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基础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微波技术第1章4
P(dB ) =10lg P(mW) m
如果功率用W作为单位 如果功率用 作为单位
P(dB) =10lg P(W)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2. 回波损耗和插入(反射)损耗 回波损耗和插入(反射)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反射)损耗。 传输线的损耗可分为回波损耗和插入(反射)损耗。 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定义为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 即 (1- 4-10)
ηmax=e-2αl
(1- 4- 9)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损耗和终端匹配情况。 传输效率取决于传输线的长度、损耗和终端匹配情况。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分贝: 分贝: 表示两种功率之比的一种单位,它等于功率比的常用对 表示两种功率之比的一种单位 它等于功率比的常用对 数的10倍 缩写为dB 数的 倍——缩写为 缩写为 如果功率用mW作为单位 作为单位 如果功率用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因此有
Pin = Pr + 3Pout + Pi
输入功分器的功率分可分为反射功率,输出功率和损耗功率三部分。 输入功分器的功率分可分为反射功率,输出功率和损耗功率三部分。 反射功率 三部分
(1- 4-1)
Z0
第1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假设Z0为实数, Γl=|Γ1|e 一点z处的传输功率为
jφl,由电路理论可知,传输线上任
A 2az 1 2 −4az 1 ∗ P(Z) = R U(z)I (z)] = e[ e [1− Γ e ] t 1 2 2Z0 (1- 4- 2) = P (z) −P (z) in τ
P L (z) =10lg in dB r P r
1
由式( 由式(1-4-2) )
Lr ( z ) = 10 lg
第四节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Ui (z) A1
UiL Ui
Ii (z)
U iL Z0
Ui Z0
二、驻波状态(全反射情况)
当终端短路(ZL=0)、开路(ZL=∞)或接纯电抗负载 (ZL=±jXL)时,︱(z)︱=︱L︱=1,终端全反射,沿 线入、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分布。负载与传输线完全
失配。驻波状态下,︱︱=1,r=∞,K=0。
z
Xin(z)
z长度短路线 的等效电路
0 =0(短路) 串联谐振
0~l/4 >0(感性) 电 感
l/4 =±∞(开路) 并联谐振
l/4 ~ <0(容性) 电 容
l/2
l/2 =0 (短路) 串联谐振
沿线每经过l/4,阻抗性质变化一次;每经过
l/2,阻抗重复原有值。
2. 终端开路(ZL=∞)
L 1 e j0 IL 0 ,U L UiL (1 L ) 2UiL ,
1)沿线电压、电流分布
以上关系代入式(2-4e)得
UI((zz))UjUZ2
cos z
2 sin
0
2Ui2 cos
z j2Ii2 sin
z
z
UiL IiLZ0
电压、电流瞬时表达式为:
u( z, t )
2 U i 2
cos
z
cos(
t
2)
i( z, t )
2
Ii 2
sin
z cos(
z
得
(2 4e)
U (z) j2UiLsin z I(z) 2IiL cos z
设UiL Ui e j 2, 则电压、电流瞬时表达式为:
u( z, t )
2 U i
sin
lec04 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2)终端负载开路 终端负载开路 负载阻抗Zl=∞ ;终端电流:Il=0 此时,线上任意位置的电压和电流复振幅表示式为: U(z)=Ulcosβz U I(z)= j l sinβz Zc 输入阻抗为: Z in ( z ) = − jZ c ctgβ z 反射系数为: Γ(z)=e -j2βz 驻波系数为:s→∞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2. 纯驻波状态 纯驻波状态
纯驻波状态就是全反射状态, 也即终端反射系数|Γl|=1。 在此状态下, 由式(1.3-23),负载阻抗必须满足
Zl − Zc = Γl = 1 Zl + Zc
由于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c为实数, 因此要满足上式 负载阻 要满足上式, 要满足上式 抗必须为短路( 抗必须为短路(Zl=0)、开路(Zl→∞)或纯电抗(Zl=±jXl) ) 开路( )或纯电抗( 三种情况之一。在上述三种情况下, 传输线上入射波在终端将 三种情况之一 全部被反射, 沿线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都形成纯驻波分布, 唯一 的差异在于驻波的分布位置不同。
λ X ( 1) lsl= arctan Zc 2π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同理可得, 当终端负载为Zl=-jX1的纯电容时, 可用长度小于 λ/4的开路线loc来代替(或用长度为大于λ/4小于λ/2的短路线来 代替),由式Zin(z)=-jZcctgβz有:
λ X1 loc = arcctg ( ) 2π Zc
(
2
)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开路线电压、电流复振幅、输入 阻抗分布图如下: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无耗终端开路线的驻波特性
三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
分析: 分析 : 终端开路时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也呈 纯驻波分布, 因此也只能存储能量而不能传输能量。 在 z=nλ/2 (n=0,1,2, …) 处 为 电 压 波 腹 点 , 而 在 z=(2n+1)λ/4(n=0, 1, 2, …)处为电压波节点。 实际上终 端开口的传输线并不是开路传输线, 因为在开口处会 , 有辐射, 所以理想的终端开路线是在终端开口处接上 λ/4短路线来实现的。前页的图给出了终端开路时的 驻波分布特性。O′位置为终端开路处, OO′为λ/4短路 线。
无耗传输线状态
oc Zin (d ) jZ0ctg d
sc Zin (d ) jZ0 tg d
Z (d ) Z (d ) Z
oc in sc in
2 0
对于一定长度d的传输线,通过开路和短路的测量, 可以得到如下参数:
oc sc Z 0 Z in (d ) Z in (d )
2.3 1
可见:电压电流同相,振幅不变,各点阻抗为Z
驻波:(全反射) 条件:ZL=0/(短路、开路)ZL=jXL(纯电抗) 特性: Z L Z0 (a)短路时:
GL
V (d ) V (d ) V (d ) VL e j d e j d j 2VL sin d 2VL I (d ) cos d 2 I L cos d Z0
2.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状态 共有三种状态:行波、驻波、行驻波 1. 行波状态(无反射)-匹配 条件:ZL=Z0 => G=0 r=1, K=1
V0 I 0 Z 0 j z j z V ( z) e V0 e 2 V I Z j z 0 0 0 j z I ( z) e I0 e 2Z 0
oc in
XL XL leo ctg arcctg Z 2 Z 0 0 1
1
三、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情况)
ZL RL jX L
条件:当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一般复阻抗,产生部分 反射,在线上形成行驻波 。
R jX L Z 0 R Z 0 jX L R Z 0 GL 2 2 R jX L Z 0 R Z0 X L
1 Z (d ) arctg d Z (d )
微波技术均匀无耗长线的工作状态(续读)
均匀无耗长线作为微波技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性能的提升将直接推动微 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展。
要点二
促进相关行业创新
均匀无耗长线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通信 领域,还可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 医疗电子等多个行业。其性能的提升 将为这些行业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 更好的用户体验,推动相关行业的创 新和发展。
进行实验测量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传输线类型和 参数,如长度、特性阻抗等。
按照实验方案,对传输线的各项性能指标 进行测量,如插入损耗、回波损耗、驻波 比等。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采集
使用专业测量设备对传输线的性能指标进行数据 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方法对处 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ABCD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平滑等, 以便后续分析。
结果展示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曲线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便于观察和理解。
结果展示与性能评估指标
结果展示
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得到传输线的各 项性能指标数据,并将其以图表形式展
示出来。
对比分析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或其他传输线进 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微波技术均
微波技术均匀无耗长线的工作状态 (续读)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均匀无耗长线基本理论 • 均匀无耗长线工作状态分析 • 微波技术在均匀无耗长线中应用 •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微波技术概述
微波技术定义
微波技术是一种研究微波的产生、传输、放大、辐射、接收和测 量等问题的科学技术。
要点三
4.3 均匀无耗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
(e)电压和电流的振幅具有������/������的重复 性; (f)瞬时电压和瞬时电流的时间相位 差为 ������/������ ,表明传输线上没有功率传输; (g)终端短路线输入阻抗为 ������������������ ������′ = ������������������ ������������������ ������������′ 终端短路的传输线上任一点的输入阻抗 为纯电抗,且随位置而改变; 当������ < ������′ < ������/������,输入阻抗为电感; 当������′ = ������/������,输入阻抗为无穷大(相当 于开路); 当������/������ < ������′ < ������/������,输入阻抗为电容;
(a)沿线电压和电流的振幅随位置而 变,在某些点,振幅永远为0; (b)沿线各点电压和电流同时达到 各自的最大值和零值,电压和电流分 布曲线随时间作上下振动,波并不前 进(驻波); (c)������������′ = ������������(������ = ������, ������, … )时电压为 0,电流振幅为最大值。(距终端������/������ 整数倍处,电压波谷点、电流波腹 点); (d)������������′ = ������������ + ������ ������/������(������ = ������, ������, … )时电压振幅为最大值,电流为 0。(距终端������/4奇数倍处,电压波腹 点、电流波谷点);
4.3.3 行驻波工作状态(部分反射情况)
一部分能量被负载吸收,另一部分被负载反射,形成行驻波。
当cos ������������������′ − ������������ = ������时,出现电压波腹点和电流波谷点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U max = Ui 2 (1 + Γ 2 ) I min = I i 2 (1 − Γ2 )
行驻波状态
(2)当 (2)当 2 β z '−φ2 = (2n + 1)π
(n = 0,1,2,L)
φLλ λ + (2n + 1) 时,即 z ' = 4π 4
在线上这些点处,电压振幅为最小值(波节) 在线上这些点处,电压振幅为最小值(波节), 电流振幅为最大值(波腹) 电流振幅为最大值(波腹),即
Z0 ZL=Z0 z
U 1m )= e Z 0
j (φ1 − β z )
ω ∼ U &1
Z in (z ) = Z 0
行波状态(无反射情况) 行波状态(无反射情况)
沿线电压、 沿线电压、电流和阻抗分布
Γ2 Z0
ZL=Z0
(1) 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振幅 ω ∼ 恒定不变
(2) 电压行波与电流行波同相,沿 电压行波与电流行波同相, 传 播 方 向 按 线 性 关 系 -βz 不 断 滞 后 . 线上的输入阻抗处处相等, (3) 线上的输入阻抗处处相等,且 均等于特性阻抗 Z in (z ) = Z 0 举例: 举例:
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情况) 三、行驻波状态(部分反射情况)
当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一般复阻抗 Z L = R L + jX L
沿线电压、 1. 沿线电压、电流分布
& & U ( z ′) = Ui ( z ′)(1 + Γ( z ′)) & Ui ( z ′) & I ( z ′) = (1 − Γ( z ′)) Z0
1.条件: 1.条件: 条件
(1)半无限长均匀无耗传输线 (1)半无限长均匀无耗传输线 ∼ Z0
微波技术均匀无耗长线的工作状态
展示驻波状态下,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和电流振 幅及相位的变化情况。
3
能量分布与损耗
分析驻波状态下的能量分布及损耗情况,评估传 输线的性能。
行驻波状态仿真结果展示
行驻波产生条件
探讨行驻波状态的产生条件,如传输线终端反射系数介于0和1之 间时,将产生行驻波。
电压/电流振幅与相位变化
展示行驻波状态下,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和电流振幅及相位的变化 情况。
行波状态仿真结果展示
行波传播特性
在行波状态下,电磁波沿传输线向前传播,无明显反射和驻波现 象。
电压/电流分布
展示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分布情况,呈现出行波传播时的动 态变化。
传输效率分析
计算行波状态下的传输效率,评估传输线的性能。
驻波状态仿真结果展示
1 2
驻波形成条件
分析驻波状态的形成条件,如传输线终端反射系 数等于1时,将产生驻波。
驻波特性
驻波状态下,传输线上各点电压和电流振幅不相 等,信号传输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信号失真。
行驻波状态
01
行驻波定义
当线上同时存在行波和驻波时,它们叠加形成行驻波。
02
行驻波分布
行驻波在传输线上的分布介于行波和驻波之间,既有行波的传播特性,
也有驻波的分布特性。
03
行驻波特性
行驻波状态下,传输线上各点电压和电流振幅不相等,信号传输效率和
微波技术均匀无耗长线的工作状态
目录
• 均匀无耗长线基本概念 • 均匀无耗长线工作状态分析 • 均匀无耗长线传输特性 • 均匀无耗长线应用举例 • 均匀无耗长线工作状态仿真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均匀无耗长线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微波技术均匀无耗长线的工作状态
失配。驻波状态下,︱G︱=1,r=∞,K=0。
(1) 终端短路(ZL=0)
G2
ZL ZL
Z0 Z0
1 e j
U 2 0 Ui2 U r2 Ii2Z0
I2 Ii2 (1 G2 ) 2Ii2
1)沿线电压、电流分布
以上关系式代入式(2-4e)
U (z)
z z
jZ0 ctg
z
j Xin(z) (2 17c)
亦为纯电抗。f 固定时,Zin(z)按余切规律变化,T= /2。
由输入阻抗的等效观点出发, 可将任意长度的
一段开路线等效为相应的等效电路。
z 0 0~l/4 l/4 l/4 ~l/2 l/2
Xin(z) =±∞(开路) <0(容性) =0(短路) >0(感性) =±∞(开路)
Rin (波腹) Z0
r
1
(2 29a)
2. 当 2z -2=(2n+1) (n =0,1,2,…),即在 z =(2l)/(4) + (2n+1) ·l/4 (2-25a)
处为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
U
I(
min
z) max
Ui2 (1 Ii2 (1
第四节 均匀无耗长线的工作状态
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是指沿线电压、电流及阻抗 的分布规律。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
(1) 负载无反射的行波状态 ︱G︱=0,r=1,K=1。
(2) 负载全反射的驻波状态 ︱G︱=1,r=∞,K=0。
(3) 负载部分反射的行驻波状态 0<︱G︱<1,1<r<∞,0<K<1。
一、行波状态(无反射情况)
微波技术基础简答题整理
对于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理想管壁,平行于理想管壁的分量为 对于磁场线,总是平行于理想管壁,垂直于理想管壁的分量为 ( P82)
0 或不存在; 0 或不存在。
2-10. 矩形波导的功率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矩形波导的功率容量与波导横截面的尺寸、模式(或波形) 导中填充介质的击穿强度等因素有关。 (P90)
工作波长 λ,即电磁波在无界媒介中传输时的波长, λ与波导的形状与尺寸无关。 截止波数为传播常数 γ等于 0 时的波数,此时对应的频率称为截止频率,对应的 波长则称为截止波长。它们由波导横截面形状、尺寸,及一定波形等因素决定。 波长只有小于截止波长, 该模式才能在波导中以行波形式传输, 当波长大于截止 波长时,为迅衰场。
2-2. 试从多个方向定性说明为什么空心金属波导中不能传输 TEM模式。※
如果空心金属波导内存在 TEM 波,则要求磁场应完全在波导横截面内,而且是 闭合曲线。 由麦克斯韦第一方程, 闭合曲线上磁场的积分应等于与曲线相交链的 电流。由于空心金属波导中不存在沿波导轴向(即传播方向)的传到电流,所以 要求存在轴向位移电流,这就要求在轴向有电场存在,这与 TEM 波的定义相矛 盾,所以空心金属波导内不能传播 TEM 波。
按损耗特性分类: ( 1)分米波或米波传输线(双导线、同轴线) ( 2)厘米波或分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带状线、微带线) ( 3)毫米波或亚毫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微 带线) ( 4)光频波段传输线(介质光波导、光纤)
1-3. 什么是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它和哪些因素有关?阻抗匹配的物理实质是什 么?
4-5. 微波谐振器的两个主要功能是 储能 和选频 。
4-6. 无耗传输线谐振器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Zin =0,并联谐振的条件是 Zin =∞。
微波技术与天线-均匀无耗长线的工作状态
Z0
Zl jX
l
Z0
Zl jX
l
~
Z0
jXL
~
Z0
-jX
lL
~
Z0
|U| |I|
|U|,|I|
z
0
终端接电感负载时的延长线法
Lc
~
Z0
|U|
|U|,|I|
|I|
z
0
终端接电容负载时的延长线法
传输功率
物理意义: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差, 即传输功率等于负载的吸收功率。
1、入射波功率
Pi
1. 电压、电流振幅值沿线不变,且电压和电流同相;
2. 输入阻抗值沿线不变,处处等于特性阻抗,且呈纯阻性;
3. 信号源输入的功率全部被负载吸收,即行波状态最有效地 传输功率。
驻波状态
z p 3p / 4 p / 2 p / 4 0
驻波工作状态特征
传输线终端负载全反射的工
作状态 | u || u | | (z) | 1
| i |max Z0 (1 | l |)
相邻波腹点、U波m节ax点之Z间0 I关ma系x :
U min Z0 I min
离开负| z载'ma端x 2向z电z'm'm源aaxx方11 |向| 出z4'm现Lin的2第pz 一'min个1 |电 压2p波腹点z|和'mz'i波mn1ax节1点zz'mm位ainx1置1|分4别4p p为:
★ 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的 振幅是z’的函数,出现最大值(波腹 点)和零值(波节点);
★ 传输线上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在时间上有90o 的相 位差,在空间 上也有λ/4 的相移;
★ 传输线在全驻波状态下没有功率传输。 ★ 输入阻抗是一纯电抗,随z′值不同,传输线可等效为一个电
微波技术基础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Re[U
(z)e
j
t
]
2U
(0)
sin
z
cos(t
0
2
)
(1-77)
i(z,t) Re[I (z)e j t ] 2 I (0) cos z cos(t 0 ) (1-78)
return
1. 终端短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瞬时值形式也可以写成入射波和反射波之和:
u(z,t) u (z,t) u(z,t)
发生全反射的情况有3种:
1. 传输线终端短路; 2. 传输线终端开路; 3. 传输线终端接有纯电抗性(电感性或电容性)负载。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 终端短路
终端没有接负载,用理想导体把两根传输线连接。叫做短路线。
(1)电压、电流波表示式
将
Zι=0
Uι=0
代入: 得:
U (z) U l cos z jI l Zc sin z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3. 终端接纯电抗性负载
反射系数: 驻波比: 行波系数:
|Г(z)|=1 s=∞ K=0
与短路线或开路线的区别:在终端处的反射系数不再是“-1” 或“+1”,而是具有初相角的复数Г(0) ,即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4.1 行波状态
结论
(1)电压、电流瞬时值同相; (2)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幅值不变; (3)电压、电流随时间做简谐振荡(如图),
把信号源的能量不断地传向负载,并被负载所吸收.
u(z,t)
z
t1 o
t2
终端匹配时线上电压分布
|U(z)|
电流分布图类似, 只是幅度不一样.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一与参考答案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一与参考答案一、选择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哪种应用未使用微波(第一章)b(a)雷达(b)调频(FM)广播(c)GSM移动通信(d)GPS卫星定位2.长度1m,传输900MHz信号的传输线是(第二章)b(a)长线和集中参数电路(b)长线和分布参数电路(c)短线和集中参数电路(d)短线和分布参数电路3.下面哪种传输线不能传输TEM模(第三章)b(a)同轴线(b)矩形波导(c)带状线(d)平行双线4.当矩形波导工作在TE10模时,下面哪个缝不会影响波的传输(第三章) b5.圆波导中的TE11模横截面的场分布为(第三章) b(a)(b)(c)6.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三种,分别为行波、驻波和行驻波。
(第二章)7.耦合微带线中奇模激励的对称面是 电 壁,偶模激励的对称面是 磁 壁。
(第三章)8.表征微波网络的主要工作参量有阻抗参量、 导纳 参量、 传输 参量、散射 参量和 转移 参量。
9.衰减器有吸收衰减器、 截止 衰减器和 极化 衰减器三种。
10.微波谐振器基本参量有 谐振波长 、 固有品质因数 和等效电导衰减器三种。
二、传输线理论工作状态(7分)(第二章)在特性阻抗Z 0=200Ω的传输线上,测得电压驻波比ρ=2,终端为电压波节点,传输线上电压最大值max U =10V ,求终端反射系数、负载阻抗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
解:21113ρρ-Γ==+由于终端为电压波节点,因此213Γ=-由02013L L Z Z Z Z -Γ==-+可得,Z L =100Ω负载吸收功率为2max 012L U P Z ρ==0.125W三、Smith 圆图(10分)(第二章)已知传输线特性阻抗Z 0=75Ω,负载阻抗Z L =75+j100Ω,工作频率为900MHz ,线长l =0.1m ,试用Smith 圆图求距负载最近的电压波腹点与负载的距离和传输线的输入阻抗解:由工作频率为900 MHz ,可得13λ=m而线长为l =0.3λ1.计算归一化负载阻抗 01 1.33L LZ Z Z ==+ j在阻抗圆图上找到A 点。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分析
3g
4
g
g
2
4
Z (z') jZ 0 tan z'
(2) 传输线阻抗沿线周期变化,周期为λg/2。
z' mg
2
等效为LC串联谐振电路; Z(z' ) 0
z' (2m 1)g
4
等效为LC并联谐振电路; Z(z' )
mg z' (2m 1)g
2
4
(2m 1)g z' mg
4
2
m 0.1,2
Z0 Im (Yl )
50
b
Z0
lm in
r r 1
g
c f
3 10 8 3 10 8
1m
2 2 g
0.69
lmin 2 0.11m
Yab
Yl
Y 短路 ab
Re[Yl
]
2 1025
1 Zab Yab Z (z' ) Z01
Z0
Z
2 01
Zab
512 .5
Zl jZ 01 tan z' Z01 jZ ab tan z'
Z0Il 2
u (z' 0)
A1
U0
Z0I0
u(z)
U0e
jz
Zg
A2 0
i(z) I0e jz
B1 Ul Z0Il
~ Eg
B2 0
u(z' ) Ule jz'
z’
i(z') Ile jz' (1.4-1)有错
i u
z’
Il Ul Z l
u(z) U 0e jz
u(z,t) | U0 | cos(t z 1)
1.3均匀无耗传输线三种状态分析
L
ZL ZL
Z0 Z0
R Z0 R Z0
jX jX
R2 Z02 X 2 (R Z0)2 X 2
j
(R
2Z0 X Z0)2
X2
u jv L e jL
式中终端反射系数的模和相角分别为:
L
( (
R R
Z0 Z0
)2 )2
X X
2 2
;
L
tan1
R2
2Z0 X Z02
X
I (z) Ii
z
Ui1 e j z Z0
(2)电压、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u(z, t) Ui1 cos(t z 1)
i(z,t)
U i1 Z0
cos(t z 1)
(3)沿线各点的阻抗为:
Zin
(z)
U (z) I (z)
Ui (z) Ii (z)
Z0
(4)沿线各点的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为:
I (z) Ii2 (z) 1 (z) Ii2e j z 1 L e j(L 2 z)
上式取模得:
U (z) Ui2 1 L e j2 zL I (z) Ii2 1 L e j2 zL
由此可知:
(1)沿线电压电流呈非正弦周期分布;
(2)当 2 z L 2n 即
z
4
L
n
Zin Z0, z 0, 1
(5)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PL
1 2
Re U
z
I
z
*
1 2
Re
U
i1e
j
z
U
* i1
Z0
e jz
1 2
Ui1 2 Z0
P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输特性(参见图1-12和图1-13): • 把一段短路线或开路线接在原来传输线的终端(即 ±jXι 的位置),从而构成了一个包含该线段在内 的、终端短路或开路的传输线。
• 画出新构成的短路或开路线的电压和电流幅值,以 及输入阻抗的分布图。
• 抹掉所接短路或开路线,剩下的便是传输线终端接 有纯电抗负载时的图形。 纯驻波
u(z,t) Re[U (z)e j t ] 2U (0) cos z cos(t 0)
i(
z,
t
)
Re[I
(
z)e
j
t
]
2
I
(0)
sin
z
cos(t
0
2
)
2. 终端开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将瞬时值形式也写成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叠加:
u(z,t) u (z,t) u(z,t)
为了更清楚了解纯驻波形成,将U(z)和I(z)写成入射波和反射 波叠加的形式:
U (z) Ul (e j z e j z ) U (z) U (z) 2
U (0)(e j z e j z ) 2U (0) cos z
(1-85)
I (z) Ul (e j z e j z ) I (z) I (z) 2Zc
Ul 2
cos(t
0
z)
Ul 2
cos(t 0 z)
2 I (0) Zc cosz cos(t 0 )
i(z,t) i (z,t) i(z,t)
Ul 2Zc
cos(t
0
z)
Ul 2Zc
cos(t
0
z)
2
U
(0) Zc
sin
z
cos(t
0
2
)
2. 终端开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 在传输线某一固定位置观察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时,二者相位差 是π/2;
• 在某一固定时刻沿整个传输线观察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时,二者
相位差也是π/2; 公式(1-77/78)
1. 终端短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3) 输入阻抗:
将Zι=0 ,代入输入阻抗公式得: Zin (z) jZctgz (1-83)
1.4.1 行波状态
若令 U (0) U ,(0) e ju0 I (0) I (0) e ji0
因为
U (0) I (0)
Zc
所以
i0 u0 0
则电压和电流瞬时值可表示:
u(z,t) Re[U (z)e j t ] U (0) cos(t 0 z) (1-69)
i(z,t) Re[I (z)e j t ] I (0) cos(t 0 z) (1-70)
◆ 传输线无限长; ◆ 阻抗匹配Zl=Zc。
有实际意义
1.电压、电流表示式
Zl=Zc时,反射波为零
U (z)
Ul 2
1
Zc Zl
e j z
Ule j z
U (0)e j z
I (z)
Il 2
1
Zl Zc
e j z
Ile j z
I (0)e j z
(1-67) (1-68)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Re[U
(z)e
j
t
]
2U
(0)
sin
z
cos(t
0
2
)
(1-77)
i(z,t) Re[I (z)e j t ] 2 I (0) cos z cos(t 0 ) (1-78)
return
1. 终端短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瞬时值形式也可以写成入射波和反射波之和:
u(z,t) u (z,t) u(z,t)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3. 终端接纯电抗性负载
反射系数: 驻波比: 行波系数:
|Г(z)|=1 s=∞ K=0
与短路线或开路线的区别:在终端处的反射系数不再是“-1” 或“+1”,而是具有初相角的复数Г(0) ,即
Zin (z) jZcctgz
反射系数: Г(z)=1e-j2βz 驻波比: s=∞ 行波系数: K=0
(1-87)
• 任意一个电抗性负载,都可以用一段有限长开路线来代替。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3. 终端接纯电抗性负载
纯电感性负载Zι= +jXι( Xι>0) 纯电容性负载Zι= -jXι( Xι>0)
Il Zc 2
cos(t 0 z)
Il Zc 2
cos(t 0 z)
2
I
(0)
Zc
sin
z
cos(t
0
2
)
i(z,t) i (z,t) i(z,t)
Il 2
cos(t 0 z)
Il 2
cos(t 0 z)
2 I (0) cos z cos(t 0 )
1.终端短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 U (0) | e ju0 (e jz e jz )
(1-73)
j2 | U (0) | e ju0 sin z
正弦或余弦分布;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特点
I (z) Il (e j z e j z ) I (z) I (z) 2
I (0)(e j z e j z )
(1-74)
发生全反射的情况有3种:
1. 传输线终端短路; 2. 传输线终端开路; 3. 传输线终端接有纯电抗性(电感性或电容性)负载。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 终端短路
终端没有接负载,用理想导体把两根传输线连接。叫做短路线。
(1)电压、电流波表示式
将
Zι=0
Uι=0
代入: 得:
U (z) U l cos z jI l Zc sin z
上面分析得到,任意长度终端短路或开路的传输线等效 于一个电感(>0)或者电容(<0),那么反过来,我们就 可以认为,终端接有一个纯电抗性负载时,就相当于一段 短路或者开路的传输线。电抗性质每λ/2重复一次,那么我 们取最短的,电感等效为小于λ/4的传输线;电容也等效为 小于λ/4的传输线.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I (0)(e j z e j z ) j2I (0)sin z
(1-86)
return
2. 终端开路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因为
U (0) U (0) e ju0
I (0) I (0) e ji0
且 所以
U (0) I (0)
Zc
i0 u0 0
则电压和电流瞬时值可表示为:
L
ZL ZL
Z0 Z0
40 40
j30 50 j30 50
1
e
j
3 2
3
1 L 2 1 L
③ 由于终端负载为容性负载,故离终端的第一 个电压波节点位置为
zmin1 4 L 4 8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4.1 行波状态
即,没有反射波,只有入射波的情况。产生行波的情况:
(2) 电压、电流的最大值、最小值位置:
电压波腹点:
z (2n 1) ,
2
z (2n 1) / 2 (2n 1) ,
2 /
4
n 0,1,2
电压波节点: z n , z n n , n 0,1,2
2 / 2
电流波腹点: z n ,
z n n , 2 / 2
n 0,1,2
电流波节点:z (2n 1) ,
传输线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传输线
集总 元件模型
传输线 方程
原理 反射系数
输入阻抗 驻波比
电路元件
波动解
Smith 圆图
传输线问题
图解
z 2n 0 , n 0,1,2
2
z (2n 1) 0 ,
2
n 0,1,2
谐振器
1.一段长度确定的传输线测量得到: 当终端短路时其输入阻抗为j100Ω, 当终端开路时其输入阻抗为-j25Ω,则 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A.j100Ω B.50Ω C.100Ω
D.j50Ω
例1 设有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 ZL 40 j30()
① 要使传输线上驻波比最小,则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应取多少?
② 此时最小的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各为多少?
③ 离终端最近的波节点位置在何处?
解 ① 要使线上驻波比最小,实质上只要使终端
:
反射系数的模值最小,即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4.1 行波状态
行波状态的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
将Zl=Zc代入输入阻抗计算公式得:
反射系数:
Γ=0
驻波比:
s=1
Zin (z) Zc
(1-71)
行波系数:
K=1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4.2 纯驻波
当入射波被负载端全部反射时,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形 成驻波,如同电磁场理论中平面波对理想导体的垂直入 射。
3. 终端接纯电抗性负载
具体计算:
电感等效长度:
因为
Zin Zl jX l jZ c tgz
所以
z le
1
arctg X l Zc
2
arctg X l Zc
电容等效长度:
因为 所以
Zin Zl jX l jZ cctgzz Nhomakorabeale
2
arcctg
Xl Zc
(1-88) (1-89)
§1.4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