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 童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童谣

教学内容:

1、唱歌:《水牛儿》《小老鼠上灯台》《打花巴掌》

2、欣赏:《蜻蜓你来吧》《编花篮》

3、活动:《童谣说唱会》

单元总目标:

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学习传统的、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童谣,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蕴涵在童谣里的朴实、善良、纯真情感。通过演唱、表演童谣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并受到美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让其感受、了解演唱童谣的快乐。

难点: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中让学生找一找,敲一敲,开发想象力,多渠道地创作自制打击乐器。

四、课时分配: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水牛儿》;了解童谣。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

2.通过学习《水牛儿》,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北京童谣《水牛儿》,了解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童谣的地区性差异,通过学唱北京童谣熟悉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蜗牛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童谣动画,欣赏动画中的童谣。

二、说“童谣”

师:你还知道哪些童谣?能给同学们读出来、唱出来吗?

师介绍自己知道的童谣,带学生读《唐僧骑马咚的咚》。

三、介绍“童谣”

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童谣”。童谣大多与传播知识有关,有嬉戏童谣,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童谣等等。

四、导入歌曲

谜语:“从小生在屋檐下,身上背着一个家,平时不见它露面,雨天经常碰到它。”

说出谜底“蜗牛儿”,引出童谣“水牛儿”。

一、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说一说: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2.读童谣

师读,生随节奏拍手拍腿。

解释童谣中的方言词语。

师生齐读童谣。

讨论:师以另一种方式读(不带儿化),比较两种读法在意思上的差别。

引导学生读(唱)准儿化音,以突出童谣的地域特点。

3.唱童谣

导语:你们觉得这首童谣有意思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出这首童谣的趣味呢?

师范唱:请学生找出师着重唱出的字。

重点突破:带附点节奏的字。

再次范唱:听出哪些字要唱得短而轻。(括号里的字是助词,没有含义,不能唱得很突出。)

随琴轻声演唱。

讨论:还可以用怎样不同的形式演唱?

4.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二、表演童谣

1.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能把这首童谣表现得更生动?

1.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

三、课堂小结

各个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童谣,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听、去找,比一比谁找到的童谣多,会读,会唱的童谣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山东童谣《蜻蜓你来吧》

2、河南童谣《编花篮》

3、音乐游戏《编花篮》。

教学目标:

1、欣赏《蜻蜓你来吧》,体会童谣中所蕴涵的表现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心情。

2.通过儿童传统游戏激发学生创编童谣的欲望。

3.欣赏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气氛。

教学重点:

感受和体验儿童在创编和演唱童谣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地区童谣的共同特征以及个别差异。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简易打击乐器(串铃、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表演唱《水牛儿》,引出对童谣的进一步欣赏。

二、欣赏:山东童谣《蜻蜓你来吧》

导语:刚才我们唱的北京童谣中表现了北京的小朋友跟水牛儿游戏时的情景,那么,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山东的小朋友们在跟谁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1.初听,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学习童谣

师:我们一起和蜻蜓打招呼!

带学生拍手、拍腿按节奏读童谣。

边拍节奏边读童谣。

小组活动:一组读童谣,一组拍节奏伴奏。

3.复听歌曲,体会童谣所表现出的天真的童趣。

边拍节奏边欣赏,感受歌曲中所表现出的童趣。

师:歌曲中小朋友们跟小蜻蜓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

(亲切,像是跟好朋友说话一样#?

4.唱童谣

引导学生利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师:蜻蜓向我们飞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呢?蜻蜓飞走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引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地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三、欣赏河南童谣《编花篮》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学习童谣

出示《编花篮》挂图,带学生拍手并按节奏读童谣。

3.复听

随音乐轻声哼唱。

4、音乐游戏“编花篮”

分组活动:三到六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小圆圈,每人伸出右腿,和另一人右腿交叉勾在一起,边读童谣边做游戏,然后,听音乐边唱边做游戏。

四、编童谣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创编简短的童谣。让学生了解童谣的产生就是在孩子们玩耍时随口唱(说)的短小儿歌。

学生分组讨论,创编、表演。

五、小结

有趣的童谣还可以用乐器为它伴奏,请同学们找一找什么东西可以象打击乐器一样发出好听的声音,下节课带来我们一起制作!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活动:自制打击乐器

2.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3.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目标:

1.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并根据音的长短、音色的不同,按声部敲击。

2.在唱念歌谣中巩固十六分节奏的学习。复习后十六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作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