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杭太俊第8版 第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杭太俊第8版 第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a8087f5f0e7cd185253624.png)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2)红外分光光度法 • 阿司匹林IR特征吸
收峰
COOH OCOCH3
峰位
3300 ~ 3200
1760,1690
1610,1570, 1480,1460
1310,1230, 1180, 775
归属 νO-H (羧基) νC-O(羧酸酯和羧基) νC=C(苯环)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2)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方法:供试验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
的保留是将相同。 • 适用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萘普生等药物。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 双水杨酯
甲芬那酸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检查方法
表6-3 典型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主要有关物质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检查方法 三、 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一) 合成工艺 多种苯或联苯类中间体及副产物
F
F
NH2 +
2,4-二氟苯胺,Ⅰ
偶联 Cu
F F
2,4-二氟联苯, Ⅱ
乙酰化 (CH3CO)2O,AlCl3
F
氧化
F
COCH3 H2O2
4-(2',4'-二氟苯基)苯乙酮, Ⅲ
遇醋酸铅生成硫化铅黑色沉淀,如美洛昔康。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7、光谱法 • 1)紫外可见光光度法: • ①最大吸收波长法:如规定双氯芬酸钠水溶液在276nm有
最大吸收;吡罗昔康的水溶液在27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②最大与最小吸收波长法:如布洛芬0.4%的氢氧化钠溶液, 最大吸收:265nm和273nm的波长处;最小吸收: 245nm和 271nm的波长处。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分析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ce3c742f60ddccda38a0f3.png)
羟苯乙酯
OH
COOH
丙磺舒
SO2 N(C H2C H2C H3)2
6
(二)主要性质
➢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游离的 羧基 ,可用NaOH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 具有苯环和特征官能团,有UV和IR特征吸收。 ➢ 化学性质:苯甲酸(钠)的中性溶液与FeCl3
反应可生成赭色沉淀;丙磺舒受热可分解为 Na2SO3或SO2。
10
三、其他芳酸类药物
(一)典型药物
CH3
Cl
O C COOC2H5
氯贝丁酯
CH3
CH3 CHCH2
CH3
CH COOH 布洛芬
CH3
11
(二)主要性质
氯贝丁酯:油状液体,遇光不稳定;具有酯结构, 易水解。 布洛芬:酸性较弱;可用中性乙醇溶解,用NaOH滴定。 都有苯环和特征基团,具有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
14
▪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水解,溶液呈碱性,但碱性太弱, 所以其含量测定方法为双相滴定法或非水碱量法。
▪芳酸酯可水解,利用其水解得到酸和醇的性质可进行鉴别; 利用芳酸酯水解定量消耗氢氧化钠的性质,芳酸酯类药物 可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芳酸酯类药物还应检查 因水解而引入的特殊杂质。
15
▪取代芳酸类药物可利用其取代基的性质进行鉴别和含量测 定。如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可用FeCl3反应鉴别;具芳伯氨基 的药物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 量。 ▪UV ▪IR ▪色谱法—制剂分析
丙磺舒
C O O F e 3
米黄色↓
20
直接: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双水杨酯、水 杨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对乙酰氨基酚
水杨酸
ChP(2000)
OH
COOH
丙磺舒
SO2 N(C H2C H2C H3)2
6
(二)主要性质
➢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游离的 羧基 ,可用NaOH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 具有苯环和特征官能团,有UV和IR特征吸收。 ➢ 化学性质:苯甲酸(钠)的中性溶液与FeCl3
反应可生成赭色沉淀;丙磺舒受热可分解为 Na2SO3或SO2。
10
三、其他芳酸类药物
(一)典型药物
CH3
Cl
O C COOC2H5
氯贝丁酯
CH3
CH3 CHCH2
CH3
CH COOH 布洛芬
CH3
11
(二)主要性质
氯贝丁酯:油状液体,遇光不稳定;具有酯结构, 易水解。 布洛芬:酸性较弱;可用中性乙醇溶解,用NaOH滴定。 都有苯环和特征基团,具有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
14
▪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水解,溶液呈碱性,但碱性太弱, 所以其含量测定方法为双相滴定法或非水碱量法。
▪芳酸酯可水解,利用其水解得到酸和醇的性质可进行鉴别; 利用芳酸酯水解定量消耗氢氧化钠的性质,芳酸酯类药物 可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芳酸酯类药物还应检查 因水解而引入的特殊杂质。
15
▪取代芳酸类药物可利用其取代基的性质进行鉴别和含量测 定。如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可用FeCl3反应鉴别;具芳伯氨基 的药物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 量。 ▪UV ▪IR ▪色谱法—制剂分析
丙磺舒
C O O F e 3
米黄色↓
20
直接: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双水杨酯、水 杨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对乙酰氨基酚
水杨酸
ChP(2000)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PPT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eee7ce7375a417876f8fbe.png)
① 中性乙醇 溶解阿司匹林且防止酯键水解。“中性”是对中与法所用的指 示剂而言 ② 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③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 测定
【阿司匹林】 ChP( 2010) 取本品约0、4g,周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 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 钠滴定液(0、1mo1/L)滴定。每l ml的氢氧化钠滴 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例:阿司匹林
COOH
COONa
OCOCH3 + NaOH
OCOCH3
阿司匹林 ChP 取本品约0、4g,周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 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1/L氢氧化钠滴定 液滴定。每l 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 02mg的C9H8O4。
一、阿司匹林的特别杂质检查
1、游离水杨酸
生产工艺:
ONa
CO2。 加压,
ONa COONa H+
OH
COOH (CH3CO)2O
。
O OCOCH3 CH3
COOH
贮藏水解:
O
OCNOa C HO3 NCaH3
O2
COONHa HCHO2O+2
,
加压,
OOHNa CCOOOOHNa [HO+]
OH COOH [O]
HCl
HO
NHCOCH3
HO
对乙酰氨基酚鉴别(Ch、P 2010)
NaNO2
NH2.HCl
HO
N+ N.HC l
【阿司匹林】 ChP( 2010) 取本品约0、4g,周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 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 钠滴定液(0、1mo1/L)滴定。每l ml的氢氧化钠滴 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例:阿司匹林
COOH
COONa
OCOCH3 + NaOH
OCOCH3
阿司匹林 ChP 取本品约0、4g,周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 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0、1mo1/L氢氧化钠滴定 液滴定。每l 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 02mg的C9H8O4。
一、阿司匹林的特别杂质检查
1、游离水杨酸
生产工艺:
ONa
CO2。 加压,
ONa COONa H+
OH
COOH (CH3CO)2O
。
O OCOCH3 CH3
COOH
贮藏水解:
O
OCNOa C HO3 NCaH3
O2
COONHa HCHO2O+2
,
加压,
OOHNa CCOOOOHNa [HO+]
OH COOH [O]
HCl
HO
NHCOCH3
HO
对乙酰氨基酚鉴别(Ch、P 2010)
NaNO2
NH2.HCl
HO
N+ N.HC l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c336a32f60ddccdb38a017.png)
Ka=2.0x107
Ka=1.3x106 强
Ka=1.0x103 Ka=22
注: 四种酸不能被均化到相同的强度水平
➢ 区分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 ➢ 区分溶剂: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的溶剂
△※ 非水溶液滴定法
酸性溶剂
溶剂的选择 (P229)
碱性溶剂 两性溶剂 惰性溶剂
❖ 酸性溶剂:具有较强的给出质子能力的溶剂 ✓ 例如:甲酸,醋酸,丙酸
• 溶剂的酸碱性 • 溶剂的离解性 • 均化效应 • 区分效应
弱碱吡啶 Kb<10 -7,在水溶液中无法进行滴定
溶剂:冰乙酸 滴定剂:高氯酸的冰乙酸溶液
B + HAc
BH+ + Ac-
HClO4+HAc
H2Ac++ClO4-
滴定时:H2Ac++Ac-
2 HAc
实际总反应:
HClO4 + B
BH+ + ClO4-
CH2COONa
HO CH—COONa HO CH—COONa + 2H2O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含量测定
第2步——水解和测定
操作: 中和后试液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l 定量, 过量
水浴加热15min 水解
室温 硫酸滴定液(0.05mol/L) 滴定
终点:溶液粉红色 无色
COOH OCOCH3 + NaOH
讨论
适用范围 酸根的影响 滴定剂的稳定性 指示方法 其他干扰
2.溴量法
原理: 0.1mol/LBr2标准液 3gKBrO3+15gKBr+H2O→1000ml KBrO3+5KBr+6HCl→3Br2+6KCl+3H2O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0174c74958fafab069dc0294.png)
生成淡黄,红
棕至深棕色
醌型化合物
HO + OH O COOH COOH COOH O HO
O COOH
[O]
HO
COOH
[O]
OH
O HO O COOH
-
OH O
COOH
O
O
或 O+ COOH COOH
1. 游离水杨酸:
ChP 用水杨酸与 Fe3+ 生成紫堇色配离子的
原理, 用稀硫酸铁铵溶液显色法检查
一、阿司匹林与双水杨酯
(一) 阿司匹林与双水杨酯的合成
COOH ONa CO2 ONa H
+
COOH OH
COOH (CH3CO)2O OH COOH O HOOC OH O OH OCOCH3
CH3COOH
COOH
HOH
一、阿司匹林与双水杨酯
(二) 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与有关物质
1. 游离水杨酸: 酚羟基易被空气(氧)逐渐氧化
中性或弱酸性(pH值4~6)条件下进行, 强酸性 溶液中配位化合物分解
一、与三氯化铁反应
2. 酚羟基反应
NHCOCH3 NHCOCH3
3
+ FeCl3 O-
Fe + 3HCl
OH
3
对乙酰氨基酚: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紫色
二、缩合反应
O2N CH3 HO + O NO2 O NH-NH2 NO2 H2 SO4 -H2 O HO O CH3 N N H NO2
对乙酰氨基酚酸中水解生成对氨基酚, 游离芳 伯氨基与亚硝酸钠试液重氮化, 重氮盐再与碱 性β-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四、氧化反应
棕至深棕色
醌型化合物
HO + OH O COOH COOH COOH O HO
O COOH
[O]
HO
COOH
[O]
OH
O HO O COOH
-
OH O
COOH
O
O
或 O+ COOH COOH
1. 游离水杨酸:
ChP 用水杨酸与 Fe3+ 生成紫堇色配离子的
原理, 用稀硫酸铁铵溶液显色法检查
一、阿司匹林与双水杨酯
(一) 阿司匹林与双水杨酯的合成
COOH ONa CO2 ONa H
+
COOH OH
COOH (CH3CO)2O OH COOH O HOOC OH O OH OCOCH3
CH3COOH
COOH
HOH
一、阿司匹林与双水杨酯
(二) 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与有关物质
1. 游离水杨酸: 酚羟基易被空气(氧)逐渐氧化
中性或弱酸性(pH值4~6)条件下进行, 强酸性 溶液中配位化合物分解
一、与三氯化铁反应
2. 酚羟基反应
NHCOCH3 NHCOCH3
3
+ FeCl3 O-
Fe + 3HCl
OH
3
对乙酰氨基酚: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显蓝紫色
二、缩合反应
O2N CH3 HO + O NO2 O NH-NH2 NO2 H2 SO4 -H2 O HO O CH3 N N H NO2
对乙酰氨基酚酸中水解生成对氨基酚, 游离芳 伯氨基与亚硝酸钠试液重氮化, 重氮盐再与碱 性β-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四、氧化反应
药物分析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46c048227916888486d7f4.png)
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或荧光强度)
39
优点:以供试品的稀溶液作为对照液,不 需要杂质对照品,简单、价廉,还可配成 几种限量的对照溶液;
缺点:不同物质,不同Rf值比较,准确度
差、直观性差。
40
2.有关物质B HPLC法 固定相:C18 流动相:水-甲醇-乙腈-冰醋酸 检测波长:254nm 要求:杂质峰面积和小于对照液主 峰面积
α β OH
21
直接:对氨基水杨酸钠、盐酸普鲁卡因、 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
间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醋 氨苯砜、贝诺酯
22
四、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硫酸+重铬酸钾→深蓝色
→棕绿色 吲哚美辛+硫酸+重铬酸钾→紫色 吲哚美辛+盐酸+亚硝酸钠→绿色
→黄色
23
五、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 Na2CO3 水杨酸钠 醋酸钠 硫酸水杨酸(白色 ) 醋酸臭气
水杨酸苯酯
OCOCH3
COOH
OCOCH3
+
COO
乙酰水杨酸 苯酯
31
检查方法——HPLC法
固定相:ODS 流动相:A 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
B 乙腈 对照液:0.5%供试品溶液 要求:供试品溶液杂质峰面积和不得大 于对照液峰面积
32
(三)双水杨酸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水杨酸+Fe3+→显色
5
水杨酸类
COOH
O R
R'
6
典型药物:
7
邻氨基苯甲酸类
COOH H N R
COOH H N
CH3 CH3
典型药物:甲芬那酸
8
邻氨基苯乙酸类
O R'
39
优点:以供试品的稀溶液作为对照液,不 需要杂质对照品,简单、价廉,还可配成 几种限量的对照溶液;
缺点:不同物质,不同Rf值比较,准确度
差、直观性差。
40
2.有关物质B HPLC法 固定相:C18 流动相:水-甲醇-乙腈-冰醋酸 检测波长:254nm 要求:杂质峰面积和小于对照液主 峰面积
α β OH
21
直接:对氨基水杨酸钠、盐酸普鲁卡因、 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
间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醋 氨苯砜、贝诺酯
22
四、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硫酸+重铬酸钾→深蓝色
→棕绿色 吲哚美辛+硫酸+重铬酸钾→紫色 吲哚美辛+盐酸+亚硝酸钠→绿色
→黄色
23
五、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 Na2CO3 水杨酸钠 醋酸钠 硫酸水杨酸(白色 ) 醋酸臭气
水杨酸苯酯
OCOCH3
COOH
OCOCH3
+
COO
乙酰水杨酸 苯酯
31
检查方法——HPLC法
固定相:ODS 流动相:A 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
B 乙腈 对照液:0.5%供试品溶液 要求:供试品溶液杂质峰面积和不得大 于对照液峰面积
32
(三)双水杨酸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水杨酸+Fe3+→显色
5
水杨酸类
COOH
O R
R'
6
典型药物:
7
邻氨基苯甲酸类
COOH H N R
COOH H N
CH3 CH3
典型药物:甲芬那酸
8
邻氨基苯乙酸类
O R'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748776c5da50e2524d7f8e.png)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本类药物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 酸结构。根据芳基和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 取代基的不同,可分为水杨酸类、邻氨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 甲酸等六类。
结构特点:游离羧基和苯环、酯基等。
第一节、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结构与性质
ChP2015收载的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制 剂大多采用离子抑制-反相HPLC法测定,外标法计 算含量。
一、典型药物与结构特点
COOH OH
COOH OCOCH3
Cl H N
O ONa
水杨酸
布洛芬
阿司匹林
M eO
Cl
Cl
双氯芬酸钠
OH
O CH 3 N O
NHCOCH3
吲哚美辛
OH
对乙酰氨基酚
二、主要性质 1、酸性:游离羧基pka=3~6,芳酸酸性强;脂
肪酸较弱 2、水解性:酯基、酰胺基 3、吸收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 4、基团或元素特性
(二)、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1.直接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部分本类药物制剂采用此法。溶解过滤后对照法测
定。 2.柱分配-紫外分光光度法
适用:片剂、胶囊、栓剂 特点:能分离杂质,同时测定ASA、SA 固定相:碳酸氢钠;洗脱液:氯仿
λmax=280nm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
NH-NH2
NO2
+
NO2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氨基水杨酸钠具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 硝酸钠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 偶合产生橙红色沉淀。
OH
Ar-NH2 NaNO2+HCl Ar-N2+Cl-
本类药物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 酸结构。根据芳基和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 取代基的不同,可分为水杨酸类、邻氨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 甲酸等六类。
结构特点:游离羧基和苯环、酯基等。
第一节、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结构与性质
ChP2015收载的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制 剂大多采用离子抑制-反相HPLC法测定,外标法计 算含量。
一、典型药物与结构特点
COOH OH
COOH OCOCH3
Cl H N
O ONa
水杨酸
布洛芬
阿司匹林
M eO
Cl
Cl
双氯芬酸钠
OH
O CH 3 N O
NHCOCH3
吲哚美辛
OH
对乙酰氨基酚
二、主要性质 1、酸性:游离羧基pka=3~6,芳酸酸性强;脂
肪酸较弱 2、水解性:酯基、酰胺基 3、吸收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 4、基团或元素特性
(二)、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1.直接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部分本类药物制剂采用此法。溶解过滤后对照法测
定。 2.柱分配-紫外分光光度法
适用:片剂、胶囊、栓剂 特点:能分离杂质,同时测定ASA、SA 固定相:碳酸氢钠;洗脱液:氯仿
λmax=280nm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
NH-NH2
NO2
+
NO2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氨基水杨酸钠具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 硝酸钠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 偶合产生橙红色沉淀。
OH
Ar-NH2 NaNO2+HCl Ar-N2+Cl-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6c6d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6.png)
Ar-N=N-Ar
对乙酰氨基酚 贝诺酯
重氮盐 偶合 红色
贝诺酯
水解 重氮化
偶合
四、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 H2SO4
黄色(绿色荧光)(JP13)
K2Cr2O7 深蓝色→棕绿色
吲哚美辛重铬酸钾 硫酸紫色 亚硝酸钠 盐酸绿色 黄色
五、水解反应
--酯结构水解
1.阿司匹林
2.双水杨酯
双水杨酯 NaOH
煮沸
此时中和了存在的游离酸,阿司匹林也同时 成为钠盐。
水解和测定:
在中和后的供试品溶液中,精密加氢氧化 钠滴定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 15min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置室温,用硫 酸滴定液 (0.05mol/L)滴定,结果用空白试 验校正。每 1ml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 相当于18.02 mg的C9H8O4 。
讨论:(1)为何做空白试验?如何操作?
氢氧化钠在加热时易吸收CO2,生成碳酸盐。 使测定结果偏高。 不加入样品,其余操作步骤和加样一致。
(2)滴定度如何计算?
阿司匹林:氢氧化钠=1:2
T=0.5×180.16×1/2=45.04(mg/ml)
含量% (V0 V) F T× 100% W
F:硫酸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美洛昔康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精 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 lmol/L)25ml,微 温溶解,放冷,加中性乙醇(对溴麝香草 酚蓝指示液显中性)100ml ,加溴麝香草酚 蓝指示液10滴,用盐酸滴定液(0.lmol/L) 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lml氢氧化钠滴定液(0.lmol/L)相当于 35.14mg的 C14H13N3O4S2。
3.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阿司匹林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98a143af45b307e9719756.png)
布
•
洛芬等由于羧基并未与苯环相连,结构上属于芳环取代
•
的脂肪酸,酸性较弱。多数有游离的羧基 ,可用NaOH
•
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溶解性: 均为白色结晶粉末。除钠盐略溶于水,其余几乎不
•
溶或微溶。
• 3.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 4. 邻羟基苯甲酸特性:与FeCl3生成紫色配合物。 • 5. 水解特性:酯键易水解。ASA、双水杨酯及其制剂应检查游
n 分离对象范围不同
ISC适用有机弱酸、弱碱、两性化合物; PIC适用更广泛些。
n ISC简便,比PIC经济,但重复性较差。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阿司匹林及水杨酯合成路线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一、ASA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 游离水杨酸检查 利用SA可与FeCl3呈色,用比色法检查。
1
•1610,1570 •1480,1440
•C=C
•水杨酸的红外吸收图谱
•775cm-
1
•Ar-
H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阿司匹林的红外吸收图谱
•C=C
•1610,1570,1 480,1460cm-1
•3300~2300cm-1
•C=
O
•1760,169 0cm-1
•O-
H
•C-
•1310O,1230,
••11889997年年,,阿霍司夫匹曼林研(制a了sp高ir纯in度)乙问酰世水。杨此酸, 后并被为广自泛己用父于亲解治热好、了镇多痛年及的抗风风湿湿病治。疗(艾。兴格 林)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课堂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554946f40b4c2e3f5627631c.png)
19
§2 鉴别试验
一、与三氯化铁的反应
1.水杨酸反应
O
O
OH + FeC l3 + H2O
OH
a.反应极为灵敏。
O+
Fe O OH
紫堇色
3HCl
b.反应适宜的pH值为4~6 ,在强酸性下配合
物分解。
20
阿司匹林 水解后鉴别
COOH
OCOCH3 + H2O
?
COOH OH
+ CH3COOH
+Fecl3
41
2.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高低浓度对比法)
方法:
S ? 溶? 剂?溶?解? 供试品溶液 一定量供试品溶液 ? 稀??释? 对照溶
42
(×) 43
判断:
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不得深 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或荧光强度)
44
§4 含量测定
? 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酸碱滴 定法
? 制剂的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和HPLC法
水杨酸类
邻氨基苯甲酸类
按结构分类
邻氨基苯乙酸类 吲哚乙酸类
芳基丙酸类
苯并噻嗪甲酸类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5
§1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一、水杨酸类
典型药物
游离羧基
苯环
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酚羟基,发
生三氯化铁 反应
6
pKa = 3.49
直接中和法 两步滴定法
COOH
游离羧基
OCOCH3
水杨酸有酚羟基,则可与高铁反应呈紫堇色。 缺点: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可水解生成
新的游离水杨酸。
ChP2010采用HPLC检查。 原料药和制剂均需检查游离水杨酸,限量各不相同。
§2 鉴别试验
一、与三氯化铁的反应
1.水杨酸反应
O
O
OH + FeC l3 + H2O
OH
a.反应极为灵敏。
O+
Fe O OH
紫堇色
3HCl
b.反应适宜的pH值为4~6 ,在强酸性下配合
物分解。
20
阿司匹林 水解后鉴别
COOH
OCOCH3 + H2O
?
COOH OH
+ CH3COOH
+Fecl3
41
2.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高低浓度对比法)
方法:
S ? 溶? 剂?溶?解? 供试品溶液 一定量供试品溶液 ? 稀??释? 对照溶
42
(×) 43
判断:
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不得深 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或荧光强度)
44
§4 含量测定
? 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酸碱滴 定法
? 制剂的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和HPLC法
水杨酸类
邻氨基苯甲酸类
按结构分类
邻氨基苯乙酸类 吲哚乙酸类
芳基丙酸类
苯并噻嗪甲酸类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5
§1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一、水杨酸类
典型药物
游离羧基
苯环
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酚羟基,发
生三氯化铁 反应
6
pKa = 3.49
直接中和法 两步滴定法
COOH
游离羧基
OCOCH3
水杨酸有酚羟基,则可与高铁反应呈紫堇色。 缺点: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可水解生成
新的游离水杨酸。
ChP2010采用HPLC检查。 原料药和制剂均需检查游离水杨酸,限量各不相同。
第6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的分析
![第6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b3b4959ec3d5bbfc0a740c.png)
1. 原理 吡罗昔康具有吡啶环, 显碱性, 可在冰醋酸溶液 中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
2. 测定法 本品约0.2g, 精密称定, 加冰醋酸20ml使溶解, 加 结晶紫指示液1滴, 用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 并将滴定的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T=33.14 mg/ml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OO S
HN CH3 O
光谱特性
NO2 尼美利舒 Nimesulide
水解
H N CH3
O HO 对乙酰胺基酚 Paracetamol
二、本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酸性 :pKa 3~6
pKa 4.26
pKa 3.49
pKa 2.95
水解反应:酯 →酸 + 醇(酚) 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在一定波长处有UV吸收。
(一) 直接分光光度法
原料药 对照品法
百分含量
c对
A供 A对
n
100%
ms
制剂
标示量%
AS AR
CR D W W 标示量
100%
二氟尼柳,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及
部分制剂;
二氟尼柳胶囊含量测定:
2. 讨论
COOH OCOCH3
NaOH
中性乙醇 20℃以下
COONa OCOCH3
H2O
①乙醇:溶解Asp,防止Asp水解;
②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消除滴定误差
③滴定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 防阿司匹林水解
④受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的干扰
本法特点:简单
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测定。
(二) 剩余量滴定法
2. 测定法 本品约0.2g, 精密称定, 加冰醋酸20ml使溶解, 加 结晶紫指示液1滴, 用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 并将滴定的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T=33.14 mg/ml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OO S
HN CH3 O
光谱特性
NO2 尼美利舒 Nimesulide
水解
H N CH3
O HO 对乙酰胺基酚 Paracetamol
二、本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酸性 :pKa 3~6
pKa 4.26
pKa 3.49
pKa 2.95
水解反应:酯 →酸 + 醇(酚) 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在一定波长处有UV吸收。
(一) 直接分光光度法
原料药 对照品法
百分含量
c对
A供 A对
n
100%
ms
制剂
标示量%
AS AR
CR D W W 标示量
100%
二氟尼柳,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及
部分制剂;
二氟尼柳胶囊含量测定:
2. 讨论
COOH OCOCH3
NaOH
中性乙醇 20℃以下
COONa OCOCH3
H2O
①乙醇:溶解Asp,防止Asp水解;
②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消除滴定误差
③滴定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 防阿司匹林水解
④受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的干扰
本法特点:简单
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测定。
(二) 剩余量滴定法
药物成分: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药物成分: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ea356a998fcc22bdd10d4d.png)
G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类
尼美舒利 (Nimesulide)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主要理化性质
◆ 酸性:
—COOH,显弱酸性(药用芳酸pKa在3~6之间),可 以与碱成盐。
强度受苯环的取代位置及环上其他取代基的影响 —X、—NO2、—OH邻位取代基,邻位效应,酸性增强
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双水杨酸酯、二氟尼柳、甲芬那酸 —CH3、—NH2等斥电子取代基使酸性减弱
阿司匹林(aspirin)
煮沸,水解水杨酸,加 FeCl3试液显紫堇色
双水杨酯 salsalate
NaOH试液中煮沸,后与FeCl3试液显紫色
二氟尼柳 (Diflunisal) 溶于乙醇后,与FeCl3试液显深紫色
第二节 鉴 别 试 验
2 酚羟基反应
NHCOCH3
NHCOCH3
+ FeCl3
Fe + 3HCl
H2SO4 K2Cr2O7
紫色
吲哚美辛 (Indometacin)
HCl NaNO2
绿色
黄色
吲哚美辛●在硫酸溶液中,与重铬酸钾溶液共热,显紫色;
● 盐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溶液反应显绿色,放置后渐变黄色。
(五) 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及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 化后,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产生醋酸臭气。
◆ 水解性 具有酯键 —— 阿司匹林、双水杨酯 具有酰胺键—— 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对乙酰氨基酚
◆ 吸收光谱特征
具有苯环和特征取代基团,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 征光谱,用于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 基团或元素特性
● 酚羟基与三价铁可生成有色配合物—— 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邻羟苯甲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药物,不同浓度, 相互比较,主点限量
三、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所谓物质A和物质B的检查是 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检查的
TLC
HPLC
Company Logo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萘普生的有关物质检查 色谱条件
杂质限量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二、对乙酰氨基酚中氨基酚和对氯苯乙酰胺
F
OH
OH
(二氟尼柳)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酸性
O OH
光谱特性
H N
R
邻氨基苯甲酸类
酸性
Mefenamic Acid
O OH
H
CH3
N
CH3
甲芬那酸
Company Logo
酸性
O R'
O
光谱特性
H N
R
邻氨基苯乙酸类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酸性
基团特性
Company Logo
H2 (SCO4H,37C0~O7)25OC
双水杨酯
O O C CH3
COOH
ASA
OH
副产物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COOH [O]
OH
淡黄、红棕、深棕色
O
HO
COOH
[O]
OH O
COOH
HPLC法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其它有关物质
测定:280nm 空白:CHCl3
①NaHCO3使ASA和SA成盐保留于柱上 用CHCl3洗脱的目的:去除中性或碱性杂质
②冰HAc酸化的目的:使ASA游离,易被 CHCl3洗脱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例子
对照品浓度
供试品吸光度
对照品吸光度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五、HPLC
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
性)20ml,振摇使ASA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NaOH液
(0.1mol/L)至显粉红色,再精密加NaOH液(0.1mol/L)40ml,置
水浴上加热15min,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H2SO4 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
HPLC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一、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 method) 苯甲酸 pKa 4.20 水杨酸 pKa 2.98 酸性较强
C OH
O ✓羧酸邻位-OH,吸电子基团,使酸性增加; OH ✓分子内氢键,更增加了其极性
直接滴定
Aspirin、丙磺舒(Ch.P. BP. JP等) 苯甲酸(Ch.P等)均 采用本法
产生芳伯 胺
芳伯胺重氮化
HO
N2Cl +
偶合反应
OH + NaOH
NN
OH
OH
红色偶氮化合物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 别
重氮化-偶合反应
OCOCH3 COO
贝诺酯
NHCOCH3
HO
+3H2O HCl
+
NH2 HCl
OH COOH
HO
NaNO2,2HCl
OH
N2+Cl-
NaOH
OH
NN
OH
Company Logo
烯醇式结 构:酸性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为什么氢氧 化钠能溶解
之?
本品在甲醇、乙醇及水中极微溶或者几 乎不溶,在丙酮中微溶。所以CHP使 用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溶解后, 再用盐酸滴定液回滴剩余的氢氧化钠。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2.水解后剩余滴定法(Residual titration after hydrolysis)
片剂 规格
滴定 度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优点 缺点
直接滴定 水解后剩余滴定
法
法
两步滴定法
操作简便
水杨酸干扰少
结果准确,避免游 离SA及片剂中稳定
游离SA偏高 时结果偏高
不能完全排出干扰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吡罗昔康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四、UV
1.直接UV法
2.离子交换-UV法 氯贝丁酯在22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但对氯酚 等有关物质亦有吸收,干扰UV法的测定。根据氯贝 丁酯为酯结构,不能发生电离,而有关物质可发生酸 性解离的性质差异,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后,采 用UV法测定。
对照 品浓
度
供试 品浓
度
对照 品浓
度
Company Logo
水解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别试验
❖ 依据药物理化性质,可展开一系列鉴别方
一、法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色
水杨醛反 应
阿司匹林:紫堇色 双水杨酯:紫色
二氟尼柳:深紫色 均通过产生水杨酸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色
Company Logo
❖ 对乙酰胺基酚与三氯化铁 显蓝紫色
第二节: 鉴别试验
酚羟基反 应
主讲: 秦大伟
药物分析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非甾体抗炎药(No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 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多数具有芳酸基 本结构。
❖ 本章主要讲芳酸类NSAIDs,同时讲一下尼美利 舒和对乙酰氨基酚。
Company Logo
(CH3CO)2O
OH
+
OH COOH
OCOCH3
醋酸苯酯
OH COO
HPLC法
水杨酸苯酯
OCOCH3 COOH
水杨酸 苯酯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二、甲芬那酸中2,3二甲基苯胺的检查
GC法
甲芬那酸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橙红色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 别
(三)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H2SO4
(O) K2Cr2O7
深蓝色
随即变为棕绿色
△
(四)水解反应
COOH
OCOCH3 Na2CO3
阿司匹林
黄色并产生绿色荧光
COONa
OH H2SO4
COOH OH
+
CH3COONa +CO2
H2SO4
白色水杨酸
CH3COOH
显玫瑰红色
显淡紫色
Company Logo
二、缩合反应显色
二苯甲酮结构
第二节: 鉴别试验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别试验
❖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
成对氨基酚,再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之后 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水解反应
第二节 鉴 别
N-H O-H
N-H Ph:C=C 芳胺 酚
Company Logo
❖ 八、色谱法
供试品保留时间
第二节: 鉴别试验
对照品保留时间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一、阿司匹林和双水杨酯
ONa
CO2 加压,
生产工艺
ONa COONa H+
水杨酸
OH COOH
。
-CO2
COOH
COONa
OCOCH3
OH
2NaOH
CH3COONa H2O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USP32-NF27
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准确加NaOH液(0.5mol/L)50.0ml,缓 缓煮沸10min,放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SO4液(0.25mol/L) 滴定剩余的NaOH,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 NaOH液(0.5ml/L)相当于45.04mg的C9H9O4
酸性
CH3
HO
R'
O R
芳基丙酸类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Company Logo
光谱特性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酸性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光谱特性
水解
Company Logo
OO S
HN CH3 O
光谱特性
NO2 尼美利舒 Nimesulide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1.直接滴定法
COOH OCOCH3
NaOH
中性乙醇 20℃以下
COONa H2O
OCOCH3
乙醇作用:溶解ASA;防止ASA在水溶
液中滴定过程易水解
中性乙醇:对指示剂(酚酞)而言为中性,
可消除滴定误差
➢ pKa 3~6 的药物溶于中性醇,可直接用NaOH滴定 ➢ pKa 6~9 的药物要用非水溶液滴定法 ➢若SA不合格,不宜采用本法
的NaOH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COONa
COONa
NaOH OCOCH3
NaAc H2O OH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空白 消耗
样测 消耗
校正 因数
标示量%=
(V0-V) ×F ×T ×W ×100% W ×标示量
三、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所谓物质A和物质B的检查是 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检查的
TLC
HPLC
Company Logo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萘普生的有关物质检查 色谱条件
杂质限量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二、对乙酰氨基酚中氨基酚和对氯苯乙酰胺
F
OH
OH
(二氟尼柳)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酸性
O OH
光谱特性
H N
R
邻氨基苯甲酸类
酸性
Mefenamic Acid
O OH
H
CH3
N
CH3
甲芬那酸
Company Logo
酸性
O R'
O
光谱特性
H N
R
邻氨基苯乙酸类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酸性
基团特性
Company Logo
H2 (SCO4H,37C0~O7)25OC
双水杨酯
O O C CH3
COOH
ASA
OH
副产物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COOH [O]
OH
淡黄、红棕、深棕色
O
HO
COOH
[O]
OH O
COOH
HPLC法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其它有关物质
测定:280nm 空白:CHCl3
①NaHCO3使ASA和SA成盐保留于柱上 用CHCl3洗脱的目的:去除中性或碱性杂质
②冰HAc酸化的目的:使ASA游离,易被 CHCl3洗脱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例子
对照品浓度
供试品吸光度
对照品吸光度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五、HPLC
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
性)20ml,振摇使ASA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NaOH液
(0.1mol/L)至显粉红色,再精密加NaOH液(0.1mol/L)40ml,置
水浴上加热15min,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H2SO4 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
HPLC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一、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 method) 苯甲酸 pKa 4.20 水杨酸 pKa 2.98 酸性较强
C OH
O ✓羧酸邻位-OH,吸电子基团,使酸性增加; OH ✓分子内氢键,更增加了其极性
直接滴定
Aspirin、丙磺舒(Ch.P. BP. JP等) 苯甲酸(Ch.P等)均 采用本法
产生芳伯 胺
芳伯胺重氮化
HO
N2Cl +
偶合反应
OH + NaOH
NN
OH
OH
红色偶氮化合物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 别
重氮化-偶合反应
OCOCH3 COO
贝诺酯
NHCOCH3
HO
+3H2O HCl
+
NH2 HCl
OH COOH
HO
NaNO2,2HCl
OH
N2+Cl-
NaOH
OH
NN
OH
Company Logo
烯醇式结 构:酸性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为什么氢氧 化钠能溶解
之?
本品在甲醇、乙醇及水中极微溶或者几 乎不溶,在丙酮中微溶。所以CHP使 用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溶解后, 再用盐酸滴定液回滴剩余的氢氧化钠。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2.水解后剩余滴定法(Residual titration after hydrolysis)
片剂 规格
滴定 度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优点 缺点
直接滴定 水解后剩余滴定
法
法
两步滴定法
操作简便
水杨酸干扰少
结果准确,避免游 离SA及片剂中稳定
游离SA偏高 时结果偏高
不能完全排出干扰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吡罗昔康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四、UV
1.直接UV法
2.离子交换-UV法 氯贝丁酯在22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但对氯酚 等有关物质亦有吸收,干扰UV法的测定。根据氯贝 丁酯为酯结构,不能发生电离,而有关物质可发生酸 性解离的性质差异,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后,采 用UV法测定。
对照 品浓
度
供试 品浓
度
对照 品浓
度
Company Logo
水解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别试验
❖ 依据药物理化性质,可展开一系列鉴别方
一、法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色
水杨醛反 应
阿司匹林:紫堇色 双水杨酯:紫色
二氟尼柳:深紫色 均通过产生水杨酸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色
Company Logo
❖ 对乙酰胺基酚与三氯化铁 显蓝紫色
第二节: 鉴别试验
酚羟基反 应
主讲: 秦大伟
药物分析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非甾体抗炎药(No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 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多数具有芳酸基 本结构。
❖ 本章主要讲芳酸类NSAIDs,同时讲一下尼美利 舒和对乙酰氨基酚。
Company Logo
(CH3CO)2O
OH
+
OH COOH
OCOCH3
醋酸苯酯
OH COO
HPLC法
水杨酸苯酯
OCOCH3 COOH
水杨酸 苯酯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二、甲芬那酸中2,3二甲基苯胺的检查
GC法
甲芬那酸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橙红色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 别
(三)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H2SO4
(O) K2Cr2O7
深蓝色
随即变为棕绿色
△
(四)水解反应
COOH
OCOCH3 Na2CO3
阿司匹林
黄色并产生绿色荧光
COONa
OH H2SO4
COOH OH
+
CH3COONa +CO2
H2SO4
白色水杨酸
CH3COOH
显玫瑰红色
显淡紫色
Company Logo
二、缩合反应显色
二苯甲酮结构
第二节: 鉴别试验
Company Logo
第二节: 鉴别试验
❖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
成对氨基酚,再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之后 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水解反应
第二节 鉴 别
N-H O-H
N-H Ph:C=C 芳胺 酚
Company Logo
❖ 八、色谱法
供试品保留时间
第二节: 鉴别试验
对照品保留时间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其检查法 一、阿司匹林和双水杨酯
ONa
CO2 加压,
生产工艺
ONa COONa H+
水杨酸
OH COOH
。
-CO2
COOH
COONa
OCOCH3
OH
2NaOH
CH3COONa H2O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USP32-NF27
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准确加NaOH液(0.5mol/L)50.0ml,缓 缓煮沸10min,放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2SO4液(0.25mol/L) 滴定剩余的NaOH,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 NaOH液(0.5ml/L)相当于45.04mg的C9H9O4
酸性
CH3
HO
R'
O R
芳基丙酸类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Company Logo
光谱特性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酸性
Company Logo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光谱特性
水解
Company Logo
OO S
HN CH3 O
光谱特性
NO2 尼美利舒 Nimesulide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
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1.直接滴定法
COOH OCOCH3
NaOH
中性乙醇 20℃以下
COONa H2O
OCOCH3
乙醇作用:溶解ASA;防止ASA在水溶
液中滴定过程易水解
中性乙醇:对指示剂(酚酞)而言为中性,
可消除滴定误差
➢ pKa 3~6 的药物溶于中性醇,可直接用NaOH滴定 ➢ pKa 6~9 的药物要用非水溶液滴定法 ➢若SA不合格,不宜采用本法
的NaOH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COONa
COONa
NaOH OCOCH3
NaAc H2O OH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Company Logo
第四节 含量测定
空白 消耗
样测 消耗
校正 因数
标示量%=
(V0-V) ×F ×T ×W ×100% W ×标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