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为我们护航》精品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认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认识法治社会的原则和特点,理解法治与人民利益的关系;3.了解常见的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法律2.法律的作用和意义3.法治社会的原则和特点4.常见的法律知识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是法律?法律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知识讲解(15分钟)A.什么是法律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公民之间的行为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和制度。
B.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教师讲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如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和正义等。
C.法治社会的原则和特点教师介绍法治社会的原则和特点,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法律的公正适用等。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合法与否,并讨论案例中涉及的法律原则和规定。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法律问题,如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要求学生就该问题归纳总结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规定。
5.展示发言(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
6.讲解总结(10分钟)教师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7.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法律问题,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相关的法律知识。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发言质量等。
2.收集学生完成的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其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3.听取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看法,评价其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法律为我们护航优秀教学设计
法律为我们护航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以及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关爱,激发学生热爱法律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及其特殊保护。
2、教学难点如何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为什么容易受到伤害?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法律为我们护航。
(二)新课讲授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1)展示一组数据,说明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如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心智不够健全、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威胁,如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介绍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简要阐述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专门法律,还有哪些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权益有保护作用?例如《宪法》《民法典》《刑法》等,通过具体条款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
3、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1)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个方面展开讲解。
家庭保护:通过案例展示,让学生了解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如抚养、教育、保护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为我们护航》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青少年的保护作用,以及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明确法律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知道一些法律的基本概念,但对于法律的具体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青少年的保护作用,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法律对青少年的保护。
2.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增强法律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青少年的保护。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PPT、案例材料。
2.教学视频或图片。
3.角色扮演道具。
4.分组讨论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法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青少年的保护。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一、学习目标1.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
2.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 遵守法律, 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二、自主预习1.在我国, 未成年人是指的公民。
2.保护未成年人的 ,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 ...... ...... ...... 四位一体,构筑起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三、合作探究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并请说出理由。
(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 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判断: 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大量不良书籍。
判断: 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生违反校纪班规, 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判断: 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 父亲一怒之下, 把他打了一顿。
判断: 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随堂演练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第一章:法律的定义与作用1.1 法律的定义:介绍法律的本质、特征和内容,让学生理解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1.2 法律的作用:讲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1.3 法律的分类:介绍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分类,让学生了解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第二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2.1 公民的权利: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权利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权利。
2.2 公民的义务:讲解公民应履行的一般义务,如遵守法律、纳税、服兵役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
2.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阐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让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第三章:家庭、学校、社会的法律保护3.1 家庭法律保护:介绍婚姻法、继承法等与家庭关系相关的法律,让学生了解家庭法律保护的内容。
3.2 学校法律保护:讲解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学生权益相关的法律,让学生知道学校法律保护的范围。
3.3 社会法律保护:介绍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法律,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章:犯罪与刑罚4.1 犯罪的特征与分类:介绍犯罪的本质特征、犯罪类型,让学生了解犯罪的基本情况。
4.2 刑罚的种类与适用:讲解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如主刑、附加刑等,以及刑罚的适用原则。
4.3 预防犯罪:阐述预防犯罪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犯罪。
第五章:诉讼与非诉讼途径5.1 诉讼途径:介绍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基本诉讼途径,让学生知道如何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5.2 非诉讼途径:讲解调解、仲裁等非诉讼途径,以及它们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
5.3 法律援助与律师:介绍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范围,以及律师在诉讼中的角色和职责,让学生了解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
第六章:交通法律常识6.1 交通法律的基本原则:介绍交通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安全第一、遵守法规等,让学生明白交通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益,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要素。
2.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
3. 我国法律体系: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5. 学会依法维权:了解维权途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我国法律体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4. 实践活动法:模拟维权场景,培养学生依法维权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
2. 案例材料: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法律的作用和我国法律体系,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5. 实践活动:模拟维权场景,培养学生依法维权的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4. 法治观念测试:设计一份测试题,评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十课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样例5)
第十课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样例5)第一篇:第十课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教法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探究式【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材料一2015年4月3日,南京市民徐某在网上发布了数张一名男童遍体鳞伤,疑似遭虐待的照片,引发了一场“养母疑似殴打养子”的轩然大波。
几天后,养母李某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后变更为取保候审。
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以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浦口区法院提起公诉。
2015年9月30日下午2点,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示: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阐述教师讲述: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指出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伴我们成长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一)法律与未成年人活动一:情景再现——生活中的未成年人(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95“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想一想:(1)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与关爱?提示:有来自家庭方面的保护、学校方面的保护、社会方面的保护、司法方面的保护等。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我国教育部门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以下是一则关于法律为我们护航的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二、案例描述(一)案例基本情况某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共有12个班级,学生总数为600人。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特聘请了一位法律讲师为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在一次法治教育课上,法律讲师讲述了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案例。
(二)案例内容小华(化名)是该校初一年级的一名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一天,小华在放学路上被三名高年级学生围殴,身上多处受伤。
小华因疼痛难忍,只好回家告诉了父母。
父母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学校反映。
学校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受害者进行救治,并展开调查。
经调查,三名高年级学生构成校园欺凌,学校对三名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
同时,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法治教育讲座,邀请法律讲师为师生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及法律后果。
(三)案例影响1. 提高学生法律意识:通过此次案例,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增强了法律意识,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增强师生法治观念:教师们通过参与法治教育,提高了自身的法治观念,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3.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学校通过开展法治教育,有效预防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及法律后果;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 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共同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二)案例教学过程1. 引入案例:法律讲师通过讲述校园欺凌案例,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校园欺凌的原因、危害及法律后果,让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3.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预防校园欺凌、保护自己提出建议。
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7.10.1《法律为我们护航》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课型:新授课时数: 35 时间:2024/5/16【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学生认识到国家制定的各项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感受党和政府及各方力量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做出的关爱和保护。
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了解其他法律,树立法治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国家不断加深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懂得作为未成年人应该要珍惜国家的这种特殊的保护,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六道防线【教学难点】给予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六道防线【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智慧先学】见学案【智慧导入】教师活动:“网络保护知多少”视频导入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初步感知社会各界对未成年的特殊保护。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环节三:师生共同深度探究1.为了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①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②源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没有自我保护能力③有利于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做法与未成年人保护要求对应一致的是()【详解】本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选C。
①: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属于网络保护,故①说法正确;②:体现司法保护,故②说法错误;③:体现社会保护,故③说法错误;④:体现政府保护,故④说法正确;【智慧盘点】【智慧达标】见学案【智慧反思】。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点和要素。
2. 法律的作用: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个人权益的保护。
3. 我国法律体系: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制度。
4.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违法行为及后果。
5. 青少年与法律:青少年的法律权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我国法律体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少年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律规范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庭情景,让学生体验法律程序,增强法律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法律知识相关教材或读本。
2. 案例材料:选取青少年生活中的法律案例。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思路、结论和应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法治观念的体现。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法律知识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法律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交互动中的作用。
7. 法律与公民责任:公民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包括投票、遵守法律等。
8. 法律保护个人权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
9. 法律解决冲突:法律如何帮助解决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冲突。
10.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法律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提高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法律的定义和特征;(2)法律的作用;(3)学生的法律权益;(4)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4.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资料和案例;(2)制作PPT课件。
二、第一章:法律的定义和特征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教学内容:(1)法律的定义;(2)法律的特点;(3)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法律的看法;(2)讲解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3)讲解法律的特点:法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4)讲解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5)总结本章内容。
三、第二章:法律的作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2. 教学内容:(1)法律对国家的作用;(2)法律对社会的作用;(3)法律对个人的作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法律的作用。
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2)讲解法律对国家的作用:维护国家政权、保障国家安全;(3)讲解法律对社会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4)讲解法律对个人的作用:保障个人权益、规范个人行为;(5)总结本章内容。
四、第三章:学生的法律权益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生在法律上的权益。
2. 教学内容:(1)学生的基本权益;(2)学生的特殊权益;(3)如何维护学生的权益。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学生的法律权益。
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法律权益的了解;(2)讲解学生的基本权益: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3)讲解学生的特殊权益:未成年人保护、学生身份保护等;(4)讲解如何维护学生的权益:增强法律意识、合法维权等;(5)总结本章内容。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1《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法治观念“护苗之因——需要特殊保护”环节,引导学生认识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让学生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
法制意识:“护苗之爱——认识特殊保护”环节,使学生了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让学生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健全人格公共参与:“护苗之果——珍惜特殊保护”环节,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权利,增强珍惜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
教学难点:1.理解并会区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2.学生初步树立法治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问“同学们喜欢玩手机游戏吗?”切入,播放新闻联播视频片段《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引出“未成年人”词条,未成年人像需要精心呵护的小树苗,这节课就代号“护苗行动”,行动分三步:护苗之因——需要特殊保护、护苗之爱——认识特殊保护、护苗之果——珍惜特殊保护。
【设计意图】以新闻联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都熟悉中央新闻联播的严肃郑重性,让学生了解国家对未成年人的重视,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政以及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二、讲授新知环节一:护苗之因——需要特殊保护活动一:合作探究走进法治影院 1,教师播放公益视频《一起守护未来》,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1.结合视频,请同学们列举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易受到哪些伤害?学生回答:在生活中,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沉迷网络、溺水、被拐骗、性骚扰等伤害2.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学生回答: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和不法侵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基于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需要给予他们特殊保护。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1.1 法律的定义1.2 法律的形式与分类1.3 法律的作用与意义1.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第二章:我国法律体系与法律机构2.1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2.2 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2.3 国家法律机构的设置与职能2.4 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的过程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3.1 公民的基本权利概述3.2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的保障3.3 公民的基本义务3.4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四章:家庭、婚姻与继承法律制度4.1 家庭法的概述4.2 婚姻法的相关规定4.3 继承法的相关规定4.4 家庭、婚姻与继承法律制度的实际应用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5.1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5.2 合同的种类与成立条件5.3 合同的履行、变更与解除5.4 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与法律责任第六章:劳动与就业法律制度6.1 劳动法的概述6.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管理6.3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6.4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与法律责任第七章:侵权责任法律制度7.1 侵权责任法的概述7.2 侵权行为的种类与责任7.3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与减轻事由7.4 侵权责任的追究与赔偿第八章:刑法法律制度8.1 刑法的概述8.2 犯罪与犯罪论8.3 刑责与刑罚8.4 刑法的适用范围与刑事诉讼程序第九章:行政法法律制度9.1 行政法的概述9.2 行政行为与行政诉讼9.3 行政复议与行政赔偿9.4 常见行政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第十章:法律诉讼程序10.1 民事诉讼程序10.2 刑事诉讼程序10.3 行政诉讼程序10.4 诉讼参与人与诉讼代理人的职责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法律的定义与作用: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包括法律的来源、法律的形式与分类,以及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
重点关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探讨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二、我国法律体系与法律机构:掌握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主要法律部门。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第一章:法律的定义与作用1.1 法律的定义1.2 法律的作用1.3 法律的形式与分类1.4 法律的制定与执行第二章:宪法的概念与重要性2.1 宪法的定义2.2 宪法的重要性2.3 宪法的基本原则2.4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3.1 公民的基本权利3.2 公民的基本义务3.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4 公民权利的保障与限制第四章:家庭法律关系4.1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4.2 婚姻登记与离婚4.3 父母子女的关系与权利义务4.4 家庭财产的分割与继承第五章: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与类型5.1 合同的定义与分类5.2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5.3 合同的履行与变更5.4 合同的解除与违约责任第六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与犯罪论6.1 刑法的基本原则6.2 犯罪的概念与特征6.3 犯罪构成要件6.4 犯罪的种类与处罚第七章:刑事责任与刑罚7.1 刑事责任的年龄限制7.2 刑事责任的能力与限制7.3 刑罚的种类与适用7.4 缓刑、减刑与假释第八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程序8.1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8.2 民事诉讼的起诉与答辩8.3 证据的种类与采集8.4 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与执行第九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劳动者权益保护9.1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9.2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9.3 劳动者的权益与保护9.4 劳动争议的解决与劳动仲裁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维权途径10.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0.2 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10.3 消费争议的解决与维权途径10.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执法与监管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法律的定义与作用补充说明:法律在社会中的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规范行为等。
法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法律在维护正义和个人权益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宪法的概念与重要性补充说明: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属性。
2.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
3. 法律与个人权益:法律如何保护个人权益,公民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个人权益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法律基础知识教材、案例素材。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短片或讲述一个与法律相关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2.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属性,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法律的作用:阐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
4.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作用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法律在保护个人权益方面的作用。
8. 板书设计:法律为我们护航1. 法律的基本概念2. 法律的作用3. 法律与个人权益4. 案例分析六、教学拓展1. 法律与道德: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2. 法律与公民素养:讲解公民素养的含义,强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正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来源和种类。
2.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
3. 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法律对于个人权益的保障。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权益的,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5.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提高法律素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知识资料,包括法律基本概念、作用、案例等。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包括案例文本和讨论问题。
3. 准备法庭模拟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案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
3. 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法庭模拟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法律素养提升情况: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是否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评估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情况。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介绍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个人权益的保障。
3. 案例分析: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权益的,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法律为我们护航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的重要保障,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护。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法律对我们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一、法律的定义和意义通过讲解法律的定义和立法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内容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没有法律规则会导致什么问题?有了法律规则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保障?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并理解法律对于社会和个人的维护和保护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小明家的邻居西宁一直很吵闹,导致小明无法安心学习和休息。
经过多次劝说无果,小明来到派出所报案。
警察根据法律规定,对西宁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告知他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否则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最终,西宁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小明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干扰。
二、法律的作用和效力通过讲解法律的行为规范和制裁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平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维护个人权益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作用。
案例分析:小红妈妈来到学校,与老师们商量小红参与学校活动的事情。
经过协商未果,小红妈妈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她女儿的权益。
经过合法的申诉和仲裁程序,小红妈妈最终获得了公正的判决,小红得以参加学校的活动。
三、法律与生活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让学生思考:我们的行为和选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我们遇到法律纠纷,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和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小刚在街上见到了一只弱小的流浪狗,心生怜悯决定带回家照顾。
然而,小刚不知道养狗需要办理手续,并且需要遵守一些法律规定,如养狗不得妨碍他人及不得随地排便等。
最终,小刚因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被迫面临罚款和强制送养的处罚,遭受了损失。
结语:通过对法律的深入探讨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的重要性和作用。
[精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案共3篇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微博打拐的宣传片问题:请谈谈观看视频的感受?(学生发言)教师讲述: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伴我们成长的话题。
2、新课讲授出示学习目标:(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2)有关未成年的法律有哪些?(3)四位一体的保护体系包括什么?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研究问题。
学生回答:(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①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有关未成年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PT展示:五部法律的相关内容,老师对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1课时法律为我们护航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能力目标通过对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现状的讨论,能够说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知道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的关爱与保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给予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播放歌曲《阳光少年》)
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我们伟大民族的希望。
想一想:上面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保护未成年人需要我们做出哪些努力?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活动一: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生活中的未成年人
想一想:
(1)结合你的经验谈谈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权”。
(2)为什么未成年人能拥有这些“特权”呢?
教师小结:大家发现,在很多方面,作为未成年人有一些“特殊权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权”,如何正确行使这些“特权”,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
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进行分享活动,探讨自己在不同情景有哪些特权。
活动二:情景讨论——未成年人需要保护
学生A:我都上初中了,爷爷每天还要接送我。
学生B:我们上学期间,都不能随意出校门。
学生C:未成年人每天0到8点禁止打网游要立法。
……
(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阅读相关链接——保护未成年人的发展过程。
)
教师小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那么保护未成年人的内容以及主体又是什么呢?
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
活动三:未成年人保护法
思考:
(1)你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
提示: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等,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2)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几道防线?
提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位一体。
活动四:案例分析1
在小区门口,小胡的父亲不断训斥和殴打着小胡。
周围群众实在看不过去,上前劝他不要再打骂了,但他仍未停止。
20分钟过去了,一位社区居委会大妈拉孩子起来,向小区居委会走去……
思考:
(1)你如何评价这位父亲的行为?
(2)周围群众和社区大妈是否有权干预,为什么?
(3)针对父亲的行为,小胡可以向谁求助?
教师小结: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案例分析2
“爸爸总不在家,连饭都吃不上,面对冰冷的家,我只有走出家门。
爸爸看我不肯读书了,就不管我了。
后来,我就整天在外面东游西荡,认识了几个‘哥们儿’,打架斗殴、逃课去网吧打游戏成为常事……”
思考:
(1)你如何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
(2)如果你是小胡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
(3)这位同学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教师小结: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资料链接——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开放。
②营业性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录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④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资料链接——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
①办理未成年人的案件,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③对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免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应做好安置工作,保证其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④人民法院处理继承案件、离婚案件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组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这两个知识点比较难懂,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讨论,要多给学生理解的时间和交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