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知识点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知识点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一安史之乱(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常考题1 背景:(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2)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节度使权力膨胀。

(4)中央与地方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任三地节度使2时间:755年(开元末年,即天宝年间)3过程:安禄山借口朝廷有内奸,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进攻路线:河北-洛阳-潼关-长安4结果:失败,安史叛军763年被平定。

5安史之乱的影响:(1)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尤其是北方遭到浩劫。

(2)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矛盾尖锐。

(3)中央权力衰弱,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黄巢起义是唐末的一场农民起义)1 起义原因:(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2)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难,连年灾荒。

2起义领导人:黄巢3起义发展: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4 起义影响(结果):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5朱温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五代:黄河流域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几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北汉。

3 五代十国的特点:(1)藩镇割据继续发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武将(2)北方政权更替,战事不断,政局动荡(3)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常考选择题】4对五代十国局面的评价:(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延伸。

(2)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思维导图
黄巢起义 与唐朝灭 亡
安史之 乱
安史之 乱与唐 朝衰亡
五代十国 的更迭与 分立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755—763年 时间 原因
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 。763年最终被平定。
五代 十国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 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 经济有利一定发展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 必然趋势
五代 十国 的更 迭与 分立
特点 发展 趋势
退 出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经济
经过
安 史 之 乱
影响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 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 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政治
黄巢 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攻 入长安,建立政权
黄巢起 义与唐 朝灭亡
唐朝 灭亡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 灭亡
更迭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思维导图退出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经济政治755763年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黄巢起义唐朝灭亡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知名打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更迭特点五代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南方经济有利一定发展安史之乱发展趋势十国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原因时间经过755年安禄山与部将一起发动叛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背景(原因) (1)唐玄宗后期朝政的腐败
唐朝伎乐图
(2)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
杨贵妃
(3)内轻外重局面的形成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中国古代史下北师大 晁福林
材料二 唐玄宗在位的天宝后期,政乱刑淫,封建统治渐趋腐朽,社 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朝廷是奸臣当道,上层的内部矛盾斗争也很激烈 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李林甫尸骨未寒,杨国忠就诬告他与人谋反,因而剥夺了其官爵, 清洗了其党羽。杨国忠与安禄山也势若水火,他奏请哥舒翰为河西节 度使,以与安禄山相抗衡。均田制已破坏,官僚、商人大地主的势力 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玄宗贪求边功,有“吞四夷之 志”,穷兵黩武,因而民族矛盾也有所激化。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 材料三 为了防御外敌,曾在沿边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至天宝元年( 内轻外重 742),全国拥有57万多军队,而分布在军镇的就多达49万。形成了内 轻外重的军事格局。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
唐朝兴亡过程
开元盛世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 618年 唐太宗 唐高祖 武则天
唐玄宗
唐朝灭亡 907年
杨贵妃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材料研读
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统治情况。 材料一 唐玄宗在其统治后期,一改旧日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只求 追求享乐 安逸享乐。唐玄宗纳儿子寿王李瑁妃杨玉环为贵妃,专以声色自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知识点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公元755年,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安史之乱爆发。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安史之乱的原因:
(1)政治腐败: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2)军事举措失当:各地节度使享有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势力膨胀;
(3)社会矛盾激化。

3.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战乱不断,人民赋税繁重,无法忍受,黄巢率军起义,并占长安,建立政权,给了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灭亡:朱温于907 年建立了后梁,至此唐朝灭亡。

5.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经历了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6.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1)北方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
(2)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3)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师原创】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

教师原创】部编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点

1安史之乱背景:唐玄宗追求享乐,朝政腐败。

节度使权力膨胀。

※时间:755年※借口:安禄山借口朝廷有内奸,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了叛乱。

结果:唐玄宗逃跑,李亨北上灵武被拥护为帝,即唐肃宗。

在西北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763年被平定。

※安史之乱的影响: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尤其是北方遭到浩劫。

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矛盾尖锐。

中央权力衰弱,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

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难。

※起义领导人:黄巢起义发展: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起义结果:朱温联合其他藩镇镇压了黄巢起义,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黄河流域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几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北汉。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的延伸。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前预习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各地的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2、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玄宗仓皇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年被平定。

3、持续八年之久的,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唐朝的国势从此,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逐渐形成的局面。

4、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专权,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

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5、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24张PPT)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 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 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 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
什么样的灾难?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 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 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 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 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 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 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907—923, 923—936, 936—946, 947—950, 951—960。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2.五代十国的更迭于分立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 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 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 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 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的发展 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 然趋势。
二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 个必然趋势?
①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②兼并战争不断 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人民对统一的渴望
2、如何评价唐玄宗?
唐玄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君主之一,还是一 位政治家。他在位前期,能够励精图治,任 用贤能,整治吏制,,发展生产,使社会经 济繁荣,使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在他统治后 期,由于他不理朝政,沉溺酒色,任用小人,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说明唐玄宗是一个有作 为的皇帝,而到后期成为一个昏君,功过各 半。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爆发
(2)概况
(3)平叛
755年-763年
一3
安史之乱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1)经济
(2)国力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 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 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藩镇割 据局面逐渐形成。
(3)中央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 存在的必然趋势。
(4)影响
相关史事
后梁


梁王.宣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 威
晋王.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邺都留守
相关史事
五代的开国皇帝 都是凭武力夺位,在 位的时间也都不长, 最短的只有十个月。 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 均约为十年,最短的 不到四年。
唐朝灭亡(907年)
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开启五代十国 的序幕。
(二)唐朝的灭亡
朱温
朱温被其子所杀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 与分立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 楚、闽、南汉、南平,北方的北汉
(1)形成
(2)实质 (3)特点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 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 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复习提问:
1.什么是遣唐使?鉴真的贡献? 2.唐与新罗的关系如何? 3.天竺与唐朝的关系如何?玄奘的经历 与成就有哪些?
积万 尸国 草尽 木 征 《 腥戍 垂 ,, 老 流烽 别 血火 》 川被 原冈 杜丹峦 甫。。 ——
盛唐气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 下,爆发大规模动乱。在马嵬坡,玄宗为 保军心安定,忍痛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 贵妃。尽管如此,也未能挽救大唐王朝衰 落的命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段历史,以从中 汲取教训。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历史发展的趋势: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 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 系,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总结
武则天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 之治
唐玄宗 李隆基
开元 之治
安史 之乱
李渊 618年
黄巢 起义
907年
朱温建立后梁
练习
1、“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 悲惨状况( B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三月"条
解读 唐玄宗重用奸臣杨国忠,李林甫等,朝政日益腐败。李林甫死后,杨国 忠为相,身兼40余职,操纵朝政,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也得到受封。
材料四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兵》 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
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致擢居显 位。
—刘昫《旧唐书》卷五一《后妃上·玄宗杨贵妃》 解读 材料一,唐玄宗生活奢侈,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材料二,各地贡献珍奇异物,宫中制造华丽锦绣,已取悦杨贵妃。
材料三 (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
已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唉以甘言而阴陷之。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
后梁 朱温 后唐 李存勖 后晋 石敬瑭 后汉 刘知远 后周 郭威
梁王.宣武节度使 晋王.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邺都留守
五代时期 武将掌权 的危害?
解读 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武将统治残暴,广大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知识梳理(含习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安史之乱(23——24页)1、背景、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根本原因)。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③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时间:755年----763年3、叛乱者: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4、概况:(1)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潼关,逼近长安。

(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唐肃宗)。

(3)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叛军被平定。

5、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24页)1、原因、背景:(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根本原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有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结果:起义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4、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25页)1、五代: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

3、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特点:①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②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5、评价、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4、影响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 《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 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经济方面: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使广 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对比两幅地图,有何变化? 边疆形势紧张。
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称为藩镇,长官 叫节度使。节度使权力极大,不仅掌握庞大的军队,而且兼 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
边镇兵:约49万 中央军:约9万
◎唐代藩镇分布图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时间:907年 标志: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
叁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释义
五代十国
• 自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 中原地区之外,先后出现吴、 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 闽、 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汉,十个割据政权,称 为“十国”。
——《新唐书·兵志》
◎唐代节度使分布图
政治方面:逐渐形成藩镇 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贰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二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的背景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 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荡不安。 •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 虽然政权林立,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必然趋势。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灭亡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灭亡
新世√界。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 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 以致命的打击。
黄 巢 起 义 军 攻 入 长 安
唐朝灭亡
朱温,原唐末

农民起义军的

将领,后投降
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唐朝,被封为 节度使,陆续
兼并了北方的
大小割据势力。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 代 越 窑 青 瓷 莲 花 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唐玄宗极为宠爱 杨贵妃,杨氏满 门受到宠信。 唐玄宗还提拔杨 贵妃的堂兄杨国 忠做宰相,把持 大权。
杨贵妃之姐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朝华清宫
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 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 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 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 灾难?
3. 影响 (1)安史之乱,对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
从此由盛转衰。
(2)唐朝后期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黄 巢 像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 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不满于唐王朝的腐 朽政治,下决心奋 起起义,推翻唐朝 的腐朽统治建立自 己的农民政权,创 造一个光明公平的
《韩熙载夜宴图》
唐朝由盛转衰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
618年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高祖
唐朝灭亡 907年 朱温
唐朝的兴亡过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十国的实质: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本课小结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705
726Biblioteka 755760安史之乱前后全国人口统计表
人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原因:①
原因:②
影响:



结果:




开元盛世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由盛而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代 十

后梁灭唐
情境导入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由盛转衰时期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第一单元 隋唐时 期:繁荣与开放的年代
第5 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朝政黑暗腐败 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内部兵力空虚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相 关史事,找一找安史之 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 人物: 行军路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共23张PPT)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时 755~763年(唐玄宗后期)
间 (1)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朝政 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
背 疆形势紧张(2)各地节度使势力 景 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
去平衡,安禄山身兼三地节度 使,势力扩张
经过
755年,安禄山、 史思明起兵发 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在 北方少数民族 军队帮助下, 唐朝最终于763 年平定叛乱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 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 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起义的预兆。“九月八”是起义时间。 “杀”是要起义。“长安”起义地点。 “黄金(巾)” 是凡是支持他的人都戴黄巾,以免错杀自己人。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755年
(3)唐军在北方少数 民族(回纥)军队的 援助下,反击叛军,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 763年最终被平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一)黄巢起义 1、背景:
(1)、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 的灾荒,无以为生。
2、经过 (1)875年,王仙芝、黄巢在河南山东起义
(2)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3)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初一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思维导图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初一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思维导图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评述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原因

开元年末以后,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 形势紧张
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 重内轻的局面
过程
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吏 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影响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衷
背景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赋役繁重,又连年 灾荒,无以为生
黄巢起义
概况
黄巢率领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原为农 民起义军将领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 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灭亡时间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亡
概况
唐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普、 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塘、吴 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 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

唐朝的兴亡过程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
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
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
A 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 佛堂缢死杨贵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 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
【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 其背景、 时间和影响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 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 和标志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 辩证分析其影响。 【学习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 的灭亡。 【学习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 成的原因和影响。
新课探究
一、安史之乱
1.背景(原因):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 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 腐败。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 势紧张。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 外重内轻。 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 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唐玄宗与杨玉环
2.读史料: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 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 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 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 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 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 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 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 之名举兵叛唐。
2.结果:
起义军虽然一度攻 占了长安,最终却被 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了起义。朱温陆续兼 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 势力,907年,建立 了后梁政权,唐朝灭 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
2.思考: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梳理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1)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璐形势曰趋紧张。

(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

(3)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爆发: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概况:
(1)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淹关,逼近长安。

(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

(3)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叛军被平定。

4.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1)背景。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闲苦。

(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人长安,建立政权。

(3)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2.唐朝灭亡:
(1)时间907年。

(2)概况:被朱温建立的后梁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
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
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

3.评价:
(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知识拓展
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

①历时10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突出特点。

②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是瓦解不是推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③唐末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斗争水平,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所提高。

它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均田、均产的要求。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

①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
②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③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课本材料研读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广大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课后活动
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皇帝荒废朝政;杨贵妃得宠;节度使权力膨胀。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