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大作业_某小区换热站与室外热网方案设计
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
![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29b6b014791711cc7917e4.png)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长春市曙光小区热力管网及换热站工程设计院(部):热能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班级:热动102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本设计名为长春市曙光小区室外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设计。
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计量供热是供热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型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
计量供热的主目标是节能环保。
计量供热的成功实行必须依托高精确的热网调控。
而热网的高精确调控基础是热网的设计和建设。
这对我们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能否设计出满足热网精确调控需求的供热系统是当前我们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供热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项重要设计。
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计量供热的节能目标。
计量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地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
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
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首先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既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又要实事求是的对热负荷进行调查和计算。
在了解热负荷的性质、类别、用途等多方面现场的资料后,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管网;换热站;节能;目录第一部分- 4 -第一章绪论- 4 -2.1.1设计地区气象资料(长春市)- 6 -2.1.2土建资料- 6 -2.1.3热媒- 6 -2.1.4采暖方式- 6 -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
![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efcc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f.png)
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1. 引言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是指在房屋周围建设供热管道网络的工程项目。
室外供热管网的施工需要考虑管道敷设、连接方式、材料选择等一系列技术要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室外供热管网施工方案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旨在为相关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 施工步骤2.1. 前期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方面:•设计计划:根据用户需求和现场条件制定供热管网的设计计划,并获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计划确定所需的管道材料和配件,并进行采购。
•施工队伍组建:组建一支合适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和施工人员等。
2.2. 地面准备在地面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地面清理:清理施工区域的杂草、垃圾和其他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地面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施工区域的地面进行测量,确定管道敷设的具体位置和路径。
2.3. 管道敷设在管道敷设阶段,需要按照设计计划的要求进行管道敷设。
具体步骤如下:•沟槽开挖:根据设计计划在施工区域挖掘沟槽,确保沟槽宽度和深度满足管道的敷设要求。
•管道敷设:将预先购买好的供热管道按照设计计划的要求敷设在沟槽中,并保证管道的平整和对齐。
•管道连接:使用专用的管道连接件将各个管段连接在一起,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2.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清洁。
•水土保持: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水土保持设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污染。
•噪音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噪音控制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3. 施工注意事项在室外供热管网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安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材料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妥善保护好管道材料,防止损坏和污染。
某小区换热站及外网设计
![某小区换热站及外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f7655ad0d233d4b04e6933.png)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速,整个供热行业以一种蓬勃向上的姿态向前发展。
供热工程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对计量供热方式的大力推行,给供热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是一次质的改变,但是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问题出现,计量供热方式是在节能环保的大潮流下产生的,供热公司如何在这种计量方式下经济合理的调控供热系统,减少经济损失,是实行计量供热后我们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
本设计名为大同市御东新区瑞兴花园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
该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75166.84(含架空层建筑面积),计容面积115092.12m2,其中住宅面积99167.92m2,沿街商业及小区配套建筑面积15924.2m2。
项目主要由8 幢高层住宅,沿街商业及小区配套组成,最高建筑高度为96.60m。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大同市瑞兴花园小区换热站及外网设计。
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计算基础,为了对热网实现精准调控,我们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经济的供热系统方案,为计量供热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住宅小区;集中供热;换热站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entral heating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heating industry in a gesture that forward.The heating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Countries to push forward the way of heat metering, injected fresh blood into the heating industry, this is a qualitative change, but also with new problems appear at the same time, heat metering method is generated i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ide flow and how heating company under this way of measuring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regulation of heating systems,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 is we face after heat metering is a major problem.This design called royal ruixing east new district of datong city garden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of outside heat supply network and heat transfer station.The community projects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75166.84 (including stilt floor construction area), project covers an area of 115092.12 m2, including residential area of 99167.92 m2,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5924.2 m2 along the street.Project is mainly composed of eight high-rise residential,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along the street, the highest building height of 96.60 m.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is ruixing datong garden district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 station and web design.Design based on energy-saving building thermal indicators, in order to realize accurate control of network, we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and rationality, economic heating system plan, to be prepared for the heat metering.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The central heating;the heat exchange station目录1 设计任务书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原始资料: (1)1.2.1大同市气象资料 (1)1.2.2土建资料 (1)1.2.3热媒 (1)1.3设计内容 (1)1.4设计要求 (2)1.5设计目的 (2)2 热负荷的计算 (3)2.1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3)2.2 年负荷Q a n 的计算 (5)3 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 (8)3.1换热站的位置 (8)3.2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形式 (8)3.3供热管网布置原则 (9)3.4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 (9)3.5供热管道的保温和防腐 (11)4 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12)4.1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12)4.1.1水力计算方法 (12)4.1.2水力计算的步骤 (12)4.1.3 本设计水力计算过程 (15)4.2水压图的绘制 (22)5 设备的选型 (25)5.1热力站形式 (25)5.2热力站原理及设备 (25)5.3热力站分类 (25)生活热水换热站 (26)5.4换热站的连接方式 (26)5.5换热器基本类型与构造 (27)5.5.1换热器基本类型 (27)5.5.2间壁式换热器基本构造与分类 (28)5.6换热器选型计算 (29)5.7水泵的选型计算 (31)5.7.1循环水泵的选择 (31)5.7.2补给水泵的选型 (32)5.8补水箱的选择 (34)5.9除污器的选择 (34)5.10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35)6 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附录 (39)附录一 (39)集中供热系统供热外网的管道布置要求 (39)附录二 (40)供热管道的保温及防腐 (40)附录三 (40)水压图绘制的步骤: (40)附录四 (41)补给水泵定压 (41)附录五 (41)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41)1 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大同市御东新区瑞兴花园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1.2设计原始资料:1.2.1大同市气象资料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t w’=-17℃采暖期日平均温度:t p.j=-5.2℃冬季主导风向:NN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p.j= 2.9m/s冬季采暖天数:141d最大冻土深度:186m1.2.2土建资料小区平面布置图,包括建筑物分布、建筑面积、建筑用途、地形标高和位置坐标。
供热管网及换热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供热管网及换热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2f311db9d528ea81c779fb.png)
供热管网及换热站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施工准备施工队伍驻地主要根据业主要求及现场条件进行安排,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施工临时用地,根据当地地形地势合理布局。
1、施工现场准备:(1)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的驻地建设,书面通知沿线单位、居民,制作与施工有关的宣传设施和标语,做好文明施工准备。
(2)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
(3)在拟建工程红线位置处沿线通长各架设一条动力线,以供施工用电。
(4)接入自来水,布置供水线路。
(5)配备电脑、网卡、打印机、复印机、办公桌等办公设施。
2、技术准备:(1)提前进入工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调查,如发现现场有与设计图纸不符或对设计意图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公司有关科室联系。
(2)收集技术资料,标准、规范、试验规程等内容,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组织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内容,由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施工技术交底、现场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建立控制网,填写《测量复核记录表》,控制桩要牢固适用,并加以保护。
(5)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
(6)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
(7)相关检验试验仪器设备应准备就绪。
(8)对所使用的防水卷材、门窗、涂料、聚苯板、岩棉板、砼、砂、钢筋等进行复检。
对砂浆配合比等进行试配。
3、材料准备:(1)编制材料进场计划,提前与材料供货商签订供应合同。
(2)在施工现场设一名专职材料员及统计核算员,每天根据实际进度核算出应消耗材料,并与实际支出材料进行对照比较,如出现不符,及时上报项目经理,查明原因,当天予以解决问题。
二、测量工程测量是工程开展的先导,且贯穿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测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此我公司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把搞好测量工程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成立专责的测量小组,严格执行测量制度,确保工程质量,本工程测量主要有平面坐标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各细部放样等工作。
(完整版)天津某住宅小区供热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天津某住宅小区供热外网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13225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1.png)
目录目录 (I)第一章课程任务书...................................................................................................... - 1 -1.1 已知条件 ............................................................................................................. - 1 -1.2 课程设计内容 ..................................................................................................... - 1 -1.3 具体要求 ............................................................................................................. - 1 - 第二章供热系统的热负荷.......................................................................................... - 1 -2.1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1热负荷的计算 ............................................................................................ - 1 -2.1.2流量的计算 ................................................................................................ - 1 -2.2热负荷图 .............................................................................................................. - 1 -2.2.1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 ............................................................ - 1 -2.2.2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 2 - 第三章集中供热系统.................................................................................................. - 5 -3.1 供热系统原理图的确定 ..................................................................................... - 5 -3.2热水供热系统的调节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 - 5 - 第四章管网布置.......................................................................................................... - 7 -4.1热源位置 .............................................................................................................. - 7 -4.2管网的走向 .......................................................................................................... - 7 -4.3管径的选择 .......................................................................................................... - 7 -4.4管道的敷设 .......................................................................................................... - 7 -4.5阀门的设计 .......................................................................................................... - 8 -4.6检查井的设置 ...................................................................................................... - 8 -4.7支架及补偿器的设置 .......................................................................................... - 8 - 第五章水力计算.......................................................................................................... - 9 -5.1水力计算的步骤 ................................................................................................ - 11 -5.2水压图的绘制 .................................................................................................... - 11 -5.2.1水压图的绘制原则 .................................................................................. - 11 -5.2.2绘制水压图的步骤 .................................................................................. - 12 -5.3 水泵的选择 ....................................................................................................... - 12 -5.3.1循环水泵的选择 ...................................................................................... - 12 -5.3.2补给水泵的选择 .................................................................................... - 13 -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住宅小区采暖及室外热水系统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某住宅小区采暖及室外热水系统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https://img.taocdn.com/s3/m/e719313859eef8c75fbfb39b.png)
目录一.施工方案二.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三.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四.安全保证措施五.保证工程质量文明施工措施六.合理化建议一.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某小区住宅区位于湘江以东,某市行政中心,总用地面积251673.16平方米,容积率1.0。
一期D区44栋6层的住宅。
主要内容:八方小区一期D区采暖系统、室外热水系统由设在六号地下车库的热交换站提供,采暖热媒为95°-70°热水水温65°,包括D区管道安装、保温、调试、验收及6号地下车库热交换站(热力站)设备安装、防腐和保温、调试、验收。
2.施工部署2.1组织机构为了按期保质、保量顺利完成该项目的施工任务,严格本公司管理程序,全面实行项目法施工。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装项目部,并配备技术负责人及相应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其组织框图如下:为了达到预定的施工目标,我司将迅速组织优势施工力量,充足的施工机具物资,迅速突击工程,并以优质、高速、低耗完成该项工程项目。
项目部下设职能管理部和管道施工作业班、普工班组各施工作业班组与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参加整个安装、调试及试压的施工专业队伍。
2.2 施工安排2.2.1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 本工程劳务层考虑主要由技术过硬且认真负责的管工。
具体的劳动力安排见劳动力需用计划。
(2)技术准备:技术员充分熟悉图纸与施工规范,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和设计方、监理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技术员向作业人员作技术交底。
(3)材料准备:要求所有材料合格和供应及时,以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建设方提供材料需送至施工现场,材料必须合格方可使用。
(4)设备与机具:施工设备与机具使用计划由技术员提取,并由材料员负责准备。
2.2.2施工安排: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安排技术施工员与劳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当具备安装条件后,管道安装,进入施工高峰期,作业班组在此阶段需紧密配合,施工关键期,如需材料、人员均应有充分的保障,项目部必须为作业班组提供充分的作业条件,供应充足的材料,协调好与其它施工队伍的关系,合理安排劳动力计划和机具使用计划。
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论文
![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09727cdd3383c4ba4cd23b.png)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能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供暖系统的规模从单幢采暖系统发展成为中大型区域集中供暖系统,出现了大量住宅、公共建筑的集中供暖系统。
集中供暖在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发展速度很快。
本设计题目为北京市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此建筑物的特征,以及北京市的气象资料特征,经济条件等资料,计算小区的采暖热负荷,合理的选择供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并针对系统的不平衡率进行调节。
设计的主要成果有绘制该建筑物的热力管网平面图、局部剖面图,热力站平面图、系统图和热力站工艺图。
换热站的设计主要包括设备的布置,定位尺寸确定,换热器的选型,循环水泵、补给水泵的选型及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关键词:集中供暖系统;热负荷;水力计算;换热站;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ize of the heating system from a single block heating system developed into a medium and large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there has been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public buildings. Central heating i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great 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fast.This design titled a Beijing district heating and heat transfer stations outside the network design, 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building, as well as meteorological data characteristic of Beijing,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calculate the district heating hot load, a reasonable choice of heating system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adjusted for the unbalanced rate of the system. The main outcomes are designed to draw heat pipe network of the building plan, partial cross-sectional view, a plan view of thermal stations, thermal station system diagram and artwork.Design of heat stations including layout, the positioning device determines the size, select a heat exchanger selection, circulating pumps, supply pumps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s.The indicators are designed to heat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based, precisely regulate heating network for the ultimate goal, to minimize the heating network indicators, try to apply precise adjustment of valves and equipment for measuring heating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words: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heat load; hydraulic calculation; heat transfer station;1 绪论1.1设计题目北京市的某小区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1.1.1设计工程概况本工程中共有8栋住宅楼,7个沿街商铺,商铺总建筑面积为15178.86m2,小区内还设置了社区公共用房为216.32m2、物业管理用房为47.60m2、社区警务室33.60m2、消防控制室51.86m2、公厕31.50m2、换热站364.46m2等公用建筑。
采暖外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采暖外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36876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e.png)
. ...目录1.工程施工总目标及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3)3.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4)4.工程施工方案 (24)5.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26)6.文明施工和平安措施 (32)7.劳动力方案 (40)8.机电设备材料的用量方案及设备材料选用 (41)9.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和进场方案 (46)10.施工进度方案和保证措施 (48)1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59)12.施工总过程的管理 (51)13.赶工措施 (53)第一章工程施工总目标及编制依据1、工程质量目标1.1、必须到达国家现行施工验收标准合格标准。
1.2、所有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3、杜绝一切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1.4、杜绝一切隐蔽工程质量潜在隐患。
2、工程平安目标2.1、确保无重伤及死亡事故。
2.2、杜绝重大设备和质量事故。
2.3、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
3、工程工期目标3.1、总工期30天4、工程效劳目标4.1、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5.1、清水湾·国子城一期采暖外网工程招标合同文件;5.2、招标单位发放的设计研究院关于该工程的图纸资料;5.3、国家及行业有关的标准、法律法规、施工验收标准;5.4、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清水湾·国子城小区一期室外采暖管道工程,包括采暖管道及管件、入口装置、采暖地沟、检查井、防水套管等,管道自外墙皮1.5M 或入口装置。
1.2、业主/建立单位:XX建兴住宅置业XX1.3、工程工期目标:30日历天第三章工程组织机构1、工程管理组织机构表工程经理工程总工工程副经理第四章 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程序总体设置及施工段划分 施工程序安排如下:1.1、施工准备阶段:深化设计所有给排水、动力、强电等系统的标高位置,详细布置各系统在同一公共部位施工的空间路线。
必须充分考虑各专业管道工艺要求特点,满足相关要求。
供热外管网施工方案
![供热外管网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ce52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f.png)
供热外管网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概况 (3)二、设计要求 (4)2.1 供热负荷 (5)2.2 热网形式 (6)2.3 热力站设置 (7)2.4 管道布置 (8)2.5 材料选择 (8)三、施工准备 (10)3.1 施工人员 (11)3.2 施工设备 (12)3.3 施工材料 (13)3.4 施工环境 (14)四、施工方法 (15)4.1 管道敷设 (16)4.1.1 地上敷设 (17)4.1.2 地下敷设 (18)4.2 管道连接 (19)4.2.1 焊接连接 (20)4.2.2 螺纹连接 (21)4.2.3 法兰连接 (22)4.3 热力站建设 (23)4.4 管道试压与清洗 (24)五、施工进度计划 (26)六、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 (27)七、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27)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已成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热外管网作为连接热源与用户的桥梁,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热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为确保供热外管网工程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本施工方案依据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及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方案旨在明确施工目标、任务、方法、措施等,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同时为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相关方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力争将供热外管网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1.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为施工方案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2国家能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供热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和管理办法,为本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3适用于本项目的《供热工程设计规范》、《供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供热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3c64ba6dd3383c4bb4cd2a8.png)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课程《供热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工程概况 (11)1.1工程概况 (11)1.2设计内容 (11)2设计依据 (11)2.1 设计依据 (11)2.2 设计参数 (11)3负荷概算 (11)3.1 用户负荷 (11)3.2 负荷汇总 (11)4热交换站设计 (11)4.1 热交换器 (11)4.2 蒸汽系统 (11)4.3 凝结水系统 (11)4.4 热水供热系统 (11)4.5补水定压系统 (11)5室外管网设计 (11)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5.2 热补偿 (11)5.3 管材与保温 (11)5.4 热力入口 (11)课程作业总结 (11)参考资料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为1-6#楼房采暖提供热源。
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1.1.3 地理位置:城市道路以北1.1.4 热用户:1#住宅、2#住宅、3#住宅、4#公寓、5#公寓、6#公寓1.2 设计内容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参见附带图纸)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2.2 设计参数冬季采暖设计均为水温:80/60ºC3 热负荷概算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Qn=qf*F1#、12100*45=545500(w) 2#、12100*45=544500(w) 3#、12100*45=544500(w) 4#、4000*50=200000(w) 5#、4800*50=240000(w) 6#、5000*55=275000(w)4 热交换热站设计4.1 换热器4.1.1 换热器选型及台数确定总热负荷为Q /n =2348.5kw ,c 是水的质量比热,取4187J/(kg ·0c ). t 1热网供水温度800C ,t 2/热网回水温度600C 所以总流量G n /=3.6*103Q /n /c/(t 1/-t 2/)=3.6*103 s* 2348.5*103w/4187J/(kg ·0c )/(80-60) 0C =100.96t/h根据以上可选用两台GRJZ-B25机组型号的G108板式换热器,每台换热量为1750kW ,每台流量为60 t/h ,满足总热负荷的70%,2348.5*0.7=1643.95w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大作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供热工程》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号指导教师德英2010年11月目录1工程概况 (11)1.1工程概况 (11)1.2设计容 (11)2设计依据 (11)2.1 设计依据 (11)2.2 设计参数 (11)3负荷概算 (11)3.1 用户负荷 (11)3.2 负荷汇总 (11)4热交换站设计 (11)4.1 热交换器 (11)4.2 蒸汽系统 (11)4.3 凝结水系统 (11)4.4 热供热水系统 (11)4.5补水定压系统 (11)5室外管网设计 (11)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5.2 热补偿 (11)5.3 管材与保温 (11)5.4 热力入口 (11)5.5补水定压系统 (11)课程作业总结 (11)参考资料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1.1.2 地理位置:地区1.1.3 本工程为某小区的供热系统设计,为小区的住宅楼和公寓楼采暖提供热源,各热用户如下表1表11.2 设计容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2 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1,德英。
供热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20042,《流体输配管网》.中国建筑工业3, 王飞. 建伟. 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中国建筑工业, 20074,陆耀庆主编。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1993。
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CJJ34-20026,《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GB0019-2003,7,《城市热力网设计规》CJJ34-2002,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9,《城市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CJJ/T81-98,10, 国斌.冷热源系统安装. 中国建筑工业, 200611, 金和. 图解供热系统安装. 中国电力. 20072.2 设计参数冬季采暖设计供水温度80℃,,回水温度60℃,3 热负荷概算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及汇总一、 确定总负荷:利用公式Qn '= q f ·F ×10ˉ3 可以计算出各栋楼的热负荷,汇总列入下表2:由上表计算的各用户的热负荷可以汇总得小区的总热负荷为:2348.5(KW)4 热交换热站设计4.1 换热器4.1.1 换热器选型及台数确定因为本小区的总热负荷为2348.5KW,按照单台换热器的换热量要达到总热荷的60%—75%的比例,选一台换热器不合适,且要考虑备用,故选用两台换热器较为合理。
2348.5×0.6=1409.1KW,2348.5×0.75=1761.4KW.所以取每台换热量为1700KW。
所以选择换热量1700KW左右的换热器两台.4.2 蒸汽系统热源:小区由市政热网提供饱和蒸汽,蒸汽压力为0.6MPa。
蒸汽经过除尘以后进入分气缸分出,再经过减压进入汽水换热器.蒸汽系统:市政蒸汽--计量--分汽缸--减压--汽-水换热,汽-水换热器进口设温控阀,控制热水出水温度。
凝结水系统:汽-水换热器(分汽缸)凝结水--疏水器--凝水(软水)箱--采暖系统补水(排至室外下水道)。
4.3 热水系统4.4.1 热水系统设计热水供暖系统:换热器热水出口--热用户--循环水泵--换热器热水进口,循环水泵选用3台(2用1备),均采用变频控制。
4.4.2 热水系统主要设备选型计算4.4 补水定压4.5.1 补水定压方式确定补水定压水系统:采用膨胀罐加补给水泵的方式对热水系统定压补水,补水泵选用2台(1用1备)。
5 室外管网设计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5.1.1 管线布置原则布置原理:外网的网路形式对于供热的可靠性、系统的机动性、运行是否方便以及经济效率有着很大影响。
(1)对周围环境影少而协调,管道应少穿交通线,考虑园林绿化等因素,管道便于检查、维修。
(2)经济上合理。
主干线力求短直,主干线尽量走热负荷集中区。
注意管线上的阀门、补偿器和某些管道附件;(3)枝状管网布置简单,供热管道的直径随距热源越远而逐渐减小;而金属耗量小,基建投资小,运行管理简便,因为本工程是小区的管网敷设,所以选择枝状管网。
由城镇供热工程技术规程可查阅知,热水管网距建筑物基础要大于3米,距城市道路边缘不小于1.5米,所以布置管线邻近道路的管线距道路边缘距离为2米,供回水管道间距为750mm,具体布置如小区管网布置图所示。
5.1.2 敷设方式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分为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
本小区管网敷设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本工程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安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所以本工程管线均采用直埋敷设。
敷设的截面图如CAD图所示。
5.1.3 管径确定确定管道的管径计算过程如下:(1) 管段的计算流量就是该管段所负担的各个用户的计算流量之和,以此计算流量、确定管段的管径和压力损失。
G n/=3.6×Q n//(c×(Tg-Th)G 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 n/-采暖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取C=4.1868 KJ/Kg·℃Tg-各用户相应的热力网供水温度,℃Th-各用户相应的热力网回水温度,℃(2) 热负荷计算:以1#住宅为例来说明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的计算:G n/=3.6×544500×10ˉ³/[4.1868×(80-60)]= 23.4 t/h1#住宅的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为23.4 t/h,同理,其他用户的热负荷为:2#住宅:23.4 t/h. 3#住宅:23.4 t/h. 4#公寓:8.6 t/h. 5#公寓:10.3 t/h. 6#公寓:11.8 t/h(3) 主干线计算:因为热水网路各用户所需要的作用压差是相等的,所以从热源到最远用户G为主干线,即主干线为:A-B-C-D-E-F-G.根据热力网路水力计算的方法及步骤、供暖平面图中管道的布置及管道附件的位置,以经济比摩阻30-70Pa/m为计算基础,围,根据各管段的流量和平均比摩阻,查水力计算表确定管径和实际比摩阻, 以AB为例:AB段设计流量G n/=100.96t/h,由经济比摩阻查水力计算表得:d=200mm,R=43.23Pa/m,v=0.87m/s.同理,其他干管的计算也如此,分别列表如下:表3.管段AB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可查阅《供热工程》附录2-2.结果为:一个煨弯:2.52.1个波纹管补偿器:0.84.合计:3.36.折算长度l zs=59+3.36=62.36m,管段AB的压力损失△P=R×l zs=2695.82Pa计算结果计入表3.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其他干管的管径和压力损失.以支管D5为例说明水力计算过程管段D5的资用压力为: △P=△P DE+△P EF+△P FG=843.23+4126.16+5586.21=10555.6Pa.管段D5的估算比摩组为:R'=△P/l bj(1+aj),其中aj=0.6,则R'=119.95Pa/m根据D5的流量10.3t/h和R'查水力计算表得d=70mm, R=151.02Pa/m=1+3+0.6=4.6m,则折算长度v=0.80m/s,由表4,可知其当量长度ldl zs=55+7.8=62.8m, △P=Rl zs=151.02×62.8=9484.06Pa,不平衡率X=(10555.6-9484.06)÷10555.6=10.15%<15%,所以平衡率满足要求。
同理:其他支管计算方法与此相同, 现将各管段的计算结果列入表3.但是有的支路不平衡率大于15%.例如B4支路的不平衡率为60.86%,需要装调压装置,在B4管段上加调压孔板,采用调压板消除剩余压头B4的剩余压头为△P =2×(16876.8-6605.3)=20543Paf=23.21×10ˉ4/×70×70×(20543×1000)0.5+0.812×8600=58529.73d=(G×Dn×Dn÷f) 0.5=(8600×70×70÷58529.73) 0.5=26.83㎜.即调压板的孔径为26.83㎜所以,对不平衡率很大的支路可以加装调压孔板来消除剩余压头.5.2 热补偿5.2.1 补偿方式(1)确定热补偿器方式及固定支座位置:固定支架间的最大允许间距可根据初步设定管径确定,安装波纹管补偿器的的干线固定支架的最大间距应小于50米.当每个支架之间必须设一个补偿器。
尽量利用自然补偿,不便使用方形补偿器时应选用套筒补偿器或波形补偿器,当钢管直径较大,安装位置有限时可设置套筒补偿器或波形补偿器。
套筒补偿器使用时需要注意定期检修,以防漏水。
波形补偿器选择时应注意使用条件,避免氯离子腐蚀。
本设计主要采用波纹管补偿器和方形补偿器。
具体位置见图纸所示。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结果如表2。
(2)固定支架间距的确定原则:固定支架用来承受管道因热胀冷缩时所产生的推力,为此支架和基础需坚固,以承受推理的作用,固定支架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管网的经济性,因此要求固定支架布置合理,使固定支架允许间距加大以减小管架的数量.(3)固定支座有以下要求:1,在管道不允许有轴向位移饿节点处设置固定支座,例:在支管分出的干管处在热源出口,热力站和热用户入口处,均应设置固定支座,以消除外部管路作用于附件和阀门上的作用力,使室管道相对稳定在管路弯管的两侧应设置,以保证管道弯曲部位的弯曲应力不超过管子的许用应力围。
2,在支管装设的支架要求距干管三通处的距离小于9m,3,一次性补偿器与固定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表中数据的一半:见表5.2.2 固定支座受力计算(只算一个)固定支座受力以B4支路为例,在固定支座之间设有方形补偿器.计算如下:1、方形补偿器的尺寸H=4.0 L3=0.5L2 R=0.6m 固定支座的间距L=40m(1) 确定方形补偿器的几何尺寸自由臂长 L1=40DN=40×0.07=2.8m根据图形所示 L2=H-2R=4.0-2×0.6=2.8mL3=0.5L2=0.5×2.8=1.4m(2)根据管子规格,查表得弯管的特性系数和管子的材料特性值。
弯管柔性系数K=1.774,应力加强系数m=1.0,管子的断面抗弯矩w=13.8cm 3管子的断面惯性矩I=52.5cm 4 管子的弹性系数E=20.001×104MPa 管子的线膨胀系数α=12.2×106-m/ ()c m ︒.(3)计算方形补偿器的折算长度Lzh 和弹性中心坐标位置:Lzh=2L1+2L2+L3+6.25R ×K=2×2.8+2×2.8+1.4+6.28×0.63×1.774=19.6m 0X =0y 0=LzhK R L L R L )*14.332)(22(+++==1.54m (4)计算折算管段对x 0轴的惯性矩I x 0=623L (2L2+4L3)*(2)22(R L ++6.28*k(622L +1.635L2k+1.5k 2-L2h y 20=50.09m 3(5)确定固定支架之间管道的计算热伸长量△X=α(t 1-t 2)×L=12.2×106-×(80-0) ×40=0.039m(6)计算方行补偿器弹性力P tx P tx =I x I E 0**∆X *103-=81.7N 支座的受力计算简图如下所示:F=Pt1+uq1L1=81.7+0.3×61.0×20×=447.7N5.3 管材与保温本工程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安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5.4 热力入口具体详图见2#图纸,它设置在单幢建筑物用户的地沟入口,站设置温度计、压力表等检测装置,在供水管道上装过滤器,防止污垢、杂物等局部系统,在低点处设置泄水阀,检修时排泄供暖系统中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