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建筑41班米兰 2140703006摘要: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

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

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

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

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

《杭州市城市报告》PPT课件

《杭州市城市报告》PPT课件
延安路则服务于中高档消费层为主体, 除现有大型百货店外,到处可见国内知 名品牌、国际著名品牌,是以专卖店、
专业店、老字号商店高度集聚的时尚
购物区。
湖滨商圈最独特的一点是,它既具有
商业氛围,又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注:主要调查目标:解百新世纪、湖
滨国际名品街为主。
精选课件ppt
14
湖滨商圈:
商圈租金竞争力分析:【暂缺】
业态特征:武林商圈内的包容性非常强, 涉及的业态也非常广。高档购物中心、百 货商场、专业市场、专卖店、便利店都有 分布;商圈内还有很多品牌专卖店、特色 餐饮连锁店、咖啡店以及各类饰品店、服 装店。
主要项目:主力商家:杭州大夏、杭州百 货大楼、银泰百货、国大百货、白鹿鞋城 等; 次主力商家:杭州剧院、浙江大酒店、各 银行营业厅等; 商业街:武林时尚女装街; 公共场所: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浙 江展览馆等。
主要项目:主力商家:解放百货、西湖时 代广场、利星购物广场、新元华等; 主力商业街:湖滨国际名品街; 商业地产项目:锦绣天地、西湖国贸中心 等。
现状分析:自西湖南线开通,还有湖 滨路商贸旅游特色街和南山路艺术休 闲特色街的规划建立,湖滨的商业气 氛正悄然改变,走向再度的繁华。 元华购物中心、解百新世纪、银泰•利 星等高档购物场所纷纷建立,环境优 越,又有必胜客、蔡家食谱、肯德基 等店的入驻,购物休闲两相宜。
2011 年 上 半 年 杭 州 实 现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2990.5亿元。
精选课件ppt
6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至2010年末,杭州市市区职工 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失业保险金月 最低标准为880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40元 和112元。
劳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52 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5.56万人,分 别比上年增长17%和23.6%。年末城镇登记 失业率由上年的3.02%下降为2.99%。

杭州区位分析ppt课件

杭州区位分析ppt课件
19
三、经济--第三产业
金融 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达到 31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28家, 分别比上年增长6.2%和7.7%,全市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148.77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5%;贷款余 额18090.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9.2%,其中当年新增贷款1512.42 亿元,比上年减少158.02亿元。个 人消费贷款余额2600.56亿元,比上 年末增长4.1%。
15
三、经济
1、简述 2、第一产业 3、第二产业 4、第三产业
16
三、经济--简述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83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2亿 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61.98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4416.12亿元,分别 增长1.5%、7.4%和9.0%。人均生 产总值94566元,增长7.4%。三次 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45.8∶50.9 调整为2013年的3.2∶43.9∶52.9。
7
一、地理环境--资源
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
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
”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
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
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
国。[10] 全市森林面积1635.27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64.77%。
国家一级陆生野生动物有10种
17
三、经济--第一产业
2012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384.34亿元,比上年增长 7.6%。其中,农业产值207.72亿元 ,林业产值38.18亿元,牧业产值 86.85亿元,渔业产值42.00亿元, 分别增长8.9%、9.5%、3.8%和 7.7%。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全省城市化方针 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重点,以网络型城镇群
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实施差异化发 展政策,走适应全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转型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化城市道路。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二、城市布局结构 三、市域城镇体系 四、村镇空间发展与控制 五、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六、城市综合交通 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八、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 九、远景展望
3、城市规划区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 安、桐庐、建德、淳安等 五个县,总面积16596平 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 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 区含上城、下城、拱墅、 西湖、江干、滨江、萧山、 余杭等八个城区;水源保 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 江地区;总面积为3122平 方千米。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市域户籍人口现状(2005 年,下同)为660.45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15 万人和82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现状为750.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815万人和930万人。城镇化水 平现状为62.1%,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0%和84%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市域内形成市域中心城市 (1个)--县(市)域中心城镇(5个)--地方中心城 镇或城市组团(18个)--一般建制镇(60个)四个 等级。
二、城市布局结构
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 兴”的格局。
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 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 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 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 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 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规划建设六片 绿色生态开敞空间: (1)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2)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 景区; (3)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 交通生态走廊; (4)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 (5)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 木基地); (6)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PPT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PPT
区域。
2.区域位置图
3.功能定位
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 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 杭州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
总结:明确核心区作为城市区 域内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 ,进行地块的功能划分。
4.交通组织
车行系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双向结合,通过公交站场联系轨道与公的 换乘。
步行系统——以城市主轴线为步行主区域,以楔形绿地和滨江地区作为步行次区 域,并在三个高架城市阳台处交汇。
交通组织与停车
步行系统
车行系统
总结:轨道交通支撑的竖向立体交通开 发,各交通无缝对接,强调步行系统的连续 性
5.中轴线
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 等文化建筑构成核心区的主轴线,穿越核心区中央地带 ,全长1.5公里。
规划控制内部商务办公区建筑 为高层与超高层,形成地标建筑 ,主轴建筑与地块周边建筑低于 商务办公建筑,形成高低起伏的 天际线。
总结:利用不同功能定位, 打造不同高度建筑,形成整 个区域的天际线,塑造城市 形象。
感谢您的聆听!
总结:突出轴线主题,强 调历史与未来的结合,建 筑与景观的结合。
6.地下空间
规划主要考虑公共方便到达,地面空间与地下功能空间 的紧密联系。
总结:地下商城与地面地下交通融为一体,为人们购物 、会友、娱乐、休闲、公务活动提供了保障,带动城市的 繁荣,各种功能的高效连接,强调地下空间的整体利用。
7.天际线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项目背景 区域位置图 功能定位 交通组织 中轴线 地下空间 天际线
1.项目背景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 ,总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分二期滚动实 施。一期规划范围东临钱塘江、南至复兴大桥 、西邻秋涛路、北靠钱江二桥和艮山西路,约 15.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范围东至九田路-和睦 港、北至艮山东路、西至钱江二桥、南至钱塘 江,约5.2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培训课件(ppt 53页)

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培训课件(ppt 53页)

通道东移——一个可能被逾越的角落
区域网络化交通的建设使 杭州已经不再是区域要素 流动的必经节点,杭州很 可能成为一个被逾越的区域 发展角落。
2、优势不显的工业化之路
The industrialization road
with Less Obvious Advantage 工业化——杭州走了多远
根据产业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判断, 杭州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 产业的高度化阶段。
第一篇:发展与危机
一、值得关注的大背景——杭州城市发展的宏观环境
Background—the Macro-environment of
Hangzhou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1、汹涌澎湃的世界性浪潮 (1)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 (2)市场化考验十分严峻 (3)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 (4)现代化前景不容乐观 思考和研究杭州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开放的思维理念为指导,以广阔的时空背景 为参照,以清醒现实的认知态度为基础,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为目标。 2、正在转变的全国性格局 从全国产业战略布局的发展态势看,正在实现由“一个大局”向“另一个大局” 的转变 ,杭州等沿海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压力。 3、激烈重组的长三角区域 在这个高度竞争、迅速变动的内部环境里,杭州能否找准位置、抢占优势、强化 中心地位,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将直接决定杭州未来长远 发展的成败。 4、极化竞争的省域环境 浙江省内目前各级城市都在极力强化要素的集聚发展,竞争的态势有增无减。
1、受到挑战的区域中心地位Regional Central Status with Challenges
杭州区域地位的下降是由杭州整体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下降造成的。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总体及分区规划

杭州市总体及分区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背景为适应杭州市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整合新市区空间布局,在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和《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补充(1985-2000年)》以及《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基础上,根据市区行政区划的变动,编制本次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1-2005)、中期(2006-2010)、远期(2011-2020)、远景(至2050年左右)。

2.城市性质新一轮总体规划把杭州城市性质定位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城市规模2000年全市总人口现状为389.76万(城市人口253.72万)。

预计近期(2005年)全市总人口达到430万(城市人口313万),远期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530万(城市人口445万)。

根据国际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此后人口规模将稳定在500多万。

近期(2005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290.38 km2,远期(2020年)市区城市用地规模为452.99 km2。

4.城市布局结构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的发展格局,将城市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4.1一个主城主城由上、下城区和西湖、拱墅、江干五个城区组成,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信息、文化中心和旅游中心。

贯彻"控制、疏散、重构"方针,保证城市中心功能的发挥,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控制规模,疏解工业和居住用地,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调整用地结构,增加综合服务类用地和就业岗位,重点发展以旅游服务、商贸、金融、会展、信息咨询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型都市工业,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促进城市繁荣。

杭州城市综合体PPT课件

杭州城市综合体PPT课件

商业综合体——城北之争
商业综合体——城北之争
商业综合体名称
地理位置
规模
商业口号
特色
中大银泰城
总建筑面积规
东新路与石祥路交 划为33万方 峡谷式商业巨 首家“流动峡
界处
1800余个车位

谷景观公园”
杭州万达广场 杭州新天地
石祥路与杭行路交 汇处
总建筑面积约 35万方
万达广场开到 哪里就旺到哪
里。 日均客流量将5
商业综合体—钱江新城
凯德置地(新加坡)继上海、北京、成都来福士后,着 手在国内打造的第四个“来福士”项目。
杭州来福士
商业综合体——城西
城西银泰
半开放式购物空间、大小双中庭设计、总长近3公里的室内外双商业步行街、 国内最大的壳结构玻璃穹顶天幕、开放式屋顶花园,2200个车位的地下泊车库, 40万方,目前杭州体量最大的购物中心
商业综合体——城西
定位家庭型的购物中心,走中高端品牌路线 重休闲,做配套 餐饮作为主力业态,面积将会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西溪印象城
商业综合体——城北之争
杭州新天地
国内首个以工业遗存为主题的超级城市综合体项目。创新性的“滨水回廊”概 念。保留火车机头、龙门吊等工厂设备,让这个商业体带上了浓重的“大工业 时代”风格 与世界十大酒店集团之一的卡尔森全球酒店集团正式签约,引入五星级酒店品 牌Radisson(丽笙)
城市综合体的类型
城市综合体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有大家熟知的商业综合体,交通综合体,有特色 产业综合体,创新创业综合体。对于杭州这样一个旅游城市而言,必不可少的还有旅游 博览综合体。
交通综合体
武林广场站上盖综合体
被公认为“中国最复杂的地铁上盖物业之一”的武林广场地铁上盖综合体

杭州城市规划浙大授课

杭州城市规划浙大授课

三3、-钱3、江世奥纪体城中-奥心体与博博览览城中规划心规划
奥体博览城功能定位:融合两区沿江开发,推进城市跨江发展,以体 育竞技、博览会展为主导功能、集商务办公、商业购物、生态居住、 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展示城市新中心区形象的城市复合型功能区。
杭州城市规划浙大授课
27
奥体博览城鸟瞰效果
3-3、奥体中心与博览中心规划
杭州城市规划浙大授课
10
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远期规划图
1、明确了“保老城建新城” 的建设思路,和“城市东扩、 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 江发展”的战略。 2、通过加强近郊中心镇 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逐步形成外围城市组团, 达到扩散、疏解中心城区 功能并吸引近郊农村人口 集聚的目的。 3、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 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绩效:通过综合保护,保护修缮、恢复重建了1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恢
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拆除违法及有碍观瞻的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
单位265家、住家2791户,西湖水质大大改善,水深从1.65米提高到2.5米,
水体透明度从50厘米提高到73厘米,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得到修复,
公交
出租车
水上巴士
地铁、BRT
五杭位州一城市体规划的浙公大授交课体系
公共自行车
2-9、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小汽车的限 制(进入和停车 收费、共交换乘) 2、交通组织与 道路改善 3、土地利用与 相关政策(混合 用地) 4、城市形态
杭州城市规划浙大授课
17
良渚 瓶窑
临平城
主城
下沙城
未来科技城
江南城
古代杭州城墙界线 杭州城市清规朝划杭浙州大授地课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拱墅、西湖、江干、滨
江、萧山、余杭等八个城区,
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水源
保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
江地区,面积为54平方千米;
总面积为3122平方千米。
6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 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
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总规确立的发展目标 (1)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
打通三条经济走
南京

杭州要实现区域
经济发展目标,首先
应加强与外部的经济
联系,达到优势互补,
杭州
共同发展的态势。现
阶段应重点开拓杭
州——嘉兴——上海、
杭州——湖州——南
京、杭州——绍兴—
—宁波三条经济走廊。
上海 宁波
12
加强自身功能发挥
从上节对杭州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 出杭州有悠久的历史,有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因 此应定位为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和旅游 中心。同时杭州又是浙江的省会,上海的近邻,这又决定了其主 导功能的定位应在符合城市特色的前提下,在构筑大都市,建设 新天堂的框架之内,以战略的眼光,着眼全国、立足全省,努力 构筑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创业基地,浙江省的创新创业平台。
13
三、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布局形态为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
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
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 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14
15
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承担生 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 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8源自杭州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位
就长江三角洲而言,上海是
这一区域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
而杭州和南京则是这一区域的
次中心城市。
南京

正确认识杭州在长江三
角洲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使
浙江省与沪、苏两地形成紧密
型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使杭州
的城市综合实力在全省真正起
到龙头作用,这对加快杭州现
代化建设,进而推进长江三角
达国家水平。 (2)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
中心城市的辐射带 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 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3)逐步把杭州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 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7
二、城市区域战略发展分析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通常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是指长 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形成的三角 洲。
现在我们谈的长江三角洲是一个 工业经济的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江 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 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 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接近1/4,尤其 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 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
与苏州相比,杭州和苏州同属园林城市。比较而言,杭州在历 史、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略占优势,苏州在经济总量和一些重 要的制造业领域上处于领先地位。
与宁波相比,宁波有港口城市和计划单立市的优势。如慈溪至 嘉兴的跨海大桥建成,宁波与上海的空间距离将大大缩短。一 旦宁波的临港工业形成规模,宁波的经济总量将迅速超越杭州。 杭州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省会城市和相对丰厚的科技资源这两方 面,这是宁波无法比拟的。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 2020)
———暨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1
内容结构
城市概况 城市区域战略发展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
一、城市概况
• 城市印象
杭州以其美丽 的西湖山水著称于 世,“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表达 了古往今来的人们 对于这座美丽城市 的由衷赞美。宋代 大文豪苏东坡曾写 道:“天下西湖三 十六,就中最好是 杭州”。
台州市
温州市
4
城市发展简史
(1)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
(2)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
(3)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 都之一。
(4)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 贵之城”。
(5)杭州古称钱塘。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杭州 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千岛湖
断桥残雪 杭州小镇
雷峰夕照 城市蓝图
3
区位条件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 全省政治、经济、 科教和文化中心, 是全国重点风景旅 游城市和历史文化 名城。杭州地处长 江三角洲南翼,杭 州湾西端,钱塘江 下游,京杭大运河 南端,是长江三角 洲重要中心城市和 中国东南部交通枢 纽。
湖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金华市
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具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
杭州
9
杭州与上海相比,杭州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差距很大。 但在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上占绝对优势。加上杭州与上海远 近相宜,完全有条件借助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作用,形成 功能互补、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态势。
与南京相比,两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旗鼓相当。南京在 科技资源方面领先于杭州,而杭州在经济总量方面略占优势。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 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 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 组合城镇。
10
从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杭州是长三角区域的副中 心城市,具有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绝对优势,在省 域内具有科技文化的优势。但在区域内的科技实力还 相对薄弱,区位优势还不够明显。应与上海在功能上 形成优势互补,与南京加强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并充分利用省内其他城市的优势资源发展自己。
11
杭州的区域发展战略
(6)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的历史新篇 章。
5
城市范围
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 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 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 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 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杭州
上城区
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和水源保
下城区
护区,其中市区含上城、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