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院(系)文化建设的两个维度

合集下载

浅论大学文化建设

浅论大学文化建设

浅论大学文化建设鲍计国(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摘要:大学文化其核心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同时也包含大学的物质环境和大学的文化活动。

文章分别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环境四层面探讨了大学文化的含义及层次关系。

据此,文章提出大学应该在精神理念、制度、学生活动和物质环境中融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内容,并且将大学文化建设与实现大学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大学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制度;物质:活动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3—0063—02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从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等角度来研究如何构建大学文化。

在大学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方面,有学者认为大学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方面,也有人认为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

在研究中,有的学者注重大学行为的研究,有的学者注重大学价值理念的研究。

进入2l世纪后,学者在大学理念和大学职能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精神理念、制度设计以及大学文化的职能和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

从大学文化的角度看,有学者指出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形式,不仅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和载体形式,同时还具有自身的关注大学生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要求大学既要从“大学人”的角度在知识整理、传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同时又要注重与社会保持联系,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两个维度探讨如何建设大学文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文化的层面有大学就有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反过来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大学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环境层面和校园行为层面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四个层面形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部分。

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2)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3.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4.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学生具有特殊性,..职能具有特殊性。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十六大”中的教育方针是怎样规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教育方根的表述是怎样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加班人。

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需注意:(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因而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具有宏观和微观的调控。

3.激励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反映的是需要和动机,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这个没目标而努力。

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要素

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要素

东西 , 也带有不同于社会文化环境 的一些特点 ; 既 具有一切学校所共有的一些普遍性的东西, 也具有 不同于其他学校的 自己的文化风格。 因为有 了 正
校园文化 , 师生们便有 了行为标准 , 正是这种 规范调整着师生之间的相互行为。
技能, 更需要专业综合素质。更需要具备思想道德 素质、 学文化素质、 科 专业技 能素质、 职业道德 素 质、 身心健康素质。确保学生在生产一线艰苦的环
境 中, 有强健 的体 魄、 尚的情操、 高 精湛的技能 , 吃
苦 的精 神 。
士气 、 激励热情 、 确保以最佳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生
活的作用 , 从而有助于青年学生身心的健康 。
这种文化既具有社会文化环境 中的一些普遍性 的
二 、 园文化 建设 要以学生为主体 校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 中, 以学生为主体 , 要 努
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 为了学生一切 、 为了一切学 生。校 园各相关部门如后勤处、 教学系部 、 学生处、 团委等要从服务 、 教学、 管理等多方 面发挥作用 , 形

成教书育人 、 管理育人 、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的 良 好 氛围。要把有形的纪律约束变成无形 的文化引导, 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 、 园 文化 建 设 要 以 育 人 为 中 心 校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
育的力量 ,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 长期的、 深刻的影响。校 园文化建设的最终 目标就是要创 建一 种优 良的文化 氛 围 , 陶冶 学 生 的情操 , 建 学 构
生的健康人格 , 全面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有些高校在教学、 管理、 科研过程中 , 往往只看 到 了教学 , 看到 了实训 , 看到 了科研 。强调 以教学 为 中心、 或以实践为中心 、 以科研为 中心。这些 或 做法是片面 的。学校最根本 的任务是育人。对于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及其整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及其整合

【 摘 要 】 园 文 化 是 一 个 多 维 的 结 构 。 从 文 化 哲 学 的 角度 看 , 学 校 园 文 化 内含 校 园 物 态 文 化 、 度 文 化 和 校 大 制
精 神 文 化 三 个 维 度 。 学 校 园文 化 建 设 应 是 这 三 个 层 面 的 协 同 共 进 、 统 整 合 , 视 其 中任 何 一 个 层 面 , 将 大 系 忽 都 贻误 大 学文化 建设 的整 体进程 。

二 、 学 校 园 文 化 的 三 个 维 度 大 物 态 ( 质 ) 化 、 度 文 化 和 精 神 文 化 是 校 园 物 文 制 文 化 建 设 的 三 个 不 同 层 次 , 这 三 个 层 次 是 一 个 不 断 递升且 相 互渗 透 、 互影 响 的过程 。 相
物 态 文 化 是 校 园 文 化 的 表 层 结 构 . 它 既 是 校 园 文 化 的 空 间 形 式 , 是 校 园 文 化 的 物 质 载 体 , 学 校 又 是 看得见 摸得 着 的办学 “ 件 ” 主要包 括校 园建 筑物 、 硬 。
沿 着 文 化 界 说 的 这 两 种 思 路 ,我 们 也 可 以 从 广
校 园文 化 具 有 天 然 的 育 人 功 能 。加 强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是 实现 人 文 素质 教 育 和文 化启 蒙 的重 要平 台 . 是 建 设 优 良校 风 、 化 育 人 环 境 的 支 撑 , 培 育 先 进 优 是 大 学 精 神 的 沃 土 ,是 提 升 高 等 学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关
实 的原 因 ,我 国大学 校园 文化从 理论 认 知到实 践操
作 层 面 都 存 在 着 诸 多 缺 失 。 新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 构 在 建 适 应 时 代 要 求 的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为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培 养 合 格 建 设 者 和 可 靠 接 班 人 ,是 摆 在 理 论 工 作 者 和高校 管 理者 面前 的一个 重 大课题 。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完整资料)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完整资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活跃师生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在我校今后几年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制定本规划。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 号),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为具体建设工作指导。

加强对校园文化发展的组织、建设和管理,积极有效地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充分挖掘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逐步形成符合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品格,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并具有较高人文和科学品味和较强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为改善教育教学和成才环境提供鲜活的文化发展资源。

真正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校园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由校园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全过程中相互作用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

其组成要素大体包括: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有校园环境、教学、科研、生产生活资料等硬件基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制度文化,指校园内部各种制度、教学科研生产生活模式,是文化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校园精神文化,指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多数校园人沿袭依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信条,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行为文化,包括有校园个体和群众发出的各种行为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想方式,也即由此形成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

四个要素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组织体,相互作用、相互支持。

优良的校园文化对校园内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成长成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教育、陶冶作用,同时也能为创造良好学校形象,增强对社会发生较大的影响和辐射产生巨大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及其整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及其整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及其整合王子坤【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多维的结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大学校园文化内含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是这三个层面的协同共进、系统整合,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都将贻误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期刊名称】《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0)003【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整合【作者】王子坤【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山东青岛26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校园文化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蒙的重要平台,是建设优良校风、优化育人环境的支撑,是培育先进大学精神的沃土,是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这一论断强调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而由于诸多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我国大学校园文化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着诸多缺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学校园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关于文化的定义,学者们至今仍然见仁见智。

但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内涵,基本上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即文化内含着器物、体制和观念三个层面。

社会的发展、变迁和现代化进程,体现于这三个层面的创新和发展。

从这三方面的统一本质出发,可以把文化界定为:文化是人类的创造活动,是对人的存在的理解方式,是人类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整合。

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广义的理解。

也有学者认为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即广义文化界定下的观念层面——精神文化,这是对文化狭义层面的界定。

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高等教育就是分专业与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2)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3、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就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4、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学生具有特殊性,、、职能具有特殊性。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1、《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我国的教育方针就是什么?“十六大”中的教育方针就是怎样规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教育方根的表述就是怎样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加班人。

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需注意:(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3、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因而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具有宏观与微观的调控。

3、激励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反映的就是需要与动机,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这个没目标而努力。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升素质。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把提升素质作为重中之重抓好抓实,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是塑造情操。

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三是营造氛围。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2校园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

这里主要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5.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31、物质文化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版)1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版)1

高等教育学(1-14章)一、名词解释.1.中世纪大学: 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 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系统, 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活动所直接继承下来。

2.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3.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 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4.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 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 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最早的教育方针: 是1957年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都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6.最新的教育方针是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们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7、教育目的: 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8、培养目标: 是指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9、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10、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 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

代表人物:卢梭11.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代表人物: 涂尔干12.通才教育: 是一种通识教育,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 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13、专才教育: 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 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 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十一章-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十一章-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

高校教师资格证-上海市高等教育学概论-第十一章-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单选题]1.下列关于大学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江南博哥)。

A.物质文化是基础B.精神文化是核心C.制度文化是保障D.教学文化是动力[单选题]2.我国大学文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包含O。

A.大学人文精神滑坡B.大学功利化倾向不明显C.大学行政化倾向严重D.大学主体意识、办学特色缺失[单选题]3.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主要是指()。

A.科学研究B.社会服务C.教师和学生D.大学管理[单选题]4.在大学文化中,()是核心。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管理文化[单选题]5.在大学文化中,()是基础。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管理文化[单选题]6.在大学文化中,()是保障。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管理文化[单选题]7.()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源动力,是构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A.大学创新B.大学文化C.大学大师D.大学章程[单选题]8.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下海经商热”迅速在校园里蔓延。

这体现了大学文化的特征是O。

A.开放性B.先导性C.时代性D.独特性[单选题]9.北方由于靠近我国政治中心北京,大学文化的政治气息比较浓厚;而南方由于深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大学文化的经济气息比较明显。

这体现大学文化的特征是()。

A.开放性B.教育性C.时代性D.独特性[单选题]10.大学文化的功能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等。

大学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是()。

A.育人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单选题]11我国著名科学家()曾经说过,图书情报和仪器设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两个翅膀。

A.钱学森B.钱伟长C.钱三强D.华罗庚[单选题]12.()先生曾经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

高校教学院系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教学院系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第23卷第6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3,No .6 2008年12月Journa l of Suzhou Un i ver sity D ec.2008高校教学院系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孟 方(宿州学院文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本文认为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院系文化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设院系文化要注意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介绍了院系文化建设的七点经验。

关键词:高校;院系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8)06-0131-04收稿日期22作者简介孟方(5),安徽萧县人,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1 院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完成这一重要任务,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努力。

在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在注意常规教学育人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营造一种适应大学生成才的立体环境,使学生在大学精神的激励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下,立定志向、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完善自我。

高校的教学院系(以下简称“院系”)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完成教学、科研等主要任务的关键,院系建设直接决定学校的建设,院系的发展情况体现着学校的整体发展面貌。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适应院系构成规模越来越大的现实,高校实行“两级管理,重心在系”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院系的主体性逐渐强化,院系建设的重要性愈益凸现,作为高校二级教学机构的院系对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不能不有自己的思考与相应的举措,而作为院系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院系文化建设则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要充分认识加强院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所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要构建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一个院系要实现科学发展,也要构建独具特色的院系文化,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校和院系也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关于高等教育中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等教育中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等教育中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思考摘要:就高等学校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所围绕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与“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各自本身的以及它们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首先,就前一根本性问题与文化、教育、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其次,就后一根本性问题与高等教育、高等学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就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与两个根本性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央负责同志明确而深刻指出:高等学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紧密联系本校实际,明确发展思想,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

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提出,不仅为高等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关系到思想政治领域的和谐和稳定。

科学发展上水平,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重中之重”,对重点大学更是如此。

笔者拟就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而且,今年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文件颁布十周年,所以,我们曾为此专门撰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大硕果》[1]以志纪念。

本文就是在该文的基础上写成的。

重点就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同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为的是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科学发展上水平。

这些讨论仅作为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认识与体悟,来参与“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主题的讨论。

一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学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从四个维度建设学校文化

从四个维度建设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四个新维度摘要: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变革与创新的时代,带来了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带来了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也带来了学校发展的无限空间和机遇。

作为一名校长,立足今天,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负责,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负责,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负责,更要为学校的明天构筑共同的愿景。

为此,一个主题便应运而生了,那就是学校文化的构建和创新发展。

学校文化作为发展学校和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表征着现代学校的实力、磁力、张力和个性。

在传统的视角下:1、有人将学校看成是一个传播文化的场所,认为学校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校文化维护和发展的过程,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它是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故事、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也是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还是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这种看似繁杂的解释几乎囊括了学校的一切活动,它将文化植根于学校的每一寸土壤。

2、也有人将学校文化看成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指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一种综合体现。

上海北郊学校校长郑杰也曾说过,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同坚持的一整套信念和行为方式,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习惯,而且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生活方式。

”众多的解释也曾让我们纠缠于“学校文化”的概念不能自拔,但是,当我们用“企业文化”的视野去审视“学校文化”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学校文化”就是一种价值观。

它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决不单纯是曾一度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校园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学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学校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学校的精神文化起促进作用。

关于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为实现学院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定位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学院实际,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突出特色,争创一流。

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集中和依靠学校群体的智慧,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弘扬通农精神,形成具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大学文化,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养的文明高雅、勤奋笃实、健康和谐的合格人才,最终构建和谐校园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农院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围绕“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逐渐培育和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农院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其包括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风、教风、学风、师德建设等内容。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四维度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四维度

高校是 为国家与社 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 , 负着 肩
化建设 的关键 , 还必须要 突 出本 校的物质 文化 特色 , 必须要 全方位 地融 合本校 的内涵 、 历史传承 以及办学理念等多方 因
素, 从而让物质文化建设 的更加丰富多彩 。 二 、 强精神文化建设 , 高校校 园文化 建设提 供 科学 加 为
( 齐齐哈 尔大学 通信 与电子 工程 学院 , 黑龙 江 齐齐哈 尔 1 10 ) 6 0 6
关键词 : 高校 ; 园文 化 ; 校随着我 国教 育体 制的不断改革 , 新时期全新的教育形势也为我们 高校的教 育教学提 出了更为 严格 的要
求。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的进程 中, 如何加 强校 园文化建设 , 为学生 营造一个饱 含物质文化、 精神 文化 、 制度 文
命运 紧紧联 系在一起 , 们高喊爱国的 口号 , 他 以建立平 等 、 民
主的社会为 己任 , 因此从 高校建立 之初追求真理与社会责任 就成为 了校 园文化建设 的重要精神 支持 ,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 的重 中之重 , 是我们要长期追求的高校精神文 明建设 的 基本前 提。 ( ) 二 始终 坚持科 学发展观 为校 园文化建设 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 的十七 大报告 中指 出:科 学发展 观 , “ 第
学, 为了革命培养人才需求 的孙 中山先 生创 建的中山大学等 等, 这些高校 自从创 办之 日起就肩 负起 了维护 民族尊严 、 保
护 国家权益 的重要历 史使命 , 他们 的命运 与 国家 、 民族 的 与
的物质保障 , 能够 激励 教师严持职业操守 , 加强学术研 究 , 能
够调动学生 的学 习热情 , 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大学生活 。另外 从侧面来说 , 还能够提 升校 园的整体形 象 , 打造 校 园的文 化 品牌 , 断提升高校在社 会上 的知名度 , 而吸纳更 多高 质 不 从

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为例
Z HANG Zo n g - mi n,YANG Ho n g - x i a n g ,LI J i a - mi n g
( Ec on om y a nd Co mme r c e Co l l e ge o f Ya n gl i n g Vo c a t i o na l a n d Te c hn i c a l Col l e g e, Ya ngl i ng,Sha a n xi 71 21 0 0,Chi na ) Ab s t r a c t: Co l l e g e be a r s t he f u nc t i on o f c u l t ur a l i nhe r i t a n c e a nd i n no va t i o n,w i t h t h e e x a m pl e o f Ec ono my a nd Co mme r c e Col l e g e o f Ya ng l i n g Voc a t i o na l a n d Te c hni c a l Col l e g e,t he p a pe r e x pl or e s t he c ul t u r a l i nhe r i t a nc e,a b s o r pt i o n a nd c o ns t r uc t i on i n h i g he r v o c a t i o na l c o l l e ge . Ke y wo r ds :h i g he r vo c a t i on a l e duc at i o n;c ol l e ge c u l t ur e;c o ns t r u c t i on;pr a c t i c a l e xpl or a t i on

论新时代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论新时代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

文化长廊南方论刊·2020年第4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美好生活”意味着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价值追求。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对美好诚信社会的向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社会诚信主体也已开始从“被诚信”向“我诚信”转变。

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分享诚信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舒心与利益已经成为当今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和实际生活需求。

诚信文化传承创新是各级学校必须承担起的重要使命,要不断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传播校园诚信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学校对社会诚信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新时代历史条件下,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研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内涵?要实现怎样的诚信校园文化建设价值目标?建设校园诚信文化的路径何在?一、认识维度:历史传承与现实挑战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是指创造、培育、养成学生诚信行为的崇高、向上、健康的诚信精神文化活动和优美的诚信校园环境的布置、安排的总和。

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几个部分。

物质文化是进行诚信校园文化建设所必须的硬件设施、场地等硬件资源;行为文化是校园诚信文化主体进行的各类诚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制度文化是指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各种约束管理机制的综合,包括校园诚信文化的内容、实施和监督评价机制;观念文化包括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理念,校园诚信精神风貌和与此关联的学风和校风等。

教师是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学生则是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的捍卫者和生力军,他们共同构成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的主体。

中国优秀传统诚信思想这汪活水源头为新时代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滋养,同时也激励着广大师生为美好诚信生活而不断奋斗。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义与方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义与方略
校 园 文 化 是 一 种 在 大 学 里 生 活 的 每 个 成 员 所 共 的内涵剖析 “ 文化是一种理念 , 种信仰 ”2 一 I4。校 园文化作 为一种 _
文化 形 态 , 伴 随 着 学 校 的 出 现 而 产 生 的 。 美 国 学 者 华 勒 是
文化有三个层次 的同心 圆, 即器物层 、 制度层和价值 观念层 ,
因而 校 园文 化 也 可 相 应 地 划 分 为 物 质 文 化 、 度 文 化 和 精 神 制 文 化 三 个 形 态 ;3 从 校 园 文 化 的 内容 来 区 分 , 高 校 校 园 文 () 把
代特点的一种 群体 文化 ” 。 等等 。广义 的校 园 文化 概念 ” ;
张 明 志
( 重庆师范大学 数学与计算 机科 学学院 , 重庆 404 ) 00 7
摘 要 : 园文 化 是 高校 生 存 和 发 展 的基 础 , 高 校 办 学 实力 和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源泉 , 一 项 具 有 基 础 性 、 略 性 和 前 瞻 性 的 校 是 是 战
重要 “ 实力” 软 。文章 立足 于深化 高等教 育改革这 一现 实背景 , 从培养 与地方经 济社 会发展相 适应 的高素质 专 门人 才的要求 出发 , 深度分析 了高校校 园文化建设 的要 义与方略 , 旨在对 当前高校校 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 启迪和借 鉴。
对 大 学 校 园 文 化 概 念 的 理 解 不 外 乎 两 大基 本 取 向 , 是 一
育文 明风 尚 ; 弘扬中华文化 , 建设 中华 民族共 有精神家 园; 推
进 文 化 创 新 , 强 文 化 发 展 活 力 …”“ 的 重 要 任 务 。 因此 , 增
提升 校 园精神 , 化校 园环 境 , 造文化 氛 围 , 美 营 优化 育人 环 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当前 高校 校园文 化建设 的重 要 内 是

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doc

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doc

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作者:梁德友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0期[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应把培养“职业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坚持职业维度,彰显高职校园文化个性的同时,把伦理性作为高职校园文化使命的向标。

基于这种认识,文章提出职业性和伦理性应是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开展始终坚持的两个向度。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职业性伦理性[作者简介]梁德友(1971- ),男,安徽宿州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江苏南京210094)[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批准号:JS232)[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5-0033-03在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中,学界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方案,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实践。

笔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的“起搏器”,高职校园文化的反思与创构应成为当代高职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理念先导。

高职校园文化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门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任务,在遵循高校校园文化开展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以高职自身的特质为起点,兑现对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庄严承诺,把培养“职业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发展”人和“完善”人统一起来;在坚持职业维度,彰显高职校园文化个性的同时,把伦理人性作为高职校园文化使命的向标,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职业人。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职业性和伦理性应是高职校园文化开展始终坚持的两个向度。

一、职业的向度:高职校园文化个性之彰显所谓职业的向度是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把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作为追求的最终目标,从理念到实践突出职业性特色和方向,处处彰显学校教育与社会职业对话和互动的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院(系)文化建设的两个维度[摘要]高等学校院(系)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院(系)文化建设可以从人文文化和学术文化两个维度去建设,通过求美的人文文化和求真的学术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而达到院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院(系)文化建设人文文化学术文化
高等学校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文化建设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重视高校的院(系)文化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要求;是高等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增强高校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必然要求。

一、院(系)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化育的过程,即以文化之。

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相对稳定的静态中,并呈现出弥漫濡化的辐射性。

可以在时代更替的人群中,长期复制自己,而成为涌动不息的生命,成为绵延不绝的血脉。

广义上来说,院(系)文化是指一个学院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院(系)的建设方针、建设理念、建设风格、建设品位、专业特色及独特的人文精神。

它是院系的基础和无形资产。

狭义来论,院(系)文化是指一个院系具有的管理特色、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精神风貌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一系列数学、科研和文体活动。

主要表现在:融合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尊重学术自由与平等,鼓励创新求异和探索精神,提倡学科交叉融合、支撑协作;全面展现协作、奉献、求实、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增强院系的凝聚力。

院(系)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文文化建设和学术文化建设两个维度。

二、院(系)人文文化的建设是院(系)发展的基础
人文是指人的文采,齐梁时代的刘勰认为,人之“文采”指人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五种人性。

即所谓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仁德、仁慈、仁爱;义,就是道义、规矩;礼,就是礼节、礼貌;信,就是诚信、信用;智,就是智慧、才能。

文化是人被教化的过程中慢慢习惯和慢慢形成的,以能力、知识及习惯的形态出现。

经由教化使之转化成人们的文化,也即转化为人们的习惯。

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即德行的完美,人格的升华,简而言之就是“应该是什么”。

人文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一切文化建设都以院(系)精神的凝聚作为核心。

办学理念与共同价值观是人文文化的具体化,通过“院(系)风”、“师(教)风”与“学风”铸成特色,形成品牌。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院(系)史、院(系)庆、院(系)训
通过凝练院(系)训、编纂院(系)史、建立院(系)友名人录、组织院庆活动等方式建立师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不断浓厚“院荣我荣”、“院兴我兴”的氛围,营造具有浓郁人文关怀的学院精神。

(二)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院(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院(系)风,塑造学风的桥梁与纽带。

通过树立典型、开展“三育人”、“我最喜爱的老师”评比、“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等争先创优品牌活动,在教职工群体中逐渐形成“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良好育人氛围。

(三)师生人文素养
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使命重大,院(系)作为其培育者和引航人,对于学生精神家园与人文家园的构建工作不容小觑。

在驻守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宣传阵地的同时,有效运用“飞信”、“微博”、“人人网”、“qq群”等新生传播手段,举办人文素质以及通识教育讲座,推出更多艺术、民俗等活动,积累人文资源,并通过民主制度建设保证院(系)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以促进人文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四)校园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打上文化烙印、渗透人文气息的生活环境。

人是
环境之中的人,人文环境无形中影响着师生的言行乃至心态。

在高校校园中,人文环境表现为三个方面:物质设施,如图书馆、标语、雕塑;制度设施,即一个学院(系)文化管理的各种规范制度;行为方式,即师生为人、治学、处世的习惯和方法。

(五)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将静态的人文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具有鲜活性与互动性,是人文文化最活跃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传承人文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艺术节、素质拓展、民俗展等活动都是浓厚校园人文氛围,积淀师生人文素养的经典之策。

三、院(系)学术文化的建设是院(系)发展的动力
研究、模仿加之创新称之为学;方法经过实践得以致用方才为术。

学术文化是在对某一学科文化或专业知识做系统、深入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或理论性概括。

学术文化是专业和艺术上的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是一个学院体现如何治学的各种规章制度;是一种求实求真的文化;是人们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

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的整体结构中具有中心地位,是大学精神与大学职能的重要体现。

院(系)的学术文化水平通过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来体现的。

创新意识是指创造性活动中积极开放的认知状态,包括批判精神、冒险精神、使命感、坚毅的态度等等,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活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人们要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创新意识,在建设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增添了聪明才智,又得使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院(系)学术文化的构建主要通过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来实现。

首先,学术道德是学术文化在宽松自由氛围中得以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尊重学术权力、杜绝学术造假,用“良知学术”替代“功利学术”。

其次,要积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打破学术政治性和封闭性的常态,使创新和创造成为学院的主旋律,使广大教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术上百家争鸣。

同时,通过成立教授委员会,使具备宽广视野,渊博学识和敏捷思维的教授们参与到学院重大事项的决策中来,使其不但在学术科研的主阵地上发挥主流作用,而且在院(系)决策中贡献智慧和热情,从而让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地位名副其实。

学术文化是院(系)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术水平是衡量一个现代化大学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之一。

尊重学术是一个院系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发展学术也应该成为院系的一项根本任务。

学术的发展与创新,能提升院系的办学实力,丰富院系的内涵,凝练出一种厚重深邃的精神氛围。

鼓励学术创新,发展学术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使命。

四、人文文化和学术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人文文化是学术文化之根。

和谐的人文文化能够培育优秀的学术文化,一个具有开放人文精神的院系,其自由清新的气息,正确
的价值取向,融洽的人际关系,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铸就了每个教师都有极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干事创业的劲头,自然而然能够成为学术文化生长肥沃的土壤。

一定能培育出求真、求新、求实的学术文化,作为主体的教师也会有强烈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相反,如果一个院系的人文文化不浓,或者说人文文化取向出现了问题,凝聚力不强,各自为战,将严重挫伤学术创新的动力,成为学术文化发展的绊脚石,在这种人文文化环境下催生的学术文化,自然也是不健康的,学术造假、学术不端等行为将会盛行。

学术文化是人文文化之本。

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一个学院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因此,注重人文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为了促进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学术创新、学术发展、学术繁荣是兴院强院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学校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我们重视人文文化的建设,正是为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供给养料。

同时,在发展人文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术思想、学术理念、学术特色渗透进来,是学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