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案例
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案例
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现代社会,企业安全生产已成为各行各业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员工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企业安全生产警示案例,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案例一:某电子厂发生火灾事故某电子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拥有上千名员工。
某天,由于设备故障导致一个电线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整个厂区被烟雾笼罩。
由于没有及时及时撤离和应急预案,造成大量员工被困在厂房里,部分员工因窒息和烧伤而死亡,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分析:电子厂虽然有大量员工,但却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没有定期进行演习和培训。
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没有及时的应急措施和撤离方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给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案例二:某工厂因化学泄漏引发爆炸某化工厂的生产设备由于长期使用和维护不当,导致设备出现了泄漏现象。
某天,一次意外操作导致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引发了爆炸。
爆炸造成大面积的火灾和化学品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大量环境污染。
分析:化工生产工厂的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设备检查和保养,避免设备出现泄漏等问题。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只有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某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某建筑工地正在进行高楼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安全隐患。
由于施工方未按规定使用支撑设备,导致了楼板坍塌,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和死亡。
分析:建筑工地是安全隐患较多的场所,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要按照规定使用支撑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对工人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只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建筑工地事故的发生。
化工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案例
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部二○一四年十一月案例目录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3、操作非自己分管的设备造成安全事故4、交接班不认真,误将催化剂重复投料造成安全事故5、向计量罐进料过程中操作工干其他工作,高位槽溢料引发火灾事故6、受限空间作业未彻底切断电源,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造成安全事故7、登高作业未办理登高作业票证并不系安全带造成安全事故8、高处向下抛掷物品,车间内未带好安全帽造成的安全事故9、升降机违规载人造成的安全事故10、缺乏责任心睡岗造成的安全事故11、未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造成的安全事故12、维修工粗细大意,对工艺及其维修过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13、系统开车时,操作工开启阀门的误操作,导致系统爆炸的事故15、操作工操作时干与生产无关的事,而发生的人员受伤事故16、员工站在围堰边上,麻痹大意发生的落水事故17、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因违反安全制度厂区内抽烟火灾事故18、物料腐蚀引起的火灾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1月12日,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厂一脱砷反应器操作人员工作时,发现仪表阀门无法调整反应器压力,便通知仪表工人到现场检修。
仪表维修工贾某到现场后,没有询问工艺技术人员管道压力以及内部物料性质,直接开排污阀检查,见无介质流出,怀疑是阀门堵塞,导致仪表失灵。
于是贾某关闭了两侧导淋阀门,登上罐顶试图打开阀门法兰检查处理堵塞故障。
法兰刚一打开便喷出大量氢气发生爆燃,来不及做准备的贾某被这突发状况惊吓倒,从罐顶坠落摔成重伤。
点评:这是一起违章操作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仪表维修人员贾某在没有与技术人员沟通分析和确认故障的情况下,在不熟悉工艺流程、没有通知技术总工或车间主任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经验,贸然擅自打开带压阀门法兰,导致管内氢气外泄,遇热发生爆燃,导致事故发生;另外,在登高作业中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也是导致本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化工安全工程案例分析-上海焦耳蜡业爆炸事故
PART2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经调查和工厂工人反馈,事故原因可能为 硝酸钠与硫氰酸钠于超过340摄氏度的电热板表 面温度环境下混合,由于搅拌不均,触发物料 的剧烈反应导致爆炸。
而具体原因尚未完全调查清楚。ຫໍສະໝຸດ 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
评估报告、工业经验
物的不安全状态
禁配物、 中式放大、 电热板、 温度监控方式
最后想说——
事故发生后,学校高度重 视。并抚慰遇难学生亲属,督 促排查这种违规行为。
谢谢大家!
4 带给我们的警示
对政府、企业管理层
职工生命系于管理,管理不可疏忽 大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安
全是家庭幸福的保障
对企业员工
严格落实、督促落实
对学校教师
不定期检查、严格登记
学生应做些什么?
1、学生须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肃静,关闭手机、不允许 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2、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要求与原理。 实验室遵守操作规程,实验后认真处理数据,按时交实验报 告。 3、实验室必须注意安全,使用仪器严格按照校保卫处制定 的“实验室安全防火制度”及其它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发 现问题及时报告,防止火灾,避免污染。
事故四要素
危险的环境
设施简陋、 堆放大量化工原料
较差的管理
未评估、 没有导师指导
PART 3
事故处理
事
故
处
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建雨
理
于事故当天即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犯罪被警方
羁押,次日被刑事拘留。
后上海青浦区法院对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
建雨作出判决:以危险物品肇事罪判处其有期
徒刑2年、缓刑3年
上海焦耳蜡业 爆炸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违章作业——中毒窒息案例分析2008年9月10日15时,某市长山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缺氧窒息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10万元。
一.单位概况长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24日,位于某市太平镇,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钢铁及金属磨料的生产和销售。
集团公司下设6个分厂,总资产7.28亿元,职工1465人。
2008年9月初,集团公司准备维修抽风机管道耐磨衬,9月7日与外来施工单位行泰工贸有限公司签订了维修承包合同。
该施工单位注册资本60万元,经营范围为机械、铆焊加工、耐磨材料、抗蚀陶瓷片、耐火材料防腐材料销售等。
维修工程于9月8日开始,次日上午完工。
二、事故经过2008年9月10日10时30分左右,行泰工贸有限公司两员工到长山集团测量抽风机管道维修工程量,结算工程款。
11时左右,两人与财务人员曹某等5人到烧结厂抽风机管道内测量工程量。
至15时左右,烧结厂巡检人员发现抽风机管道检查口开着,里边躺着人,就立即通知厂值班人员将管道中的5人抬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事故调查认为,该起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直接原因是验收工作量的人员违反《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进入现场前未按照通风、检测、监护的规定,违章进入缺氧危险作业场所。
间接原因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应急救援措施不当等。
四、事故评析一是验收人员违章作业。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第5条规定:当从事具有缺氧危险的所有作业时,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确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并记录下列各项:a. 测定日期;b. 测定时间;c. 测定地点;d. 测定方法和仪器;e. 测定时的现场条件;f. 测定次数;g. 测定结果。
h.测定人员和记录人员在准确测定含氧量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但验收人员进入现场前未进行通风、检测、监护,违章进入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导致事故发生。
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
定 义: 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故可以根 据高处作业的分类形式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简单 的分类。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 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事故
分 类: 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事故案例分析及应急措施
典型事故案例
物体打击事故
定 义: 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造成的人身伤害事 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 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事故
类 型: 1、物体(工具、零件、瓦块、木块等); 2、起重作业时,吊物坠落砸伤人; 3、正在运行的设备突然故障,零部件飞出伤人。 4、人为从高处乱扔废物、杂物砸伤他人; 5、用工器具误碰运转设备,工器具反弹伤人。
后由120抢救,但最终因失血过多,符X于12日12时死亡。
物体打击事故
案例二 深圳市某厂“7.11”物体打击死亡事故
2、事故直接原因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手动叉车叉运高大重物,与货
叉接触面积小且没有绑扎牢固,在行至上坡(高差约10CM)障 碍处,重物重心失稳倾倒,导致符X反应不及,被压力机压住 双腿,失血过多死亡。
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原因: 3、忽视对作业环境存在不稳定物体的检查; 4、随意抛掷物件; 5、在高处传递物件不系安全绳; 6、捆绑吊物不牢,吊物坠落伤人;
a、捆绑位置不当,容易滑落; b、绳扣捆绑不当,捆绑不牢。
7、违章操作。
如戴手套使用手锤或单手抡大锤。
物体打击事故
化工重大事故案例
案例一、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
(4)未按本质安全的原则进行工厂操作。 ◆ 在满足工艺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工艺系统内危险化
案例二、BP德克萨斯炼油厂爆炸事故
(一)事 故 经 过
2005年3月23日上午,BP美国德克萨斯州炼油厂的一套异构化装置 的抽余油塔在经过2周的短暂维修后,重新开车。开车过程中,操作 人员将可燃的液态烃原料不断抽入余油塔。抽余油塔是一个垂直的蒸 馏塔,内径3.8 m,高51.8 m,塔内有70块塔板,用于将抽余油分离 成轻组分和重组分。在3个多小时的进料过程中,因塔顶馏出物管线 上的液位控制阀未开,而报警器和控制系统又发出了错误的指令,使 操作者对塔内液位过高毫不知情。液体原料装满抽余油塔后,进入塔 顶馏出管线。塔顶的管线连通距塔顶以下45.1 m的安全阀。
案例二、BP德克萨斯炼油厂爆炸事故
(二)事 故 原 因
1、管理原因 (1)尽管炼油厂的许多基础设施和工艺设备已经年久失修,但BP公司
继续削减成本,造成安全投入不足。尽管早先已报告该塔的液位计、液 位观察孔和压力控制阀出现故障,但装置仍按原计划开车。
(2)BP公司和德州炼厂的管理人员没有履行有效的领导和监督责任。 对集团公司的安全文化和重大事故预防体系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BP公 司管理层安全监督不力,没有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财力,也没有建立一套 安全管理模式对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
案例三 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故
化工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案例
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部二○一四年十一月案例目录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 (3)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 (4)3、操作非自己分管的设备造成安全事故 (6)4、交接班不认真,误将催化剂重复投料造成安全事故 (7)5、向计量罐进料过程中操作工干其他工作,高位槽溢料引发火灾事故 (9)6、受限空间作业未彻底切断电源,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造成安全事故 (11)7、登高作业未办理登高作业票证并不系安全带造成安全事故 (12)8、高处向下抛掷物品,车间内未带好安全帽造成的安全事故 (13)9、升降机违规载人造成的安全事故 (14)10、缺乏责任心睡岗造成的安全事故 (15)11、未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造成的安全事故 (16)12、维修工粗细大意,对工艺及其维修过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17)13、系统开车时,操作工开启阀门的误操作,导致系统爆炸的事故 (19)15、操作工操作时干与生产无关的事,而发生的人员受伤事故 (22)16、员工站在围堰边上,麻痹大意发生的落水事故 (24)17、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因违反安全制度厂区内抽烟火灾事故 (26)18、物料腐蚀引起的火灾 (27)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 2009 年 11 月 12 日,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厂一脱砷反应器操作人员工作时,发现仪表阀门无法调整反应器压力,便通知仪表工人到现场检修。
仪表维修工贾某到现场后,没有询问工艺技术人员管道压力以及内部物料性质,直接开排污阀检查,见无介质流出,怀疑是阀门堵塞,导致仪表失灵。
于是贾某关闭了两侧导淋阀门,登上罐顶试图打开阀门法兰检查处理堵塞故障。
法兰刚一打开便喷出大量氢气发生爆燃,来不及做准备的贾某被这突发状况惊吓倒,从罐顶坠落摔成重伤。
点评:这是一起违章操作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仪表维修人员贾某在没有与技术人员沟通分析和确认故障的情况下,在不熟悉工艺流程、没有通知技术总工或车间主任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经验,贸然擅自打开带压阀门法兰,导致管内氢气外泄,遇热发生爆燃,导致事故发生;另外,在登高作业中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也是导致本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事故案例
1、洗灌封 手直接取瓶
包装岗位
1.塑封机
运行中处理夹膜
刀口高温 电线漏裸
夹伤,烫伤 电击
禁止用手拉膜,停机处理;检查行程开关灵敏 安全接地,检查电路
2.拉包
码垛过高 拉液压车快速
液压车晃动,垛歪 车子惯性
砸伤 撞伤
禁止超高,正确码垛 禁止快拉快跑,突然停车。
事故案例 2011年8月9日,冲洗剂包装岗位某员工,将成品包用手动叉车向外拉时,由于地面裂缝不慎造成手动叉车侧翻,被叉车拉杆碰伤。
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 灯检岗位
2012年10月7日,塑瓶车间灭菌岗位操作工在进行产品装车时,由于灭菌车突然脱轨造成护栏断裂变形,将右手划伤。
2013年3月6日,软袋车间包装
岗位操作工对二包成品进行堆
补焊吊环时不注意
加热板加热
烫伤
小心操作
车间岗位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灭菌岗位
1.塑瓶上下瓶 前车未离开平台后车快速推上 车子惯性
坠落砸伤 工具等规放,加底脚边
叉车岗位
未鸣笛,注意力不集中
超速超高超重
砸伤撞伤 遵守操作规程,叉车作业“八不准”
事故案例 2009年2月16日,叉车司机驾驶叉车卸装拖拉机厢的垫仓板。拖拉机突然启动将叉车拖倒,当时叉车司机随之倒地,导致受伤。
电工岗位 事故案例
杜邦事故案例学习
杜邦事故案例学习杜邦公司美国休斯敦化工厂泄漏事故案例学习一、案件回顾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美国杜邦公司位于休斯敦东南拉波特地区的工厂,11月15日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5名工人直接暴露于有害气体甲硫醇中,造成4人死亡、1人被送往医院救治。
杜邦公司发言人伍兹(Aaron Woods)证实,15日凌晨4时左右,位于斯特朗路厂区一个储存甲硫醇的存储罐阀门失效,造成甲硫醇大量泄漏。
工人和紧急救援人员6时左右控制住了泄漏,但已有5名工人暴露在有害气体中。
其中4人在厂区内死亡,1人被送往附近的星海假日医院,伤情不会危及生命。
在化学品溢出时,4名死亡员工之一曾下落不明。
杜邦拉波特厂区约有320名雇员,“这是该厂区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泄漏事故。
”伍兹表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这些员工”。
拉波特应急管理协调员萨格斯(Jeff Suggs)指出,泄露的甲硫醇为无色有害易燃气体,有一股臭鸡蛋或臭鱼的难闻气味,通常用于天然气添加剂、保护农产品蛋白质的合成剂或杀虫剂。
今次泄漏出的甲硫醇不会对附近社区构成危害。
伍兹强调,一旦甲硫醇进入空气中,就会逐渐消散而不再具有危险性。
该公司预计15日当天气味会全部消失。
“我们这里经常会有奇怪的味道,尤其是刮北风时。
”拉波特居民克里登(Dudley Crittendon)对媒体说,“我们认为家里可能有什么食物坏了或是小动物死了,尽管点燃了蜡烛,但这味道没有消失。
”附近便利店员工称,一上午所有顾客都在抱怨难闻的气味。
休斯敦西南地区的密苏里市、糖城和罗森伯格市均有居民报告闻到刺鼻气味,警方认为这也是约60公里外的杜邦公司工厂当天化学品泄漏导致。
目前,此次泄漏事故和阀门失效的原因尚不明确,调查将全面展开。
美国有毒物质与疾病登记署(ATSDR)记录显示,人体直接暴露于甲硫醇中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皮肤或眼睛炎症;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安全警示众所周知,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第二大化工企业,其安全业绩举世闻名:公司超过60%的工厂实现了零伤害。
化工操作不当事故案例
化工操作不当事故案例某化工有限公司一号车间固色剂岗位,主要使用原料为甲醛(易燃)等,反应过程为放热反应,岗位定员为三名员工,其中一名为班长。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按程序正常投料,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依据工艺操作规程需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班长安排一名员工去开冷却水阀,自己未去现场,该名操作工却误打开了冷却水阀旁边的蒸汽阀(冷却水管道、蒸汽管道、甲醛管道上均只涂了防锈漆,阀门上面未挂标识牌),致使反应温度迅速上升,反应釜内的物料大量汽化、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导致爆破片动作,含甲醛蒸汽的物料从放空管冲出引起火灾,造成1名操作人员死亡。
事故发生后,在对该岗位以往操作记录的检查中发现,操作记录中有多处控制指标超标的情况记录。
点评本起事故中由于操作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需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却误打开了蒸汽阀,致使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最终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在生产现场该公司未对输送属于危险化学品物质的管道进行危险标识,违反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中的相关规定。
提示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尤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应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极为重要的;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⒈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⒉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实行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的三级教育和培训;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⒋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设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进行识别标识,以便于识别工业管道内的物质。
化工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完整版)
1.1 化工生产的特点
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化工生产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装置开车投产后将不 间断地投料,不间断地得到产品,各工序之间一环紧扣一环, 紧密相联,互相制约,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如果一个工序或 者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就会造成装置的停车甚至会发生重大 事故。
7
1.1 化工生产的特点
生产物料的危险性大
整改措施:(1)在阀门、法兰处增设挡板。 (2)降低碱槽进口阀高度,并在阀门前增设压力表。
25
1.3 事故致因理论
扰动起源事故理论
任何事故当它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某种扰动,即起源事件。 事故形成过程是一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指向某种预期的或不 测结果的,而且是相继出现的事件链。相继事件过程是在一种 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中进行的。如果行为者行为(可以是发生 的任何事、运动故障、观察或决策)得当或物受力适中,就可 维持能流稳定而不偏离,便可安全地生产。反之,如果行为者 行为不当或发生故障,则对上述平衡产生扰动,就会破坏和结 束自动动态平衡而开始事故的进程,导致终了事件——伤害或 损坏。这种伤害或损坏又会依次引起其他变化或能量释放。所 以,该理论认为事故是从相继事件过程中的扰动开始,最后以 伤害或损坏而告终。这可称之为“P理论”(Perturbation理 论)。
15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偶然因素包括: (2)化工工艺中影响各种参数的干扰因素很多,设定的参数很
容易发生偏移,而参数的偏移也是事故的根源之一。即使在自 动调节过程中也会产生失调或失控现象,而人工调节更易发生 事故。 案例:2003年3月6日,某氯碱厂由于农药分厂设备突然停车, 导致氯气压力由0.2MPa很快升到了0.28MPa,导致该厂盐酸 石墨合成炉内氢气压力对应增值0.065MPa。操作工请示班长 停车后,错误地先关闭氯气阀门再关闭氢气阀门,导致大量氢 气进入炉内,发生爆炸。炉内胆被炸碎。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分析与控制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分析与控制安全管理的内容很多,面也很广,但从事故因果分析来看,事故产生主要有人、环境、设备、工艺、原料等五大因素;然而,据统计70%以上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分析、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控制事故的有效手段。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源近几年来,全国重特大事故频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悲哀。
例如: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市市民在东都商厦欢度圣诞节时,一场特大火灾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309条生命被大火吞噬。
再如:2004年4月16日,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大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15万人大转移的恶性事故.在事故相继发生后,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虽三申五令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形势也略有好转,但从效果来看是收效甚微,重特大事故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人们没有在思想上、安全意识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人的思想、安全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安全意识差就必然导致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不安全行为又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源.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分析人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具有排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本能和本领.例如:当人们看到自己上方有物体掉下时,就会迅速躲避。
大人打小孩,小孩本能地用手去挡护.实践证明,除去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外,各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曾论述过,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当人们不能满足生理需要,他们会为人的生存而不择手段。
例如:2000年3月11日,江西萍乡上栗县东源乡石岭村鞭炮作坊爆炸案,除了管理方面等因素外,就是贫困.这起事故中共有33人死亡;其中16岁以下小学生有13人,他们每天的打工收入只有2块钱.但是,当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随着享受、清闲欲望的升高,又会忽视安全,出现安全意识下降、违章行为增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典型事故案例
一、东北炼化工程公司丙烯腈装置中毒死亡事故2008年11月6日,东北炼油工程公司,抚顺工程建设第四分公司,仪表车间一名仪表维修工,在抚顺石化腈纶厂,丙烯腈装置现场处理故障过程中发生中毒死亡事故,现将事故情况进行通报。
一、事故单位概况抚顺工程建设公司第四分公司仪表车间,负责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厂的仪表维护,下属分析仪表班组,共有6名职工,事发当日出勤人员为赵某和李某。
当班人员李某在10:00—11:00左右,到仪表车间四楼会议室(分析班在仪表车间三楼)张贴医疗报销票据。
二、抚顺石化腈纶厂丙烯腈装置介绍丙烯腈装置采用BP公司专利技术,以丙烯腈、氨和压缩空气为原料,主要产品为纯度99.5%以上的丙烯腈,副产品纯度99.5%以上的氢氰酸、45%左右的乙腈。
装置由中石化兰州设计院设计,1900年11月投产。
原设计年产丙烯腈5万吨,后经数次改造,现规模为9.2万吨/年。
三、事故经过1、2008年11月6日,10时05分,抚顺石化腈纶化工厂丙烯腈车间,岗位操工关某发现该装置合成泵房AA-1202PH计仪表测量值不准,打电话向仪表维修人员报修,仪表维修工赵某接到电话后,于10时20分到现场查看情况。
2、13时13分,丙烯腈车间岗位人员陈某,在巡检时发现,赵某面向下倒在合成泵房AA-1202PH计仪表柜内,立即报告厂生产调度室,拨打120急救中心进行救护,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封闭,抚顺市第三医院救治及时赶到,经抢救无效于14时30分左右死亡。
四、事故伤亡情况死亡一人。
赵某,大专学历,26岁,男,2003年进抚顺工程建设分公司第四分公司仪表车间,仪表维修工。
五、初步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赵某作业之前未对所作业检修,进行危险评估和预想分析,未办理设备检修票证手续,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严重违章操作、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氢氰酸是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后,调取事发当天的监控录像、DCS数据、查找规章制度、作业记录以及对事故当日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等,初步认定员工赵某在10时20分对AA-1202PH计仪表进行处理时,导致物料泄漏,瞬时局部空间氢氰酸浓度超标造成中毒,失去逃生能力。
碱伤害事故案例
碱灼伤事故案例一[案情介绍] 1981年10月18日,“华春”轮驶进某港,在所载的货物中有一批烧碱。
包装方式为钢制圆桶型密封容器,外用塑料薄膜,木制托盘简易成组包装。
卸货时港区采用的钢丝绳吊具没有支架,起吊时钢丝绳收紧后使包装件受勒,导致塑料薄膜破损,并且因包装件受力后钢桶受挤压,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进入仓库使用叉车归桩、堆码时,包装破损的货物没有及时妥善处理。
桶内储存的片状及珠状的烧碱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在该批货物卸货及储存的十余天内,先后造成了40余人的皮肤、眼睛灼伤。
经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破损的烧碱桶后,事故才得以有效控制。
[事故原因分析] 烧碱,正式名称为氢氧化钠,属第八类•腐蚀品,联合国编号1823。
在“三酸两碱”中,氢氧化钠排行第四,为强碱性腐蚀品。
氢氧化钠的工业用途相当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钠盐、制皂、造纸、纺织、粘胶纤维、橡胶制品的再生、金属清洗、电解提炼锌、镀锡、氧化物涂料、漂白等。
投入运输的数量相当大。
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吸湿性,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即能大量吸收水份和二氧化碳。
固体状的氢氧化钠吸收水份后形成糊状物,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能使可燃物着火。
受潮后的氢氧化钠或其浓溶液对铝、锌、锡等金属有腐蚀性,反应时放出氢气,与各种酸类反应剧烈,与铵盐类物品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不仅如此,氢氧化钠还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硅酸钠,从而使玻璃腐蚀。
因此,对于使用玻璃或陶瓷器皿为包装容器储存氢氧化钠溶液(俗称液碱)的,要特别注意,尽管这种反应相当缓慢,但仍然会因腐蚀而使包装易于破损。
氢氧化钠的浓溶液能使不溶于水的活体组织成为能溶于水的酸脂钠和醇,因而丝、毛织物的活体组织会受到强烈的腐蚀。
人体皮肤接触后就会被严重灼伤。
凡是与水能迅速反应的腐蚀品会生成烟雾状物质,对人体的眼睛、咽喉及肺部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而且有毒。
人体组织沾染上氢氧化钠的浓溶液后,就会因其强烈的吸附力而无法及时清除,这期间还会通过皮肤等组织吸收,造成全身中毒,因此化学灼伤较难痊愈。
危化品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现场应急处置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现场救援
疏散人员,确保安 全
采取措施控制事故 扩大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配合调查处理
事后恢复与重建
清理现场:清理事故现场,确保安全 修复设备:修复受损设备,确保生产安全 培训员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预案:制定事故处理预案,提高应对能 力
加强监管: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安全
应急救援预案不完 善,缺乏有效的应 急响应机制
其他原因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 原因导致设备故障
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 完善、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等原因 导致事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操作失误:员工操作不当、违反操 作规程等原因导致事故
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 原因导致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
操作不当:员工操作不当,导 致设备故障或损坏,引发事故
设备老化:设备长时间使用, 导致性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设计缺陷:设备设计不合理, 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事故
维护不足:设备维护不及时, 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存在安全
隐患
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 善
安全培训不足,员 工安全意识淡薄
设备维护不到位, 存在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等 检查频率:根据生产情况、季节变化等因素确定 检查人员:专业安全检查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 检查结果:记录、分析、整改、跟踪,确保安全检查的有效性
制定应急预案
确定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
制定应急预案流程和措施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
及时更新应急预案以适应危化 品生产事故的变化
吉林油田公司“1·22”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享
中国石油
三、原因分析
三、管理原因
1、项目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
安装一队接到任务后将施工任务下派给施工班组,站队和施工作 业组的领导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安装一队接到任务后将施工任 务下派给施工班组,站队和施工作业组的领导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 视。安装一队未按照建设公司有关制度指定站队领导驻英台地区组 织施工,也没有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论证,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等作业文件不认真。建设公司技术质量部门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把 关不严,未能发现其中遗漏管线穿越环节的问题。二组组长何洪刚 没有提前到现场组织研究施工过程和安全措施,没有针对此次施工 作业的特殊性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只是在安全会上提出一般要求, 没有对施工工序进行安全分析,到施工现场后,组长何洪刚简单的 进行了人员分工和工作量分配,也没有在现场进行检查指导,现场 施工组织不力,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
中国石油
三、原因分析
3、焊接工具摆放错误,存在不安全行为。 焊工穆某在安装切割工具时,将氧气和乙炔胶管放(30 米) 在管线里侧,在切割外侧管壁时,大部分氧气和乙炔胶管仍然 在管线里侧,另一部分从穆某的身后绕过,在管线被切断瞬间, 管线由于应力作用弹起,搭在管线上的氧气和乙炔胶管将穆某 带入管沟。 4、监护人员配合错误,监护职责未落实。 现场施工监护人员唐某没有及时发现氧气乙炔胶管敷的位置存 在风险,也没有及时制止焊工穆某的不安全行为。
三、原因分析
二、间接原因
1、施工工序安排不当,造成管线断口处产生巨大应力变形。
在已知事故处需要进行断管穿越作业情况下,在断口西部 56米之 外的管线就都已下沟并填埋,而在距断口西部 33 米处管线搭在沟 沿上,此处实际成为杠杆支点,在支点东部管线重力作用下,断口 处产生巨大应力变形,使管线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2、作业时管线断口端头没有固定,也没有采取消除应变的措施。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SY/T 0422-2010)第13.2.3 要求管道下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滚沟”。建设公司《气焊切 割操作规程》(JLGL/JS 2101-2012)第 3.2 要求在切割作业时要 “采取措施消除应力”。在切割过程中,没有利用起重机械或堰木 固定管线,也没有采取防止管道滚沟的措施,致使管线在被切断的 瞬间,由于管线悬空变形产生应力,向上方弹起之后快速滑向管沟。
化工企业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案例(20200521134724)
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部二○一四年十一月案例目录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1月12日,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厂一脱砷反应器操作人员工作时,发现仪表阀门无法调整反应器压力,便通知仪表工人到现场检修。
仪表维修工贾某到现场后,没有询问工艺技术人员管道压力以及内部物料性质,直接开排污阀检查,见无介质流出,怀疑是阀门堵塞,导致仪表失灵。
于是贾某关闭了两侧导淋阀门,登上罐顶试图打开阀门法兰检查处理堵塞故障。
法兰刚一打开便喷出大量氢气发生爆燃,来不及做准备的贾某被这突发状况惊吓倒,从罐顶坠落摔成重伤。
点评:这是一起违章操作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仪表维修人员贾某在没有与技术人员沟通分析和确认故障的情况下,在不熟悉工艺流程、没有通知技术总工或车间主任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经验,贸然擅自打开带压阀门法兰,导致管内氢气外泄,遇热发生爆燃,导致事故发生;另外,在登高作业中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也是导致本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们公司的设备或仪表维护人员,在维修设备、仪表过程中,对于自己不懂的工艺管道、设备、仪表一定要报告自己的主任或请教生产王经理,不能凭“自己的感觉、以往的经验”贸然行事,在打开法兰或设备、容器盖的之前,必须确认管道内物料是什么、有没有压力,自己不能确定的通知安全部进行确认,不能像案例中的贾某那样贸然打开法兰,导致物料喷溅给自己造成伤害;另外,在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并按照“高挂低用”规范悬挂。
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山东济宁某合成树脂化工厂,生产醇酸树脂制作油漆、涂料。
操作工张某是该公司老职工,具有十几年的工龄,人缘好、脾气好、技术掌握的也全面。
2009年12月31日凌晨一点左右,张某将包装箱拆开,放在自己的负责的酯化反应釜旁,取暖睡觉。
此时反应釜正处于酯化反应后期。
根据张某以往的经验,这个阶段反应釜很稳定,基本上不用人管。
化工中毒窒息事故(9例)
案例一、1999年某月某日,某市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一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
直到次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
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经事故调查确认:(1)该仓库立项、设计、施工以及消防验收时都报为"干杂品仓库"。
使用单位启用后,擅自存放危险化学品。
(2)仓库内长期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
管理混乱,不同物品混装情况严重。
(3)事发时,仓库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硫化碱)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储运公司编制虚假申请报告,市公安局执法不严,监督不力。
未按规定严格审查,便颁发"许可证"。
使其在不具备国家规定安全条件的情况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每种危险化学品出人库前均应按照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经核对后方可出人库,并对验收内容作了规定。
以下选项中,_不属于规定的验收内容要求。
A.物品形状b.数量c.危险标志d.包装2.为保证安全,有关国家标准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作了规定。
以下选项中,_叙述是错误的。
A.储存时需将非禁忌物料之间分开规定距离(用通道),保持空间b.必要时将相互禁忌物料储存在不同建筑物c.储存时须用隔板或墙,将相互禁忌物料分隔开d.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安监部门批准后,禁忌物料可以混合储存二、多项选择题3.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安排取决于_等。
A.危险化学品密度b.危险化学品分类、分项c.容器类型d.消防要求转自学易网 4.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遇火、遇热、遇潮可能发生引起燃烧、爆炸或者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_中储存。
A.多层楼房b.露天c.潮湿、积水的建筑物d.无避雷针的高层楼房三、简答题5.在此次事故中,储运公司主要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6.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参考答案1 .a 2.d 3. bcd 4. bc5.(1)《安全生产法》;(2)《消防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_共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_共近年来,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化工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2005年11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化工厂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导致4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在该厂的一些储罐区域,据初步调查,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化学品发生剧烈反应而引发爆炸。
案例二:2024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多人失踪,受伤人数达到798人。
事故起因是在港口化工仓库存放的大量危险化学品遭遇热源引发火灾,随后引发了数次爆炸。
这次事故的教训是港口管理部门在安全管理和监督措施方面存在很多缺陷,事前未能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进行有效监管,致使事故的重大后果不可挽回。
案例三:2024年6月2日,江苏省盐城市化工厂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至少78人死亡,近百人受伤。
这次事故是由于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安全规定操作,导致有机硅储罐发生爆炸,进一步引发了周边储罐的连锁反应。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加之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控制不力,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些化工安全事故案例的发生都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深刻的警示。
从这些事故中可以看出,化工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储存和生产操作环节,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不当、安全管理不到位,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制定更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来进行预防。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监管,确保相关企业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并且建立健全防范措施,如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做好事故应急预案等,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此外,应该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及时反映和举报不安全行为,形成对化工安全的共识和共同维护的氛围。
通过这些化工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化工行业的安全风险是严重的,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部二○一四年十一月案例目录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 (4)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 (5)3、操作非自己分管的设备造成安全事故 (7)4、交接班不认真,误将催化剂重复投料造成安全事故 (8)5、向计量罐进料过程中操作工干其他工作,高位槽溢料引发火灾事故 (10)6、受限空间作业未彻底切断电源,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造成安全事故 (12)7、登高作业未办理登高作业票证并不系安全带造成安全事故 (13)8、高处向下抛掷物品,车间内未带好安全帽造成的安全事故 (14)9、升降机违规载人造成的安全事故 (15)10、缺乏责任心睡岗造成的安全事故 (16)11、未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造成的安全事故 (17)12、维修工粗细大意,对工艺及其维修过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18)13、系统开车时,操作工开启阀门的误操作,导致系统爆炸的事故 (20)15、操作工操作时干与生产无关的事,而发生的人员受伤事故 (23)16、员工站在围堰边上,麻痹大意发生的落水事故 (25)17、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因违反安全制度厂区内抽烟火灾事故 (27)18、物料腐蚀引起的火灾 (28)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1月12日,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厂一脱砷反应器操作人员工作时,发现仪表阀门无法调整反应器压力,便通知仪表工人到现场检修。
仪表维修工贾某到现场后,没有询问工艺技术人员管道压力以及内部物料性质,直接开排污阀检查,见无介质流出,怀疑是阀门堵塞,导致仪表失灵。
于是贾某关闭了两侧导淋阀门,登上罐顶试图打开阀门法兰检查处理堵塞故障。
法兰刚一打开便喷出大量氢气发生爆燃,来不及做准备的贾某被这突发状况惊吓倒,从罐顶坠落摔成重伤。
点评:这是一起违章操作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仪表维修人员贾某在没有与技术人员沟通分析和确认故障的情况下,在不熟悉工艺流程、没有通知技术总工或车间主任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经验,贸然擅自打开带压阀门法兰,导致管内氢气外泄,遇热发生爆燃,导致事故发生;另外,在登高作业中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也是导致本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们公司的设备或仪表维护人员,在维修设备、仪表过程中,对于自己不懂的工艺管道、设备、仪表一定要报告自己的主任或请教生产王经理,不能凭“自己的感觉、以往的经验”贸然行事,在打开法兰或设备、容器盖的之前,必须确认管道内物料是什么、有没有压力,自己不能确定的通知安全部进行确认,不能像案例中的贾某那样贸然打开法兰,导致物料喷溅给自己造成伤害;另外,在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并按照“高挂低用”规范悬挂。
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山东济宁某合成树脂化工厂,生产醇酸树脂制作油漆、涂料。
操作工张某是该公司老职工,具有十几年的工龄,人缘好、脾气好、技术掌握的也全面。
2009年12月31日凌晨一点左右,张某将包装箱拆开,放在自己的负责的酯化反应釜旁,取暖睡觉。
此时反应釜正处于酯化反应后期。
根据张某以往的经验,这个阶段反应釜很稳定,基本上不用人管。
相邻岗位操作工对此早已司空见惯,由于张某人缘好,每次值班领导查岗时,邻近岗位操作工总会提前给他暗号把他叫醒。
凌晨2点20分,回流冷凝器内漏,循环水由壳程进入管程并流入反应釜中,反应釜内温度、压力逐渐上升,并有泡沫开始生成。
附近岗位的赵某此时正在向自己反应釜中进料,没有注意到酯化釜的异常。
凌晨2点40分,反应釜压力超压发生爆裂,280℃的树脂四处喷溅,张某当场死亡,邻近岗位的赵某、李某严重烫伤。
点评:这是一起违反劳动纪律、麻痹大意引发的安全事故。
操作工张某违反劳动纪律,上班期间睡岗,对生产装置、工艺参数全然不顾,如果张某发现冷凝器内漏,及时关闭冷凝器循环水,对反应釜降温并及时转料,此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如果邻近岗位的操作工赵某对张某的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进行提醒而不是纵容包庇,张某也不至于在岗睡觉,赵某和李某也不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我们公司的职工应充分吸取这个事故的教训,在夜间的生产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禁脱岗、睡岗、离岗。
我们应密切关注反应釜内物料反应情况,对出现的异常及时做应对处理。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根据自己以往经验认为某个阶段没有危险、不用人管,可以睡一会-----另外,当我们发现相邻岗位的职工瞌睡、离岗、脱岗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时,应及时提醒制止,不要学习李某,纵容违章、违纪,结果自己也牵连遭到无辜的伤害。
3、操作非自己分管的设备造成安全事故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某化工厂,在2011年10月份曾发生过一起操作工吃饭期间由邻岗操作工代替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事故经过:该化工厂生产染料中间体,生产工艺中的硝化工艺是放热反应,列入国家安监总局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
2011年10月7日上午11:45分,公司食堂开饭时间,硝化岗位操作工刘某在替班班长到岗替班吃饭前,让邻近工位刚吃饭回来的操作工杨某照看硝化反应装置,杨某刚开始不同意,认为自己没有学过硝化岗位,对这个岗位陌生。
另外,公司管理制度对此明令禁止。
刘某不以为然的说:“这个岗位没有什么难学的,不是培训的时候说的高深莫测,仔细观察温度变化适当调整流量就行,非常简单”杨某碍于面子勉强答应刘某为他照看硝化反应器。
11:55分,杨某投完自己岗位物料后,发现硝化岗位温度已经超标,立即调整流量,情急之下操作失误反而将流量调大,温度急剧上升,不懂硝化工艺危险性的杨某沿着管道查找原因,直至反应釜超压爆炸。
杨某严重受伤,在医院抢救3日后死亡。
点评:这是一起由于违章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
杨某碍于面子违反了“不是自己分管的工具、设备不准动用”的规定,为自己的违章付出了生命代价。
硝化操作工刘某为自己提前吃饭将自认为安全的硝化装置不负责任的交给杨某照看,是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中午吃饭时间应由机动或班长代为照看,尤其是涉及到氯化、加热浓缩工艺的,严禁委托不懂工艺的其他人员进行照看。
另外,当别人要求我们帮忙照看非自己工位的设备装置时,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要坚决拒绝!4、交接班不认真,误将催化剂重复投料造成安全事故山东淄博市开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医药中间体邻苯二甲亚胺的化工企业。
2009年11月,公司发生了一起爆炸火灾事故,事故导致11人死亡,4人重伤,15个幸福的家庭跌入痛苦的深渊。
事故经过:2009年11月9日18:05分,硝化车间乙班岗位职工孙某焦急的等待丙班操作工周某来接班,因为今天是孙某朋友的生日,大家约好晚上去饭店好好聚聚。
18:07分,周某到达岗位,孙某说“今天家里有点急事,先走了,1号和3号在保温,2号等着进料,4号釜正常”,孙某在交接班记录上签上字,匆匆离开岗位,周某也早已习以为常,平时同事之间相互照应,谁都有着急办事的时候。
18:55分,周某查看4号反应,按照以往惯例,这个时候应该投加催化剂,反应釜温度、压力各项参数正常。
19:00周某按照生产比例投加催化剂,19:20分4号反应釜温度持续升高,压力剧增。
19:30左右反应釜爆炸,导致周某上层岗位9人及周某邻岗操作工11人当场死亡,车间房顶被全部炸开。
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4号反应釜投料时间比以往早半个小时,在周某接班前,孙某已经投加完反应催化剂,但是着急聚会忘记做记录,接班的周某还是按照原来的惯例进行操作,两人未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接班,将反应催化剂重复添加,反应速度失控导致釜内温度压力急剧上升引发爆炸事故。
点评:这是一起因交接班不认真引发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交班的孙某上班期间满脑子想着聚会,添加完毕催化剂后未做记录,交接班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对每台反应釜工艺参数及生产状态进行确认,这是导致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我们公司反应釜种类多,数量大,交接班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充分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应拿着操作记录逐台釜进行交接;另外我们班长要认真负责的去核对,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完成交接下班,接班人员接班后如果对生产状态存在不确认的,切不可根据感觉、惯例去贸然操作,应立即通知班长,用值班电话联系交班人员确认。
决不能学习案例中的周某、孙某贪图几分钟的时间最终害人、害己酿成大错!5、向计量罐进料过程中操作工干其他工作,高位槽溢料引发火灾事故江西省新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科技工业业园,主要生产新型食品甜味剂三氯蔗糖,公司于2008年开工建设,2009年9月份试车投料。
2009年10月,该公司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导致7人受伤,车间烧损严重,事故经过:10月8日9:25分,操作工王某发现板框压滤机滑道开焊,报告班长准备焊接维修。
班长通知设备科同时通知安全部申请办理动火作业票证,安全员到达现场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测辨识,落实动火安全措施,确定监火人后开具动火票证。
9:35动火作业开始,5分钟后,突然从动火区域上方淋下大量乙酸乙酯,随即车间一片火海。
车间内各岗位操作工四处奔逃,动火现场7人严重烧伤。
经调查,9:20分,位于三层车间平台的结晶岗位开始向乙酸乙酯高位槽计量罐进料。
进料刚开始,操作工岳某在岗位观察液位计变化情况。
约10分钟后,1号结晶釜准备进料,岳某打开结晶釜进料阀门,观察进料情况,将高位槽进乙酸乙酯工作忘记。
9:28分,乙酸乙酯从高位槽溢出,从三层平台淌下,下落的乙酸乙酯淋到一层平台的动火位置随即燃烧,火苗从一层向三层蔓延,车间内一片火海。
点评:结晶岗位操作工岳某在进料期间做其他工作,导致易燃物料乙酸乙酯高位槽计量罐溢出,是该事故的直接原因。
如果岳某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在高位槽计量罐进料后再进行转料,或临时停下进乙酸乙酯工作,待转料结束后再进行进料,此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一心二用、多头工作终酿成大祸。
江西新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是三氯蔗糖,我们生产的也是三氯蔗糖,他们用乙酸乙酯,我们也是用乙酸乙酯。
其实,在我们公司生产过程中,类似的溢料事故也曾多次发生,万幸的是当时泄漏点下方没有动火作业,万幸的是作业人员反应较快立即跑开。
如果当时泄漏点下方有动火作业,江西新吉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事故肯定发生在我们身边,咱们必须认真吸收这个事故案例的教训,严格要求自己,在向计量罐转料过程中,密切注意液位变化情况,切不可一心二用,做其他工作,如果其他工作必须立即执行,应停止进料,待其他工作完毕后再恢复进料。
6、受限空间作业未彻底切断电源,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某日,安徽某化工厂员工,在放料过程中发现釜内残存一些物料,遂通知班长,班长赶到现场,经过观察发现是因釜底阀堵塞导致。
随后班长关闭搅拌开关,系好安全绳并配戴好长管式呼吸器进入釜内。
在疏通釜底阀过程中,该厂电工王某,在车间巡检时发现该釜搅拌开关呈关闭状态,也未悬挂禁止合闸标志,王某误认为开关是跳闸异常关闭,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私自把该釜搅拌重新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