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合集下载

养殖技术中的饲料消化率评估方法

养殖技术中的饲料消化率评估方法

养殖技术中的饲料消化率评估方法引言:饲料消化率是评估养殖动物对饲料中的养分吸收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准确评估饲料消化率对于优化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在养殖技术中,饲料消化率的评估方法有多种,下文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方法。

一、代谢试验法代谢试验法是一种直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的方法。

通过收集动物排泄物和尿液,以及测定摄入的饲料量,可以计算出饲料中的各种养分的消化率。

代谢试验法的优点是直接、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情况。

但是,该方法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且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捕食消化能试验法捕食消化能试验法是通过测定动物排泄物中能量的代谢率来评估饲料消化率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相对简便、节省时间,且不需要对动物进行干预。

通过测定饲料中能量含量及动物排泄物中的代谢能量,可以计算出动物对饲料能量的消化率。

然而,捕食消化能试验法对饲料中非能量养分的评估相对较弱,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三、营养素标记法营养素标记法是通过标记饲料中的特定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等,来评估饲料的消化率。

该方法主要通过测定标记物在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浓度变化来估算饲料的消化率。

这种方法具有非侵入性,能够实时监测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

然而,该方法仅适用于特定营养物质的评估,对于其他养分的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体外消化试验法体外消化试验法是通过模拟动物消化系统,测定饲料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来评估饲料的消化率。

该方法主要通过采集饲料和消化液,模拟动物的消化过程,评估不同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体外消化试验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能够较准确地评估饲料的消化率。

然而,该方法存在模拟动物消化系统的不精确性,对于饲料中的一些特殊成分评估不准确的问题。

结论:饲料消化率是评估养殖动物对饲料中养分利用的重要指标,准确评估饲料消化率对于改善养殖管理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18.29
78
0.23
1
4.99
21
22.44
75
1.0
4
3.39
11
3.06
10
46.0
81
0.88
2
10.18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17
肠道总长(m) (与体长之比)
2.07 (3~4:1)
23.51 (14:1)
29.91 (12:1)
57.06 (20:1)
几种动物消化道容积比较
动物 猫 猪 马 牛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各类动物消化系统比较
口腔:
➢ 猪分泌唾液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牛分泌少 量淀粉酶,马、 单胃肉食动物和禽类无;
胃:
➢ pH ➢ 禽类腺胃和反刍动物前三个胃均不分泌消化酶;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肠道
✓ 草食动物→杂食动物→肉食动物,依次缩短; ✓ 分泌寡糖和寡肽酶,为吸收而消化; ✓ 马属动物后肠类似瘤胃,是发酵场所。
网胃(Reticulum) ---控制食糜流动,实现反刍功能;
瓣胃(Omasum)
---吸收水分和VFA;
皱胃(Abomasum)
---分泌胃蛋白酶、盐酸和内因子,消化能力与单胃动物 类似。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唇和舌灵活,切齿发达; 反刍行为; 胃分化为四部分; 肠道长; 大肠中微生物发酵能力较强。
100.0 356.4 100.0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怎样消化?
动物对饲料消化和养分吸收
一、消化方式
3.消化方式
表2-1 动物消化方式 方式 部 位 工 具 作 用 物理性 口腔 牙齿 磨碎、增加表面积

动物营养学:第二章 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

动物营养学:第二章 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
通过滤过、渗透、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需要载 体)等几种形式,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不 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主动吸收
消耗能量,依靠细胞壁“泵蛋白”完成,逆电化学 梯度的物质转运形式
高等动物胞饮吸收来自31消化吸收总结
水分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

脂肪酶

单糖 脂肪酸和甘油 氨基酸和短肽
胞饮 作用
鸡消化道结构
没有牙齿,唾液腺不如猪的发达,对消化食物基本没有作用 嗉囊:储存食物,不分泌消化液,分泌少量黏液软化食物, 嗉囊内表面有细菌(乳酸杆菌)附着,有一定微生物消化 腺胃:分泌盐酸,激活蛋白酶原形成胃蛋白酶; 肌胃:沙砾和强大肌肉将食物磨碎 大肠:两根盲肠,结肠不发达,对粗饲料的消化很有限 泄殖腔:三个开口,粪尿不分
化学性消化
消化液、酶
微生物消化
瘤胃、盲肠和大肠 、嗉囊 酶
动物消化方式
方式 部 位
物理性 口腔 消化道
化学性 消化道
微生物
瘤胃 大肠
工具
作用
牙齿
磨碎、增加表面积
肌肉收缩 和消化液混合

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1)物理性消化
动物种类特异性
种类 牛、羊 禽 猪 马
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视为 可消化营养物质
1. 吸收的特点
各种动物口腔和食道内均不吸收营养物质 非反刍动物,胃可以吸收少量葡萄糖、小肽和水 反刍动物的瘤胃可吸收氨和挥发性脂肪酸,其余
三个胃主要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各种动物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在
——小肠
2.吸收机制
被动吸收
一些分子量低的物质,如简单多肽、各种离子、 电解质和水等

第二节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

第二节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

二 消化方式
(一)物理性消化 定义:畜禽采食饲料后,经咀嚼、吞咽、胃 肠运动等活动,把饲料切短、撕烂、磨碎、 压扁,使事物的表面积增加,易于与消化 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管的一个部 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 特点:虽然改变了饲料的物理性质,但并没 有改变饲料的化学性质。 不同种类的动物,其物理消化的方式也不 同。
三 畜禽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畜禽的消化力:畜禽消化、利用饲料中营 养物质的能力。 饲料的可消化性:饲料可被畜禽消化的程 度。 在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时,不仅要看饲 料养分含量的多少,还要看畜禽对饲料 养分的消化程度,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才能评定某种饲料对某畜禽营养价值的 高低。
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养分的百 分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 的统一指标。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畜禽的消化能力因诸多因素而有所不同。畜禽的种类、 品种、年龄与个体是影响畜禽消化力的主要因素。 所以,要搞好畜禽生产,必须观察饲养对象,了解其 消化特点,按需配料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饲料的可消化性同样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饲 料的组成、饲料的收获时期、贮藏加工和制作工艺 的水平、适口性、各类营养物质配比、植物生长所 处的环境等。 要搞好畜禽生产,不仅要研究畜禽的消化力,还要 研究饲料的可消化性,从饲料的种植管理、收获贮 藏、加工制作、营养配比等诸方面入手,供给畜禽 所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以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 消化的概念
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家畜的消 化管,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微生物 的复杂作用,将不能透过消化管壁的大分 子化合物分解成能透过消化管壁的小分子 化合物。 吸收:已消化的小分子化合物,透过消化 管壁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生理过程。 消化是吸收的准备,吸收是机体新陈代谢 的前导。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一、消化方式
不同动物化学性消化特异性
动物

部 位
口腔 胃




作用程度
弱 中
蛋白质
小肠
牛羊 口腔 胃 小肠 禽 腺胃 小肠
CP、NFE、EE
淀粉 蛋白质 CP、NFE、EE、MCP 蛋白质 CP、NFE、EE

极弱 中 强 弱 强
一、消化方式
3、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 淀 肪 粉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双糖、单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瘤胃微生物消化具有两大优点:
一是借助于微生物产生的β-糖苷酶,消化宿主动物不能 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显著增加饲料中总能
(GE)的可利用程度 ;
二是微生物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B族维生 素等营养物质供宿主利用。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3、禽类
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不强; 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 碎和消化;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消化率比较
90 88 86 84 82 80 78 76 74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干物质 粗蛋白 瘦肉型 脂肪型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动物 3、年龄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随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 对饲料养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逐渐提高。 幼年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消化器官还未发育完善,不能向 成年动物利用CF含量多的料。老年动物牙齿不好,影响咀 嚼,从而影响消化率。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 消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 二者均用消化率来表示
饲料可消化某养分 =食入饲料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量
饲料中某养分消化率(%)
=饲食 料入 中饲 可料 消某 化养 某分 养分 100
❖ 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
= 食入某 食 (粪 养 入 中 分 饲 某 代 料 养谢 某 分性 养 )1养 分 0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 蛋白分解菌 ➢ 产氨菌 ➢ 产甲烷菌 ➢ 脂肪分解菌 ➢ 维生素合成菌等
瘤胃环境
➢ 养分和渗透压 ➢ 温度 (超过体温1~2℃,38.5~40℃ ) ➢ pH值 (5.0~7.5 )
瘤胃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1.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降解, 实质上也属化学(酶)消化过程, 是微生物释放出各种酶来实现对各 养分的消化降解。 ➢ 不同的微生物不底物(营养物质) 有一定特异性,如全毛原虫就不能 释放消化淀粉和纤维素的酶。
磨细 84.6 84.4 75.5 30.0 89.6
表 不同饲养水平对饲粮有机物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
1L
2L
3L
阉牛
69.4
67.0
64.6
绵羊
70.0
67.7
65.5
※ L 示动物维持饲养水平
二、化学性消化
动物对饲料的化学消化,实质上指酶 的消化过程。
1. 口腔的酶消化 2. 胃内的酶消化 3. 小肠内的酶消化
三、微生物的消化
瘤胃微生物
嫌气性的纤毛原虫 细菌
0.2~2.0×106个 / ml瘤胃液 0.4~6×106个 / ml瘤胃液
少量的酵母类 型的微生物和 噬菌体
瘤胃细菌
➢ 纤维素分解菌 ➢ 半纤维素分解菌 ➢ 淀粉分解菌 ➢ 利用糖类细菌 ➢ 利用酸细菌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3)
3.禽类
禽类口腔没有牙齿,靠喙采食饲料。嗉囊具
有贮存、湿润和软化饲料的作用;肌胃壁肌肉
坚厚,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碎。 禽类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猪,但比猪 弱许多。
动物种类特异性-物理消化
种类 牛、羊 部位 口腔(反刍) 作用程度 大


肌胃(石头)
口腔



口腔
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消化力也不一样。 年龄及个体差异: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 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
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
动物消化道容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猪 牛 马 狗

小肠
盲肠
大肠
动物消化道长度(%)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小肠 盲肠 大肠 猪 牛 马 狗
饲料粗蛋白水平 有机物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8.8 12.5 17.2
60.7 65.4 66.3
54.5 64.0 72.7
52.5 56.0 61.3
59.6 61.4 56.5
62.8 68.9 70.9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腺:唾腺、肝、胰、胃腺、肠腺
瓣胃
网胃
真胃
瘤胃
猪消化道结构
鸡消化道结构
马消化道结构
牛消化道结构
兔消化道结构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消化系统根据其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种: 1单胃类 2反刍类 3禽 类 包括单胃肉食类、单胃杂食类、单 胃草食类。

(完整版)动物营养与饲料.

(完整版)动物营养与饲料.
已消化的养分通过消化道黏膜的过程称为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的方式
1、物理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3、微生物消化
1、物理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靠动物的咀嚼器官-牙齿和 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食物压扁、撕碎、磨烂, 增加食物的表面积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 食糜从消化道的一个部位运送到消化道的另一个 部位。
1、禽类对饲料的消化
1)禽类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见图)
禽类的消化系统由喙、口腔、食道、 嗉囊、腺胃、肌胃(砂囊)、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 直肠和泄殖腔组成。
2)家禽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1、家禽口腔内没有牙齿。分泌唾液浸湿食 物,仅含少量的α-淀粉酶,对消化食物不 起多大的作用。
将糖类和蛋白质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 NH3等物质,同时微生物发酵也产生 CH4、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H2 、O2 、 N2 ,等气体,通过嗳气排除体外。 微 生物利用这些营养物质来合成菌体蛋白。 绵羊瘤胃中约82%属菌体蛋白。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整个消化过程 中,具有两大优点:
(4)瘤胃温度 38.5°C ~ 40 °C。
2)瘤胃内消化
瘤胃内微生物: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原生动物,如纤毛虫和鞭毛虫; 另一类是细菌。 瘤胃内容物每毫升含原虫106个,含细菌
1010。微生物在瘤胃内充分繁殖时,约占 瘤胃液的10%。
瘤胃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 、蔗糖酶、 呋喃果聚糖酶、蛋白酶、胱氨酸酶、半 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
胰液 蔗糖酶 蔗糖 葡萄糖、果糖
胰液 胰淀粉酶 精、麦芽糖
淀粉 糊
胰液 胰核酸酶


核苷酸
肠液 肠液 肠液
氨基肽酶 双肽酶 麦芽糖酶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绪论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2.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3.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资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动物的食物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3.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4.粗蛋白质(CP):是指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5.粗脂肪(EE):是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6.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7.无氮浸出物(NFE):饲料有机物中除去脂肪和粗纤维的无氮物质8.酸性洗涤纤维(ADF):植物材料或含有植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碳水化合物9.中性洗涤纤维(NDF):植物材料或含杠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那部分物质10.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1.消化: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无力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4.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第三章蛋白质营养原理1.蛋白质周转代谢: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一部分又被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4.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
一、消化的概念
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 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收的物质分解
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二、消化的方式
3种: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 物消化 动物种类不同,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亦
不同,消化方式的侧重不同
请看各类动物的消化道结构——
猪消化道结构
鸡消化道结构
1.物理消化
对于各类动物,均不提供粒度过细的饲料 饲料粉碎过细: ①肠胃蠕动减弱,酶分泌能力下降 ②不利于酶与饲料混合,易形成食团
③不利于吞咽,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④会使畜舍空气变差,易滋生微生物
⑤增加加工能耗
1.物理消化
商品料应适当的粗而均匀 反刍动物的粗饲料被粉碎过细,则会出现面部 浮肿。家禽(鸡,鸭,鹅)主要通过肌胃收缩的 压力和饲料中的硬物质料的切搓,达到改变饲料 粒度的作用,这是在禽类笼养的条件下日粮中添 加硬质沙石的依据。
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
真消化率的计算
[食入养分-(粪中养分-粪中内源养分)] 真消化率= 食入养分
×100%
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
消 化 率
TD
AD
关于AD、TD的要点:
采食量
① 饲料TD大于AD
② 饲料脂肪含量较少时,其AD受内源代谢来源脂肪和分 析误差掩盖,测量值有波动。 ③ 饲料矿物制消化率更易受消化道内源代谢、矿物质循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动物的消化力:
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饲料的可消化性:
饲料被动物采食后,在消化道内能被消化的 性质或程度。
饲料的消化率:
饲料可消化养分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是度 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综合指标。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动物营养学(动物的消化)
➢ 单宁为多酚类化合物,分为两类,缩合单宁和可 水解单宁。缩合单宁为抗营养因子,高粱中的单 宁为缩合单宁,一般能水解,可溶于水,与蛋白 质生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也可与金属离子等结合 形成沉淀。可水解单宁为毒素,主要存在于枥属 植物中。
➢ 酚酸也为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香 草酸、咖啡酸和介子酸。酚酸中的酚基也可和蛋 白质结合形成沉淀。
碎,其中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 未消化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 概念: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 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 吸收部位:各种动物营养物质主要吸收在小 肠。非反刍动物,胃可以吸收少量葡萄糖、 小肽和水。但反刍动物的瘤胃可吸收氨和挥 发性脂肪酸,其余三个胃主要吸收水和无机 盐。
动物营养学
主讲:徐奇友
东北农业大学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第一节 动物的可消化性
一、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三、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一节 饲料的可消化性
动物的种类不同,消化道结构和功能也不 同,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却有许 多共同的规律。本节主要讲述下面几个问 题:
(一)非反刍动物
▪ 单胃杂食动物主要为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较 弱。
▪ 猪的特点:饲粮中粗纤维主要靠大肠和盲肠中 微生物发酵消化,但消化能力较弱。
▪ 马和兔的特点:马胃容积较小,盲肠和结肠发 达,消化能力与瘤胃相似;
▪ 兔盲结肠有明显的蠕动与逆蠕动,保证微生物 对粗纤维充分消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宠物营养与供应—宠物对食品的消化利用

宠物营养与供应—宠物对食品的消化利用

宠物食品的消化吸收
三、食品养分吸收的主要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向低浓度,主要 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各种离子等; 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耗能,主要吸收部位 为小肠上皮细胞;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 特别对幼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有机物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
无氮化合物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
碳水化合物 • 图 概略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宠物食品营养物质种类
一、水分
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 上,最低可低于5%。
游离水(自由水、初水) :存在于细胞之间, 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总 水 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 :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
能量在宠物体内转化
能量在宠物体内的转化
能量在宠物体内的转化示意图:
总能
粪能
尿能
消化能
代谢能
体增热 净能
维持净能 生产净能
图 宠物食品能量在宠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能量在宠物体内的转化
1.总能(GE) 宠物食品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
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 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2.消化能(DE)
(三)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蛋白质不足影响VA载体蛋白的形成,使维生素A利用
率降低。其生物学价值也会影响VA的利用和贮备。 VD与所喂蛋白质质量有关。 B族维生素主要作为辅酶,
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 核黄素是黄素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氨基酸代谢,缺乏
时会影响动物体蛋白质的沉积。 宠物体内的尼克酸可转化为有活性的衍生物—尼克酰

动物营养概述

动物营养概述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1.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 指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摄入饲料的 有效能(指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
2.动物的能量评定体系
我国 猪——DE 禽——ME 反刍动物——NE 奶牛——NND或DCEU(奶牛能量单位):
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或3138kJ产奶 净能为一个NND。
1.有机物的消化与吸收 可消化营养物质: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
的营养物质,食入营养物质扣除粪中营 养物质。
(2)消化率
消化率
可消化营养物质 食入营养物质
100 %
食入营养物质 粪中排出物质 食入营养物质
100
%
真消化率
真消化率
食入营养物质 (粪中排出物质 食入营养物质
粪代谢产物)
100%
2.有机物质的利用
.
水分
饲 料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纯蛋白质
干物质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氨化物
乙醚浸出物 真脂肪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粗脂肪) 类脂肪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活性物质:维生素和酶等 无氮浸出物
图1-1 概略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1.饲料的营养物质组成
饲料六大营养物质(六大养分): 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
.
总能
消化能
代谢能
净能
粪 能
尿气 能体

热 增 维持净能 生产净能 耗
图1-3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概念: 饲料中有机物充分燃烧或完全氧化所释放出 的能量总和。
测定:氧弹测热计 意义:总能不能用来评价饲料营养价值差异,也不
能说明饲料被动物利用的程度,但总能是评定其它 能值的基础。

消化和营养分析

消化和营养分析

饱食量: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空腹的鱼虾群一次性吃饱,其摄食量称为饱食量。

摄食率:单位时间(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虾体的摄食量,称为摄食率。

吸收:是指摄入的饲料经消化系统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消化后被消化道上皮吸收的过程消化性:即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和程度消化力:即动物的消化能力消化率: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部分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评价饲料营养价值重要指标不同动物的消化力不同,其对同一种饲料的消化率也不同最适摄食理论:动物`总是设法获得净可能大的净能摄入量。

所以启示为:饲料颗粒不仅大小合适,而且要均匀。

鱼虾才会摄食较大的颗粒以获得最大的净能摄入量动物的吸收方式:扩散,过滤,主动运输,胞饮作用(最原始,细胞直接吞噬食物微粒)过滤:消化道壁膜可以看作是一种过滤器。

消化管内压足够大时,即行消化鱼类的消化酶:1 蛋白质分解酶`:大部分鱼类的胃能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胰脏能分泌多种蛋白酶种类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2 脂肪分解酶:胰脏是脂肪酶和酯酶的在主要分泌器官3糖类分解酶:主要有淀粉酶和麦芽糖酶。

草食性及杂食性动物比肉食性动物具有更高的糖酶活性影响消化率的因素:(动物,饲料,饲养水平,温度:温度适当增高,酶活性变强,消化率升高)1 动物:a 动物种类b年龄和个体差异如幼龄动物,消化功能不健全c动物的生理状态2 饲料:a饲料种类b化学成分营养物质含量:(1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高,有利消化液的分泌和养分的充分消化。

2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3饲料的抗营养因子:是饲料本身含有的或者是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各种营养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会体现着消化率上。

如氧化脂肪会降低Protein的消化率饲料的加工调质(加工参数),各种方法对饲料养分消化率军产生影响,因种而异(1粉碎:一定范围内,越细,消化率高。

适度的磨碎有利于单胃动物,对饲料的干物质,能量等消化提高2 加热调质温和的加热调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抗营养因子失活,利于消化)3饲养管理技术(饲养水平:饲喂量大。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1 、物理性消化2 、化学性消化3 、微生物消化2 影响动物饲料消化率的因素(如何提高动物饲料消化率):1. 饲料要有易于动物的消化. 2.增强动物的消化能力... 3. 增加动物的体能训练.3 什么是必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畜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如,赖蛋色苏。

4 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5 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6 碳水化合物: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二大类,无氮浸出物又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等;粗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

7 粗纤维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1 )营养作用:单胃动物盲肠内细菌分解纤维素用于代谢,反刍动物由瘤胃对粗纤维发酵分解;(2)填充作用:即可限制饲料水平,又可给动物饱的感觉;阻碍作用: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消化酶对纤维素与其他的消化性越差,有机物质的消化率越低。

8 必须脂肪酸: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

对哺乳动物而言,亚油酸与亚麻酸皆是营养必需的,幼畜饲料中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酸9 必须矿物质元素按体内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动物体内分别超过总质量0.01%的钙、磷、镁、钠、钾和氯,硫等7 种元素;微量元素: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10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11 消化能:指已消化养分所含的总能量12 净能: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动物的养分吸收与利用

动物的养分吸收与利用

动物的养分吸收与利用动物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了解动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过程,对于人们改善动物饲养条件、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动物对养分的吸收途径、养分在动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以及影响动物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动物对养分的吸收途径动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吸收养分,主要包括消化道吸收和其他途径吸收。

1. 消化道吸收:动物的消化道是主要的养分吸收地。

食物在消化道经过一系列的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供应给全身组织细胞使用。

2. 其他途径吸收:除了消化道,动物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吸收养分。

例如,光合动物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水生动物可以通过皮肤、鳃等部位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和其他营养物质。

二、养分在动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一旦养分被吸收进入动物体内,它们需要通过运输和利用才能满足组织细胞的需要。

1. 运输:养分在动物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

血液携带着从消化道吸收的养分,将其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血液循环中,养分可以被动物体内的细胞利用,或者储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

2. 利用:动物体内的细胞利用养分进行能量产生和物质合成。

养分主要通过细胞呼吸进行氧化分解,生成能量供细胞使用。

同时,养分还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维持和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三、影响动物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因素动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料质量、饲养管理、动物的生理状态等。

1. 饲料质量:饲料中的养分含量、配比和消化率等都会影响动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优质的饲料含有更丰富的养分,动物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2. 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促进动物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例如,提供良好的饲料饮水条件、控制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时间和方式等都对动物的养分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养分吸收

代谢组学
通过分析动物体液和组织中的代谢物变化, 揭示饲料成分对动物代谢的影响以及代谢物 与消化和养分吸收的关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精准饲喂技术
结合动物的基因型、生理状态和饲养环境,制定 个性化的饲喂方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 性能。
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
针对动物消化道的生理特点和微生物菌群结构, 研发具有促进消化、提高养分吸收效率的新型饲 料添加剂。
黏液
胃黏膜分泌的黏液能够保护胃黏 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 同时也有助于润滑胃壁,促进饲 料的通过。
肠道微生物群落参与消化
微生物发酵
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够发酵饲料中 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生 成短链脂肪酸等易于吸收的营养
物质。
维生素合成
某些肠道微生物能够合成维生素, 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为动 物提供额外的营养来源。
功能型饲料添加剂
开发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 改善肠道健康等功能的饲料 添加剂,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和产品质量。
饲料资源多元化
拓展非粮型饲料原料来源, 如利用农作物秸秆、食品加 工副产物等,降低饲料成本 并缓解粮食安全问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加工处理技术
饲料的加工处理如粉碎、蒸煮、发酵等可以改变饲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其消化率和吸收效率。适当的 加工处理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饲养环境及管理措施
温度和湿度
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影响动物的消化功能和养分吸 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可能降低动物的消化率和 吸收能力。
饲养密度和通风
对饲料进行调质处理,如蒸汽调质、膨 化等,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和适口性, 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动物对饲料的三种消化方式

动物对饲料的三种消化方式

动物对饲料的三种消化方式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和微生物消化。

1. 机械消化:机械消化是指动物通过咀嚼、咽喉和胃肠道的运动来将饲料进行粉碎和混合的过程。

在咀嚼过程中,动物的牙齿会将饲料磨碎,同时唾液中的酶也会开始消化一部分碳水化合物。

咽喉运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中的肌肉将食物搅拌并分解成更小的颗粒。

2.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是通过消化液中的酶将食物颗粒分解成更小的分子。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动物的消化系统中,胰腺分泌的胰液包含多种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可以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为更简单的分子。

在小肠中,这些酶与食物颗粒混合,使其被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3. 微生物消化:微生物消化是指动物体内一些微生物菌群通过分解食物中难以被动物本身消化的成分。

例如,反刍动物的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分解纤维素,从而消化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

这些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将纤维素分解为短链脂肪酸,然后被动物吸收和利用。

微生物消化对于一些素食动物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利用植物材料中的养分。

饲料养分消化率名词解释

饲料养分消化率名词解释

饲料养分消化率名词解释饲料养分消化率,这听起来有点专业哈,其实就像是我们吃饭,看身体能吸收多少营养一样。

咱们先从最直白的地方说起。

饲料呢,就是给动物吃的东西,就像咱人吃的饭一样。

饲料里有各种各样的养分,像蛋白质啊、脂肪啊、碳水化合物啥的。

那这个饲料养分消化率呢,就是说动物吃了饲料以后,这些养分有多少能被它的身体真正消化吸收,变成自己身体里能用的东西。

比如说,你给猪喂了含有100克蛋白质的饲料,最后猪的身体真正吸收利用了60克,那这个饲料里蛋白质的消化率就是60%。

这就好比你给汽车加了100升油,结果汽车发动机真正能用的只有60升,那这个油的“利用率”就类似饲料养分消化率啦。

这饲料养分消化率啊,对动物来说可太重要了。

你想啊,动物吃饲料就为了长身体,就像孩子吃饭为了长高长大一样。

要是饲料养分消化率低,那就相当于动物吃了好多东西,但是没吸收多少,都白吃了。

就像你吃了一堆山珍海味,结果身体不好,吸收不了营养,吃了也白吃。

动物要是老是这样,就长不好,还容易生病呢。

那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因素可不少。

饲料本身的质量就很关键。

比如说,饲料里的原料要是新鲜、品质好,那消化率可能就高。

这就像咱们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身体就容易吸收营养。

要是饲料放久了,发霉了或者变质了,那动物的身体就很难消化里面的养分了。

就像咱们吃了坏的东西,肚子肯定不舒服,更别说吸收营养了。

动物自身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

健康的动物消化功能好,就像年轻人身体好,吃啥都能消化。

生病的动物呢,消化功能可能就弱,就像老人生病的时候,吃点东西都费劲,更别说吸收营养了。

比如说牛要是得了肠胃病,那吃进去的饲料养分消化率肯定就低了。

还有饲养环境也有关系。

动物要是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心情好,身体也放松,消化就会好一些。

这就像人一样,住在舒适的房子里,心情舒畅,吃饭也香。

要是动物住在又脏又乱的地方,天天担惊受怕的,那消化肯定受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也就低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饲料 差异小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粗蛋白
Hale Waihona Puke 粗脂肪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动物对干草的消化率比较
牛、羊 猪 马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动物对玉米籽实的消化率比较
牛、羊 猪 马
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
要是酶的消化。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3、禽类
对饲料中养分的消化类似于非 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食物在腺胃停留时间很短,消化作用 不强,主要在肌胃内进行,肌胃内的 砂粒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禽类 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间 不长,所以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 消化都比猪的弱。
动物 部位
猫 小肠 大肠
猪 小肠 盲肠 结肠
马 小肠 盲肠 小结肠 大结肠
牛 小肠 盲肠 结肠
绝对长度(m)
1.72 0.35 18.29 0.23 4.99 22.44 1.0 3.39 3.06 46.0 0.88 10.18
占肠道比例 (%) 83 17 78 1 21 75 4 11 10 81 2 17
消化道 肌肉收缩 和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 消化道 酶 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微生物 瘤胃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大肠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一、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
表2-2 动物种类特异性
种类 部 位 作用程度
牛、羊 口腔(反刍) 大

肌胃(石头) 大

口腔


口腔
较大
物理性消化:
粉碎 混合与推进 浸润与溶解 乳化 酸变性
肠道总长(m) (与体长之比)
2.07 (3~4:1)
23.51 (14:1)
29.91 (12:1)
57.06 (20:1)
几种动物消化道容积比较
动物 猫 猪 马 牛

0.341 69.5 8.0 29.2 17.96 8.5 252.5 70.8
小肠
0.114 14.6 9.2 33.5 63.82 30.2 66.0 18.5
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比较各 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2. 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3. 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
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4. 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 5. 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三、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

2、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 高浓度梯度 低浓度,主要养分 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 各种离子等;
三、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2)主动转运——逆 浓度梯度进行、耗能, 主要养分单糖、AA等;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 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特别对幼 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吸收过程总结
小肠是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 反刍动物瘤胃能吸收VFA、氨基氮和镁;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新生动物能通过胞饮作用吸收大分子养分; 极性强的养分以主动吸收为主; 分子量小、极性小的养分容易被动吸收; 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可调节;微量养分大多数兼
有两种吸收方式。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 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 消化性: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衡量指标
饲料某养分消化率 =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100%
饲料某养分的真消 =化率消化率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 分-消化道来源物中某养分)
复胃各部分的功能
瘤胃(Rumen) ---饲料储存、降解,微生物发酵;
---合成菌体蛋白、水溶性维生素等; ---吸收挥发性脂肪酸(VFA)、镁和过量氨等;
网胃(Reticulum) ---控制食糜流动,实现反刍功能;
瓣胃(Omasum)
---吸收水分和VFA;
皱胃(Abomasum)
盲肠
1.55 5.6 33.54 15.9 9.9 2.8
结肠+直肠 总容积(L)
0.124 15.9 8.7 31.7 96.02 45.4 28.0 7.9
0.579 100.0 27.45 100.0 211.34 100.0 356.4 100.0
怎样消化?
一、消化方式
3.消化方式
表2-1 动物消化方式 方式 部 位 工 具 作 用 物理性 口腔 牙齿 磨碎、增加表面积
容物。
靠什么消化?
靠什么消化?
消化系统
----消化道:食物流通的管道。由口腔、食道、胃、 小肠和大肠。 ----消化腺:酶和其它消化辅助物的分泌场所。有 唾液腺、胃腺、胰脏、肝脏和肠腺;
动物的共生伙伴---消化道微生物
2. 消化道结构
鱼类消化道特点
口腔浅,起不到吮吸作用,无腺体, 舌不能活动;
阉牛 绵羊
饲喂水平对消化率的影响
相关词汇
单胃动物(monogastic animal) 反刍动物(ruminant) 消化道(digestive/alimentary tract) 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 消化率(digestibility)
复习思考题
单胃草食动物消化道特点
切齿发达; 胃壁薄,胃容积相对较小; 小肠相对较短; 盲肠和结肠发达,体积大,微生物活跃。
猫科动物(单胃肉食动物) 消化道特点
牙齿发达; 口腔无淀粉酶; 胃体积大; 小肠短,但吸收能力强;盲肠退化,肠道
所占比重降低; 蛋白酶和脂肪酶分泌量大。
3.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的加工调制
碱处理对藁秆消化率的影响
90
80
70
60
50
40
30
0
1.5
3
6
12
72
有机物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2)饲喂水平
猪 草食动物
影响小 影响大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70 69 68 67 66 65 64 63 62 61
1倍维持
2倍维持
3倍维持
消化饲料中70-85%DM和50%以上的 CF
一、消化方式
(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 化学性消化 酶 微生物消化 酶
不同 酶来源于动物 酶来源于微生物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1、非反刍动物
2、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 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
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的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
*100%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动物
(1)动物种类
动物消化道容积(%)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胃
小肠
盲肠
大肠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90
80
70
60
50
猪 牛
40

30

20
10
0 小肠
盲肠
大肠
动物消化道长度(%)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粗饲料 差异大 牛 > 羊 > 猪 > 家禽
---分泌胃蛋白酶、盐酸和内因子,消化能力与单胃动物 类似。
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唇和舌灵活,切齿发达; 反刍行为; 胃分化为四部分; 肠道长; 大肠中微生物发酵能力较强。
各类动物消化系统比较
口腔:
猪分泌唾液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牛分泌少 量淀粉酶,马、 单胃肉食动物和禽类无;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与养分吸收
内容
第一节 饲料的消化性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 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第一节 饲料消化性
一.消化方式 二.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三.消化后养分的吸收
为什么要消化?
一、消化方式
1. 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 的过程。
消化的实质: — 将大分子切割为可吸收的小分子; — 破坏饲料细胞结构,释放其中可消化内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2)年龄与个体
年龄 : 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 增加而增加
个体: 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 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 一般混合料 6 % 谷物籽实 4 % 粗饲料 12-14 %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00
90
2.5
80
4
70
6
60
8
50
10
40
12
30
20
10
0
一、消化方式
(2)化学消化
动物 猪
牛羊

部 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口腔
淀粉


蛋白质

小肠 CP、NFE、EE 强
口腔
淀粉
极弱

蛋白质

小肠 CP、NFE、EE、MCP 强
腺胃
蛋白质

小肠 CP、NFE、EE 强
一、消化方式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淀粉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60
50 8.8
12.5 17.2 21.9 26.7 3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