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和现状原因影响及其对策
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收入分配不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收入分配不均依然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分配不均问题的对策。
一、影响中国经济的收入分配不均1.加大消费不足的风险收入分配不均会导致全社会消费的不足,因为贫富差距越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信心就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动力降低,更多的产能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很难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2.制约人才的流动收入分配不均也会影响中国的人才流动。
由于收入水平和发展机会的不平衡,高端人才更愿意流向收入更高的城市,这使得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缓慢。
这会导致高端人才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经济失衡。
3.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收入分配不均引起的社会压力也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从而影响中国的长期发展。
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衡,使本已不稳定并有法律规定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更加危险。
如果不加控制,收入分配不均可能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崩溃。
二、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对策1.加强财富再分配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财富再分配,以缩小收入差距。
这将直接促进消费能力的增强,增加经济发展的动力。
中国应该采用更直接的财富再分配措施,如增加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和财富的更公平分配。
2.建立更公平的税收政策政府应该制定更公平的税收政策,并加强对富人的税收征收。
高收入者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以确保政府获得更多的收入并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
3.深化支出改革中国政府应该进一步深化支出改革,优化支出结构。
这有助于加强经济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政府在新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经济支出的优化将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政府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确保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更公平分配。
这将增强社会整体安全,促进更加均衡的社会发展。
结论收入分配不均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引言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收入分配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探讨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收入差距加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加大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的收入大幅增长,而另一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另一方面,由于个人资本积累和资源配置不均等因素,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对策一:加强税收政策调控加强税收政策调控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对策。
首先,可以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并增加高收入群体应缴纳的税款,以实现收入再分配。
其次,可以通过财产税和遗产税等方式,减少财富集中,促进收入的均衡分配。
对策二:推进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一项重要对策。
加强劳动法律的执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待遇水平,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问题二:城乡收入差距大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城市收入相对较高,而农村收入相对较低。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城乡发展的均衡性。
对策一: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对策。
通过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对策二: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也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一项重要对策。
取消户籍制度限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使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和待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问题三: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群体的存在在我国,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群体的问题依然存在。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与影响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与影响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平均主义为基础的按劳分配,造成的结果是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样的分配制度不利于发动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一种并不公平的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原有的分配制度进行修正与改革,主要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时期。
(一)对平均主义的修正这一阶段开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提出“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
自此开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新的阶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改善,社会生产率显著提高。
(二)收入分配制度的新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在此基础上,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2021年起,我国进入了“十一五”规划的新时期,“十一五’,圭见划提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的力度,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在这一新的时期里,原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已经得到日益完善,转变为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的新制度。
二、目前收入分配差距的表现(一)收入分配差距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国际上对居民收入的划分依据为基尼系数,通常0.4作为警戒线,据此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问题亟待解决。
由图2.1示,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21年之前我国基尼系数存在大幅度的波动,其中1985年最低时曾经达到0.242;2021年最高值达到0.479,与1985年相比增长幅度超过90%。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一、概述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国家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和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改革的思考进行探讨。
回顾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
这一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格局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四阶段是近年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分配结果的监管,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
分析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劳动力供需不平衡、行业垄断、个人禀赋差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思考。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强化税收调节等。
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研究背景与意义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性: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基尼系数长期处于国际警戒线以上,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也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收入分配问题与解决方案
收入分配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收入分配问题却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收入分配问题如何解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将从收入分配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如何解决。
一、收入分配的现状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仍然不够公平。
贫富差距大、城乡差别大、行业差别大、性别差别大等各种分化现象突出,相当一部分人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程度。
1.贫富差距大我国收入差距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扩大,至今这个差距已经比其他发达经济体要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公民收入差距比较显著。
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收入水平依然较低。
2.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巨大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另一个原因。
农民在收入、基本权利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书法文化和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直接导致他们的工资和社会保险收入较低。
(注:由于语言的局限性,该答案里的部分内容和表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和不准确之处,建议读者自行斟酌。
)3.行业差别大我国收入分配也存在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大的现象。
通常来说,从事农业和服务业的人群收入较低,而从事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人收入较高。
4.性别差异大目前,女性的收入仍然明显落后于男性,而这种性别差异不仅存在于农村地区和服务业中,也存在于高端行业或企业中。
二、收入分配的原因我国收入分配不公主要有以下原因:1.资源分配不合理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资源分配和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2.税收政策有所偏差税收政策也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度施行地方税收征收政策,给企业带来过多的税负,抑制了企业的发展。
另外,税制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协调的生态系统,存在多样性和不协调性。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原因及对策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原因及对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所得增长较快,居民所得增长较慢,政府所得波动不大;再分配格局中,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有着深刻的原因。
必须进一步规范收入体系,完善分配结构;限制行业垄断,规范收费行为;全力扩展居民收入来源,健全再分配调节功能。
关键词:分配格局 收入体系 初次分配 再分配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很多突出问题,如国民收入不平衡,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土地开发冲动与调控目标相互矛盾,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而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等。
此外,由于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条件不平等等原因,使得不少生产性企业效率低下,转而从事炒房、炒股等分配性努力,扭曲了资源配置格局和利益关系。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条主线。
而上述问题表明,只有理顺利益关系,优化利益结构,使增加社会真实财富的生产性努力成为经济主体的普遍行为,才能为经济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利益结构的调整。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国民收入创造出来后,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政府、企业、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相应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可以划分为初次分配格局和再分配格局。
1.初次分配格局测算和变动趋势。
根据初次分配格局测算公式,并对1995年以来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中数据进行调整,得出了主体初次分配格局的测算结果如下:(1)从总量来看,政府、企业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都有大幅提高,企业份额增速最快,居民份额增速较慢。
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增速的不同导致主体间初次分配结构发生变化。
(2)从分配结构上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主体初次分配格局比较稳定,没有实质性变化;而进入本世纪以来,分配格局变化比较明显。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原因分析关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本课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二,关于我们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原则和任务及目标。
第三,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存在问题在讲问题之前,还是得先充分肯定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有相应的推进,应该说纵向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应该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工资是56块钱,到今天我们的民意工资都增长了100多倍。
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国家人均GDP已经达到4400美元,这个中等偏低收入国家的这么一个阶段,到了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敏感度更高、期盼更高,也显得问题较之以前反而更加突出。
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分配关系不合理;第二,分配秩序混乱。
1.分配关系不合理问题的基本表现可以概括为“两降四大一不顺,四低一慢两并存”。
(1)两降第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
1995年我国的居民收入占GDP的67.3%,这个比例与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来比是不低的,但是后来又逐渐下降。
2005年降到了54.1%,2007年再降为50.6%,12年间下降了16.7个百分点。
当然,居民收入比重的算法有多种结果,我们所算的2007年是57.5%。
但是不论哪种算法,纵向比居民收入的比重都是下降的。
第二是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据社科院的数据显示,1990年—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由53.4%下降到39.7%。
我们所算的数据是下降了48.3%,纵向上下降了8个百分点,按照社科院的数据是13.6百分点。
不论哪种算法,纵向都是是下降的。
(2)四大第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
论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
论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一、概述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是一个深刻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历程,分析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以期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演变历程方面,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分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存在一些问题。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导致社会公平感降低另一方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资本所得占比过高,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民收入分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民生福祉。
它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分配格局能够激发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分配格局失衡,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消费动力不足,进而制约经济的增长潜力。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
当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时,社会不满情绪将积聚,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收入分配不均。
本文将介绍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能的对策。
2. 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在中国,收入分配不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具体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富裕的20%的家庭占据了总收入的40%以上,而最贫困的20%的家庭只拥有总收入的5%左右。
这种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具有以下主要原因:2.1 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在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更多,而且工资水平也更高。
相对而言,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而且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低。
2.2 行业收入差距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
一些高收入行业,如金融、科技、互联网等行业,更容易提供高薪工作机会。
相比之下,一些传统产业和低技能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2.3 教育和技能差距教育和技能水平也是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机会,而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则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工作,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3. 对策为了解决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3.1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2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确保他们有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水准。
这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等方式实现。
3.3 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收入分配两级分化的探讨合理的收入分配始终是一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因为收入分配问题是调节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手段。
收入的公平的分配是社会平稳的保障,收入的差异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历史上,为了使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平稳,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中,我国的收入分配分配制度也经历了改革。
从完全的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使得其从平均主义到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收人分配的两极分化是最主要的。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
可知我国的基尼系数还是处于0.4—0.5范畴的,是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
另外从各个明细的项目来看,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多个领域出现: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各地区居民、各行业间、社会阶层等等。
1、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就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各种地区差异。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上我国的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深厚,造成与西部地区的巨大差异。
地区间人口密度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人口密度越高,促进发展的劳动力也会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精选5篇)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精选5篇)第一篇: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根据现有国情,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
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调整、确定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结构形式。
在这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与所有制结构相配套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新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倡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所有制性质和结构所决定的。
自此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然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
在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也出现了分化的趋势。
1、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分析分配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能否认,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是分配制度改革中出现的负效应。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改革目前正处于规律性的改革负效应释放期。
任何经济改革,一定会有一个正效应释放期和负效应释放期,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中,社会经济集中体现的主要是正效应,如经济增长、收入提高等,一些负效应还处于积累阶段,并没有集中释放。
但是到近两年,我们的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的一些负效应开始显现和释放,尤其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负效应的释放可能会比较显著,中国的总体经济改革开始进入负效应释放期,分配制度表现出的一些问题是这些负效应的表现之一。
2、分配制度改革中应该坚持效率优先,注重社会公平。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探究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一、收入分配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但增速不均;二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三是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部分行业员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四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富裕阶层财富积累速度较快。
这些特点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仍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二是政策导向,政府的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都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三是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是影响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四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收入分配。
三、面临的主要挑战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制约了整体收入分配水平的提高;二是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和矛盾;三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可能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完善税收制度: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结构等措施,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ppt49张)
东亚国家基尼系数
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大陆和我国台湾地 区,差距最大的是我国大陆。 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 2007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 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我国传统的收入分配政策:
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表现:低工资、低收入、低消费—“三低”
实质表现:平均主义分配政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分配制度改革(1978~198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 方式造成劳动者缺乏积极性,导致生产力发展缓 慢的状况,决定首先以农村为突破口,切实贯彻 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 。
俄罗斯、东欧
俄罗斯2000年是0.45,和我国不相上下; 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等较低,0.3左右。
拉美:
拉美国家上世纪50年代:0.4或0.5,到2000年 以后变高了,大部分在0.5以上,智利、阿根 廷、委内瑞拉也在0.5左右。 出现“拉美陷进”
小资料:“拉美陷进”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发展 风险期”。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 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增长与问题、发展与矛盾 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矛盾最易激化的时 期。
资料1:最终收入分配格局(%)
政 府 1995 2000 2005 2007 16.5 19.2 20.0 21.9 企 业 16.2 16.6 20.8 20.6 居 民 67.2 64.2 59.2 57.8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讨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发展、理论支撑、影响和解决对策,阐述了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的表现,集中分析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存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gdp总量接连超过英国、日本,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但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进程中,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我国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已经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程度较高的不平等国家。
近年来,基尼系数趋增,腐败问题严重,居民不满情绪滋生。
分配不公、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现实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浅谈了我国国民收入的现状、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1.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1.1国民收入差距过大近年来,从全社会来看,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主要倾向。
如果说1983-1984基尼系数的突增是因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而1993-1994的增加符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变化,那近年的基尼系数增长的根本原因则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非公有制经济过度膨胀。
此外,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也使得高收入人群的财产性收入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扩大了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的收入差距。
这一阶段的收入差距超过了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正常扩大。
垄断、贪污腐败、寻租等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非正常化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通货膨胀、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未能调节收入差距的个税制度使得不少学者(李实,2012)高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刻不容缓。
1.2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所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逐年递增,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却由从1985年时的56.18%下降至2008年的47.99%,2010年则下滑至43%。
的确,从积极面来讲,居民收入比重的下降的同时意味着政府支出的增多,如若该方向支出大多用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扶持企业发展,进行科技研发,投入教育及医疗设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话,那么这直线上涨的政府支出则不见得是坏事,而一个良好的经济前景值得预期。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共五则)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共五则)第一篇: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发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与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调整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二是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初次分配有章可循。
三是政府再分配调节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机制缺陷得到弥补。
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还呈现加剧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演变大体可分为向居民倾斜(1978~1995年)和向政府、企业倾斜(1996年至今)两个阶段。
2000~200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从65.5%下降到57.5%,下降8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比则分别提高5.2个和2.8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从51.4%下降到39.7%(见表1)。
2024年浅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与对策
2024年浅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与对策一、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过程。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明显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尽管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相对较低。
这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
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迅速,而财政支出增长相对缓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空间,加剧了收入分配失衡。
资本收益占比较高: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资本收益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这导致一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加剧了贫富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农村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相对较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失衡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机制不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
然而,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垄断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分配失衡。
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时政府干预过多或过少,导致职能定位不准确,影响收入分配格局。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收入分配缺乏制度保障和监管。
这导致一些人利用制度漏洞获取非法收入,加剧了收入分配失衡。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不高,导致一部分人在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负面影响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需求不足: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滞后,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
这制约了内需的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和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随着CPI 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另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高达0.45 以上。
由此看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一、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经济数据可知,中国行业最高收入与行业最低收入的比值是6 倍,而国际上的收入差距标准大约为3 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最主要的高收入行业集中在金融、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领域,这类行业的收入要比其它行业的收入高出2~3 倍。
这仅仅是实际工资的对比,如果将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等相加起来,则这种差距将会扩大到6~10 倍。
且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
不难看出,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二)、分配机制落后。
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税收制度残缺“, 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等。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税收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税收流失额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措施最先是为了补市场机制下初次分配方面的公平缺失,但对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而言,却有着“逆向调节”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高收入群体缴纳的个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总体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中低收入者则是纳税主体,很多高收入者却没有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三)、区域收入差距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对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分析
对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分析一、当前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概述二、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分析三、加强居民收入分配的途径和措施分析四、未来居民收入分配的趋势预测五、可供居民参考的理性消费观和理财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虽然提高,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平、较为不均衡的局面。
由此,造成了社会与经济资源的浪费及巨大的社会矛盾,开展合理的收入分配已经迫在眉睫。
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这种现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危机,更是对人性的否认。
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加强政府的管理和调整积极性;其次是要加强工会组织的维权工作;最后是要针对不同群体实行差别化调整,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正合理的收入。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两点简单的措施来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持续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
只有在我们不断努力下,才能够使收入分配更加公正,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本文将以大量数据实证,深入分析造成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探讨加强居民收入分配的途径和措施、未来居民收入分配的趋势预测,同时为居民们提供可供参考的理性消费观和理财观。
二、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分析收入分配不均,是经济社会的一个多方面问题,其原因也极为复杂。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资本积累的不平等问题资本积累是一种自我催化的机制,即富人在富裕的基础上更容易变得更富有。
因为生活条件优越的人可以通过更好的投资和经济活动更容易赚钱,从而增加财富。
从这个角度来看,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有,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加能够赚钱。
2. 劳动收入分配的非均衡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收入不均衡性导致了居民财富不均。
在现阶段,技术与管理者等高产出劳动者的工资呈现出较高的增长趋势,而中低小企业工人的薪水却增长缓慢,这导致工资不均衡。
3. 不平等的机会和教育社会各种机会分配的不均衡往往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和现状:原因、影响及其对策2013年03月21日15:21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3期作者:王弟海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316 【内容提要】改革在经济效率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使得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全国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非常大,目前基尼系数达到0.5,超过国际警戒线;第二,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在各个领域,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等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资本劳动收入之比的持续扩大;第三,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虽然也一直在扩大,但都仍处于国际警戒线(0.4)之内。
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除了二元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因素之外,各种不完备的市场机制可能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由此,为了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应该针对推进各项制度改革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关键词】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消费需求一、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和现状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以基尼系数为例,图1显示了不同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变化的计算值。
尽管不同学者对不同年份基尼系数绝对数值的计算值有所不同,但基尼系数变化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78年改革初期到1985年左右,不平等呈现下降趋势;从1985年之后到现在,不平等基本上整体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期间1994-1997年出现过不平等的短期下降。
图1中国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资料来源:Chen, J., D. Dai, W. Hou and Q. Feng, the Trend of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China, BWPI working paper 109, 2010;Ravallion M and S Chen 2004,"China's(even)Progress against Poverty," World Bank, June 16, 2004;罗青:《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基尼系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5年;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图4资料来源与此图相同)2006年之后,我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不断上升。
例如,李实和罗楚亮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的原始数据估计认为,不包含流动人口的全国基尼系数为0.4905,如果考虑流动人口,全国基尼系数为0.4813;他们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计算出的这两个数字也分别高达0.4737和0.4705。
经过调整后的基尼系数更高,达到0.51—0.53。
因此,综合不同学者估计来看,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从2000年左右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且还在逐年上升。
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当前总体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或者超过0.5。
另据李实和罗楚亮估计显示,2007年我国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3.5%,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1.8%—56.7%。
[1]世界银行报告也显示,我国最高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比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以上数据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上升趋势表现我国各个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内部之间居民的差距、高低收入群体的差距,以及劳动总收入和资本总收入之比等方面。
首先,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从1978-198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经缩小过,但此后一直不断扩大。
图2分别显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在1985年之后一直在上升。
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以城乡收入之比来看,1978年城镇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7,1985年下降到1.53,之后就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这一比例为3.31。
实际上,我国已经是世界城乡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
图2我国农村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1978-2008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乡村内部和城镇内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来看,城镇内部和乡村内部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自改革以来也在持续扩大。
图3显示了不同学者对1978-2006年我国农村内部基尼系数的估计值,图4显示我国城镇内部基尼系数的估计值。
农村基尼系数在1978-1984年和1995-1998年这两段时间内曾经下降过,其他时间在一直在上升;城镇基尼系数则几乎一直在上升。
注意,尽管农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一直在上升,但如果单纯从农村内部和城镇内部来看,基尼系数其实并不高。
不同学者的估计都表明,2006年我国城镇内部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左右,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38左右。
因此,农村和城镇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都低于国际警戒线0.4,同发达国家差不多。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可能是导致我国总体基尼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3我国农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1978-2006图4我国城镇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1978-2006其次,就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来看,虽然改革初始地区间差距曾经缩小过,但近年来这一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图5显示了1980-2001年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从图5中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地区间的差距基本上呈现缩小的趋势,但自1990年以来,这一差距一直在急剧扩大。
图5我国地区间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1980-2001数据来源: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当然,图5中还只有2001年以前的数据,其实,近10年来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表1显示1999年、2003年和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总收入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全距的变化情况;表2显示了农村纯收入的变化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人均总收入,以标准差和全距衡量的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不平等指标都在加剧。
不过,如果以衡量相对不平等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平等状况在不断改善,但人均总收入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仍在加剧。
之所以如此,可能同中央对各个地区实行的转移支付有关。
表2表明,无论是以标准差和全距衡量的各省市之间的农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不平等,还是以变异系数表示的相对不平等程度,这10年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都在不断加剧。
第三,就行业差距而言,也基本上是改革初期出现过短暂的缩小,之后也一直扩大。
图6显示了我国从1978-2008年这30年来各行业收入的变异系数的变化情况。
从图6中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1995年期间,各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在缩小,但是1995年之后,行业的工资差距一直扩大。
此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现实,在改革初始的1978年,我国行业最高工资同行业最低工资之比为2.12,之后这一比例持续下降,1989年达到最低点1.71,之后就持续上升,2002年这一比例为2.99。
2003年由于统计年鉴行业划分调整,行业最高最低工资比为4.62,2008年上升为4.77。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可能同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价格机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有关。
最后,我国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还体现在我国的劳动总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以下简称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上。
图7显示了1987-2006年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情况。
从图7中可以看出,大概1996年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一直在下降。
1987年劳动收入份额大概为52%左右,而2006年这一数字仅为41%左右。
在20年不到的时间里,我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
无论是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速度,还是其现状,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比较少见的。
图61978-2008年各行业工资变异系数的变化情况注:由于2003年之后统计年鉴对行业作了调整,所以2003年之前同2003年之后的数据具有差异。
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所得。
图71993年以来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资料来源: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格局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首先,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来说一直扩大,基尼系数现在已经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处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基尼系数达到0.5)的国家之列。
这表明,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在目前来说已经非常重要和迫切。
其次,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全面持续性的,收入不平等的加剧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同时也表明,要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其面临情况非常复杂和艰巨。
最后,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纯只看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它们仍处于国际警戒线(0.4)以内,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也相差不大。
例如,日本、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其基尼系数也都在0.31—0.37之间。
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分割还比较严重,城镇和农村之间几乎可以看作是两个不同的生活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还主要是在各自区域内活动。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影响大家公平感的主要还是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我国总体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很大,但社会经济生活仍然保持稳定,而没有像其他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国家一样出现社会不稳定和动乱现象。
不过,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深,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密切,城乡之间的分割不再像以前一样明显。
这时,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全国整体基尼系数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可能会大大增加,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整体性收入差距就更为迫切。
二、收入差距过大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可以从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公平角度来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收入分配越平等就越公平。
例如,谁都不认为改革前的“大锅饭”是一种公平的分配制度。
但是,像我国现在这种基尼系数高达0.5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任何人都不会否定,它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体现。
因为这意味着社会中的绝大部分收入和财富都被极少数人占有,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绝对部分成果都被少数人获得,这是经济领域存在着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