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性外科感染
第07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的影响
气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健康史
二、护理评估
参见概述
身体状况
1. 疖 2. 痈 3. 急性蜂窝织炎 4.丹毒 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6.脓肿
辅助检查
参见概述
心理-社会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状化况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二、护理评估—疖
疖 定义
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个疖同时 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位,称为疖病。
➢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类型
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
浅层:在病灶表面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 急性淋巴管炎
深层: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二、护理评估——脓肿
脓肿
定义
是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 ,周围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将其包绕
窒息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费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 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警惕突发喉头水肿或痉 挛,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准备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病人有无突发寒战、 脓毒症
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等,警惕脓毒症的发生
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疖,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 健康指导 以免感染扩散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接触丹
第一节 概述
案例导入
胡女士,45岁。左肩背部肿痛4 天。查体:T39.1℃, 左肩背部有多个脓栓,中央部坏死呈火山口状。若你是导诊 护士,请思考:
该病人应到那个科室就诊?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特点
外科感染 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常发生在创伤、手术 定义 、器械检查或留置导管之后。
42外科总论外科感染
■ 三 、临床表现 :
■ 1 、骤起寒战,继以高热, T 4 0 → 4 1 ℃或低 ■ 温,起 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 ■ 2 、头痛 、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 ■ 泻,面色苍白或潮红, 出冷汗。 ■ 3 、神志淡漠,烦躁 、谵妄或昏迷。 ■ 4 、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 5 、肝脾可肿大,严重者有黄疸或皮下出血瘀
硫酸镁溶液 。成脓后应及时切开排脓,湿敷 引流。 ■ 深层病变 :成脓后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
全身治疗
■ 目得在于增强病人抵抗力和抑制细菌生长 ■ 抗菌药物得应用
改善全身状态
■ 物理或药物降温,体温过低时保暖 ■ 维持体液、 电解质、酸碱平衡 ■ 营养代谢,增加蛋白质、能量得供给
■ 输血、成份输血、 白蛋白等以增加机体得免疫力、 ■ 积极治疗原发病
浅部组织得化脓性感染
疖
■ 疖 :就是单个毛囊及其周 围组织得急性化脓性感
染。
■ 致病菌 :金葡菌为主 ■ 好发部位 :毛囊和皮脂腺
丰富得部位
痈
■ 痈就是多个相邻得毛囊及 所属得皮脂腺或汗腺得急 性化脓性感染 。或由多个
疖融合而成。
■ 致病菌 :金葡菌 ■ 好发部位 :颈项、背等厚
韧皮肤部位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外科感染与抗菌药得关系
■ 外科感染常需要外科处理,如坏死组织清除 、脓肿引流、 解除梗阻等。
■ 抗菌药得应用有利于控制感染 、有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 滥用或依赖抗菌药可产生耐药菌群 、微生物生态失衡及毒
副作用。 ■ 抗菌药不能代替外科处理,不能代替无菌操作——这就是
一条外科原则。
斑。
6 、 WBC计数明显增高2 → 3万,或降低 、核左 移 、中毒颗粒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 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 染。
特点——不易局限,与周围正常组织 无明显界限。
整理ppt
52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 好发部位:疏松结缔组织丰富-肛周
整理ppt
53
病因与病理
致病菌
毒素
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厌氧菌
溶血素 透明质酸 链激酶
疏松结缔组织
77
分类
甲沟炎 脓性指头炎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滑囊炎 掌深间隙感染
整理ppt
78
特点
表皮厚
不易自行破溃
深筋膜与前臂沟通
向心扩散
蔓延成哑铃状脓肿
真皮层分隔多
深部扩散
感觉末梢丰富
疼痛敏感、剧烈
淋巴管由掌面向手背回流
掌面感染表现为手背红肿
整理ppt
79
甲沟炎
整理ppt
80
甲沟炎
甲沟:甲的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
重者:发热、心跳↑、呼吸↑ 、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 严重者: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感染性休克
整理ppt
22
临床表现
3、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异常或障碍
4、特异性表现
特异性感染各自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
整理ppt
23
白细胞检查:计数↑,免 疫功能低 下时,白细胞计数稍↑甚至↓
辅助检查: B超、X线、CT检查: 诊断深部脓
肿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
生素,明确诊断。
整理ppt
24
处理原则
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消除感染因素 和毒性物质,积极控制感染,促进和提高 人体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
局部处理:
第七章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教案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浅表脓肿局部隆起,有红、肿、热、痛及波动感,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压之疼痛剧烈。位置较深的脓肿,腔壁厚时,波动感可不明显,但病变区常有水肿和明显的局部压痛,且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结核性脓肿发展慢、病程长,表面无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故称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
(1)局部治疗
(2)全身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对症护理
3.用药护理
4.病情观察
5.健康教育
六、脓肿病人的护理
【概述】
脓肿(abscess)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包裹。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细菌培养
(3)影像学检查
5.治疗要点
轻度感染可采用外敷药物,物理疗法等措施,必要时应使用有效抗生素。若局部化脓或脓肿形成,则应手术切开引流。
严重感染或发生全身化脓性感染时,应积极处理感染病灶,加强抗感染治疗,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护理诊断】
1.焦虑与感染后的痛苦及对预后的担忧有关。
3.请给小王做好病情监测。
第一节外科感染概述
【外科感染的分类】
1.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和病变性质分:化脓性感染和非化脓性感染。
2.根据病程长短和发病急缓程度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3.根据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两种。
【常见的化脓性致病菌】
表8-1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及临床特点
二、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 特殊表现
概述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测定 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 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X线、CT、MRI
概述
处理原则 • 局部治疗
保护感染部位、物理疗法、外用药物、手术
• 全身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
一、疖(furuncle)
二、痈(carbuncle)
护理措施 • 保护局部不受压迫和挤压 • 遵医嘱及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观察病情 ,注意及时发现全身感染症状 •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 健康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损 伤,提高个体免疫力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
三、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 深层,无“红线”表现,但患肢肿胀, 有压痛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
四、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及 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临床表现
• 急性淋巴结炎 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严重时伴有全身症状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
四、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及 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 处理原则
• 病因 开放性损伤:伤口缺氧环境 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梭状芽胞杆菌 机体的免疫力低下
• 健康教育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
二、痈(carbuncle)
是指相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 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病因与病理:皮肤不洁、擦伤、机体抵抗力下降 临床表现
• 片状红肿热痛伴全身症状 • 唇痈容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处理原则 • 全身治疗 • 局部治疗
2020年外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9):外科感染
第八章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的概论 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全身性感染 特殊性感染抗菌药的外科应用原则第一节 概论一、概念和分类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其特点为:1.大部分是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2.常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
3.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化脓坏死,需要外科处理。
分类按菌种分非特异性感染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出特异性感染结核的肉芽肿、干酪样坏死,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的全身中毒。
真菌感染等病程分 急性、亚急性、慢性发病条件分病原体来源 原发、继发、外源性、内源性 发生条件 条件性感染、二重感染、院内感染附表:按病菌种类举例致病菌临床表现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感染) 疖、痈、丹毒、急性阑尾炎金葡菌、溶链、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通常先有急性炎症反应,继而局部化脓特异性感染 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念珠菌病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病变独特:病程演变和防治方法与非特异性感染不同附表:按病程分类分类 特点 举例 急性感染 3周以内 如疖 慢性感染 超过2个月如结核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性和慢性感染之间;除由急性感染迁延变形梭菌导致的泌尿系感染、急性感染的最长病程是A.3周B.1周C.2周D.4周E.5周『正确答案』A附表:按发生条件非特异性感染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A.炎症介质、细胞因子释放B.血管通透性增加C.血浆成分渗出D.干酪样坏死E.转为慢性炎症『正确答案』D二、致病菌——外科感染常见致病菌三、临床表现和诊断——临床表现染全身状态轻者无症状较重者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差严重脓毒症尿少、神志不清、乳酸血症,乃至休克及MODS特殊表现破伤风肌强直性痉挛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皮肤炭疽发痒性黑色脓疱临床表现和诊断——诊断(临表+辅检)临床表现1.浅表脓肿的主要依据:波动感。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课件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34
(一)破伤风
➢ 4.预防
➢ 关键——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 环。
➢ 人工免疫:包括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TAT)1500~3000U。一周后可追加一 次。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35
(一)破伤风
➢ 5.治疗
➢ (1)伤口处理 充分引流 3%H2O2冲洗 ➢ (2)抗毒素的应用
➢ 3.临床检查 波动感是诊断脓肿的主要依据,深 部脓肿波动感可不明显,但局部有压痛。
➢ 4、实验室检查 WBC、病原菌鉴定、细菌培养 和药敏实验
➢ 5.影像学检查、局部穿刺等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8
(四)预防
➢ 1.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 2.增加抵抗力 ➢ 3.切断病原菌传播环节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 (5)补充水和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 ➢ (6)抗生素的使用 青霉素80~100万U iv
Q4~6h 持续7~10天。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26
(二)诊断
➢ 2.实验室检查:
➢ ①WBC↑ 20~30*109/L以上,或降低、左移、 幼稚型增多,出现毒性颗粒
➢ ②不同程度的酸中毒、氮质血症、溶血、尿 中出现蛋白、白细胞、酮体等、肝肾受损征 象
➢ ③寒战时抽血进行细菌培养,较易发现细菌。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27
(二)诊断
➢ 对多次血液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厌氧菌 或真菌性脓毒症,可抽血做厌氧菌培养,或 做尿和血液真菌检查和培养。
外科感染--外科学部分
29
(三)治疗
➢ 治疗原则:提高患者抵抗力,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
外科学课件-外科感染
外科学课件-外科感染外科感染 Surgical Infection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教研室卢焕元概论浅部化脓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全身性外科感染有芽孢厌氧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70%30%外科感染在外科疾病中的比例■ Surgical infection■ Wound, Tumor and otherSurgicalinfection Wound,Tumor,Other 概论外科感染: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
分类:一、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归类1、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或一般性感染)2、特异性感染二、按病变进展过程区分1、急性感染 3周以内2、慢性感染持续达2个月以上3、亚急性感染(原发、继发;外源性、内源性;条件性、二重、院内感染) 病因人体的正常菌群变成病菌或者外界的病菌大量侵入组织内繁殖,同时人体的抗感染能力有一定的缺陷。
一、病菌的致病因素1、病菌的自身结构粘附因子、荚膜2、病菌毒素⑴胞外酶⑵外毒素⑶内毒素3、病菌数量二、人体受感染的原因1、局部情况⑴皮肤或黏膜缺损⑵管道阻塞使内容物淤积⑶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缺血⑷皮肤或黏膜先有其它病变2、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创伤、激素、放化疗、免疫低下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息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在感染用某种广谱或联合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原来的病菌被制止,但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
预防(一)防止微生物污染 1、实施卫生管理;2、严格消毒灭菌; 3、无菌操作;4、正确处理创口(二)支持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1、使用特异性免疫(如TAT); 2、治疗原发病; 3、改善营养状况病理一、非特异性感染典型的临床表现:红、肿、热、痛、体温升高病变的转归1、炎症好转2、局部化脓3、炎症扩展4、转为慢性炎症二、特异性感染1、结核:形成独特的浸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冷脓肿2、破伤风、气性坏疽:起病急,前者致肌痉挛,局部炎症少;后者组织水肿产气,病变3、真菌感染:形成肉芽肿、出现溃疡、脓肿、空洞诊断一、临床检查1、全身状态2、局部表现3、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4、特异性表现5、相关的其它病史二、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及分类病菌鉴定2、影像学检查?治疗?局部处理 1、保护局部,避免扩散。
外科护理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三、急性蜂窝织炎
定义: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 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
特点: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 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 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浅部:红、肿、热痛明显,→→四周扩散,
边界不清,压之褪色。
✓深部: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 ✓口底、颌下和颈部:可发生喉头水肿而压迫
✓尺侧滑囊炎:小鱼际和小指腱鞘区肿胀和压 痛
掌中间隙感染:掌心凹陷消失,呈肿胀、隆 起状
掌中间隙感染
治疗原则: 早期局部外敷鱼石脂及金黄散等糊剂、理疗 感染严重者,尽早切开引流 应用有效抗生素
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 抬高患肢并局部制动,有利于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加强营养
控制感染 早期采取局部热敷、使用外用药 物、理疗及应用抗生素等,促进炎症消退。 脓肿切开者,注意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引流 通畅,观察引流物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 注意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清洁。 随时关注体温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
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或体 温不升。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面色 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神 志淡漠或烦躁、谵妄、昏迷。
可出现肝脾肿大、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 障碍甚至衰竭。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 生化检查 细菌培养检査 病人寒战、高热时采血进行
危险三角区
感染可沿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状静 脉窦引起颅内感染(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故不能挤压。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发热病人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 粒细胞比例增高。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将疖的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明确 致病菌的种类。
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
二、气性坏疽
(一)定义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以肌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 染。 (二)病因 1.开放性损伤、伤口缺氧环境。 2.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3.机体的免疫力低下。
(三)病理生理
梭状芽孢杆菌
缺氧环境 的伤口
生长 繁殖
外毒素和酶
一系列临床 症状和体征
二、气性坏疽
导入案例
马先生,42岁,因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伴头痛、头晕1d入院,经检查诊断为 破伤风。病人1周前在田间劳作时左脚被铁钉刺伤,在当地卫生院给予简单清创处 理。现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背部、胸部肌肉较僵硬,全身肌肉 强直性收缩、阵发性痉挛,呼吸急促,呼吸道分泌物多。体格检查:T 38.6℃,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4/80mmHg。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腹肌紧张,全腹 无压痛和反跳痛。
二、病因
1.感染的来源 常继发于严重创伤。 2.机体抵抗力低下 3.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
三、临床表现
体征
并发症
体温或高或低;面色 感染性休克、多
症状
苍白或潮红,出冷汗; 器官功能障碍等
寒战、高热,伴有头 神志淡漠或烦躁、谵
痛、头晕、关节酸痛、 妄或昏迷等
大量出汗等中毒症状
四、处理原则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重点是处理原发感染灶。 1.处理原发感染灶 2.应用抗生素 3.支持疗法
外科护理学(第7版)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作者:李树雯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外科感染、破伤风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2.熟悉外科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3.了解外科感染的类型、全身性感染的概念。 能力目标:运用护理程序对外科感染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素质目标:具有协作护理全身性感染病人、破伤风病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外科感染
疖
金葡菌
痈
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组 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 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俗称 “疽” 多发于皮肤较厚的项部 (对口疔)和肩部(搭背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葡菌
二、软组织急性感染
急性蜂窝织炎 1、定义: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皮下 、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是深部蜂窝组织。 2、病原菌: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菌 和大肠杆菌。 3、诊断: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恶寒高热,严重时体温增高明显 或过低,甚至有意识改变。 局部表现:皮肤发红,弥漫性侵润肿胀、疼痛,相邻淋 巴结肿大。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病情发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局 部症状较局限,易形成脓肿。 厌氧菌感染:病情重、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局部很快 出现皮下、肌肉、筋膜组织广泛坏死,同时产生皮下积气出现 捻发感,分泌物有恶臭味。 4、治疗措施 全身应用抗生素,一般先用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Ⅱ), 疑有厌氧菌感,加用甲硝唑,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或菌培养与药 敏报告调整用药。 局部处理:早期消毒、酒精湿敷、脓肿形成应早期切开引 流。对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应早期切开减压,以防喉头 水肿、压迫气管。对产气皮下蜂窝织炎、伤口应以3%过氧化氢 溶液冲洗、湿敷过程,并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5、转诊指征:局部症状加重,全身出现感染中毒症状时。
疾病
病原菌
定义 手指内的屈指 肌腱由于致病 菌的侵入而发 生急性化脓性 感染
诊断 手指的中、近节疼痛、肿 胀,皮肤张力明显增大, 指关节轻度弯曲,不能伸 直,肌腱压痛明显,全身 不适,腋下淋巴结肿大
处理 全身应用抗生素,首 选青霉素 初期金黄散外敷, 口服银翘散和黄连解 毒汤 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化脓性 腱鞘炎
外科感染(中医).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2、全身症状: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 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感染的病原微 生物不同及感染病程的长短,相应症状各 异。
★诊断 (一) 临床检查 1、全身状态:生命体征、营养情况、皮肤色泽、淋巴结等。 2、局部表现:红、肿、热、痛 ;相应的功能障碍。 3、特异表现:绿脓杆菌感染,渗液及敷料呈特有的绿色并 有甜腥味;破伤风出现苦笑面容(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面部表情收缩、蹙眉、口角缩向外下方) ;气性坏疽( 捻发感及捻发音)。结核面容(面色苍白,两颊潮红,午 后明显 )。 4、相关病史。 (二)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培 养加药敏)、影像检查(软组织影的改变,骨质破坏等)
按感染发生的情况分 1、原发性感染(primary infection):指病原微生物入侵后 直接导致的组织损害和全身反应; 2、继发性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机体在感染了一种 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 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 的感染。又称次发性感染。 3、条件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非致病菌或毒力 较低的病原微生物由于绝对数量的增多,或人体免疫力下 降而引起的感染。 4、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发生在住院期间 的感染。 5、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指大量长期广谱抗生素的
使用,导致耐药菌形成及机体菌群失调。
★病因 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病毒、真菌、螺旋体,衣原 体等。 (一)病菌的致病因素 1、粘附因子、荚膜。 2、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 (二)人体受感染的原因 1、局部情况:⑴皮肤粘膜缺损⑵管腔阻塞⑶血循障 碍⑷原发疾病。 2、全身抗感染力降低:消耗性疾病、激素、放化疗、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AIDS。
第八章外科感染护理
X线摄片提示骨质破坏,骨髓炎表现。
(三)治疗
初期全身与局部的抗炎治疗。如出现肿胀加重或出现搏动性疼痛时,则应及早行患指侧面切开,勿超过末节,以免损伤屈指肌腱鞘,要切断纤维间隔,保证引流通畅。必要时对口引流。全身抗感染药物治疗。
三、急性化脓性腱鞘炎(suppurative tenovaginitis)、化脓性滑囊炎(suppurative bursitis)与手掌深部间隙的感染。后者包括掌中间隙与鱼肌间隙感染。
(二)临床表现
感染的表现,常因致病菌的种类、毒性和发病的部位、深浅而不同。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组织性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由厌氧菌及多种肠道杆菌所引起的,可检出捻发音,又称捻发音性蜂窝组织性炎。
(三)治疗
患部休息,局部用热敷、中药外敷或理疗。适当加强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特殊部位注意呼吸。如仍然未能控制,应作多处广泛的切开减压与引流。捻发音性蜂窝组织性炎,切口尚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三)治疗
正确处理伤口,消除毒素来源;使用TAT;控制和解除痉挛;中药治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并发症。
(四)护理
病室保持安静、清洁环境;急救准备与消毒隔离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并发症;气管切开护理;加强营养;保护病人;加强基础护理;人工冬眠护理
二.气性坏疽
(一)气性坏疽(gas gangrene),梭状芽孢杆菌(G+)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肌组织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第五节特异性感染
一、破伤风
(一)概念
破伤风(tetanus),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不洁分娩的产妇与新生儿。破伤风杆菌产生外毒素:痉挛毒素与溶血毒素。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大纲要求一、概论:概念与分类、致病菌、临表、诊断、治疗和预防二、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三、全身性感染:种类、临场表现、诊断和治疗四、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真菌、艾滋病一、概论1.概念和分类外科感染——需要手术治疗的,发生在创伤,手术后的感染。
按致病菌分:①非特异性感染;②特异性感染。
按病程分:①急性感染;②慢性感染;③亚急性感染。
按感染发生情形分:原发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性感染、二重感染和医院内感染。
2.致病菌葡萄球菌:革兰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极强,常引起疖、痈、伤口感染等多种感染。
其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破坏,脓液稠厚、黄色、不臭,易发生转移性脓肿。
链球菌:革兰阳性,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球菌最常见,常引起丹毒和急性蜂窝织炎等,脓液稀薄、淡红色、量较多,一般不发生转移性脓肿。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革兰阴性,常与其他致病菌一起引起混合感染,如阑尾周围脓肿,急性胆囊炎,脓液稠厚、恶臭或粪臭。
绿脓杆菌:革兰阴性,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易引起继发感染,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的创面感染,有时能引起严重的脓毒症,脓液淡绿色、甜腥臭。
变形杆菌:革兰阴性,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积烧伤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脓液有特殊的恶臭。
3.临表及诊断(1)症状: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发热、呼吸心跳加快,头疼乏力、食欲减退(2)体征:局部皮温高,波动感——脓肿(3)实验室:WBC↑,细菌学检查(+)(4)影像学:B超、X线、CT、MRI检查,位置较深的脓肿可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4.治疗(1)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及时排脓、引流(2)制止病菌生长——抗生素(3)增强人体抗感染能力,促使组织修复——营养支持(4)对症治疗二、皮肤和软组织急性感染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1.疖: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最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红、肿、痛的小硬结-中央坏死-脓栓-破溃流脓危险三角区:两侧口角至鼻根,此处病变可经静脉入颅,引起颜面肿胀,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患者的护理
(三)治疗配合 1. 局部给予热敷、理疗,外敷药物,促进炎症消退。 2. 脓肿形成后,应配合医生及时切开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3. 遵医嘱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
(四)健康指导 • 炎症消退或切开引流一周后指导病人按摩、理疗和手部
功能锻炼。保持手部清洁,加强劳动保护,预防损伤。 一旦发生感染,及时医治。
(二)身体状况 1. 甲沟炎
• 常发生在一侧甲沟皮下,开始时出现红肿、疼痛,感染可蔓延至甲根部及对侧甲沟, 形成半环形脓肿。化脓时向下蔓延形成甲下脓肿,指甲下有白色脓点,剧痛,局部 压痛,处理不当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或指骨骨髓炎。
2. 指头炎
(1)早期表现为指头轻度肿胀、发红、针刺样疼痛。 (2)肿胀加重,指动脉受压,表现为搏动性跳痛,患指下垂时加重, 病人烦躁不安、彻夜难眠。 (3)感染进一步加重时,疼痛因神经末梢麻痹反而减轻,皮色由红转 白。 (4)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引起末节指骨坏死和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是手指屈肌腱鞘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因直接刺伤所致,腱鞘炎
蔓延至手掌的滑液囊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掌中间隙与鱼际间隙的感染称为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Nhomakorabea深间隙感
染常由腱鞘炎感染蔓延而引起,也可因直接刺伤而引发。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一、概述 二、护理评估 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四、护理措施
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
1. 甲沟炎是指甲沟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2. 脓性指头炎是指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化脓性细菌感染。 3. 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健康史 1. 评估病人卫生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既往有无感染病 史。 2. 了解有无倒刺、剪指甲过深、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及伤口处 理情况等。
【外科学笔记】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第一节概论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症。
特点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为器质性病变,组织化脓坏死常见。
(一)分类1、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包括疖、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等;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特点先急性炎症反应,后局部化脓。
2、特异性感染致病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
3、感染时间急性感染:3周以内亚急性感染:3w~2月慢性感染:>2月4、其他原发性、继发性感染;来源:外源性、内源性感染;条件:条件性、二重、医院内感染。
(二)致病因素1.病菌的致病因素粘附因子;数量与增殖速率;胞外酶(蛋白酶、磷脂酶、胶原酶)、外毒素(溶血毒素、肠毒素、破伤风毒素)、内毒素(脂多糖: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2.宿主免疫天然免疫(屏障作用、吞噬细胞、NK细胞、补体、细胞因子)、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3.免疫破坏屏障不完整;留置血管、体腔内导管处理不当;管腔阻塞内容物聚集;局部血流障碍、水肿、积液;严重损伤、大面积烧伤、休克;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使用免疫抑制剂、CAs ;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
(三)病理改变1.非特异性感染病菌侵入组织繁殖并合成多种酶和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血小板、巨噬细胞;炎性介质释放,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局部炎性细胞聚集吞噬病菌、细胞组织。
特征表现红肿热痛;部分炎性介质可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反应。
⑴炎症好转(2)局部化脓⑶炎症扩展(4)转为慢性炎症2.特异性感染⑴结核病致病物质为磷脂、糖脂、结核菌素,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形成浸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结核菌素引发变态反应;液化为局部无痛性冷脓肿。
(2)破伤风合成痉挛毒素,引起肌强直痉挛;无明显局部炎症反应。
⑶气性坏疽释放多种毒素,溶解血细胞、肌细胞,并产生气泡,发展迅速,波及全身。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电子教案:外科感染.doc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课程教案
(供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教研室:外科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名:
大学教案首页
教案内页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5.治疗:
(1)中医内治;
(2)西医药物治疗;
(3)外治:10分钟,结合图片,着重讲解痈的切开排脓原则。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急性淋巴管炎
多媒体
1.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急性淋巴管炎特点;3分钟,结合病例图片讲解,认识疾病特点。
2.病因病机
(1)中医:
(2)西医: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
(1)中医内治:
(2)西药:3分钟,简要阐述。
5分钟,结合图片,从局部和全身两方面讲解4分钟,从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阐述。
5分钟,重点讲述治疗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3.掌面组织较致密,手背部皮下 组织较松弛,淋巴引流大部 分从手掌到手背,故手掌面 感染时,手背常明显肿胀, 易误诊为手背感染。
4.手部尤其是手指,组织结构致
密,感染后组织内张力很高, 神经末梢受压,疼痛剧烈。
5.手部腱鞘、滑囊与筋膜间隙互
相沟通,发生感染后常可蔓 延全手,累及前臂。
7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 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
主要致病菌( 毒素)
常见原发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 菌(内毒素)
痈、急性蜂窝织炎、骨与关节化脓 胆道、尿路、肠道感染、大面 症、大面积烧伤感染 积烧伤感染
寒战
热型 皮疹 谵妄、昏迷 四肢厥冷、紫 绀 少尿或无尿 感染性休克 转移性脓肿 并发心肌炎
全身性外科感染
★ 全身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无芽孢厌氧菌
混合感染
真菌
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新型隐球菌
常见细菌的脓液特点
绿脓杆菌:淡绿色,甜腥臭味,常见 于烧伤 大肠杆菌:无臭味 金葡菌:稠厚,黄色,可发生转移性 脓肿 溶血性链球菌:稀薄,量大,淡红色
变形杆菌(拟杆菌):恶臭
2.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无名指基节肿胀
屈肌腱内可见脓液
四、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病因:掌深间隙感染可以由腱鞘炎感染蔓延 而引起,也可因直接刺伤而引发。致
病菌多为金黄葡萄球菌。
19
临床症状
1. 掌中间隙感染时,手掌心部 隆起,掌心正常凹陷消失, 同时手背部明显肿胀,压痛 明显。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呈半屈位,伸指困难,被动 伸指引起剧痛。 2. 鱼际间隙感染时掌心凹陷仍 在,大鱼际和虎口处肿胀并 有压痛。示指半屈,拇指外 展略屈,活动受限不能对掌 。 3. 常伴有全身症状,高热,白 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拇指腱鞘炎引起。
2.
桡侧滑液囊感染时,拇指肿胀微屈、不能外展和
伸直,压痛区在拇指及大鱼际处。
3.
尺侧滑液囊感染时小鱼际处和小指腱鞘区压痛, 以小鱼际隆起与掌侧横纹交界处最为明显。小指 及无名指呈半屈位,如试行伸直可引起剧烈疼痛。
治 疗
化 脓 性 腱 鞘 炎 和 滑 囊 炎
的 切 口 线
1.
切开引流减压,可在肿胀腱鞘的远端
反应, 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的改变者 , 用
以区别一般非侵入性的局部感染。 菌血症(bacteremia) : 细菌进入血液循环,血细 菌培养阳性。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 :是机体失去控制 的过度放大且造成自身损害的炎症反应。表现为 播散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介质释放。
毒血症:是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
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脓性指头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全身外科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第三节 手部化脓性感染
手部小的损伤:擦伤、刺伤、逆剥和切伤均可致急性化脓性
感染。处理不当可遗留功能障碍或残废。
手的解剖特点决定了手部感染的特殊性
1. 手的掌面皮肤表皮层厚,角化明显。因 此,皮下脓肿穿入皮内层,一般难从表 面溃破,而可形成哑铃状脓肿。
血培养(多次、最好在发生寒战、发热时)、脓液
培养+药敏试验。
全身性外科感染
★ 诊断
血
临床表现 + 脓 细菌培养
尿
全身性外科感染
★ 治疗
原发性感染灶的处理 抗菌药物的应用 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
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护
少见
稽留热或驰张热 多见 多见 少见 不明显 发生晚,持续短,血压下降慢 多见 多见
多见
间歇热,严重时体温低于正常 少见 少见 多见 明显 发生早,持续长 少见 少见
34
诊
断
根据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
根据原发感染的部位、脓液的性质,结合一些特征
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为哪一类细
菌引起的脓毒症。
20
治疗
早期:非手术治疗,全身应用 抗生素,局部制动休息,理疗 和外敷中药等
掌 中 间 隙 间 隙 感 染 的 切 口 线
鱼际间隙感染的切口线
手术:切开引流,术中注意勿损 伤掌浅弓及正中神经支配鱼际肌 的返支,排脓后置橡皮片引流, 手固定在功能位置,术后抬高患 肢
21
第四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
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
5
2. 手的掌面皮下有很致密的纤维组织索,与皮肤垂直,
一端连接真皮层,另一端固定在骨膜(在末节手指部
位)、腱鞘(在近节、中节手指部位)或掌筋膜(在掌心
部位)。这些纤维将掌面皮下组织分成许多坚韧密闭 的小腔。感染化脓后很难向四周扩散,而往往向深部 组织蔓延,引起腱鞘炎;在手指末节则直接延及指骨, 形成骨髓炎。
全身性外科感染
★ 临床表现
脓毒症表现
G+脓毒症 致病菌 毒素 发热 白细胞 休克 金葡菌 外毒素 有或无寒战 稽留热 ↑ 晚
G -脓毒症
真菌性败血症
大肠杆菌、绿脓杆 白色念珠菌 菌、变形杆菌 内毒素 突起寒战 间歇热 ↓ 早 突起寒战 高热 ↑↑ 早
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与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的鉴别
14
临床表现——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1. 患指疼痛剧烈,活动受限
2. 患指除末节指外均出现肿胀,皮肤极度紧张
3. 患指因屈指肌腱受刺激,手指呈半屈曲状
4. 患指任何轻微的被动伸直,患者疼痛难忍 5. 患指沿腱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 6. 常伴有全身症状
15
临床表现——化脓性滑囊炎
1.
尺侧滑液囊和桡侧滑液囊的感染,分别由小指和
切开引流:应在患指侧面作纵形切 口,切断指髓内的纤维间隔,引流 畅通,必要时行对口引流,如有死 骨形成,尽量将死骨取出。肥胖患 者需去除突出的脂肪组织。
术后全身治疗给予抗生素。
13
三、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
病因:手掌或手指掌面深部刺 伤+金葡菌感染 解剖病理:手指的肌腱在掌面 各自有腱鞘包绕。小指腱鞘与 尺侧滑液囊相通,拇指的腱鞘 与挠侧滑液囊相通。食指、中 指及无名指的腱鞘感染则局限 于各自的腱鞘内不易蔓延到滑 液囊,但有时可扩散到手掌深 部间隙
与近端各作一纵形小切口,分别插入 一根细塑料管作对口引流,切口应当 避开手指、掌的横纹。从一根细塑料 管持续滴注加有利多卡因的抗生素溶 液,另一根作持续引流,伤口覆以湿 敷料。 桡侧滑液囊感染时在拇指中节侧面以 及大鱼际掌面各作约1 cm 的切口, 尺侧滑囊炎在小指侧面和小鱼际掌面 各作两个小切口,排出脓液后,用两 根细塑料分别插入腱鞘与滑囊,术后 的引流与灌洗方法同前所述。病人痛 苦小,疗效比较满意。
造成末节指骨缺血性坏死。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针刺样疼痛,指动脉受压出现搏动性疼痛,疼痛 难忍。多伴有全身症状。
晚期,末指节大部组织因缺血坏死,神经末稍麻痹,疼痛反而减轻
,此时常伴有末指节骨坏死并出现慢性骨髓炎。末节指头溃烂、露骨。
12
治疗
初期:肿痛不明显时,浸泡患指或 外敷中药金黄散。 中期:指头肿胀,呈搏动性跳痛, 指压增高时,应切开减压引流,减 轻痛苦和避免末节指骨发生缺血性 坏死。不能等待出现波动后才手术 !
9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治疗
早期:浸泡、理疗 慢性甲沟炎:在指甲患侧作 纵形切口,拔除相应半侧指 甲,并将过多的肉芽组织切 除
拔除指甲时注意勿损伤甲床 !拔指甲后3~4月能重新生 长
11
二、脓 性 指 头 炎
手指末节掌面的皮下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俗称 “蛇头疔”
病因:指头刺伤+金葡菌感染。
解剖病理:手指末节指髓部皮肤和指骨骨膜间纵形纤维索使指髓分成许 多小腔,感染时小腔内形成高压,压迫神经末稍,引起剧痛,压迫血管
全身性外科感染
★ 全身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革兰染色阴性杆菌(G -)
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 克雷伯菌、肠杆菌 内毒素 →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 G-细菌:阴性菌,阴冷,常以寒战起病
革兰染色阳性杆菌(G +)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
G+细菌:阳性菌,阳光下晒着,所以很少寒战
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 细弱或休克。
23
区别:
脓毒症:细菌入血大量繁殖、释放毒素, 在其他部位形成脓肿 毒血症:细菌不入血,释放毒素入血 菌血症:细菌入血,血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全身性外科感染
★ 病因
致病菌数量多+ 毒力强+全身抵抗力下降 静脉导管感染 肠源性感染
体温 > 38℃或< 36℃
心率 > 90次/分 呼吸 > 20次/分或PaCO2 <32mmHg( 4.3KPa)
WBC > 12*109/L或 未成熟粒细胞>10%
全身性外科感染
★ 临床表现
脓毒症表现
寒战、高热 头痛、头晕 脉速、呼吸急促 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酸中毒、氮质中毒、 WBC ↑、血细菌培养
细菌毒素
内毒素:细菌死后被破坏后释放出来 的毒素,主要是细胞壁成分,引起发热、 凝血等反应。
外毒素:活菌释放出来的,如破伤风 的痉挛毒素。
全身性外科感染
★ 条件性感染
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 免疫治疗 长期留置静脉导管
全身性外科感染
★ 临床表现
SIRS诊断:至少符合以下两项者
★ 手的解剖特点
掌面表皮厚、角化明显
掌面皮下致密纤维组织索
掌面皮下致密而背面皮下松弛 手指结构致密,感染后张力高、疼痛剧烈 腱鞘、滑囊、筋膜间隙沟通,感染易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