±3.153.38±1.1418/2观察组2013:747.01±3.193.26±1.2119/1t- 1.7890.1140.471 1.236 P-0.0820.9110.6410.3131.2方法对照组:积极配合医师对此组患者展开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
观察组:①合理化、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对慢性咽炎患者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其能直接关乎到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护理人员在对此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期间,应重点围绕避免抗生素药物滥用、合理饮食、生活起居方面进行。
以饮食指导、生活起居为例,患者要尽量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生冷等等,在准备日常三餐时可适量增加新鲜果蔬以及鱼肉、牛奶、豆类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且要引导患者加强自身口腔护理,如早、晚各用淡盐水进行漱口,而后饮用适量淡盐水,以此来改善咽部环境,避免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咽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咽炎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咽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把2021.12-2022.12作为本次报告的时间范围,研究对象从该时间范围内本科室接收的慢性咽炎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焦虑、抑郁、压力评分、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压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29例(96.67%),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
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其保持稳定心态,积极治疗,而且能够较大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咽炎;综合护理;治疗效果;负面情绪慢性咽炎属于一种发病率高、病程比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导致慢性咽炎的因素有多种,比如环境变化、体质原因、职业原因、咽部疾病、呼吸道疾病等,不仅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给患者带来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影响到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
为此,给予慢性咽炎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对改善其不良心理,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探究慢性咽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如下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把2021.12-2022.12作为本次报告的时间范围,研究对象从该时间范围内本科室接收的慢性咽炎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
纳入标准:①患者自愿参与研究;②符合慢性咽炎患者临床诊断标准;③病例资料齐全者;④具有正常认知功能、交流能力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功能疾病者;②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④依从性比较低者。
常规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区间:34岁-56岁,平均(40.23±2.23)岁;研究组:男女比例18:12,年龄区间:35岁-55岁,平均(40.25±2.25)岁。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9-04-01T11:15:13.8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作者:王芳牛云霞[导读]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王芳牛云霞(淇县人民医院;河南淇县456750)【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研究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应用具有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护理有效率,并降低口腔溃疡发生率,缩短治疗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慢性咽炎;临床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62-01慢性咽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因为粉尘、刺激性气体等影响咽部所致,多发于咽部黏膜以及淋巴组织等位置,其发病率相对比较高,治疗不及时或者护理不到位都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因此在对慢性咽炎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需要重视其护理服务[1]。
全面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主要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其研究过程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其中研究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6~61岁,平均年龄(51.3±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9±0.6)年。
慢性咽炎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分析
慢性咽炎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咽炎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方法:选择我院的142 例慢性咽炎患者,按照随机变分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85.9%,观察组为95.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0.3%,观察组为94.4%,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慢性咽炎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慢性咽炎;临床应用为了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我院于2014 年2 月到2015 年2 月接收并治疗的14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效果满意,现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42 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咽部不适、咽喉肿痛、咳嗽呕吐等临床症状[1]。
按照随机变分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 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35 例,女性36 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43.4±9.7)岁;病程1~10 个月,平均病程(4.6±1.5)个月。
观察组患者:男性34 例,女性37 例;年龄31~66 岁,平均年龄(42.7±9.5)岁;病程1~10 个月,平均病程(4.5±1.3)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症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环境清洁、空气消毒、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出院随访等[2]。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咽炎的效果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咽炎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6-27T05:29:31.02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7期作者:罗丽[导读]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提高慢性咽炎患者的效果影响。
罗丽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省内江市,641000【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提高慢性咽炎患者的效果影响。
方法:选择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78例慢性咽炎患者,以随机平行分组原则均分为A组和B组。
A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B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①A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P<0.05。
②A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
结论:慢性咽炎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能及早消除其临床症状。
关键词:慢性咽炎;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慢性咽炎为咽喉黏膜、黏膜下、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和细菌因素、环境因素、咽喉反流因素等有关;诱发因素包括:嗜酒、粉尘/有害气体刺激、职业因素等[1]。
临床常见咽痛、咽干、干咳和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为及早消除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将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抽取的78例慢性咽炎患者为主,分析实施优质护理、常规护理的效果。
1.一般资料情况、方法1.1一般资料情况选取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78例慢性咽炎患者,利用随机平行方法分为A组39例、B组39例。
A组男性及女性各21例、18例;年龄22~65岁,中位为(43.5±2.4)岁。
B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3~65岁,中位为(44.2±2.5)岁。
两组慢性咽炎病例一般资料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
纳入标准:通过耳鼻咽喉科学中关于慢性咽炎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提供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精神障碍;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2-07T16:16:41.3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高丽[导读] 慢性咽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上呼吸道炎症,发生在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多由急性炎性治疗不彻底而引起。
(甘孜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甘孜 626000)
【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治疗期间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96.0%)均高于对照组(82.0%),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咽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咽炎;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230-02 慢性咽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上呼吸道炎症,发生在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多由急性炎性治疗不彻底而引起,同时受到咽部邻近组织病变、气候变化、易感体质、吸入性过敏原等因素影响,该类病症病程长、易复发,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给其身心健康及临床疗效均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1]。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期间,耳鼻喉科收治慢性咽炎患者100例,以口干、咽部瘙痒、有异物感等症状为主诉,经临床常规检查并确诊,符合《耳鼻咽喉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对于临近部位存在良恶性肿物、伴发结核等患者予以排除,本次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28~57岁,平均年龄为(38.2±7.5)岁,平均病程为(5.7±2.4)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29~58岁,平均年龄为(38.3±7.4)岁,平均病程为(5.8±2.3)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对照均较为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微波辅助中西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健康宣教、环境管理等;研究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①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相结合。
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病期相关注意事项,嘱其多休息,对各种诱发因素进行针对性控制,指导其进行氧疗、呼吸和排痰训练;对于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心理特点,详细讲解慢性咽炎相关知识,为其答疑解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②生活护理干预。
为患者营造一个温湿度适宜、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住院期间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加强口腔管理,并给予营养支持;出院前对患者进行院外指导,嘱其避免用嗓过度,减少张口呼吸,平时进行适当锻炼,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食物,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来促进咽部损伤修复。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同时自制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前者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采用百分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后者设定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种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护理总满意率[3]。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8.5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以标准差(x-±s)表示症状消失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行t检验,以率(%)表示护理满意度,对其进行定性分析,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定量分析
研究组患者平均炎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较多,如药物雾化吸入、低温等离子消融、微波等,通过控制各种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各种局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直至痊愈[4]。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炎症发病机制机制较为复杂,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病程持续且易反复,会影响到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必要在治疗期间实施持续性的用药、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指导和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来促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尽快改善炎症症状[5]。
本组研究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较早,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也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不仅达到了治疗预期,也赢得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收效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咽炎患者中,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相关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尹红梅,余东.慢性咽炎的病因及主要的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4):690-691.
[2]胡玉顺.198例慢性咽炎患者咽分泌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4(5):3934-3935.
[3]刘荘萍.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11(3):171-173.
[4]王辉,张爱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吉林医学,2015,14(3):3199.
[5]自朝芬.综合性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