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33-35】
2020年8月自考00037美学真题及答案
![2020年8月自考00037美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ae47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2.png)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课程代码 00037)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 分。
1. 美学学科确立的标志是鲍姆嘉通 1750 年出版的A. 《判断力批判》B. 《审美教育书简》C. 《诗的哲学默想录》D. 《美学》2. 下面关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 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美学学科的漫长历史过程B. 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C. 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D. 审美意识奠基于美学思想3. 审美趣味的两重性主要是指A. 先天性与后天性B. 观念性与实践性C. 个体性与社会性D. 现实性与理想性4.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必然带来审美活动的变化,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A. 自律性B. 他律性C. 功利性D. 物质性5. 审美体验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审美主体A. 卓越的想象能力B. 饱满的审美情感C. 丰富的人生体验D. 高远的审美理想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所体现的形式美因素主要是A. 色彩B. 线条C. 形体D. 音响7. 杜夫海纳认为,要使审美对象获得现实的生命,审美主体就必须使自己A. 现实化B. 非现实化C. 理想化D. 审美化8. 博克认为,产生崇高感的本能是A. 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B. 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C. 社交的本能D. 性的本能9. 审美形态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A. 道德实践B. 精神实践C. 生存实践D. 宗教实践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不是一种审美情感B. 丑主要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C. 丑不是人们生存实践的表达形式D. 丑在美学中没有意义11. 荒诞引起的主要是A. 虚无感B. 悲剧感C. 滑稽感D. 厌恶感12.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主张“ 崇高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激情” 的美学家是A. 席勒B. 叔本华C. 尼采D. 西美尔13. 巴赫金的“ 狂欢化” 理论所讨论的审美形态主要是A. 悲剧B. 喜剧C. 荒诞D. 崇高14. 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对悲剧做出完整定义的美学家是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弩斯D. 西塞罗15. 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科学主义者的是A. 托马斯 . 门罗B. 叔本华C. 尼采D. 伽达默尔16. 孙悟空等神话形象的产生主要是通过A. 接近联想B. 对比联想C. 再造性想象D. 创造性想象17.“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说明了审美理解具有A. 直观性B. 超越性C. 多义性D. 超验性18. 在各种空间艺术中,最具主观性和精神性的是A. 建筑B. 绘画C. 雕塑D. 戏剧19.“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主要描述的是A. 艺术观察能力B. 艺术理解能力C. 艺术想象能力D. 艺术情感能力20. 黑格尔认为,在各种艺术类型中成就最高的是A. 象征型艺术B. 古典型艺术C. 浪漫型艺术D. 现代型艺术21. 艺术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A. 宗教功能B. 认识功能C. 道德功能D. 审美功能22. 艺术存在于A. 从艺术创造到艺术品到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B. 作者的创作活动中C. 艺术作品中D. 读者的接受活动中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B.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没有终点C.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会随着“ 期待视野” 的变化而变化D. 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可以分为观、思、评三个阶段24. 艺术意象的特征主要是A. 现实性、社会性、感性和联想性B. 现实性、情感性、联想性和想象性C. 虚拟性、直观性、想象性和情感性D. 虚拟性、现实性、想象性和情感性25. 荣格的艺术观不同于弗洛依德,他认为艺术起源于A. 集体无意识B. 个人无意识C. 性本能D. 艺术表现26. 梁启超把小说的感化作用概括为A. 熏、观、感、讽B. 熏、浸、教、乐C. 熏、浸、刺、提D. 兴、观、群、怨27. 《淮南子》中说,“ 动诸琴瑟,形诸音声,而能使人为之哀乐” 。
2024年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086f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e.png)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鲍姆嘉通创立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 精神分析哲学C. 理性主义哲学D. 经验主义哲学2. 美学的研究方法是A. 单一的、抽象的B. 感知的、逻辑的C. 多样的、综合的D. 历史的、体验的3.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所看重的是对象的A. 精神意义B. 实际用途C. 感性意义D. 实践意义4. 与一般的生活体验不同,审美体验A. 常常着眼于局部利益B. 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C. 总是分散的、零碎的D. 是种种人生经验的总和5. 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A. 社会属性B. 理性属性C. 实践属性D. 感性属性6. 最初与人类审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A. 游戏活动B. 巫术活动C. 使用工具的活动D. 制造生产工具的活动7. 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A. 审美情趣B. 人生境界C. 审美风格D. 天地境界8.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9. 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 荒诞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 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 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A. 自然B. 含蓄C. 壮美D. 优美11.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A. 痛苦与绝望B. 怜悯与恐惧C. 尊严与自豪D. 悲伤与恐怖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审美形态来看这句诗属于A. 优美B. 意境C. 崇高D. 自然13.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14.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经验主义的是A. 休谟B. 康德C. 席勒D. 黑格尔15.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A. 非情感性B. 非概念性C. 非直观性D. 非感知性16.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A. 情感B. 想象C. 理性D. 感知17.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A. 呈现阶段B. 构成阶段C. 评价阶段D. 鉴赏阶段18.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是A. 感知B. 想象C. 情感D. 理解19.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A. 游戏说B. 符号说C. 表现说D. 巫术说20.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 模仿说B. 游戏说C. 劳动说D. 集体无意识说21.“ar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A. 思想B. 情感C. 技艺D. 智慧22.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A.表现力B.理解力C.判断力D. 感悟力23.“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A. 先在结构B. 心理结构C. 无意识结构D. 潜意识结构24.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A. 宣传B. 审美C. 教育D. 娱乐25.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A. 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B.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D. 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26.审美教育的实践基础是A. 教育活动B. 道德活动C. 艺术活动D. 审美活动27.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A. 最高境界B. 现实途径C. 重要手段D. 根本目的28.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明确提及审美教育的美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毕达哥拉斯29.席勒认为,美育的独特目的是A. 促进健康B. 促进认识C. 促进道德D. 促进鉴赏力30.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最显著的特点是A. 诉诸感性B. 化性起伪C. 理性直观D. 陶养性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自学考试《美学》模考试题及解析
![自学考试《美学》模考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79a6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5.png)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模考试题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和价值集中体现于()。
A.物质实在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D.形式符号层2.审美理解的特点是()。
A.直观性B.随意性C.非理性D.多义性3.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4.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A.艺术美B.社会美C.自然美D.科技美5.原始人在身体上刻痕、刺纹、穿耳、穿鼻等装饰活动,属于()。
A.固定装饰B.自我装饰C.自我修饰D.非固定性装饰6.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美的规律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艺术7.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
A.感性学B.理性学自考《美学》模考试题及解析C.逻辑学D.艺术学8.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是()。
A.审美活动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评价9.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
A.精力的宣泄B.情感的表现C.生命的绵延D.性欲的升华10.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
A.非情感性B.非概念性C.非直观性D.非感知性1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审美主体的心理世界与外在对象之间具有()。
A.对立关系B.一致关系C.互补关系D.同构关系12.“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
A.先在结构B.心理结构C.无意识结构D.潜意识结构13.音乐是一种()。
A.空间艺术B.时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14.首先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的美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尼采D.马克思15.丑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的标志是哪本著作的出版()。
A.《美学》B.《丑的美学》C.《卡尔米德篇》D.《<克伦威尔>序》16.梁启超认为,美育就是()。
《美学》试题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9c438a5844769eae009edc4.png)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A.1775年B.1757年C.1755年D.1750年正确答案:D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伊安篇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D.会饮篇正确答案:C3.“隐秀”说的提出者是()A.钟嵘B.陆机C.司空图D.刘勰正确答案:D4.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A.自然物质层B.心理意识层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正确答案:D5.德育主要依据的是()A.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B.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C.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D.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正确答案:A6.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C.“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正确答案:A7.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正确答案:D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正确答案:A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正确答案:B10.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宗白华正确答案:D1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正确答案:A12.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雨果B.马拉美C.庞德D.梅里美正确答案:D13.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A.有意境的世界B.有意象的世界C.有意境的意象世界D.有意象的意境世界正确答案:C14.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A.社会干预功能B.心理平衡功能C.道德教育功能D.娱乐消遣功能正确答案:B15.艺术意象是一种()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D.物质—精神存在正确答案:C16.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A.意象B.意境C.表象D.内容正确答案:A17.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A18.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正确答案:C19.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A.弗洛伊德B.荣格C.海德格尔D.克罗齐正确答案:D20.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正确答案:B21.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生产是()A.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B.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C.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D.理性生产的重要形式正确答案:B22.曾将天才区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天才”的理论家是()A.胡塞尔B.科林伍德C.莫扎特D.艾迪生正确答案:D23.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B.艺术技巧C.艺术敏感D.艺术灵感正确答案:C2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A.阿恩海姆B.弗洛伊德C.柏格森D.荣格正确答案:B25.维特根斯坦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实验美学B.格式塔美学C.接受美学D.分析美学正确答案:D26.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的意象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正确答案:C27.提出美是人生“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的美学家是()A.梁启超B.叔本华C.蔡元培D.尼采正确答案:A28.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正确答案:C29.以下不属于...实验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A.观察法B.思辩法C.内省法D.核对法正确答案:D30.美感的起点是()A.感受B.体验C.知觉D.品味正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倡“快乐说”的理论家是()A.格兰特·艾伦B.托马斯·阿奎那C.斯宾塞D.亨利·马歇尔E.席勒正确答案:AD32.狄德罗曾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谓的“关系”不包括...()A.一事物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关系B.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自我的关系E.事物与人的关系正确答案:CD33.以下属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念的是()A.美来源于数的秩序B.数是宇宙的本源C.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对立、冲突D.人体美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E.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正确答案:ADE34.作为审美关系主体的人,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本质属性()A.自然性B.物质性C.社会性D.精神性E.历史性正确答案:ABCDE35.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A.突然荣耀说B.乖讹说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E.游戏说正确答案:ACD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36、37小题每小题4分,第38、39小题每小题3分,共14分)36.心理距离说:这是美学家布洛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6bff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0.png)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36.[题干]简述美学学科的建立阶段.[答案]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关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关学学科的发展。
(1)审关意识。
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美学思想。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念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性思考。
(3)美学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 年出版的《关学》一书为标志。
[考点]绪论--美学的学科属性37.[题干]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答案](1)亚里士多德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
(2)他在《诗学》中提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3)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进行深刻分析,他指出悲剧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
[考点]审美形态论——悲剧与喜剧38.[题干]简述美和优美的关系。
[答案](1)优美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是美最-一般的形态。
二者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在优美中,自然感性形式具有对称。
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
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
优美也包含着人生丰富的社会性内容。
(3)优美是对美的形态概括之一,美的形态千姿百态,其核心内涵与人的存在实践息息相关,是基于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
[考点]审美形态论——优美和崇高39.[题干]简述艺术模仿说的主要缺陷。
[答案] (1)模仿说是古希腾时的观点,是从艺术本质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
(2)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范围论,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3)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考点]艺术论一--艺术的存在方式40.[题干]简述艺术想象力的特点。
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
![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07411551e79b89680226f8.png)
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STYLE1 {color: #FF0000}-->篇一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
(A)A.低级的感性认识B.人的意志C.理性D.意念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A.毫无瓜葛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C.同一个概念D.包含关系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A.同时的B.在后的C.在前的D.无所谓先后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A.崇高B.荒诞C.喜剧D.气韵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A.感性体验B.感官体验C.认识D.感官快感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A.艺术创造B.艺术作品C.艺术接受D.艺术欣赏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
美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美学试题及答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5a880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1.png)
自考美学试题〔试题+解析〕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B.特别性C.实体性D.放开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观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B.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言语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感情与想象B.知识与信念C.推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8.以下关于荒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荒谬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谬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谬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谬更接近于喜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B.神奇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观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观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观赏。
〞这句话所表达的美学观是A.内在感官说B.移情说C.比德说D.畅神说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模仿说B.游戏说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形式B.意象C.主题D.感情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艺术观赏B.艺术品C.艺术家D.艺术技巧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根底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B.艺术鉴赏C.艺术体验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B.眼中竹C.胸中竹D.山中竹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抽象型B.原始型C.写实型D.浪漫型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B.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A.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B.音乐是古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C.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D.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20.认为“艺术对象制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观赏美的群众〞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B.席勒C.马克思D.恩格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023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037美学试题答案
![2023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037美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913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5.png)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的美学家是【C】A:朱光潜B:蔡元培C:蒋孔阳D:宗白华2:美学学科的诞生【C】A: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标志B: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C: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为标志D:以黑格尔的《美学》为标志3:“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说明审美活动【A】A:没有直接的功利性B:具有直接的功利性C:没有间接的功利性D:具有强烈的功利性4:马克思认为,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是【C】A:形体的感觉B:线条的感觉C:色彩的感觉D:声音的感觉5: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A:生物本能B:游戏冲动C:物质生产D:艺术活动6: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B】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7:对审美对象进行归类与描述的是【B】A:审美风格B:审美形态C:审美趣味D:审美理念8:下列诗句中体现了崇高风格的是【C】A:明月松间照B:细雨鱼儿出C:大江流日夜D:池塘生春草9:能够唤起轻松愉悦的感受的审美形态是【C】A:悲剧B:荒诞C:优美D:壮美10: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B】A:冲突、抗争与和解B:冲突、抗争与毁灭C:冲突、抗争与解放D:冲突、抗争与自由11:喜剧的情感载体是【A】A:笑B:怒C:哀D:怨12:丑不是一种【D】A:人类学范畴B:社会学范畴C:美学范畴D:政治学范畴13:主张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审美经验的美学家是【B】A:桑塔亚那B:托马斯·门罗C:杜威D:苏珊.朗格14:奥古斯丁的审美经验理论属于【D】A:实验美学B:心理学美学C:科学美学D:神学美学15:在审美经验的各个领域中,与道德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B】A:艺术B:社会C:自然D:科学16: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D】A:从普遍出发寻找特殊B:从感性出发寻找理性C:从理性出发寻找感性D:从特殊出发寻找普遍17:把审美情感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的美学流派是【D】A:经验主义美学B:行为主义美学C:精神分析美学D:格式塔心理学美学18:在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中,处于基础层面的是【A】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19:布洛认为,获得审美愉悦的前提是主体与对象【B】A:融为一体B:保持距离C:相互对立D:互不相关20:“美的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D】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近代21:所有艺术品都包含【C】A:情节B:人物C:意象D:象征22:提出灵感是一种迷狂现象的美学家是【D】A:泰勒斯B:德谟克利特C:赫拉克利特D:柏拉图23: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创造出来的意象是【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4:艺术接受者重建的意象【B】A:与创造者所创造的意象完全相同B:受艺术符号的暗示与导引C:可以完全脱离作品中的意象D:与艺术家创造的意象毫无关系25:将艺术划分为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三种形态的美学家是【A】A:黑格尔B:索绪尔C:贝尔D:笛卡尔26:我国先秦时期的美育思想一般蕴含于【B】A:宗教思想B:乐教思想C:礼教思想D:政教思想27: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美育理想是【A】A:和B:乐C:美D:礼28: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主张【D】A:智育与德育相统一B:教育与音乐相统一C:美育与体育相统一D:美育与德育相统一29:下列艺术形式中最能体现我国明清时期美育思想的是【A】A:小说B:散文C:音乐D:建筑30:西方美育思想开端于【A】A:古希腊罗马B:中世纪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00db16376baf1ffc4fadff.png)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导读:本文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
(A)A.低级的感性认识B.人的意志C.理性D.意念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A.毫无瓜葛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C.同一个概念D.包含关系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A.同时的B.在后的C.在前的D.无所谓先后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A.崇高B.荒诞C.喜剧D.气韵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A.感性体验B.感官体验C.认识D.感官快感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A.艺术创造B.艺术作品C.艺术接受D.艺术欣赏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28b16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4f.png)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英伽登B、盖格尔C、汉斯立克D、克罗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A、形式说B、表现说C、娱乐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A、形式分类形态B、逻辑分类形态C、容分类形态D、抽象存在形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A、澄明之境B、道德至境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A、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3、美学应当划归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A、庄周《庄子》B、孔子《论语》C、勰《文心雕龙》D、徐幹《中论·艺纪》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6、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的批评类型是()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7、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A、王维B、严羽C、勰D、司空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8、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C、现实的模仿D、理念的模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9、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的是()A、歌德B、席勒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0、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D、意象世界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1、“以道制欲”()A、有助于主体情感的任意发泄B、反映了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和净化C、容易造成对情欲的过分压抑D、有助于美育的正常实施E、体现了美育的强制性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2、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表现在()A、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B、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C、审美活动指向人的自由存在D、审美活动具有绝对的超功利性E、审美活动超越一切目的性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3、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开放性D、自律性E、兼容性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5、悲剧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悦,使人能够()A、以悲为美B、化悲为美C、不以己悲D、以喜为美E、以丑为美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6、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相互关系。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4302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8.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着是C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B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D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D.创造性的发挥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C.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CA.毕达哥拉斯学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学派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该是C.A.鲍姆嘉登B.鲍桑葵C.维柯D.康德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C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18.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B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20.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BA.呼吸器官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思维器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许多西方美学家都强调美感的主要感觉器官是ACA.眼睛B.鼻子C.耳朵D.舌头E.身体22.艺术形式符号蕴含的意义包括ABCDA.字面意义B.隐喻意义C.个性意义D.结构性意义E.历史意义23.艺术品结构中属于物质层面的有ABA.物质材料层B.形式符号层C.思想内容层D.意象世界层E.意境超验层24.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C.开放性的系统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2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BE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B.它能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悲剧性:1指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冲突;2在冲突中主人公在感性生命遇到摧残和毁灭的同时,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3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27.席勒的美育观:1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阐述了自己的美育观;2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3美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整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28.有意味的形式说1有意味的形式说是由20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来的;2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3这种学说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4这是一种从艺术本质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29.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美感欣赏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标志,是人类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是一个人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的结晶;它应当是人的独立自主性与表现形式的自由性的结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1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2研究艺术欣赏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3通过艺术能更好地抓住审美对象的基本特征;4通过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31.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1虚拟性,指意象所具有的非现实性;意象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2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感受的直接性和具体性;3想象性,指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4情感性,是艺术家创造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32.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1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的表现,转化成美;2生活中的丑在艺术的表现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因素是美的;3丑经过艺术的表现,变得更典型了;4有些生活中的丑经过表现,可以具有喜剧性效果;33.简谈艺术功能的多元性;1艺术的功能包括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宗教、思想、启迪、政治、宣传、文化交流等方面;2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其他功能是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的;34.简述探讨审美欣赏活动心理特征困难的原因;1审美欣赏活动的心理特征是隐而不显的;2它微妙飘忽,变化多端,具有任意性和模糊性;3它的差异性特别大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35.以元稹的行宫为例,试分析接近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附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1联想使得美感比起一般的动物感觉更为丰富多彩;2联想使既有的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行宫→玄宗”的空间接近联想;36.简评“移情说”;一“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代表性美论之一;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二这一理论在抓住了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的同时存在较大片面性:1过分强调感情;人的审美活动决不仅仅限于感情,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现;2移情论者只把移情看成一种单纯的凝神观照,把人与现实在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简单化;3只强调主观的移情,没有看到,离开了审美对象一定的性质和结构形式,是不可能产生移情现象的;4并不是所有感情都可以移到外物中去,化为美的形象;移情说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联系;26.命运悲剧:1古希腊悲剧的基本形态;2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是由神所支配的,与生俱来,先天的,因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命运;3常常表现人在命运的拨弄下,不仅无所作为,而且结局非常悲惨;27.贺拉斯的美育观:1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2这是美育与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3要求艺术既符合文艺的规律,又要有魅力,给人以感动;28.表现说:1表现说兴起于西方l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2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3这是一种从艺术本质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29.美的问题的性质:1探讨美是什么,要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2所谓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有了这种质的规定性,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的事物,美的本质是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和根据;有了它,不仅美的事物成其为美的事物,而且它能说明一切事物的美;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1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在性质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在美学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也不同;2美学研究方法有最基本的方法与具体方法之别;3即使具体方法对于美学研究的重要性也不能等量齐观;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1朗吉诺斯认为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内涵:.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2尤其强调主体心灵的作用,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3在欣赏自然的崇高时,强调主观精神受到感发,借助于想象力在情感上与大自然竞赛;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1德育是依据现实的原则和社会尺度,常有一定的强制性,侧重于对善的行为的递辑判断,培养有道德的人;2美育是通过情感的感发,让个性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尾依据理想原则和情感尺度,培养独特的心灵,有一定的自觉性;二联系:1美育作为德育的必要前提,对德育的实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2美育也内在地包含着德育的因素;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1对象由各种不同的形式因素的组合和变化,刺激我们的感觉,从而引发了我们的千变万化的审美情感的产生;2光、色、声等形式因素所构成的感觉世界,作为中介,会引发我们的心理活动; ,3不同的色彩或声音则会引起我们不同的心理活动;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艺术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初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1观: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2品:有了直观了解后,还须进一步展开、深化,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3悟: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人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1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它离不开哲学性的思悟和领会;2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正是凭着这种追求人类才不断走向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解放;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1审美感受的重要特征在于有新鲜感;2新鲜感受必然会带来情感的荡漾;3艺术创作中首先需要有新鲜真切的感受,否则不可能感动欣赏者;37.有意味的形式说“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意味”,是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38寓教于乐认为艺术必须具有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三个方面的特性;实际上是美育与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又符号文艺规律;教育与娱乐功能不应该彼此游离、相互外在的关系,应该水乳交融、有机统一在一起;39.审美形态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既与主体相关,更与客体相涉;即是长期人生实践活动积淀而成能直观自身的对象性基本样态,又是被感受的对象存在样态的逻辑归类;40审美体验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气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到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4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1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构成要素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2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3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特点;42.康德与博克在优美论上的区别;P142博克:从对象的角度来把握优美事物的特征,不可避免地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上的特性来代替审美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康德:虽然也重视对象的形式,但主要是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主要是从审美效应上讲的;虽然还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但已经直觉地领悟到优美乃是一种生命处于放松状态的特殊状态,因而接近把优美看作一种审美状态;43.简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1意象广度,意境深度;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3意象属艺术范畴;意境则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44.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1虽自身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特殊性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2所谓无功利,是说并不以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但审美活动又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在这个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包含着“大功利”的;从最高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自我构成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活动;45.“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请试从艺术接受的角度对这一句话作出理论阐释;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领悟到创造者的艺术意象,而是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意象的创造;意象重建就是文本的解读过程的重建,而每个不同的接受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不同的,都有很大的主观性,而原因是意志、认知、情感想象力等主体性因素的参与;艺术品意象是在接受者心理活动中生成的,是接受者的“心象”;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人自身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等,形成接受者在接触艺术品之前的主体境况,包括自身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础、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传统影响、现实社会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英伽登认为,作品提供给接受者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点,读者只有在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示出来;46.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样化态势,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不断出新,似乎也在不断地开拓着艺术的边界,请联系这一现象,就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作一论述;区别: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联系: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47.审美理想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有创造想像和再造想像之分;27.审美体验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气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到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28.优美29.寓教于乐:认为艺术必须具有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三个方面的特性;实际上是美育与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又符号文艺规律;教育与娱乐功能不应该彼此游离、相互外在的关系,应该水融、有机统一在一起;30.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案荒诞作为审美形态,其基本特点首先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荒诞表现的是人生存在的荒谬性和无意义,人对存在感到恐怖和无所适从,这种恐惧不是对对象的害怕,而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心理感受;人无法了解世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生存的意义也不复存在,生命仅仅是成为肉体的存在,人成为没有任何意义的“物品”,这就是存在的无根状态;其次,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荒诞表达的是生存意义的虚无化,那些被抽象和扭曲的艺术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如对人类绝望处境的象征,物质对人的压迫和异化等等;第三,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荒诞的审美意象通过抽象、扭曲等变形手法,表现了怪诞的艺术形象,以表现异化的世界;所以,荒诞总是体现为不合理的,违背的,可笑的荒唐的形式;表达了一种盲目的,不知所措的现代社会的人的生存状态;31.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答案:答: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是:直观性、非功利性和超越性;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胡塞尔把直观区分为个体直观与本质直观两种类型;审美经验把感性直观与本质直观集于一身,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非功利性——是指各种与主体没有利害关系的现象;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第二,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干扰;超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第二,审美经验难免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第三,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32.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以文革为例,当时的许多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极端的丑恶,而在当时的人们的心中则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表现;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中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是人类所特有的; 审美的范围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就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是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15df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9.png)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 )A.期待视界B。
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A。
读 B.悟C。
观D。
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
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
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
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B )A。
仿象B。
兴象C。
喻象 D.抽象5。
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
仿象B。
兴象C。
喻象D。
抽象6。
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A。
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
意境超验层9。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A。
形象性 B.愉悦性C。
独创性 D.逻辑性11。
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bcb30efab069dc512201c3.png)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
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A.毫无瓜葛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C.同一个概念D.包含关系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
2024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4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9b674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2.png)
2024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36.简述自然美与人的关系答案:如果没有人,自然虽然存在,但并不存在美,不存在自然的美。
而且,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和生成的。
只有在人与自然发生亲和关系的基础上,审美关系才能逐步孕育、生发出来。
实际上,人与自然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是充满人类血泪的,与自然抗争、搏斗的历史。
自然美以及其他的美,只有和人产生了审美关系,才是美的。
【考点】绪论——美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点】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37.简述审美活动并非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原因答案:审美活动也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
与世隔绝的世界。
首先。
审美活动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
比如,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次新的延伸,从而也必然带来审美活动中交流内容的变化。
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必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最后,各种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考点]审美活动论一一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知识点]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38.简述划分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答案:确定最基本的审美形态,需要以下几条基本标准第一,广泛牲或普适性。
第之,统摄性,即集杂多于统一。
第三,历史性。
[考点]审美形态论一一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知识点]划分审美形态的标准39.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答案:(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的是人与自然。
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考点]审美形态论一一悲剧与喜剧[知识点]悲剧40.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1)审美感知作为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总与情感活(2)能动性和选择性是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全国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原理试题
![全国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原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5d29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a.png)
全国2024年4月高等教化自学考试美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美学探讨的各种审美现象中,最重要的是()A.社会审美现象B.心理审美现象C.自然审美现象D.艺术审美现象2.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探讨倾向是()A.“由下而上”的方法B.“由上而下”的方法C.重视科学试验的方法D.实证主义方法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A.唯物论的反映论B.唯物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提出“人也依据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命题的人是()A.康德B.席勒C.马克思D.车尔尼雪夫斯基5.从文献材料看,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专著是柏拉图的()A.《斐多篇》B.《大希庇阿斯篇》C.《伊安篇》D.《会饮篇》6.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漂亮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这说明白人要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就必需具有()A.闲暇时间B.自由意识C.物质条件D.艺术趣味7.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A.性力B.权力欲望C.集体无意识D.力必多8.审美关系最本质的特点是()A.他律性B.排他性C.自由性D.社会性9.人类普遍爱好人体美,这说明()A.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B.美感来源于性选择C.美感离不开性D.美感是人的性选择的社会化10.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里的人以嘴大为“美”,这反映了原始人的美感()A.与特定观念相联系B.仿照动物C.包含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D.与性感紧密相连11.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人美感()A.与生殖崇拜观念相关B.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C.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D.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12.林黛玉对于贾宝玉送给她的一块旧手帕产生天下至美之物的感受。
这是因为林黛玉实行了()A.好用看法B.伦理看法C.审美看法D.认知看法13.“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是出自()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大希庇阿斯篇》C.《推断力批判》D.《美感》14.艺术创建最主要的是创建()A.艺术境界B.艺术形式C.艺术情感D.艺术意象15.马克思把艺术归结为一种意识形态,这说明艺术品是()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意象思维的结晶D.抽象思维的结晶16.有意味的形式说的提倡者是()A.席勒B.斯宾塞C.克莱夫•贝尔D.康德17.不主见载道说的美学家是()A.孔子B.韩愈C.柳宗元D.陆机18.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做出干脆贡献的美学家是()A.刘勰B.司空图C.王昌龄D.王国维19.认为艺术“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思想家是()A.奥古斯丁B.黑格尔C.克莱夫•贝尔D.海德格尔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艺术根本上是存在于()A.人类社会中B.动态流程中C.人类历史中D.人类心灵中21.中国古人认为,艺术活动起于艺术家的“人心之动”,这个“动”包括()A.意象的生产和意象的创建B.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C.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创建D.意象的创建和意象的接受22.西方文论中,有时会把出现灵感的心灵称作()A.“镜”B.“灯”C.“线”D.“洞”23.美丽的形象一般表现为()A.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B.内容比形式重要C.形式比内容重要D.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24.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能体现的艺术倾向是()A.以丑为美B.崇美抑丑C.美丑不分D.无美无丑25.悲剧突出地说明白()A.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B.无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有限的意义C.现实的人生所具有的历史的意义D.志向的人生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26.康德与黑格尔的崇高观之间的关系是()A.康德受到过黑格尔的影响B.黑格尔受到过康德的影响C.康德与黑格尔相互影响D.黑格尔与康德之间互不相干27.苏珊•朗格说:“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说明美育()A.要重视情感B.要重视儿童的哭声C.光有情感是不够的D.光有哭声还不够28.自然的陶养是美育的()A.最基本的道理B.基本途径之一C.很次要的途径D.一种间接的途径29.“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明()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C.审美是一种主动主动的创建D.作家的创建不及观众的创建30.朱光潜说:“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冲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abc3e26fff705cc170af2.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 C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色是( D )3.“天才”主要表此刻拥有独出心裁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建( B )4.下边的表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B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能够说明美育是( A.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向流程中必定环节的是( A )7.以下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看法有共通之处的是( C )8.西方第一部对于美育的专著是( C )A.《论美书柬》B.《判断力责备》C.《审美教育书柬》D.《美学》9.人类审盛情识赖以产生的根来源因是( A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一样主假如( A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一致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空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围,后者属于形式范围l2.明确地使用“崇敬”一词,并且把崇敬与优美对峙起来,使二者成为美学范围的美学家是( D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究美,其根本的缺点在于( C.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切从美学理论上说了然美是快乐的一些美学家是( C )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成立者应当是( C. )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色是( C )18.春色明朗和雪窖冰天会给人以不一样的美感,这说了然( B )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组成上主假如( B. )20.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
![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https://img.taocdn.com/s3/m/e256735d26fff705cd170a05.png)
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第一篇】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
(C)A.图式化结构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C.意象世界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A.艺术创造过程B.艺术品中C.艺术接受过程D.艺术传播过程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
(D)A.集体无意识B.普遍的互相联系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A.创作冲动B.主体的灵感C.艺术操作D.意象生成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A.不期而至的惊讶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D.完全的精神升华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
(C)A.精神层面B.初步C.物态化和物化D.形而上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
(B)A.实质上不存在B.客观存在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D.完全不存在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B.突破客观的规律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D.将其融会和整合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
(D)A.《法律篇》B.《克力同篇》C.《巴门尼德篇》D.《伊安篇》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A.艺术的形式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D.败笔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D.审美特性的差异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A.黑格尔B.布托C.刘勰D.柏拉图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33-35】【第一篇】3.1.美的形态说包括(ACD)A.美的类型说B.审美风格说C.美的范畴说D.美的价值形态说E.人生境界说3.2.审美类型包括(AB)A.美的类型说B.审美类型说C.美的范畴说D.美的价值说E.人生境界说3.3.中国哲学之“道”,具有统摄性,其可以统摄下列哪些审美形态?(CDE)A.喜剧与悲剧B.荒诞与丑C.阳刚与阴柔D.意与境E.形与神3.4.判断最基本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ABC)A.广泛性B.统摄性C.历史性D.生成性E.贯通性3.5.审美形态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指的是(AB)A.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B.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C.审美形态的贯通D.审美形态的兼容E.审美形态的二重性3.6.中国审美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其体现是(CD)A.追求终极价值B.具有形而上C.将上帝神灵人格化与把人的祖先神灵化合而为一D.与世俗享乐主义和现世思想结合E.与哲学关系密切3.7.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下列属于这种探讨的是(BCD)A.净化说B.发愤着书C.不平则鸣D.穷而后工E.文以载道3.8.西方的四大审美形态是(ABDE)A.悲剧B.崇高C.喜剧D.丑E.荒诞3.9.审美形态包含的六种基本类型是(CDE)A.冲淡与平和B.阳刚与阴柔C.悲剧与喜剧D.丑与荒诞E.崇高与优美3.10.司空图把诗歌的风格、意境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其中与优美相连的类型是(ABDE)A.冲淡B.纤浓C.雄浑D.清秀E.委曲3.11.博克认为,人的情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AB)A.生殖欲和一般的社交愿望B.安全的需求C.对精神的追求D.对自我发展的追求E.对饮食的渴望3.12.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要素是(ABC)A.冲突B.抗争C.毁灭D.突转E.净化3.13.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贡献是(AC)A.首先对悲剧理论进行系统总结B.将辩证法应用于悲剧C.对悲剧给人的审美体验进行分析D.提出了悲剧冲突的概念E.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悲剧3.14.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这些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悲剧诞生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B.日神精神代表梦境状态C.酒神精神代表迷醉状态D.日神代表音乐艺术的振奋E.酒神代表造型艺术的静态3.15.下列关于喜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喜剧既是一种艺术类型,也是一种审美形态B.喜剧以“笑”为载体C.喜剧理论的核心是探讨笑及其成因D.黑格尔认为“喜剧是压倒观念”E.离尚的喜剧是远离悲剧的3.16.喜剧的两种形式是(BC)A.滑稽B.幽默C.讽刺D.传奇E.搞笑3.17.巴赫金是对当代文学和美学都有深远影响的人,关于他的观点,下列正确的是(ABCDE)A.提出狂欢化B.认为生活分为日常生活和狂欢式的生活C.日常生活显示了官方严肃的态度D.狂欢式生活是一种自由解放审美体验E.作为狂欢的喜剧,也就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打破秩序、规范的自由体验3.18.古希腊对美的研究很多,但对丑研究却不够。
其原因是(AB)A.古希腊民族高度崇尚美B.希腊风气中美与善同一C.官方禁止D.古希腊不存在丑E.古希腊民族厌恶丑3.19.罗兰克兹对丑的研究的贡献是(ACD)A.提出丑的美学B.丑仅仅陪衬美C.艺术可以“理想化”丑D.顾及到艺术表现丑的效果即消除丑的不快之感E.艺术可以美化丑3.20.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ABC)A.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本质的人B.人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C.自由只是观念的自由,并非现实人生的自由D.人依然保留自己的本质E.人在荒诞中获得现实的自由3.21.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包括(ABC)A.形式上的不和谐B.效应上的痛感C.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D.都是形式大于观念E.都更富于理想性【第二篇】4.1.柏拉图的“回忆说”这一论点的深刻性集中体现在(AB)A.揭示了审美主体的亢奋状态B.触及到了审美的非功利性和超越性C.强调了审美的形而上D.揭示了情感宣泄的社会功用E.强调了审美活动的不可知性4.2.下面的哲学家、美学家中,属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重要代表的是(BCDE)A.罗素B.夏夫兹博里C.荷加兹D.哈奇生E.休谟4.3.审美经验在下列哪些领域中可能发生?(ACE)A.艺术B.生产C.自然D.政治E.社会4.4.审美具有直观性,它包括(CE)A.艺术直观性B.体验直观性C.本质直观性D.活动直观性E.感性直观性4.5.审美经验的三个主要特征是(ABC)A.超越性B.非功利性C.直观性D.体验性E.启示性4.6.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体现在(BD)A.艺术行为不同于生产行为的逻辑B.审美只涉及对象的外观和形式C.艺术接受的多种动机D.审美愉悦与一般快感有本质区别E.审美活动无动机性4.7.审美经验是具有功利作用的,这种功利作用来源于(AC)A.任何形式都是与内容结合的B.主体的功利性C.主体的精神思想必然被影响D.审美活动体现为一个价值活动E.审美经验也能够满足一般的快感4.8.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体现在向——的超越。
(BCD)A.形而上世界B.精神世界C.理想世界D.超验世界E.主体世界4.9.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ABCE)A.感知B.想象C.情感D.回昧E.理解4.10.在人的诸种感官感觉中,等感觉在美学上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AB)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E.味觉4.11.想象活动包括(ABCDE)A.创造性想象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接近联想E.再创造想象4.12.审美理解的特点是(BD)A.自由性B.非概念性C.即时性D.多义性E.变动性4.13.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BC)A.基础B.原动力C.对象和内容D.补充E.反面4.14.审美主体通过自我调节来强化心理图式,这其中涉及(ABCD)A.审美对象的层次高低B.审美能力的大小C.人生态度的积极与否D.人生境界的高低E.人生理想的远近4.15.自调节的特殊要求是(CE)A.审美理解先于审美想象B.透过形式把握本质C.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D.纯化审美情感E.反馈调节4.16.审美经验具有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它可以分为(ACD)A.呈现阶段B.感知阶段C.构成阶段D.评价阶段E.体验阶段4.17.根据法国现象学家杜夫海纳的分析,先验想象力具有的功能有(AB)A.后退B.开拓C.再现D.创生E.凝固4.18.想象力的两个层面是(CD)A.自由B.约束C.先验D.经验E.超验4.19.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判断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分为(AC)A.决定判断力B.推理判断力C.反思判断力D.形而上判断力E.准判断力4.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E)A.审美对象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培养的B.审美体验所达到的深度,与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有关C.审美体验开始和结束的感觉是不同的D.审美深度体验使得主体在对象面前更为主导E.我们可以根据作品回溯到作者的自我【第三篇】5.1.以下美学家中不属于主张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有(BE)A.斯宾塞B.谢林C.康德D.席勒E.卢梭5.2.下列是对艺术从艺术起源角度加以定义的是(AB)A.游戏说B.集体无意识说C.教化说D.符号说E.娱乐说5.3.下列中国美学理论中,不能划入表现说的有(BE)A.言志说B.载道说C.心生说D.缘情说E.韵味说5.4.符号学美学将艺术品分成两个层次,即(CD)A.语义B.图形C.意义D.符号E.语音5.5.下列不属于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的是(AE)A.纸B.线条C.色彩D.旋律E.颜料5.6.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AC)A.意向B.假设C.想象D.模仿E.虚拟5.7.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是(AC)A.物质实存B.形象个性C.形式符号D.思想内容E.审美对象5.8.创造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意象是一切艺术家的共同目标,这从中西美学哪些论题中可以看出?(CD)A.“象外之象”论B.“非现实的幻想存在”论C.“隐秀”论D.“有意味的形式”论E.“真实再现”论5.9.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艺术意境创造的核心目标的是(BCE)A.虚B.静C.有D.远E.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