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概述与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参考PPT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快速性心律失常
药物: 非药物:剌激迷走神经手法、超速抑
制、电复律/除颤、射频消融、ICD
缓慢性心律失常
药物: 非药物:起搏
•9
非药物疗法:消融、除颤、起搏 应用发展迅速,但也有局限性
导管室
存在问题: 1)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2)受经济、技术条件等
因素限制
•10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与胺碘酮类似,因其组成部分中无碘元素,故 临床应用可能更为安全。 目前已经完成从基础到临床的前期工作,进入 临床试验阶段。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其用于房颤复律及窦律的 维持有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27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终止阵发性室上速有效 可有效控制房扑、房颤的心室率并对转律后窦性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牵 头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结果
•36
电---机械 耦联
电 机械
心脏 前 后
耦联间期:50ms
耦联因子: Ca
耦联
•37
耦联过程
耦联过程: 1. Ca跨膜-除极-0相 2. Ca火花(细胞内Ca增加100倍) 3.去除位阻效应( Ca与肌钙蛋白结合 4.横桥活动—收缩 5.肌浆网回收Ca—舒张
但可安全地用于无明显器质心脏病的患者。
•17
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普罗帕酮 为ⅠC类药物,钠通道阻滞作用强,有 良好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广 泛。 不宜用于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Brugada 综合征患者。
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正常者,下列 情况可使用:终止阵发性室上速、近期 房颤的复律、室早、非持续性室速。
长期应用胺碘酮带来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以 及涉及到肺、肝、甲状腺和皮肤的副作用也不 容忽视。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频率或传导出现异常的情况。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房性、心室性和房室传导阻滞三种类型。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以及各种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治疗的目标是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控制心率、减少症状,预防心律失常相关的并发症。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中,药物的选择依赖于病人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以及基础疾病。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等。
以下是常见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原则及相应的药物选择:1.心房颤动:β受体阻滞剂是一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控制心率。
药物的选择包括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此外,洋地黄和钙通道阻滞剂也可用于降低心室率。
对于需要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应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进行维持治疗,并且联合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
2.心房扑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与心房颤动类似,主要是控制心室率。
洋地黄和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控制心室率,但胆碱能受体阻断剂通常不推荐使用,因为可能加重心房扑动。
3.室性心动过速:具体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以及心室功能来决定。
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来控制心率并减少心悸。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可用于维持窦性心律。
4.室性早搏:治疗主要包括减少诱因、改善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在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中,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可用于抑制早搏。
5.房室传导阻滞:治疗主要是给予临床上的症状治疗,如心率过缓可给予起搏器治疗。
对于有明确指征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症患者,洋地黄可用于维持心室率或起搏治疗。
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药物副作用进行调整剂量。
同时,药物治疗不能替代或取代基础疾病的治疗,所以在治疗心律失常时,也要同时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心脏传导系统受()支配(D)A.迷走神经B.交感神经C.颅神经D.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E.面神经2.下列属于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是(B)A.索他洛尔B.美托洛尔C.腺苷D.地尔硫E.阿托品3.下列属于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是(A)A.地尔硫卓B.美托洛尔C.奎尼丁D.利多卡因E.西地兰4.以下不属于胺碘酮药理作用的是(C)A.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B.具有高度脂溶性,分布容积大C.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D.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E.胺碘酮清除半衰期短5.兼有II、III类抗心律失常效果的药物(D)A.美托洛尔B.地尔硫卓C.利多卡因D.索他洛尔E.奎尼丁6.诊断心律失常最有意义(B)A.超声心动B.心电图C.胸部X线D.心导管E.心血管造影7.既能治疗心律失常,也可治疗心衰、心绞痛的药物(A)A.洋地黄类药物B.利尿剂C.腺苷D.β受体阻滞剂E.ACEI/ARB药物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货多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心律失常发生机制(ABCDE)A.冲动形成异常B.冲动传导异常C.迷走神经兴奋D.交感神经兴奋E.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下列属于抗心律失常治疗原则的是(ABCDE)A.先降低危险性、防止猝死,后缓解症状B.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药物C.力争以最小的剂量和副作用取得最满意的疗效D.用药和剂量个体化,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E.先单独用药,再增加剂量,最后联合用药3.胺碘酮随访中应监测(ABCD)A.QT间期B.肺功能C.肝功能D.甲状腺功能。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抗心律失常药物概述•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建议•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挑战和对策•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01引言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耐药性,且副作用较多。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背景介绍控制症状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心律失常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预防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报告结构本报告分为药物治疗基本原则、药物治疗方案建议和结论三部分。
报告的目的和结构02抗心律失常药物概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钠通道阻滞剂,包括Ⅰa(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Ⅰb(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Ⅰc(如氟卡尼、恩卡尼)。
Ⅰ类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Ⅱ类钾通道阻滞剂,以胺碘酮为代表。
Ⅲ类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Ⅳ类通过阻滞钠通道,减少钠离子内流,从而减缓心脏传导,降低心肌收缩力。
Ⅰ类通过阻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Ⅱ类通过阻滞钾通道,延长心脏动作电位时程,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Ⅲ类通过阻滞钙通道,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Ⅳ类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心血管反应如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昏、眩晕等。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呼吸系统反应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03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1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23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应针对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针对病因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以达到长期缓解症状的目的。
心律失常的种类和药物治疗选择
心律失常的种类和药物治疗选择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这些异常节律可能会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胸闷、晕厥甚至严重的心脏事件。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常见类型的心律失常1. 心房颤动(AF)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特点为心脏上室部分紊乱地快速震动。
AF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率快速、不规则和无规律,并且可能伴有房室传导延迟。
2. 心房扑动(AFL)与AF相比,AFL呈周期性定向性异常冲动活动,特点是呈规则节奏出现在心房中。
这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室率增加。
3. 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VNRT是由于窦房结区域异步兴奋引起的一种窦房结传导系统旁路异常,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
这种心律失常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和突然停止,心率通常介于120-240次/分钟。
4. 室性心动过速(VT)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在室间隔、束支、分支系统等异常途径传导时引起的快速而不规则的冲动活动。
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病理性后果。
5. 心室颤动(VF)心室颤动是一种非同步、高频率且无序地震荡活动,会导致心脏骤停和丧失意识。
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二、药物治疗选择1.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药物治疗对于控制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有限效果,主要目标是减少症状并防止血栓形成。
其中最常用的药物包括:1)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可降低心率,改善症状。
2) 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硷达林,可干扰心房传导。
3)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并避免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对于长期持续性的心房颤动,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2. 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通常可以通过采取体位转换、Vagal刺激(如按压眼球、按摩颈部)或用咳嗽来中断。
这些方法均能通过干扰折返环路来恢复窦性节律。
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则可使用类似于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救处理和药物治疗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救处理和药物治疗一、心律失常的概述及危害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或过慢、房颤、室颤等。
它严重干扰了心脏的正常功能,不仅可引发各种胸闷、痛、气促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缺血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二、急救处理的基本原则针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急救处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认急危程度、快速启动急救流程、保障气道通畅、进行体外除颤或药物治疗。
1. 确认急危程度:当出现晕倒、意识丧失、呼吸困难和无脉等情况时,应迅速断定为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此时需要立即报警并启动一级抢救程序。
2. 快速启动急救流程:目睹心脏停跳者应首先进行心肺复苏(CPR),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同时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
若无法进行CPR和电除颤,则可以尝试药物治疗。
3. 气道保畅:通过清理并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呼吸。
可以采用头后仰、提提下巴的方法来维护气道。
4. 体外除颤或药物治疗: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应立即进行体外除颤以恢复正常心律。
如条件不具备,可以考虑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等。
三、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 使用适当剂量:在急救过程中使用药物时,必须确保按照正确剂量给予,避免过量或过少造成副作用或治疗效果不佳。
请务必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或咨询专业医师。
2. 注意心率监测:在给予药物治疗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其他生命体征变化。
随时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预期效果,并注意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 应急设备准备:在急救过程中,应随时准备好药物和急救设备。
在使用药物时,确保注射器、针头清洁无菌,并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和消毒规范。
4. 注意围绕患者的环境:在给予药物治疗前,请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远离任何可能危及生命的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到患者是否存在可能影响药物吸收、代谢或排泄的基础疾病因素。
四、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作用机制:1. 利多卡因(Lidocaine):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来抑制快通道传导系统,从而减缓并恢复正常的心律。
2022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继续教育答案
2022心率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继续教育答案一.心率失常概述心律失常市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按照心律失常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与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
冲动形成异常,主要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失常。
其中窦性心率失常又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停搏。
异位心律失常包括,被动性异位心律和主动性异位心律。
冲动传导异常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和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二.心率失常药物选择与治疗目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在临床上,首选的用于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一共有五大类,第五大类是按照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定位的作用来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是膜抑制剂,这类可以起到比较好的膜稳定性,延缓复极的过程,代表药物是奎尼丁,第二类是β肾上腺素彻底阻滞剂,代表药物是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第三类是延长动作电位的药物,例如胺碘酮。
第四类是钙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是必要留着,最后一类是洋地黄类药物。
如果是单纯的心律失常,不用担心,一般不必吃药。
如果是非正常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药物就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类药物就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它有稳定作用,能够阻止钠通道畅通。
第二类就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也就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的作用就是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像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等。
第三药物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指延长动作电位期间的药物,代表药物就是有乙胺碘呋酮片。
第四类就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也就是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映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代表药物就有心可定等。
第六讲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50页】
药物 维拉帕米(verapamil) 基本作用 --Ca2+通道——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
导性;——延长窦房结、房室结的ERP 临床应用 室上性和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好。为阵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腺苷)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低血压、心衰等
腺苷
【药理作用与机制】 1.腺苷与腺苷受体结合 激活K+通道 K+外 流增加 细胞膜超极化 自律性降低 2.增加cGMP水平,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和减慢传导 【临床应用】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预激综合征伴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少数快速静注后可出现呼吸困难、颜面潮红和头痛等症状,偶 见心动过缓
140—180次,绝大多数发生于严重心脏病患者, 其中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也 可见于心肌炎和心肌病。一些药物也可引起室 性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六)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1. 房扑通常可用电转律术纠正 2.房颤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1)如果心室率超过100次/min,非强心苷中毒患者则应选用
5.频发室早引起的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或紧急情况下, 可采用
静脉给药或改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6.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早搏除停用洋地黄外,首选 钾盐和苯妥英钠
7.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室性早搏,首选利多卡因 8.低血钾症出现早博则首选氯化钾口服或静脉滴注 9.心动过缓而出现早搏者给予阿托品: 0.3—0.6mg/次,
第七讲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 (anticardiac arrhythmias,p232)
一、心律失常概述 二、心肌的电生理学基础 三、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四、抗心律失常药基本电生理作用 五、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六、常见心律失常的治疗 七、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原则 八、复习思考题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法
05
常见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
窦性心动过速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 常用药物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 子浓度,从而减慢心率,常用药物如维拉帕 米、地尔硫䓬等。
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β受体阻滞剂
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少早搏次数, 常用药物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药 物治疗方法
汇报人:XX 2024-01-23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心律失常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 常见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心律失常的诊断 方法和标准,为临床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 依据。
室上性心动过速
腺苷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激活迷走神经和抑制房室结传导 ,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常用药 物如三磷酸腺苷等。
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 心率,减少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 和持续时间,常用药物如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等。
维拉帕米
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和延长房室结有 效不应期,减慢传导速度,终止室上 性心动过速发作,常用药物如异搏定 等。
并发症
心律失常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房颤动患者易发生脑栓塞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患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 。长期心律失常还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体格检查
心脏听诊
通过听诊器听取心音,判断心脏节律 和心率是否异常。
脉搏触诊
触摸患者桡动脉或颈动脉,感受脉搏 的节律和强弱。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继续教育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继续教育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异常,导致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纤维性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脏电生理学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
1. 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房扑伴快速心室率。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刺激传导系统,减慢心率,稳定心律。
2. 钠通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心脏细胞中的钠通道活性,减少异常的电兴奋,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3. 钙通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房扑/房颤等心律失常。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心脏细胞中的钙离子进入,减少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4. 心房纤维化药物:用于治疗心房纤维化引起的房颤。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心房纤维化的过程,减少心房组织的异常兴奋,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药物治疗心律失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和调整,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体而言,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一环,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合并症以及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治疗。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对心律失常机制的深
入认识,新的药物治疗策略也会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项。
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心律发生异常,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则等症状。
为了纠正心律失常,医生常常会给患者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以帮助患者正确地使用这些药物来改善心脏健康。
一、适应症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及其对应的药物治疗:1. 房颤: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心率不规则。
治疗房颤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和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等。
2. 室速:室速是指心室肌电兴奋过快导致的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的情况。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多卡因和胺碘酮等。
3. 输液相关心律失常:某些药物的注射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心律。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和异丙肾上腺素等。
二、使用方法使用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遵循以下使用方法:1. 用药时间和剂量: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请务必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使用。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给药时间和剂量会在早上和晚上进行,以保证药物的效果持久。
2. 药物相互作用: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同时,务必告诉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监测:在使用心律失常药物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如果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按照医嘱进行调整或停药。
4. 饮食注意事项:在用药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辣椒等,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5. 生活方式改变:除了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动传导异常
• 传导阻滞 conduction block
激动在传导过程中遇到不能兴奋的组织而不能继续 前传,可能因组织病理改变或不应期改变所致。
• 折返 reentry
激动在传导过程中改变方向,折回原来已除极过的 部位。
折返形成条件
• 传导环路:首尾相连的两条传导途径组成; • 单向阻滞:激动在一条传导途径中前向阻滞,
心律失常概述和药物 治疗
内容
• 概述:机制、病因、分类、诊断
及治疗
• 快速心律失常 • 缓慢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rhythm)或/和 频率(rate) 异常,由冲动形成或/ 和传导异常所致。
心脏传导系统
• 窦房结 • 结间束 • 房室结 • 希氏束 • 左右束支
• Phase 3: 0mV ~ -90mV ,快速复极化末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的外
向电流IK ;
• Phase 4: -90mV,完全复极期,INa-Ca 、 INa –K pump
触发活动-早期后除极
2相或3相早期,内向电流ICa.L、延迟INa参与
触发活动-延迟后除极
4相膜振荡电位,可能与细胞内Ca 2+超负荷有关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心电模式图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Mechanism of arrhythmias
冲动形成异常
Problems of impulse formation (automaticity).
传导异常
Problems of impulse conduction
• 传导阻滞 conduction block • 折返 reentry
食道心房调搏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TEAP
将电极放置于食道内左心房水平,记录心电图并行心 脏起搏。记录食道内心电图,并行心脏起搏。
Esophageal electrocardiography
心内电生理检查
SVC
HBE
HRA
CS
IVC
RVA
I导 aVF V1 高位右房 希氏束近端 希氏束远端 冠状窦近端 冠状窦中端 冠状窦远断 右室流出道
心律失常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 兴奋性和传导性)密切相关
冲动形成异常
• 自律性升高 enhanced automaticity
• 触发活动 trigged activity
自律性升高
▪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而成为心脏的正常起 搏点,是主导节律,产生窦性心律,频率 为60-100次/分;
▪ 房室交界区:心脏的第二起搏点,为交界 区自主心律 (结性心律) 40-60次/分;
▪ 心室内起搏点:位于希氏束以下,为缓慢 的心室自主激动,称第三起搏点-室性自 主心律,20-40次/分。
自律性升高
• 多种病理条件下,非自律性细胞(心房和心室的 工作细胞)或潜在的自律性细胞可产生多种异常 的自律性活动,enhanced automaticity的频 率超过窦性频率,则可取而代之成为主导节律 而构成快速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
正常情况下,由窦房结发放激动控制心脏收缩,心
脏跳动的节律规整匀齐,频率60~100次/分。
❖P波形态:窦性P波 ( PaVR倒置、 PI、 II、 avF及PV 4-6 直立)
❖ P-R间期≥0.12s ❖ P波规律出现,成人频率为60-100次/分 ❖ P-P间隔之差<0.12s
可以逆向传导;
• 缓慢传导:激动在传导环路中某部分缓慢传导,
使其到达环路已经激动过的部位时,该部位已经 脱离不应期。
绝大部分快速心律失常是折返机理所致
折返形成的三个条件
病因 Cause of arrhythmias
• 独立疾病:房室结/房室折返性室上速 • 器质性心脏病 • 神经体液因素:交感/迷走风暴 • 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钾、高钙 • 药物:抗心律失常药
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arrhythmias
机 理:冲动形成异常、传导异常 部 位:窦性、房性、交界区性、室性
心 率: 快速:早搏、心动过速、颤动、扑动
室传导阻滞
缓慢:窦房结功能低下、 房
诊断 Diagnosis of Cardiac Arrhythmias
• 病史和体检 症状:晕厥、头晕、心悸、气短、乏力 体征: 脉搏 :快慢、规整性 心音:快慢、规整性 脉搏与心音的一致性 甲状腺大小、贫血等
有更多的机会记录到心律失常的发作,目前 通常记录24小时 • 运动试验 (exercise test)
与交感神经兴奋或心肌缺血相关的心律失常 • 倾斜试验(The tilt-table test)
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事件记录仪(loop recorder)
体积小,61mm×19mm× 8mm 可植入体内,体外信号接收和回顾 可连续监测14个月以上 可储存21分钟(不压缩)和42分钟(压缩)心电图 用于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
• Phase 0:-90mV~+30mV,以快速内向INa为主,快速去极化,去极化速
率达 200v/s;
• Phase 1:+30mV~0mV,瞬时外向Ito,是钾离子外流,快速复极化; • Phase 2(plateau) 0mV左右
参与的离子流最多,主要是
钙离子内流的内向ICa.L 钾离子外流的外向电流IK
• 心电图 体表、动态、运动、监测心 电图
• 电生理检查(EPS) 食道调搏 rdiogram, ECG) 是明确诊断的最简单、直观的方法,任何心
律失常都需心电图的证实 • 动态心电图(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 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变化,升高、降低或其激 动不能传出。
触发活动 (triggered activity)
• 心肌除极后的电位震荡引起再次除极,称后除 极,这次除极由原除极活动所触发,又称触发 活动 。 触发活动产生快速异位心律 早期后除极 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延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