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四经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功四经原文
內功經第一
內功之傳,脈絡甚真。前任後督,行氣滾滾。井池雙穴,
了勁循循。千變萬化,不離乎本。得其奧妙,方歎無垠。
龜尾升氣,丹田練神。氣下於海,光聚天心。
既明脈絡,次觀格式。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
背平而正。足堅而穩,膝屈而伸。襠深而藏,肋平而張。
既明格式,下言氣竅。氣調而勻,勁鬆而緊。緩緩行之,
久久功成。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
內收丹田,氣之歸宿。吸入呼出,勿使有聲。下收穀道,
上提玉樓。或坐或立,吸氣於喉。發意送下,漸至底收。
升有升路,肋骨齊舉。降有降所,氣吞俞口。
既明氣竅,再詳勁訣。通、透、穿、貼、鬆、悍、合、堅。曰通,勁之順也;曰透,勁之速也;曰穿,勁之連也;曰貼,勁之絡也;曰鬆,勁之渙也;曰悍,勁之萃也;曰合,
勁之一也;曰堅,勁之轉也。
按肩以練步,逼臀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
提頦以正項,貼背以轉手,鬆肩以出勁。折天柱以下氣,
瞻合骨以立門。橫勁堅勁,變之分明,橫以堅濟,堅以橫用。
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肢元首,收納甚妙。(練神練氣,返本還元。)天地交泰,水升火降。頭足上下,交接如神。靜生光芒,
動則飛騰。
(氣勝形隨,意勁神同。以神帥氣,以氣帥形,形隨氣騰。)
勁訣既詳,下言調氣。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閉目鉗口,
細調呼吸,一出一入,皆從鼻孔,而少時氣定,遂吸氣一口,
默想真氣自湧泉發出,升於兩肋,自兩肋升於前胸,
自前胸升於耳後,漸升於泥丸百會穴;降氣時,
默想真氣由泥丸降至印堂,至鼻,至喉,至夹脊,透至前心,
沉於丹田。丹田氣足,自能復於尾閭,達於夹脊,上升泥丸。
周而復始,從乎天地循環之理也。
納卦經第二
頭頸效法乎乾,取其剛堅純粹。足膝效法乎坤,取其鎮靜厚載
。肩背宜於鬆活,是以巽順之意。襠胯又宜措緊,
須現兌澤之情。胸欲練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動莫測。
坎離為水火之象,水濟火,火濟水。心腎為水火之臟,水宜升
,火宜降。
神運經第三
練形而能堅,練精而能實,練氣而能壯,練神而能飛。
固形氣以為縱橫之本,萃精神以為飛騰之基,
故形氣成為盛而能縱橫,精神足而能飛騰。
內功十二大力,訣云:
底練穩步如山,堅膝屈腿如柱,襠胯內外湊齊,胸背剛柔相濟,頭顱正直撞敵,三門堅肩貼背,二門橫肘豎肘,
穿骨破彼之勁,堅骨掛彼之下,內掠敵彼之裏,外格敵彼之外,撩攻全局若一。
地龍經第四
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練地,固強精神。伸可成曲,
住也能行。曲成伏虎,伸成騰龍。行住無跡,曲伸潛蹤。
身堅似鐵,法密如籠。翻猛虎豹,轉疾隼鷹。倒分前後,
左右分明。前攻用掌,二三門同。後攻用足,踵膝通用。
遠則追擊,近則接迎。大胯着地,側身局成。仰則若坐,
尻尾單憑;高低任意,遠近縱橫。
《內功四經》註解
一、內功經
註解
【原文】內功之傳,脈絡甚真。
【註解】
內功之要第一必先知脈絡,脈絡不真,勉強用之,無益有損。【原文】前任後督,行氣滾滾。
任脈起於承漿,正直下行,胸腹分中,至前陰高骨而止。
督脈起於脊尾盡處,正直上行夾脊背過泥丸下印堂至人中而止。此二脈前後行氣滾滾者,久而用之氣來之盛也。
【原文】井池雙穴,發勁循循。
【註解】
井者,肩井穴也,在肩頭分中;池者,曲池穴也,在肘頭分中,左右各有一穴,此周身向外發勁之穴也。用功之時,
不可過於猛烈,須以從容為之,循循者,以漸而入之意也。【原文】千變萬化,不離其本;得其奧妙,方歎無垠。
【註解】
本者自然之真氣也,此總言內功之奧妙,千頭萬緒難以盡窮,
而其要旨總不離乎自然之真氣也,學人正要嘗未有奧妙者。用功之久,心有所悟,而後歎其奧妙無窮也。
【原文】龜尾升氣,丹田練神。
【註解】
龜尾者,尻骨盡頭處也,用力向上翻起,則真氣自然上升矣。丹田者,臍下一寸二分,丹田穴用功之時,
存想真氣元神藏於此處,而神煉矣。此皆神化之機,
可以意會想悟,不可形跡推求也。
【原文】氣下於海,光聚天心。
【註解】
小腹正中為氣海,額上正中為天心穴,言真氣既下,
自然威光滿面,誠中形外之驗也。
【原文】既明脈絡,須觀格式。
【註解】
格式者,入門一定之規也。承上文言,既明脈絡,
以後必須知周身一定之格式也,格式不知,脈絡之言亦空談矣。
【原文】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背平而正,胸出而閉。
【註解】
正頭以壯滿面之神,順肩以活兩背之勢,出胸以足周身之威,此上部之格式。然正頭須提項來,順肩須四面平正,
不可略有歪斜,胸雖出而有收斂之意,此式中之真竅也,
不可不知之者也。
【原文】足堅而穩,膝曲而伸;襠深而藏,肋開而張。
【註解】
步雖有上下,而足必須極力堅固穩住,不可搖動;膝之為功,外曲內直,言其勢雖曲而必用意伸之;前陰向後極力縮起,自然深藏也;兩肋骨縫俱要極力開張,以合出肋之勢。
【原文】氣調而勻,勁松而緊。
【註解】
用功之時,氣如抽絲,自鼻出入方不損傷髒氣,
此氣之所以必用勻也,調之者出入之息也。勁必先松以用緊也,唯其松之極,故能緊之至也。故以松用緊,非以緊使松也。【原文】
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有丹田,
氣之歸宿。
【註解】
承上文言氣調而勻,發明用氣法,吸入呼出,勿使有聲可聞,此調氣之法也。提之者存想真氣上升至頂也,
下者升氣後真氣落下也;伏者真氣深藏於內,
意想真氣漸收漸小,墜于丹田,如龍之蟄,如虎之臥,
潛伏不動也。
【原文】
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立或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