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936e9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d.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的基本地理格局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具体的语言和宗教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和影响。
2.难点:对于一些具体的语言和宗教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2.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探讨和了解语言和宗教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和文字等教学资源。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3.教学设备: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详细介绍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和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了解各种语言和宗教的特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97d02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8.png)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重点介绍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上常用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上常用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掌握一些主要的语言和宗教名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尊重和包容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世界上常用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语言和宗教对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促使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他们可能只熟悉自己周围常用的语言和宗教。
部分学生可能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感到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的图片或视频片段,例如中文、英语、阿拉伯语、佛教寺庙和清真寺等。
通过视觉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和宗教吗?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录他们的回答。
学生回答可能包括: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和宗教,语言可以用来交流和传递信息,宗教对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有影响,它们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
第二环节:呈现知识1. 教师使用投影或教材上的地图、图表等,在黑板或白板上展示世界上常用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地区的语言和宗教。
2.教师解读相关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
第三环节:讲解知识1. 教师通过讲解,介绍一些主要的语言和宗教的名称和特点。
例如,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基督教在许多国家有广泛的信仰群体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57cf2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9.png)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的基本了解已经形成。
但是,对于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并了解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生能够学会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存在,培养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
难点: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地图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分析实例,主动探究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地图和图片。
3.相关实例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呈现(10分钟)1.呈现世界语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不同语言的主要分布区域。
2.呈现世界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域。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语言或宗教,分析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规律,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2.学生互相提问,加深对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理解。
巩固(5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检测对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理解。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拓展(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语言和宗教会在这些地区分布?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e4ef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a.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各地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全球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世界地理知识,但对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了解相对较为片面。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宗教节日和习俗,但对宗教的内涵和意义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掌握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信仰,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多元文化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传播和影响;2.难点: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以及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2.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3.小组讨论话题和问题解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展示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多样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如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以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传播和影响,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地图和图片中的实例,分析世界各地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4b69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e.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的基本地理格局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语言和宗教方面的知识相对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差异性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掌握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语言和宗教的传播和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增强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理解和包容。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难点:语言和宗教传播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语言和宗教的传播和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地图: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图。
3.案例材料:有关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实例。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世界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哪些?2.这些语言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世界上的主要宗教有哪些?4.这些宗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案例中的语言或宗教是如何传播的?2.传播的原因是什么?3.传播对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4. 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并在黑板上板书重点内容,如语言和宗教的传播途径、传播原因和影响等。
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a46a915ef7ba0d4a733bb0.png)
三、教学策略及方法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一是语言和宗教知识相对来说有些枯燥;二是学生对世界行政
区域划分的空间认识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要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下功夫,多媒体材料
尽可能的丰富一些,学习素材的呈现力争效果明显。
策略1:给学生提供“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世界地理区域划分图”。为学生学习语言与宗教的分布做铺垫。
让学生对宗教有初步
认识。
第二步:把课前搜集的关于宗教活动、宗教建筑、宗教经典、宗教习俗和宗教标志等的照片发放给学生。
第三步:指导学生结合地图完成学案任务 。
小组合作把手中的图片分别归类到所属的宗教系列中。
借助“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世界地理区域划分图”、图3-10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结合教材P58-59内容合作学习, 把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填写在学案的表格中。
学生观看图片明确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借助“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世界地理区域划分图”,对照教材图3-8世界语言分布结合P56-57课本内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任务。
了解语言的种类,知道6种工作语言。
指导学生读图用图,归纳6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
第三步:Flash演示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包括“世界的语言”和“世界的宗教”两部分内容。“世界的语言”对应的课标是“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语言部分学习图文并茂,教材呈现了一副“世界语言分布图”,这是学习的基础。配以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人物头像及书写示意图,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汉语和英语分布作为学习的侧重点,其他4种语言知道其主要分布地区;“世界的宗教”对应的课标是“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教材以图文结合形式让学生对宗教文化有直观认识,通过宗教建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450815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6.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理解语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主要宗教的起源、分布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世界的基本了解,但对于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深入了解还需通过本节内容来拓展。
学生对于图片和地图的识别能力较强,但对于抽象的理论概念的理解可能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辅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理解语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分布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分布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图片、地图和实例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和实例资料。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思考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通过实例说明语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接着介绍世界主要宗教的起源、分布和影响,让学生对世界语言和宗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地图和实例,分析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归纳出语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宗教的传播途径。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思考题,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d616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b.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的主要语言和宗教,以及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语言和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和宗教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宗教习俗和信仰有所好奇,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地理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掌握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宗教的观念,提高人文地理素养,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理解不同文化和宗教,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国家或地区为例,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文化和宗教的理解和看法。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学生分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d4a3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d.png)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模板参考,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4.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展示材料,日本年的3.11地震与中国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三章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示例二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三章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示例二](https://img.taocdn.com/s3/m/db3d3a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b.png)
教案: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56-P59。
主要涉及到“世界的语言”和“世界的宗教”两个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使用情况。
- 让学生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知识,包括其产生地、信仰人数、教义等。
-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和宗教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不同信仰的观念。
- 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语言的名称、分布地区及使用人口。
- 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创始人、基本教义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 理解语言和宗教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 分析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世界语言分布图、宗教分布图及相关多媒体资料。
- 编写包含语言和宗教知识的课件,设计互动性强的问题和活动。
2.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对语言和宗教有初步的了解。
- 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课堂要点和疑问。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包含多种语言和宗教元素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语言和宗教符号?它们代表了什么意义?-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语言和宗教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新课讲解】1. 世界的语言- 介绍世界主要语言的分类,如印欧语系、汉藏语系等。
- 展示世界语言分布图,详细讲解每种语言的分布地区和使用人口。
- 分析语言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关系。
2. 世界的宗教- 分别介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创始人、教义、礼仪等。
- 展示宗教分布图,指出各大宗教的主要传播地区。
- 探讨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cae2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4.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宗教的分布以及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世界人文地理知识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世界各国的语言和宗教分布情况,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认识到不同语言的地理分布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情况,认识到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的语言分布特点。
2.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找出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地图。
2.准备相关案例资料。
3.准备投影仪和计算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世界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并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原因。
每组选择一种语言或宗教,讨论其分布的原因,并准备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各组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提问和点评。
通过汇报和讨论,巩固学生对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选取一个宗教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设计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219b5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2.png)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主要的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并能列举这些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主要分布地区、宗教建筑等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模拟宗教活动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宗教文化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语言和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尊重不同语言和宗教的态度。
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多元文化,增强文化包容意识和全球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世界三大宗教的特点及分布。
2、教学难点理解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段多语言的视频或播放不同语言的歌曲,引发学生对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世界的语言展示世界语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哪些语言是使用人数较多的?介绍世界上主要的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例如,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英语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广泛使用,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等。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语言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2、世界的宗教展示世界宗教分布图,提问学生: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主要宗教?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分别介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创始人、教义、宗教建筑等基本特征。
例如,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其宗教建筑是教堂;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宗教建筑是清真寺;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宗教建筑是寺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e5a4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9.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语言和宗教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背后的原因。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的基本地理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及其原因,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从而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并了解它们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语言和宗教的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分析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从而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特点背后的原因。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设计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让学生初步了解语言和宗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多样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特点。
同时,展示一些与语言和宗教相关的文化现象,如节日、习俗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语言和宗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特点背后的原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56944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9.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掌握它们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语言和宗教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它们的分布情况。
2.难点: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和图片,直观地展示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为例,分析汉语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3.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和图片,包括世界语言分布图、世界宗教分布图等。
2.准备案例资料,以我国为例,介绍汉语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3.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语言分布图和世界宗教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上的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地图中的信息,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地图信息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以我国为例,介绍汉语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分布的规律。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分析问题。
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c71e86941ea76e58fa04b9.png)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学设计1. 了解世界重要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
2. 掌握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重、难点)3. 能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
教学难点①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材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的三大人种是什么?通过轻松的音乐导入不同语言演唱的歌曲,从而导入世界的语言。
导入:上节课我们对三大人种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组织学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熟悉学习目标,以便在学习中有的放失。
师: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国际交往中语言的不同又成为交流的障碍。
你对语言了解多少?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联合国工作做的六种语言是什么?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的习惯。
议题一、模拟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主要分布在地区?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1.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语言主要分布地区英语为什么分布最广泛?以英语和西班牙语为例,探究历史上语言迁移的主要原因?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
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
2. 世界的三大宗教议题二: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对比分析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建筑物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等特点。
读图体会不同宗教建筑的建筑特色并得出结论:塔形尖顶的宗教建筑多反映为教,圆顶尖针状的宗教建筑多反映为教,顶部有十字架标志的宗教建筑多反映为教。
三、【课堂小结,构建体系】教师请学生对照白板上的提示,在小组内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提醒学生互相关照,提醒组长关注弱势群体。
四、【课堂测评,当堂达标】教师请学生完成学案练习题,然后出示答案,请学生自己对照答案批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7eff2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2.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语言和宗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背后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直观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世界的基本地理格局和主要国家和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语言和宗教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并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学会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尊重不同语言和宗教,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2.难点: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语言和宗教的分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实例资料等。
3.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语言和宗教的资料,制作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语言和宗教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世界的多元文化。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语言和宗教分布的原因。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得出结论。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fbe34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7.png)
【导语】世界的语⾔和宗教是各个地区⽂化的差异的体现。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对前⾯学习过的七⼤洲的分布进⾏巩固,⼜能为下阶段世界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的语⾔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第⼆节。
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已经从宏观的⾓度,对世界有所了解。
第四章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有关世界“⼈”的特点,为下学期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基础。
课标的要求是:1、运⽤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说出世界三⼤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化传统。
由此可以看出,本课的学习内容⽐较简单,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的读图能⼒。
⼆、学情分析: 初⼀学⽣的空间思维感还不是很强,通过第⼀章的学习,只是初步学会了看图的基本⽅法,还不太熟练,甚⾄还有⼀部分学⽣没学会;⼆、三章的学习是对学⽣读图能⼒的进⼀步培养;学习第四章时,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学⽣应⽐较熟练的掌握读图的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个良好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任务重点是培养学⽣的读图能⼒,对于这⼀任务学⽣是可以⽐较轻松完成的。
三、教学⽬标分析: 知识与能⼒:①运⽤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②说出世界三⼤宗教极其分布地区。
③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化传统。
④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的识图、析图能⼒、分析推理能⼒和解决问题的能⼒。
过程与⽅法:通过引导学⽣收集资料、运⽤图表、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的合作学习、⾃主探究的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热爱祖国语⾔,尊重其他语⾔。
2、使学⽣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树⽴⽆神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①世界上使⽤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语、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 ②世界三⼤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教案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e6e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a.png)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2)掌握几种主要语言的特点;(3)了解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4)了解我国的主要民族语言和宗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世界语言的分布;(2)通过实例,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3)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和宗教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语言和宗教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2)几种主要语言的特点;(3)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几种主要语言的特点;(2)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2. 相关语言和宗教的资料;3. 调查问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语言的分布;(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不同的语言?2. 教学新课:(1)介绍几种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如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2)介绍几种主要语言的特点,如汉字、拼音、语法结构等;(3)介绍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4)介绍我国的主要民族语言和宗教,如汉语、藏族语言、蒙古族语言等。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几种主要语言的特点有所掌握,对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有了基本的认识。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对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的掌握程度;(2)学生对几种主要语言的特点的理解程度;(3)学生对世界宗教的分布情况的了解程度;(4)学生对我国的主要民族语言和宗教的认知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汉语、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为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学会阅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资料,分析世界联合国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2)、通过图片资料,认识三大宗教建筑物的特点及其分布。
3、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树立宗教信仰自由,但不能打着宗教信仰自由干违法的事情的观点
弐、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1、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
2、三大宗教、代表建筑、分布地。
难点:运用世界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语言的分布;运用世界政区图,分析三大宗教的分布。
参、教学手段
世界政区图、语言分布地图和多媒体
四、板书设计
1、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法语
2、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地
3、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4、三大宗教信徒主要分布
伍、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题目,投影上是一个
地球和不同的语言文字。
预示着地球上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引
入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教师:(投影)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吗?
学生:看课本,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投影)总结,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 万的语言有100 多种左右,超过5000 万的有20 种左右。
教师投影: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吗?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吗?
教师总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一定有自己的文字。
教师投影:《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文字。
暗示人们虽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但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可以进行沟通,说明有许多的人会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字,这就会有应用最广的语言和
说的最多的语言。
师生互动环节:教师投影不同的文字,学生进行辨别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解答。
汉语、英语、日语、阿拉伯语、俄语
学生快速看书并回答或者是教师进行提问的方式进行。
投影:1、联合国的主要工作语言;
2、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语言;
3、世界上说的人数最多的语言。
解答:1、联合国的主要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
拉伯语等语言。
2、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3、世界上说的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过渡:为什么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语言,让学生自由解答,最后教师补充解答。
二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此时的英国国力强盛,对外实行了侵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泛了;汉语说的人主要在国内和国外的华人和华侨,中国人口13 多亿。
学习联合国主要6 中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
教师投影:
1、俄语分布区(俄罗斯)
2、汉语分布区(中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3、英语分布区(英国、北美、印度、大洋洲、非洲中南部)
4、法语分布区(欧洲西部一下国家、非洲的中部、加拿大的魁北克)
5、阿拉伯语分布区(西亚和北非即中东)
6、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区(西班牙、拉丁美洲和葡萄牙国家的部分人)
教师投影:孔子学院的不同文字写法及正在学汉语的外国人
教师随谈:为什么国外都在学习汉语?这说明,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增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也在逐步的
加强,汉语在国际应用也越来越广。
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
针对联合国六中主要语言的分布地,进行知识的测试
教师投影测试题,学生思考后集体回答或举手或教师指定学生进行
回答,并投放正确的答案。
测试完知识并更正后,教师随边问学生:有没有身边的人或亲戚信
教的?信的什么教?世界上有那几大宗教?唐僧信什么教?
教师投影:世界三大宗教
1、基督教
2、伊斯兰教
3、佛教
教师投影: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及发源地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过的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及发源地。
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属于西亚;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发源于沙特阿拉伯半岛;分布于西亚、北非、非洲东部、亚洲东南部)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分布于东亚、南亚)
知识:认识三大宗教的建筑特点
教师投影:三大宗教的建筑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更正并投放正确答案
基督教特点,十字架、小尖顶
伊斯兰教,穹隆状、新月
佛教,塔状建筑
知识拓展:佛教
在我国西藏又叫喇嘛教,信伊斯兰教的教徒又叫穆斯林
教师总结并投影: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时间、发源地、经典著作、分布地区及特点。
教师针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进行测试
思考:世界三大发源地都发源于亚洲吗?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1、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2、坚决反对任何打着宗教信仰自由,却搞邪教口号的任何人
六、反馈练习
1、联合国主要工作语言、、、、、。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应用最广的语言。
3、世界三大宗教、、
七、教学反思
授课前老师尽可能的多制作一些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知识,课堂上让学生到前面指图交流,各自发表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
老师及时的进行纠正问题,根据课标
要求和知识特点结合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资料搜集等,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掌握。